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文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当代语文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当代语文教育

课文后练习下小学语文教育走向研究

摘要:从我国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就在随之发展,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变化,一共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小学语文的课后习题,从没有到出现,然后在随着时间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小学语文的课后习题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课后习题的编排视角,来看当代小学的语文教育的走向,希望通过这些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变化,来证明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重要性,也希望小学学校,在开展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课后习题的重视有所提高。通过对课后习题教育的重视,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课文后练习;编排;当代;小学语文教育;走向

引言:

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可以说从语文课本出现开始,其就一直伴随着语文课程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发展变化,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小学语文课本的发展变化,甚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化。所以对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进行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四个阶段对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从无到有,变化发展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对今后有关部门在对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开展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1课后练习题的出现

从建国后,语文的教育就随之发展,并且同时对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定,语文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人的阅读能力、培养人说话些写话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人写字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也随之出现和发展。但是最开始小学语文课本出现的时候,在课本中还没有课后的习题,课本的主要形式是由不同的文章组成。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向苏联学习的历程,所以在教育方面也在向苏联学习,对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的编撰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课后习题就是从这个时期出现的。那个时期的语文课后习题主要是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判断,并同时注重对语文思想内容的理解[1]。这个时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出现,对于语文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课后习题的出现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有助于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但是课后习题的突然出现,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有就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2课后练习题的意义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教育网络舆情研究

【摘要】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作为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对大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大学语文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养成、社会人格的塑造与超越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客观面对网络舆情现状,提升大学语文教育水平,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正确认知网络舆情、客观认识社会、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学语文;网络舆情;认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扩大,在社会层面,网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舆论监督、意愿表达的重要形式。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民众对公共问题、社会管理者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不再高度一致,在特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的意见通过网络汇集,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不断生成变化,形成了网络舆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处在网络舆情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外界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并且几乎个个都是网民。是否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影响着人的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应当积极发挥教化熏陶作用,主动承担以德树人、教育引导责任。

1.客观认识大学语文教育面对的网络舆情背景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高等院校各个专业都应该开设,是必修课之一。大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其教育作用不可估量,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无可替代[1]。但是,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大学语文教育面对的网络舆情呈现出涌现快、能量大、影响深的新状况。

阅读全文

文学研究怎样变更文学教育

作为国民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中都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中国现代文学的教育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现代民族国家语言、文化、社会和历史变迁的重要载体,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研究和教育并非处于一种动态关系。这造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育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相互疏离的状态。因此,如何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和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之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着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就二者各自的现状和发展可能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中学语文教育提供新的学术资源,也为现当代文学研究反馈中学文学教育的实践经验。

1中学语文教材选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以现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收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广义的文学概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或许称为“现代文”更适合)共计130余篇。从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两个取向来看,中学语文教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汰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从作品文体类别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多为散文类和诗歌类。其中,散文类作品共占总数的80%以上,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各约占总数的10%,戏剧类作品不足1%。其中所选的现代小说除了鲁迅《社戏》、《故乡》以及沈从文《边城》等经典作品之外,寥寥无几。这种文体比重倾斜的状况或与教材的容量和小说及戏剧文体的长度有关。

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分布来看,在这些篇目中,多数为生活类、人情类、家庭伦理类、思想品德类以及科普知识类的题材,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史教育之类的题材所占比重和以往教材相比在逐渐减少。诸如朱自清《背影》、张晓风《敬畏生命》、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钱钟书《谈中国诗》等篇目都体现出这一题材和主题取向。另外,经过本文粗略的考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年级的晋升,现代文所占比重稍有下降减少,而文言文所占比重则稍有上升。在现代文中,所选作品更倾向于经典作品。以高中语文第三、四、五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像鲁迅《拿来主义》、曹禺《雷雨》、巴金《小狗包弟》等作品都体现出某种潜在的意识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分布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思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文的文体类别、题材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的考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一些潜在的导向、思想和意识驱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这些质性(qualities)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教育导向的改变。当今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导的方向,正逐渐淡化以往中学语文鲜明而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成为中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现代文学篇目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尽管其中还是选择了为数不少的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以及政治内容的作品,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作品,但这些作品主要并不是用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而是更多地用来体现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的时候更注重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

阅读全文

衔接性视野下大学语文论文

1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阶段语文教育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教学内容、方式上都进行了相应改革,例如:人文精神的渗透,这不仅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独特性,在中小语文教育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根据大学与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性教育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同中小学语文教育一样具有工具性特征,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以及听说读写能力。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主要是通过语文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习惯。

