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道德模范事迹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立德树人背景下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摘要:一个国家公民的道德水平,反映这个国家的基本素质以及社会的文明程度。本文在阐述立德树人思想及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现有困境,进而提出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立德树人;公民道德素质;提升
近年来,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各种现象层出不穷,每每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又激烈的讨论,牵动着万千群众的心。这些问题既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又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大打折扣。因此,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迫在眉睫。
一、立德树人思想及公民道德素质阐述
(一)立德树人思想
关于立德树人这一思想,“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这句话为新时代的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首先是立德,而后才是树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但树人却要以立德为先,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可颠倒。这里的“立德”,指的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要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立志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是要自觉培养公德意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是要培养个人良好品德、做一个有德之人。
(二)公民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1、实施诚信文化建设工程,营造诚信育人氛围
1.1开展“诚信文化大讲堂”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相关人士和优秀校友,做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模范事迹等诚信教育报告和讲座,深化诚信文化意识,提升诚信文化素养。
1.2开展大学生诚信文化节活动。开展以诚信教育宣传展、廉政文化教育周、有奖征文、短信征集、校园DV大赛等诚信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诚信文化节,集中宣传和弘扬诚信文化,廉政修身,提升学生诚信意识,倡导学生诚信行为。
2、实施诚信导航工程,培养学生诚信意识
与入学和毕业教育相结合,将诚信教育融入思想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2.1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第一课”。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组织学生学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问答,开展诚信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入学诚信宣誓,帮助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为大学生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2开展“诚实自荐诚信履约”毕业生教育活动。组织诚信教育讲座、报告会和宣誓活动,强化在择业诚信观念,培养诚信品德素质。开展以诚信就业为主要内容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诚实自荐,诚信履约。
感恩文化教育构建的实效路径分析
从宏观层面而言,高校应有机整合与充分利用各类感恩教育教学资源,为大学生学习感恩文化创造有益环境与提供有利条件,让大学生深入、广泛、系统地学习感恩文化知识,促使其形成感恩认知。大学生只有深入、广泛、系统地学习古今中外的感恩文化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了感恩对促使个体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推进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才能在思想上认识与认可感恩言行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从微观层面而言,高校应开设感恩教育必修课程,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中编写专门章节供教学使用,并纳入考核范围。让大学生能从课堂上直接接受感恩教育,从理论上认清和认同“感恩”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现实性,为培养大学生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知遇之恩、救命之恩等感恩意识指引方向与道路,认清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各自的来龙去脉和目的、要求、意义、途径,促使大学生的感恩之识向感恩之情、施恩和报恩之行转化。“感恩是一种智慧,学校应该将感恩教育开设一门课程。”
从实践层面而言,高校应时常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学习感恩知识,践行感恩文化。从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来看,感恩教育属德育范畴,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感恩道德意识,让大学生不仅能识恩、知恩、感恩,而且能自觉地报恩与施恩,以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师长、祖国、人民和社会。“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④鉴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节假日和专业实习等时机,精心组织大学生进行志愿者服务、社区援建、假期“三下乡”、义务支教、支医、支学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直面访谈感恩英模和亲眼见证献身基层、奉献社会的感人事迹。从中,大学生不但能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而且可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感恩知识,培养和激发感恩意识,进而加深对父母、老师、祖国、人民、社会的感恩情怀。
精心营造感恩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情感
“感恩”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可通过精心营造环境烘托、活动宣传、思想渲染、制度激励等多种形式,将“感恩”文化有机穿插、灵活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具体生活层面,让他们处处身临其境,时刻耳濡目染感恩文化,从而达到不断激发感恩情怀,有效提升感恩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情感,逐步内化为自觉的感恩行动,使高校校园呈现一派平安、祥和、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感恩文化氛围,以展现高校感恩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营造高校感恩文化氛围离不开具体有效的文化载体,校园内的硬环境(基础设施)和软环境(人文环境)所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能对大学生感恩情感的激发起到熏陶、感染、震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高校在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校园和校内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命名时应充分利用每个空间,尽可能地贴上感恩标语、图画,使校园的花草、树木、建筑、道路、桥梁等都能成为感恩教育的鲜活场地。
高校的寝室、教室、食堂与图书馆等校园公共场所的墙上、壁上应布置感恩方面的名言警句,校园宣传栏、陈列室等公共场地应大量报道感恩文化与陈列校友捐赠录、校庆捐赠光荣榜等,供在校大学生阅读与浏览,以此来感染、激励、熏陶在校大学生,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引领校园感恩文化,弘扬感恩精神,培养感恩兴趣,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情感。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在校园网上开设感恩文化建设专题专栏,把古今中外的感恩理论、经典范例与重大事迹等到相应网页,以供广大师生浏览、查阅和学习。可在网上感恩方面的网络问卷,宣传感恩事迹及道德模范等,在校园网上对感恩文化进行有效渲染、宣传和教育,以营造校园感恩氛围,激发大学生感恩情感。
周密部署感恩文化活动,搭建大学生感恩平台
