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初中劳动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劳动教育与初中生物课融合途径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劳动教育开始受到重视。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初中阶段的生物实验课也开始要求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参与到生物实验中,这一点恰好符合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也为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实验课提供可行性。本文围绕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有效融入劳动教育理念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对提升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许多教师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根本动力。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生物实验课堂内容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参与机会,就等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亲自劳作并收获成果的喜悦,从而转化为对于生物实验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兴趣也会延伸到劳动层面,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基于此,劳动教育融入生物实验课堂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下面针对相关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新时代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学生接触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一些中学生对于劳动过于轻视,甚至出现大量中学生不爱劳动的情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决定教育。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其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汗牛充栋的劳动教育教材,但是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因此,当代中学生的劳动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家庭生活缺少劳动教育。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当下的中学生不必再接触传统的农耕劳动,在家庭生活中也很少参与日常家务劳动,加之一些父母认为子女只需要读好书即可,不需要进行劳动,导致当代初中生缺乏劳动教育。
(二)学校生活缺少劳动教育。现阶段初中的劳动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种形式不仅影响劳动课的开展质量,且多存在形式主义,学生日常学习中很少真正接受劳动教育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此外,越来越多的院校将一些公共区域的清扫任务外包给清洁机构,使得本就少得可怜的在校劳动机会更加稀少,学生无从接受良好的在校劳动教育。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学生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佳。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学与劳动教学结合时,教师应革新教育观念,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一、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生物学习提供支持。所以说,初中阶段生物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设计实践活动,考查学生生物学习情况。将生物学教学与劳动实践活动结合,在一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劳动责任,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另一方面,丰富初中生物学教学形式,将静态课堂转变为动态课堂,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感受生物学学习的魅力。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能够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积攒社会实践经验。
二、初中生物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缺乏实践性
在以往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生物学教学并不重视。初中生物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基础知识,想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在实际授课时,教师过度依赖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生虽然已经掌握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初中生物学教学停留在表面,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
(二)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不高
劳动教育在生物教学的渗透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劳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综合类型的学科,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点使得其可以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生物核心素养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生物实践学习中得到较大提升。基于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就如何将劳动教育有效渗透进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渗透策略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了劳动教育在目前新改革教育中的重要性。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果缺少实践部分,那么课程的价值便会大大降低,因而实践部分必不可少。将劳动教育融入生物实践教育之中,能在锻炼学生劳动能力的同时引导其掌握各项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生物理论知识中自然也不乏能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内容,本文中即有体现。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更为充分地掌握生物知识
劳动教育与生物课程理论部分相结合,能降低生物课程抽象性,增强学生的课程体验感,能将他们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引导他们充分地掌握生物知识。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的生物课程相比较于传统生物课程教学更具趣味性,同时也更为丰富多彩,绝大部分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该种生物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学生的课堂专注程度得到提升,同时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教育化生物实践之中,通过自主实践深入体会生物知识点,从真实实践之中得到知识升华。
(二)有利于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谈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劳动教育在与之结合中呈现一种新趋势,给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带来新挑战。在此环境下,为进一步了解数字时代高校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通过线下分发问卷和线上填写问卷展开调查,本文依据数据探讨现阶段如何切实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从而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落到实处,培育新一代数字科技型劳动人才。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性
一、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教学限制,给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时代带来的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劳动能力的高要求,给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的高校带来重大挑战。
(一)数字时代创造劳动实践新形式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崛起,衍生了许多新颖的劳动实践方式,如脑力劳动、创意劳动等。这种通过创新、知识与劳动相结合带来劳动成果的方式,有趣且富有创造力,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感。而现行高校劳动实践最普遍的途径就是打扫校园卫生、参与家庭劳动、社区服务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观念就停留在了劳动就是脏活、累活上,以致出现大学生对于劳动兴趣不浓,不爱劳动,甚至轻视劳动、抵触接受劳动教育的现象[1]。数字时代学生对于劳动的新要求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的滞后性不相匹配,加剧了学生对于高校传统劳动教育的抗拒。如何根据时代新要求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方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数字时代呼吁劳动教育新模式
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和路径
