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初中辅导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探究,结合现有资料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从某些方面简单论述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针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
引言
初中德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引起德育教育管理领域的重视。初中德育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要求班主任进行学生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力度,从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加强对其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德育教育管理质量。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分析对策方案,不只需要初中班主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更需要家长及学校的德育教育管理配合,从而使参与其中的初中生能够适应学习环境,改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跟上班级整体学习的节奏,在学生刚进入和进入初中时就做好家庭和学校的配合,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提升知识掌握水平。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促进初中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一、研究现状
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了班主任群体的重视。下面就初中生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个要点。
(一)班级德育情况需要班主任教师的密切配合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解析(6篇)
第一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相应的教育原则,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教育
初中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重要、关键的阶段。生理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出现,性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所以他们的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易引起种种心理冲突,这种心理冲突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便会引发种种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的还会波及他人和社会。可见,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较为随意且内容不系统。
在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学,利用班会课或者德育课时间进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无固定的心理健康课时间。关于初中生的适应问题、性教育、学习方法、自我接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涉及得较少。而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生理心理发育、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需即使进行指导和疏通。而现有课程安排并未过多考虑到本因素。
初中生情绪管理课程实践探析
〔摘要〕基于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学生完整人格发展的需要,开发并实施以培养初中生社会情绪能力为核心的情绪管理校本课程。课程以情绪察觉、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为主线,以具体的情绪调整为辅线,以积极情绪的培养为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辅导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认识与察觉情绪、表达和倾诉情绪、调整消极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情绪)和15个具体课程,通过种种创新和思考构建出符合学生需求、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体系,指导学生发展出合理的情绪管理策略,保持乐观心态,促进其在学习、生活中的良好人际交往。
〔关键词〕情绪管理;校本课程;初中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一)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亟须系统性的情绪辅导课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近年来,学生的心理素质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其中,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主题,它主要强调情绪的调节与适应,这与初中生特有的情绪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学生进入初中后,大部分开始步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十分特殊的一个时期,心理学家霍尔称之为“狂风暴雨”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这也使得初中生的情绪发展具有这一时期独有的特征:情绪体验特别强烈,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具有极高的兴奋性、紧张性以及强烈的波动性;情绪发展极不稳定,具有两极性,很容易出现情绪困扰与适应不良问题[1]。面对这些情绪发展特点我们亟须对初中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但目前情绪管理课程的课时设置明显不足,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情绪辅导的内容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情绪ABC理论,而需要帮助学生从认识情绪、察觉情绪开始,分专题、分模块,系统地、有层次地、逐步深入地指导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因此,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迫在眉睫。
(二)传统德育课程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的情绪。困扰问题,而情绪管理课程能弥补这一不足,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现在的初中生处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心理上的动荡却进一步加剧。初中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是前所未有的,主要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亲子冲突、抑郁、嫉妒、自残、敏感、自卑等,这些问题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情绪问题。浙江省杭州市闻涛中学心理辅导室个案辅导汇总记录显示,情绪问题占初中生心理辅导问题的多半,多数学生因情绪困扰问题来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很显然,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德育课程能够完全解决的,而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却能弥补传统德育课程的不足。例如,“如何调控自己的冲动情绪”“怎么样消除自卑”等问题每天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甚至困扰着学生,传统德育课程很少过问,但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关注的。因此,通过“情绪管理”课程进一步提升德育的目标,并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课程目标
戈尔曼将情绪管理界定为:体察自己与别人的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来指导个人的思考与行动的能力[2]。简言之,就是情绪的觉察、调整与表达的能力。本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辅导活动,逐渐培养初中生情绪察觉的能力、情绪调节的能力、自我激励和维持积极情绪的能力,提升初中生的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发展出合理的情绪管理策略,保持乐观心态,促进其在学习、生活中的良好人际交往。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重要性
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和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为现代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重要性;途径
一、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方面,心理发展具有可变性。今天的初中生和以前的初中生相比,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在特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下,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形成个性心理素质上的差异。这种可变性主要是受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变化以及学生本人生理发育和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在程度上表现得或鲜明或模糊,在速度上或快或慢,在出现的时间上或早或晚,在经历的时间上或长或短。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具有矛盾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上发生了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性发育与社会制约的矛盾;心理上的成人感与行为的幼稚性的矛盾,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不相协调,由此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及行为偏差甚至精神疾病。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1]。
