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当代景观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当代景观设计建筑思想启示
摘要:
从形与景、材料与表达、元素与符号三个角度出发,对王澍作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方法,有利于挖掘古典园林思想精髓,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
建筑作品,古典园林,传统文化,景观设计
王澍至今都是建筑界充满争议的人物,不仅是因其特立独行的性格,更是其建筑作品所表达出的一种独特气息。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同时也让无数人一夜之间认识了王澍并且关注到他的建筑。王澍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多年来不断摆脱西方建筑学束缚,尝试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将自然山水、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思想进行重构,并探索出一条有浓厚中国本土文脉特征的建筑风格。王澍常以文人自居,在其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深入的挖掘,并通过创新式的手法融入其建筑体系当中,并形成具有自己明显风格的建筑作品。同时王澍对中国园林的偏好,使他在建筑设计时融入了传统造园手法,也与传统园林所提倡的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一脉相承。也正是王澍本人及其建筑理念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将王澍及其建筑作为特定标本进行研究,对当代景观学有着积极意义。为了更好从景观学科角度理解与梳理其建筑思想,本文将从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1形与景
中国画讲求诗意,中国古典园林讲求诗意,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也讲求诗意,到底什么是诗意,王澍讲“重返自然之道”,也许就是对诗意的一种解释。诗意是一种很中国文人的表达,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国人骨子里带着的人与自然关系法则。园林不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人们以建筑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法则的学习,经过内心智性和诗意的转化,主动与自然积极对话的半人工半自然之物[1]。正是王澍对自然怀着的敬畏之情,使其在做建筑设计的同时,不断探索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因此建筑或人居空间在当下如何能有效融入到自然之中,就是探讨形与景最本质的关系。在王澍的各种论著与访谈中常谈到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并不是简单临摹真实的山水环境,而是通过绘画方式抒发一种文人信仰,从意境上表达一种人与天地万物间的关系。从王澍建筑作品看,山水画对其有较明显的影响,不论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组群都与周边山水格局有着极强的形体与视觉呼应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建筑形态与自然融合后的一种外化表达,建筑不应独立于环境之外而孤芳自赏,而是要完全融于自然环境之中。建筑内部的使用者又时刻要与建筑外的自然山水保持一种视觉与体验的联结,这种联结就是让人时刻保持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在王澍作品中象山校园令人印象深刻,有人称象山校区是王澍建筑的试验田,在设计界内也一直饱受争议。但无论如何象山校园与国内所有校园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整体规划角度来看,校园完全摆脱传统手法下的校园规划:规则的路网;体现秩序的建筑分布;呆板的建筑立面。象山校园内一派田园风光,农田、溪流、鱼塘与远山、建筑相映成趣。在校园内,建筑随着与山景的不同关系产生扭转,同时随着近景自然地形的变化,有意识的进行视线组织,突出山水关系,同时在整体建筑布局上又遵循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提出的园林三重境界: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同时,王澍在校园中有意模糊山水、植物、建筑间的关系,由此也能体会到其多年从画境入手,探索中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在王澍看来规划与造园是相同的,也是个理景的过程,即便自然山水也要通过路径规划,特定区域的视线引导,才能更好的让游人在风景内产生身处自然的觉知。同样,在一处小场景中,设计师也需要通过路径引导与有效的视线组织进行景观设计,景需要视觉转化才能真正成为景观。在王澍看来中国画又是讨论如何理景的问题,他曾多次拿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进行阐释并试图通过绘画的方式去捕捉人可以参照的人和自然之间的意会关系。
当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与维护
[内容摘要]格调竹境小区是全国首个运用“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高层居住小区。笔者以之为例,用实地调研法和案例论证法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试图对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的后期维护提出一些思考性建议。
[关键词]格调竹镜小区;景观设计;景观维护
一、格调竹境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
格调竹境小区位于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地铁站沿线附近,交通出行十分便利。好的景观可以给人以清静自然的感受,对于格调竹境来说,它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与人文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也体现了景观、建筑、人文三者之间的一种统一和谐之美。格调竹境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该项目建成时间为2009年7月,开盘时间为2011年5月,作为“新中式”风格高层住宅小区的典型设计案例,从建成到现在已有八年多的时间。该设计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延续了传统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手法,并将一些独具历史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加以创新发展,使整个小区的环境景观都充满着中国山水韵味。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小区草坪养护管理跟不上、廊架设施和景观小品已渐渐变旧亟待更新维护,这也是现在很多居住小区共有的问题。我们只注重了设计,但对于后期的维护完善没有做好充分的保证。