2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3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4结论

阅读全文

基础教育课改下语文教育人才的培养

一、师范院校语文教育改革回顾

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文教师的学术知识、教育理论水平。这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包括: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教育理论、语文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语文教学的实际能力,对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了解程度,驾驭课堂走向、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等等。其次,语文的课程倾向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程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专业化,离开了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将无法深入专业探讨,只能就课文讲课文,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语文教师教育研究愈来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怎样才算是好的语文专业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好的语文专业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具有今天学生明天教师的双重身份,在专业化的背景下对基础教育课改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应该更易理解并实施教育理念。

二、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思考

语文教育对基础教育以及民族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很多院校在积极探索教改的过程中,对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涉及内部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只有清楚了解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发展受何种因素的制约,才能着手进行调整适应。笔者以为,原因如下:

第一,师范院校中语文教育专业和其他学科存在差异。语文教育是人文学科,在经费拨款方面不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直接导致了本专业的基础设施、教学软件的滞后;很多语文教师仅凭嘴巴和粉笔进行授课,语文教学环境长期停滞不前,该情况在偏远地区尤为突出。此外,语文所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理解,但考试时又需要标准答案,这就局限了语文教育的感受交流,降低了创新氛围,进而影响语文专业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时,即便是本学科专业之间也互为阵营,学古代汉语的不懂现当代文学,知识面狭窄,缺乏沟通与交融,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二,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自身存在不足。在培养规格上,重点强调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而学生主体灵性的开发没有提到对等地位。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可以想象,一个只有专业技能的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后,可以教出答案标准的学生,却有很大可能也扼杀了学生的灵感、想象力、创造性等多元智力因素,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其实,高师院校要适应语文基础教育课改和发展的需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这是根本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才算“适应社会需求”?过去往往强调较低层面的供需对应,把适应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做了片面的固定理解,导致了师范阶段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实际上的降低。

随着教育观念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这种认识尤为片面和静态,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把基础教育与提升培养规格对立起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师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的积极性,以致步入社会后发展潜力不足。再者,在语文学科建设上,地方师范院校传统的课程结构调整变化不大,学科专业建设特点不突出。该局面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行师范教育体制导向的成因,而片面理解语文教育的师范性是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部分,下面将分别介绍儿童文学与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儿童文学作品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儿歌、故事、诗歌、童话、科普读物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而且这些优秀作品又作为编写小学教材的重要文学资源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里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内容形式,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把握儿童文学的特质和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当代社会,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十分广泛,少年儿童在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儿童文学读物来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读写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儿童文学由于其丰富的体裁样式和大量经典作品的创作成功,极大地扩展了编写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资源渠道,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科书中大部分选文均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无论是哪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因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文学性、艺术性与趣味性等特征构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参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这一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比较普遍,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因此,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源,对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源泉

在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儿童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同时有利于与成人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沟通,而依据儿童身心发展需求进行创作的异于成人文学的独立的文学门类,即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内容开发的重要源泉,符合七岁至十二岁之间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理解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和观念的形成以及对文学作品阅读兴趣的培养都将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阅读全文

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学转型

【摘要】教育是育人的重要事业,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策略,作为高等教育殿堂的大学更该如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不同教学策略是当代大学教育中需要重视的地方。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的大学语文教育为例,由于民族和地区的特殊性,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思路,把教学的重点从对语言的学习调整到审美,最后再上升到文化学习的层面。同时,高校还应该实施更为细致的分层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学转型

1.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学转型的背景

面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弱化,文化审美能力欠缺的普遍现象,大学教育增设语文教学的呼声是不绝于耳,大家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可是,实际情况中,大学语文教育讨论的重点大多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大学生教育,极少有针对少数民族(母语非汉语)的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而且,大学语文被很多人简单的理解为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没有更深层的意义。高校中的大部分研究也是侧重于语言的交流功能,而忽略了对语言中文化和审美的研究以及教育,在这种情况上,自然达不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提升审美能力的目的。本文我们就将依据因材施教的方针,对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语文教育能够真正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主体文化的认同感。

2.按照学生类型分别进行教学

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文教育存在着重大的盲区,真正的大学语文教育不仅应该包含母语为汉语大学生们的语文教育,而且应该包含母语为非汉语同学们的教育。当然,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作为审美和文化的语文观念未必适合,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也不适用。在大多数人看来,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教育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听、说、写技能的学习;第二个阶段是对中华主体文化的学习。第一个阶段是第二阶段学习的基础,第二阶段正是大学语文教育初衷的体现。依据这样的教学思路我们才能在具体实践中达到教学目的。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情感认知和高度的参与感、认同感。

