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创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生态系统创业教育论文
一、国内外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能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在国外,创业教育被称之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一同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向创业型经济转型,创业教育模式应运而生。80年代是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90年代开设创业课程的院校发展到1050所。90年代,美国创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著作《创业学》发展成为世界创业教育的框架和标准。截至2007年,美国实施了8种创业教育计划,创业课程已超过5000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也更加重视创业教育,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鼓励大学生创业。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占20%-30%,而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仅占0.26%,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十分淡薄,创业能力十分低下。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也十分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涌现了一批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近年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因此迫在眉睫。
二、创业教育理论基础
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创造力开发论,认为开发人的创造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途径。高职创业教育既要关注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现实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通常可以表现出一般创造力,获得一般水平的创造性作品。德国心理学家海特纳将创造力分为:真创造力、类创造力、假创造力三种。高职教育开发这三种创造力都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阿迈布丽还提出了创造力的结构理论,认为创造力主要由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三大要素所构成。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归因分析,以归因理沦为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这是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人职匹配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特质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G.Willianson)以帕森斯(F.Parsons)的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发展形成了特质因素理论(Trait-FactorTheory),该理论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提出了人格类型理论。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职业倾向性,高校创业教育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个体找寻与其自身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的能力。而学生技能形成理论认为,学生创业活动需要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协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要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必然经历大量的训练过程。
三、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创业典型案例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2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Mycos大学生年度就业报告)》显示,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优秀毕业生王辉以其创业事迹当选2012“感动江苏”十大人物。王辉现任年销售额100多万元的常州橙果广告公司总经理。5年前王辉从徐州来常州就读。在校期间,他从发单员、酒店跑菜员等兼职工作起步逐渐走向自主创业。学校为他免费提供了设施齐备的工作室等各项支持。成功创业之后,他情系母校贫困生,从2009年到2012年,累计有6000多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帮助。学院在创业设计类大赛连续数年获得优异成绩。2011年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金蝶杯”大学生创业设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学生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主办的2012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上,信息系学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4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轻工系以金诚塑业创业社为基础成立了金诚塑料材料有限公司,经营成效良好。系部为公司的成立与运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召开会议,以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激发学生增强内部凝聚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将公司做大做强。优秀创业榜样韩春生是管理系2006届营销专业毕业生。他毕业后就职于常州百兴集团,从普通业务员到业务经理,再到自主创业。2010年,韩春生注册成立南京百润纺织品有限公司,年总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2005模具班的学生李加贵一度成为常州大学城的“风云人物”,刚进大学他就开始创业。在校四年的创业经历为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走出校园后他又站在了一个更大的舞台。由于他的拼搏与创业精神,获得了一千万元的投资基金,并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模具系2008成型331班学生马艳东,他家境贫寒,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多次为其颁发助学金。2012年2月应聘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部设备管理员,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为公司采购物流部主管。2014年4月,马艳东作为院助学成才典型被上报省教育厅。常州科教城其它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经典案例也不胜枚举。据《常州晚报》2014年10月9日报道,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志获得了“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
创业实践载体下创业教育论文
一、目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目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但在具体创业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许多高校都是以创业实践课程设计、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等形式开展创业实践,这与美英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实践内容与模式较为单一、实践载体不够丰富、实践投入与支持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创业教育的定位只限于实务层面,实践教学方式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实践内容多集中在事实呈现或介绍经验,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深层次的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系统比较研究,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偏重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偏重创业实践的培训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存在着形式化、浅层次、边缘化的问题,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实践差距较远。高校倾向于采用创业报告、创业讲座、经验推介研讨、创业计划大赛等形式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缺乏多样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并且针对的对象不是面向多数人的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也就相对比较窄。创业实践需要一定的物资投入和政策扶持,但大部分的创业计划和实践活动都由于资金问题夭折;创业教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重理论轻实践,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主体作用。所以,当前我国多数创业实践仅仅停留在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情阶段,其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都相对较低,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方面的不足,学生对常识性、基础性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的掌控与应用方面理解有误区,决策时多从直觉出发,缺乏处理和应对问题的基本套路和程序;实践活动管理方面表现比较随意,缺乏利用制度、程序使日常经营活动规范化的能力,与人沟通交往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成为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难点。