二、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既一致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通常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这是更高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过这两个目标的完成来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较高层次的心理健康。初中阶段是个体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他律向自律的发展阶段,初中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向成人接近,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常常发生冲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认知方面
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究
【摘要】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的一大主体,应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切实系统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做了梳理,以期实现不断优化改进,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在全国中小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省、市、区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实施意见与具体要求。学校作为区属重点初中,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教育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中作了初步尝试与探索。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明晰规划健全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自2006年以来坚持不懈,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1.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明晰。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尊重个性,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个性飞扬的学园,智慧润泽的乐园,幸福成长的家园”。时刻注重营造“家”的氛围,让师生在和美温馨的校园氛围之中幸福成长,真正将学校作为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特别强调要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对学生、教师、家长的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创建学校独特的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模式。为了更好的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专门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年发展规划。2.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每学年均召开2次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及时总结与完善,由心理辅导室负责落实,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各自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活动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并在工作中加以渗透[1]。3.规章制度完善。为了保证有效落实,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教师工作制度》、《心理教师工作守则》、《心理教师从业道德规范》、《心理咨询基本原则》、《心理辅导室值班人员工作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规范心理辅导室建设,打造心理专业教师队伍
1.心理辅导室建设进一步规范。为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学校于2015年扩大了心理辅导中心规模,考察采购了先进的“学校心理管理系统”,规范了心理档案管理;制定了心理辅导室建设方案,在校园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增建了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自信提升室、团体辅导室,并将心理辅导室升级为心理辅导中心。2.打造心理专业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2名,国家心理咨询师15名。学校建立了以心理咨询师和德育老师为主要成员的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共22名。学校制定专门计划加强对心育师资的培训,坚持每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至少1次培训;加大对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的培训力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培训15课时。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等不同教师群体进行自我认识、心理成长、学生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班主任群体,班主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接触较多,更为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对班主任简单的心理内容的培训,使其初步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能够初步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能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并结合所掌握的学生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将相关信息报至学校心理咨询室,提供参考意见,便于心理学教师做出准确判断。让班主任参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纯依靠心理咨询教师的局面,缓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与相关教师相对不足的矛盾,改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2]。
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的渗透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对初中生叛逆和不自信等心理进行正确认识,在了解其成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适时地进行疏导、调适和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同时,教师要有效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使每名学生都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有效渗透
引言
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近20年来,学生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较多。从家庭的角度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恰当;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升学考试压力大,使学生陷入紧张、焦虑等状态中;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一些不良思想和观念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1]。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和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学生就有勇气畅所欲言,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说话,进而发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克服情感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例如,在教学《正当防卫》一课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案例:“一个年轻人回到家时,突然看见院子里有人手里拿着刀刺伤了他父亲,这个年轻人立刻拿起地上堆放的一根电线杆,当场重伤罪犯。”之后笔者提出问题:“这个年轻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吗?”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正当防卫。笔者再进行追问:“这是自卫吗?我们能不能这样还击,应该怎么做?”最后,学生从课本中找出理论依据,并回答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创造疑问,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发现知识的喜悦,进而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要渗透心理教育,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地应对突发事件和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根据个体的心理差异,实行个性化教育