高校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圣地,是培养与造就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力弘扬与实践感恩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和造就恒怀感恩之情、常揣感恩之心、永践施恩报恩之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感恩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更应得到充分全面的弘扬和实践。在这方面,北京大学曾有很多成功的举措,如“充分发挥校园典礼的教育作用,在开学典礼、奖学金颁奖典礼、毕业典礼中全面融入北大传统教育和励志成才教育及感恩奉献教育,是北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在身边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通过开展“最美人物”系列评选宣传活动,不断发掘、宣传最基层、最感人、最认同的最美先进典型,用典型的力量激励和带动全社会做好人,扬正气、促和谐,努力使“最美精神”成为我镇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品牌,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二、评选项目
“美在身边”人物评选按“最美教育工作者”“最美敬老孝亲人”“最美脱贫奋进人”“最美健康守护人”“最美手工匠人”“最美环境卫士”等主题进行每月评选和表彰。
三、主办单位
本次活动由党委、镇政府主办,党政综合办承办,相关组室和单位配合。
四、评选对象
德育构建论文:师德创建体系困境思考
本文作者:张建华 单位: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有少数教师不能为人师表,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和吃请,要家长为他们走后门办事;有的教师时常在电脑上打牌玩游戏,上课时对学生语言粗鲁,经常发脾气;有的教师不能以身作则,不能遵守社会公德,不注重身教,对学生缺乏爱心;有的教师上课随意,迟到早退经常发生,个别教师酒后面红耳赤地进课堂,还随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术腐败。学术是社会最后一片净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中都对教学研究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可是许多教师对于教学研究却不认真去做,不是把教学研究当成是教师的一项工作,而看成是负担,为了完成任务,有的请人,有的直接从网上抄袭。有数据表明,教师抄袭论文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2]德育缺乏实效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来的道德认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学校的德育工作仍停留在原有的道德观念和德育方法上,使传统的道德教育显得不相适应,苍白无力。导致许多教师经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出现了道德偏差。
师德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师德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是长期复杂的工作。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师队伍的不断变化,都要求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师德育机制,但实际上学校并没有形成灵活的教师德育机制和工作机制。陈旧的德育体制不能适应变化的客观形势和变化的教师队伍,这是师德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目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些腐朽的思想意识和堕落的生活方式,对教师的道德品德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上一些庸俗书刊,黄色录像,不健康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社会上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对教师影响很大,导致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不注重加强个人修养,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德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多年来,学校的德育主要是面向学生,教师的德育却成为一个盲区。[3]学校忽视了对教师师德建设,即使有了教师德育的规划,也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对于教师中从事有偿家教、以教谋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道德缺失的行为,没有动真格的处理和警戒。从法律角度来看,国家在惩处教师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法规标准,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学校对师德问题严重,反复教育都不整改的教师,缺少有效的手段。
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师德教育中,要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学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以基层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开展“爱生敬业、为人师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举行师德事迹报告、师德道德演讲比赛,教育党员教师处处以身作则;组织学习师德规范的各项规定,强化党员教师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党员师德建设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一是在基层党组织创“五个好”、党员“五带头”等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以各种形式当模范、作表率,教育党员教师公开师德承诺、公开职责规范;上好课、带好班、育好人。二是开展竞赛争先锋,倡导“四比”、“四创”:比业务、比干劲、比形象、比服务;争创优秀教师、争创优质课程、争创优秀班级、争创优秀系部。三是亮牌示范作表率,倡导党员教师挂牌上岗,争做教书育人的模范,争做科研攻关的先锋,争做管理服务的楷模,争做社会服务的先进。开展师德竞赛。以“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为目标,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为主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竞赛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准确了解广大师生以及人民群众对师德的要求和期盼,结合学习实践活动,落实整改后续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积极开展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系统性与时效性相结合、树立榜样与弘扬师德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做到自尊、自爱、自勉、自强。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启动“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大力弘扬师德规范。
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制度。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教,不仅具有职业道德意义,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得以更好发展的内在需求。教育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总是以人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增强来实现的,即人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强调教育过程对人的发展性,对人的关心、爱护,对人格的尊重,反对教育过程对人的压抑,反对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中伤、对人格的污辱和伤害。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法制化的时代,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执法者。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建立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教师德育考评是教师德育的重要一环。[4]加强教师德育,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师德建设,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师德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对教师的德、勤、能、绩进行全面的考核,防止以前只要教学好就是个好老师的片面标准。要把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放在第一位,制定具体的考评细则,把师德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教师晋级考核结合起来,通过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形式,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评价。要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规范师德行为,在教师的考评和晋级考核中,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鼓励教师严格自律,以达到慎独的高境界。