在2017年7月份笔者到格调竹境小区进行了参观调研,首次来到这里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整个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颇具传统中式文化艺术特色,里面的景墙、小品、地面铺装等都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里面,却又加以简约创新化,充满着古典与现代结合的设计文化气息。小区的景观设计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并由中央道路分隔开。西侧区域是紧邻虎丘路的几栋18层住宅间的景观设计,采用现代空间布局设计手法的小区会所景观和“琴、棋、书、画”四园。这一侧的景观更注重人际交往活动行为的功能性要求,景观也更贴近人性化设计,以下参考了小区景观方案的设计说明对格调竹境小区内的景观进行介绍。“琴园”位置靠近北侧地下车库出入口,在景观设计上注重空间围合式设计手法。其中变电室位于琴园的中央位置,它的西侧是很有创意的“七星流瀑”,以不规则的叠瀑形式与旁边的景观亭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一设计同时还将地下车库的人行出入口巧妙地遮挡,从不同的视角能看到不同的景观节点。“棋园”采用以周围丰富的绿化为主体的整体格局,巧妙运用尺度、群组和透视关系来营造静谧、深邃的东方园景。仿照黑白色围棋形制的棋盘广场靠近中心区域,空间采用围合式布局,私密性较强,并且非常安静,非常适合小区业主们在此对弈。同时设计者加入了日式“枯山水”景观设计元素,比如中央棋盘小广场东侧“一池三山”,象征“溪流河海”的白色细砂池配合微微升沉的景观地形,更显禅意之美。“书园”由大体量的变电箱、通风竖井和地下车库人行出入口形成空间布局,与江南名园——留园的“冠云峰庭院”有着近乎一致的巧合。在这种巧合的循导之下,景观设计师们尝试着将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进行再现,用“解构主义”的建筑语言重塑历史上的苏州园林,用简约大方的设计手法延续传统园林的风格理念。主要景观特色是将廊架和景墙的布局施以围合式的效果,其中一面景墙还提供了专门可以阅读的桌子,小区业主们可以自带椅子在此阅览书籍。“画园”紧邻小区会所,以古典与现代的撞击与融合为立意,采用围绕小区会所建筑而生的“画展”设计理念,并依托场地现状规划的景观空间,依次将全园描绘成特色鲜明的五幅“虚拟的空间画作”,即“春之晓”主题花坛、“夏之清”荷花水池、“秋之瑟”溪流景观、“冬之寂”石之庭院,以及“山色空濛”主题壁画。为体现诗情画意的效果,设计者们运用了很多不同颜色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通过借景、漏景等传统设计手法的运用,使画园的景观更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另一部分是靠近东侧26层住宅区域的景观设计,这一区域多以模仿自然式景观地形做设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瓦园”,它是小区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之一,从西侧入口进入前行一段距离即可看到。其周围用景墙加以遮掩,运用中国传统的“瓦”元素创造出现代居住小区的艺术作品,把满溢古韵的艺术气息从人们的回忆中带到了今天居住者的身边。
二、小区景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思考性建议
第一,从景观角度来看格调竹境小区现状,草坪植被退化、土壤裸露是首要问题。植被草坪多数区域草坪退化,其土壤已经裸露,严重影响了景观的观赏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景观退化,而后期的管理维护又没能跟上。因为居住小区人流量密集度较高,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做了很多防止踩踏草坪的标识系统,但没有起到明显的草坪不被踩踏的保护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两类人群共同治理维护才能解决。通过物业宣传使人们意识到保护小区绿地的重要性,而物业可以通过请一些专业绿化养护管理人员来松土、浇水、除虫,重新覆盖草籽,重点定期加以养护,使绿地重新得以复苏,保持格调竹境小区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第二,目前小区景观中的工字钢廊架和防腐木平台以及休闲座椅等设施有些陈旧褪色,有的已经破损而影响美观性,这也是小区景观需要维护完善的一大问题。设计之初虽然运用了很多新型材料,但是目前看来应用在廊架上的这种工字钢结构随着四季气候的冷暖交替以及光照变化和雨水的侵蚀,很多廊架的外层漆皮局部已经脱落,导致内部钢架生锈,很不美观;而相对应的木质条状防腐木地板表面油漆层也已褪去,木质结构裸露在外层,局部边角也有破损等问题。对于硬件设施的掉漆、破损需要小区物业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修补,同时居委会可与小区业主多沟通交流,适当开展维护小区公共设施的义务维护活动。第三,理水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设计手法,在格调竹境小区的多个景观节点也有运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池和池塘内的苔藓杂质会变得过多,影响水景观赏效果。水池青苔形成的条件与天津的气候环境和水质环境有很大关系,人工清理和微生物治理是最为有效的净化水池方法之一。用化学清洗剂虽然效果好,但是考虑到环保性,应该在水池中养殖些食用苔藓的鱼虾,并安排物业工作人员定期喂食,清理水池杂物,这样就可以保证小区的水景更加清洁美观。第四,该小区的占地面积较大,所运用的“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在建筑设施、景观小品、植被绿化等方面造价昂贵,容易导致后期维护完善不足。格调竹镜居住小区绿化率45%、容积率2.6,物业费一平方米1.8元/月(2017年),相对于同规模级别的小区费用较低,不能充分运用到小区的景观绿地、景观小品和公共设施的维护中。而和它占地面积相近的红桥区金领国际居住小区每平米物业费在2.4元/月(2017年),能够保证后期的景观维护。从景观空间布局看,小区最具特色的“琴、棋、书、画”四园分散在西侧每栋楼与每栋楼之间,南侧的主要水景“平湖秋月”用现代施工手法模仿自然山水之景。纵观全局来看,小区每个景观节点都非常精致,但分布较为分散,旁人看来它更像公园中的观赏景点,所以它的后期维护资金自然不会太低。而红桥区金领国际小区将整体绿化集中在中央花园区域,便于综合维护和管理,这样应用到居住小区中的景观空间布局设计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三、对小区物业在景观维护上的思考性建议
赣文化民间图案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赣鄱大地,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丰富的民间图案文化,这对于当代景观设计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文章指出,应对赣文化民间图案进行系统的梳理,在坚持尊重审美规律、树立生态理念、顺应时展等基础上,通过直接复制、加工变形、提炼转化和继承创新等多种手法,将其广泛应用于当代景观设计中,在提升设计质量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传承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赣文化;民间图案;景观设计;应用方法;应用原则