3.实行新的教学模式:讲授实践结合

阅读全文

古代文学语文教学方法启示

【摘要】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源远流长,有着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在三个方面尤其具有启示意义:教法上破除陈规,灵活善变;学法上强调诵读揣摩,渐进领悟;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倡导多向交流,相互启发。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育;语文教法;学法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源远流长,颇具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从教育方法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重在激发个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但教法多种多样,而且学法也多具自主性的鲜明特点,对今天各层次的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大体而言,首先它为全体公民提供文化教育的机会,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次是语文教育在理念上的现代化,从语文的角度促进对现代公民的塑造和培养。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代语文教育亦有诸多误区。比如,中小学语文教育围绕各类考试指挥棒而动,呈现出应试教育主导的现实困局。根源于此,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文化精神方面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趋势。学生大多不具备学习语文和文化的兴趣和动机,只是迫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而被动学习,更不用说学习语文可以满足心灵之提升与理想之追求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应试教育强调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情感道德和个性发展,极大程度上减低了教育的人文内涵,造成人文内涵的大幅缺失。同时,应试教育无视提升国民素质的精髓,仅仅采用“过筛子”和“掐尖”之法,人为生产出一大批只认字而不懂文的、唯科技至上的“失败者”。其次是教育体制管得太死板。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制度和陈旧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放任各级教育部门的因袭依赖,混日子、不出乱子的心态普遍存在,既无心更无力推进有效的改革。再次受功利化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素质日趋空洞化,普遍沦为“不读书”状态。由于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期,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教师的精神、信仰、思想和行为难免受到影响,文化素质空洞化,满足于追逐物质利益,而对自身素质缺乏反思。以上还主要是教育的总体格局上的制约因素。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当下中国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十分诱人,但在教法上却相当落后。老师们习以为常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思路,介绍作家生平,联系时代背景,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成为固化的套路。常常是教师照本宣科地极力兜售,颇似一个人在真空中表演,而讲台之下的学生却昏昏欲睡,像老僧入定。这种授课方式以老师的单向度传输为主,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漫不经心地听,极少互动和反馈。这种单调枯燥的教法和学法势必助长学生的厌学之风,提不起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更不能去奢求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内涵,扩展其人格成长的空间。20世纪以来,由于一批唯西方价值观是从的激烈的反传统人士的鼓吹,由于“打翻一切”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学教育的精华一概被斥为封闭、守旧、反动、复古,好像其中皆为糟粕,应全部打倒。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许多宝贵的材料、经验和智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省和总结。大体而言,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一直奉行以“五经”、“六艺”为基础和核心的、包括众多文化经典在内的一种文学教育。它突出了以书面雅言为中心的语文,表现出对具体语文材料(即经典)的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从根本上讲,现代语文教育是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并且面对当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现实,有着新材料、新思想和新立场。显而易见,与古代文学教育相比,现代语文教育基于分工,其命意、内容和精神都比古代文学教育狭窄了许多。我们应当向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取经,以期改变目前语文教育的尴尬现状。我们着力改革的目标就是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深刻把握教法的灵活,学法的自主。笔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为语文教育的完美实施而逆向回溯,乞灵于历史的成功经验,重新激活古法的灵光。

首先,教法上应破除陈规,灵活善变。

当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把重心放在教师对课程或知识的全面系统讲授上,通过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密集地安排课程、实践实习等活动,以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相应的完整教育。古代文学教育更加注重采用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源上引导学生自发的学习动机。孔子作为教育家就很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论语》中记载圣人语录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①即是有力的明证。如果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解惑、点拨、督促、评估等教学活动中,就能够为整个教学过程灌注生气,增添活力。正如当代学者所总结的,“孔子施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教无定所,教无定时,教无定规。或习礼于大树之下,或弦歌于杏坛之上,或习射于园圃之中,或述志于侍坐之际,或正谬于病榻之侧,或督促于庭院之内,或启发于愤悱之时,或释疑于问难之顷。”②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者总是敢于破除陈规,立足创新,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上述孔子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法,还有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也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光大。南宋大儒朱熹曾主持白鹿洞书院,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为授书法、读书法、讲书法,即多读、多背、温故、讲书四个方面。宋元以至明清时期,书院到处开花。老师多为名师鸿儒,他们多采用讲授法,讲授次数很少但水平高,往往还能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程度,组织辩论、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思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