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传统思想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传统思想文化

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研究

一、蒙古族宗教观念中的生态意识

自然崇拜、宗教信仰作为人类原初的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原始初民对自然的懵懂无知和对自然力无法控制而产生的惊异、敬畏或困惑的心理。萨满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蒙古族等阿尔泰语系诸多民族信奉的原始宗教,其宗教基础是万物有灵论。在萨满教的原始观念中,天地、宇宙、人事都是由无法预测的神力掌控的。此外,萨满教认为,草原、山川、江河、树木等均由各自的神灵掌管。所以,在萨满教的自然观中,自然是有目的、有意志、有思想、有各种魔力的人格化体系。在这个人格化体系中,这些神灵都具有神奇的力量,掌控着宇宙时空的升沉祸福。如果人类虔诚地敬奉并爱戴它们,它们就能够保佑人类;如果人类忤逆、违背它们的意愿,它们就会降灾于人类。而且,在神灵和人类之间,还可以通过交流来传达彼此的心愿或想法,这种相互沟通的媒介是通过祭祀来完成的,而萨满就是完成人神之间沟通的神职人员。原始先民通过各种各样的祭祀礼仪,表达他们对神灵的敬畏、敬重,以期获得神灵的庇护。同时,通过祭祀,他们也把神的旨意送达人间,用以表示神灵也会关注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告诫人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生灵,否则,就会遭到神灵的惩罚。因而,萨满教的万物有灵论能够时时劝勉或告诫人类虔诚地善待自然、爱护自然。这样,人类就成为虔诚的生态保护论者,如同后藤十三雄所说:“化生万物的太阳、水和大地,对他们来说,恐怕不是所谓自然的抽象观念,而是切身感受到了太阳、水、大地的伟大力量,因而对它们都抱有一种神秘的情感。”久而久之,这种来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思维和神秘的情感就转化为先民的原始信仰。信奉萨满教,笃信万物皆有灵魂、深信灵魂不灭的蒙古人,把自然看作衣食父母和守护神,对其加以呵护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并传承下去,生生不息。蒙古族认为,广袤的大地是动植物繁衍生息的根基。因而,蒙古族非常敬畏和爱戴土地之神,一切玷污和破坏土地的行为都要受到谴责和惩罚,其原因就是怕惹怒神秘力量,导致灾难降临。这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族敬畏自然、敬重生命的生态意识,在他们祭拜天地、神山、圣水等各种习俗中也有集中体现。例如,蒙古族在饮酒时都要祭天,后来,这种祭天习俗逐渐发展为祭神山、祭敖包、祭神树等。在蒙古族先民的思维里,高山丘陵等突兀之处都充满了神秘感,它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是部落的保护神,也是通向天堂的幸福之路。对神山的祭祀膜拜,有很多禁忌。正是这些禁忌,使得蒙古族先民们不能肆意破坏自然。罗布桑却丹在《蒙古风俗鉴》中曾说,如果祭祀湖泊,就不允许人们吃湖泊里的鱼;如果祭山,就不允许折损山上的一花一果、一草一木。土地崇拜、神山崇拜逐渐演化为祭敖包。牧民把敖包看作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每方土地都有各自的‘精灵’———蒙古语叫‘土地之主’在居住,被认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者”。因而,敖包也是蒙古族经常祭拜神灵、表达心愿的场所。敖包一般设在草原上地势开阔、风景秀丽的高山丘陵之顶、突兀之处或是要道之旁,它一般用石头堆砌成圆塔形的小山,顶端插着一根长竿,竿的顶端系着各种写有经文的布条。每年盛夏之际,虔诚的牧民从各处聚集,奉献牺牲(对牧民来说,祭敖包时供奉的牺牲是返还给造物主的),举行祭祀仪式。仪式由萨满主持,既要感谢自然神灵恩赐各种丰饶之物,又要向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牧草茂盛、牛羊肥壮。可以说,在蒙古族的心目中,敖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蒙古族先民流传下来的习惯法规定,敖包是禁地、圣地,不准在敖包腹地破坏草木、掘土开垦、围堵狩猎。如若有人侵犯禁地,不遵守习惯法,将会受到各种重罚,甚至会付出生命。这种敬畏自然、敬重生命和神灵的祭敖包仪式,不断影响并铸造着蒙古族牧民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方式,使蒙古族心存善念和感恩之心。爱惜生命、尊重生灵、热爱草原、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作用。

