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传统戏曲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台湾传统戏曲的文化创意
消费社会、图像时代、读图时代、网络社会,理论家对当代社会的这些概括多少都强调了媒体与娱乐市场的新变:与报纸、杂志、广播电台、无线电视、电影、有线电视等传统媒体比较,当今数字新科技与新媒体的出现及娱乐产业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使得娱乐方式、渠道得到革命性的刷新。它们都鼓足劲头、粉墨登场以图抓住人们的眼球,面对激烈竞争的众多注意力诱惑,如何使被分散化的受众对传统的表演艺术青眼有加?如何直面严峻的生存危机考验,既妥善保存同时又积极延续传统戏曲?台湾业界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他们文化创意的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一、扎根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创新 戏曲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而现代化既是戏曲本身的内在要求,更是产业化的要求。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等领域的混合体。台湾戏曲种类繁多,包括京剧、豫剧、北管、南管、歌仔戏、布袋戏、皮影戏、傀儡戏等,它们作为曾经的大众流行文化参与了台湾文化传统的建构。世易时移,要想使信息爆炸中的人们对它产生兴趣,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赖以构成的戏曲艺术都必须现代化,因应时代的脉搏。换言之,必须使传统戏曲活化,而活化的关键在于创新。这里首先必须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创新本该是对艺术一个极高的标准,现在它却成了一批蹩脚的末流艺术的托辞。创新原本应该是经历了大量的学习与模仿之后,对传统艰难的超越,它是在无数一般的、普通的艺术家大量模仿和重复之作基础上偶尔出现的惊鸿一瞥,现在它却成了无知小儿式的涂鸦。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模仿和重复大师的经典,只有人徒劳的教导我们如何去创新——然而创新是无法教会的,所以这只能是一种徒劳的艺术教育。”[1](P331)不应误会的是,这里不是否定创新,而是尤为强调创新的前提是真正地了解传统的精华,领会传统戏曲的内在意蕴与艺术真谛,从传统的“源头”来生发出“活水”;否则,要么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要么是随意肢解传统。 台湾政府非常重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行政院”2002年就颁布了“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其中提出了包括表演艺术在内的若干未来应优先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来落实“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目标。在这样的政策大背景下,十多年来,前身为三军剧队的“国立国光剧团”正是秉持以传统为根基、启发创意为宗旨的理念,不断创新,因此在京剧、豫剧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体现了台湾戏曲艺术的繁荣景象与宽阔前景。根据“国立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的介绍,创新具有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内容、情节或精神内涵应力图贴近现代人的关切,二是形式应尽量合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譬如,多元的叙事手段,明快的节奏、精炼的结构等。这当然不是要求连故事背景都要现代化,如果能以呈现多面的人性为依归的话,即便是以三妻四妾为社会背景的古代情节或君正臣贤的古老素材,也可能与当代社会相互激荡而产生共鸣,甚至还可能反映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幽微情思。因此,现代化创新并非一股脑儿抛开所有旧的题材,但凡能以灵活的叙事技法深层或多维地开掘人性就会是具有现代感的好戏——以传统表演体系演出的能够引起现代人共鸣或反映现代人思想情感的戏。如此以来,传统美感与现代情思就在戏曲演员的唱念做打、扬袂转身之间流转,而延续戏曲传统与现代化创新也就水乳交融般一体化。王安祈的创新定位在实践中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譬如,国光在北京长安戏院演出《阎罗梦》,演到三国亡魂反省思考自我历史定位时,楼上大学生座位区传来阵阵掌声,这是十分难得的现象。因为一般要在传统舞台上得彩,唱、水袖舞蹈、翻滚跌扑打等不可或缺,而这一段却是以诗韵念诵的“灵魂的灵魂深处”,导演采取“非戏曲”手段在灯光音乐配合下以“整体造型”方式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年轻的大学生观众无疑领悟到了这种手法所体现的深刻内涵,所以才会在既无唱腔也无身段时针对“戏”本身而鼓掌。国光的很多戏都是这样将现代情思与多元叙事有机结合,又如十年团庆创新之作《三个人儿两盏灯》从一开始就设定了大量采用电影镜头切换的呈现方式,注重视觉意象的层叠呈现,以长篇抒情的形式进行实验,在情感内涵和抒情方式两方面都突破了传统京剧的范畴。实际上,现代化也是时尚化,有学者指出:在戏曲走向现代化的变革中,我们应当丢弃传统中那种浓重的教化意味与演绎故事的陈旧方式,而采取更符合当代社会、更自然、更本色也更流行的方式去重现历史的悲欢离合,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语言的更新。[2] 传统戏曲要想生生不息,就必须适当注入当代语言,尤其是为人民大众喜闻乐听的民间语言。传统戏曲只有充分吸取当代的民间语言,才会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与时尚感,曾经是民间艺术的戏曲经典也才会真正地回归民间,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总之,时尚化与现代化是戏曲产业化的重要经验。 二、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年轻观众 戏曲产业化的关键是培育消费者群体,没有广大的受众,戏曲产业化说得天花乱坠终究也是枉然,而开展艺术教育是其中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来,世界上的一些先进国家无不以开发艺术教育的多样功能来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刺激创意改革。譬如,1997年英国倡导的创意文化产业就以艺术教育为核心,而2002年6月美国通过的一项名为《没有孩子落后条款》的法案(NoChildLeftBehindAct)则从学校教育出发,主张深入研究、整合艺术资源与教育课程,从而为青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增添必不可少的艺术想象力。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戏曲教育可以使得青少年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传统的情思浸润心灵,舒缓、摆脱单一的教育模式的枯燥乏味与巨大压力。国光剧团以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为目标,将传统的丰富营养转化为易于感知与欣赏的体验过程,通过艺术教育来拓展受众群体,从而推动了传统戏剧的年轻化。[3]国光剧团运用系统的教学手法来设计活动流程,其课程规划有如下几个原则:1.主题系统化:为了便于学生了解,把戏曲表演元素进行一系列主题分类并系统讲述,相关主题系列包括:“流动的舞台”、“演员造型术”、“一桌二椅的创意空间”、“京剧锣鼓与演员四功”、“音乐的声音表情与表演意念”、“浓妆艳抹画脸谱”、“阅读京剧”、“教案探索”等。2.形态多元化:开发多元的表现形式,强化主题清晰的掌握步骤。#p#分页标题#e# 除了专题讲座、演员示范、声音体验、造型装扮、剧目赏析、剧场导游之外,还有脸谱彩绘、形体操练、想象探索等多个单元的设计,通过这些艺术教学样式的相互交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3.注重体验与互动: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戏曲的特征,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把“实务体验”及“互动分享”作为重点。这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内容,还可以增进参与人员之间的交流,深化学生对于活动经验的美好体味,从而增强他们主动接触戏曲艺术活动的兴趣。 国光的艺术教育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规划相应的课程,譬如暑期特别为亲子开办的“儿童夏令营”、“戏曲体验营”,针对中小学生户外教学的“艺术直达列车”,走进大专院校艺文讲堂的“专题示范讲座”,配合各大学文艺季进驻校园的“驻校艺术家活动”——通过“剧场人文讲座”、“拍案京奇工作坊”、“海报文宣资料展览”、“京剧创意秀竞赛”、“精选剧目演出”等系列主题使青年学子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戏曲的丰富内涵。国光还特别注重戏曲师资的培养,它为各级学校教师开辟了“教师研习课程”。需要指出的是,国光的艺术教育还是全民式的,为了让传统戏曲的生动形象广泛走进群众生活,国光还有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配合巡回公演导引全民欣赏的“台前幕后看京剧”活动、与各地小区大学合作“终身教育—戏曲推广课程”、日常带动上班族健身的“京剧健身操—京剧舞”广场活动等。