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道德观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茶文化下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透视
摘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信息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密切,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令全球之间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涌入国内,同时,许多外来文化、思想渗透到社会发展中,并对不同阶段的人们产生一定影响。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逐渐密切,且不同国家文化观念也在不断融合,实现文化的交流、互融。本文主要分析茶文化体系中的内涵,分析茶文化理念在道德观养成中的作用,探究茶文化理念下近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的类型,最后探究了道德观的规范。
关键词:茶文化理念;近现代西方哲学;道德观
新时期背景下,信息沟通日益密切,外来文化和思想不断影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目前茶文化理念有利于引导个人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同时,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道德观与茶文化理念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包含的道德行为观念和思想内涵可以更好地启发人们形成正确道德行为和思想观念。在分析近现代西方哲学文化、道德观,促进茶文化理念应用和传承过程中可以让更多人对思想道德观中积极的部分进行学习、应用,不断完善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观传承和发展效果。
1茶文化体系中的内涵
当前在整个时代发展中,优秀价值思维和文化基础不断形成,完整的经营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与社会大众认知有关的重要文化机制在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茶文化作为重要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一脉相承的方式引导更多人感知、体会茶文化价值所在。在茶文化传播中,茶文化体系构成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从简单、单一的生活文化逐渐向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方向发展,构建成融合丰富精神理念、情感价值的优秀文化体系。在深入分析和了解文化机制过程中,需要从茶文化所包含的具体文化思维方面出发,加强必要精神思维的诠释,进而推动整个茶文化在时代中的有效应用和发展。茶文化在当今时代发展中仍然具有较大的传承价值,茶文化体系在保持原有文化传承性、应用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时代发展的元素、文化资源。而且在任何时期,整个茶文化体系都能将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传承价值发挥出来。茶文化体系在构建中与社会大众的自然生活习惯有机结合,通过与时俱进发展观念,保持原有价值属性和人文启迪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茶文化在不同时代下与不同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发展。茶文化体系中包含许多丰富的文化思维、精神理念,可以更好地培育社会大众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还包含一定的情感启迪作用。现如今,茶文化的引导力和价值力始终存在,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成熟,延续的关键所在,可以推动各种传统文化、精神在时代中的传播和发展。
2茶文化理念在道德观养成中的作用
在诠释和发展社会价值中,不仅需要充分阐述和表达其中某一种资源要素的内涵、价值,还要通过充分的诠释和合理表达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生活理念和价值目标。目前在整个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期间,包含许多多元化的内容元素。主要有生活元素还有和道德精神有关的相关内涵。这些内容元素和内涵有利于促进整个道德规范建设活动开展,而且许多元素和内涵不仅是一种道德内容,更是诠释和表达精神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建设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引领过程中,不能将其中包含的内容元素和重要内涵忽略。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要想衡量整个文化建设效果,需要依托文明这个重要因素。道德观养成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中的关键内涵。同样,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也需要将社会道德和价值理念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中,还要注重文化发展与民族传承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以及主要内涵。当前,和谐理念、道德,文化等是中国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有效养成良好道德观和行为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新时期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并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个人的重要精神也被许多外来变化影响和干扰。例如,越来越多人注重客观的精神认知,未能有效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对优秀传统文化未能形成全面理解和认知。在国家整个市场建设与发展中,人文思维、道德观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甚至还是一种精神思维的启迪。因此,在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道德观养成中,需要加强茶文化思维内涵的有效应用,提升道德观养成的效果。
道德观指导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道德思想,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以道德观为指导思想,深入解读、深刻领会道德观的思想内涵,发掘道德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共通之处;要在道德观“四个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目标定位;要以道德观为理论依据,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路径,为高等教育事业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道德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八大以来,在多次讲话中都谈到道德的重要性。的道德观,既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方面,又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素养的内在要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合理依托道德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道德观,把师德师风建设与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在道德观的指导下有效进行师德师风建设。
一、道德观指导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遵循
道德观是立足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在对相关理论认知、借鉴、承继的基础上,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产物。道德观的理论渊源,是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现实依据,对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而言,这种现实依据同样适用,且应成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价值遵循。
(一)遵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道德观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思想,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道德观论述,是对当今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观照。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礼记•学记》:“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王安石指出:“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韩愈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无论在何种历史条件下,都应秉持“以德为先”的理念,德是根本,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奠基石。因此,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把握道德观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在正确导向标的指导下进行师德师风建设。
