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当代科学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当代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国际关系论文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国际关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这种影响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数学者都将科技作为一个整体或将其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因素进行分析。相较之下,国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却很早,他们偏向于将科技进行条分缕析,进而研究这些不同的科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也有国外学者通过技术在大国外交政策中的应用来寻求其对国际关系的间接性影响。

关键词:科技进步;国际关系;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最早见诸期刊的研究是王逸舟题为《试论科技进步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深刻揭示了科技革命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技的进步加强了军事的破坏力并改变战争了形式,使国家间冲突更具毁灭性;第二,科技越来越成为带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第三,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通讯技术增进了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逐渐稀释传统的主权概念,制约了主权的行使范围;第五,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非国家行为体成为国际关系的一员,使当代国际关系更具全球维度也更加复杂;第六,科技通过改变国家决策者对国际事务的看法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国家的议事日程;第七,科学技术无论是以间接还是直接的方式都在促进国际格局的变迁。冯江源认为高科技的发展从诸多方面促进了当代国际政治的改组和转型,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削弱了古老的主权结构和范围;二是,科技进步使得政府职能滞后;三是,高科技为外交事业增加了空前的难度;四是,高科技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五是,科技让许多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六是,科技文明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促进了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完善;七是,高科技发展使得非政府力量渐趋强大;八是,科技的经济化使得一国经济更加繁荣;九是,科技进步促进国际分工与区域合作;十是,科技使得国家安全的基点从军事转向经济和社会发展。张永华认为,当今世界的科技已是一种独立的强大力量,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垄断等手段对国际关系产生三大主要影响:首先,科技能够促进某一时期的国际格局发生转变;其次,科技已经成为各国相互衡量进步与否的尺度,且前沿科技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要目标;最后,科技通过不同的途径使国际关系更加复杂,使国际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李景全从综合国力的角度入手,认为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国家综合实力的构成来实现的:首先,高新科技不仅带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也使得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强劲;第二,高新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第三,高新科技的发展也为军事对抗注人了魔力。胡黎霞在分析冷战后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的变化时提到,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国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首先,科学技术变革了国家间解决国际冲突的手段;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冲突;第三,科学技术使得主权国概念丧失了绝对权威。黄维民在他的文章中,认为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对国际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变革,不仅没有消弭战争反而更加难以控制;二是,科学技术作为一股强大的全球性力量为世界不断注入更多的不确定性;三是,科学技术让人类解决冲突的途径从单一变得多样,从而加深了国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四是,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增加了国家间竞争的烈度。封帅以独特的视角从近年来影响巨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入手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来自于其在战略决策系统和军事系统两个领域的应用,这两个领域对人工智能技术直接影响国际关系起到了一种“桥梁”作用。但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两个领域的应用还不能对国际关系产生冲击性影响,对国际关系最为深远的影响将通过间接途径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将从根源上对全球经济结构与政治治理模式产生系统性的影响,推动国际体系深层次的变革。这种冲击的直接着力点在于现代社会稳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改变又将导致国际行为体内部权力分配方式的改变,最终由内而外推动体系的变革。封帅的研究独辟蹊径,没有将科学技术视为一个整体,而是专门研究一种专门的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国外研究概况