为了真正达到全民“轻松看京剧”的推广理念,国光剧团的艺术教育还一改昔日正统的、死板的说教形象,全力打造艺术推行活动的青春氛围,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活泼有趣。它借助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主题概念来引导参与者进入戏曲生动的想象世界;同时以具有变化性的内容组合替代单一的节目欣赏,使各系列单元可依据主题的需要形成具有弹性的教学课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践证明,透过艺术教育来宣传传统戏曲收获颇丰,它有效促进了艺术家与青年观众的情感交流,不仅大大缩小了大众对于戏曲艺术的疏离感,而且使得国光的艺术教育课程逐渐深受各级学校师生的欢迎,它们进驻校园传播戏曲已成常规化节目。国光近年来各项演出活动的观众问卷调查也显示,自2003年起传统戏曲的受众有大约半数左右四十岁以下,而新编戏曲每档演出中受众则有七成以上不到四十岁,其中近八成都是在校学生,而且多半还都曾经参加过国光剧团的相关推广讲座或艺术教育活动。当有一大批青年学生不再把传统戏曲当作枯燥无味的陈年古董时,戏曲靓丽的青春风采就自然而言地绽放开来,戏曲传统就在不言中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三、建立产业园区,发挥衍生效应 1980年代,台湾省宜兰县为了响应“文建会”推展各县市地方特色的号召而在文化中心内设立了台湾戏剧馆,它代表了兰阳地区的地方民俗文化,在民间戏曲逐渐式微之时俨然成为台湾歌仔戏曲的代言人。为了推动台湾的民俗技艺活动、传统艺术戏曲表演,展现地方文艺的传统风貌,“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1月28日在宜兰县五结乡正式成立。中心主要以传承传统艺术为首要目标,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宜兰园区则由统一超商与兰阳文教基金会共同合作成立的统一兰阳艺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园区开放后,不仅吸引了来自省内各县市的观光游客与省外游人,带动了宜兰的观光产业,而各县市乡镇的机关学校、单位团体也纷纷将园区列为户外教学及教育活动的首选之地。可以看出,休闲、教育与戏曲欣赏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戏曲旅游”的方式是戏曲和旅游经济的结合,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从供给角度看,戏曲旅游是由相关旅游企业提供的一种依托戏曲艺术、戏曲文化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它实现了旅游业、戏曲业之间的相辅相成、共生共赢。从需求的角度看,戏曲旅游是指游览者以热爱戏曲、欣赏戏曲、参与戏曲及相关戏曲交流等为基础,轻松地融入旅游公司营造的戏曲氛围的一种旅游活动。合而观之,戏曲旅游是以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为展示平台,以游览者的积极参与为重点,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欣赏性、休闲性、娱乐性的一项最终达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双赢的活动。除去观光旅游,产业园区的建立还充分带动了其它衍生效应,譬如人文休闲、特色美食、商品购物等等,从而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为这一地区带来了巨大商机。 园区占地24公顷,共有21栋建筑及景观区,分别依据传统戏曲、音乐、舞蹈、工艺及民俗杂技的需求筹建,中心兼具教育、文化、休闲的功能,肩负着岛内传统艺术研究、保存、传习、推广的重任。“国艺中心”前方的“戏剧馆”可供戏剧、音乐、集会等多种用途使用,后方五层四高塔建筑为“曲艺馆”,是传统音乐的传习及演出场所。园区内还设有“河洛坊传统布袋戏馆”。布袋戏又名掌中戏,是台湾传统戏剧的精髓。由于霹雳布袋戏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戏馆也配有一系列的相关产品,譬如木偶、剧集原声带、计算机、在线游戏及其他人物商品等。另外,园区内还有专营文房四宝、陶艺制品、彩绘木屐的店铺。园区内的建筑富有传统艺术之美,有多样化的传统民俗街、小吃坊、名艺师工作坊及功能齐全的展演厅堂、会议室、研习教室等设施,除了现代化的功能与视觉美感之外,中心可以形象化地再现早期先民的生活场景,并给游客提供接触传统艺术的机会。传统艺术中心内容丰富,可以让人了解台湾的发展历史,体会古代先民开拓台湾的艰辛历程。园区的展示系统分为动态展示和静态展示,前者以市街聚落区以及水岸的露天舞台、田园景观区等技艺展演活动为主,后者则以展示馆的传统工艺美术与戏剧馆文物陈列室的音乐戏曲相关文物的展示为核心。 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开拓华语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海峡两岸在隔绝将近40年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而戏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譬如,相继在厦门及台湾召开了多次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演出,两岸的歌仔戏剧团也进行了多次互访交流,2004年两岸还首次在厦门举办了“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近年来台湾与内地各省份之间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形式多样,稳步推进了产业化进程。综合起来看,有如下较为成功的做法。#p#分页标题#e# 第一,合作创意。集合两岸戏剧界的优秀编剧与演员,共同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戏曲作品,以高质量的成果积极开拓整个华语市场,提升海峡两岸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得两岸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互惠互利。譬如,两岸艺术家群策群力,携手打造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舞台剧《我的祖宗十八代》、舞台剧《游园惊梦》等。此外,两岸演员还多次同台表演,共同谱写了两岸文艺合作的新乐章。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出文化的创造力,台湾在创意与人才等“软实力”方面实力雄厚,相比之下,大陆则在资金、土地、市场等“硬实力”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两岸在文化创意产业上联手合作,必能打造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产业品牌。 第二,相互借鉴产业化的经验。自1997年英国工党新政府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后,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个国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而大陆各省与台湾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也有共同的与各自特殊的经验,因此,可以互通有无,共同促进。譬如,一般而言,戏曲的舞台或艺术层面受到较多的重视,而幕后事务常常被轻视,但它其实关联着表演的成败与艺术的荣枯。所以,如何经营、管理企业——表演场所管理、剧团管理、舞台设计、市场营销等——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台湾霹雳布袋戏与国光剧团在这方面给出了示范。加强两岸的交流合作,可以为戏曲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传统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挑战
【摘要】传统戏曲形式与当代青年学生时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传统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借力政策,顺势而为,加大创新力度,加强融合保障机制建设,同时还要加快戏曲鉴赏课程建设步伐。
【关键词】校园文化;戏曲文化;融合;对策
一、高校开展戏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大学生价值养成的重要途径
经过千年孕育积淀而成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传统戏曲以宣扬忠、孝、节、义为己任,以生动形象的艺术表演为手段,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引导民众的道德价值取向,规范社会伦理秩序。传统戏曲所反映的许多价值标准,如仁慈、忠诚、孝道、惩恶、扬善等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共同源流,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和发扬的文化精髓。对于高校来说,开展戏剧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且戏曲集说唱、音乐、舞蹈、绘画、服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寓教于乐,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化和价值养成。
(二)是大学生美感培育和情操陶冶的需要
