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当代建筑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当代建筑论文

传统建筑风水文化研究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我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在建筑规划、人居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西方科学体系的冲击下,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一度衰微。改革开放后,国外研究风水的学术思潮开始影响中国,这促使国内学术界从科学、理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古老的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当代学者从哲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美学等不同领域展开了对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该文对此进行梳理回眸,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基础。

关键词:建筑;风水;文化;学术史

风水是依据向阳、风向、交通等条件探求建筑的选址、择地、方位、布局从而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学问。其范围涵盖天文学、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哲学和美学等诸多方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风水文化是人们通过对自然规律进行总结的同时又按某种需要加入一些想象而形成的,它的出现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要。风水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就是使自然环境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使用功能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它与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核心理念即在于追求人居环境的最理想状态。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上迄先秦,下至近世,在建筑规划、人居环境等方面对中国乃至汉文化圈的其他东亚国家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深深植根于社会民俗之中。

1当代国内建筑风水文化研究概览

自近代列强叩关以降,随着西方科学体系的冲击,加之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对各种传统文化一度妄自菲薄,盲目以西学全盘替代本土学术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国学界大多把风水乃至中医等传统文化视为“迷信”“巫术”,完全无视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学、景观学和规划学中特有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文明的一些弊病日渐明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引起了发达国家有识之士的普遍反思。伴随着量子物理、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的发展,西方科学开始由近代的机械宇宙观向强调宇宙整体性、联系性的有机自然观转变,中国传统文化与新科学观的相通之处引起了物理学家玻尔、卡普拉等学者的重视[1]。中国传统风水文化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文化也开始被一些欧美学者所关注,尹弘基的《韩国堪舆研究———风水的文化与自然之关系》(1976)[2]、利蒲的《中国地理学》(1979)、米切尔的《大地精神》(1975)、罗斯贝奇的《风水:中国的布置艺术》(1984)、斯肯尔的《风水的大地生活方式》(1982)等等都是其中的力作[3]。中国建筑风水文化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国内学术界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了“文化热”,欧美日韩等国研究风水的学术思潮也开始影响中国,这些国内外因素促使我国学者重新审视风水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价值。天津大学的王其亨教授、北京大学的于希贤教授、东南大学的研究生何晓欣等学者首开先河,他们从建筑、历史、地理、生态环保等不同侧面对风水文化进行了初步探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渐趋成熟,分学科的细致研究和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同时展开。1990年于希贤先生从地理学视角对风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科学的探究[2]。1994年韩增禄先生从文化心理角度分析了东华门特殊门钉数目的成因是明朝初建紫禁城时出于风水学择吉避凶的考量[4]。1992年王其亨先生主编的论文集《风水理论研究》出版,其学术成果几乎遍及了后来风水文化研究涉及的所有学科。1995年何晓欣、罗隽的《风水史》也从历史、天文、地理、建筑、民俗等多个维度对风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综合性研究。本世纪的头十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后迎来了将近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与之相伴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也一波胜过一波,由此引发了全民的“风水热”,与建筑风水文化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一时期的风水文化研究除了在分学科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化外,还出现了比早期探索更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甚至出现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趋势。于希贤先生的专著《人居环境与风水》和《现代住宅风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时期由于风水学的“过热”,一些完全从市场功利出发迎合民众迷信心理的作品将风水研究引向非理性的歧途。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炒房热日趋降温,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回归科学和理性的学术性探索的趋势也在逐渐增强。尤其是一些研究易学和风水的著名专家响应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除肯定建筑风水文化的经济价值外,又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不同领域对其做了更深入全面的学术探讨。于希贤先生在《风水的核心价值观》(2016)一文中认为传承城市文脉,建设有中国个性特色的新城市是风水的核心价值观,而《周易》则是风水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5]。唐明邦教授在《风水文化的久远魅力和当今价值》(2016)一文中指出风水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不但可以发挥经济效益,更能产生促进社区安定、工作顺利、人际和谐的社会效益[6]。易学专家胡焱照在其论文《易学风水文化与生态文明》(2016)中,从“三才”之道、天人合一、主动作为这三个易学风水文化视角,分别阐发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7]。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当今诸多学科领域,以下试从哲学内涵、科学原理、历史文化、建筑美学四个不同维度对国内建筑风水文化研究的当代学术史作一番梳理和总结。