名人主义道德观对德育教育的启示
一、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的主要特点
(一)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显而易见,在杜威看来哲学的重要任务不是“务虚”而是“务实”,通过对当下所面临的重大社会和道德缺陷问题的澄清,帮助人们渡过“道德危机”会更加有意义和价值。因此,杜威认为绝对的至善是不存在的,如果有,那是长期以来不断强调静止的思想方式所导致的。同样,一成不变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它们是一定时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是不断适应新情况的结果,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无视这一客观规律,不能与时俱进,一味地抱残守缺,就会闹出刻舟求剑一样的笑话,犯了“教条主义”的低级错误。
(二)兼容并包的多元性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发轫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与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他人的各种风云际会与岁月磨合之中,它与经验密切相关,通过经验而发展,既群英荟萃,又大浪淘沙,从来就不是既定的、亘古不变的。它会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场景的变换更迭而不断发生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适应性的升华与扬弃。因此,杜威认为道德必然是多元的、兼容并包的,从来就不存在单一的、纯粹的道德体系。他认为,道德对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体道德在不同情境中的效用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杜威反对将亚里士多德式的、至高无上的“善”作为基础的道德观,认为这种道德观无视不同场景具体的变化,注定是僵化的教条、死板的原则。不断打破旧的、单极化的道德范畴,创建新的、多极化的道德秩序,向来是道德发展的一贯风格,人们日常所面临的总是多种多样的善与道德目的。只有将道德原则应用于生活,从具体道德情境出发,以合乎现实的理智把原则活化为分析现状的工具的道德原则、道德方法,才是有意义的。社会的发展自古就是复杂的、连续的,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阶段性的,任何所谓的“永恒性”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从来就不存在。这正如杜威在《人性与行为》中所说的那样:“不管现在怎样成功地解决困难和调和冲突,无疑这些问题在未来将以新的形式或者在不同的水平重新发生。事实上,每一件真正的成就都并不是把一件事搞完卷起来,并且把它像一颗宝石那样藏在一个盒子里以供将来观赏,而是使实际的情况变得复杂化。”所以,在此基础上衍生的道德观必然是多元的。
(三)三位一体的统一性
杜威在教育中推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在做中学”的理念,主张学校生活、教材和方法“三位一体”的教育方略,其共同特点就是走“生活化”的道路,称其为学校德育的三大基石,是有机的一体,不可分割。对此,杜威提出一种“教育计划”,在这种教育计划中,学习是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活动或作业而来的,这些活动或作业具有社会的目的,利用典型的社会情境题材将学校变成一个雏形的社会,与校外其他各种形式的经验彼此密切的相互影响,开展能发展学生有效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德育教育。也就是说,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载体,把学校创设成为一个经过优选和过滤的、在综合力量和多重影响中追求平衡发展的简化了的“社会”,通过恰当运筹协调和组织管理来引导学生自由快乐的生活、学习、成长。把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诸如地理、历史、生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材中,通过教师恰当的教育策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其中的“道德果实”,并且有能力、有机会在学校的生活场景中找到适宜的土壤播种其中的一部分“道德果粒”,初步培育出“道德的幼苗”,在育苗的过程中不断体验“道德旅程”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否则,割裂学生个体的内在动机、人生观与德育知识的内在联系,道德教育不可避免的就沦落为了道德说教,所形成的德育成果就会是由各种相对独立的德行因子简单拼凑在一起的、貌合神离的“邦联组合体”。在这种早期的道德旅程中,形成足以影响其一生的坚实的德育原动力,促使学生的品格井然有序的得到稳步发展,避免出现那种因为外界的控制和强迫使学生在不得不屈服的情况下无奈之余接受各种规则之后所形成的“表皮结果”。照此道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水到渠成地实现人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德育效果。
中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中学生道德教育陷入困境
1、传统道德观与多元文化下的道德观冲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一直流传到现今。在多元化文化影响下的今天,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开始多元化。由于道德价值取向以及文化基础都有所差别,传统道德观与现代多元文化下的道德观的冲突难以避免。当教师教给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时,学生可能说超前消费观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教师教给学生中庸之道时,学生可能会说我们应该需要与众不同、敢为人先。如何让学生继承与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观,使传统道德的精华在新的文化视域中依然璀璨。如何正确的引导中学生接受利于他们发展的一些新的现代道德观念。如何调整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之间的关系,是道德教育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2、道德教育以一元为主导与学生的多元需求的矛盾
教师承担着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中学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上由社会主流文化所决定的、与社会文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然而在多元文化下的今天,学生处在一个高度开放、自由的社会背景下,他们通过网络、电视,大众媒体不断了解各式各样的道德价值观念。这些道德价值观一改往日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单一性的道德教育。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特色,其内容也丰富多彩。中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接受能力快、认知能力较强的时期。而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教师进行整齐划一的道德教育,忽视学生的背景和现实需要,这样的德育不仅使学生难以真正接受,而且也不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3、道德教育逐渐被忽视甚至扭曲
在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然而现代道德教育却逐渐偏倚。道德教育逐渐为智育让路。道德教育相关科目的学习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人们对道德教育逐渐形式化、要么将道德教育理解成只会讲空话的幌子,要么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道德水平究竟如何、身心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是否真正的实现全面发展统统被忽视。甚至有些学校还传递着扭曲的道德观念。某高三毕业班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努力迎接高考,在黑板写着没有高考,你们以后哪能比的上富二代、官二代。学校以这样一种观念,鼓励学生努力读书,告诉学生现在的学习努力就是为了将来的一份好工作,过上很好的物质生活。这样极具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下显然是不符合我们道德教育的要求。
高校设计教学观念的体制创新探讨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现状
