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档案应急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
(一)做到防范于未然
档案工作是企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从某个角度来讲,档案工作是对资源信息的一种整合,在档案工作长期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的话,带来的损失不堪设想。因此,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也倍受关注,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遵循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并且将档案突发事件预防工作作为整个编制工作的重点,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好档案工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另外,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应不断地完善管理机制、规范防范的手段、强化预案管理的流程,并不断地建立健全的档案工作安全预防机制,从而做到防范于未然,进而有效地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自然灾害、重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确保档案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
(二)重视对档案资源的保管
众所周知,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是为了保障档案资源的可靠性、安全性,从最根本的角度分析,档案资源应属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档案资源出现损失的话,很难甚至无法对其进行修复。因此,在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过程中,应以档案资源的保管作为编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从企事业发展的角度上来分析,档案资源的损失是与财产损失并存的。因此,对档案工作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也成为当前企事业单位重点工作之一,必须要做好重大事故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重点预防工作,尽最大限度保护档案资源的安全,将档案资源损失控制到最低。
二、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要点
(一)科学合理布局,构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社区综合减灾档案管理
摘要:社区是社会结构中最基础的构成单元,也是社会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当前常态减灾已成为社区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社区综合减灾档案。社区综合减灾档案反映了社区履行应急管理职责和开展综合减灾工作的真实情况,提供了社区减灾的工作经验,还记录了社区开展综合减灾工作时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减灾文化。目前对于社区综合减灾档案管理,有关文件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学术界相关理论研究也几近空白。加强社区综合减灾档案管理,可从明确归档材料和加强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与培训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区综合减灾;社区综合减灾档案;档案管理
社区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元,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类灾害事故发生时的承受主体,具有基层动员、应急自救、减轻灾害风险和降低灾害损失的职责。2007年,《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1]。2010年国家减灾委员会首次颁布《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并于2013年进行修订完善,均对社区综合减灾档案做出了规定,如第九条“档案管理规范”提出“社区建立了包括文字、照片等档案信息在内的规范齐全、方便查阅的综合减灾档案”[2]。从此,我国社区档案工作中一个新的专门档案——社区综合减灾档案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为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的能力,2018年3月,国务院实施机构改革,组建应急管理部,并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全社会综合减灾的渠道逐级下沉,也使得社区综合减灾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渐显现。
1社区综合减灾档案的涵义
社区综合减灾档案收录了基层社区在综合减灾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内容涵盖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各个环节,直接反映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全部过程,具有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等属性。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一项需要多措并举和综合协调的系统工作。截至2017年底,国家减灾委共命名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1048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命名的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也有10000多个[3]。这些社区根据各自地理环境和社区主体构成的不同,在人防、物防和技防上都各有侧重,都有各自独到经验和鲜明特色。可见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需要因地制宜,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因此社区综合减灾档案呈现点多面广、来源复杂和形式多样的特征。
2社区综合减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社区综合减灾档案从无到有、数量从少到多,但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却没有及时跟进。“我国档案部门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档案部门同社会危机管理的职能部门及辅助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4],社区综合减灾档案管理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及时关注并优化完善。
信息科技时代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措施
档案作为主流信息资料保存管理方式,记载着人类社会人或事的基本信息及智慧成果。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重要性愈发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购买专业的档案管理服务,保护企业机密商业信息或科研设计成果。信息科技深刻改变了档案管理模式,如今档案资料大都被制作成数字化电子档案。在信息科技时代,传统纸质档案保存方式逐渐减少,电子档案数量迅速增加,因此很有必要建立电子档案生态安全体系。