二、蒙古族天葬仪式中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

海德格尔说:“只要此在生存着,它就实际上死着。”即人是向死而生的,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生命的完整性体现为生与死的轮回过程。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在生前设计好死后的丧葬方式。因而,对于人类来说,丧葬方式和人的诞生同等重要,甚至在原始先民看来,人的死亡比出生更令他们困惑和好奇。也正是这些令人不解的问题,促使先民非常重视丧葬仪式,希望亲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灵魂可以升入天堂。为此,举行各种丧葬仪式进行祭奠。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丧葬方式因受各自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各式各样,它透射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和民族对生死存亡、灵魂转世、生命轮回的认识与体悟。受自然天惠极少的蒙古族牧民,因受到蒙古高原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特有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丧葬仪式。蒙古族的丧葬仪式中最具代表性和富含生态意蕴的是天葬,它折射出蒙古族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珍爱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这种智慧包含着天人合一、天人共存的思想,维系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血脉相连的关系,对本已脆弱的蒙古高原生态环境起到了缓解和调适的作用。如今,蒙古族天葬虽然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从而成为一种追忆,但回忆历史、追寻美好生活所给予我们的各种启示,却是令人深思、意味悠远的。就像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万物亲密地存在,我如何表达谢意?要在深刻地考验之际去把握。”对此,海德格尔说:“考验必须透彻。必须使固执之心屈服,使之消隐。”“通过反反复复的倾听,我们将变得更有倾听能力,但也会更加留意那种方式。”蒙古族天葬的精粹在于它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传统的蒙古族天葬是将死者的尸体以白布裹身,面孔朝天,盖上一块写有经文的白布,放在荒郊野外,让鹰、野狗、狼等食肉动物吞食。三天后,死者亲属前来查看,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所剩无几,就说明死者前世积德行善、乐于助人,死后灵魂借助鸟兽升天,同时也预示着子孙将获得吉祥福寿;如果死者的尸体未被野兽吞食或吞食得很少,就被认为死者生前罪孽尚未消除,连鸟兽都不愿以其果腹,这时,死者亲属就请喇嘛诵经超度,替死者忏悔、赎罪,同时在尸身上洒黄油或酒,直到骨肉尸身被野兽果腹,才认为对死者已尽心意。这一点与藏族的天葬是类似的,只是在具体细节上略有差别。随着蒙古族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其丧葬仪式逐渐失去了自身独具的特点,和其他民族的丧葬仪式逐渐趋同,墓(土)葬、火葬逐渐成为主要方式,而天葬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那么,在蒙古族游牧文明所承载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中,为什么会出现天葬仪式?它与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哪些内在的关联呢?其一,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其天葬仪式产生与传承的文化根源。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其至高无上的神灵长生天与蒙古族原始先民的“狼图腾”崇拜有着须臾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蒙古族先民认为,狼是长生天派遣到人间的使者。按照蒙古族萨满教信仰观,人死后,灵魂尽快归天转世是一件既重大又吉祥的事情。狼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是会飞的,当狼把人的尸体吃掉,天葬才算圆满完成。蒙古族天葬的产生,既与其先民的原始信仰有关,也与藏传佛教所宣扬的灵魂不灭、轮回转世的思想有关。对于蒙古族民众来说,不论是作为捕猎对象的禽兽,还是保证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家畜,既然都是由具有神力的自然赐予的,那就要对自然无私的赐福馈赠表达谢意,以自己死亡之后的身体进行天葬来回馈自然,就是一种向神灵表示感谢的现实举动。对大自然、长生天恩赐的每个动物,无论猎物还是家畜,“仅仅意味着是偶然的死,而求其生则是永恒的希望”。当人类的生存与动物的生存发生矛盾时,蒙古族人选择人类的利益,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决不会像当今一些人那样毫无怜悯之心,将动物的生命视如草芥,赶尽杀绝或将其看作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蒙古族牧民或狩猎民会带着深深的歉意与动物对话、交流,以求得动物的理解、原谅,并怀着敬畏之心,举行各种仪式,以此表达歉疚之意。其二,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草原食物链的动态平衡,是蒙古族天葬仪式得以实施和传承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地理环境、动植物和人构成的复杂系统。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草食动物与草地资源之间能否实现食物链结构的良性循环,直接关乎整个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及其功能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肉食动物通常处于草原生态食物链顶端,它们不仅以草食动物为食,也食腐肉。蒙古高原上大批肉食动物的存在,是蒙古族天葬得以实施、延续的重要保障,它使得天葬的亡者尸体被它们叼食腹中,避免尸体腐烂,发出浓烈腐臭味,滋生繁衍有害细菌,传播疾病、瘟疫,危及动植物良性发展及草原生态。其三,蒙古族自古天成的游牧生产方式是其采用天葬仪式的社会动因。自公元8世纪以来,蒙古氏族开始西迁,进至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今蒙古国鄂嫩河和克鲁伦河)流域,游牧氏族形成游牧部落,游牧生产方式借此产生。蒙古族“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产方式决定了蒙古族先民不会选择砍伐树木制作棺椁,以破土挖坑、修造坟墓的形式来安葬死者。其原因是,这既不符合蒙古族民俗法规,也会破坏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植被;再者,对于“逐水草而迁徙”、没有固定居所、奔波忙碌的蒙古族先民来说,从遥远的地方骑着马或赶着勒勒车长途跋涉去祭拜亡者,既不合理,也不现实。蒙古族天葬是蒙古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它包含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休戚与共、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这种丧葬方式,既保证了草原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促进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又消除了修造坟墓、火葬等丧葬形式给草原带来的诸多不良后果。需要说明的是,草原游牧人除了饲养家畜谋生以外,还猎杀一部分动物为食,所以,蒙古族牧民认为,人死之后以自己的皮囊肉身喂以鸟兽果腹来回报自然万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这种丧葬方式看似不合人情常理,甚至有些残酷无情,实则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命同根同源的生态大智慧。当然,这种生命觉解的大智慧绝不是对各种区别的消融,而是与区别于自身的异己之物的共属一体,即“奇异化之运作、畏惧之要求”,是一种对自然无限恩赐的感恩和回馈。