技术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在名为《技术与国际关系》的论文集中,把对影响国际关系的技术分为四个方面,即飞机、大众通讯、核能以及与蒸汽和钢铁有关的一切发明。同年,艾文•斯米戈尔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对这本论文集的书评,书评认为,各位学者都在这一领域做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奥格本和其他学者们深受苏联与西方阵营对抗的思维影响,并直接将苏联列为战争的策源地,而且苏联的核武力量与美国的核武力量对比是多篇文章的主题。但学者们也认识到技术仅仅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他们的工作只是探索性的,因而局限在所难免。当今英国学派的领军人物巴里•布赞认为战略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的分支学科,是核时代的产物。他从这个领域着手,着重分析了军事技术对政治家来说为政策的合理控制和管理提供了工具,而政治家所追求的则是在不可避免的核脆弱时代谋求政治—军事安全,这是军事技术对国际关系所施加的间接影响。他希望,如果所有现代国家的安全相互依存得到充分认可,那么理性将占上风,各国将停止全面军备竞赛并选择和平相处。布拉德利•克莱因在对这本论著的书评中认为,他的作品基于一种与社会学或哲学观点脱节的现实主义常识,对当代权力关系进行了有限的概念化,并且缩小了全球冲突的范围,而且将军事技术视为解决这些冲突的最佳力量,这是他的局限所在。查尔斯•韦斯不仅曾与贾伊拉姆•拉梅什合著《动员技术推动世界发展》一书专门讨论科技对世界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且于近年撰写论文深入探究了科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他认为科学、技术和国际事务相互影响。科学和技术对国际事务的影响,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影响尤其普遍。科学、技术和国际事务的相互影响是如此重要和普遍,以至于该领域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子学科。它目前作为一个相对深奥的主题,仅由相关专家研究并且或多或少地与国际关系主体隔绝,是一种危险的时代错误。丹尼尔•麦卡锡表示,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中,科技一直处于国际关系学科的核心地位。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国际关系学科,本身就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投入使用密切相关。战争的工业化和最先进的战争技术的利用让一代人惨遭打击,这就是包括国际关系学科在内的人类对战争智力反应产生的背景。阿尔弗雷德•齐默恩、伦纳德•伍尔夫和诺曼•安吉尔是该领域早期发展的核心人物他们强调工业化正在推动国际一体化进程。正是这种一体化使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并且毫无意义,相互依存使得征服行动通常不会满载而归。

三、结语

阅读全文

当代艺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表演越来越多,而舞台美术在艺术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当代艺术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本文就分析当代艺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运用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当代艺术;舞台美术设计;运用策略

1舞台美术设计概述

当前,一谈起舞台美术,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各种科技的应用,诚然,没有缺乏科学技术的运用,是无法展现舞台艺术表演所要达到的效果的,特别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基于信息技术兴起的新媒体载体以及灯光、色彩的巧妙搭配,是当前的舞台美术设计更为高端、大气,更吸引人的注意力,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但舞台美术设计,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向人们展示什么技术,而是通过设计向人们呈现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因此,作为一个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舞台美术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舞台剧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导演的表演意图和目标,进行反复的思考,用什么样的技术去表现,最后在具体到材料和表现手段。如果抛开设计,一味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堆砌,是无法为观众呈现出优秀的舞台美术的,也无法为艺术表演增加“灵魂”,使舞台美术成为艺术表演的阻碍,导致艺术表演无法打动观众的心灵,无法实现预定的目标。

2当代艺术简介

所谓当代艺术,是一种在时间与方位概念方面针对并区别于原始美术、古典美术的艺术形式,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来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当前我们中华民族比较缺乏的一种东西。这种艺术泛指80年代后,世界大多数群体意识形态化觉醒后,所发生的艺术生态中颇具革命性的一种艺术符号,是以人类共同守望的普世价值作为精神指向的。在实际的应用中,现代艺术的创作与科学思想密不可分,比如说:光效应艺术、极少艺术、“动态雕塑”以及灯光雕塑。其价值表现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追求纯粹。当代艺术过于追求视觉方面的纯粹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只重视形式要素,往往忽略了其他因素,如:历史、宗教以及文学等方面内容的介入,因此较为抽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提倡原创。在实际应用中,当代艺术家们将体育竞技的标准迁移到了艺术领域,把艺术的创作当作艺术的破纪录竞争,以改变艺术的发展为目的;第三,形式至上。虽然古典艺术也比较重视形式,但古典艺术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当代艺术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赋予了形式独立的功能和价值。

3当代艺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阅读全文

传统建筑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意识也不断增强,对于建筑材料与环境艺术的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加入了更多新鲜有趣的理念。然而由于固有理念的束缚和一味求新、求变思想的出现,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却遇到了不足。其实,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基本元素,不仅要能表现艺术,在视角和造景效果上也要能体现出很大的美学价值。本文结合当前传统建材料的应用情况,对其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对实际设计的美学造诣深入探究,让有价值的传统建筑材料绽放光彩。

