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初等教育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初等教育理论

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问题思考

摘要:

任何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外在的社会需求和内在的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符合世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反映了当今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和学科诉求,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体现了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初等教育学;教师专业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科诉求;学科逻辑

从历史上来看,学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学科一词英文译作“diseipline”,“古拉丁文diseiplina本身已兼有知识(知识体系)及权力(孩童纪律、军纪)之义,乔赛(Chaueer)时代的英文discipline指各门知识,尤其是医学法律和神学这些新型大学里的‘高等部门’。”[1]而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当时的大学就是根据学科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大学的组织、结构与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大学按学科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一般来说,任何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外在的社会需求和内在的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亦是如此。笔者认为,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符合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当今我国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内在逻辑。

一、历史背景: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过萌芽、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肇始。但是,当时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一般以“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主,这种培训只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专业训练。到了18世纪后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逐步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改革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的分化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西方发达国家创办了师范学校,颁布了相关法律,主要从师范学校的设置条件、教师培养、教师聘任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小学教师培养正式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师范学校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开设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而且开始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在其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解释,倡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2]1971年,日本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3]。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先后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规划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4]。同时,倡导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建议将教师培养从本科教育阶段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5]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继发表了《教师培训》、《今日之教师》、《学校质量》、《教师质量》等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此后,又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制度改革。总之,随着教师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5]。由此观之,一种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是行不通的。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看,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从中师教育到高师教育、从独立封闭式培养到灵活开放式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小学教师教育体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初等教育学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西方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6]。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并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的时期。小学教师教育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大学化”新趋势逐渐凸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然而,“教师专业化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实践问题,人们期待着教师专业化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实际的成果。但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远比目前有关的理论设想要复杂得多。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推进,目前还处于困难之中。”[7]可见,小学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绝不只是学历的简单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小学教师专业化必须根植于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土壤之中。因此,必须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厘清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哲学基础,分析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因素,架构初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阅读全文

公费定向初等化学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

我校初等教育学院设置了数学、物理、计算机及化学等理科专业和其他文科专业,开始招收公费定向师范生,主要目的是为地方乡镇中学培养中学专任教师。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生管理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本人作为该学院的初等化学教师,结合自身实践,从教材的选定,教学设施的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形成等方面,对初等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为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化学教学提供了改革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初等化学;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公费定向师范生是我校为地方乡镇中学培养中学教师的一种培养方式。为此,我校设置了初等教育学院,该学院为了满足中学教师在各个专业方向的要求,设立了数学、物理、化学及计算机等理科专业以及语文、外语、思想政治等文科专业,按照这些专业进行分班。在培养的时候,每个班的学生都会学到文科、理科以及特殊技能课程如三笔字,形体舞蹈,美术等,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化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对于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化学教育也尤为重要。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我们主要让学生对基础化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而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化学即初等化学是他们学好化学的前提,学好基础化学能够为他们后面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各门专业化学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基础化学教学进行探索和思考[2],主要从教材的选定,教学设施的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形成等方面来阐述。

1选定适合公费定向师范生学习的化学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由于公费定向师范生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两年的高中教育阶段及四年的大学教育阶段,最后完成学业。在高中教育阶段,不能完全按照全日制普通高中的培养方案,这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定好教材。当然,进入高中教育阶段的第一年,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开设了各类课程,化学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通常来说,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会自觉地学好化学。而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老师怎样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也需选定教学深度适中的教材,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对于初等教育学院的学生而言,教材选择上,我们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结构清楚,逻辑分明的教材,但这些教材能够又从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性等方面把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给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也应该根据这些教材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比如如果我们选择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我们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安排实验课程且尽量做到同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化学,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述有关的化学信息,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阅读全文

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探究

摘要:为了提高高职师范学生的师德修养,文章分析了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现状及原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措施,即完善高职师范院校师德养成教育机制;激励高职师范生自我教育养成师德;创设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优良环境。

关键词:高职师范院校;高职师范生;初等教育;师德养成教育

随着新世纪世界格局变革,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的竞争越来越倚重人才。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人才教育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重中之重,同时教师预备队伍的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合格教师队伍的关键之所在[1]。