摘要: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劳动者,为未来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后备军的基础工程。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存在思想认识重视不够、课程开设落实不力、条件保障配备不强、考核评价机制不全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增加教育投入、强化督导评价等路径,促使党和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在农村中小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劳动教育;农村中小学;现实困境;教学改革
广大农村中小学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科学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劳动者,为未来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后备军,是一个亟需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现实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借助现场调查形式,通过对邵阳县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进行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在劳动价值、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和创新劳动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现状,全面掌握他们在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中所接受的劳动教育情况。然后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准确把握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为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
1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中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应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农村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已逐渐被淡化、弱化,农村中小学生中同样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轻视、鄙视劳动的倾向。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困境。
1.1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与过去相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农民的劳动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际生活中,农村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也愈来愈少。个别访谈中,有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在农村中小学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劳动教育。有的认为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劳动教育课程在升学招生和上级部门考核考评中没有太多体现,抓了也白抓,效果不明显;有的认为校内劳动与体罚的界限容易被混淆,应主要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只有认真学习,通过优秀成绩走出农村到城市发展才是人生大事,劳动教育以后再搞也可以。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错综复杂,导致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被普遍忽视。
1.2在课程开设上落实不力。毫无疑问,学校是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但是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校在课程开设方面都存在落实不力的问题,并没有按教育部门的明确要求,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时,也没有安排集体劳动周(月)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学校本身师资不足,劳动技术这种“杂课”往往由其他科目教师甚至后勤人员兼任,造成劳动教育往往呈现过场化、浅表化。还有一些小学并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他们把定期开展的学校大扫除等同于劳动教育,也有不少学校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假日在家中完成的。有的农村学校虽然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但往往由教职员工来打理,并没有让学生去亲历劳动过程。
数控铣削编程中融合劳动教育探讨
[摘要]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就面临就业,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务服从意识,都能为将来的择业就业加分。因此,教师在专业课讲授的同时进行劳动教育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探讨如何寓劳动教育于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到专业技能的同时受到正确劳动观念的熏陶,身心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职业人才。
[关键词]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劳动教育;中职生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陶铸曾说过:“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2]提出“通过劳动的教育”强化其他四育,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与劳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是上接高校,下联企业。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教学任务是比较特殊的。既要教好文化课、专业课,同时又要让我们的孩子在3年中专学习后能马上适应社会,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教学方式必须多样化,教学内容也是从书本到课外,从“天边事”到“身边事”。
一、当代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现状
(一)问卷调查
为了较真实、具体地了解目前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借助问卷星平台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名称为“中职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分成三个模块:教师篇、企业篇和学生篇。目前收到437份答卷,答卷情况大概统计如下:1.教师篇:40.4%的教师所在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教材,但是,80.51%的教师认为当前中职学生劳动素质普遍较差;80.36%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2.企业篇:企业人员中90.13%的人认为接受过劳动教育的毕业生能更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88.46%认为他们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解决问题。61.54%认为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3.学生篇:27.24%不积极或拒绝劳动;72.51%通过参加劳动后认识到劳动很辛苦,应该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二)问卷调查的发现
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和大学思政课一体化
摘要:当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热点,高中与大学阶段是推动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有关联性,通过探讨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认为通过推动劳动教育融入两学段思政课课程体系、搭建两学段劳动实践教育平台、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保障体系等举措,推动劳动教育高效融合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中。
关键词: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2]。高中与大学时期是统筹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劳动品质形成和塑造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和融合剂,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营养液。通过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意义