关键词:传统建筑材料;环境艺术设计;运用;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中研究的基础内容庞杂,我们需要注意它里面的一个基础学习内容-材料学。众所周知,不同材料与环境艺术的融合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特征,给人的感受大相径庭。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保护,积极挖掘建筑材料中蕴含的价值,将其与环境艺术融合,是研究美学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有效手段。

1传统建筑材料在实践中应用的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任何美的事物都是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唯有满足整体化特征才能凸显环境艺术设计的魅力。但是,所有的部分相加并不等于从整体把握的全部部分之和。整体的协调性、统一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与根本,也是体现设计独立性和创新特点的关键。传统建筑材料应当注重材料本性,并让它在建造的过程中能够把传统建筑材料的特点表现出来。例如,传统建筑材料的砖石性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不能违背建构理论,要想体现环境设计的艺术之美,还要与时代特征相契合,尽量完善信息。

1.2创新性原则

阅读全文

文化遗产下跨界创新与价值再生研究

【摘要】保护和发展是文化遗产实践的两大工作主轴,而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催生新的生活方式,也为文化遗产的发展跨界和创新再生开拓了新的途径和养分。文章基于STS关注“实践转向”和“参与转向”等脉络,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标杆的东莞为案例,在分析科学技术如何影响其文化遗产的创新实践基础上,探讨依托于创新实现文化遗产当代价值再生的路径和意义。

【关键词】文化遗产;跨界;价值再生

一、前言

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金色名片”,也是历史和共同记忆的承载。2016年“十三五”规划就指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同年,科技部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也联合印发了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1]。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让其“活起来”、走进人民群众生活是实现“非遗”可持续的必然任务和具体行动。在此背景下,借力于现代科学与技术、以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承为目标已然成为各地“非遗”实践探索的主旋律。从学术研究、官方实践行动到媒体传播都纷纷倡导和召唤技术、创新与文化遗产的融合[2][3]。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studies,简称STS)就尤其关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互构,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应用的成功之外[4],还出现了两次“实践转向”与“参与转向”的新浪潮[5]。STS关注科学技术在知识消费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动态实践[6],也延伸至公共决策的协同治理和对于“地方性知识”(layknowledge)的交融与重视。因此,文章从机制创新、实践创新的多个层次,探讨STS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遗产实践,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领域的跨界创新,是如何让科学技术在“非遗”领域崭露头角,又反过来让“非遗”和传统文化实现多方面的价值再生。

二、机制创新:文化遗产体系的科学化

文化遗产的发展会受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影响。在东莞,遗产管理保护职能机构主要是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内公共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文物和博物馆科,以及其下辖指导的文化馆,后者属于“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同时也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年相关规划管理顶层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趋向科学化和理性化,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保驾护航。首先是文化遗产管理系统内部的政策支持和制度设计创新。东莞在2021年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市、镇(街)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建立规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7],主动对信息化、数字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做出制度层面的规定约束。其次是财政制度上的支持和倾斜。东莞自2004年开始就逐步设立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文物保护利用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让财政保障有了明文明令标准。专款专用之余,东莞更在2019年开始也创新性建立了“传承人建档体检”,为人才可持续提供保障。第三是专业性工作体系的常态化,在“非遗”名录和分级体系、延续国家层次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教育基地等划分基础上,东莞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专家组”机制,让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专家成为东莞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人才资源库。专家组不仅参与评审工作,也与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结合,与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参与后续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中。这也是STS领域所强调的专业知识融入决策过程,能透过把经验和专业“转译”为彼此理解的知识主张,并透过互动机制对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进行扩展[8]。第四是文化遗产的“参与转向”,建立了公共性的社会动员与民众参与的研发和传播体系。东莞是首个创新性引进艺术院校与地方政府共建文化遗产研发机构的城市,通过形成研发“机制群”的专业化、科学化和专门化,顺应目前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往创意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多媒体的传播,降低了社会不同成员和主体参与、融入文化遗产实践的难度。

三、实践创新:文化遗产的技术介入与跨界

阅读全文

历史批判中的生态问题思索

作者:金延

生态危机问题已是全球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解读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略,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前沿问题。20世纪诞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为基础,对当代生态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探索,产生了较大范围的社会影响。本文的重点是探索马克思生态问题研究的思路(方法论)。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更深入地理解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理论发展的进路及其现实意义。