2对建筑风水文化哲学内涵的探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学者展开了对建筑风水文化哲学内涵的探索。王复昆认为“道”、“气”、阴阳、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范畴构成了风水理论的基本要素;他肯定了天道人道相通、反映事物的普遍联系这一风水理论的积极因素;同时也指出了传统风水学难以彻底排除迷信的思维局限性[8]89-105。韩增禄先生在1996年发表的《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一文中把传统建筑风水文化的哲学内涵归纳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和谐、趋吉避凶、唯变所适五个方面,并列举了不少典型实例予以佐证[9]。于希贤在其2010年出版的专著《人居环境与风水》中,从中西学术系统比较的视域,指出风水的理论基础包括易经、五行生克、天人感应、建筑规划的尚中思想和“天、地、生、人系统有机循环观”等多方面的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建筑文化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术体系[10]。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也如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无论是“形势派”还是“理气派”皆是如此。风水中的阴阳观念包含着对立统一思想的萌芽,五行与天人合一观念体现了一种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朴素辩证思维。与局限于传统话语和思维范式的古代学者议论风水不同,我国当代学者已深受唯物辩证法的熏陶,他们敏锐地发现了传统风水文化中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并以现代哲学话语予以新的阐释和充分肯定。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在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上的客观差距,以及在历史传承中流派演变带来的牵强附会,使得传统风水文化在蕴含合理性内核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披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

阅读全文

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发展综述

摘要:以第四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对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近二十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基于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建构了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口述史、乡土建筑口述史和口述史方法应用的论述框架,并简述其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对口述史在两种不同倾向建筑史研究中的发展情况、各自的特点及整体方法应用上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后续该方法在建筑学中的研究提供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口述史;综述;方法应用

中国建筑历史研究视野,由改革开放后的“二元•比拼”,走向近十余年“交叉•发见”的内省,进而从内需出发对建筑历史与理论进行思考重构,构成了近期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术前沿[1]。2018年是中国当代学人从口述史视角重构城市史、建筑史、园林史的重要时间节点——第一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坊”在沈阳建筑大学召开。至2021年已是第四届,众多学者借助这一交流平台“把握学术‘要津’,进而不断开辟新的工作‘大场’”①。第四届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圆桌会议上,学者们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口述者记忆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群体访谈所展现出的更好的约束机制;访谈前及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现代口述史自1948年创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开始,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已应用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在建筑学领域,虽然国内近年来口述史研究硕果累累,但缺少系统的综述将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清晰。以第四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笔者梳理了21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口述史的论文研究情况和发展脉络,以期为后续建筑口述史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1建筑口述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框架

在知网、万方和维普围绕“建筑口述史”中拆分的多种关键词组合为语法限定进行论文(2000年1月—2021年10月发表)检索,共检索出285篇研究论文,整合筛选后共提取出与主题紧密相关的110篇文献。结合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四辑(2018—2021年出版)中的103篇论文,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将研究方向总体分为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口述史、乡土建筑口述史和口述史方法应用三类。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史关注中心层面的近现代史研究,包含建筑教育史、建筑师历史及建筑项目或机构历史;乡土建筑史中的研究对象为符合带有“本土建筑”“民间建筑”“自发建筑”等描述性特征的建筑②,藉命名为此方向,其下细分为地方建筑史料挖掘、遗产保护与村落保护、营造技艺与保护传承,以及社区营造。口述史方法应用包含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两方面。综述层面聚焦于其方法应用的研究(图1)。

2建筑口述史发展情况综述

2.1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为了实现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为了培养出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一流人才,需结合时代需求和当代大学生毕业需求对高校培养体系进行研究,本文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创新方法与实践教育几方面入手,提出改革意见,响应国家与市场要求,以求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双一流;土木工程;培养体系;人才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我国综合实力为目的的国家战略,坚持“双一流”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最终实现培养出更多更加优良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让高素质人才与现代化社会相互促进[1]。土木工程专业是为培养一群具备从事土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及研发,施工到管理能力的高技术人才而设立的。自21世纪以来,楼房大厦崛起,水利、公路,隧道和桥梁等兴建。这些现象和趋势都在提醒我们人才的培养需跟上时代的脚步[2]。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大专业,作为一流学科之一,对于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处于不断探索状态,并随着国家对专业目录的调整,时代和市场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力图制定出更加合适的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1]。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一流人才是为培养出满足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更具体地说,即培养出“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强体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3]。人才的“才”首先体现在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上,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将其融会贯通于实践中。其次,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将知识运用起来的因素之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各种工程事故又要求我们对书本内容进行调整。了解和掌握往往与运用存在偏差,应用于土木建筑行业中,即要求其具有设计,选择施工方案,进行项目管理监控,对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能力。而人才的“人”,主要体现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身体素质是根基,只有身体素质过关才能正常的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良好的身体状态可以维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优良的学习状态和清醒的头脑,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是向导,是被现代高素质人群所具备的。土木建筑工程行业涉及到居民日常交通、居住等重大工程,一项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利益与便利。因此需要毕业学生及工程师具有职业道德意识,加强土木工程人才对事故预防能力,提高工程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二、优化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要求其在校期间进行学科基础教育,毕业后由企业工作培训成为合格的工程师[4]。培养模式的优化最终要达到大学生知识面拓宽,综合素质好,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的目标,即向“一流人才”靠拢的目标。知识面的拓宽主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拥有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权力,可以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将课本的课堂知识消化吸收,提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高校可以引进发达国家教学内容及课程,打开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培养要求高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外,还需进行思想道德课程、体育运动课程等,将大学生在教育和环境作用下发展成为多方面主体性品质。教学方法因根据培养模式积极改进。课堂的新颖化要求我们学习各国各地的授课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新,成为“一流人才”。首先,教学内容需不断被更新以图跟上时代的脚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动态,接受最先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培养其创新能力。这无疑是加大的教学的工作量,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时代的前沿创造出更多更有意义的科研内容。其次,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没有知识储备无法发挥才能,正如建造高楼需要稳固的基础一样,同时实践让知识更加具体,让教育不单单是纸上谈兵。