一、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现状概述

高职师范院校作为专门培养输送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资源的主要基地,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对于提升我国将来教师群体的师德水平尤为重要。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从地位上讲,应与以本科和研究生等更高学历层次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处于同一水平,二者分别构成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学前、初等和中、高等教育完整体系。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也有着区别于本科及研究生等更高学历层次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特点。例如,从生源构成来看,高职师范生来自初中、中专、职高等多个教育领域,生源的构成相较于本科的单纯性生源高中毕业生要更为复杂;从招录层次来看,高职师范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最后招录批次,生源多数是成绩不理想,在学业上也处于较低水平,转而选择入学高职类院校的学生;而从在校表现情况来看,高职师范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责任意识缺失、集体观念淡薄等问题非常突出,此外还有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这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与合格教师接班人的标准相距甚远。近年来,有关教师师德的负面问题时有发生,一些教师自身道德水平低下、体罚甚至虐待幼儿等等事例屡见不鲜。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抵制不住物质诱惑,导致奉献精神缺失,师德意识淡漠,做出了诸如向学生强制推销学习资料、教学过程浅尝辄止却在外开设补习班强迫学生缴费学习等行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队伍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反映出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尽人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教师师德教育工作的缺失。

二、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现状探因

追根溯源,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来源的主体是高职师范生,高职师范生在校时期是一个未来教师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不能绝对地认定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出现的各种有悖师德的言行都是因为在校期间没有培养好和发展好,但与高职师范学生职前的师德养成和高职师范院校的师德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关联[2]。高职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发展状况必定会影响到今后作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进而影响社会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针对当前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现状开展相应的探究,并拟定符合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人才发展需求和高职师范院校发展要求的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措施非常必要[3]。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职业道德较其他道德更具服务性和示范性。由于高职师范院校师德养成教育机制相对滞后,师德养成规范缺失及各方面环境不良影响等因素的制约,致使高职师范生未形成对师德的明确认知么,那么从产生职业情感到转化成职业行为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师德养成教育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是知、情、意、行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为未来每一位走上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岗位的高职师范生开辟良好的师德养成路径,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师范院校师德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

阅读全文

德国教育促进工业化的进展

 