三、蒙古族民规民约、习惯法规中珍爱自然的生态理念

在蒙古族民规民约、习惯法规中处处体现着蒙古民族珍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文化理念和生态思想。对于生活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来说,自然就是衣食父母。也正因为此,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也形成了对自然的特殊感情。蒙古族牧民可以根据地形地貌来判断牧草的疏密、青草的发芽情况、水源情况,新生的幼畜在哪个位置可以躲避风雪、抵御风寒,甚至可以根据土地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来辨明方向和地理位置。蒙古族懂得过度放牧会危害牧场,草场的好坏和水资源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畜的生存安危。蒙古族牧民每年必须轮换牧场数次,由于冬季不备干草之故,必须调整移动路线,一般冬季就停留于家畜容易获得野生枯草和水源的合适场所。如果不长年逐水草而迁徙,那么,草场就会被牲畜啃光而无法休养生息,草原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牧民们就无法生存,这就是残酷的生存辩证法。因而,蒙古族很早就形成了很多有关草原、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保护的习惯法、成文法。人们都自觉遵守,自觉维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使得蒙古族自然保护习俗传承至今。元代以后,有关环境保护的习惯法、成文法逐渐在蒙古社会广泛推行。如在《黑鞑事略》中就曾有“遗火而炙草者,诛其家”的记载。由于北方草原干旱少雨,水源奇缺,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非常爱惜水源,不准以任何方式玷污水源。为了表达对水神的敬仰之意,成吉思汗的“大扎撒”曾规定春夏之季,禁止人们在河流中洗涮、便溺,不得用金银器皿汲水,以免引起电闪雷鸣。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和自然环境相互依赖、休戚与共的关系。1251年,当蒙哥称汗之时,便昭告天下:不允许各种生灵和非生灵遭受苦难;不准用骑行、驮用重物、绊脚绳和打猎等方式折磨家畜,使家畜疲惫不堪;要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草原上跑的禽兽免遭猎人的箭和套索的威胁;要让大地不为桩子和马蹄的敲打所打扰。北元时期的《阿勒坦汗法典》也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文明独特的自然观、价值观和生态理念。

