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技术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穿刺技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穿刺技术论文

“三教”改革下推进护理解剖学的教学

【摘要】目的探讨在“三教”改革背景下“1+X”证书推进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方法我院根据“1+X”证书制度培训模式对来我院实习的2018级高职院校的10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培养,提高护生临床护理技能水平。实习结束后,与去年培训的2017级实习护生课程成绩进行比较,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2018级实习护生考试总成绩均高于2017级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70%护生对实习教学效果满意。结论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增强护理解剖学教学内容的渗透力,将教材内容、要求和各项临床护理技能标准精准融入“1+X”证书培养方案,强化临床操作的技术细节,夯实双师型护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护理解剖学;护理技能;“1+X”证书;资质认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明确规定,从2019年开始,在全国职业院校中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2021年7月盛京医院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深化高职院校与医疗机构实习教学的合作力度,吸取“1+X”证书制度模式,着力解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完成实习毕业“1”的基础上,激发护生获得X个证书资质认证,切实夯实临床护理技能培训质量,提高她们学习积极性、创新性,实现护理解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加精准地提升护生实习质效。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

2021年7月来我院实习培训的104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0~22(21±1.02)岁,均为女性,经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进入学校,四年制本科。从入学到实习前,多数护生各项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1.2教学实施

阅读全文

循证护理之儿科护理论文2篇

一、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1.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家长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表现出焦虑等不好的表情,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心理,从而影响了整个治疗的过程。使用循证护理治疗法,首先在对儿童治疗前就尽量减轻家长的焦虑心情。例如,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要及时地了解情况,并且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能有助于儿童早日康复。而在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法,以及将康复方案制定的明确到各个阶段,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2.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现代的医学证明支气管哮喘完全是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当然预防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这类儿科疾病进行预防和健康教育很有效果,对于支气管哮喘疾病,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查找一次有关哮喘的教育管理的循证证据,并及时调整教育的有关内容。最先进的技术是使用计算机对并且进行跟踪和管理,进而保证病人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矫正,这种方法取得了很理想的效果。健康教育也是儿科疾病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措施。现在,使用系统的方法将同类疾病的共性进行以总结,进而进行一定的教育活动,从而有助于制度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同时,还应该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对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删减或者增加,还要注意对计划进行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最后,根据家长对医学的认知能力,循证护理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因此,通过循证健康教育,保证患者能够接受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治疗的疗程,就能进一步减少患者的痛苦。

二、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综合循证护理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儿科的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掌握还不够完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实际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严重缺少对病人的观察,因而对其可靠性值得怀疑。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的在职护理人员受的教育大多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专业素质还不够高。进一步导致他们理解和利用国内外优秀专业文献的能力不足,进而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等也非常困难。第二,循证护理的资源还比较贫乏。主要表现在循证护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进而造成科研型论文的数量较少,并且论文的质量也不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循证护理在我国的有效应用。

阅读全文

寄生虫病控制对策

本文作者:李玉民 单位: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山东省曾是寄生虫病严重流行区,在防治过程中,除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外,医学科技情报信息也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使得先进的防治方案、防治策略、媒介控制、临床诊治技术能够快速地推广和应用。先后于1958年、1983年和198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和疟疾,取得了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三连冠"佳绩,2004年全省达到消除丝虫病目标,树立起了寄生虫病防治的又一个里程碑。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对防治、科研和临床治疗信息情报的收集管理的年代比较早,保存形式有年报、专集和内部期刊以及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论文等。这些文献信息在指导我省的寄生虫病防治、科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兹做分析如下。

1年报类文献

年报时间分为三个阶段,从1956年起,分为山东省丝虫病防治所(1956~1961年)年报、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所(1962~1975年)年报和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1975至今)年报。出版后,分发赠送给其他省份、地区及省内卫生防疫机构交换或存档,指导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其中文献有丝虫病330篇、疟疾242篇、黑热病45篇、华支睾吸虫80篇、绦虫病45篇,媒介中蚊虫179篇、白蛉5篇、钉螺2篇,其他文献信息86篇。这些年报刊登的是我所的科技工作报告、实验研究过程和现场防治现状,这些资料是我所之后获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基础。

2专题集文献

2.1《山东省黑热病防治研究汇编》《山东省黑热病防治研究汇编》为一部专题集,汇集着我所老一代科研人员的智慧,是山东省控制和消灭黑热病的主要科技信息资源。在这部专集里有34篇文献,确定了有关黑热病的几个问题。

2.1.1流行情况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山东省黑热病患者20多万,占全国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流行率平均为350/10万。在32个县共检查家犬30979只,仅在13个县发现黑热病感染犬,且症状病不严重,由此我省黑热病传播与犬的关系不大,其主要传染源是患病者。

阅读全文

儿科护理之细节管理运用

一、强化细节管理意识

我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PICU护士长组成,实施二级管理,明确职责与分工。修订完善切实可行的各项护理制度和疾病常规。根据护士工作年限、职称、技术能力及性格特点合理分配病区,实行弹性排班,各层护士定期轮换。质控小组按照质控标准,对护理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反馈总结,及时整改。此外,科护士长利用每周大交班的晨会时间强调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护理隐患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强化细节思维管理理念,要求把每例患儿均作为纠纷隐患来预防,强调投诉、纠纷、差错源于细节疏忽,培养护士“保护患儿就是保护自己”的细节防范意识。