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以惊人速度跃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全面工业化,成为欧洲后起的头号工业强国。德国工业化出现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原因颇多,例如政治的统一、科技的进步、战胜法国所掠得的胜利果实以及德国银行业的特殊作用等,为德国工业发展的迅速提供了解释。其中,作为后起型的发展中国家,在德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凸显了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本文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在工业崛起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网络为德国公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形成了重知识、重实际的社会氛围,促进了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   首先,初等教育普及化,提高全民素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初等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初等教育网有很大的补充。1875年《普通初等学校和师资培训学院的管理规章》(简称《一般教育规定》)出台,进一步强调实行强迫初等义务教育。该规章的主旨是:第一,在教育目标方面,提高所有各学科的学习效能,尤其重视对历史和自然科学的提高;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同时注意尽量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的发展。根据教育规定,对6岁儿童开始实施八年制的强迫义务教育,对违反此项规定的父母予以法律制裁。[1]   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德国普及初等教育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以普鲁士为例,1848年普鲁士小学入学率为82%;1871年时实际上学率为86%-90%;19世纪80年代则达到了100%。[2]这使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素养大为改善。   其次,中等教育规模扩大,实现教育平民化。德国进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初等教育程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而且,由于正处于工业化的黄金时期,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需求旺盛,为各大学和技术高校培养科学方面的专门人才的中等学校①成为当时德国大多数资产阶级中等阶层和新兴经济资产阶级子弟们的热门学习去处。因此,要求接受中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打破贵族教育的旧模式,实现教育平民化成为必要。   在政府的扶持下,许多地方扩大办学规模,增设现代科学方面课程,中等学校数量大幅度增长。据统计,1875年德国共有各类中学921所,学生183,248人;到1911年时,德国各类中学数目增加到1,476所,学生397,835人。[3]中等教育从少数特权等级扩大到普通民众,这给德国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它走出旧式教育的怪圈,更好地培养适应工业化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第三,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大学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大幅提高。1872年,在德意志帝国领域内的在校大学生为20,576人,到1913年人数已经达到79,557人,平均在每万居民中有在校大学生11.6人。[4]19世纪末,德国成为世界教育界瞩目的中心,当时有志于数理研究和深造的各国学生中流行的句口号是:“打起你的背包到哥廷根去!”[5]此外,德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科学研究为国家的未来服务,担负推进学科研究、探索未知领域的重任。德国大学的科学机构,紧密结合工艺的实践,使科学不再是科学家实验室和书斋的精神财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之前,德国教育已经为未来的工业培养出数量充足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   第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适应经济需求。在德国,职业教育有着很早的根源。早在19世纪初,普鲁士政府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中等技术和各类专业人才。到19世纪中叶,原来在初等学校教育基础上设置的补习学校逐渐变成了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到了19世纪后期,各种各类的工业、商业和农业等职业学校已遍布德国各个地区。1896年德国制定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在职劳动者有进入补习学校受教育的义务。随后,1897年、1904年和1907年三次颁布关于补习学校的规定,各种形式的补习学校和多种门类的职业学校相继产生和发展起来。1902年普鲁士的农业补习学校达1,000余所,1904年设立了建筑工艺学校招收高等国民学校的毕业生。[6]此外,还设有初等机械学校、织物学校、美术工艺学校和商业学校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教育,有助于工业和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国民文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居欧洲前列。国民的文化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因为它关系到提高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改进工艺,生产性能更高的产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管理决策水平等内含扩大再生产因素等方面。不容置疑,德国教育的发展为19世纪的全面工业化提供基本保证。   二、德国教育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通过强制法令,利用国家的人力、物力进行教育改革。从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各种教育,把文化知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优化了德国国民,为德国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第一,德国教育造就了一批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和科技队伍,极大地满足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末期,德国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网络,这使德国人比其他欧洲人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大批掌握新生产技能的劳动大众。特别是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为德国企业界培养出一支多层次、高效率、严作风,具有专业理论修养与实践工作技术的庞大劳动者大军,这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7]此外,大学教育坚持科学教育与学术自由原则,大学逐渐与科学及社会上各种职业密切相联,成为各种人才成长的摇篮,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以及头脑敏锐、勇于开拓的政治家,而且为未来的工业培养出数量充足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科佩尔•S•平森曾深有感触地指出,德国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对德国经济和工业的惊人进步以及德国超过英法这两个老的头等工业国的内在原因的最光辉而同时又是最令人满意的解释”。[8]#p#分页标题#e#   第二,德国教育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缩短基础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距离。德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与其教育体制和雄厚的基础科学研究分不开的,而德国大学的科研与生产前沿挂钩,开设各种讲座,在“研究与教学统一”的原则指导下成为各种研究的中心。为了满足社会对电气科学的迫切需要,1892年,达姆斯塔特技术大学首先在德国推出了电技术讲座。在材料检测方面,慕尼黑技术大学专门成立了机械技术实验室。一些企业也主动与高校配合。著名的克虏伯公司的实验机构在1895年时甚至负担着一个物理学系。针对这种状况,一些研究德国工业化问题的著名学者在论及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科学研究状况时曾不无感慨地指出,“没有任何地方像德国那样,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如此紧密。”[9]德国教育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不仅“生产”出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生力军,而且“生产”出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加速了德国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内,德国经历了英国用一百多年才完成的事情———将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高效的工业技术国家”,从而谱写了整个世界近现代史中“最令人惊异的篇章”。[10]   第三,德国教育的发展为工业化的发展锻造了现代人的品质。初等和中等学校面向中下层人民,不仅有利于培养现实生活中的有用人才,而且通过教育打破旧的社会框架,形成新的社会机制,从而把普通民众从传统的农业社会人锻造成工业社会人,即:使他们从无时间观念、散漫、封闭、没有社会效能感的人变成服从大机器生产规律、有集体合作精神、具有强烈社会效能感的现代人。同时,系统化、普及化的教育体系扩大了受教育的人数,使整个社会形成重视科学文化的良好氛围。亨利•罗斯科曾经在科学特别委员会说:“在德国,为爱好科学和知识的情况,在大学里要比我们英国的大学里要普遍得多。”这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垄断知识的局面,为人们冲破社会等级门第观念,接受工业社会自由竞争思想打下了基础,为工业化锻造了具有现代品质的人。因此,科佩尔•S•平森指出,在接受了优质的教育之后“,人———不管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的性格和素质,甚至对经济进步来说,或许比起现存的较具体的物质因素来也是一种更加基本的因素”。[11]   因此,教育制度的改革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使德国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迟到者一下变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急先锋。据不完全统计,1851-1900年间,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与革新,德国有200多项,英国100多项,法国不到100项,德国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2]从整体上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单从工业增长的角度看,1870-1880年,增长幅度为4.1%,1890-1900年为6.1%,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英法等国,仅次于美国。[13]工业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1875年到1907年,德国企业的平均生产指数由100上升到410,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由100上升到225。[14]   三、关于德国教育及工业化的几点启示   回顾德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在德国赶超英法,跃居世界经济强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德国作为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先驱和成功典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它的成功经验对当前的后起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首先,政府重视教育,不仅为教育发展制定健全的体制,而且不断增加教育经费。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为促进教育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这样,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15]此外,德国统一后,不断增加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到1880年,教育经费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1900年又提高到1.9%。1913年,国家用于教育的支出达12.09亿帝国马克,仅次于国防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6.8%,占国民收入的2.4%。[16]   其次“,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模式及覆盖全国的教育网,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当时德国由于多年来实施义务教育法,学龄儿童的入学率高达97%,国民素质得到大大提高。德国的职业学校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中等水平的基层实用技术人员。高等教育则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级科技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因此,当时德国的教育发展大大高于法国。据不完全统计,1865年,法国的文盲率高达34%,而同期德国的文盲率仅为5.52%;到了1896年,法国的文盲率才降至6.8%。1913年,法国平均每十万人中有大学生76人,而德国有116人。[17]这样,德国科技人力的优势带来了经济竞争力的大幅度提高。   第三,坚持教育改革方针,适时调整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19世纪下半期,在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德国教育事业从规模、内容、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调整,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德国教育出现了明显的扩建和现代化势头,主要表现:各类学校的学生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原有学校出现课程和专业的相应调整,出现一些新型学校。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各大学各院系的规模的调整、新的院系以及新型大学的出现,适应了工业化过程中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长,是德国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紧密联系、服务社会的一种表现。而职业教育新形式的出现也满足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的需要。   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快速发展凸显了其教育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已经意识到,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而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份。德国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知识经济日显重要,中国正奋力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人力资源是立国兴邦的关键,只有全社会重视教育,开发人才,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大的民族之林。#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构逻辑