阅读全文

BIM技术下毕业设计实践探究

摘要: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相关研究已成为建筑学、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等专业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归纳总结了与BIM技术相关的三大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基础应用、技术融合与软件研发,以同济大学为例展示了各方向的毕业设计案例,提出了增加前沿课题数量、加强校企合作、重构现有课程体系等用于提升毕业设计效果的建议,可以为BIM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毕业设计;技术融合;软件研发

引言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继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简称CAD)技术后建筑领域出现的又一次革命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等领域。BIM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是工程信息的高度集成,为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工程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平台。自2002年以来,BIM逐渐被引入工程建设领域,现已被全球建筑界广泛认可。虽然BIM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整个市场尚未成熟,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业主对BIM的认知与认可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应用价值被挖掘出来,整个BIM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专业综合实践环节,通常设置在最后一学期,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其相关课题正在逐步被引入建筑学[1,2]、土木工程[3,4]、工程管理[5]等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仍存在前期课程设置不合理、课题方向前沿性不足、软件研发类课题偏少等问题,亟须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归纳总结了与BIM技术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并给出相关案例,提出了提升毕业设计效果的几点建议,可以为BIM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课题方向

目前与BIM技术相关的毕业设计聚焦于基础应用、技术融合和软件研发等三个主要方向,如图1所示。

1.1BIM基础应用方向。BIM基础应用多数是基于BIM软件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是目前毕业设计的主流课题方向。如采用Revit软件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图深化、碰撞监测、进度模拟、工程量统计、造价分析和三维动画展示等工作。早期的研究对象以房屋建筑为主,目前已拓展至桥梁、隧道、地铁等公共基础设施。在BIM应用软件方面,建模软件以Revit最为常用,碰撞检查和动画模拟多数采用Revisworks软件,工程算量和造价分析则常采用广联达和鲁班等国内软件。总体来看,该方向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应用为主,课题的完成情况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新知识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早期以多高层房屋为对象的“建模+动画+算量”的毕业设计课题已难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该类课题的研究对象正逐步拓展至超高层建筑、大跨空间建筑、钢木结构建筑、地铁隧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项目;研究内容也延伸至进度控制、成本管理乃至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同时,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实际工程,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已成为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阅读全文

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研究

【摘要】论文简述了当前我国室内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对当地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加以分析,并结合实例阐述当前我国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旨在通过研究当代我国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情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之间的联系,为更好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及发展室内设计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与应用

1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断提升,特别是在艺术设计领域,“民族性”符号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招牌,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着无限的动力。民族建筑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就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表现,文化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事物,在室内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既能够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包装下获得新生,通过不断地创新得到发展。通过对我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对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当前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向着强调功能性与舒适性的方向发展。由于我国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提升,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为现代室内设计增添了一股古朴的艺术气息,同时也变相地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相比国际设计领域,我国当代的室内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前更多只是一种建筑领域中的概念,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室内设计师与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国际一线水平仍有着一定差距。一般来说,室内设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采光照明、空气流通、建筑特性等保障居住功能性与舒适性的项目做到绝对十分熟练的程度,才能保障室内设计师具备上岗资质。但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建筑设计的需求不断提升,“设计感”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开始受到业内的重视,当我们在谈论一项室内设计作品充满“设计感”时,就说明这项作品一定是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风格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资本进入到建筑行业当中,为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我国室内设计行业也开始了面向国际先进设计水平的大跨步追赶。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如何在国际化和一体化的背景下,保留住自身文化内涵的独特性,避免自身地域性和传统文化的丧失,成为了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课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在不断加强,仔细观察文化产业,就会发现具有民族性符号的产物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而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正是对市场需求的反馈和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