一、讨论的方法论问题

按照学界普遍认同的看法,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问题学者从法兰克福学派对异化问题的反思受到启发,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问题,从而开启了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当代生态问题的序幕。接着,绿党运动使生态问题从学术批判转向现实的社会运动,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现象,给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潮以发展的机遇。而理论上的需求使人们重新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重构马克思的生态学成为当代生态问题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但这里产生了一个学说的逻辑自洽性问题,也就是一门学说存在的合法性问题。马克思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时代,资源的有限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以及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等问题还不是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工业文明所展现的巨大生产力使人们仍然相信人自身和科学技术的无限能力。借助于它,人类可以处理自己生存中遭遇的一切困难。这样,马克思有没有自己的生态观,马克思的思想能否给当代生态问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思想资源,就成为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路必须解决的方法论问题。无论是肯定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会涉及对“生态学”这个概念的界定。

关于人的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思想可以追索到古代社会。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始于19世纪后半期。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创造了一个概念“Ecology(生态学)”。海克尔把这个词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生存的有机和无机环境之间关系的学说。随着科学对生态关系研究的深入,原本被看作仅仅属于自然界的生态问题便逐步凸显了其内在的社会属性。从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人的意识等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样,生态学研究方法便从纯自然科学领域被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引入政治学、经济学领域,甚至从学术领域转变为一种现实的政治活动。生态学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的扩展,说明生态学有两种存在形态: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与作为社会科学的生态学。这就为我们回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合法性问题提供了研究的经验前提。

反思生态学思考方式在学术和社会实践领域不断扩张的现实,人们发现,不同的学派或政治派别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含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这带来交流与沟通的困难。伯克特为了克服生态学概念由自然科学领域引入社会科学领域所引起的这种混乱,提出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应当符合四个原则:物质规范和社会规范相结合原则;相关整体论原则;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教育与实践相统一原则①。按照伯克特的看法,传统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片面强调自然对人类的制约性,强调技术的价值,陷入自然决定社会的庸俗唯物主义的困境;而传统的社会科学则片面强调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夸大了社会形态对考察人类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他反对无差异性地批判现代文明,认为这种批评对生态建设是无益的。他还认为以差异性原则批判极权主义不应当拒斥整体论原则。如果我们注意到一些生态学家把生态问题完全归咎于极权主义,归因于整体论原则(即坚守普遍性原则的观念)这样的学术思潮背景,那么,伯克特强调对整体论原则的尊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伯克特关于社会生态学尺度的讨论,也包括福斯特的相关讨论,以充分的说服力向我们展示,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分析是当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我们解析当代生态问题留下丰富的思想遗产。伯克特的讨论从一个角度说明,从不同的视角提出问题,对一种学说的属性会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对其价值也会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按照自然科学意义的生态学尺度,马克思的学说自然不属于生态学范畴;按照传统社会科学的评价尺度,马克思的学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划入所谓的生态学领域。但是,站在伯克特的立场看,这样的批判尺度是不恰当的,会妨碍我们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妨碍我们对当代最紧迫的现实问题———生态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应。

在此我们认为,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研究,这就是一种学说的价值评判尺度的方法论基础问题。本文认为,如果从文本自身研究思路,而不是从当代人的学术立场提出评价视角的话,那么,讨论社会科学学说的内涵和评价它的价值可以有四种尺度,这就是:历史的纬度,社会的纬度,文化的纬度,日常生活的(习俗的)纬度。所谓历史的纬度,不是指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指从人类历史发展、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趋势(或必然性)这样的方式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的学术角度。它关注的焦点是历史变革行动的合理性问题。在西方文化传统,历史纬度的反思可以追朔到古希腊。尽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好国家与坏国家特征的反思,更多地可以归属于本文所认为的社会的纬度,但对好国家的期待,可以说,已经暗含着用合理的社会制度取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的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家们对未来美好国家的憧憬,表达了新时代思想家对社会形态演变必然性的最初探讨。自维科以后,西方近代哲学家往往以历史哲学或政治哲学的方式探讨社会形态转变的历史必然性问题。启蒙学者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黑格尔对历史运动规律的论证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最高成就。