戏曲的表现形式是美丽的,“是一种经过调试提炼的美的精华。千锤百炼的唱腔设计,举手投足间舞蹈化的程式动作,雕塑性的亮相,象征性、示意性的环境布置,异常简洁明了的情节交代,调试选择的戏剧冲突,使内容和形式交融无间,而特别突出了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美”[2]。在校园文化中融入戏曲文化,可以使大学生直观感受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文学、音乐、舞蹈、服饰、风俗的魅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戏曲是珍贵的美育资源,生动展现着社会大众对美的诉求及对善的循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戏曲文化,让大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和知识,欣赏经典的剧目,可以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
传统戏曲来源于民间,而且发展于民间,戏曲艺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戏曲文化与音乐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能够看出群众文化活动已经取得了突出性的成果,对于戏曲的传播而言,需要明确戏曲艺术的目标群体,结合戏曲艺术的传播特点,让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为今后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建议。
戏曲艺术的传播,可以看出此项艺术传播,一方面能够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质量与层次,另一方面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大众零距离接触,从而让社会大众能够伸手可及这些文化。结合当前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内容的丰富,能够看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与层次的提升,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增色不少,而当前作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需要注重多媒体等技术的使用方法,方法的正确使用能够让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更加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能够看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需要结合戏曲艺术传播的情况而定,戏曲艺术的传播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借助多媒体等技术的理论,从而为今后本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艺术等力量的支撑[1]。
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大部分的群众对于传统戏曲以及戏曲文化活动的兴趣度一般,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政府对于社会大众的引导不够,对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工作不到位,从而导致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之间的融合过程十分漫长。文化部门需要借助文化宣传等的工具,借助现代化的宣传手段以及宣传工具,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宣传,这样能够为本地区的人民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此举的目的在于能够充分实现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的普遍性融合,这样就能够优化戏曲文化的活动氛围,为本地区的文化事业做出一份贡献。从当前部分地区文化馆的工作可以看出,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工作,如联合地方交通部门打造戏曲文化主题车厢,于地铁电视、公交车电视、户外电视上投放戏曲文化活动相关信息,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戏曲文化活动之中[2]。
在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开展中,以提升当地的居民的文化素养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主要宗旨。这不仅仅是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原则,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品牌化的基本原则,在当前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服务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对地方文化部门的投入力度,并扩大传统戏曲艺术的宣传范围,要整合家庭、文化、社会的优势与可利用的资源,对三者的优势进行组合,我们就能够强化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传统戏曲宣传的过程之中,需要重视第三方在其中扮演的作用,加大对本市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宣传力度,最大化利用社会文化的丰富资源。坚持以人才兴馆、活动强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宣传本地区的文化,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实现对本地区文化影响力的扩大。通过工作实践,我们以中央财政的专项补助为免费开放工作基础,以中央的"文化惠民"政策为指引,以群众迫切的新文化需求为动力。通过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提升本地区群众审美价值,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单位,在本地区的人民政府、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贴地气发展地方戏曲,可以看出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服务获得了整体层面的突破。在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和免费辅导培训等工作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服务主旨的明确对于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发展有着积极性的促进。当然结合本市的群众文化活动负责人所言,变化是方方面面的,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工作人员只有明确文化服务的主旨,才能够顺利开展文化活动,突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在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背景下的作用。《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结合《条例》的颁布,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需要结合当地的规划,进一步从规划引导、旅游产业融合、景区(点)建设和管理、乡村旅游、服务与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要求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各级各部门坐好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等的各项工作,从而为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提升文化服务的质量与层次提供地区案例的支撑[3]。对于我们而言,需要注重的是民俗民间文化,对本地区文化产生的影响,只有明确民俗民间文化以及本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获得全民支持做到全民参与,为今后本地区的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以及文化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建议,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提供公共文化的服务机构,需要在公共文化的保护过程之中,需要注重整合地方民俗民间的文化资源,进一步突出本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从而为本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并且在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之中,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文化或者手工艺的民间传承者,并在工作的过程之中积极探访他们,这样就能够实现对民俗民间文化的深度挖掘,这一点是当前将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建议。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过程之中,需要把握本地区现有的戏曲文化资源,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研究时,各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不仅需要对自身的业务素质进行提升,更需要根据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实际情况,对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品牌化的建设进行动态性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甜:《戏剧创作和表演辅导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应用》,《传媒论坛》,2020年第7期。
