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道德建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道德建设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研究

摘要:

自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道路逐渐展开,根据我国国情,要实现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应当进行全面的普法教育,把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摇篮,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建设贯穿其中,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在高校的教育中不能简单的进行法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应当对二者进行革新,主要体现在使其相结合,共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道德建设;革新

一、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联系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逐渐的形成一种法治观念,并且通过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塑造学生的法治精神,从而使得受教育者自觉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和习惯。道德建设则是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强道德素养,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出的一系列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减少违法犯罪的存在。在当前的政治形势之下,进行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不仅符合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而且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策略也是相联系的。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以道德建设为基础

阅读全文

道德建设中大学教育论文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道德建设中的引领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素质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态势。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道德建设严重失衡。近年来,有些人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信念动摇,思想滑坡,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道德界限时有弱化和模糊的态势。从“微博门”“门”“裸照门”再到“猥亵门”;从官商勾结,贪污、行贿、受贿,再到“情妇”“小三”以及公众人物频频涉案;从利用网络、微信造谣传谣,散布虚假消息,到网络、短信实施诈骗和个别“能人腐败”等事件接连曝光。大学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学精神失落,大学道德文化品位下降,大学人价值取向偏差,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道德失范,学术腐败。学生中不重学习、考试作弊、只求及格,个别学生求包养、抱大款等时有发生。以上种种的道德失范、价值观严重偏差等,都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超越了道德底线,有的还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泛滥下去将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大学是青年人才的聚集地。所以,大学教育必须遵循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原则。必须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课堂的基本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鼓励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应为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推动国家兴旺、民族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大学培养的青年应是“勤学、修德、明辩、笃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有道德情操、高尚品格的教师队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大学的道德教育,必须要有一支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来实现。大学道德教育的成败,是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大学应站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推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健康发展的高度。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培养造就一大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品格高尚,学识渊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高校的党政领导班子,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重要作用。要努力营建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教育生态,注重对教师德行的培养提高,使教师做以德实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用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积极帮助大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广大教师成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和传播者。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营造以德育师的制度环境,使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利用教师岗前、职后培训,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建立师德师风的监督机制,对个别道德败坏,贪赃枉法和侵害学生行为的教师,要依法惩处,实行零容忍,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大学的道德教育,在重视教师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年级主任、班主任、辅导员的道德修养,建立一支品格高尚、乐于奉献的年级主任、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发挥他们对大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作用。通过他们对青年学生的日常管理,深入接触,身体力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及与学生的交往中,以高尚的品格言行和点滴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和激励学生。大学的德育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德育观写进教材,引进课堂。要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改善,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认知认同。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学术研究的优势,组织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集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论的理论研究和学理解读,从而为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提供新鲜生动的内容和鲜活经验的支撑。除课堂教育外,还应发挥年级主任、班主任、辅导员日常管理的道德教育作用,要充分利用班会、报告会、学习会等集体活动,以及和自己学生建立网络QQ群、手机微信群等远程手段,在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实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将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内容渗透到日常交往中。

三、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大学的道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有效渠道之一,校园文化具有规范和凝聚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能够引领广大师生作出道德选择,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逐渐形成的学校特点、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如学风、校风、校训等。形成大学的文化精神,对生活在这样环境和氛围中的校园人都自觉不自觉的受到一种非强制化的规范和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的校园文化便具有了道德教育的功能。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道德则是文化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大学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为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做出贡献。要重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用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创造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利用开办道德讲堂、名师大讲堂、先进模范人物经验交流会、讲座、读书会、理论名家社会行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广大师生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怀、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大学师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科技优势,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平台。把握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之间的互动关系,用伦理道德来规范和支撑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站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通过开设理论学习、主题宣讲、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网络教育栏目,使网络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在网络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学校广播、电视台和校报刊物的舆论宣传作用,促进新旧媒体相互协调,共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进校园、进网络,广泛传播正能量,努力营造大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热烈氛围和良好环境。

四、注重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修德的自觉性

阅读全文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

【摘要】在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们以自信、团结、文明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和工作,使社会氛围更加和谐。群众文化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下就群众文化与道德建设的现状概述,讨论群众文化与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发挥出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群众文化;公民道德建设;作用

一、群众文化与道德建设的现状

(一)群众文化滞后

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但是相较于经济建设,我国的文化发展存在滞后的现象,尤其是群众文化的发展虽然也在发展,但是缺乏文化内涵,其活动效果更多的起到强身健体作用,缺乏对文化的传承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精英文化结合市场运作导致“赚钱文化”越来越火,使得一些优秀的群众文化受到冷落[1]。

(二)道德建设缺失

我国是文化大国,也是礼仪之邦,千百年来,在孔孟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人们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观念。然而,现阶段人们受不良思想的误导,导致碰瓷现象、欺诈现象这些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背离。道德的下滑不仅会影响社会风气,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当前道德建设的形势较为严峻。

