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初中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析
内容摘要:在如今的社会时代环境以及教育要求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深入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不论是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讲,还是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来讲,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与改进,确保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然后主要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教学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当前,教师应当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既要客观、深入认识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更要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与改进,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策略,确保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取得理想成效。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社会时代环境来讲,当前我国极力倡导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如在十八大会议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因为传统文化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而在会议上,同志再次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其次,再从现代教育的指导和要求来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和强化民族性为三点基本原则。其中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1]。与此同时,在核心素养的体系构架中,包括了“国家认同”这一项,其要求学生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自信,能够尊重、珍视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自然应当加强重视力度,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策略,切实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一)以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结构体系当中,古诗词本身就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既具有高度的人文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同时又带有深厚的历史民族文化积淀,因此通过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最直接的途径[2]。在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当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较大,每一册都收编了脍炎人口的篇目,而且主题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了民间疾苦类、山水田园类、思念家乡类、临行赠别类、军旅边塞类、忧国忧民类等各类古诗词。通过这些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审美素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透过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精神内涵,形成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入认识与了解,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3]。例如,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国家,农耕文化、田园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始终占主流位置,但是如今现代社会之后,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关注农耕文化、田园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一味追求繁华的都市生活,忘记了我们传统精神文化中,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为此,在《归田园居》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归田园居》的文学艺术审美价值之所在,同时更要结合我国的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以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精神文化,向学生讲解“田园”二字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它是我们血脉、历史和文化的根源,曾经为我们提供了身体上、精神上的不竭动力,虽然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但对田园的归属感、对自然的追求,已经深植于我们的基因,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具有深刻了解和认识的。
初中地理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教育问题
据教育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少数民族初中教育就占全国总受教育人数的33.25%,相对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来说,少数民族的教育已是跨越式的发展,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西藏的教育为例):
1.校内的硬件教学设施已基本完善,如多媒体。然而多媒体使用率不高,因为部分教师操作不熟悉或不会使用,学习和接受教学辅助手段相对滞后。
2.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域、经济条件和学生家长自身的文化及观念影响,对学生接受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了学生退学、辍学的情况比较普遍,淡化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3.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而且部分地区欠缺专业的教师团队。
4.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比较差,不能够清楚、全面地理解汉语的意思和意境,以至于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知识更加困难。这些看似简单的教育问题,想要解决并不容易。那么,老师应怎样正确地面对学生的这些教学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地理学习知识的效率呢?
二、把初中地理逐渐科学化、生活化
地理生态课堂建构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1]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构建符合学生生命发展的生态课堂,是进一步深化初中地理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理念建构:由知识传授到关注生命发展 生态系统的各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激发生态因子的生命潜能,是构建生态课堂的前提。“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2]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课堂是他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必须从生命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思想情感、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唤醒他们的情感和认知,在发展的、创造的、不断提高的课堂教学中促进生命的发展。例如,许多初中生对等高线的学习心存畏惧,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小华全家准备到鸡冠山游玩,预计清晨从山脚沿着一条视野开阔且坡度较陡的路线开始登山,欣赏日出;下午两点开始下山,由于此时阳光最强,需选择一条阴凉且路面平缓的路线下山。