艺术设计教学应该是科技文化、艺术技能、个人修养的完美结合,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与正确的道德观念,难以达到较高的设计水平。其次,我国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如果不能因材施教,加强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力度,容易使学生设计的作品缺乏社会责任感。在高校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中,完全有必要增加设计道德观念课程。由于教学体制与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影响,学生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好的创意、良好的视觉效果,忽略了作品本身应有的文化内涵,作品适不适合特定群体,精神内涵是否满足受众心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兼顾甚少,缺乏对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养成教育。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著作。在这本当时颇具争议的著作中,帕帕纳克提出对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帕帕纳克首次提出设计伦理的观念,明确设计观念以人为本的社会责任及伦理价值。目前,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指导下,设计活动中人文素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此,在设置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树立合理的设计道德理论课程,形成一套新的设计教学评判标准和设计道德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可能将能源浪费、媒体污染逐步通过设计得以改善,真正实现低污染、低碳、环保的生活环境。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提倡该观念的培养和规范化的改革。
三、艺术教学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作品中,有很多抄袭、滥用、格调低俗、不分年龄受众的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升文化品位与素养,设计作品应顾及受众差异和文化环境。设计教育应观照社会文化环境,用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创意。面对卫生隐患现状,很多部门购买一次性用品。如常用的一次性纸杯、塑料袋、手提袋等,产品畅销、方便实用、图案及创意新颖时尚,所以在设计教学中,教师也时常会针对这样的商品让学生进行实践设计。产品使用之后不论从资源上还是环境上都造成了极大浪费和污染,这就涉及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商品进行教学,不能只关注设计,不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道德观念在创意教学中不容忽视,高校艺术设计创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每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都要注重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贯穿创意思维教学,将人性化关爱与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引入艺术设计教学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四、教师要遵循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创新并重的原则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创新意识。而在综合素质上也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应根据社会要求选择设计课程。在高校承担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修养,还应具有社会道德观念的传承意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多数教师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设计创意过程中注重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造成作品设计过于商业化,从情感上不能真正打动人。不断加强创意与道德观念理论教学方式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的设计对比,可以强化学生艺术创作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设计的责任心,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人性化、更符合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使艺术设计教学在道德体系容纳的范围内得以完善。
作者:甘茂德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
摘要:在农村高中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要注重文化教育,还要加强德育教育。通过调查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中的原因,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加强农村高中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改建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高中教师在抓紧文化教育时,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分析德育教育的现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德育知识,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行为,使他们的道德综合素质不断发展,实现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进一步优化。
一、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
1.对德育教育不重视。在农村高中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比较注重文化教育,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没有严格按照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开展德育教育,只是通过口头讲解和教育进行德育教育,不能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使教育不能取得实效。2.德育内容较少。在传统的农村高中德育教育中,教师把德育教育与日常道德行为规范画上了等号,认为学生只要遵守了日常行为规范,就完成了德育教育。在这种浅显的教育认知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具有局限性,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3.德育教育方式单一。在农村高中德育教育中,教师采用单一的说教、讲解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德育教育不重视,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德育知识,不具备主动学习意识。学生对德育知识理解不深,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4.评价方式不健全。在农村高中德育教育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评价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联系起来,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道德素质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道德素质低。在不健全的道德评价方式中,学习好的学生即使出现了道德方面的行为和问题,教师也不会对他们进行追究,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出现道德方面的行为和问题时,教师往往进行严肃批评。在不公平的评价方式下,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改进策略
根据对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教师要根据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改革,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发展,实现优质的农村高中德育教育。1.加强教师的德育观念。在农村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德育知识的学习,增强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德育行为,在教育过程中用一言一行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德育学习的重要性,以教师为榜样,在各方面规范和强化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德育观念作为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准则,促进道德素质的有效发展。2.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探究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此外,教师还要组织丰富的德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献爱心,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组织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学习中深刻感受到民族的道德观。通过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有助于他们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3.优化德育教育方法。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深化道德观念等。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把掌握的道德观念实践到行动上。4.采用多元化评价。在高中德育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评价时,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做一个综合、全面、公平的评价,让他们对自己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强化学习,在掌握德育知识的同时,增强道德意识,并严格用道德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总之,在农村高中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其中的原因,优化教学策略,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打造高效的农村高中德育教育。