阅读全文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经济、群众文化等方面发展的要素,群众文化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群众文化的概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具体作用,为维系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公民;道德建设;路径

社会群众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话题度,为此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强化道德建设,并付诸之行动,而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群众文化的支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群众文化的需求又可以强化与健全公民道德建设。

一、群众文化工作是精神家园的建造者和守护神

人的家园是什么?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华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这是自然家园。另外还有一个精神家园,是指一个人、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这个精神是人、社会和国家为之奋斗的终极意义之所在。现在有人说犹太民族有精神家园,即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但缺少自然家园,所以历代人都为争夺自然家园而奋斗。也有人说,今天的中国人有自然家园而缺少精神家园。虽然这种说法是不很准确的,但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经济收入多了,生活也富裕了,可是内心却空虚、浮躁与虛幻,不知心往哪里搁,缺少精神追求,这就充分地说明人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没了,自己把它丢掉了,魂被抽走了,还能生存吗?群众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思想道德建设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因此群众文化工作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群众文化在建造和守望人类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功能是巨大的。群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激励人民前进的号角。一部作品对社会的变革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在谈及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时,甚至说“一个小妇人发动了一场大战争”;仅一部小说《红岩》中的人物,“江姐”“疯子”“小罗卜头”等英雄人物追求中国革命解放的最终理想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格形象就影响了几代人,并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京剧、歌剧、舞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在当下仍然激励着人民、陶冶着人民。因此,群众文化是一个门类众多、层次不同、性能多样、包容性极大的领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在道德建设和守望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幸福的精神家园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道德建设,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从人类伦理学角度看,道德是人类产生的一种理性。它关注的是应当怎样做人、怎样交往、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蓝图等。总之,道德主要是关注人类怎样生存,人类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明确阐述了人类理性根据“真”“善”“美”把握世界,所以人类在长期的认知世界里实际发展出了两种理性:一种是科学认知理性,“真”,即这个世界是什么?怎么样?这是客观规律,是属于“真”的范畴;另一种,是文化工作主要研究的价值应当理性,即“善”和“美”把人类的主体愿望投入到客观世界。人是有主动性的,尽可能地使客观世界的发展符合自己的愿望,表达完美的人性生活。“善”和“美”,表达人的思维、情感,如鲜花是美的,而苍蝇让人反感等,反映人的主观设定,是典型的价值理性。从这个意义出发,道德渗透群众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首先,加强道德建设,明确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始终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群众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首先要明确这个发展方向,用先进的群众文化去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其次,加强道德建设,促进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始终强调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性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提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这也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阅读全文

促进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一、调查结果

1.幼儿教师法律、法规意识。

依法保教是幼儿教师从事保教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懂法、守法的幼儿教师,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调查关于幼儿教师法律意识中显示,有91%的幼儿教师认为有必要学习幼教相关的法律法规,8%无所谓,1%不需要;当问到“你认为虐童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0%的幼儿教师认为不懂法,72%认为职业道德素质问题,6%学历低,23%认为心理问题,26%认为管理问题,5%幼儿顽皮,21%认为社会问题,9%认为心情不好;你了解幼儿教师要学习的法律法规吗?有41%的幼儿老师了解,33%的幼儿教师了解一些,26%的幼儿教师不了解;然而在问“你学过以下哪些内容?”76%的幼儿教师学习过《幼儿园工作规程》,49%的老师学过《未成年人保护法》,26%的老师学过《儿童权利公约》,41%的老师学习过《教师法》,72%的幼儿教师学习过《幼儿园管理条例》,18%的幼儿教师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3%的幼儿教师学习过《幼儿教师专业标准》,86%的幼儿教师学习过《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以上内容没有学过的幼儿教师占4%。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认同学习幼教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性,但是从学习和了解法律的层面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对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认知还是相当匮乏的。

2.幼儿教师教育行为规范。

对于当“幼儿不听话时,你会怎样处理?”85%的幼儿教师耐心引导教育,24%批评教育,4%隔离教育。你每节教育活动都会认真备课吗?18%会认真备课,做好活动准备。76%幼儿教师基本上会备课,6%不会,领导没要求要备课。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广大师生对涉及师德的一系列教育行为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且能采用规范的教育方法与行为,但是在工作态度上却不尽人意,幼儿教师的自我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3.幼儿教师师资、待遇。