初中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摘要]初中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引导孩子把不好的情绪释放出来,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文章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出发点,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也对班主任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工作当中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他们平时接触时间最长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师长,也是开展教育活动时最直接的组织者,所以评价班主任管理班级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这个年龄段正是青春期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心理有很大变化,体现有三个矛盾点:①性发育迅速和性心理发展慢速的矛盾。初中生的第二性特征开始变得明显,随着身体上的变化,心理肯定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非常希望吸引异性的注意力,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与欣赏。但是心理发展比较慢,因此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自己所产生的这些想法。②自我意识迅速增长和社会性形成缓慢的矛盾。这个时间段学生开始有成人感的意识,也就是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并且也开始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没有正确的审美观,所以他们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一般都会以自己所喜欢的明星作为标准,这样就会让他们的外在形象和自己的实际年龄形成比较大的反差。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形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形象,并且在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中会有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意识的产生。③外露或者内隐的感情需求的矛盾。青春期生理发育变化巨大,会引起青少年在情感上的动荡,发生这种情感方面的变化,学生一方面急需向人倾诉,另一方面又不好意思对别人开口,这就导致他们产生心理矛盾。
二、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①学习方面的问题。对于初中生而言,产生心理问题的最直观影响就是对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本身学习压力较大,对于差生而言教师往往会用有色眼镜看待,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负面情绪,甚至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压力状态,一旦成绩下滑就会对自尊心产生很大的伤害,从而出现厌学、逃学等行为。②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初中生由于涉世未深,自身的价值观等未全面形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处理与教师、同学、父母等多方面的关系,加上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比较叛逆,一旦出现不顺心等不良情绪,就会对上述的人际关系产生强烈的不满。如果教师对这方面的关注和引导不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摩擦,与父母之间关于学业以外的事情交流会越来越少,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导致其出现抑郁等状态。③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进入这个阶段,学生会因为生理发育等各种从未出现的情形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引导、纠偏,就会导致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发泄和倾诉渠道,严重时产生各种不良心理问题。
课外辅导机构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摘要:当今中国英语辅导机构类型多样,层次各异,在办学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拟采用文献法对初中英语辅导机构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并以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为例,针对初中英语课外辅导的特点分别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交际等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英语课外辅导机构;初中英语教学
据最近一次全国性统计,我国普通初中阶段参加教育补习的学生比例为65.6%,而据学者近年统计,部分地区的比例已达到87%,甚至一个学校内有92.7%的学生参加校外辅导[1-2]。更有学者统计某地级市一年之内有40多家培训机构因难以适应竞争环境而倒闭[3]。由此可见,我国针对初中生的课外辅导机构不仅数量多,而且竞争激烈。
1英语课外辅导机构受欢迎的原因
笔者采取文献法,对前人通过调研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整理,发现英语课外辅导机构受欢迎的原因如下:首先,有学者通过对家长和孩子的访谈发现在中考和高考压力下,二者都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报班的首要目的[3]。而英语学科经过对语法知识的夯实和阅读、写作等训练,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家长和学生将提分希望寄托于课外辅导机构。其次,课外辅导机构教学形式相比学校来说比较多样,其中小班教学能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符合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4]。对英语学科来说,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同,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较大差距,学校教育中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很难顾及每个学生,而课外辅导机构的小班教学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第三,大多数家长和教师教育引导缺位,没有看到课外阅读、网络学习平台等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认为课外辅导是课外学习的唯一途径[2]。这就使得课外辅导机构成为学生课外除了自习之外几乎唯一的学习平台。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习惯,或不懂得如何监督孩子练口语、做英文阅读或写作,或是不清楚有哪些平台可以用来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因此,将教育权全权交付给辅导机构。最后,也有家长认为课外辅导机构课程丰富,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这部分家长将辅导机构看作是对学生课上学习知识的有益补充,并希望课外辅导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帮孩子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
2英语课外辅导机构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课外辅导机构带有逐利性,在当前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很多课外辅导机构为了赢利,难以保证教育质量,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上大打折扣,欺骗学生和家长。首先,有些课外辅导机构雇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培训、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或是雇用的教师大多为经验不足的年轻老师。这就使得这些教师没有科学的方法,或是没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2]。其次,更有机构因为硬件设施欠缺,因此缺乏小班教学或一对一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其与学校大课的区别就变得微乎其微,失去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另一方面,课外辅导机构迎合家长和学生提升成绩的需求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发挥其帮学生开阔视野、补充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的特点和优势,而且不一定真正利于学生的成绩提升。有些课外辅导机构为了提高成绩而在课上让学生一味地枯燥练习,并给学生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建立,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4]。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94%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辅导有压力[1]。此外,大多数机构针对的是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辅导,忽视学生的听说以及口语交际能力[5]。这就使课外辅导机构难以扩充学生的英语知识面,也难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