档案生态安全是指基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构建节能降耗、优质高效且稳定可靠的档案安全管理系统,推动档案管理事业发展。《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基于应急管理角度探索档案生态安全管理问题,全书共6章。第1章到第3章为档案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阐述了档案生态安全管理现状、概念内涵、主要特点等内容,介绍了档案生态安全的内外部环境、主客体影响机制等,引导读者了解档案生态安全基本情况。第4章到第6章为档案生态安全系统构建,认为档案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特点,因此需要从体制与法制、预防与管控、传统与现代、观念与行动、信息与知识,以及人财物配置等多个维度推动安全系统构建,并重视档案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建构,既要构建理论模型,更要重视实践应用。对于信息科技时代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基础要求为物理层面的安全管理。
电子档案通常存储在专业数据信息存储设备或数据库中,对存储环境要求较高,不仅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存储过程中还要做到防火、防尘和防震等方面要求。IT领域科技巨头都会花费大量资源和成本,精心选址并专门建设数据存储中心,且认真做好日常安全维护工作。电子档案从本质上讲是电子数据信息,因此需要认真做好物理层面的安全防护工作。数据存储设备属于精密电子设备,任何物理层面的破坏都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电子档案管理企业或单位电子档案部门不仅要做好防火防盗等日常安全维护工作,还要做好安全备份工作。
电子档案保存过程中的意外风险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对电子档案库中的电子档案信息进行备份并定期更新,确保意外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即便存储设备遭遇破坏而丢失了数据,亦能利用备份文件对数据信息进行恢复,或快速重建电子档案信息库。当前,网络广泛普及,电子档案数据库已与网络连接起来,电子档案网络安全管理重要性显示出来。电子档案数据库联网之后,可显著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效率,使用电子档案服务的企业或个人可通过在线方式自主查询档案或提交档案,全程自主完成,按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要求进行操作即可,并不需要电子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提供实时服务。
在信息时代,电子档案具有较高价值,不管是将数据存储于企业数据库,还是存储于云端,都可能会有不法分子觊觎,甚至会通过违法手段去窃取或破坏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管理企业应做好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工作,不仅给电子档案数据设置好网络安全防护机制,通过分级授权方式来控制他人访问电子档案数据库的权限,同时采用大数据安全模型等先进网络安全技术构建防御机制;还要提高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网络安全意识,对于任何来自网络的安全攻击保持高度警惕,必要时甚至可以采用断网方式来保护电子档案安全。在信息科技发展背景下,电子档案数量规模持续增加,承载的数据信息价值也会更高,推动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既要依赖于网络安全技术手段,也应重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与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基于多维方式构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为电子档案信息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护。
作者:张艳欣
地铁车站安全运营的层级管理科学研究
【摘要】为了化解城市地铁快速建设所带来的车站运营安全风险,为提高我国地铁车站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论文以青岛地铁车站运营安全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系的搭建、措施的落实、结果的检查、问题的改善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机制。
【关键词】地铁;车站;安全;管理
1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车辆数量急速增长,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峻。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各大中城市纷纷上马地铁工程。基于进一步强化地铁站运营安全管理的目的,本文以青岛地铁车站管理为例,就青岛地铁站的安全运营管理模式展开探讨。
2现状分析
青岛地铁自2015年运营以来,地铁车站管理层级分为部门层、车间层、车站层三层管理模式。其中,车站层级主要承担落实责任,车间层级主要承担检查和现场具体实施的细化及问题的收集,部门层级主要进行标准的制定、宣贯及修订工作。各层级的划分及人员组织架构明确,人员配备充足,为后续线路进行人员培养。同时,部门层级、车间层级技术人员充足,对车站现场安全的管理及标准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年进行标准的细化修订、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线路扩张后,有经验的人员摊薄,先期标准严格、管理严谨的情况下,怎样重新划分职责及在满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放宽标准所带来的风险。
3体系建设
网络化高校档案信息安全构建
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有效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的同时,网络固有的安全隐患也为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针对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来为高校档案管理服务,建立起适合高校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即通过持续的制度规范、技术更新、管理完善、队伍培塑,确保高校档案信息的数据安全,保证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健康顺利进行。
关键词:
高校;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一引言
档案事业是一项保存历史痕迹、鉴往未来发展、服务现实需要、惠及千秋万代的重要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一种特殊类型,高校档案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地提高了高校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然而,网络本身是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也给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增加了难度,从而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档案信息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同时更容易遭到病毒、黑客等的非法侵害。因此,如何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来为高校档案管理服务,已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档案信息及信息安全的内涵界定
