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初中美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初中美术论文

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一、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培养教师高水平素质,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美术老师是否具有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自身形象,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由于“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因此,美术老师必须通过自己言行对学生进行感染,使自己在教学风格上具有严谨的态度,教学过程中则要对学生和蔼可亲,给其建立一种优良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学习美术。因为情感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具有润物无声的显著特点,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需要将情感教育彻底地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获得美的感染,才可以使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最终提高了学生的修养。例如,美术老师在一次非常良好的多媒体设计、没有瑕疵的授课安排、对学生学习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甚至老师在讲课时的服装搭配都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通过无形的情感动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2.挖掘情感题材,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美术教材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有效地发掘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能够加深学生理解和认同学科素材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价值。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能够指引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良好的爱国意识以及优秀的思维习惯的章节数量非常多,美术老师需要充分地发掘其中包含的情感教育素材,从而能够将情感教育在课堂上展开。例如,在初一上册的美术教材,有一节课程内容为“人类创造的源泉是劳动”的内容使老师非常容易指引学生认同劳动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多、大部分家长都比较娇生惯养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劳动时都没有端正的态度,因此将这些内容作为契机,再与一些恰当的美术作品相结合指引学生端正劳动态度非常必要。又如,在初二下册的美术教材中包含了与“装点居室”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如易拉罐和塑料袋等,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初三美术教材中关于“中国古代辉煌的美术历史”这一内容,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非常有利。美术老师可以利用一些中国古代画家的名作,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其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材中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人文精神熏陶每位学生的思想,最终共同完成美育和德育的目的。

3.用丰富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生活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来源于生活中对于美的发现,这样才能使学生领悟到周围环境包含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调控情感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初三下册中国民间美术的课堂中,美术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民间的美术作品,如剪纸和窗花等,以此来指导学生们领悟到我国民间传统的作品中所具有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例如,花纹型“灯笼”为美和照明相结合;“刺绣”为美和“穿着”相结合;“窗花”为美与“装饰”相结合等。其中初三下册中讲述的“蓝白之美”,主要是介绍我国江苏南通具有的蓝印花布,这作为传统的美与服饰之间的完美结合,包含了色彩美和搭配美等,是南通的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典型代表。这类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最终塑造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阅读全文

初中美术课堂海报设计论文

一、初中美术课堂海报中存在的创造性设计思维

1.逆向思维

在海报设计的过程,逆向思维也可以称为反向思维,是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时最常使用和反常规的一种方式。由于学生在海报设计过程中,使用常规的设计思维已经很难有亮点出现,严重缺乏创造性,因此老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设计思维,抛弃原有的设计思维模式,对思维模式进行颠倒,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正负形设计原理的讲解过程中,老师要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下正负形的设计图,通过正负形实体让学生准确的掌握正负形的设计理念,以充分的反映自己的思想与思维方式。通过正形与负形的对比,来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为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提供平台与机会。

2.求异思维

在初中美术海报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求异思维传达给学生,要打破求同思维给予的束缚,进行海报设计的创新,要标新立异,找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观点,提高海报设计的个性,从而与别人的设计作品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老师在向学生传达求异思维的思想时,可以通过元素替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海报设计思维。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该物体中的某一部分替换,从而发挥学生主观想象力的作用,创造成形式各异的海报设计图案,以培养我国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中学生素质的上升。

二、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培养

海报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将设计者的思想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参观者,这就对学生的海报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美术老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海报设计水平,并对学生海报设计思维进行训练。老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向学生询问如果他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开阔学生视野,从而为学生的海报设计奠定基础,打破学生身上的束缚。老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从而来衔接自己意识中的思维碎片,因此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联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将看似毫无联系的因素联系在一起,以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在《图形联想创意》一文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所学的海报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让学生以铅笔为元素来进行联想和创意,有的学生将铅笔说成是香蕉,还有的学生赋予了铅笔彩虹的颜色,还有的学生通过将铅笔进行不规则的排列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还有的学生利用铅笔和铅笔的影子来表达情感,有的学生将铅笔进行了拟人化等等,通过多种形式来反映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通过学生设计的海报能够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海报设计的意义。

阅读全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探析

一、因地制宜,让美术课堂凸显地方“特色美”

在农村学校,如果美术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中拘泥于教材,不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教法上过于呆板的话,是体现不出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的。农村初中,虽然学校美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没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器材和资料,但农村有着丰富多采的课程资源,有广阔的土地、美丽的朝霞晚霞、蓝天白云、各种动植物和花草;有能用于造型活动、取之方便的自然土、竹、木、石等;有民间美术、雕刻、图案、编扎;有独特的节日、习俗,民间艺人和民间工匠等。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地方独特资源,可以进行农村美术教学的探索。2015年7月下旬刊102••

1.把生活和美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围墙,融入社会,放眼农村广阔天地,摆脱教材束缚,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开展“以农为本”的系列活动,努力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

2.开放教学过程,丰富素材库。

农村有着广阔的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别具一格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家乡之变化,农村清洁工程等,为了丰富美术教学资源,美术课堂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让这些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走进农村学生的心间,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

阅读全文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论文

一、美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需要注意的问题

美术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传统教学重讲解,轻示范;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忽略了学生美术技能的扎实掌握和绘画方法的学习运用,造成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缺失。所以,美术老师应认识到示范教学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很多技能技法的传授需要教学示范。

