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传统美德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品德培养
摘要:在校期间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高职学生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培养落脚点及社会对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引导学生内化与践行必备道德品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探索传统文化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品质;品德培养;方法
十八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将立德作为道德要求古而有之,追溯其价值理念的历史渊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古为今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传承文化底蕴,旨在使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能够汲取传统道德文化养分,教育和引导当代学生健康成长。
1当代高职学生道德品质要求
传统文化将立德作为核心,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将自身修养提升作为根本,在沿袭中华传统文化正心、修身、自省、自律的同时当代大学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能力与品行,即: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社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能力。十八大提出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理念教育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怎样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前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良好的道德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要有一颗君子之心,应具备以下道德素质:
1.1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弟子规》中用一整章来告诫人们如何做到孝。首先要拥有一颗孝心,其次要做到孝敬、孝顺,你才能拥有孝德。孝这种观念应渗透到学生思想意识中,扎根心底。对学生进行教育,观看主旋律电影,根据母亲节与父亲节特定节日开班级座谈会,跟家长做一次心灵的通话,改正错误行为,帮助学生达到心灵的救赎;孝顺父母心怀感恩,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注意与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心灵上呵护父母;教育学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有伤,贻亲忧”,照顾好自己,多与父母沟通,避免父母担心;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德有伤,贻亲羞”[2]准则,完成道德自律。
思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论文2篇
第一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与西方世界不同,西方文化发源于海滨,与自然抗衡、战胜恶劣的环境是生存下来的条件,“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因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能力的发展,重视个体,在方法论上表现为还原论、在自然观上表现为天人分离、在经济上表现为自由贸易、在政治上表现为民主思想的外向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则诞生于内陆,依附于自然,与环境和谐共存是发展的根本,以“德”为内化的“礼”显得尤为重要,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价值,是一种在自然观上表现为天人合一、在方法论上表现为整体论、在经济上表现为自给自足、在政治上表现为“家国一体”“以德摄政”的内向型文化。这种在“礼”的基础上的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为目的,以文化教化为手段的特质无疑与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主体,又兼容法、墨等诸子百家,唐后又受佛家思想影响,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民族特色。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心理结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都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⑤。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中国的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她既包含着璀璨的“中国智慧”的精华,也混有“封建性的糟粕”⑤。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这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是一致的。我们既不能把传统文化当作过时的东西抛弃,也不能全部照搬照抄,而是应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旧的形式赋予新的内容,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才能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其价值。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纵观整个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对本国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本国传统文化的功能。因为国家传统文化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不可规避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于应对多元文化渗透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兴起与不断进化更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国家利用这一趋势和各种媒体手段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利用电影、游戏、书籍、食品等软实力进行“文化殖民”。年轻的大学生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容易被现象所蒙蔽,尤其是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手机智能化的加剧,使大学生们在获得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无意识”地接受着其中的西方文化,不自觉地接受和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导致民族观念淡薄,思想行为西化,马克思主义信仰被边缘化。而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可以起到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作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渗透传统文化浅析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宝贵财富,具有教化和熏陶人的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其有相通之处,当前这门课程实际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却比较少,民族文化浸润和陶冶情操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这门课想要达成素质教育目标,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增强,能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通过在课堂中有意识渗透教育,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情感进一步升华,使德育价值更高。本文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展开讨论,分析在这门课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并提供了渗透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之处在于,其是前人思想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传统美德、正确价值观、优秀的道德素养等,具有很高的教化与陶冶人的价值。小学生教育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是主要阵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共通之处。