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弋阳腔、傩舞、陶瓷、剪纸等民间艺术在全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江西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均积极推动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诸多当代艺术工作者也寻求着其与当代艺术创作结合的可能性。”[1]将各类图案应用于景观设计中,就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探索之一,并获得良好成效和多方共赢。因此,有必要对赣文化民间图案进行系统梳理,明确原则和方法,继而为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赣文化民间图案概述
赣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子系统,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派生出了一系列文化分支,脉络清晰,层次丰富。具体到民间图案来说,在文学、戏剧、舞蹈、民艺等领域都有大量的代表性图案。如景德镇陶瓷,涵盖了花鸟类、山水类、人物类、宗教类等上千种图案样式,以图案的形式见证和记录了中国历史发展。在“中国戏剧活化石”傩戏中,面具则是最核心的道具,正神、凶神、世俗面具、丑角面具、牛头马面等各类面具,既表现出驱邪逐疫、祛病延年、风调雨顺等美好寓意,也反映出当地人特有的审美和精神追求。在瑞昌剪纸中,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劳动生活场景应有尽有,特别是阴阳交互、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更是赋予这些图案含蓄、典雅、神秘的艺术风格。除此之外,在婺源三雕、南昌瓷板画、东固传统造像等多类民艺中,同样蕴含着丰富和独特的图案资源,既是无可替代的艺术奇珍,也是当代人各类艺术创作重要的素材宝库,理应得到当代人的充分重视。
二、赣文化民间图案应用于当代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将赣文化民间图案应用于当代景观设计中,有着深刻必要性和充分可行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当代景观设计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有了本质提升,也对景观设计这一相对固定的视觉表现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诸多景观设计都是有形无神的,表面上可以给人以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但是长时间或者仔细观看后,却明显缺少可读性,没有体现出人文特色,由此导致“千城一面”的状况,失去了一个城市和地区应有的个性魅力。而通过对地方文化中特色图案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拉近当地人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为作品贴上了鲜明的标签,使作品文化内涵得到本质的提升。所以,应通过梳理、加工和创新等手法,让更多赣文化民间图案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展示和运用,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重拾历史记忆,满足当地人的文化归属感。其次,是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尽管江西省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大量的努力,也获得良好的成效,但仅靠这种单一的外部输血是不够的,还应探索出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在民间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与当代人距离过远,当代人很难以一种合适、便捷的方式近距离接触到民间文化。”[2]而通过景观设计,则可以让民间文化以一种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给当代人提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为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开辟出新的空间和路径。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统文化创新应用
摘要:
中华文明经过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从孕育之初,到不断积淀形成并传承发扬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一颗璀璨明珠。这颗明珠化作无数颗繁星散落在大江南北,古往今来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所体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创新的方式运用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之中,既是对于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能使现代园林景观呈现出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本文将阐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为现代设计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传统;现代;文化元素;园林景观;创新应用
景观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环境、生态、美学到科学涉及面相当之广。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愈加发达,全球化越来越深入,西方文明入侵加上许多设计师对于西方文化和当前流行元素的盲目追捧,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受到了束缚,放弃利用地域优势展现出自身的色彩和特点,各地的工业化气息和同质化十分严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包含着中国广大人民的智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于人类及自然认识和思考,它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可谓是设计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目前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思路较为单一追求潮流的现状之下,从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审视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精髓和内涵,从中凝练出新思路,以现代人的新观念,利用当代社会的新技术创新应用在景观设计之中,在表达出设计者设计的理念同时,呈现出富有自身特色、感染力和生命力,充满文化内涵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让我国现代园林景观。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概况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城市景观设计茶文化研究
