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程序设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分析
一、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新旧课程结构的比较 旧课程结构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为:计算机基础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其中:理工类建议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文科类选择VB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等;第四、五学期各专业可根据专业培养需要选择。同时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将《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动漫设计》课程分为两个学期完成,称为《C语言程序设计(1)》《C语言程序设计(2)》,其他课程以此类推。 二、教改具体措施以及效果 (一)全程机房教学,增强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措施。传统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教学方法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计算机教育的特色,必须改革。 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由原来的课堂教学,改为全程机房教学,使同学们在边听教师讲解的同时,可以直接上机进行操作,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立刻得到对计算机操作的感性认识。通过三个学期的教改实践,完善了全程机房教学模式,对同学们使用计算机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二)配套教学软件,提高学习能力 本课程组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发了一个《大学计算机基础辅导练习系统》,该系统分为抽题模块、答题模块、判卷模块,本系统为C/S结构,当管理员在服务器端设置好本次模拟练习的题型比例后,系统自动生成一套模拟试卷;所有的同学们可以在客户端进行答题,当答卷完毕时,由服务器端自动进行判卷并将本次练习的结果反馈给同学们;该系统可以提供给学习本课程的同学们经过教师的指导后,在课堂内外自行进行练习。以便同学们完成练习后,自己可以评判自身的学习程度,并在下一阶段的课内外学习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本系统已经提供给2005级大一学生进行了初步使用,体现了较好的作用。 (三)开发网络平台,整合教学资源 本课程组在调研了周边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情况,开发了一个本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教学平台》,在本教学平台上,提供了基础部课程的相关介绍,教学信息的,教学资料的下载等等功能,可以提供给任课教师所任课程重点难点详细介绍。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方便了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课题的后续时间里,拟设计开发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基于校园网教辅系统,使得同学们可以开展课余时间自由学习。 该平台具有以下优点:①发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多种媒体的作用,使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②在培养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中,因特网和校园网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实现了协作式教学。③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强大魅力之所在。在教学中可以同样重视教与学这两个部分。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教与学成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④在短时间里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可望不可及的,而以多媒体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同时传播大量的信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编制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吸引力 根据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重新编制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A》《计算机程序设计B》的电子课件,使之更符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更符合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其中《计算机程序设计A》课件获得中国计量学院首届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改编后的课件具有以下优点:界面清晰、美观,结构清晰,例题丰富、并附有书本外的课后习题。 (五)出版教辅材料,同步教学改革 根据高等教育中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结合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本课题组编制了《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该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投入我校、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使用;根据我校学生应考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需要,本课题组编制了《C语言辅导与讲义》、《VB程序设计辅导与讲义》,并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投入使用,学生们反映良好。 (六)开发考试系统,改革测试手段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试题类型目前多是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了解,不是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樊笼,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在这种考试方法,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这种考试方法与素质教育大相径庭。 本课题组开发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考试系统》,本系统具有抽题功能、答题功能、判卷功能、存储功能、输出功能,对其中的实践部分从以前的“纸上谈兵”改为“上机实战”。其中的判卷功能、存储功能、输出功能也使得该课程实现无纸化考试,该考试系统于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投入使用。