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培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创客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创客培训总结

创客技术在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于创客技术的新型教育为小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与契机。这种新型的教育不仅仅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焦点,还符合我国提倡互联网+的政策。本文根据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现况,对创客技术在小学教育改革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创客技术;小学教育;改革

创客技术是基于当代的信息科学技术,进行创造性的开发研究,并应用于市场当中,为人们带来益处与便利。而将创客技术应用于小学教育就是以创新知识为主导,让学生进行实际创作,通过亲身体验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目前基于创客技术的教育在全球都受到了广泛欢迎,这就要求我国的小学教育也不能落后,需要积极地将创客技术融入到课堂教育之中。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寻求知识,不仅提高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效率,还可以获得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1.创客技术应用于小学教育的益处

1.1创客技术使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小学生处于天性释放的阶段,他们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观察力,而创客技术产生的课堂氛围可以让这种好奇心变成学习的动力。轻松而又活跃的课堂可以让学生边玩边学习,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由去寻求知识,不会受到束缚,课堂参与性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教师受到这种课堂氛围的影响也会提高教学的质量,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性来安排教学计划,充分拓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灵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2创客技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阅读全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科技元素已经渗透在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带了诸多便利。故而本文现就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内容实施全面分析,即研究创客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措施。首先,创设情景教学环境,借助创客教育,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其次,激励学生创意实践,借助创客教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继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加强创新经验分享,引导学生沟通交流,并就具有新意的元素进行共享。

关键词:创客理念;初中信息技术;实践研究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创客的理念,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且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增强。通过主动性的创新,继而可将其逐渐实现。事实上,在创客理念的要求下学生必须积极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进行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可与这一理念融合,从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为确保两者的积极发展,现提出以下三种有效措施即借助情境调动学生创新的意识、增强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以及对创新经验成果进行分享。

一、创设创新情景,借助创客教育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借助创客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创新途径,从而为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升搭建更加有利的平台。初中生通常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极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可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其营造创新课堂的氛围,继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实施创新实践。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下,会更快融入该氛围并将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发挥出来为创新服务。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可为学生制作学生熟知的精美动画,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继而与创客教育融合,鼓励学生对动画内容实施分析,并将自己创新性的意见表达出来为动画增添更加多元化的元素。其次,学生可依据自己的认知设计动画内容,还可使其与自己的创新动画实施融合。如此导入,能够使学生充分回忆自己在该环境中的心情,并借助这一认知来拟定演示文稿。学生通常会依据教师的要求调出图库资源,并使其与之相适应。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从中查找到相应的课堂主题,并且能够使学生立足于相应主题从而实施创新实践的措施。导入环节是学生创意发挥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

二、激励学生创意实践,借助创客教育增强实践能力

实施创意的主体必须切实实现创新的目标,并且还应该使其能够指导实践,并非只可束之高阁,即现实需与创意有机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旨在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与社会融合的品质。同样的,创客教育也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且对学生的创新技能进行拓展。由此可知,若要将两者进行高效融合需先将其实施目标进行明确。在了解项目要求之后,继而对其实施全方位考量以及细化。如此一来,实施过程中的出错率方可降低。其次,可积极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且明确各自的重要职能。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自己的创新性想法与同伴、老师交流,最终将该创意落实在生活实践中。借助创意小组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凸显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不断地创新,学生便能够逐渐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多途径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通过创意实践,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便会随之提升。当学习了编写程序的技能之后,融合创客教育,教师可鼓励学生组成小组集中讨论用编程来控制开源硬件。小组同学共同来制作一个最具创新性的智能生活模型,其中可积极融入对现代生活的美好构想。首先需对设计的主题进行明确,依据主题确定所需实现的智能功能和物体模型,继而选择所需的传感器、马达和各种积木配件,做好小组成员分工安排,为制作环节做好铺垫。整个设计的过程需有严格的规定,按照该流程要求所有成员各司其职。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设计的效率,并对其质量有所保证。

阅读全文

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实施分析

摘要:为破解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双创教育面临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不清晰、短期规模和长期效益无法兼顾、双创课程与专创课程形式大于内容等困境,文章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实践了建立“三三制”双创教育模式,完善双创育人工作机制,培育“双师双能双创”师资队伍,优化双创文化氛围等工作,有效推动了双创教育提质升级,对促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实施策略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西京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十余所民办高校先后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民办高校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路线图,双创教育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1]。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自2015年获得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以来,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号召,全方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双创教育模式、工作机制、师资队伍、文化氛围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以期为同类高校推动双创教育提质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一、民办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优势