2.大学生创业实践实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业实践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在设计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创业学、创造学为基础,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际沟通学为辅助,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一些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大学生创业实践实效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实践活动参与者的主观因素和实践环境的客观因素。在创业实践中,参与者的主体作用是具有决定作用的要素,其创业意愿、创业规划、创业技能、心理素质、沟通能力、领导水平、交际手段对创业实践活动的实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多数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在创业初期往往热情高涨,对创业前景充满信心,但对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难估计不足,一旦面对失败和挫折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缺乏一种迎难而上的毅力和品质。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对创业实践的实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使得实践参与者具有创业积极性和创新自信心,从而获得更大的创业支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创业实践环境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国家要建立完善的创业实践教育的保障制度,对实行创业实践教育的高校给予资金、人员、社会资源的支持,要适当对坚持创业实践的学生给予帮助;社会要培育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或团队支持;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宣传体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塑造创业成功的典型示范,与校内外加深联系,创业实践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实践形式和资金支持,保障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有效推进创业教育
1.实践活动引入创业教育内容的案例分析。
创业理念下创业教育论文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先是在西方国家开展的,并至今已经发展了四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创了独立的创业教育体系,并将创业教育正式并列为学科体系。创业教育主要以创业精神为教育核心与教育理念、以“白手起家”为核心,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整体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它主要将创新性作为教育理论核心,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个人的冒险精神、自主工作能力与高层管理技能。
二、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触而就的,它是在各种社会条件以及科技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文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国家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必然转向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家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保证,它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突出就业的导向作用,并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创业教育注重将学生的就业观念从传统被动的就业理念转化为主动的创业理念。其次,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智力型综合人才,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创业人才推动国家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并将知识智力转化为经济产物,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再次,创业模式的进步与完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劳动力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所导致的后果是剩余劳动力过甚,增加了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重视就业问题的解决。这不仅需要国内大中型企业带动,也需要国内个体创业者带动经济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劳动岗位,稳定国内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模式,促进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创业教育的理念实践
中职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它不是一种静态性的教育模式,而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需要在时间历程中不断完善,并形成系统性的创业意识。我们应通过中职创业教育,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并注入相应的创业意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校创业教育论文(10篇)
第一篇:高校创业大赛下的创业教育
一、高校创业大赛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推进
一直以来,高校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硬伤,即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很多高校学生抱怨,大学里学的知识到企业中一点也用不上,这一问题在当下大学教育普及化、就业压力大等现象和问题下又被再次放大。随着创业潮的兴起,高校作为创业资源的极大拥有者已经开始了新的教育实践改革的尝试。笔者认为,创业大赛可以很好的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以笔者所在高校—沈阳大学为例,2015年全面共举办大小型创业类比赛10余场,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创业气氛,在校内外得到了一致好评,沈阳大学同年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创业示范高校。笔者认为,创业比赛能够极大的促进创业教育,让学生在校就有一种实践观念,同时创业比赛考察的也并不完全是实践内容,也包括专业知识,这就很好的将高校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可以说,创业教育与高校传统的专业教育并不冲突,相反还存在很好的相互促进作用,处理好高校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大水平发挥创业教育的效果。总结而论,对于高校而言,要想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必须首先开展高校专业教育,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创业的内容,通过创业教育来强化专业教育,不断培养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心理品质,使得高校不再被诟病与企业实践脱节。