因此,道德与法治课中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在浸润中提高道德素养,确保人格健全,并能知法守法,健康快乐成长,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一、道德与法治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中积聚着民族精神,包含传统美德、人文情怀、优秀品质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使其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从而产生自豪感,形成文化自信,抵御不良文化冲击,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优秀传统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具有熏陶作用,可促使其道德水平的提升,思想品质逐渐趋同,教化价值极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目标是培育德才兼备的素质人才,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去践行,这就有必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学生的三观容易受其影响。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主战场,也是保证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根本,强化这门课的教学成效是重中之重。道德与法治课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道德观与法治观,并引导其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法治观念的人。从上述内容看出,道德与法治课和优秀传统文化有共通之处,联系十分紧密,这种情况下寻找两者结合点,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是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也能使学生在民族文化浸润中正确深入认识道德与法治,发扬传承民族精神,并提高道德素养与水平,且做到懂法与守法,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我权益[1]。小学生三观正,法治意识强,不但有利于个人梦想达成,而且有利于中国梦早点实现。
二、道德与法治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一)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其达到德育目的,对于教师要求高。教师要熟悉优秀传统文化,在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敏锐发现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点,然后有目的地利用其开展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这门课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自我,提高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明确其精髓所在,并能找到其与道德与法治课契合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达到预期教育成果。教师博览经典著作,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精神营养,道德与法治课就能旁征博引,运用补充教育资源,使学生不自觉吸纳精华[2],在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自我改进,促使这门课程教育质量提升。另外,教师既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修养,还要去践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和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平时要做一个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忠于国家、勤俭节约等优秀美德的人,这些传统美德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小学生带来影响,就是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
大学生思想政治诚信教育分析
【摘要】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与主力军,其身上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更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对其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在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缺失表现;提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了圆满的建设成果。这其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诚实守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与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的,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一群特殊的群体,在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缺乏诚信。对此,文章首先论述了诚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几点分析,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加强与提升诚信教育的对策做了详细讨论。
一、诚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不断地传承发扬下去,可以说,诚信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类的处事行为中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诚信教育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核心组成部分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经济互相推动,为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诚信代表了更多。诚信是治国之本,更是治国理念。在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其进行诚信教育与培养,让大学生正确树立“三观”,同时也是促使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处事。与此同时,培养大学生诚信教育,让他们抵制腐败思想、远离社会不良风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升他们的理想与信念,从而有更多的诚实守信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识成智理念大学德育论文
摘要:转识成智是德育工作者为反对灌输式教育而借用来的表达方式。当下高校德育工作中对转识成智仍然存在模糊认识:就“转”的主体而言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内生动力,就“识”的内容而言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就“成”的过程而言弱化了大学德育的实践活动,就“智”的目的而言泛化了大学德育的智慧提升。转识成智的主体建构要求达到主体与客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转化性、交互性的德育教化效果,因此必须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转换。转识成智知识理论体系的构筑要注意课堂德育知识和课外德育知识的有机结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融合。转识成智德育实践同样强调融合,即师与生融合、与校园融合、与社会融合。转识成智是认识思维的升华,是道德认知思维和元学思维的统一,有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转化过程,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智慧内化为美好德性和品行。
关键词:大学德育;转识成智;道德智慧建构
什么是大学德育?教育界、学术界对此多有探讨,关于大学德育的定义众说纷纭。究其核心内容,无非是围绕两个部分进行讨论:一是关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高校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有人倾向于认为它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德育学,属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也有人倾向于认为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学问,是接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并以之为本位的文化教育。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大学德育的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甚至情感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的综合教育。什么是转识成智?认识与智慧既是哲学的范畴,也是教育的范畴。转识成智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是玄奘开创的佛教唯识宗的一个专业术语。通过转凡成圣、转染成净,以此来表示由“业识”到“智慧”的转化过程。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契在《〈智慧说三篇〉导论》中对唯识宗转识成智这一佛学术语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和发挥,使其成为冯氏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发展。在冯契智慧学说那里,智慧更多指向的是德性智慧,而非一般语义上的知识性的智慧。“德性之智”这个词原本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固有的。后来,清华大学胡伟希发扬了冯契的思想,在《转识成智:清华学派与20世纪中国哲学》一著中以转识成智为命题把其思想资源扩延到中国近现代哲学诸家,转识成智在中国哲学中渐渐具有普适性。之后,转识成智哲学思想又逐渐波及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使用转识成智一词,以反对灌输式教育来表达新式的教育理念。