2015年开始,国家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全国普及推广的双创教育改革为民办高校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国家不但出台了《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等利好政策,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高校的发展,使民办高校能够得到相应机会和待遇,这些政策红利客观上推动了民办高校得以在“应用型”这个跑道上快速发展[2];民办高校机制体制灵活,能够集中资源办大事,充分利用醒得早、起得早的优势,得以在双创教育上做出特色,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虽然具有管理灵活的优势,但是由于办学时间较短,面向社会营运的机制优势发挥不充分,双创工作中争取财政支持和社会项目投入的集聚效应不显著;运用市场经营理念与机制优势充分挖掘和调动学校教育教学各类双创资源要素的潜能和效能还不够,资源优化配置不平衡,在双创教育中资源使用效益还没有实现最大化。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普遍采用专兼结合方式,专任教师数量普遍较少,青年教师占比较大,且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行业企业生产经历,对企业运营和行业标准认识不够清晰,对双创教育认识不到位;与企业合作停留在学生实习就业层面,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还远远不能支撑双创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形成学校主导、政府帮扶、企业结对、社会关爱的开放式、全程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工作格局[2]。

阅读全文

艺术设计专业创客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已然成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点,艺术设计专业应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与先进创客教学理念相结合构建出具有艺术专业自身特色的创客教学模式。创客教学可以以更为专业化与开放性的教育理念高度融合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通过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目标、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全新的设计来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创客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双创时展和具有开创精神的设计人才,对新时期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发展起到极大地促进意义。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创客教学;教学模式

双创时代的到来使设计产业成为推进商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的持续驱动力。随着社会对设计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将创客教学融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正是培养新时期创新创业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务之一就是推动创客文化进高校,形成一批实力较强的交叉学科聚合体,设立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多样化的创客活动,激励学生以动手、实践以及创业为创客活动核心,以此来推动教育创新,构建专业化的创客教学培养模式[1]。创客教学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相结合,既是顶层设计的要求又是中国教育发展趋势的体现。创客教学理念既为艺术设计教育拓展了发展空间,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地挑战,并且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创客教学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创客是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创新型群体,他们最有活力、热情和能力。在双创时代能够为自己,同时也为全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体验。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欧美相关设计院校相继开展了创客教学实践与创客空间的建设,如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帕森设计学院等。并形成了理念较为先进的创客教学课程体系、创客教学运行机制等。欧美的创客教学已经开始为本国的设计行业培育创新型人才助力。他们在为行业注入新思维的同时又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因此对于产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创客教学是实现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为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革新提供强大的创新型生力军。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遵循实践性、多样性以及非盈利性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创客教学的目的。创客教学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创造力、探索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战略性策略被应用于促进高等教育学习改革的浪潮中。通过强调实践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2]。艺术设计专业其本身就具有“双创”特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行业领先者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学生应掌握的关键性内容包括创新技能、科技应用以及对设计美学的综合性知识体系的把握,同时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意识以及提高与社会接轨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客教学思想与理论的指导。同时创客教学可以以专业化与开放性的教育理念高度融合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变革也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优势。

2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面对生机勃勃的设计4.0时代的到来,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以精英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从国内现有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来看,并没有使其“双创”特质得到充分的拓展与延伸。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共建与培育拓展缓慢,交叉融合未见实质性的成效。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社会对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从教学理念上来说,现有的教学模式的教学主体以教师为核心,教师的个人知识储备以及教学能力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量与质。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对于设计学科的理解、设计理论的分析与总结等,将会对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与把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述以讲授为中心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在特定的时期内确实具有相当的优势,但在设计4.0时代,设计的含义与范畴在不断地扩展,成为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与商业交叉的领域,具有多学科领域交叉整合的特点。由于教师自身专业上的局限性以及在课程设置上过于狭窄,这种教学理念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无法使其展开积极性学习,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无法达到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规律,达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目的。

阅读全文

创客教育视角的多媒体技术课程改革

摘要:针对大学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创客教育的视角下进行课程改革并介绍该课程改革的意义、内容、方法与实施过程,说明其特色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客教育;多媒体技术;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0引言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名单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高校认真落实试点实施方案,从学校实际出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探索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努力培养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创客教育

创客(Maker),起源于美国,是指以创新为核心理念,将创意灵感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是一系统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客精神和素养的全人[2]。教育内容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实践和创造,激活知识和技能,使“学习—思考—动手—运用—创新”统一。创客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创客教育,通俗讲法就是“做中学”,从实践中做出来。此处的“做中学”主要是从杜威的“教学合一”原则发展而来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截至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创客教育进行了研究,在中国知网中以“创客教育”为关键词搜索到的论文就有1304篇。例如,文献[1]对创客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并对创客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层次解读;文献对创客教育的本质、功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文献[3]对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进行了阐述;文献[4]为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挑战与突破提供了新思路;文献[5]提出了高校创客型师资培养的策略;文献基于创客教育环境提出了课程实验设计的思路。关于论述创客教育视角下的课程改革或设计实践的文献比较少,不到10篇。