[2]张岳满:《新媒体平台在戏曲文化传播中的运用研究——评<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 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8期。
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探索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传统戏曲如同璀璨明珠,绽放光芒。从古到今很多人都喜欢戏曲,戏曲深受民众喜爱。为了充分利用民间与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扬光大与继承戏曲艺术,让群众文化与传统戏曲实现统一与融合,需要综合考虑。这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对此文章将以实际角度考虑问题,分析群众文化与传统戏曲结合策略,探索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统戏曲运用思路。
关键词:传统戏曲;群众文化;结合探索
我国的戏曲艺术深受老百姓喜爱,国内外很多人都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于世,这表示戏曲艺术具有扎实的文化根基与巨大的文化价值。自从社会中出现了戏曲,其便一直受群众所喜爱。一词一句、一腔一调表达的是国人内心的酸甜苦辣与情感,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传统戏曲的传承与普及,可以满足民众文化诉求,进而扩大戏曲的受众范围,让更多人了解戏曲艺术魅力,是时代的责任,也是艺术的发展追求。
一、传统戏曲的推广价值
虽然很多民众非常喜欢戏曲,但的确也有部分人不了解戏曲。不了解戏曲自然无法知道戏曲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戏曲能够帮助不同身份、信仰、阶层的人了解我国的吸取历史,进而发扬光大我国的戏曲文化。戏曲本身的感染力极强[1]。通过观赏戏曲,能够让人民百姓了解历史,提升自我文化涵养与道德修养。我国戏曲种类极多,主要包括黄梅戏、京剧、昆曲等内容。形式多样的传统戏曲,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带给台下观众极大地震撼。表演与观赏过程,本就可以看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其具有现实性引导意义。对此有必要在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和推广传统戏曲,这样的方法与过程能够让传统戏曲重获生机,形成活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进步,满足民众对于文化的实际需求。在良好的文化氛围阴道中,民众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2]。传统艺术走进了大众,表演者与观众心贴心、面贴面的互动产生了情感共鸣,能够打动群众,有序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水平与质量,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获得有效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我国的戏曲艺术,爱上我国的历史文化。
二、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融合特征研究
(一)群众特点。众所周知,戏曲本就从民间来,在数百、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之所以没有被时代淘汰,就是因为具有群众性特征,深受群众喜爱。新时期背景下,只有走进了群众,进一步体现群众性特征,才能彰显曲艺和人民的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在新形态条件下,如今不少人对传统戏曲抱有偏见[3]。不过也有很多地方群众对于传统戏曲表现支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续巩固支持者,同时也要改变存在偏见者的态度。让戏曲真正走进人民,让人民能够爱上戏曲艺术。
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研究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戏曲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古至今,戏曲备受民众青睐,怎样发挥出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进行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让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有机融合,这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对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二者结合的策略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传统戏曲;群众文化;结合;分析;研究
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历经千百年风霜仍留存于世,其文化价值可见一斑。自戏曲诞生至今,便深植于群众之中,一腔一调、一词一句无不表达了国人内心的情感和酸甜苦辣,乡土气息甚是浓郁。进行传统戏曲普及和传承,进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扩充戏曲受众的范围、传播戏曲艺术的魅力,这也是当代文化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传统戏曲推广的价值所在
传统戏曲是普通民众了解历史、发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戏曲文化也极易被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所认可。戏曲艺术具备极强的感染力,民众欣赏戏曲,便可从中了解历史,也会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传统戏曲所涉内容繁多,主要有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形式多样,备受民众喜爱。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表演,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在群众中推广和普及传统戏曲,不单单会让传统戏曲焕发生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且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营建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助力全民素养的提升,让传统艺术融入大众,让表演者和观众产生共鸣,继而进一步强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使传统戏曲成为一种人民的艺术。
二、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特点分析
(一)群众性特点。传统戏曲文化源自民间,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性特点如影随形。新时期背景下,文化环境呈现出新样态,尽管说有些人对文化工作中的戏曲文化抱有偏见,但在部分群众中传统戏曲的基础群众文化特点仍旧存在。
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整合探讨
一、将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
1、强引导,鼓励群众参与
将地方戏曲等群众特色文化不断发扬和继承,将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与经济发展同步的事业,形成良好的民风民气。绍兴嵊州市、新昌县作为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民营越剧团办得有声有色。据嵊州市有关部门统计,嵊州市现有民营剧团120多个,演职人员4500多人,年创收在亿元以上。嵊州市把发展民营剧团列入了“越乡文化名市”总体规划,设立了越剧事业发展基金,投资数亿元新建越剧艺校,以加快越剧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开展民营剧团“星级创评”活动,定期培训演职人员和演出经纪人,实现民营剧团演职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与公办文艺院团同等待遇。这些群众力量自发组织的民营剧团在接受政府长期、连续的政策性引导后,拥有了极大的生命力,他们的精彩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戏曲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戏曲受众的接受范围,让戏曲文化在社区、农村等更广泛的天地得到了更深入的流传。