一、教育专业课程之学科课程的逻辑

(一)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学科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小学教育概论等课程。通过开设这三门课程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了解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引导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的实质和意义,小学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小学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他们参加小学教育见习、实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理论基础。

(二)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论、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阶段,认识小学教学的实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小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掌握小学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小学教学媒体、小学教学评价、小学教学管理等;通过开设小学课程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课程现象、形式,理解小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与特点、目的与内容、课程理论流派与学说,掌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开设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德育现象,认识小学德育的实质与特点、规律与原则、德育理论流派与学说,理解小学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掌握小学德育的方法;通过开设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应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理解其目的与内容、规律与特点,领会其课程标准与理念,掌握其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知识与策略。

(三)学会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师范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改革等课程,为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的步骤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领会我国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形成热爱祖国教育历史文化的情感;通过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领会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开设比较初等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认识开展初等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理解比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把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认识我国初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领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设小学教育改革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与任务,领会小学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未来走向。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在开设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程,有的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否则,可能会因为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学科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时。笔者建议将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改革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设置为选修课程。

阅读全文

班级授课制钢琴教学研究

摘要: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是一门必修课,在学生即将从事的教师生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本领不但能够丰富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美学涵养的提升。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活动中,依然沿用着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教学观念也相对落后,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从教学模式上对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做了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班级授课制;钢琴教学;影响

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初等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编号:宁教高[2012]348号)阶段性研究成果。钢琴教学和简单的普通学科教学不同,从教学的地点以及内容都有其特殊性,对学生而言就是从事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从事钢琴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为整个教学活动都在诸多复杂的现象中进行,需要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来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然而对于钢琴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同时也由于钢琴教育进入我国普通教育课堂时间较晚,导致了教育者对现代观念、授课模式和学术研究等一系列问题更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围绕这些问题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思考。

一、当前班级授课制下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所谓班级授课制就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首先我们从班级授课制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它钢琴教学的影响。由于我国各类院校在各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钢琴课程也是主要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弹奏示范→学生模仿。正是由于该模式已经适应了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习惯,所以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随着高校学生知识结构等的变化以及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增多,很明显可以看出其局限性的日益凸显,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阅读全文