2创客教育视角下的课程改革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下创新与发明实践教学方法

工程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毕业要求的核心,现行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复杂问题往往都是针对本门课程,综合性不够。本文通过将《创新与发明》课程教学过程分配到本科4年中,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专利申报、学科竞赛、创客文化及产品研发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相关行业的国内外技术现状;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体现创新意识。一般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复杂问题往往都是针对单一的课程,综合性不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往往不能实际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抓住某一门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无法形成真正的知识体系闭环,无法实现对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要求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从2016年开始着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先后完成申请接受、自评报告审查以及专家组进校复查等工作,与2018年4月顺利通过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创新与发明》课程是我校在工程教育背景下自主探索的融合了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首先结合工程专业认证要求设计了课程培养目标,分析了《创新与发明》课程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工程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和不足,然后介绍了改革后的《创新与发明》教学方法,研究了毕业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给出了课程教学内容,最后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考核方法,确保工程教育背景下学生满足毕业要求中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1课程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贯穿在大学本科的4年时间中,要求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一个分析、实验、研究、总结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创新与发明》课程按照学生的能力提升规律,根据毕业要求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2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创新与发明》课程是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而设置的综合专业实践和创新课程,是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必修课,将培养过程分配至本科四年教育中,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专利申报、学科竞赛、创客文化、科技创新及产品研发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发明创造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

《创新与发明》课程是从学生入校起的第一学期即开设,过程持续4年,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第一、第二学期以班为单位进行理论教学,第三至第八学期以工程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侧重于构建电气工程理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相关行业的国内外技术现状,了解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需要的知识体系,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竞赛的相关知识。具体从一下4个方面设计课程内容:(1)专利知识简介、创意的形成过程、专利文本的书写和专利申报流程;(2)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方法、C程序的设计方法、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3)创客概念的由来、中国创客行业的发展与前景、学生创客的重点、创客大赛的赛程与规则分析;(4)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等的参赛要求、知识内容的讲解以及典型参赛作品的分析。在实践教学中侧重于项目的应用和动手实践,面向实际工程应用提出综合性复杂工程问题,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经过研究和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参加科技竞赛、创作专利或者论文,实现教学产出。具体从一下四个方面设计课程内容:(1)典型创新与发明案例分析和制作,如咖啡机、武术擂台小车、循迹小车、图书机器人等。(2)前沿和热点技术实验和验证,如无线充电、新型半导体器件、微电网、区块链和图像识别等。(3)科技竞赛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按照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等大赛要求设计出作品参加比赛。(4)创作论文或专利。

阅读全文

护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探究

摘要:综述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以期为我国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培养策略;综述

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新颖、适用的物品的能力[1]。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2011年护理学科被确定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护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护理学科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护理教育的重点。本研究对护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护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1护生创新能力现状

1.1护生创新能力测评

创新能力的测评工具很多[2‐3],具有代表性的测评工具有托兰斯创新能力思维测验(TorranceTestsofCreativeThinking,TTCT)[4]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WilliamsCreativityScale,WCS)[4‐5],但其目标人群缺乏针对性。由于缺乏统一的调查工具,现有的研究难以进行横向比较,有待进一步探索与研制适用于护生的测评工具。目前,我国学者多采用自制问卷测量护生的创新能力,缺乏对问卷信效度的评价,导致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有待考究。杜少英等[6]采用个人创新行为量表对130名大学3年级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生个人创新能力得分为(52.15±7.81)分,处于中等水平。李晶晶等[7]采用创新能力评估量表(InnovationCreativityEffectivenessAssessment,ICEA)对154名大学1~3年级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创新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培养想法得分较高,打破固定思维得分较低。李乐乐等[8]采用自制问卷对341名大学四年级护生进行调查,发现仅有13.1%的护生对自身创新能力满意。王爱红等[9]采用创新能力水平自我测试问卷对248名1年级~4年级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创新能力得分为(63.04±10.9)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结果提示,护理院校应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1.2护生的科研能力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构建

摘要:众创空间是众多创新创业活动在特定地理空间的聚集,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平台。从“双创”的内涵界定入手,通过解读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基本内涵,分析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众创空间的必要性,分别从构建紧密协作的合作社群、培养众创实践能力、汇聚多方开放资源、构建资源共享空间、多元化运营机制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双创”;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作为一种新型平台的众创空间应运而生,快速发展,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众创空间是创客们或创新创业项目(活动)在特定位置空间的聚集地,既可以为创客们解决开展实施创新创业活动的办公场所,又可以为创客们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高职院校积极构建的众创空间,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其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遴选培育优秀项目,帮助转化创新创业成果,扶持创业企业成果运作,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紧扣当前高职“双创”热点,积极构建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该系统可打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片面性、随意性和低效性,实现新形态下创新创业学习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合作意识以及创业精神,为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推广的基本范式,共同实现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宏伟目标。

一、“双创”内涵界定

高职“双创”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拓宽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新型素质教育模式,“双创”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接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为学生未来创业提供真实情境平台。“双创”教育不但可使学生打破就业市场高门槛的要求,而且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还可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理念的转变,实现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因此,“双创”教育是通过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基本内涵

1.基本概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