二、高校创业大赛对学生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上文已经分析了高校创业比赛对高校创业教育能够产生推进作用,本部分将从学生视角出发,进一步论证高校教育中强调创业教育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1)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以笔者指导的创业团队为例,2015年,笔者指导的创业团队先后获得沈阳大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甲类项目。在比赛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原本在课堂上表现平平的学生,随着比赛的深入,渐渐的也一改内敛之风,求胜心和进取心变的强烈起来,原本根本不明白企业为何物的学生们渐渐的对企业热爱起来。繁琐的财务分析、抽象的战略规划、多变的营销策略等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枯燥,学生在比赛的模拟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事实上,创业教育本省就是一本实践性很强的经,而创业大赛刚好是这部经的偈。目前沈阳大学的一些做法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以创业大赛为纽带,组织学生对现实典型创业型企业进行参观;将有意愿的企业引入校园,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够进行实践训练;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技能的实操。
新时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
建立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将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变为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将专业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开设教学课程、构建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培养高素质创业者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实现该目标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在现有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创业理念,构建起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素质的课程体系。针对高职生的性格特点,学校要注重其个性化培养,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通过认真的思想教育、严格的规章制度等手段,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要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课程、完善教学体系、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教材建设、丰富课余活动,学校教师、辅导员、学科带头人、专业课教师、职业咨询师、职业技能师等,都应将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明确所学专业未来的创业方向,加强对创业所需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创业知识储备量。
(二)明确改革思路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要贴近市场,开设以职业教育为核心、融合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具体做到:明确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创业者为目标,即培养有创造力的创业者,而不只是单纯培养就业者。因此,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用人市场需求、行业地域经济情况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增大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量,将创业的综合性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努力进行创业直接实践和创业实验模拟,对学生进行现实指导,聘请具有专业岗位经验的领导、专家进行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如:聘请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的专业人士到校,讲解怎样纳税、怎样申请贷款、怎样申请营业执照等经营管理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未来创业的方式方法。针对很多学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勇气、对创业存在恐惧感的现状,可以让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让他们用自身艰苦创业的经历和业绩教育广大学生,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学习创业方法,激发内在潜能。
就业创业为导向的网络营销论文
1、在各专业开展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
网络营销实践可让各个专业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掌握一项重要工具,提高其专业技能。
(2)对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①网络营销实践能为学生打开眼界,提高学习激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思考推敲,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超越。②学校资金设施不足,减少了学生实践机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技能提高。网络营销便利的环境,大量的优质资源则可弥补此不足。③网络营销实践环境是基于现实的市场和网络,其真实性可提高学生的创新激情,它的便利和丰富能增加学生的创新自信,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就业本身就是一种营销,而创业更离不开网络营销,掌握其实践技能无疑让学生在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各专业设计子体系,在充分考虑专业特色和就业创业市场中本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基础上,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网络营销实践充分结合,提高学生专业就业创业能力。
国外高校生态系统创业教育论文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
1.美国高校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主体作用。
美国高校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止到2005年,在美国4200多所高校中,已有2000多所大学和学院开设了30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设立了44种学术性期刊和277个创业教育捐赠席位,成立了100多个有关创业的研究中心,累计超过4.4亿美元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等高校一直走在美国各大学创业教育的前列。首先,任何一种系统的构建,都要以一定的目标为支撑,准确定位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第一步。随着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创业教育工作者认识的加深,美国创业教育的目标逐步由培育创业者,使受教育者能够创办实体企业的“功利性”目标向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受教育者能够独立地工作生活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非功利性”目标转变。作为全球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典范,斯坦福大学在创建之初就确立了鲜明的办学宗旨,即“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作为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商学院,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宗旨是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视市场变化为商机的能力。其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内核,是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主战场。尽管美国各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基本已经系统化,并由基础课程——其他课程或法律课程——企业战略的金字塔课程模式向所授知识以创业为核心,成环状向外辐射散开的圆形模式转变。作为全球创业性大学建设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形成了创业相关知识普及——创意资产纸质化——创业实践体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围墙,涵盖了教育过程的全链条。在百森商学院,为学生安排了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其理论课程包括由一系列选修课程组合的4个整合模块和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支持课程组成的22门课程,其实践课程包括机会识别训练、商业计划书撰写、促销训练和模拟创办企业等。再次,师资力量不仅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创业教育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一环。美国高校一般鼓励和选派拥有丰富创业经历和良好创业素养的优秀师资从事创业教育,还注重吸收社会上既有学术背景又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行业领导者等担任兼职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最后,高校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既是创业教育成功的潜在软动力,更是创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美国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以潜在的动力推动着青年广泛参与到创业教育及教育活动中。据调查统计,美国18-29岁的青年中超过60%的人想要拥有自己的企业,18-34岁中80%的青年想成为企业家,在他们的创业动机中,个人独立愿望超过了对财富的追求。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论坛、MIT10万美金创业大赛、创业俱乐部等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交流学习和提升能力的平台,《科技创业》《斯隆管理评论》《MIT“创新影响”研究报告》等评论杂志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有效的传播途径。