阅读全文

数字媒体艺术和我国当代绘画关系分析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形式和色彩的多样化、潮流化,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在科学技术和艺术成果的融合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其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色彩。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打造现代视觉媒介、丰富色彩搭配和发展艺术形式,以此抚育中国绘画当代美学意蕴。本文从数字媒体艺术与中国当代绘画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数字媒体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以此思考中国当代绘画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中国当代绘画;关系

引言:

数字媒体艺术产生早期主要用途在于传播和交流上,其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为中国绘画艺术提供新的方向与新的色彩,随着数字媒体进一步发展,新媒体艺术和绘画的关系更加密切,促使绘画意识形式更加新颖,色彩更为丰富,特别是色彩的变化让传统绘画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形态。中国当代绘画想要健康发展,就需要科学把握数字媒体艺术与中国当地绘画关系的研究,在丰富绘画色彩的同时以此丰富绘画艺术作品。

一、数字媒体艺术起源

数字媒体是在科技成果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并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在信息时代下,数字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审美观念,色彩的运用也变得大胆起来,并推动了数字时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在继承各种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而绘画是传统的艺术形态,数字艺术出现后,绘画艺术中的图像在技术上、构成上与色彩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绘画应积极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和绘画之间的关系,以此更好地面对新时代的考验。

二、绘画色彩运用

阅读全文

当代家具设计创新对室内设计的推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为了居住在舒适的环境中,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人们对自己的生存居住空间的环境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使得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家具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家具早已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家具创新设计研究引入室内设计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的创新进行探究和说明,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当代家具设计;创新;室内设计

一、序言

家具在我国发展历史中已经存在上千年了,家具是人类艺术的伟大发明。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家具的样式也不断变化着。当前,家具的发展与科学、艺术、技术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依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目前,我国家具行业虽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同国外的家具行业相比,我国家具行业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我国的家具行业仍旧需要不断创新,打造出属于我国自身的家具品牌,才能够在激烈的家具市场中占据有力地位,才能够满足人们当前的生活使用需求。

二、室内设计理念

家具的设计创新与室内设计逐渐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世界大规模的技术革命和艺术发展,带动了现代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前,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新理念,于是,室内设计中的生态问题成为了当前生态建筑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具作为内室的装饰主体,在材料、造型、色彩、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设计要求。因此,设计师为了将构思中的方案在内室设计中体现出来,就需要设计师具备着一定的建筑、艺术、技术等专业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生态时代,是文明时代。人类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探索生存、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创新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自然自然和自然材料的合理分配,因此,家具设计与室内设计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因为,绿色的室内设计需要使用绿色的家具设计来体现价值,所以,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阅读全文

五四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初探

摘要:100年前,中国大地的爱国学生为了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发起了,孕育而生了“五四精神”,“五四精神”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百年来一直激励着爱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的核心历史内涵厚重,成为当代青年实现…“中国梦”的方向指引。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深刻挖掘“五四精神”的教育内涵,并将其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中,对于高校新进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五四精神;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高校

1919年5月4日,中国大地的爱国学生为了救亡图存,发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一百年来,孕育而生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青年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形象符号。百年来,“五四精神”演化出厚重的历史内涵,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人民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百年来,“五四精神”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无数爱国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五年前的青年节,在北京大学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五四精神”进行了高度的科学阐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深刻挖掘“五四精神”的教育内涵,并将其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中,对于高校新进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1]。

一“五四精神”的教育内涵

由“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阐释的“五四精神”,客观鲜明地体现了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其每一个层次的科学阐释都蕴含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对当代青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五四精神”仍将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广大青年教师是高校学科“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2]。青年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因此深刻挖掘的“五四精神”教育内涵,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融入“五四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内涵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根本和核心,是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灵魂。当年的爱国青年为了挽救国家于危亡,纷纷弃笔,走出课堂,为国家存亡而疾呼,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情怀。当代青年爱国主义的核心则是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积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一切分裂活动。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同一切危害稳定的言行做斗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