2、加大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是制约群众文化发展的另一大瓶颈。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及活动资金来源、资金投入不足也限制了戏曲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些领导对戏曲文化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一味地追求时尚新颖的都市文化,认为戏曲文化的传播没有明确的价值,过分偏重于现代化建设,忽略了戏曲文化的发展。戏曲文化发展存在严重不足,打消了群众文化发展的信心以及人们的热情;领导不愿意在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及群众文化活动资金来源方面增加投入,导致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及群众文化活动资金来源不足。政府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职能,把群众文化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不断提高用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各级财政要以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逐年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群众范围,重点扶持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精选优秀的戏曲作品,使群众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建立群众戏曲优秀作品奖励制度,对荣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评奖的优秀戏曲文艺作品给予奖励,要加大对群众性戏曲(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为了实现基本公共文化供给的多样性,保障群众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欣赏需求,可以将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即“市场提供,政府购买”、“政府花钱老百姓看戏”,举行“流动大舞台活动”、“文艺下乡汇演”,从而实现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广戏曲文化的目的。
二、结论
本文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出发,探讨了新农村这一社会大背景下的群众文化的发展不足和新的发展方向,尝试将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相结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传统戏曲艺术的生存和传播
中国的传统戏曲是世界范围内完整保存下来的三大戏剧文化体系之一,它是包含着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杂技、武术、表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在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和乡村社会格局中,传统戏曲所积淀的是一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整体文化精神。保留了传统戏曲程式精髓、文化内涵、思想意韵,得到观众普遍认可,并在时间或空间上广为流传的改编、新编、移植的剧种、剧目亦都属于传统戏曲的范畴。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过程,也是传统戏曲艺术传播的过程。本文所谓的传播,是指广义上的传统戏曲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内涵的扩张,在开放的艺术交流、艺术借鉴、受众参与的影响下传统戏曲程式形态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市场和科学技术因素在传统戏曲革新中的辅助功能。 一、传统戏曲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审美内涵 中国传统戏曲根脉久远、绵延悠长,上下几千年的筋络穿起了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传统戏曲作为浸透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灿烂文化的活化石,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传统戏曲自身的发展,经历了生存的坎坷和艺术的蜕变。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传统戏曲具备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传承、沿革和发展中,传统戏曲一直活跃在文化阵地的最前沿,而且具有强烈鲜明的时代性,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国的传统戏曲在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中,不断地演化、借鉴、丰满。与诗词、舞蹈、音乐的结合,使传统戏曲自产生之日起便具有多种元素相互交叉协调发展进步的特点,呈现出综合艺术的特质。《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言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是古人对传统审美的认知,是对综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初步概述。现代的欧阳予倩则更明确地说:“中国戏是歌(唱工)、舞(身段和武工)、表演(做工)、道白四者同时具备而又结合得很好的特殊的戏剧艺术形式。”[1](P19) 可见,传统戏曲的综合性特征是其审美内涵的首要因素。传统戏曲的综合审美性的表现可概括为角色行当化、内容多元化、表演歌舞化、舞台虚拟化四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全面展示出传统戏曲的魅力。传统戏曲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角色行当化是和异彩纷呈的流派艺术结合在一起的,在传播中迎合了不同审美群体的需求。以京剧为例,行当分四:生、旦、净、丑。在这四大行当中又分为很多细小的行当,如: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老生、小生、武生、铜锤花、架子花、文丑、武丑等。从地域上来讲,有在北京扎根以正统自居的京派和以上海为代表的其他各地京剧艺人的海派之分,京、海两派各有千秋、人材辈出。北方出现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等;南方则出现了“麒麟童”、“盖叫天”等表演艺术家,随着时代的发展,京派和海派的各自特色已经出现了多方面的融合,在丰富了京剧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使京剧的发展更具潜力。京剧的流派之多、之全、之广,可谓异彩纷呈、繁花似锦,而其它地方剧种亦有类似的情况,在这里不多赘述。传统戏曲在内容表现上多种多样,人伦道德和历史文化知识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在忠、孝、仁、义、礼、智、信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体系下,关于“忠孝节义悌”的各类传统戏曲剧目数不胜数,核心的儒家文化内涵在传统戏曲的传播过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形成了高度统一的价值观。观众通过看戏加深了对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理解和接受,学会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一定程度上传统戏曲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反过来这种文化接受氛围的形成和审美模式的出现,使传统戏曲可以在一定的规律之下不断发展、创新,不因改朝换代或突发的历史事件而消亡,进而能趋利避害,发挥宣教的特长,成为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欣然接受的文化形态。 在表演上,传统戏曲的伴奏和唱词基本上保持着对应的关系,因为戏文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诗歌的韵律特点,一般的情况下比较规整,不但体现内容美,也能体现节奏美。但同时板腔体的多种体式,有时又不是词曲一一对应的,比如有时紧拉慢唱、字稀腔长,有时反之,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玉堂春》(《三堂会审》一折)中,西皮慢板“鸨儿买奴七岁整”,字疏腔密,一方面唱出苏三此时诉说的悲凉的心情,一方面表现京剧的音乐伴奏的节奏美。接下来的流水“那一日梳妆来照镜”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美在其中。不同的板式有不同的伴奏与戏文的方式,通过长时间的审美传播,这种标准已经被人们接受,并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判标准。