地方沦陷时期的农业教育论文

一、农业教育在殖民奴化教育中的地位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原本的教育遭到了日本殖民主义者的大肆破坏,各类学校被迫关闭或停办。在伪满洲国成立之后,日本侵略者以强化经济掠夺政策的“产业开发”为主要目的,从而加强了职业教育的开展,恢复了一大批职业学校,取消初、高级中学的文理科,把普通中学改为农、工、商等科的职业学校。如在伪安东省就把安东、庄河、岫岩、临江、通化、抚松、长白等县的十所中学,改成了农业学校等实业学校。可见,在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的初期,就把以农业教育为主的实业教育作为其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1937年5月2日,伪满政府正式公布《学制纲要》,并于1938年初正式实施“新学制”。新学制强调“重视事业教育和实务教育”,将国民高等学校都改成了四年制,农、工、商、水产等职业性的学校实务课程不断增加,削减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在伪满洲国国民高等学校中,农科学校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历年增加和恢复的国民高等学校也多数是农科学校。农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科学校的增加上,日伪政府在农业教育师资的投入上也是巨大的。以中等教育为例,截至1940年,全东北有中等教育学校188所,其中农科学校占44.68%;在师资方面,所有中等学校教职员共2901人,其中农科学校教职员1269人,占全部师资的43.74%。相比工业科学校教职员293人,商业科教职员664人,水产科教职员27人,伪满政府对农业教育的师资投入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可见,农业教育在伪满教育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日伪政府的教育进入了“战时体制”阶段,但农业教育依然是伪满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国民高等学校方面,1942年“伪满”共有学校165所,其中农科108所,占全部学校的65%;1943年共有学校175所,其中农科120所,占全部学校的69%。在职业学校方面,1942年公私立职业学校共有60所,其中农科学校就有28所,占全部职业学校的46%。这就说明,伪满农科国高,在整个国民高等学校中,都占据了优势。伪政府正是为了加紧掠夺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支持侵略战争,而持续深入地发展农业教育。

二、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伪满“新学制”下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1.普通学校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1)初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侵略者认为,小学教育是殖民地统治的基础,为了加强殖民统治,造就伪满洲国需要的“国民”,必须从初等教育着手。在伪满洲国的初等教育中,就包含着对中国东北地区儿童进行简单浅显的农业教育。1938年《新学制施行规程趣旨》中规定,“新规程之学科目中,尤须留意者,为初等教育之国民科、作业科、实务科”,这里的“作业科”、“实务科”就包含着简单的农事教育的内容。伪满民生部公布的《国民学校规程》规定国民学校科目就包括作业课,作业课的内容包括简易手工及扫洒、园艺初步以及简单的农事等。在国民优级学校课程设置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共有32学时的课程,其中就有4学时的实业课。实业课授课的要旨为:“授与关于实业之普通知识、技能,依地方情况得课以农业、工业或商业。”

阅读全文

学前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摘要: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各类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的发展,注重教学质量,寻求与企业合作办学,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培养上。针对学前及初等教育专业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双方合作的方式途径,以此类专业在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时给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前教育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职业院校,而不是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学前教育在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园、早教机构、青少年培训等,较之其他就业方向,更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近年来招生持续火热。越是在最热的时候,我们从教者就越应该冷静下来总结和探索这一就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以适应网络时代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让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当今社会变化较快,生存竞争激烈,各职业院校为加快自身的发展,注重与专业设置就业方向一致的企业进行教学合作,为此类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尤其看重对口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培养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企业的实践工作机会,是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应社会的需求与就业市场直接接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旧有模式中,强化的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实际教学效果中会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专业课程的开设等多方面原因使毕业生在实际就业中不能学以致用,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很长的适应期。针对学前教育这类需大量实践经验的专业来说,加强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是新模式下改革探索的重点。建立校外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与市内各大中小幼儿园、早教中心、培训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对于各合作的单位,也可通过这种模式获得长期的优秀人力资源储备,与学校的合作也同时提升了各合作单位的教学氛围,是一种互惠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此类教学机构提供的实习资源,学生把前期学校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课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迅速找到差距,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在探索学前及初等教育专业与各合作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很多的院校已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如“工学交替、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等模式。具体到将已接受一年以上专业培训的在校学生,分散到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一名教师的角色,从心理发生改变,通过跟班实习,可以在各幼儿园、早教中心、培训机构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将已学知识实践应用到教学中去,亲身感受学习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等,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增加其责任心与使命感。这个过程后学生专业技能不足的情况肯定会出现,然后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时,会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对专业课的学习势必更加认真。在学业考核过程中,实习表现也会在学分制中占很大的比重,合作单位有一定的给分权利,既能增加合作单位的合作认同感也给予了制约学生实习阶段行为表现的权利。在未来的就业中,实行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既可对就业单位进行选择,而用人单位也可通过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表现给予就业机会。这一过程也可总结为“学校教学+实习实训+学校教学+选择就业”的全程合作培养模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