四、结语

阅读全文

传统文化思想价值

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方位、当代价值和未来力量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形成了新时代传统文化思想。他认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做到三个统一。传统文化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强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同志从民族存续、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多维视角,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方位、当代价值和未来力量,形成了新时代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家园

同志从中华民族存续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定位。他认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201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奋斗历程创造了辉煌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存续,固然有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维系民族发展、认同和团结的文化基因,以及形成了共同的民族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激荡中沉淀下来,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181。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要有伟大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因此,同志提出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继承而不是抛弃传统文化,必须弘扬而不是贬低传统文化。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全民族的精神家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精气神

阅读全文

新时代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探析

摘要: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围绕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传统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以及对待传统文化传承的科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传统文化思想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的活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研究评析

对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珍视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途径等问题,给予详细阐述,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思想。学者们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传统文化思想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的活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一、学术界研究概况

国内学术界关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的十八大以后,近三年来,国内关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截至目前,已出版的相关著作主要有《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第三卷)》《用典》《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讲故事》《梁家河》等,著作为研究传统文化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在中国知网,以“的传统文化思想”“的传统文化观”为主题,共检索到246份文献。对传统文化思想最早的研究是2014年王杰在《人民论坛》上发表的《传统文化观三个重要方面》[2],最新一篇是2021年4月盛杨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的《传统文化观视域的学校德育》[3]。这些研究成果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人们全面正确把握传统文化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学术界论述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阅读全文

谈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纵论

【摘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频率越来越快,人们所能接受到的信息类别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海量信息容易对人们的思想以及意识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如果人们的自主意识不强,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这些思想甚至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如何引导人们的精神生活向着更加健康、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可针对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些美学内涵,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相应的引导,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现代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文化体系,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人们思想意识形成过程中,传统意识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传统文化思想的美学内涵的认知直接促进人们的思想意识完善。为了让人们拥有更加健康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面貌,可以向大众传输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美学内涵,让人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导向。

一、美学思想的内涵分析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出于自身的一种生理本能,主要源于美可以使人们情感愉悦。一般来说,美的概念是包含两层含义的,一是外观形式的美丽美观,二是与善良含义类似的。在部分古代的哲学家们的观点中,美的本质在于理念上的认知,只有真正理解到了美的概念才具有客观意义。对美学思想内涵分析,需要以人作为载体,参照一些其他客观物体,主要源于人是一种非常感性的生物,对于美的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同个体的美学意识存在差异。例如,某些人认为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就属于美,在这个范畴之内,再对相应的事物进行不断的筛选,选取出人们认为美的事物即可,且将这种美与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从中得到更多愉悦感,让人们在对美的鉴赏过程中,形成自身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美学思想的传播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是直接相关的,其对于人们整体素养的提升以及人生未来的导向十分重要。从宏观方面来看,美学思想的传播和具体内涵,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颇具价值意义。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人民的力量,而人民的素质则决定了人民力量的大小。为了保证国家和民族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美学传播过程中,要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美学内涵,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人们进行传播,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居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真正美学内涵。

二、自然之美,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获取自由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所衍生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重要外在产物。中国人历来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与西方国家同时期的思想意识做一个对比,西方国家所讲求的理念是以人为主体,往往忽略了自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主要指物质世界,而非一种状态,它非常侧重直觉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从自然中获取认知自由与人格独立,以摆脱世俗的束缚为目的,在此过程中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阅读全文