基础课教学道德教育论文
一、道德的历史性
道德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具有历史性,历史性意味着事物的过去、现在、将来,也意味着事物的存在、发展、消亡,体现的哲理就是事物是过程的结合体。超历史的永恒的道德是根木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其本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要受到现实的人们的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很多因素的制约,是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对此,应该予以辩证分析:首先,道德的基础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道德的形成、发展、变化受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制约,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而变化发展的。其次,除经济关系以外,其他社会关系(如庭关系、朋友关系、民族关系等)也给予道德的形成、发展、变化以深刻的影响。再次,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念一经产生,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或者称之为相对的稳定性,道德虽然具有历史的性质,但道德或者道德观念一旦形成,就有它存续的时间,两者并不完全同步,比如在社会主义里反对封建道德,但封建道德观念似乎在极少数人脑中挥之不去。总之,道德是历史的范畴,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阶级,适用于一切条件的超历史的永恒的道德是根木不存在的。一定的道德只不过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二、道德的阶级性
阶级社会不过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经济关系必然制约和影响整个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当然包括道德这种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大量的道德是阶级的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每个阶级由于在生产中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阶级利益必然不同,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不同。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这种不同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不同的人们的道德实践的差别和对立,从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在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没有并且也不能够排除不同阶级所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同一具体的道德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共同性;二是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总之,只要阶级社会还存在着,在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主要的道德范畴、以理论体系形式存在的道德体系是有阶级性的,是阶级的道德。但不可否认现实中也存在为对立的阶级、不同的阶级接受的共同的道德,但这些道德或多或少地受阶级关系的制约、局限和影响。
三、道德的继承性
我国自解放以来,在伦理学界有过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的讨论,相关讨论最终是关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在阶级社会中,相互对立的或不同的阶级有没有共同的道德的问题;二是剥削阶级的道德能否继承的问题。毫无疑问,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对此还应该作广义的理解。既包括历史维度也包括空间维度,即从时间上看包括古往今来的历朝历代,从空间上看即地域上看包括五湖四海的不同国家与民族。但一定要坚定正确的立场、分向,立根于中国的国情。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木立场、观点、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必须明确,我们说道德的继承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是根本前提,在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这一根本前提的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度的具体道德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有益补充。因此,我们对历史上剥削阶级在道德上的基本态度应首先依据所掌握和了解的历史事实。做到实事求是,反对一刀切和一概而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体现“拿来主义”,以求社会主义道德的健康发展。只有用这种态度看问题,才能更好的对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道德的继承问题,作出正确的、辩证的分析。
四、道德的基本类型
成人道德社会化成人教育论文
一、成人道德社会化概述
(一)成人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成人道德社会化是指成人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成人道德社会化包括中年期与老龄期的继续道德社会化。由于中年期是人格成熟、事业发展的收获期,社会又是中年道德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中年期的道德社会化。
(二)成人道德社会化的内容
成人道德社会化主要包括家庭婚姻道德社会化、职业道德社会化以及社会公德社会化等方面。家庭婚姻道德社会化是指成人运用社会道德准则的统一要求,来规范家庭婚姻行为及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过程。它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使家庭成员明晰社会对他们的道德期望,并尽可能的去实现这些道德期望。职业道德社会化是指成人形成与自身职业有关的职业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合行为的过程,如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等的社会化。不管是服务业还是金融业,各个领域的职业道德都逐渐被趋同化,以适应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时代精神。社会公德社会化是指成人将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内化,并以此支配自己行为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社会公德来调节社会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三)成人道德社会化的特征
一是与未成年人不断接受道德教育以内化为自身所有不同,成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将已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外化为行为。二是成人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们可能既是子女又为人父母,既从事着某一职业又作为学生在校进修,因而他们道德社会化的内容更加繁杂,道德社会化面临的压力也更大。三是作为社会的主体,成人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职责主要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因而他们的道德社会化相对更为突出。四是由于成人在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他们道德社会化的具体内容、方式及结果的差异性也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