新的考核方法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变被动的死记硬背为灵活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四、实际作用与效果 通过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C语言和准备迎接浙江省计算机二级考试中,选择了我校自行编制的《C语言程序设计辅导与讲义》《VB程序设计辅导与讲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p#分页标题#e# 在该完成该课题的过程中,陆慧娟老师等于2005年11月在“首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发表了《多科性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改论文,该文以本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为背景,探讨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黄俊老师等于2005年11月在“首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发表了《配对编程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教改论文,配对编程方法是两学生并排在一台计算机上工作,协同完成一个设计、代码编写和调试的新的程序设计学习方法,该文对配对编程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配对编程在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五、展望 在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继续加强教材,教辅材料,网络教学等方面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改项目的建设,争取早日在浙江省、全国获得教改的奖项。 1、针对新课程结构,加强教辅材料的建设;2、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提高网络教学的覆盖面;3、积极开发新课程体系中的各科网络版教学课件;4、积极总结教改中的新成果,多出教改论文;5、积极参加学生学术竞赛,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其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结合相关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析和总结了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基于翻转课堂等一系列形式进行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改革思路和效果。
[关键词]计算思维;翻转课堂;课程改革;
1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改革方向
当前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其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以及以计算思维为导向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共识。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核心专业课的前导必修课,更是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思维、编程素养、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研究和应用问题的关键环节,但在有限的课时和既定的课程结构内大学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究竟讲授什么内容才能培养计算思维?如何让“计算思维”为学生的能力锦上添花?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如何渗透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应用需求?这些问题都对教学内容、方法、目标及评价体系提出了要求。
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教”为主的单向模式、且计算机教育多年的“狭义工具论”出现了许多问题,不仅会使学生对计算思维相关学科的认识淡化、更会扼杀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力,无助于计算技术中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与方法的掌握。产生这种弊端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的信息不公平性,既没有考虑学生入学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对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攸关,也没有将计算思维真正融入教学。因此,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建设教学资源和丰富教学互动的多元化形式非常关键。
3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摘要:通过对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教育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信息类专业;高等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加强健康医疗(卫生)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使得卫生信息化人才能力培养得以强化。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类专业作为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及时调整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缩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学情况,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1研究对象
在宏观了解全国高校医学信息类专业设置情况的基础下,根据专业开设时间,从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域选取9所高等医学院校,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以这些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分析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2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医学信息类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下涵盖专科教育,向上发展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1]。
任务驱动型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程序设计的任务是使用计算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编码。该文在计算思维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提出任务驱动型和知识体系重构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程序设计求解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思维;任务驱动;重构;程序设计
近年来,教育界开展了关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讨论。当今社会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对具备计算思维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计算思维”由JeannetteM.Wing教授在2006年提出,其含义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抽象指的是对求解问题的一种描述,是对问题的表达和推演;自动化是用具体的形式体现计算和结果。作为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之一,计算思维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已成为计算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2]。国际上,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普渡大学等著名高校纷纷设置了面向全校的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计算思维”通识课程,在以“计算思维”为指导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和美国计算机科学教师联合会制定了一套可操作规范,并在课堂上推广计算思维。近来,Google公司了“计算思维”在线课程,为在不同领域融入计算思维提供了大量极富价值的资源。