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所遗留下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有着极具丰富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有效的推动对人们教育的开展,使其思想道德和中华文化文明知识都可以有效的提升。本文基于传统文化的内涵,简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路径,以此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传统文化;渗透

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教学部分之一,是培养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观、积极地人生态度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得挑战与机遇,对此,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在面对科技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应积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在彼此间促进相互成长的目的,从而提升人们的身心素质综合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结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传统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教学目标。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通俗易懂,即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它是历史文明变化而成的民族风貌与民族特征,是有史以来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文化形成的整体象征。传统文化总体来说是一个概念,它是社会上的一种文化象征,同时又是社会历史现象的沉淀物,文化不仅是人们的精神财富,亦是文化物质,它在其中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与语言文字等。确切的对传统文化分析,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它被中华儿女所世代传承,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并在今天对人们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阅读全文

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

摘要:五千多年积淀形成的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内涵和精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传承;创新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如爱国情怀: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互助、维护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和顽强拼搏、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礼记》中的“天下为公”、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民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深厚情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始终保持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1.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以古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同仇敌忾、不屈不挠、忠贞报国的崇高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学习、无私奉献精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精神价值、诚实守信和道德水平;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提高道德修养促进人际和谐,积极弘扬传统美德,发扬民族精神。2.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在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存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充实教材内容。积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学生财富发挥自身的文化传递与传播;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完善人格,养成善待自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爱护自然的人文情怀,形成相互尊重、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与现代教学、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使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注重以优秀德育资源为依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社会上存在的道德问题,选取优秀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或历史事实讲解分析,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育健全的人格。开辟网络传统文化宣传,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渗透作用。2.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进入校园就是弘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弘扬民族正气;学校是育人环境、是弘扬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是思想的传递、是文化的表达,校园文化环境时刻熏陶和感染着学生,丰富学生的心灵;将民族传统文化内涵铸入校园文化建设,能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开启学生心智。

阅读全文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摘要:

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该深挖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增强其时效性,实现传统文化价值。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及两重性

(一)传统文化之内涵:

“传统文化”作为大概念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子概念组合而成。纵向的“传”指时间上的延续性,而横向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统”。“文化”一词在古代原意曰“文治教化”,《周易.贲卦》(《彖传》)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的最原始提法。《辞海》对“文化”的界定:“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是说“广义”上文化指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等广泛方面。而“狭义”文化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观念、意识等的总和。一般我们研究的主要指“狭义”上的文化。总结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植根于中华大地,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阅读全文

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努力挖掘传统知识元素,精选相关内容

要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要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讲到《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时,笔者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了针灸、京剧和书法的魅力。笔者向学生介绍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激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经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针灸能治疗很多病情,还可以用于美容、减肥。笔者还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一些京剧、书法的知识,学生们都被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深深吸引、折服。当然,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仅存在于《文化生活》中,其它模块当中也有许多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在《哲学生活》中有许多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在学习《哲学生活》时,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五行学说和《易经》的一些基本内容。

2、以多元化途径营造教学氛围,创设学习情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出现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往往是作为支撑性知识,用来论证和说明问题。教师要深入探讨、精心设计,采用灵活的方法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教学时限内既不喧宾夺主,又能生动而鲜明地突出重难点。对于人文色彩浓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例如,我国的传统建筑,教师可以准备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北京故宫、华北地区的四合院、苏州园林以及岭南地区的干阑(如吊脚楼)等,从中体会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关于风俗民情,诸如民族服饰文化,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民族服装实物展示或让学生穿戴好模拟表演,使教学更生动,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各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性格。

3、构建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机制,搭建互动平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具有广阔的外延,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走出思想政治课课堂,利用互联网搜集或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发掘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教师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相关的报告、讲座、参观或旅游,注意寻找切入点,针对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激励他们大胆阐释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有价值的见解。还可以组织学生竞赛、社团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转化为一种文化能力和人生智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