1.1是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热点,如何更好地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部署落地落实,需要以推进一体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为统领,以思政共性内容建设为融合点和着力点,有效搭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平台,才能破解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存在的难点。当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逐渐被广泛认同。然而,我们要看到,各大中小学普遍存在没有开设独立劳动教育课程及缺乏专业劳动教育教师等现象,这些滞后现象阻碍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劳动教育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动主线,通过坚持将劳动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结合,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推动劳动教育高效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实现两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促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1.2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渠道。长期以来,大学和高中思政课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以及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导致两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同时,两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对各自授课对象的身心特点和规律等并不熟悉,这些因素影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实践检验证明,劳动教育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渠道,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授的劳动实践理论转化为内在自我标准,提升自我劳动品质和素养,进而转变为外在自觉行为习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力举措,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劳动实践教育形式,引导和帮助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习惯,提升整体育人效果。通过劳动教育连接纽带,实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突破,打通两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的难点,切实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1.3是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学校对学生培养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按照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大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者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多措并举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校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的正确劳动观念。当前,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在学科融合上下功夫,打通大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的“任督二脉”,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方法,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内涵,推动劳动实践教育创新升级。只有让劳育筑牢学生思想之魂,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才能追求其它方面素质发展。纵观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小学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初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高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到大学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3]。不同学习阶段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与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两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解掌握劳动教育知识。
身体视域下学生劳动教育价值与策略
一、身体视域中的劳动价值
对于学生来说“,生产性身体”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劳动的身体,也就是劳动教育的问题。中央教科所徐长发研究员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脉络。建国初期,借鉴了解放区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制度,举办了各种工农教育学校与机构。1953 年到 1957 年,开始借鉴苏联教育模式,要求加强劳动教育与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1958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教育部随之明确规定初、高中需增设劳动科。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劳动技术教育成为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1978 年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 1993 年之后素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肯定,使劳动技术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和建国初期及随后一段时间内高调宣扬的劳动教育相比,当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表现得尤其“低调”,以至于在很多学校难见劳动教育的痕迹。虽然2001 年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劳动技术教育[6],但劳动教育并没有受到一些学校足够的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也开展得不够理想。学校教育与劳动的疏远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担忧,并对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激烈争论。担忧与论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劳动的特殊意义。劳动除了可以“安顿”学生之浮躁外,还可以促使认知的转型、情感的丰富和美感的产生。
1.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心灵的宁静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经济增长方式中的“虚拟”权重不断增加,刺激着人们以创意与冒险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生产机制中的无处不在的竞争与分工消解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感,越是人多的地方“孤独”感愈发强烈。在上层意识领域,“宏大力量”的召唤开始变弱,人群的离散性持续增强,公众目光从集体意识转移到个体利益和诉求之上,形成了光怪陆离的个体生活“怪象”。由生产和生活图景构成的认识局面随之发生根本改变:连续感、整体感、普世感、集中感、永恒感与崇高感被逐步解构,人们只能以片段化、局部化、本土化、分散化与庸俗化的视角诠释周围的世界。总之,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机制、意识形态、认识范式与文化心理等现状不断地生成“驿动”的生活图景,浮躁与急功近利弥漫到各个领域,实在感、稳定感与充实感的“机会成本”不断加大。在马克思的世界观中,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是人与社会之本质体现,身体存在的本质就是自觉自愿地裹挟着自身“冲入”到劳动中去,以此区别动物的肉身存在———劳动的身体就是“人”的身体。当代人群浮躁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丧失了“劳动精神”,疏远了劳动而且体会不到劳动之德、劳动之美和劳动之愉悦。在布迪厄的身体研究中,社会划分以符号化形式作用于身体,引起身体资本而使其参与了社会阶层的区分。工厂、作坊、实验室、田间和地头等“生产性”场所常被理解为低端场所,其中的工作者被认为是身体资本化程度较低的“蓝领”或者“农民”。人群涌向能够促使身体高度资本化的工作场所,而这种场所往往镶嵌着巨大的压力与高度的控制,常常在制造紧张与胁迫感的同时炮制出漂浮与失落感。与这些场所盛行的心理困惑相比,低端劳动场所中身体的投入暂时终止了意识中的各种纠结,更容易让人们满足,内心更为踏实与平静。
2.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认识的转型
“如果没有拟人说,人类将难以在世上立足。假设人们彻底地抛弃拟人说,世界至于我们将变得比任何一位神祇更为陌生。因此拟人说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最根本的反应方式:它是人类在建构其自身、建构其世俗组织及神祇系谱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力量。”[7]“拟人说”的本质是以人的形象来描述人以外的宇宙与社会。在原初社会,人类无法忍受“未经勘定”的世界,因为那样只能让人们置于无尽的未知和黑暗,因而人们将世界和社会构想成为一个巨大的身体,从熟悉的身体结构组成推衍出陌生的世界、社会以及动物的种属类别———也就是所谓的“体现逻辑”。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知识观的变化,这种朴素的认识论开始逐渐被那些可计测之物,如数据、线条、符号、代码、指数等所取代,但“拟人论”并没有彻底退出认知领域,而是广泛存在于语言、文学、艺术之中,悄悄蜷缩在思维深处,默默发挥着作用。这种由奥尼尔所提出的身体摹状认知策略与我国学者提出的“体知”具有相同的意蕴。“体知”是杜维明先生在 1985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建构儒家特色的知识论,即“默会之知”或“身体之知”———一种“无法用命题性语言来表达”的认知方式[8]。学校教育中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模拟知识发现的过程,具有高度符号化与简约化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与抗拒。劳动教育增强了认识的自然性、生活性、实在性、鲜活性,赋予学生体知的机会:学生以自己所熟悉的身体形象、身体组织结构、身体的远端近端、身体功能等为认知中介,以联想、类比、隐喻、拟人的方式拉近陌生的世界并对其进行分类、组织与演绎。按照分析哲学的观点,在人文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存在着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地带。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感觉的综合能力去把握它们,却无法充分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它们。劳动中的体知使学生有机会发现符号化知识中受“语言的界限”过滤的部分,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3. 劳动中的身体位移与情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