但小华手边只有一份鸡冠山的等高线地图,你能为他在这张图上设计出游览路线图吗?这个故事刚讲完,学生内在的激情被激发,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不仅在这一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山脊、山沟、鞍部、峭崖、缓坡等相关的等高线知识,而且体验到了学习与探索带来的愉悦与幸福。 二、环境建构:由沉闷压抑到轻松愉悦 每个生态因子都有各自的生物特性、生长需求和生存规律,良好的生长环境,是生态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保证。纵观现实,本应丰富多彩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常常异化为教师简单地讲解知识或演示课件,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知识或被迫将自己的思维指向课件,自我解读的空间及积极性被抑制,思维的敏锐性被钝化,导致课堂教学沉闷压抑。因此,教师必须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要善于与学生进行眼神和语言的交流,使每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期待与赏识,消解因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师生关系的隔阂造成的单调与乏味,形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例如,在教学“天气及其影响”时,我是这样来导入新课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有晴有雨,可谓气象万千,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恰当的语言写出表示不同天气的词语,看谁写得最多。学生们一下来了精神,共写了几十个,如“晴空万里”、“阴雨连绵”、“乌云密布”、“狂风暴雨”等。接着,我又抛出了情境:你想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你想做个优秀的天气预报播音员吗?一段短短的导语,为教学新课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动起来了。教师还可用生动、形象、轻松、幽默的语言,让爽朗的笑声和会心的微笑时时出现在课堂。如在讲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时,引用“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的短诗来说明;讲我国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时,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讲高山气候的垂直变化时,引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词句等等。 三、过程建构:有效预设与动态生成有效结合 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生长中。将有效预设与动态生成结合起来,是构建地理生态课堂的关键。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的可接受度、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切入点及有效路径进行有效预设。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的热点、冰点及难点,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等,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并预留师生、生生、生本多重对话而必然出现的“非预设性”的知识和智慧生成的时间,让课堂教学在有序且富有弹性的时空中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好动态生成的平台,尊重学生的质疑与独特感悟,把探究的时间、空间、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促进各个对话主体的有效互动。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智慧引导,及时将偏离方向的生成引入正轨,将错误的生成适时纠正,并引领学生越过思维的障碍,不断走向流畅与深入。例如在教学“母亲河”这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环节:“七嘴八舌话治理”,让学生模拟担任长江黄河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的职务,思考出除了书中提到的植树造林,疏浚河道,修建水库这些点子之外其他有效的治理办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很有创意的办法,例如在河流的下游多挖几条入海通道,汛期时把长江的水调到黄河以及缺水的华北平原。由于教学过程预设合理适中,学生讨论积极热烈,课堂生成精彩纷呈,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内容建构:由既定割裂到开放整体 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既互相开放,又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整体。初中地理是一个有着广泛实践性、生活性、开放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引进来”,及时将新闻媒体、地方气候特征乃至产业布局等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并与课本内容相互融合,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引导学生“走出去”,铺设一条课堂与社会、课本与生活的绿色通道,通过引导学生从事野外考察、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课内与课外互补,教学与实践相通。例如在教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我没有利用书本上的例子,而是结合宁波的实际进行教学:因为这里适宜水稻的生长,所以宁波人以米饭为主食,并且喜食年糕;又因为靠近海洋,所以喜欢吃海鲜;而这里的房屋特征,也鲜明地体现了南方多雨的气候特点。又如,在教学“辽阔的疆域”时,我将中央电视台的“边疆行”和“沿海行”的相关片段剪辑出来,并与相关教学内容链接,师生共同欣赏、讨论祖国疆域的辽阔,地理特征的巨大差异,风土人情的丰富多彩,理性的课本知识与直观美丽的画面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种课内外的交融,既丰富了他们的地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p#分页标题#e#
五、评价建构:由单一固化到多维动态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为了促进生态课堂的建立,首先,教师要将评价标准由单一的知识掌握拓宽为多元的生命发展。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达成性,又要注重其中过程的科学性;我们既要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又要考察学生在课外对相关知识的内化与运用。其次,教师要实现评价标准的个性化,动态化,淡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让每一个学生都关注、看到自身的发展。再次,还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学生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定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将知识的量化考核与实践考察、调查报告撰写的等级评定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后,我要求学生到附近的小河及工厂去考察,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现状,思考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并写成调查报告,提交到相关的环境部门。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对其进行等级评定,纳入期末考核成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生命的发展。
2014中小学校服征文评比活动通知
各完(高)中、职中、初中、中心校、民办学校,局直各学校:
学生衣食住行的安全管理一直倍受社会各届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而我县学生的统一着装行为习惯管理与周边兄弟县市相比和省市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平等意识,抵制当前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穿着奇装异服之风蔓延,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提升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营造文明积极向上的浓厚学习氛围,经研究,决定就2014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穿着管理和第三届“梅德奥杯”校服征文评比活动开展,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关于学生在校着装管理
