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班学习计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幼儿园美术教学多向互动策略探究
摘要: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多向互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大多采用了多向互动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能挖掘幼儿的潜力,还拓宽了幼儿的视野,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多向互动发展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艺术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并对发掘其创造潜能具有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篇文章介绍了多向互动教学方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其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多向互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
多互动是为了充分动员幼儿与老师,同龄人与教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多向互动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的被动教学模式,为孩子学习艺术知识提供良好的条件,对提高孩子学习艺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多方向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和想法,以及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建立多向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一)多向互动是大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幼儿园里,幼儿通过师生互动,幼幼互动以及儿童生活环境之间互动进行全面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多向互动,孩子们彼此互动并成功的相互交流。多向互动通过语言交流有助于幼儿与他人进行互动,幼儿的思维从直觉思维逐步向形象思维发展,幼儿园教育应通过关注孩子的各种活动和反应并对孩子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回应,以促进幼儿良好的人格发展。
(二)美术教学开展多向互动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大型教室学习计划中,教师必须参加儿童的交流计划,以实现师生,子女,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教育关系。长期以来,幼儿园教育通常采用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教育方式,仅限于创建无聊状态(例如,学习)的儿童教学模型,幼儿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很容易感到无聊。而通过开发多向互动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关系,从而在艺术关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因此,有足够的机会发展和锻炼儿童的思想,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二、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多向互动的实施策略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有效性
【摘要】幼儿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数学活动能够助力幼儿不断地成长。幼儿园是幼儿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阶段,做好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对幼儿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新时期的教学主旨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全面落实教学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幼儿教育面对教育改革大趋势应该如何进行教育活动设计,实现教学发展的科学化,保证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有效性
幼儿园教学设计需要注重科学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实现学教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规划,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来更好地满足教学发展的必然需求,有组织的进行教学改革,同时教师需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幼儿能够主动亲近教师,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营造一个新型的学习关系,更好地落实教学理念,同时,师生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实现教学相长,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育活动设计要具有生活性
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以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主,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实现教学优化。在这里我们以《认识单双数》这一课为例,在进行科学教学活动开展时,需要让幼儿明白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具有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教学开展时引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比如出示人体器官图“人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一只手是五根手指,是单数,两只手是十根手指,是双数”等等。类似的生活实例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明确数学学习对人生的重要影响,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二、教育活动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幼儿阶段的教学开展需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为主,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规划,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变化的特点,以此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有效的将科学知识转化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教育局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明确指出,教育的科学化发展要以幼儿兴趣的提升为主,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设计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幼儿园大班的教师还需要认识到幼儿科学化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为幼儿工自主发挥和实践平台,有效的激发幼儿爱上科学。
护理教育特征浅析
作者:杨燕妮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综合及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福林德斯大学的课程设置综合性非常强并且完全模块化。带来的好处一是课程总量很少;二是与灵活的入学途径呼应,便于课程组合,使获取学位的方式非常灵活;三是节约教学资源。以三年制护理本科为例,必修课共计22门,选修课共计13门(每名学生只需选修1门),平均每学期只有3~4门课,一般每门课的上课频次为1~3次/周,单门课程一学期的开课时间为10~13周。大多数学生一周只需安排2~3个半天来校上课,其他全部为自学时间。自学地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多在图书馆或家中。课程设置方面,专门设置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少,而只是将其内容整合到其他专业课程之中。国内护理本科所开设的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课程及诊断、健康评估等基础课程[1]在该校被整合为“护理1~6”共计6门课,每学期修1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在澳大利亚护理学院很常见[2-3],但与美国护理学院比较有较大差异[4]。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的开展。同时,该校还将课程设置完全模块化,18个学分为1个模块,大致相当于一个学期的课程,非常便于学生自主组合。比如,三年制本科学生可以通过标准的共计108学分的学习获得护理本科学位,也可先学18个学分的课程获得一个毕业证书(graduatecertifi-cate),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学18个学分的课程获得一个学历证书(graduatediploma),相当于大专文凭,没有学位,但这些学分及证书在其以后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时均能得到认可,单科成绩的有效时间为成绩获得后的5年内。课程设置的模块化使得一门课程的课堂内可同时有三年制、两年制或一年制的学生,因此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设计
福林德斯大学的课程教学设计处处反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循证实践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门课程的教学都由单个的教学组负责完成,教学组长主持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计划、主题明细、必读的教程活动3个部分。学习计划和主题明细的对象包括国内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和教案等,内容非常清晰明确。学习计划以周为单元,详细罗列了本周的学习目标以及达到学习目标需要听哪些课、看哪几本书中哪些章节、阅读哪些文章和网站、在线学习引导、预习内容与课堂活动的关系等。主题明细对学习计划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了详细描述,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如何做学习前的准备,包括总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具体实践的安排,告知学生课程需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目、学习资源、在哪里以及怎样获取相关学习帮助和支持、怎样获取学校图书馆资源及怎样查阅电子数据库等;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作业任务,包括作业的具体内容、完成要求、提交方式、提交时间、评价方式及其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重等。课程教学形式主要有4种:(1)讲座(lecture),即大班理论课,所占比例较少,均有录像资料保存,学生可以不去听课,需要时可以随时观看授课录像。(2)小班讨论课(tutorial),在教学设计中所占课时比例最多,每节课可同时有多名老师授课,每班不超过30名学生;学生必须听课,有考勤制度约束,且课堂表现是此门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3)实训课(workshop),内容及仪器设备丰富,但对学生程序性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重点关注学生思维的启发。(4)在线学习(flinderslearningon-line,FLO),每个学生有登录帐号及密码,在线提供教学资料、互动答疑、作业等,其课程考核主要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三部分构成。值得注意的是,该设计的实施必须有强大的网络支持和图书文献资源支持,因为大量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必须以图书馆专业图书及文献阅读为基础;同时,必须有庞大的教师资源,因为每节讨论课不能超过30个学生。该校的教师大部分为临床非全日制教师,研究生也参与临床教学,该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要求之一就是要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教学目标实现的强制管理模式