一、大学德育转识成智教育理念的偏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大学德育建设创造出良好的局面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即使进入21世纪,中国现行高校的德育现状还是不容乐观。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坚持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为先”作为三大战略主题(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之首。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1]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宣传思想战线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2017年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所以,大学德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探寻规律、深化理论中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转识成智德育理念在教育界、学术界已然是一个认知度较高的教学手段和育人方法,学界也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第一,对转识成智德育理念作通识性推介,代表性论文有郭颖《论道德教育的“转识成智”》(《教育评论》2008年第5期)和王丹《“转识成智”思想对大学德育的重要启示》(《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资源来看待转识成智理念,代表性论文有刘贵祥、孙董霞《“转识成智”与大学德育———兼论中国传统哲学对大学德育的重要性和启发性》(《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识成智,代表性论文有黄禧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转识成智”的思考》(《哲学动态》2012年第6期)。然而,大学德育对转识成智的理论深化和实际运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薄,并没有形成普遍性的共识,亟须对其进行总结性的概括。大学德育要突破知性德育的瓶颈实现转识成智,在真实的生活中践行并提升道德智慧是个长期的工程。现在的高校德育工作,真正意义上的转识成智依然迷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
1.就“转”的主体而言,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内生动力。通常认为,大学德育的传授主体是教师,是工作在教学岗位上的一线任课教师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但是道德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智慧,我们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对道德品质的内化作用。目前的德育工作重灌输式说教,重高压式管教,偏重教师的德育知识传授,许多教育理念和模式往往无视学生在德育主体中的地位,扼杀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因此,这对转识成智的主体性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真正的德育是要感动生命的。如果说,思政宣传和道德规范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和试卷上,则会形成空洞的政治口号和道德教条,很难在大学生心目中引起共鸣,陷入只见规范不见人的窠臼。社会价值观念变迁、道德信仰危机对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在学生中引起自发性,树立大学生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不能忽视大学生的个人需要和情感需求。高校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自身的体悟和道德内化,以完成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自由品质的成长。
2.就“识”的内容而言,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有些大学德育工作会把党的思政工作与个人道德修养分离开来。大学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块。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也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道德和思想政治一样具有阶级性。当代德育工作的一大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层次的内容。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本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转识成智教育理念中如何对德育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如何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伦理观念结合起来?如何使得道德教化知识的更新符合中国新时代改革创新精神的需要?这些都对大学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德育课程的开设还是不够的。从课程内容上看,压力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全校必修课上。除此之外,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课程选修课和一些必修课,但是全国高校还没有普遍形成把传统文化纳入道德教育的通识课程。据笔者多次参加大学德育相关学术会议研讨的情况来看,开设传统文化道德课作为必修课程的有两类高校,一是仅仅针对个别院系学生开设专业课的学校,大多是那些本科、研究生就有哲学专业或国学专业等相关专业的高校;二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课的学校,如一些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和高职院校。再有,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初中及高中的德育工作处于真空状态。中学毕业生往往缺乏人之为人的基本品德和行为习惯,而高等院校在德育知识的传送上,则变成了基础德育的最后把关人。
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三全育人背景下,优秀德育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主要体现在仁爱孝悌、重义轻利、人际和谐、恪守信用方面。运用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导入法融入课程思政,采用多种实践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采用分享、实践、点评教学形式促进师生联动,最终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中国传统文化
一、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的重要意义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高校思想政治课在落实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改革与加强的理念,与各个科目的课程相契合,通过协同效应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对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利用,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合,实现内涵与外延方面的拓展,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格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文献、物品等多种形式,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审美品位、文化知识等模糊的形态。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二者在理论依据上具有统一性,可基于同一目标而相互促进影响。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是高校加强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实现课程育人,达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