3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特点及意境

阅读全文

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应用

摘要:

基于国内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现状,从设计要素与设计原则两方面,阐述了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并结合Lawgne躺椅这一典型设计案例进行了说明,以期为我国当代园林建筑小品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躺椅,设计要素

0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性化设计在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建筑设施等多方面领域不断演进与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在进入科研领域后迅速取得广泛关注,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在建筑领域尤为突出。人性化设计在现代建筑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拥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造景的四大要素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与实用价值,在当代园林建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性化元素在当代园林建筑小品中的体现却并不显著,一些建筑商一味追求建筑的速度与利益,忽略了建筑小品在细节上的品位,导致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大打折扣。此外,部分设计师过于在意自身的主观意识,而缺乏对观赏者心理需求的考虑,即缺乏人性化设计,导致建筑小品的功用难以充分发挥。本文从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入手探讨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到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中,从而为现代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园林建筑小品概述

阅读全文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摘要:文章主要总结国内学者近年来对乡村建设提出的各类意见以及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与转型展开的相关研究,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建设与转型等相关研究,并基于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分析由传统村落的建成环境和深层历史文脉等主客观因素主导的新型农村建设活动以及文化发掘,讨论并总结新时代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更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1背景

以“传统村落”为关键词,从知网的指数分析来看,近十年特别是2014年以后关于“传统村落”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现在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图1)。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的学科门类是建筑科学与工程、考古、农业经济以及文化、旅游和政策相关的话题(图2)。传统村落话题涉及最多的关键词还有“保护”“乡村振兴”“发展”等话题。这说明有关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关联度十分紧密(图3)。关于传统村落的定义,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部门在相关文件中统一认可:“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2]。通过对相关经典文献的阅读与学习,可以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主要方向是讨论政策背景下关于新型农村建设以及发掘传统村落的深层历史文脉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比如廖军华总结传统村落的研究包括多元化的需求。其的结构层次包括传统中的单一价值,也包括了建筑学者关心的建筑本身价值、建筑组成环境以及非物质形态的部分,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物质遗产的历史价值、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保护价值、旅游发展的经济价值等等[3]。也有学者对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做分析。如陈喆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自组织更新的策略研究,其中提出根据传统村落的组织特性,对不同的村落区分其建设重点[4]。如李伯华总结的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研究,其中总结出5种建设思路与导向,以原本村落所拥有的可开发资源为类型进行分类,提出指导性发展路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5]。传统村落的保护现在也从单一的“片面保护”逐渐转型为“整体关照”,如王小明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是保护一个整体的、生态圈模式的传统聚落。这包括了村落的建筑形制、建筑聚成方式、村落文化环境、乡村的生态环境以及其包含的非物质文化。这意味着全面保护不只是保护人与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等等单一的要素,而是将这一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动态的保护与发展[6]。同时,王国栋认为,主动地发展、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在保护过程中更能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结合,避免被过时的保护理念桎梏住发展机遇,以及王路通过对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分析认为传统村落的组成与周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是气候、土地环境、水文、林草和聚落地形关系等,都是需要考虑的要素形态[7]。单彦名以附件晋江塘东村为例,分析基于“人本观念”的传统村落发展,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本来就不是矛盾的对立体。尽管过度旅游开发会破坏文脉风貌,但是如果在这之中取得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依然对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会起到良好作用[8]。传统村落的主体是同时包含人与物的一个共同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下,人与物互相影响,产生的各种现象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传统村落的人文景观、建筑风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等。以人为代表的是传统村落中的生产生活、文化遗产、文脉条件、乡土风情等等,这是一个相对动态却又永恒不变的概念,它的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不断演变的,但是却始终将焦点停留在关注人这一基本原则之上。一物为代表的是传统村落的物质条件,这其中典型的要素有建筑风貌、地理环境、生产工具、交通方式等等。这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静止的概念,它在较长的时间当中有着较小的改变,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不断在演化变化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源。从唯物辩证的角度来看,人与物是一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同心一体地组成了现代传统村落的主体。从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人与物质世界的小系统,这当中的山水、田园、湖草与人类社会都是不断运作,不断发展的整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终都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手段,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终极话题。