其实就音律来讲,因为其集成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精髓,并融入了传统民歌和曲艺,增加了其表现方式的多样性,也拓展了传统戏曲艺术表现的音乐空间。传统戏曲的念白,虽然有时是无伴奏的,但也体现着音乐内在的美。原则上有以下的对应关系:伴奏音符的多少、音阶的高低和唱词字数的多少、字音的高低相对应;伴奏拍式的长短、拍数的多少和句法的长短、句数的多少相对应。唱词内在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是内在固定的,这样即使在念白时无伴奏,观众在欣赏时还是可以体悟到音乐的节奏美。把无形的音乐融入到欣赏中去,在欣赏的同时也是观众对传统戏曲审美的认知过程。即使观众不明白其中的理论关系,仍可以感悟到其中的美,这便是传统戏曲深刻审美的映照。 传统戏曲艺术是对生活的浓缩反映。就像摄影的布光、绘画的构图、音乐的旋律、舞蹈的步伐、电影的蒙太奇一样,传统戏曲艺术用高度精炼、集中、诗化的歌、舞、念白、人物动作等手段表现生活。传统戏曲的伴奏乐器是中国民乐中使用的乐器,传统戏曲的语言共通着诗词歌赋规范,传统戏曲的精神内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传统戏曲的历史性的梳理,审美内涵的把握,自身综合特点的认知,可以发现传统戏曲的生存动力是强大的,而且完全具备继续发展繁荣下去的潜质。要发扬光大传统戏曲,我们要做的是去发掘传统戏曲的美,传播传统戏曲的继承精神,巩固固有的体系程式,改善其不足,从内核上保持其审美特性。 二、传统戏曲艺术的生存和传播 #p#分页标题#e#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它广泛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精髓,从民间艺术中获取给养,在成长中吸收了剪纸、皮影、面塑等民俗艺术的造型、色彩、制式等元素;又从民间口头文学、曲艺和地域文化中借鉴优秀历史故事和传说来丰富自己的剧目。在发展过程中,戏曲又与多元的民间文化相结合,借助民间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同时,观众的参与和培养,发展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传统戏曲传播重要的保证,是传统戏曲生命的不竭动力。康熙年间有北方民谣说:“山东六府半边天,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烟密,比不上武强一南关。每天唱上千台戏,找不到戏台在哪边。”其中“千台戏”指的就是戏曲年画。年画艺人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影响,把自己亲身所感受到的戏曲故事、戏曲舞台、戏曲人物,塑造在他们的木版年画作品的创作中,使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形象得以长留在人们的心中,使戏曲艺术的传播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以实现。戏曲年画以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成就最高。桃花坞戏曲年画内容以徽戏为主;杨柳青戏曲年画的内容前期为昆曲、京腔剧种的演出剧目,如《盗仙草》、《辛安驿》等,后期大多反映的是梆子和皮黄戏的内容。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桃花坞后期戏曲年画面向看戏较少的农村购买者,随时需用文字对画面进行解说;而杨柳青戏曲年画在极其熟悉戏剧情节的京、津民众面前,常常省略这些。这正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使用不同形式和程度的传播方式方法,追求不同的传播效果典型实例。戏曲界有句老话:“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传统戏曲始终把三国故事当作重要的题材来源,不同的剧种,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三国戏曲作品。《三国演义》的绝大部分情节都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得以再现。《群英会》是其中最为精彩生动的篇章,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赴东吴与周瑜共同筹划联合抗击曹操大计,二人相互斗智,其中包括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苦肉计、打黄盖等情节。20世纪6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把京剧《群英会》拍摄成彩色影片,遂成为千古绝唱的艺术经典。选取《群英会》进行拍摄,一方面是烽火连天的战场、数十万人的拼杀、犬牙交错的矛盾冲突,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行当、唱段丰富齐全,能全面展示京剧的水准;另一方面,北京京剧院云集了谭富英、马连良、叶盛兰、袁世海、裘盛戎、萧长华等名角儿,增强了票房的号召力。这样既传播了京剧艺术,又取得了经济上的回报。 传统戏曲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重要的娱乐活动,逢年过节和喜庆的日子演戏是乡村的传统习惯,各地的民俗庙会和普通的婚丧嫁娶都会有戏曲参与。到农村找观众,参与到民间戏曲的氛围中,为广大农民朋友创作喜爱的作品,为平民百姓服务是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乡村的戏曲是淳朴的、善良的、世俗的,寻找民间传统戏曲艺术形式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是扩大民间戏曲市场的必要实践,需要自身的探索。例如获得了广泛好评的新编古装传统闽剧《红豆缘》就是根据民间传统戏《城下夫妻》改编再创作的,它定位于戏曲舞台的最原始状态,精神价值和舞台魅力回归于传统戏曲本体,把一个感慨世态炎凉、嫌贫爱富的传统老故事,改编成为一出充满平民生活气息和呼唤人间真情的作品,取得了成功。城市戏曲庙会作为新的戏曲传播形式,也为戏曲的演出和推广增添了别样的韵味,上海嘉定南翔古镇首届南翔戏曲庙会是很好的例子:戏曲庙会上演出了京剧、越剧、沪剧等剧种,邀请名家登台献艺,戏曲票友也得以粉墨登场,一展风采,过足了戏瘾。戏曲庙会的形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意,搭建了业余戏曲爱好者登台献艺的平台,吸引了民众的广泛参与,沟通了演员与百姓的情感,传播了传统民族文化,展现了百姓精神生活与节日娱乐的和谐氛围。将来类似的创新肯定会层出不穷,促进民间戏曲和舞台戏曲形式的交流,最终服务于传统戏曲的继承、发展、传播,促成传统戏曲的革新。 没有观众的传统戏曲,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传统戏曲诞生数百年来,经历了迅速扩张和长时期的辉煌,戏曲观众的钟爱、支持和参与在这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今传统戏曲进入了相对低潮的阶段,有些剧种和剧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一些流派正在或多或少地隐退于边缘化的地位,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例如俏丽中带刚劲,大方中见洒脱,豪爽遒健的“尚派”,尚小云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武生风格融入旦角大胆创新,在《汉明妃》(《昭君出塞》)、《失子惊疯》等戏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他为了艺术更是散尽家财创办“荣春社”科班,弟子遍布全国。时过境迁,今天大师博大精深的艺术居然面临失传的窘境。这里面尚先生后来移居西安是一个原因,尚派本来就难学也是一个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在于观众,首要层面的因素是尚派在与梅、程、荀的竞演中,忽视观众群的开发,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流派的发展上,慢慢地对尚派缺乏兴趣,对其关注度也随之而降,形成了互动中的恶性循环,观众急剧减少。加之,传统戏曲市场不景气,整体观众数量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各流派面临的生存压力都很大,尚派的处境就更加窘迫。没有观众捧场,就没有了市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动力,要振兴尚派首要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拓展观众群;振兴京剧亦是如此。 观众的参与渗透于戏曲的策划、创作、表演等每一个环节,观众从欣赏的角度提出的问题是有独到之处的,可以弥补创作人员和演员的主观创作的不足。现在观众参与的方式虽然较过去有所增多,但是观众的欣赏关注点被其他娱乐形式分化,加之有的戏曲团体和演员本身缺乏交流意识,戏曲观众的真正参与的比重较过去反而少了。振兴传统戏曲必须培养观众,让那些热心观众能广泛参与。巩固中老年人的观众群,重视青少年观众的培养,激发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兴趣与情趣,成为在新世纪振兴传统戏曲、培养观众的重点。京剧进入小学课堂是一个培养观众的契机,让孩子们了解京剧艺术,在审美上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与启发,帮助孩子们建立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认同感。循序渐进、积极引导,观众群一定会慢慢地扩大充实起来。现在举办的各种票友大赛上出现的戏曲小明星,让我们看到了观众回涌的苗头,也看到了传统戏曲振兴的希望。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的先后到来,使传统戏曲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联系的不断紧密,使得传统戏曲在传播和接受上更加迅速,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整个传播环境促成了传统戏曲新的发展机遇。