二、细节管理

1、入院时细节管理围绕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应用文明用语。一方面护士要积极、热情、和蔼、主动询问,及时观察患儿病情,立即根据病情通知医生判断是否入PICU;做好相关入院宣教,内容包括陪人探视时间、环境介绍、订餐时间、消防安全、财物安全、患儿安全、紫外线消毒时的安全及主管医生护士姓名等;对加床患儿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护士不能推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必须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属认为护士有意推诿等情况发生。每位护士都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及主人翁精神,积极维护集体荣誉,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相互支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2、住院期间细节管理

(1)强化安全护理的超前意识儿科护士长应具备超前的预见能力,做好预见性的预防工作,达到前馈控制的目的。护士长应针对薄弱环节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护理管理条例,借鉴以往发生的差错和护理缺陷,排查服药、注射、处理医嘱、带教等安全隐患。安排工作能力强的护士处理医嘱,以确保医嘱的准确、及时;配药治疗台前放置提示牌,随时提醒护士,确保药物准确无误。发药、注射及其他治疗时让家属回答患儿的姓名,以防止环境嘈杂造成差错。收集护理工作中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分类整理,对发生的护理缺陷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讨论,要求责任人和护士长及时登记,分析原因和不良后果,自提防范措施,以加深对护理差错造成危害的认识。对轮转护士或实习护士入科时逐条详细讲解,反复练习按剂量抽吸药液,学会快速换算剂量,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健全细节管理机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按照各班职责检查实际工作完成情况,护士长定期跟班,全面掌握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遵循日日清管理法,即对每日、每人、每事进行全方位控制,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护士按病种调床后,更改病历夹及一览卡,再打印服药卡、雾化吸入卡、护理卡及输液卡,最后通知患儿及家属并更改床头卡。以消除频繁转床带来的护理隐患。

阅读全文

儿科护理中细节管理的价值

1强化细节管理意识

我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PICU护士长组成,实施二级管理,明确职责与分工。修订完善切实可行的各项护理制度和疾病常规。根据护士工作年限、职称、技术能力及性格特点合理分配病区,实行弹性排班,各层护士定期轮换。质控小组按照质控标准,对护理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反馈总结,及时整改。此外,科护士长利用每周大交班的晨会时间强调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护理隐患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强化细节思维管理理念,要求把每例患儿均作为纠纷隐患来预防,强调投诉、纠纷、差错源于细节疏忽,培养护士“保护患儿就是保护自己”的细节防范意识。

2细节管理

2.1入院时细节管理

围绕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应用文明用语。一方面护士要积极、热情、和蔼、主动询问,及时观察患儿病情,立即根据病情通知医生判断是否入PICU;做好相关入院宣教,内容包括陪人探视时间、环境介绍、订餐时间、消防安全、财物安全、患儿安全、紫外线消毒时的安全及主管医生护士姓名等;对加床患儿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护士不能推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必须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属认为护士有意推诿等情况发生。每位护士都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及主人翁精神,积极维护集体荣誉,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相互支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2.2住院期间细节管理

2.2.1强化安全护理的超前意识

阅读全文

麻醉学技能培训教学方式

作者:徐康清 吴晓丹 张涛 陈坚伟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学要求具自主性、个性、创新性。长学制医学体制改革已经由最初体制调整进入到课程安排与管理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教育部和卫生部对医学临床实践的教学细则暂时没有具体统一的要求,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处在不断摸索和完善中。

基础与实践、思维与创新的能力培养。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学习、双语教学等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优势;但在麻醉学的临床教学的实践中要做好基础与实践、思维与创新的能力培养。

教育覆盖面广、培养周期短[3]。在中山一院,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期为3年。而要求八年制医学生达到相应水平只有两年培训时间,且同时需完成临床博士课题和撰写论文,时间相当紧迫。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对八年制医学生进行全面和高质量的临床技能培训,成为麻醉学教学团队探索的新方向。

麻醉医学长学制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模式与实践

1.模拟教学法。(1)模拟教学的意义。模拟教学即在规范的技术路线和参数的控制下模仿(仿真)实时情景进行教学。模拟教学最早运用在军事领域研究中。据统计目前全球至少已有158个麻醉中心拥有全真人体模拟(high-fidelitypatientsimulators)教学系统[4]。模拟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可以在不损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低年资医生的临床水平[5]。(2)模拟教学的条件。中山大学临床技能中心下设基础技能实验平台、综合技能实验平台、远程多媒体视频与软件教学平台、动物外科手术室、临床技能考试中心、临床实践基地六个模块,配备有HPS/ECS高级综合模拟人、计算机交互式分娩与急救系统、影像学摄影定位模型等一批高端临床技能操作训练教学模型。(3)模拟教学的实践。带教老师利用中心从基础到高级的各种教学模型,对八年制医学生进行各种麻醉学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如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穿刺术、动脉穿刺术、环甲膜穿刺术、高级心肺支持、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创伤急救(止血、包扎、脊柱损伤现场搬运)、除颤等。再者,通过模拟各种麻醉方式期间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培训医学生进行紧急处理和治疗。