2乡村振兴

根据知网数据库,关于乡村复兴的最早研究出现在2016年杨希对日本能登里山里海地区的乡村振兴中,价值观层面的突破。其中提及乡土价值观的复兴与存续关键是承认乡土价值观在特定地域的主导地位,并引导社会理念向适度舒适与可持续发展上发展[9]。根据李力敏等学者利用CiteSpace分析关于国内近十年的建筑学传统村落的综述研究发现,在2012年以后,国内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逐渐由建筑学者的研究向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发散。近年的学科新方法的使用也使得关于传统村落开发保护变得更为科学,研究结果更为完善[10]。乡村振兴的这四大发展路径总结成要点,可以写成以下几点。(1)深化改革利用机制创新路径,从政策上完善分配制度、经营模式、生产方式等要素促进农村的发展积极性。(2)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利用经济发展模式改变农村经济地位,打破城乡二元的空间结构,确保农村的经济主体。(3)发挥科技作用,提高科技创新的农村应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农村地区的潜在优势。(4)打造属于农村的人才队伍,让人才进入农村,实现农村的有效治理,加强农民的新时代生产技能培训,鼓励城市人口下乡创业,培养农村信息人才队伍,让农村产业融入信息化社会[14]。所以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与更新都应该采取合适的路径,多面发展,避免单一的发展要素无底线地被拔高作用,造成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现象。从发展潜力上来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道路已经从“以保护为主”的发展方式变成向振兴以及文化内涵开发保护的思路转型。这当中的新型发展模式主要的实现方式从村落本身的价值以及旅游开发的效益出发,同时兼顾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15]。

3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灾后重建环境设计策略

摘要:本文对羌族聚居地灾后特色重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羌族地区传统民居在现代建设中传承的方向、策略及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总结,并结合实例着重论述了对传统空间的整体借用、模拟与升华及意境追求的重建方法,以期对震后羌族地区新民居重建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灾后重建;羌族聚居地;传统民居;地域特色;艺术价值

5.12大地震后羌族聚居地区受到全国上下甚至全世界的关注,相关行业、部门、专家对羌族地域文化的探讨和研究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迫不及待地前往羌族地区参观,一睹羌族特色文化的风貌。受此影响,原来封闭的羌族聚居地区不再封闭,当地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认识到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是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开始有意识地重视起羌族特色文化的继承。在中央作出的把北川新县城建设成“川西旅游服务基地”的规划指导下,目前的居民住宅重建和修复工作也以发展羌族特色文化景观价值为目标来进行建设,并已初见成效、初具规模。

一、羌族聚居地灾后特色重建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从理论研究上看,5.12大地震前多位专家学者合著的《四川古代史稿》中、冉光荣教授等合著的《羌族史》中、徐中舒教授所著《论巴蜀文化》中、王康等学者所著《神秘的白石崇拜》中,都对羌族建筑作了一定的介绍,但都只是从羌族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叙述,没有专门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2000年季富政教授出版的专著《中国羌族建筑》,是目前唯一一部系统性、专业性的研究羌族建筑的专门著作。5.12大地震后,羌族地区和羌族文化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作为羌族文化物质见证的羌族建筑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全国对其展开了广泛的考察研究。但遗憾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对于羌族建筑遗迹的保护研究已逐渐升温并进入到一个高潮,然而,对于如何建设现代新民居、如何借鉴传统民居形式、如何汲取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点、如何传承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性以及针对震后羌族地区新城镇建设的建筑创作方法的系统性分析总结,几乎无人提及。从目前大量的重建实例中,我们发现了将羌族传统民居进行适应性转型不当和不合理的很多问题。比如安县永安镇至北川任家坪一线的震后农村住宅及新居民点的建设,基本只是粗陋的模仿,形态非常混杂,有的住宅在一栋之中竟混杂了现代、传统汉民居和传统羌民居等多种元素,羌族传统民居中很多精髓的东西却缺失了。另外,在已重建的新村寨中,建造形式非常单一,多处重建的居民点建筑只有石砌屋类型。而石砌屋类型只是羌族传统民居类型中的一种,另外还有板屋、土夯屋、碉房民居等多种类型。重建的设计规划应充分考虑这些类型的应用,新羌寨层次丰富、造型多样,才更有长久的回味性、耐看性和吸引力,否则会让人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失去新鲜感和参观兴致。而有的村寨细节元素过于杂乱,现代化的设施细节没有很好地作归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羌寨传统特色的风貌。在羌族地区地域性建设的关键时刻,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参考,避免盲目的开发和重建,探索和总结出羌族传统民居适应现代民居建设的策略和传承之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好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已经是一个非常紧迫而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羌族聚居地灾后特色重建之环境设计原则与方法

(一)现代化特色重建原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