(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天文历法内容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探索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分属两个章节。天文方面主要介绍古代天文的概念,历法方面主要介绍天干地支及历法的三大系统。例如,在讲解某个天文学知识时,讲到北斗七星由7个元素构成,分别为天璇、天权、开阳、天枢、天玑、摇光、玉衡,在讲解过程中还会对元素的命名依据进行介绍。北斗七星在古代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找到北极星。将天璇、天枢两颗星连线延长约5倍的距离可以找到北极星。第二,北斗的斗柄方向可作为季节判断依据。斗柄指向东、南、西、北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特点和位置对其命名,让抽象的七星更具形象化,这是古人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古人对北斗七星长时间的观察和揣摩,研究出北斗斗柄的指向可以辨别方向,体现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探索精神。“勤劳”指以辛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智慧”指循规律把分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可理解为对优秀传统进行继承,将现代因素进行融合,探索出新的模式。“探索”可理解为科学家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及预测的基础上,在开展活动时有具体的方向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这三点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和北斗七星知识点充分融合,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生动的讲解,不能生搬硬套,要使学生们易于乐于接受。在融合思政元素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这需要教师对思政有清晰的认知与融合意识,能够在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想教育元素。
(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君子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义”是孔子君子观的内在要求:君子重义轻利。孔子提倡人们树立“见得思义”“、见利思义”的义利观,规定了以道德价值为中心,以道德为衡量其它一切价值的基本宗旨,推崇贵义贱利,不能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不仅形成了“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而且已升华为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这种道德精神,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的‘义’是指崇高的精神理想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处理个人和他人利益、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循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社会主义的‘利’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有机系统,它不仅体现着主体同物质对象的一定关系,而且体现着主体分配和享受这些物质对象时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以及在此前提下合法正当的个人利益”。当代大学生应端正自己的义利观,在孔子君子观的引导下,做一个不以利益为中心的新型君子,在“义”“、利”面前,既要鼓励大家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鼓励和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应当坚持义利兼顾和道义优先的原则,坚持义利并重,使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统一,坚持先义后利,形成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学会控制义与利,不要单纯以金钱为中心,沉湎于物质享受,在追求正当利益的同时,兼顾义。该取之利,一定要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行之义,一定要行;君子尚义,量力而行;尊重正当利益,践行可行之义;义利兼顾,才会利人利己,做一个有正确义利观的君子。
二、以“礼”规范,表里如一
“礼”是孔子君子观的外在形式。当代大学生在时代赋予的特色下,要充实“礼”的外延,要以礼立身,将孔子古时之“礼”和当代之“礼”做出区分,赋予新意。在当代,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象征的礼貌、礼节、礼让,是中华民族传统好礼美德的体现“。礼”根源于人的恭敬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所以,礼包含着谦和。谦是谦虚、谦让,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也是传统美德之一,表现在在荣誉、利益面前的谦让、不争,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而和则表现在待人接物中的和气,人际关系中的和睦,价值取向上的和谐。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操,谦和好礼亦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在当代,大学生仍要坚持:学习“礼”,继承“礼”,发扬“礼”“。礼”既然是社会已存在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既然是君子立身的本钱;既然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迁的。那么,当代大学生则更应该认识到:当今社会同样是无礼不以成自身,无礼不以成君子,无礼不以行天下。对千年“礼”之糟粕抛弃,对千年“礼”之精华发扬。郭沫若说“:礼,大言之,是一朝一代的典章制度;小言之,是一族一姓的良风美俗。”在市场经济空前繁荣的今天,我们对于其中那些维护王权、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礼仪糟粕,要弃之如敝履。对于其中的礼仪精华要兼收并蓄,从当代的含义中诠释“礼”并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质,懂礼、知礼、用礼,做到表里如一,使我们“礼仪之邦”的称号更为贴切,更为丰满,成为当代社会的谦谦君子。
三、重视道德教育,博学好问
孔子重视德育教育,他坚持德育首位,修身为本。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君子。在当代社会,人的素质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而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首推德育教育。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和塑造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四有新人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道德教育,道德对个人而言是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对国家而言就是和谐与秩序。当代大学生应怀抱理想抱负,重视道德教育,博学好问,内外兼修,以适应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国民,才能创造出最优秀的文化,才能够发展最先进的生产力,以此来繁荣经济,个人也才能得到最好的、最全面的发展。
四、注重诚信建设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思(5篇)
第一篇:浅谈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摘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集体中的核心力量,抓好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具有的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力求为提升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对策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的核心群体,是党团指导思想、方针路线的主要传播者和执行者,是各类学生组织、团体的领导力量,抓好大学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加强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工作。
一、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优势与不足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来源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生,这一群体一方面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相对突出的不足与缺陷。
(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但思想政治觉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