摘要:
基于一个跨学科协同创新的视角,将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一些核心理念、交际观念和物质符号等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符合人文地理和城市规划发展强调的“诗意的栖居”命题,有利于提升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的人文属性和幸福属性。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景观设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景观设计的后现代化发展趋势。传统茶文化对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救赎价值体现在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倡导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传统茶文化视角下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可能性策略可以尝试人文化设计策略、生态化设计策略。
关键词:
传统茶文化;城市景观设计;影响机制;协同创新
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可以从多样化的角度来审视,比如说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茶文化可以得出其“养生、修性、怡情、尊礼”的基本内涵;从结构功能角度来看会发现茶文化具有“和谐重道理念———和而不同交际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基本要素;从国际化、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我国茶文化比西方茶文化要更加具有价值理性追求、具有浓厚的东方闲情逸致和生活修行特点。近二十多年以来,我们对于茶文化的认知还可以从“专业学科”的角度进行把握,因为在高等教育的范畴中,茶学专业、茶文化专业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培养茶学人才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代表着当代先进的茶学科技知识和传统茶学人文知识的合流,体现出了一种协同创新。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典型的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分享经济、信息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趋势将传统的现代性视角下的基于特定学科分工的知识体系彻底地进行了批判,原来纯粹依靠单一学科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基于一个跨学科协同创新的视角,将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一些核心理念、交际观念和物质符号等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符合人文地理和城市规划发展强调的“诗意的栖居”命题,有利于提升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的人文属性和幸福属性。
1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迁徙的必然产物,代表着更为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态。城市景观设计作为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审美等需要的一种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本身就是融合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建筑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一种复杂性知识体系,代表着知识的高度应用和混合。对于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来讲,在国际化、传统化、现代化、人文化等趋势的综合影响下呈现出这样几点发展趋势:
我国景观设计西化的社会学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贸易和文化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景观设计也深受影响并出现西化的趋势。该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中国景观设计西化的原因,并且提出应该在立足于中国城市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更深层面探索中西方景观设计的融合,从而构筑中国景观设计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场所精神;西化;社会学;融合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和西方各国在经济、贸易和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多,这为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的专家学者、城市管理者可以走出国门,学习和了解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方法;国外的规划设计公司也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在建筑、规划、景观各个层面参与市场竞争。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介绍西方景观设计的论文、专著的出现,大量的西方景观作品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传播到国内,使得中国的景观设计出现一定程度的西化趋势。作为对外开放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结果,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有待更深刻地分析和认识,以更好地捕捉国内景观设计的发展动向,引导其合理地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1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西化途径