#p#分页标题#e# 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在人类社会生成发展的进程之中,是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的产物,并直接参与到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中去,启蒙大众,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特别是传媒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不断地提升和丰富,使受众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就中国传统戏曲而言,传媒的发展有利有弊,总起来说是利大于弊的。随着时展进步,新的科技手段和新的理念让传统戏曲得到了有效传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在传统的搭台演出之外,广播、电视、茶楼、网络等传播方式正在成为传统戏曲传播的主要途径。观众在电视前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名家名段,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欣赏自己喜爱的传统戏曲,戏曲网站、博客、邮件、QQ群等成为广大戏曲爱好者的联系交流渠道。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受众对不同文化的接受能力激增,同时也增加了选择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流行文化相比,由于网络受众群体的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原因,传统戏曲相对处于劣势。这就要求传统戏曲要努力适应网络传播的要求,最终促进传统戏曲的革新。层出不穷的传媒技术的出现,使传统戏曲的传播得到了保障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戏曲文化的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世界上任何事情只要步入良性循环,就有了生命力,戏曲亦然。要在继承传统与借鉴吸收的前提下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行新的综合,以达到传统戏曲艺术永葆青春的总体要求。在传统戏曲的不断的继承实践中,各种有利因素集聚形成合力,共同促成自身艺术上和外部环境上的平衡,以达到发展的目的,是保持传统戏曲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在保持良性循环的同时,还要加强这种良性循环下的创新发展。 三、传统戏曲艺术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保护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面对挑战,把艺术、技术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勇于改革创新,突破体制的束缚,解放演员和观众,成为其继承发展的必然的选择。传统戏曲萎靡的根源在于缺乏浓厚的现代意味,在创作上缺乏对现代生活的有力展示和表现,而舞台艺术又没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现代审美特性,所以当今的戏曲作品未能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审美效应。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戏曲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商业生存空间,在艺术上需要大胆地革旧布新,开辟传统戏曲新的表演阵地,为观众打造新的审美情调,传统戏曲改革势在必行。市场手段能促进和引导传统戏曲的革新,但是创新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其中政府应该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旗手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理念上的更新、政策上的支持、财政上的资金投入等,都对于戏曲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戏曲的不景气首要原因是体制的弊病,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戏班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国营剧团体制所代替。缺乏“主角制”的创作观念和制度使国营剧团缺乏创作的生机。在突破体制的实践中,有很多形式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张火丁工作室就比较有代表性。为了摆脱体制的限制,让演员有一个更好的展示艺术的平台,中国国家京剧院为张火丁筹备组建了张火丁工作室,选取了国家京剧院最好的配角演员为她配戏,并为她量身订制演出剧目,组织工作室到全国各地演出,获得了很好的声誉,随着张火丁息演从教,这项工作告一段落。不可否认,这次尝试是实现传统戏曲艺术与商业市场的有机结合的有益探索。在戏曲的发展中,受市场的影响,商业演出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传统戏曲的商业演出可溯至梅兰芳大师,他先是两次赴日本演出,后来又到美国和苏联演出。特别是赴美演出是那个时代商业演出的巅峰。为了加强商业宣传,演出方提前半年在展演当地媒体上刊登广告展开宣传攻势,出版了介绍中国传统戏曲和梅兰芳的书籍,并赠送带有梅兰芳标志的小礼物;为了适应国际审美需要进行了变革,废除捡场陋规,净化戏曲舞台,剧本力求精练集中,加强演员舞台交流;按照西方的审美习惯,选择西方人能理解的故事和以表情动作为主的剧目。经过以上工作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既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又取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马连良的“扶风社”赴港演出就没那么幸运了,演出入不敷出,后来不得不拍摄戏曲电影维持,不过这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可谓因祸得福。这些案例对于现代戏曲的市场运作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商业市场的冲击或许是戏曲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机遇,近年来的小剧场演出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就拿根据昆曲《烂柯山》、京剧《痴梦》改编的现代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来说,这出戏经过改编,从朱买臣休妻的传统故事和传统道德伦理批判中解脱出来,用现代人的观点重新审视人的生存与婚姻、选择与命运,找到了撞击现代观众心灵的共鸣点。“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生存问题是每个人首要考虑的问题,当所嫁之人无法让妻子维持生计的时候,妻子想要寻求新生活是否是属于嫌贫爱富;一介书生无法金榜题名博得功名利禄,甚至让自己的媳妇填不饱肚子,是否说得过去……新颖有趣的话题都吸引了文化修养层次较高的小剧场观众的目光。而将传统京剧置于现代小剧场之中,演出样式上的新颖独特和演员表演的精彩得当、典雅细腻也是一扫小剧场创作粗糙状态的有益尝试。更重要的,它一改传统戏曲的教化功能,而更注重艺术对人生的况味的揣摩。事实证明该剧取得了很好的商业效果,成为一种商业操作的新探索。 进入新世纪,传统戏曲的改革更加任重而道远,改革的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经典剧目新排、历史剧新编、剧种间经典剧目的移植改编、实验戏曲等形式很好地实践了改革的初衷,为传统戏曲的振兴开辟了新的道路。传统经典剧目新排是一条改革之路。京剧《大唐贵妃》改动了原来《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的程式结构,用现代人的爱情观演绎出这段古代帝妃间的断肠情史;并且新创了30多段梅派唱段,将“鹊桥仙舞”、“霓裳羽衣舞”搬上了舞台。这种挑战经典的做法曾受到过质疑,但是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大唐贵妃》的改革是成功的,得到了梅派掌门人梅葆玖的支持,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梨花颂”唱段更是传唱开来。历史剧新编也是一条改革之路。新编京剧历史剧《泸水彝山》讲述的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编剧以《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为素材,参考河南越调《七擒孟获》创作完成。这出戏行当齐整,表现手段丰富,既具备了传统戏曲的所有元素,又有不少诸如蒙太奇、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高科技手段以及真实的流水场景的运用等创新之处,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取得了实践的成功。地方戏曲在这方面也不甘示弱,新编晋剧历史剧《傅山进京》把具有民族气节的学界泰斗傅山搬上了舞台,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p#分页标题#e# 剧种间经典剧目的移植改编是另一条改革之路。像京剧改编自地方戏的同名剧目有豫剧《穆桂英挂帅》、川剧《柳荫记》、莆仙戏《春草闯堂》、滇剧《瘦马御史》等,且都成为新的经典作品。