(一)学生在校统一着装是教育教学管理规律的需要
1.周一至周五,学生在校原则上必须穿着成套校服,非正常天气,可视其情况由学校灵活掌握,
2.周一升旗仪式或重大节日集会,重大工作检查验收等工作,学生必须穿正装校服或礼服。
3.学生穿着校服应保持整洁得体,上衣拉链或纽扣位置不得低于领口以下15公分处,着正装时,衬衫最上面纽扣最好扣住,学生鞋袜要相对搭配协调,不要松松垮垮,无精打采。
环境教育教学中初中生物论文
一、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有效知识,巧妙渗透环境教育
由当前初中生物教材看,所选内容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环境知识,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和有效的资源,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空气质量与健康》、《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等等.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挖掘环保知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生物知识,形成环保意识.譬如,教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知识;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时,可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恰当地渗透水资源污染问题,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讲解有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环境污染与保护内容,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以及预防手段,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思考探究,有效加强环境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实例,加强环境教育,灵活渗透环保理念,提倡绿色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为节能减排尽绵薄之力,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比如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材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人类存在哪些影响全球的破坏活动?如水资源浪费、酸雨、土壤荒漠化、沙尘暴、汽车尾气、湖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工厂废气的随意排放而造成温室效应;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治理?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深化巩固知识.接着,设计小活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请你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习惯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我为环保献一策”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责任,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全面践行环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注意拓宽教学渠道,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全面践行环境教育.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对学校受污染情况和环境绿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统计,并指出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课外,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体验中切实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组织学生开展公园、社区植树造林和水资源短缺、害虫鼠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情况实践调查活动,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以展示学习成果.第三,可以借助某些特殊日子,诸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世界水日”、4月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环境保护相关专题讲座,通过手抄报、演示文稿、校报、墙报、板报、网络论坛、贴吧等形式加大环境教育知识宣传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或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的主题班会或者辩论会,组织“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制作比赛、“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环境保护,从自我做起”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共建绿色生活环境,提倡健康有机生活.
四、结语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面对当前初中生所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时展的要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思想品德课程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教师必须坚持课堂教学生活化,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鲜活的材料,让他们去了解、领悟和体验,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从日常生活导入新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更加主动地接收来自于外界的各种知识与信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首要的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即新课导入生活化。以《发掘自己的潜能》一课为例,教师可在上课前几分钟给学生讲《坑中遇鬼》的故事:有一个村子里死了一个人,大家挖好了一个坑,准备第二天下葬。半夜一个酒鬼喝醉了,摇晃摇晃着就掉进了坑里,怎么爬也爬不上去,于是他就想:“反正也爬不上去,不如在这睡一觉吧!”这时又有一个人想回家,于是抄近路,不小心也掉了下去,因为急着要回家呀,所以就努力地往上爬,努力了半天也爬不上去。正当他很沮丧的时候,先掉下去的人说话了:“别爬了,爬不出去的。”后掉下去的人一听,吓得大叫:“哎呀,妈呀,鬼呀!”于是,他三下两下就爬出了这个大坑。讲完故事后请学生思考:什么是潜能?我们身上具备着哪潜能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故事中什么潜能被激发出来了?首先,故事的名称就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提起了兴趣;同时,故事的讲解十分明晰,答案显而易见。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很清晰地梳理了潜能是什么,我们身上有些什么潜能,潜能是被激发出来的,从而让学生明白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也是能够被激发出来的,在兴趣之余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用生活情境解析内容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就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讲授《创建新集体》一课时,可让学生说说心中理想的班集体是怎么样的?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你为班集体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班集体有事情时,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你是勇往直前还是当缩头乌龟,抑或事不关己?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否需要别人的帮助?同学之间是否应该团结友爱,有难同当?学生对于这些话题,因为全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有切身感受,能娓娓道来,能够通过思考明白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还需要团结协作。让学生在真实平凡的感悟中认知,在生活中成长,使思想品德教学少了说教,多了真实,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践体验设计活动
