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传统民俗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传统民俗文化

探求传统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传说、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阅读全文

传统泥老虎形象设计中民俗文化分析

摘要:民间艺术缘起于民间,其形式和种类繁多,从大型的民间活动到精巧的把玩物件,都体现着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玩具是民间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玩具常常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其中往往有着驱邪避灾等寓意,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高密;泥老虎;文化寓意

民间艺术缘起于民间,其形式和种类繁多,从大型的民间活动到精巧的把玩物件,都体现着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民间艺术之中,玩具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一类物件不论是在造型还是在制式上往往都颇为巧妙,其好看又好玩的特点使其既受到了儿童的青睐,又吸引了很多成年人。民间玩具常常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往往有着驱邪避灾等寓意。

一、高密泥老虎

在山东潍坊的高密地区有着这样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玩具——泥老虎。泥老虎在高密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很大,每年的春节前后,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几家出售泥老虎玩具的店家或摆摊的商贩。当地民间传有高密“三绝”的说法,即剪纸、年画和泥塑[1]。高密的泥塑在当地十分出名,最知名的产地是聂家庄。聂家庄泥塑相传始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其先祖由河北泊镇迁徙而来[2],推测或与当时饥荒引发的人口流动有关。至清代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发展至鼎盛时期。如今聂家庄泥塑在周边地区已是人尽皆知,老人在谈及聂家庄泥塑时常有一段顺口溜“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可见当地泥塑发展之盛[3]。此地制作的泥塑种类广泛,各类题材均有涉及[4],主要有动物题材、人物题材及生活题材等。其中,泥老虎是高密泥塑之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题材。

二、泥老虎与民间文化的交织

在古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途径。其一是口口相传,如老一辈人的教导、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等。这类信息基本在传播过程中都经过了夸大和演绎,内容往往让人惊叹。其二是官方通知。这类官方消息一般是较为真实、准确的。其三是一些民间艺术表演。由于娱乐方式的缺乏,每当婚丧嫁娶或大型的节日,人们往往会举办盛大的活动,包括诸如戏曲、评书一类的表演,而其中的剧本台词往往就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不论是口口相传的信息还是民间艺术表演的台本,往往是经过了人为的演绎和夸张之后的产物。即使是官方的较为真实、准确的信息,在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之后,往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原始信息有一些出入。因此,在古代社会,普通人听到的信息基本都经过了夸张、演绎,人们得到的信息往往观点鲜明、事物特点突出。如,为了体现武松的勇猛,《水浒传》对于老虎的描写也随之夸张:“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这样的形容让听者得到的信息是十分明确的,即老虎的形象是让人感到恐怖的。所以,民间艺人往往会将获取的信息,应用于作品的创作之中。在高密泥老虎的形象中,不难发现当地的民间艺人在制作中习惯于将泥老虎表现为发怒的状态,这与人们接收的信息营造出的对老虎的恐惧心理相吻合,愤怒的老虎也就暗示着危险。因此,在泥老虎的制作中,艺人对于老虎特征的选择和表达倾向性非常鲜明。

阅读全文

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研究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俗文化,扩大知识面;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知识素养;有助于学生感受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有:(一)课前——营造相应的民俗文化情景;(二)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三)课后——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教育。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学;策略钟敬文

20世纪8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三个层面,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和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底层社会文化。而民俗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人民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创造并享用、传承的生活化、社会化的文化。它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影响和心理影响来进行的,实践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是学生快速掌握民俗文化的一条捷径。然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学目标多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民俗文化在考试中涉及较少,成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忽略的对象。民俗作为民间传习的风俗习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身边民俗事项的了解和积累,更能够延续和传递优秀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及其特点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既是繁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在民俗中能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大环境中繁衍生息,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浸染,而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里面势必包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元素。

(二)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特点。1.零散性分布。教材的编写大都主要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当前的语文教材也都是古今文化的精华。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中很难顾及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能零散分布在语文教材之中。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其实有很多。以往的语文教学大都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教材中的字词、语法、修辞手法等一些知识点的体现。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打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要像采矿者一样,善于将埋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资源挖掘出来,让优秀的民俗资源在教学中绽放光彩。2.渗透性分布。在语文教材中展示的民俗文化大都是民俗文化的精华。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表达作者对朴实民风的向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滋养了个各个地区的人物个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当然需要对这些具有个性的个体的进一步传播。当然中学语文教材并不是专门的民俗文化教材,编者的出发点肯定也不是专门为了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涵养。因此,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是渗透性地向学生呈现。首先,呈点状分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点缀的形式出现,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呈线状分布。部分文章以民俗为线索进行叙述,可以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以民俗为主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分析来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最后,呈面状分布。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涉及民俗文化板块,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整体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在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各个板块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3.被包容性分布。文学的发展与哲学、美学、宗教、民俗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编本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也大都体现着我国的主流文化精神,所以民俗文化知识被包容在文学作品之中。文学源于生活,从而民俗文化要素在各类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其中,涉及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也显现其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被包容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了解各个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谈民俗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运用