福林德斯大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其充足的教学资源及严格的管理模式。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其如何更好完成学习任务,而学生要完成课堂讨论汇报和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需要课前、课后阅读大量的文献,一旦完不成,将不能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某些课程如果条件具备,会有1次补考的机会(补考的机会只给第一次作业分数为45~49分的学生,其余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没有补考或者重写机会)。若补考的学生补考没有通过,就只能重修该门课程,重修后仍不能通过就只能转学或退学。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该校的学费标准为三年制20900澳元/年,共8门课;1年制是23100澳元/年,共7门课,平均每门课的学费高于2500澳元/年。重修课程是需要重新缴费注册的,而且重修课程的费用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按照课程的学分缴费,3学分重修课程的费用是2500澳元,4.5学分或6学分的费用则高于4000澳元。但是有些课程是连续的,如“护理(nursing)”这门课,只有过了“护理1”才能够修“护理2”(以此类推);最后一学期学习“护理6”要求之前“护理1~5”的所有课程必须全部通过。所以,有些学生重修该类课程相当于留级1年。如果一门课程有太多学生没有通过考核,学校会开设暑期学校。暑期学校就是在暑假连续上课2周左右,然后进行考试或交作业,当然也要交重修费用。这种严格但不失科学的管理模式,促使每个学生都非常努力学习,希望所有课程能够一次通过。
网络时代大学英语口语策略研究
一、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作用
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学生通过接触英语对英语的语言成分和语法规则进行认识和学习;第二阶段,大学生尝试逐步运用第一阶段学习到的有关英语的语言成分和语法规则,建立运用第一阶段所得知识的内在表征;第三阶段,大学生通过不断地接触和使用英语对第二阶段建立的知识内在表征进行内化和调整,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王成胜2014)。学习策略是影响大学生口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在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有助于大学生的口语水平由低阶段向高阶段转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二、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口语是人类信息交流和思想表达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一直以来,口语学习就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经过对文献的研读及对部分大学生的访谈可知,当前学生口语学习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究其根源,由于中考和高考没有把口试整合进来,学生更多的是针对应试教育,并且对口语水平的要求比较模糊,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导致许多学生口语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不高,重视度较低(侯文瑜2010)。其次,大学英语中学生缺少练习口语的机会。由于大班授课,许多学生在课堂里鲜有口语练习和展示的机会,一些相关话题的小组讨论也都流于形式。一节大学精读课程只占较小的课时安排,学生口语学习缺少积极的环境支持。再次,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英语的专业性不够突出,听说读写中读与写的输出环节更加受到学生的重视,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由于自身水平及条件的限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资源,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总之,一些教育者对于大学英语口语的学习现状概括为“耗时低效”。
三、网络时代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过程中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将网络技术和传统教育加以结合的重要性。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网络技术和传统教育结合运用,有利于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为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创造自然、真实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技术为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提供了如此有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恰当的采用学习策略成为英语教育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认为,在网络时代培养大学生口语学习策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网络口语学习社区,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
教师行为文化研究论文
一、适应个性化教学的教师行为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分配的问题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单向集体指导的做法,应做到既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也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在对F小学语文教师L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尽管L老师具有了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的意识和行为,但仍可以看到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分配的问题:第一,什么时候教师应该去指导学生?第二,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应多久?第三,到底是集体指导还是个别指导?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性评价的问题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更多地表达,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这样的过程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给与学生有效的指导性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的意识。然而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没有做到这些,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忙”:忙于回答教师的提问,忙于做自己学习卡片上的内容,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三)个性与共性的把握问题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但是,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对于既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之间往往会形成矛盾:第一,教师放大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展。第二,教师忽视学生的共性学习,过于关注个性化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却忽视了重视学生的学习差异,重视学生的“各显其能”,以至于让学生走向“特长发展”,而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一般性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共性的东西却被教师给忽视了。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策略
一、转变教育价值观,更新教学理念
审视我国传统教育价值观,无论是“学而优则仕”还是“三纲领”与“八条目”,都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主张“舍小利顾大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其侧重点都是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中学历史教师长期受到这些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际历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观仍然遵循传统“路径”。当前学校正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践行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课程改革,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以追求“民主”、“平等”等教育价值观的“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可谓上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支点。历史教师应深度理解“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转变历史教育教学的价值观,构建适合历史教学现状的个人理论框架,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历史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重构师生关系,优化学习氛围
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下,师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互动交流,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主动权在历史教师,这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其“权威”的角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首先,历史教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应和学生坦诚相待,营造一种理想的课堂心理氛围。这就意味着历史教师应该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感情,成为学生眼里“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历史课程的“权威”或历史知识的“传声筒”。例如,人教版选修4《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课,历史教科书的基调主要是对唐太宗的肯定,但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材料,谈谈个人对于该历史人物的看法,让学生能更立体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其次,历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观察历史课堂,从而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同时历史教师应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例如,学习必修3《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时,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语文基础,自主探究《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等历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师生、生生对话交流,逐渐形成对民主、和谐等价值观认同的态度。