高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突发事件的频率和危害也随之提高。高校环境较为封闭,人员密度大,学生群体较为脆弱,突发事件易造成较大危害。本文通过提出高校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不足并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提出建议,改善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提高应急管理效率,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机构;高校
2003年“非典”事件后,我国形成以应急预案为核心,同步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管理法制的“一案三制”[1],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高校环境特殊,突发事件具有时段性,情绪性,危害性的特点[2]。因此,高校应对应急管理工作需加以重视。
1高校应急管理机构的概况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应急管理工作由校长办公室统一领导,结合保卫处、教务处、校医院、团委和党委等职能部门组建应急管理常务委员会,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形成应急管理小组,进行突发事件现场控制并进行后续相关安抚与援助工作,当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平息之后,应急管理小组往往会在总结工作之后解散,直到突发事件再次发生。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统一由校长办公室领导,直线结构使指令能够更快地传达,各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地执行由上级下达的命令,从而对突发事件进行控制。
2高校应急管理机构的现存问题
(1)领导权力过度集中,应变缓慢。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往往由校长办公室直属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全权处理。在这种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中,指挥连过长却使得应急管理效率有所下降,降低各个职能机构的灵活性。(2)职能分散,主体责任不明确。高校突发事件涵盖自然、社会安全、,卫生、信息沟通、科研等多个方面,复杂程度高。高校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能相对分散,既有一定交集,又相对陌生,面对突发事件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偏差和工作交接失误,影响责任界定和管理效率。(3)档案记录与信息传递建设不足。档案机构影响整个备案系统的完善和政策的创新升级,导致了政策与理论实际操作性差的现实。应急管理机制是一个民众,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及国际组织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共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方法[3]。高校信息收集与沟通机构较为分散,各机构都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保存信息的能力,而缺乏统一管理,导致信息不对称为校园突发事件埋下隐患。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中运用价值
摘要: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各个行业发展中发挥突出的作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卫生管理、卫生监测、疾病规划和防控等,在这一过程中合理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为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制订完善的运用措施。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信息技术
0前言
严重的疾病将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威胁和伤害,阻碍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国家建设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国家安全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记载了以往流行的疾病调查分析过程和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为今后疾病预防提供重要支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社会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1]。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以及行业中投入应用,促使社会发展具有新的局面,疾病控制中心在档案管理中投入信息化建设,可实现科技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密切结合,在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能明确工作的实际目的,将档案管理作为不可替代的信息化管理资源,保证疾病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向着高效方向发展[2]。
1信息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中的运用价值
1.1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大大降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强度;同时,通过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用光盘、硬盘等信息化载体有效保存档案数据,并提升这些数据的安全性。
档案开放与信息安全研究
摘要:
档案是当今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其社会信息价值的最终体现。当今电子档案在档案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简要介绍了档案的开放与应用现状,分析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档案开放和信息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档案开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人类文明发展有文字之后,档案便开始了漫长的保存与利用过程。档案的开放和安全保障是信息保存和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档案的开放和信息的保护遭到多方面的干扰,电子档案的兴起更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档案安全利用是档案部门需要重点研究和建设的项目。
一、档案开放与信息安全的必要性
档案开放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政府实施“信息公开”制度和“政务上网工程”的要求。档案开放能够推动民主政治的实现,并能推动其发展。档案信息必须附着于不同的载体上,在保存过程中遇到破坏在所难免,而因此造成的信息的丢失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电子化,即电子档案的普遍应用,网络开放性更是威胁着档案信息的安全使用。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人文环境来看,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的研究和保护都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