中国有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它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如在讲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尊重生命、保护生物重要性的认识,教师组织学生排演小小情景剧《吃野味》:小赵一家周末外出郊游,中午时分到当地有名的野味餐馆吃野味。在餐馆中,小赵因发现菜谱上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而提出疑问,老板回答:“我们都卖了好多年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小赵一家的行为反映出哪些社会问题?我们该不该吃野生动物,为什么?如果有人请你吃野味,你怎么办?如果你发现有人在捕杀或贩卖国家保护动物又会怎么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丰满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信且有利于长时记忆。除了课堂教学活动,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各种如新闻采访、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主动地接触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例如教学《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可以组织学生采访身边的亲人和同学,收集整理作为消费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的行为有哪些,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解决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将采访到的信息进行综合,然后写一个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从被侵害的行为、解决的途径、是否合理、如果是自己遇到时情况该怎么处理等几方面说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直接的知识运用。
初中生物有效作业设计探研
[摘要]
初中生物有效作业设计策略有很多,如调查型作业、观察型作业及搜集型作业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初中生物教师应尽可能地设计多元化作业,不断丰富生物作业的设计方式,进而有效激发初中生的生物作业完成兴趣。
[关键词]
初中生物;作业设计;调查;观察;搜集
初中生物作业是依据教学重难点问题而设计的,作业的有效设计可以帮助初中生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根据作业反馈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为提高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生物教师设计的作业不仅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更应遵循趣味性原则,有效激发初中生的生物作业完成兴趣,不断提高初中生的生物素养。那么,究竟如何设计有效的初中生物作业呢?下面我总结几种作业设计方式。
一、调查型作业的设计
调查型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初中生对整个社会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产生更多生物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适当设计一些调查型作业让学生完成。例如,教学《生物的变异》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型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有利变异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学生们发现了很多有利变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无籽西瓜、红富士苹果、水果玉米等。调查结束之后,我还专门组织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广泛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有利变异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的做法比教师单纯进行知识传授效果要更为显著。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看似麻烦,但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值得初中生物教师予以重视。
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必须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的内容,因此在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乡土历史和开发与之相关的课程不但十分有必要,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将历史故事和史料穿插于历史教学中,通过“一调”“二研”“三展”这三个步骤,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常州乡土史;初中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有选择地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是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和弘扬乡土文化的要求。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可以发掘常州乡土历史知识,将其作为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乡土历史的开发与研究总结为三个步骤:“一调”“二研”“三展”。
1.一调
“一调”,就是调查研究。对照课程标准和一些已有的乡土历史材料,在梳理中调查,查证其真实性和可用性,归纳与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最密切的常州乡土史。调查的过程,既是教师总结的过程,又是学生参与的过程。所以,这里的调查研究是指教师带领学生调查研究。乡土历史更加贴近学生,它有大量的内容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教师可通过各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如考察名胜古迹、历史传说、民俗民风,走访革命前辈,查阅档案史料等,来培养学生的调查实践能力。这既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运用知识的过程,而且在调查和实践的过程中,离不开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学生说、读、写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二研
“二研”,就是研究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将乡土史融入历史教学,研究哪些内容适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展开,如何穿插乡土史教学。因为不是所有的乡土历史材料都适合课堂,所以乡土历史在教学中的运用,不是指完全以常州地方历史内容取代课本所出示的历史事件,而是将常州地方历史,作为课本的一种补充,而且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且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于常州历史的兴趣和感情。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内容与常州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详见表1。在教学中可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有选择地进行穿插教学。在历史教师上的几节不同层次的公开课中,都见到了常州地方历史的身影。例如,在讲述明朝的抗倭历史事件时,有教师让学生说说常州的抗倭英雄,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这段常州的历史,也没有人知道唐荆川的英勇事迹,所以如果贸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讲显然就会冷场。当然,即使课前有所准备,像这样冷僻的话题,学生查找资料还是很困难的。笔者课前让学生做了调查的准备,但是课堂上仍然没有学生能说出相关的人或事。然而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红军长征的时候,为学生讲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脍炙人口的故事,学生一下子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