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道德法治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对策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人们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教师也逐渐将教学重点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人文素养。由此,人们对教育的诉求也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成为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本文将主要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分析对象,重点探究在此背景下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提出了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等教学观念,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道德法治课程的教学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身心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在信息快速发展的阶段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重要性也由此体现出来。对此,本文将针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抽象化
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用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往往无法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相结合,导致教学设计呈现出低效化。很多初中教师认为教学的讲授内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在中考阶段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方式也较为陈旧、僵化,这都使得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这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课堂质量难以有效提升,更无法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和学习排名的提升,倾向于模式化的学习方式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无法发挥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缺少对学生的实际帮助性意义[1]。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属于理论和概念性内容,这类内容由于缺少一定的丰富性和实践性,因此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抽象化特征,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加凸显。
(二)忽视了对教师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新课改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因此,在新形势下,中小学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对中小学生做好有效的教育,以降低未成年犯罪发生概率,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中小学不应仅围绕学生成绩展开教育,而是要拓宽教育视野,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使法治道德建设工作渗透于中小学生教育当中,从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当下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下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对德育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导致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从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课成绩重视程度过高,德育建设关注存在不足。当下中小学生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关注度较高,教育工作主要围绕文化课展开,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如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等,这导致学生教育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一些学校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有时也主要围绕学生的分数展开,对学生道德、法制观念等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使学生忽略了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二)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局限性较大,实践教育存在不足。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主要依照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展课堂教学,缺乏与社会生活进行关联,理论教育特点突出。受此影响,在开展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缺乏有效发挥,学生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缺乏联系,二者孤立存在。在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对二者的有效关联,导致二者孤立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一地围绕法治教育或是道德教育展开教学,对二者的关联性缺乏把握,这使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效果欠缺,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当下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学生性格简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从这一情况来看,单独地开展法治教育或是道德教育,已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素质,必须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做好两者的有效连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
二、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内在逻辑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双重诉求,必须深刻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赓续新时代法学教育文化基因的必然要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内在逻辑。着力从明确法治思想指导地位,坚持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方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定式,秉承新文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理性衔接;借助数字化学习资源,建构虚拟现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景等方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法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此适应新时代法学教育铸魂育人的现实需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要求。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学教育;有机融合;德法共治;德法兼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精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既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完善注入了不竭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强调:“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更加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根基,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法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指明了方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内在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融入法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既是新时代法学教育铸魂育人的理性需求,也是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要求。
(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本质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底蕴和磅礴前进力量,其像基因一样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灵魂深处,因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重在“继往”和“转化”,旨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创新性发展重在“开来”和“发展”,意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现代”走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在内容和形态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而非简单的继承。不容忽视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受制于当时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认识等因素的制约,必然包含某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与当代文明不相协调的内容。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传承过程中,必须结合新时代语境和鲜活实践,把“德,国家之基也”“为政以德”“隆礼重法”“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观念融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政方式中,融入国民教育各阶段,融入全体人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中,通过明确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守正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到补充、拓展、完善,与时俱进地永葆生机活力,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养成分析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始小学教育德育师范专业方向招生,未来毕业生主要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少先队工作以及学校德育工作,而道德与法治教学自当是主要工作。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的要求,本文将对教师的法律素养做一分析,以期为小学教师教育德育方向和职后教师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概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指平日的修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还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1]在《辞海》中,修养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一定水平。[2]由此看来,素养应是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艺术、道德品质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法律素养,简言之,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3]该定义只是说明了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认为,法律素养应该是内在法律修养与外在运用法律能力的相互统一,结合素养的一般定义,法律素养一般可以定义为:个人经过长期培养和锻炼在法律理论、知识、思维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包括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思想和观点、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进行思考,以及运用法律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法律素养指个人为了从事教师职业,经过一定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也可以称为法律素质。[4]道德与法治教师属于一般教师范畴,但是,由于其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法律理论、观点、知识,其法律素养应高于一般教师,不仅包括教师职业法律素养,还包括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具备的法律素养。据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主要指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培养和锻炼所形成的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法律素养,以及按照国家法治教育方针、政策及课程标准要求,为从事法治教育教学所具备的法律素养。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很难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及形成对法律的情感和信仰。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现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理论知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法律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应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法的价值,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关系,基本法律概念等。二是对宪法的深刻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别突出了宪法教育,教师必须对宪法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与宪法的有关的基本概念,如公民、国籍、基本权利、国体、政体、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结构等;掌握宪法的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认识理解宪政,正确看待当代宪政思潮。三是对于部门法的一定了解和掌握。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的法律知识,教师需了解和掌握的部门法包括宪法,涉及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国籍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刑法,涉及刑法及刑法修正案等;民商法,涉及民法总则、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行政法,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禁毒法等;程序法,涉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经济法,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
(二)基本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下高职院校法律通识教育探索
摘要:2020年11月,中共中央正式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标志着近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由一个静态的法治化体系向一个包含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环节的法治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法律通识课程除了具有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功能以外,还要求它具有宣讲和传授相关法律知识的作用,重在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拓宽知识的广度。因此,其教学内容、课程模式都应当依据法律的基础知识而进行合理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法律思考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
关键词:法律通识课;教学设计;法律素养;高职院校学生
一、什么是法律通识教育?