摘要:陕西省榆林市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 1985 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由于网络时代的冲击,这座文化名城,很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同时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更大,逐渐在迷失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缺失了自信力。如何让大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责任。本文意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拯救和保护传承民俗文化,在民俗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找准人生方向,重获民族自信,在耳濡目染间培养其家国情怀。

关键词:陕西榆林;民俗文化;高职教育;保护与传承

民俗是人类活动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行为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累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魅力。保护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关系紧密相连,文化有着根本性的育人功能,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民俗文化来嵌入,二者在根本上有着内在一致的成分意蕴,优秀民俗文化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力量之手。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领域,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何让民俗文化进校园,挖掘并利用好其潜在育人价值,让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在学生生命中扎根,在学生灵魂深处“安家”,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

一、榆林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榆林地区地理环境特殊,万里长城和黄河在这里交汇,大漠草原和黄土高原在这里交接,中原文明和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列传》里就记录有“榆溪旧塞”这一胜景,是记叙描摹榆林最早的辞章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千年的边关文明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榆林民俗文化,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囊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及社会层面。这些特色鲜明的陕北民俗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古老智慧的结晶,早在 1985 年榆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但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榆林市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1]。作为民族精神意蕴象征的优秀民俗文化,它的教育教化价值巨大,在新时代里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而学校作为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组织机构,其承担民俗文化的传承责任比另外教育方式更具有优势。通过对榆林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相关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当地民俗文化的掌握程度之低令人震惊。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渠道更多的停留在从长辈那里口耳相传、粗略了解。调查数据显示这类学生竟然占到总调查人数的 89.26%,而对民俗文化了解程度表示非常了解的学生仅有13.64%,其中也仅仅停留在陕北秧歌方面。在与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相比较之后得出的数据更是令人担忧,对民俗文化表示喜爱的学生仅占总数的35.81%。榆林因地理、历史原因,民俗文化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仅有秧歌一项参与的人数过半但也只有 54.68%,其他的民俗文化中只有剪纸很少数人略知皮毛,剩余的可以说一无所知。在调查中94.63%的同学认为在校大学生至少应该了解并学习本县区的民俗文化,85.4% 的大学生认为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应继续发扬。只有56.61%的同学认为民俗文化的未来是乐观的,22.73% 的同学认为民俗文化毫无未来可言,甚至可能会被逐渐遗忘。大多数学生认为当今传统文化的缺失,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文化保护。在调查中69.42%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学校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当问及“你知道我们榆林 12 个县区分别有哪些民俗文化”时,甚至只能回答出秧歌和剪纸两种,更有甚者竟然对此一无所知。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大多数同学对传统民俗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学习的途径,仅只是通过从生活中观察和网络学习略知一二。对此我们高职院校应该负起教育的责任,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更好地承担起我们对于榆林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任务,从而引领榆林民俗文化走上更大舞台。

(二)丰富德育资源

阅读全文

传承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探析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国家民族众多就更加丰富了文化内涵。在我国这繁多灿烂的民族文化中,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传承流传至今,且影响着人们现在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多多少少有些被忽略,当前阶段发展群众文化时会过于追求新颖而忽视了原有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因此,文章主要探索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发展当代群众文化提供更多动力与支撑。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有效传承

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除了原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掘的社会性文化组成部分,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主导是自娱自教,其目的是满足当代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生活内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对于发展群众文化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文化艺术的有效传承,另一方面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让现在的群众文化与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产生灵魂的碰撞,进而互利共赢促进建立和谐美好文明社会。

1浅析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即包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浓缩至今的精神文明精华,是我国各民族之间既保持和谐统一又具有独特性的关键。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各民族的宝藏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所以说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保持我国传统文化长久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发展当代群众文化的积极动力,同时更是促进传统文化创新和繁荣的重要方式[1]。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却并没有被遗忘,甚至国际上刮起一阵“中国风”热潮,越来越多的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被大众所认可、熟知、应用,更多“中国风”的产品被世界各国的人民所喜爱,从而在经济发展和艺术造诣方面让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有了新的定义。不断崛起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使得群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多动力与内容,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为发展群众文化创造了机会,充分激起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既传承与挖掘了民间文化资源,又建设了我国民间群众文化基地,从而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

2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2.1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首先群众是主体,其次文化是客体,最后发展是目标,所以要想良好的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充分创造发展机会[2]。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时代特征明显,并且是历史精神文明的沉淀产物,是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赖以生存在关键基础保障,从服饰、饮食、歌舞、节日等各方面都有着充分认证,既有鲜明的地域性又有独特的时代性,这也就意味着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当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保持稳定传承的时候群众的文化基础更为良好,从而在发展群众文化之时会有着比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群众文化的发展道路会更加顺利。

阅读全文

艺术设计民俗元素应用

摘要:

现阶段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高度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的潮流中,艺术设计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现代艺术设计中表现浮夸、内容没有营养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个情况下,将民俗元素充分的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找回艺术设计的初衷,并通过与民俗元素的结合,给现代艺术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