豫剧《程婴救孤》是河南省豫剧二团在京剧《搜孤救孤》、《赵氏孤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剧种的特点加入新的艺术理念打造出来的。该剧进京演出大获成功,使濒临倒闭的河南省豫剧二团起死回生。有的地方戏剧团则将视野扩展到世界文学艺术的领域,越剧《马龙将军》就是根据莎士比亚名著《麦克白》改编的。这种国内国外的借鉴,一方面解决了剧本创作的问题,另一方面扩大了艺术上的交流,巩固了传统戏曲阵地。实验戏曲也是一条可行之路。革新,是一切艺术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不断的革新,就没有艺术的生命。推动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就需要大胆的实践。实验戏曲的尝试争议很大,从效果上来看,由于先锋派戏剧、实验话剧等形式存在,在吸引观众上突破并不是很明显,但是这方面的改革还在进行,相信找到传统与现代最佳交点的戏曲,最终会在当代观众的心目中树立起新的形象,赢得当代观众的普遍喜爱。 另外,戏曲电影的新突破也是戏曲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是戏曲的根,但戏曲想要有更多的观众,必须要有新的传播方式,有现代的传播手段,才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特有的片种,上世纪50年代程砚秋的《荒山泪》等剧目的拍摄,使我们能一睹大师的风采。到“”时期样板戏的兴盛催生了样板戏电影,从艺术的角度看,样板戏电影无论从拍摄的技术还是戏曲舞台形式的尝试都是很成功的,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潮流。改革开放以后,也有各种戏曲电影出炉,延续了戏曲电影的生命。进入新世纪,戏曲电影的创新尝试还在进行,数字戏曲电影《对花枪》、《白蛇传》、《锁麟囊》等相继问世。数字手段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京剧的传播,也推动了戏曲电影的创新。数字技术的运用使传播优势更加突出。例如,《对花枪》保留了京剧的大写意手法,利用数字技术营造背景渲染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演员的唱做更美、更干净利索,不同景别的镜头表现,增强了演员的艺术感染力。今后,要通过当今发达的传媒推广,高科技的影视手段,将更多更好的戏曲剧目呈现在银幕上,让戏迷观众不但只能坐在剧场听戏,还可以在家里欣赏到演员的精彩表演,大力开辟戏曲电影的阵地,为传统戏曲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戏曲发展过程中,由于全国各地交通不便、经济自给自足、文化交流有限、方言差别大、各地民俗不同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诸多地域特色明显的地方剧种。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区别的仅仅是形式上的差异。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不应束缚在京剧的范畴之内,而是广义的中国东方戏曲体系,是整个涵盖统一于表演的大的文化集成。被称为“国粹”的京剧的革新需要不断推进,地方戏的革新更应该予以同样的重视。在这方面,目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四、结论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之所以发展至今,是源自其开放的艺术精神。它敢于借鉴一切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艺术形式,敢于推翻自己、重塑自己,敢于在时代的轮回中做出关键的艺术选择。而这些是在保持其本身艺术价值、审美内涵和服务观众的前提下完成的,它既做到了生存于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历史长河,又维系了其传播、娱乐、教化、交流的艺术功能,表现出了不竭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这种生命力来自不断的艺术革新。在新时期传统戏曲的革新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的,面向市场则成为必然的选择。这就需要有大规模的市场营销策划进行积极的市场运作,以取得票房上丰收。政府的支持当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戏曲艺术的革新、传承需要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同时需要政府财政上大力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会迎着新世纪的号角,走出低谷,走向振兴!
传统戏曲资源的发展与运用
江苏省北部地区(以下简称“苏北”)包括徐州、淮安、宿迁等,地处中国南北交界,拥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戏曲资源,当地流传的传统戏曲犹如一颗颗明珠积淀着民族艺术的传统,极具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挖掘和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既是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迫切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开发并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探索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学校环境资源主要包括校园环境资源和教室环境资源。我校设置戏曲展馆,布置戏曲文化墙、戏曲走廊,在图书馆典藏传统戏曲的文字、文献、图片、音像资料,用具有浓郁戏曲风格的图像作为校园标识或校服图案,将校园铃声全部换成戏曲音乐。用学生的戏曲艺术作品装饰教室,教室的墙壁用戏曲舞台图案作为装饰,悬挂戏曲剪纸、泥塑、纸塑作品,板报、专栏以脸谱等戏曲图案作为题花和线条等,使学生在浓厚的戏曲氛围中引发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审美观念,发展审美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开发利用传统戏曲资源的主要途径,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从学科课堂教学人手。艺术类课堂深受学生喜爱,是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主要课堂。音乐、舞蹈课中欣赏优秀剧目,教学生学唱戏曲名段,演奏二胡、笛子、土琵琶、锣鼓等,进行手眼身法步等戏曲基本功的教学;美术课安排学生欣赏舞台美术、脸谱艺术、服装造型等,让学生学习戏曲图案的构图、设色;手工课,让学生进行戏曲风格的剪纸、泥塑、纸塑,用最简单的材料制作戏曲道具等,使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特点,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语文课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和德育因素,是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又一重要课堂。教师让学生收集整理反映劳动人民勤劳、善良、勇敢,为追求幸福生活努力拼搏的戏曲故事、戏词、歌谣,反映苏北风土人情的名段。教师先介绍其思想情感、戏曲背景、故事主人公等,让学生了解故事、戏词等文字中所包含的审美、德育因素和语言学习素材等,使学生受到审美感染。社会和体育课堂是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重要途径。 社会课教师还可以挖掘苏北传统戏曲故事、戏曲人物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踢腿、下腰、旋子、跑龙套等戏曲基本功,感受这些基本功洋溢着的程式美和动作美,体会其蕴含的审美情趣。课外活动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学校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途径之一。我校根据本地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组建一些社团或兴趣小组,到当地文化站或剧团查阅和收集民间传统戏曲的图片、照片、实物资料,聘请专业演员、民间艺人、戏曲艺术传承人等来校指导,举办各种讲座,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戏曲方面的才艺。 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苏北各地都有在传统节日举行小戏演出的习俗,如庙会、春节等。在这样的气氛下,发动家长带学生去观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还可以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熏陶。一方面发动家长共同搜集和提供资料,像照片、剪纸、图书、画报、戏曲乐器等,另一方面邀请喜欢戏曲的爷爷奶奶到校园来露一手,和教师一起指导学生。这样,家长等社区资源和学生、教师就产生了互动,戏曲教育就会逐渐步入良性轨道。 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学校教育责无旁贷。戏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和开发传统戏曲资源,戏曲这朵艺术奇葩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成为校园健康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