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摘要: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形象和声誉,还关系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关乎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的变化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整体状况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也出现了诸如政治信仰不坚定、丧失政治操守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从健全师德师风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工作、创新教育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健全奖惩机制、建立反思内省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教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8年5月2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2]。高校师资队伍的师德素养高低和师风好坏,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2011年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到2014年、2018年相继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我国把改善高校师德师风及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作为高校当务之急。
一、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风尚。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质、人格修养和知识才学的集中体现。师德是师风的基础。良好的师德观念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在师德建设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良好师风的建立。同时,师风是培养师德的重要条件。学校形成高尚的师风,有利于教师自觉地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并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师德师风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二、当今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信仰不坚定,丧失政治操守。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师更应坚定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然而,个别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高校教师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浸润,加之政治信仰、政治立场不坚定,以至于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失去了情感,丧失政治操守,崇洋媚外,已逐渐沦为“精日分子”“精美分子”“精英分子”等“精外分子”。他们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发表了一些“精外”言论。这些行为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观,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的培养。
榜样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榜样教育的作用
(一)价值引导作用
榜样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价值引导。针对受教育者思想境界的不同,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甄选先进的榜样先锋人物,进行模仿、学习、践行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在自我反省之后构建思想道德内在品质的新模式,根据时代要求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鞭策大学生积极向上、精益求精。
(二)心理激励作用
当前,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望,情感敏感、丰富,独立自主,但是,社会经验和阅历的缺乏常常导致其在判断正误的时候出现迟疑和偏差,更有甚者走向了极端。榜样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大学生,使其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行为示范作用
榜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其行为示范价值,这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挑选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优秀品质进行宣讲,让大学生通过自省发现不足,使其向着榜样不断努力,完善自我,将榜样的事迹转化为自我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道德品质的飞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浅析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蕴含着国家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注重将其日常化、生活化。通过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知识即美德”等思想的诠释与解读,从中获得启示,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生活场景,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建设,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中国力量。
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启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将其与杜威教育思想有效融合,推进其生活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以核心价值观念凝聚社会共识、构筑认同的现实需求,将现实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效衔接,将进一步明确价值观生活化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和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升华。将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个层面的内容均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体现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目标、生活秩序和生活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现实生活并超越日常生活,推进其生活化才能真正发挥感召力与影响力,进而发挥在日常畛域的引导作用。列宁曾说:“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回归生活领域,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衔接,其丰富内涵才能被透彻理解掌握,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意义。应着眼于日常生活,构筑新的生活情境与社会良好氛围,引领主流价值观,填补精神维度空缺,推动核心价值观念纵深拓展。
(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知的有效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从封建转向开放,从安贫转向求富,人们感受多元文化的同时兼受低俗文化的侵蚀,某些领域社会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思潮日渐滋生,精神匮乏、信仰缺失现象频现,人民群众亟须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因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将其作为调解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冲突的价值准则,规范寻常生活失范行为,有序调节社会矛盾。全球化的推进,多元文化对我们传统价值观念造成冲击。西方国家把握话语主导权,刻意宣扬其制度优越性,价值理念先进性,对与其有差别的国家进行责难,以文艺作品、书籍刊物、节日等不同方式传播其意识形态,强烈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理想信念。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才能切实加强价值指引,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认知,树立正确观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夯实价值根基,廓清前进之路上的思想眩惑和理论困顿,进而引导社会各界凝聚思想共识,建树正确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