2.美国政府为创业教育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作为支持者,在政策法规和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推动着创业教育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DoingBusiness2014)显示,美国的法律环境、管制规则和企业营商环境的宽松程度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在政策法规方面,早在1953年,美国国会依据《小企业法》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有意于经营的小企业者创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了白宫小企业委员会和国会小企业委员会,协同SBA工作。截至目前,SBA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共创业投资的提供者,是美国最大的对小企业的独立融资机构。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提出要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其价值取向,并颁布了《贝多法案》(BayhDoleAct)、《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案》(SBIDA)等公共政策,促进了大批实验室发明成果开发成产品并推向市场,推动了高技术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政府愈发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在2011年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提出把创业教育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并启动了“冲顶赛跑”的竞争项目,旨在资助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创新实践项目。在市场运行机制方面,一是美国政府简化了创办企业流程,设立了一站式创业窗口,仅需5天即可完成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从注册到运营的6个环节:预定公司名称,提交公司组织文件,制订并通过公司经营协议;申请联邦的雇主识别号;注册征收营销税;在劳工部的失业保险部门注册;购买雇员补贴和伤残保险;在两家报纸上公开公司的组织文件并提交证书和公开宣誓书。二是美国政府降低了创办公司的准入成本,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以2014年为例,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为50120美元,注册一个新企业则仅需750美元(其中第一个环节缴275美元,第六个环节缴475美元,其他环节免费),最低实缴资本为0美元。三是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制定了多项创业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1978年将资本利得税从49%降至28%,当年美国的创业投资额增至5.7亿美元;1981年政府进一步将资本利得税降至20%,带来了创投行业的第二次繁荣;2000年《新市场税收抵免方案》(NMTC)出台,规定投资者如果投资在促进低收入地区发展的“社会发展基金”,可以从所得税中获得税收抵免。
3.美国社会为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
社会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真正“舞台”,一个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社会支撑体系,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各种中介服务。一是创业交流会、创业俱乐部、创业研究会、家庭企业研究所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课程补充,协助学生在校园内与金融界、商界、学界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最大程度获取最新资讯与资源支持。二是由杰出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管理、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智囊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辅导,协助学生发展创意、确定商业模式和经营战略。三是科尔曼基金会、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中心等支持创业教育发展的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多项奖金和捐赠教席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
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论文
1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历史及现状
1.1经验
最先开拓我国创业教育的9所高校为很多高校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提出了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以及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综合式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也作了很多尝试。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1800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园,聘请了26位校内创业讲师、15位企业家创业导师,为创业扶持对象提供“一对一”跟踪指导与集中培训,探索出以项目形式推进“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施办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18个大学生特长生工作室、15家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搭建了基本职场素质训练平台和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形成了“一中心一园”(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园)模式。
1.2不足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真正的创业教育尝试起始于2002年,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了20多年,创业教育在实际推进中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首先,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少数人甚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办公司,致使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未有机结合,没有融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其次,部分高校虽已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具有创业理论与创业经验的师资十分缺乏,加之目前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成长较慢,多数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再次,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对实施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部分省市虽有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全社会推进创业教育的大环境未能形成。在创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教学平台的管理。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创业教育教学平台,但是由于教师缺乏经验,往往出现管理不善,有的平台甚至形同虚设。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于缺乏指导性意见,各高校使用教材不统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第三,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各高校尚无完善的激励机制,比起其他专业来说,既缺乏经费投入,又缺少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的学生创业成功率又比较低,直接导致许多老师开展创业教育动力不足,缺乏成就感,与此同时,学生也更重视专业课,仅仅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业余教育”来对待。
2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借鉴国内外成功学校的案例,发挥自身特色,从实际出发,充分整合区位优势,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