三、给予历史课程权,增强责任意识
“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学习过程、结果负责,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引导学生独立设计符合自身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学习计划。新课改提出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与之前课程管理权集中在国家层面相比,它是一种“革命”,这标志着教育管理体制由“中央集权制”向“分权制”过渡。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历史教师的课程管理权开始被关注,而学生的历史课程管理权主要体现在历史选修课程制度中。例如,高中历史学习阶段,必修班学生都要进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历史课程的学习计划,改变一切由教师包办的做法,使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业水平测试的主人翁,从而改变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厢情愿、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构建以学生、教师为主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建设与学习的责任意识。
四、精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用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生物技术制药”是制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制药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需求,贯彻高等教育“以本为本”的基本原则,培养出制药领域复合创新型人才,文章阐述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课堂案例、小班研讨、慕课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验、实践教学对该门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多措并举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能有效提升“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本科教学;“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
2018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点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调了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1]。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面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领域的各个方面,生物技术制药已成为现代制药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药研发的重要发展方向[2]。因为“生物技术制药”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所以课程组教师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机融合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该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
一、“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教”为主动“学”,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让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因地制宜、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学习思维导图,明确课程内容逻辑关系。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种简单、高效、形象化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3]。“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涵盖的知识范围宽、体系庞杂,课程内容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很强的外延性。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很难在课堂伊始把本节课的知识与上节课内容紧密衔接起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出现思维的“延滞”现象。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被成功引入各章节的课堂教学中,例如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部分(见图1)。具体实践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之前,利用教学思维导图简明扼要地让学生清楚本章节要学习哪些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知识框架。其次,在每一节上课之初,教师可先用思维导图和学生一起回忆巩固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然后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各章节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每一节课教学之初学生出现的思维“延滞”现象,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授课达到同步。
(二)引入科研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科研案例提供一种真实具体的情景[4],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科学研究中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和目标而开展的科研思路、技术方法、结果分析等全过程,它既丰富了相对枯燥的教科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能力。但在目前高等院校教材主要包含的理论知识体系中,有一些则缺乏翔实的科研案例。为了弥补上述不足,课程组教师将案例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例如,在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部分可以采用典型的青蒿素药物研发案例。青蒿素本身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的重要医用抗疟疾药物,但近年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菌(酵母菌)发酵生产青蒿素的前体物质青蒿酸,再用化学半合成的方法就能得到青蒿素[5]。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的生物技术制药研发案例,又可以把基因工程制药的原理和方法等知识点系统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对本章节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实践证明,案例式教学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
高职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源。高职院校主要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本文就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影响高职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探究,旨在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自主学习;因素;对策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在高职院校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将传统授课方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所欠缺,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因素以及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替代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场所,在学习过程能调节自己的学习节奏,并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最大的特性在于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当代人交流的重要方式,调查显示,手机网民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群体占比为25%左右,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基本上人手一个。很多有关学习的手机软件也被相继开发出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趋向于自主化,呈现多种新型学习模式,其自主学习也具备了新的特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性
(一)互动性增强。这里的“互动性”既包括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联网的出现,出现了很多在线学习软件,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这种公共平台,相互评价,交流分享自己所学知识,在传统的理论知识框架下多方位思考同一知识模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自己学校网站上推出了一些挑战赛,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时间短、结课效率低所提出的措施。它要求参与者要根据自身基础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时长,最后进行结课测试,对每位学员给予一定奖励。在结课评估中,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其他学生进行对答交流,使得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不再是死板的听课做笔记模式。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回答别人的提问,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互动可以是师生之间,也可以是生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显出学生不足,相互交流对答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实体课中很多学生得不到关注,互联网背景下这一现状可以得到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