大学生群体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人才和基础,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智力和保障。通过在当地高校开设一些法律通识教育课程,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法治理想信仰,才能在实践中全面地推进和构筑法治社会。什么是法律通识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中以非政治法律行政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其主要培养对象所提供的法律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法律理论的职业教育,重在不断培养我国大学生基本的政治法律理论素养和树立社会主义基本法律意识。很有必要通过开设法律通识教育,探索新路径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如何加强普通高职通识教育,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大学生专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个重要抓手。但体现我国高职专业特色的法律通识课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等尚未建立起来。强化思想政治素养,特别是法律素养培育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中之重。
(一)教学模式单一,多数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进行法律素养教育
互联网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应具有“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志存高远”的新时代内涵,但目前我国在高校法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不明、培养体系不科学、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只有“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法治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体系建设,协同育人,打造中国特色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才能回应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贯彻落实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建立起凸显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1]。该意见明确所处“互联网+”当下,高校法学教育应围绕着卓越法治人才这一总目标进行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一、“互联网+”时代卓越法治人才的涵义
(一)卓越法治人才应“德法兼修”,具有坚定的依法治国理想信念
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2]。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走什么样的道路。那么,当下法律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201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3],明确了推进依法治国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应“德法兼修”,重在“德”。因此,卓越法治人才的理念信念就是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想信念,必须信仰宪法法律、捍卫公平正义,做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
(二)卓越法治人才应“知行合一”,具备建设法治国家的职业能力
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结合
【摘要】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各自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联系,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制思想。现阶段,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应改变以往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课堂的积极作用,建立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确保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课堂教学
以众多的发达国家为例,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德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在于各院校在重视德育工作的基础上,还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实现了德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借鉴外国经验,运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法制和纪律对学生的强制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积极意义
在系统的科学中,整合这一概念提出的相对较早。所谓整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原来孤立而分化的状况纳入到共同的框架之中,使各对象从以往的相互孤立、互不联系到紧密联系、成为一体,这种做法往往能够彻底的解决各学科孤立存在而导致的部分问题难以解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这一问题,并将学科教学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暴露于共同的框架下,从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确保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各自特点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功能实现最大化。值得强调的是,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道德取向与法制取向的二元想加,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问题,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以及课程编制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精神道德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树立。
2.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的路径
近些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
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时代价值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各界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小学是为学生正确思想和各项能力形成奠基的重要起步时期。主要简述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在小学教育当中体现出的时代价值,并就如何在小学教育当中体现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时代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时代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品德的重要性逐渐被发掘。新课改中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相当于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教师担任雕刻师的角色,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为学生灌输优秀的思想,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小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的重要奠基时期。近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有利于新课改目标的实施,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时代价值
(一)生活德育理念
旧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具有书面较为专业,进行学科教育时具有过于理性化的特点。新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这一特性进行了更改,初步开始了以生活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框架,课程内容的设定以小学生的角度,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在进行品德教育时更易接受,不会因为教材内容过于枯燥而对课堂教学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以儿童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