(一)因材示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示范教学过频或过淡,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步骤演示讲解,学生观看熟记,这就带来了相对的缺陷:部分学生在创作时容易受教师示范的“定势”,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没有很强的“原创性”,更多的是教师作品的“影子”。这样过于频繁地示范只会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形成思维的惰性,而且也会让学生的作品风格单调划一。学生缺乏运用迁移的方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就无法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气质,创造新的作品。美术课虽然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二)示范教学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

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操作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美术教材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是静态的,无论教师的解说多么仔细,步骤多么详细,都不如教师的示范能解决技法学习上的难点。通过示范,使其产生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最后掌握知识技能。例如,讲解《水墨画—动物》时,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笔墨技巧,而这最为一目了然的方式是示范,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并跃跃欲试。这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到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美术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建立起来。

(三)示范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讲究一定的量和度

阅读全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兴趣教学法应用

1兴趣教学法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价值

1.1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通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对初中美术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提升美术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得到完整体现,让初中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和价值,这是改革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所在,也是促进初中课程体系走向科学、完善、综合的重要途径。

1.2缩短美术教学双方距离:

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兴趣教学法可以重组初中美术课堂,能够有效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教师在上面传授,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少,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也知之不多通过将兴趣教学法引人初中美术教学,在充分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之后,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学习美术,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教师能够在了解学生状况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在引导之中增加师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

1.3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

1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义

1.1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

新课标中强调在教学中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开始出现某种反叛和自我的行为特征。在学习上,他们会期待参与、肯定、创新、鼓励等方式,愿意表达自己的声音,在潜意识里具有自主学习的愿望。美术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美术作品的课程。艺术欣赏具有不同人对作品感受见仁见智的特征。美术作品欣赏的传统教学会将结论引向统一,教师讲授方式会代替学生的思路与感受。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建构欣赏的方法,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通过自主探究发展了美术新知识,学生会乐意参与的。美术欣赏不是要将作品知识倒背如流,而是要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对作品作出自己独特的意义判断。因为美术教学具有相对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特点,所以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内容注释不能代替学生的直观感受。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巧妙地设计一系列的互动对话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自学的机会,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其能够逐渐摆脱束缚,主动驾驭自己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搜集并分析美术资料,学会自己积累知识,树立“我能学”的独立意识。主动质疑,积极解惑,及时反思学习结果,从而逐渐形成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

1.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美术教学课的核心是学生的理解感悟。通过查找资料,对话互动,思考分析等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逐渐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形成对艺术审美的最直接感受。通过对美术教学的自主学习,能够用自己发现、分析得来的结论进行作品评价与描述,发表见解,讨论交流,这实践本身就是实在的能力显现。这种体验可以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

1.3促进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的融合

阅读全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一、美术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内在联系

要想提升美术教学品质,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丰富其生活阅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剖析美术作品的本质。在笔者看来,初中美术的教学品质取决于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水平。一方面,美术是生活情景的表现,学生必须在生活中深入观察、细细品味,才能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加深认识,进而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进行分析与理解。另一方面,美术教学中除了对作品的观察与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事物的刻画与思想情感的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生活内容具有透彻的观察,才能够更好地通过美术作品将其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美术教学中观察策略的培养策略

1.激发观察兴趣,提升观察意识

一切教学内容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从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出发。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以七年级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的教学引导为例,在教学伊始,笔者并没有直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形式等问题,而是向他们展示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图片,让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些属于美术的范畴,并表达自己对美术的理解。通过这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显著地调动起来,他们能够深入地观察、对比笔者所展示的图片,并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的内容,对美术形成一个自己的定义。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其主动投入学习探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积极鼓励,肯定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培养并提升其观察意识。在现代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深入地进行观察和探索,才能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2.传授观察技巧,增强观察体验

阅读全文

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摘要:个性化教学是近几年随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而被提出并被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该文就具体实例探讨初中美术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

新课标强调初中美术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人的个性,主要指个人潜在的稳定心理因素的综合,其中虽然蕴含一些先天性的心理特征,但主要与后天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主要是在个人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开展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和一些潜在的心理因素能够稳定、明确地表现出来。个性化教学模式是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所产生的一种教育。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一、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给学生讲解太多内容,而应该让学生自己观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从作品中看出的东西,而不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得出答案。如,在让学生欣赏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的时候,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进而能培养自己的独特个性。同时,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尊重学生在欣赏作品时的体验。也就是说,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不能先说出自己的看法,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旦教师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禁锢,难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罗中立的《父亲》,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会觉得人物是劳动人民的代表,有的学生会觉得父亲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等等。这些是有着不同理解能力和不同生活体验的学生得出的不同结论。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符合人们的认识即可。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尊重学生在欣赏作品中的初体验,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是个性化教学的正确方式。

二、给学生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美术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很多时候有一定的创作背景,或反映喜悦的情绪,或表达内心的悲愤和不满,这些是作者透过作品向我们表达的内容。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西方一些后现代作品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初中美术教师要给学生讲一些后现代绘画作品的主要构图特点及其创作背景。如,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后给小镇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毕加索采用变形、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暴行下人民的痛苦和悲惨的景象,表达了对法西斯的强烈控诉。后现代作品重视意象,善于将物体分割、重叠、堆砌等,创造出一些怪诞却富有深意的画面。通过相关背景知识的补充,学生能够对于作品所属画派的特征形成具体的了解,也能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还未形成完整的对于世界的看法。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介绍优秀的绘画作品和它们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对事物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