艺术设计;民俗元素;应用

民俗艺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生活文化,包括了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俗习惯等文化,民俗文化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民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民俗文化不断地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民俗元素就是适合应用于艺术设计中能用图案、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化,现如今民俗元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艺术设计当中,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艺术设计节奏快、忽略传统文化的现状。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艺术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文化,民俗则是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去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笔者在下文分析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并就其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一、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1.民俗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源泉

阅读全文

新媒体语境下侗族闹春视觉设计探究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视觉设计展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本篇文章以广南侗族“闹春”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研究和调研分析,对“闹春”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内容形式进行分析,在遵循视觉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的方式,对广南侗族“闹春”民俗文化提出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闹春”民俗文化;视觉设计

一、广南侗族“闹春”民俗文化的现状

广南侗寨距县城有50公里,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聚居着3500多名侗族人民。当地民众崇尚传统文化,能歌善舞,是桂林龙胜县著名的侗文化之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今广南侗寨的文化传承采用“文化+旅游+研学”的模式,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其文化魅力。“闹春”是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广南村举行民俗文化活动[1]。当地侗族同胞欢聚一堂,开展民俗巡游、闹春牛、舞草龙草狮、芦笙踩堂和百家宴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随着龙胜特色旅游的发展,广南侗寨的名声也乘势而上,“闹”上国内舞台。广南的闹春文化源于明朝“闹春牛”,盛于晚清时期,现今是广南侗寨重要的旅游业。为切实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群众欢度春节,2020年第十四届“闹春”文化活动暂停举办。疫情来袭,让原本鲜有人知的广南侗族“闹春”民俗活动的传播更是雪上加霜。当下对广南侗族“闹春”民俗缺少对外宣传和推广的渠道、当地居民对新媒体时代传统民俗发展关注度不够、推广和传播方式滞后、停留在活动照片和视频记录的传统宣传方式,缺少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无法受到年轻人这类主力消费群体的关注与喜爱。传统民俗要继承与发展,新媒体语境为传统文化的回归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方式,重塑传统民俗文化,寻求地域性文化认同,进行因地制宜的差异化传播渠道以及发展形式成为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成为新一轮的文化研究方向[2]。

二、广南侗族“闹春”民俗文化的内容形式

视觉设计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广南侗寨“闹春”民俗文化的背景、内容形式和构成要素等,探索广南侗寨“闹春”民俗文化特色及其文化内涵。以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广南“闹春”民俗文化的相关史料的文献进行梳理,提炼侗族鼓楼建筑、风雨桥、侗族大歌、草龙草狮编织技艺、侗锦织锦技艺等丰富的侗族民俗元素和艺术价值。

(一)广南侗族“闹春”民俗文化的内容形式。1.闹春牛。该项活动为广南侗族在“闹春”时节最有本土特色的民俗之一。制作春牛取材上使用当地的竹篾制作牛头,彩布加以装饰牛尾,镰刀做牛角,加之当地最有特色的糯禾编制连接牛身,整头“牛”的形象栩栩如生。舞春牛类似春天农忙时节,每头“春牛”后面跟随着手扶犁耙、手执牛鞭的“农人”。其中还包括了巡寨闹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芦笙踩堂。芦笙踩堂在广南侗寨的发展,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祈求平安,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进行“踩堂”的舞圈以方圆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缓缓作舞。男性和女性都有较为明确的分工,随步走动而叮叮作响,随着美妙的旋律翩翩起舞。3.琵琶歌舞。琵琶歌舞是流传较为广泛的表演形式。侗族是一个歌的民族,“饭养身,歌养心”,歌是侗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粮食,是智慧、才华、知识、财富的表现,演奏的形式也包括了团体演奏和个体演奏两个方面。4.打糍粑。打糍粑是广南侗族的常见娱乐表演形式,几乎所有的节庆的庆祝形式都会出现。以糯米作为原料,用木锤将蒸熟的糯米趁热打成泥状,起槽放到簸箕里或木版上,手上涂抹熟油,将糍粑扯成大小合适的形状,将其搓圆、压扁,糍粑便制作而成。打糍粑一方面是文化图腾理念,同时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5.百家宴。百家宴”是侗族一种特殊的饮食习俗,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也是侗族热情好客、团结友爱、和谐大同的文化象征。百家宴的寓意主要为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享百年寿。6.舞草龙、草狮。草龙、草狮是广南侗族的独特魅力形式,源于清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草龙草、狮的场面更为热闹,舞草龙草狮之时,十多名受过专门训练的侗族男儿身着黄色套装、头戴黄草帽,交擎草龙,流露出人们丰收的喜悦和对于吉祥安康、幸福日子的追求与向往。7.侗族纺纱纺纱表演,广南村的数十位阿姨共同表演,在展示传统纺纱技艺的基础上,加入山歌元素,展现了侗族人民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特点。

阅读全文

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与发展群众文化

摘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