1.1西方景观作品的引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有机会去国外学习、考察或旅游,发达国家的优秀景观设计作品开始被大量介绍到国内,影响到国内的设计实践。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一系列介绍国外优秀设计师和设计作品的论文在《中国园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同时还有《西方现代园林设计》《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欧洲新景观》等一批研究西方现代景观的专著问世。这些论文和专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西方当代的景观设计,让国内景观行业的设计人员、教师和学生对国外的设计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这对我们设计实践、专业教学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此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外最新的设计作品通过期刊、网络源源不断进入中国,这些作品往往成为国内设计人员设计时参考和借鉴的范本。
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是千百年来我国艺术发展的瑰宝。如何在现代室内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传统装饰元素,将其装饰效果与今天人们的精神追求相结合至关重要。
关键词:传统装饰元素;室内景观设计;风格
在全球化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碰撞愈发激烈,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设计行业,尤其是室内景观设计行业在房地产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也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根植于大众生活中。设计发展已然到了后现代设计时代,后现代设计语言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景观设计。由于中国的室内景观设计起步发展较为落后,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较为严重,使其产生了模仿和硬套的设计乱相。回想我国室内景观设计发展路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国人对于居住空间环境要求的意愿愈发强烈。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对于室内景观设计者来说,我国的现代室内景观设计究竟如何回归传统,中国室内景观设计乃至中国设计的本土化之路如何走?这都是在受到西方思想影响下,我们的文化在逐渐反省的大背景下所做出的反思。上下5000年的历史,让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我国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装饰元素都是丰富的资源与载体。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使之能够和谐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同时,如何将传统的设计元素发扬到国外去影响世界,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内容。
1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我国文化受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影响使其源远流长,通过几千年的发展凝聚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符号及样式,而不同民族间又有着不同的物质及艺术形态。这又产生了不同魅力的民族风格,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其艺术形态与特征大概有2个方面:一是简约古朴:中国的文化讲究朴素自然、返朴归真的简约情趣,注重事物本身的简洁和朴素,同时,注重设计的使用功能,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这与现代设计的某些内容是相似的。二是民族传统元素的使用:由于民族众多,传统装饰元素种类丰富多样,其内在的含义经过多年的演变形成独特的审美和特色,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装饰元素为室内景观设计的运用与发扬产生了重要意义。此外,多民族广地域的地理纵深又为传统装饰元素加入了地域文化特征,将这种具有地域及民族的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景观设计装饰中,同时与现代技艺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地域性装饰风格。
2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我们当下的室内景观设计源于后现代的影响,如何思考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问题,采取何种方式体现在室内景观设计中是重要的问题。总结来看,对于传统装饰元素的使用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
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的应用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实践中将我国自然景观风貌与人文建筑有机整合,自然美与意境美两者的渗透、融合。当代景观项目在设计实践中,应积极学习实用性设计手法与内涵丰富的造园理念,促进当代景观设计和古典园林设计风格相结合过程,为现代群体提供特色化的景观作品。文章在列举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常用手法的基础上,对其和当代园林设计融合的思路及具体实践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景观设计;融合思路;实践应用
1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对世界上很多国家园林工程设计建设形成明显影响,其建造技艺、设计方法、设计理念等传承至今日,有很大的学习与借鉴价值。在城市化建设脚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合理应用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理念,使现代园林的设计富有实用、美观的双重特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持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2.1设计空间上,提倡以小见大。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实践中追求典雅、精致、小巧、圆润,借此方式呈现出设计内涵,巧用遮景、象征等诸多设计手法,在实践中取得先抑后扬的设计成效。古典园林空间设计层面上又凸显出以小见大的特征,以使古典园林空间层次分明,曲径通幽。
2.2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借景造园。对中国古典园林建设阶段常用的设计手法,不难发现其重视和园林地形地貌的有机整合,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配与使用园林周边的山、水等自然元素,即实现借景造园。在构园、造园实践中,古典园林设计重视借景手法的应用,合理应用远借、近借、虚实而借及应时而借等方法,使古典园林设计抵达更高的层次,更富有空间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