2.病例导入式教学法。(1)病例导入式教学的方法。根据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常规实习的过程中,有计划选择典型而有重要教学意义的病例进行示范教学与培训,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八年制医学生在临床中按麻醉学各个亚专科进行培训,每亚专科培训时间为4至8周。带教老师除每日对医学生进行麻醉操作和麻醉管理的指导外,每周选取2个专科典型病例进行强化培训,称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2)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实施。在临床培训过程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教学程序包括:选取典型病例—采集病史—学生复习专科麻醉学知识—书写麻醉计划—麻醉操作与管理—术后讨论。带教老师于术前选择亚专科典型病例,先选择简单病例,后可有其他并发疾病的复杂病例。学生采集手术病人病史及病情资料后,复习相关专科理论知识,并书写麻醉计划书。麻醉计划书要求包括病人病史、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麻醉管理要点及术后镇痛方式。手术中,学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种麻醉操作和管理,带教老师对麻醉计划作出评价和提出修正意见。术后,带教老师和学生在典型病例的基础上,对该亚专科麻醉操作和管理进行讨论。讨论中,先由学生进行总结并提问,老师进行点评和答疑。讨论内容包括专科麻醉特点,麻醉药理学与麻醉生理学,并发疾病处理等。(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意义与效果。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多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本教学法要求教师要有深厚和坚实的基础知识,熟练规范的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要求具有较强的组织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的能力。在学生方面,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提出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可以将知识运用到临床中。从而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显著增强。

阅读全文

建设特色高职护理基础医学体系

作者:陈浩浩 丁明星 李旭升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1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的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1]。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学时逐渐减少,而社会和人文知识课程增多,这是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护理行业,实用性人才的发展趋势。目前从国际护理教育改革来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面向临床”,注重解剖学在临床护理的运用,将护理专业不常用的血管神经的小分支、一般肌的起止点等内容在教学中省略。英国的半岛医学院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不用任何的尸体材料,而是采用活体表面解剖和图象获取解剖学知识,这是基于“医护人员所接触的都是活体以及由各种成像技术提供的人体图像”的理念[2]。这些都说明了基础医学的改革趋势是学以致用,与临床结合,与专业运用联系。

2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现状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操作技术建立对人体形体本身了解基础之上,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作为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是护士最先接触的医学课程,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间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学生对人体形态学知识掌握得如何,对其后续的其它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护理学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1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的高职护理在教育上基本是本科的压缩,课程体系上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很多内容已超出了护理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各门课程都为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忽略了与专业的相关性和实用性。

阅读全文

自我效能对护理教育的价值

作者:钟玉杰 陈玉卿 王鹏举 单位: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结果

1文献的类型共检索文献110篇,去除无关及重复文献30篇,最后获有效统计文献80篇。论文的类型非常广泛,包括理论综述、现场调查、干预性研究、教学经验介绍及其他(如量表的编制、质性研究等)。其中以现场调查的文献最多,为49篇,占61.25%;其次为干预性研究,为12篇,占15.00%;教学经验介绍9篇,占11.25%;理论综述8篇,占10.00%;其他2篇,占2.50%。

2文献的研究对象调查与干预性文献中,以本科、专科、高职、中专护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分别占56.5%、6.50%、6.50%、1.60%;以本科及专科、不同学历层次护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分别占14.5%、6.50%;还有5篇文献未报告护生的学历。

3文献发表的年代各年发表数:2004年3篇,2005年2篇,2006年2篇,2007年3篇,2008年13篇,2009年20篇,2010年21篇,2011年16篇;文献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以2009年、2010年发表数量最多;从文献发表的类型来看,2004年、2005年文献主要为理论综述,2008年文献类型开始增多并以调查、干预性论文为主,2010年各类型的文献均有发表。

讨论

1对护生自我效能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蒋晓莲等[3]首次将自我效能理论引进我国护理领域,对自我效能的概念、信息来源、功能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自我效能理论对护理教育的启示。此后,护理教育者们便对如何有效地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护理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提出教师应重视和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我国护生的自我效能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学历、年级的增高而增高,与来自学校、家庭、个体方面的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护理教师对其的影响不容忽视[4,5]。一些护理教育者尝试将自我效能理论用于护生的护理技术教学和临床实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王平[6]在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教学中通过运用心理激励、成功体验、替代经验、建立支持系统等措施有效地增强了护生的自我效能,使护生能更好地掌握儿科头皮静脉输液的技能;周艳等[7]提出,在护理技术教学中采用授权法、绩效反馈法、合理归因法、发挥替代性经验等增强自我效能的策略能够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临床护理教师将自我效能理论与临床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来提高实习护生的专科知识和技能、护理基础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学习态度等,促进护生对新转入科室的适应,从而改善护生的实习效果[8-10]。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