本次调查显示:在师资结构上,18-30岁幼儿教师占87%,30岁以上幼儿教师占13%;在婚姻结构上,未婚幼儿教师占69%,已婚幼儿教师占31%;在学历结构上,高中以下的幼儿教师占(16%),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占(21%),大专学历的幼儿教师占(46%),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占(17%);从任职资格上调查,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占(38%),持有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占(16%),目前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占(46%);在工资待遇上,(77%)幼儿教师工资在1500元以下,(13%)幼儿教师1500-2000元,(10%)的幼儿教师2000以上;在工作时间上,(20%)的幼儿教师工作8小时,(33%)的幼儿教师每天工作8-10小时,(46%)幼儿教师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从以上数据并通过访谈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学历低,年轻化、缺少从业资格,从而影响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美国教育活动发展研究所执行主席萨瓦指出:“从最深远的专业意义来说,教幼儿的老师可能做的工作,比研究生导师可能做的工作更令人兴奋,更为重要。”在美国,对幼儿园的教师的要求与对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是相同的,必须具备大学以上文凭,并接受过一年以上的专业训练。因此,我国的幼儿教师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升。在福利待遇上,幼儿教师工资低,时间长,无编制,与公办教师相比同工不同酬,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导致幼儿教师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意识的缺失,滋生了消极心理,对幼儿缺乏了爱心及耐心,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队伍的稳定。

阅读全文

公民道德建设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及相关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亟须构建一种更符合当下融媒体时代的思政教育模式。融媒体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融媒体传播推广体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融媒体视域下信息手段的结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体意识素养等方式,加速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进和传播。

关键词:融媒体;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内容较以往而言更具自由性和多元性[1],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传播及与其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面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和实施任务,高校需要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力求探索出一条新时代融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一、融媒体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嵌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去年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提出无论何时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对我国公民道德素质、观念、行为多方面的培养方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自然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推进和贯彻落实的必要学习任务[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使命和责任,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贯彻落实到学生群体中。

(二)融媒体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高校工会促进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探究

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教育行业的风尚风气,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随着教育资源的更新换代,高校人才招揽逐渐向优秀的青年骨干人才倾斜。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道德素养的形成关系到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高校需对青年教师道德素养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高校工会属于群团组织,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青年教师道德建设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

一、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给高校带来新的思想风尚。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教师队伍受到了国内外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在多元化的环境中保持高尚的道德素养。青年教师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是比较特殊的存在,这是因为青年教师对社会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他们更愿意去尝试一些比较大胆的创意和新的科技,能够适应新颖的生活方式,具有比较前卫的思想认识。所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能够激发青年教师的活力,使青年教师群体形成新的思想风尚,这些思想风尚又可以以青年教师为载体,反作用于高校未来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新老更替,师资力量年轻化的优势日益明显。教师队伍年轻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要求。青年教师多数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其思想认识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青年教师的道德素养得到提升,会使青年教师的教育工作态度更加积极向上,进而对学生学习以及高校整体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将创新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青年教师需要积极创新,通过道德建设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存在的困境

当前,高校已经意识到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且采用了一些教育手段和方法来提升青年教师的道德素养。然而,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现代社会快节奏影响了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技术更新加快了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步伐。在这种现实压力下,高校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影响。各种新的思潮进入中国、进入高校,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进而影响中国未来人才的建设。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使高校青年教师出现了个人职业困惑。青年群体的思想极其活跃,其受思想状态影响的行动力、认知力、情感意志也处于活跃状态。高校要保护青年群体的这种活跃状态,就需要为青年群体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然而,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导致生存压力加剧,对名利的追逐、财富的渴望导致青年教师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加上西方拜金思想的侵袭,青年教师道德建设面临多方面威胁因素。

阅读全文

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分析

摘要:在党的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作为新时代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报刊杂志、微博微信、互联网等传统和新兴媒介时时刻刻都传播着社会舆论,是大众获得舆论消息最主要的来源,其具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作为其中的参与者——法制新闻记者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必须保证新闻的及时有效、公平公正、客观真实。本文从当前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具体表现出发,分析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加强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几点改进途径。

关键词: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改进途径

法制新闻记者通过图文视听途径将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社会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给社会大众,让人民群众能快速了解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舆论等信息。由于一些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产生了一些不真实、略浮夸甚至虚假的宣传报道,影响了新闻的权威性。对此,在新时代加强法制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具体表现

(一)有偿新闻肆意盛行

有偿新闻,即一些单位或个人利用报刊杂志等社会舆论工具,通过向法制新闻记者赠送钱财,帮助其新闻,以达到一定目的。当然,这里的有偿新闻通常是有害无利的,因为其丧失了新闻的客观真实和公平公正。比如,两家存在竞争的公司,一家公司为抢占市场,私下买通法制新闻记者,在头版头条等重要醒目位置大肆宣传自己公司产品,导致社会公众对其公司产品耳熟能详、纷纷购买,事实上该公司产品可能并不具备新闻宣传上的使用价值,而是法制新闻记者的浮夸宣传,对社会公众产生一种误导。

(二)虚假新闻大量报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