由我国首批985高校的九所顶尖大学组成的“九校联盟”,于2010年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强调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的慕课“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系统地概览了计算机全领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的《C语言程序设计与计算思维》由沈鑫剡等编写,以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方式叙述了C语言语法和程序设计方法,并通过大量的例子加深读者对C语言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非计算机专业普遍选修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广泛调研,虽然“计算思维”的培养已受到国际上很多高校的重视,但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知识结构组织和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例如,教材内容罗列式安排语法知识,学生读书过程与实践严重脱节;有限的课堂学时不足以介绍清楚语法上小的知识点,一再压缩的课时使得课上经常出现赶进度的现象;一味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1C语言教学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计算思维的抽象和自动化两大特征与C语言求解问题的过程不谋而合。图灵奖获得者、PASCAL之父NiklausWirth于1976年提出“算法+数据结构=程序”。NiklausWirth在CommunicationsofACM上发表的论文《通过逐步求精方式开发程序》(ProgramDevelopmentbyStep-wiseRefinement)中,首次提出了“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programming)的概念。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又称为“自顶向下”或“逐步求精”法,在程序设计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而C语言程序设计就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最典型的体现。我们对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与问题相关因素的功能过程和系统特征,建立数学模型。其中功能过程可以使用C语言中的函数或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来实现,这也是算法的设计过程。系统特征抽象为C语言中的变量或常量来表示,它们的取值范围和操作即构成系统的数据结构。我们知道,与数学抽象相比,计算思维的抽象更加丰富和复杂。数学抽象的特点是抛开现实事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特性,仅保留其量的关系和空间的形式,而计算思维中的抽象却不仅仅如此。计算思维强调运用计算机科学进行问题求解,因此第一步是对待解决问题的抽象,即基于任务的教学过程。首先提出待完成的任务,根据任务的实际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而确定解决问题所需构造的操作对象及必要的功能过程(即算法)。然后,联系C语言程序中的语法特征,引出必要的知识点,编写自动执行的程序,实现从现实问题到信息世界的转换。可见,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恰好对应计算思维的抽象特征。
2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在计算思维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以罗列介绍C语言的语法知识作为教学主线,而是设定不同的任务导向教学,这就需要对课程的总体知识结构做出大刀阔斧的梳理。传统教学中按照知识点的类别进行讲授,如数据类型部分,首先介绍了五种基本数据类型,再介绍数组、指针、枚举、结构体和联合等复杂数据类型。这种讲授方式花费了大量的课时灌输给学生基本的语法知识,教学效果较差。整合传统教学内容后,采用知识体系重构的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尽快进入编程模式,概览全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科研和教学经验,针对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构造并提出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解决思路。下面举例说明课程中部分重构后的知识结构:(1)开门见山,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往往在课程初期介绍简单知识,在后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认识和编写复杂的程序。我们将课程倒置,首先制造悬念。如日历是学生在生活中每天都需要使用到的,将其作为学生感兴趣的较复杂程序,在第一节课时就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从未接触过程序的新生来讲,看到一些程序代码点击运行就可以任意输出某年的日历,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学生也会产生极大的悬念感,进而思考:程序设计功能如此强大,怎样才能写出这一行行代码呢?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后续我们设置部分较简单的小任务来对基本知识进行引导讲授。(2)小任务驱动知识点的讲授。认识了程序设计的强大功能后,设计一些小任务来逐渐引导学生学习。如传统教学中,在课程前期往往集中介绍数据类型和运算符,而学生此时对C语言编程还没有全局的概念,更无从感受这些语法与解决问题的程序整体之间的关系。复杂数据类型中,机械性地讲解数组和指针,学生听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更无法掌握其在实际中的具体用法。学生被动地学习,造成难以区分这些类型和运算,再往后真正需要用到时又印象不深刻。新的教学模式中,将数据类型等小知识点融入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不再集中介绍各种数据类型,而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逐个引出。如求圆的面积和周长,求解公式中涉及半径的表示、圆周率、乘法运算以及计算结果的存储。学生自然能够想到,用整数或浮点数表示半径,即讲整型和浮点型两类;涉及半径、面积和周长的存储,需要介绍变量的定义,即申请内存空间;计算过程中需要乘法和赋值运算,讲解部分运算符。基本问题解决后,可以对程序进行进一步优化,如程序中的圆周率重复出现多次,可以将圆周率定义成符号常量,还可以定义宏来代替。至此,设计的小任务中我们自然地穿插了部分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常量和宏定义等基本知识。学生不仅印象深刻,在听课时也兴趣浓厚,知道为什么讲,怎么用,且与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关于数组和指针,我们设计一个任务:求全班和全年级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平均成绩,逐步引导数组和指针概念的建立,不仅能使学生自然产生新的数据类型需求,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将学到的具体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显然,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能在学习周期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测绘工程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
测量程序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并且能够进行测量程序设计。文中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部分教学改革建议,分析了教学改革建议的优点,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变。
关键词:
测绘工程;测量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测绘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测量程序的设计工作,此外,从企业角度来看,也非常需要具有良好的编程能力同时具备完整的测绘理论的专业人才,学生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学校应该保证一定数量的这类人才的供应。因此,开设测量程序设计课程是必须并且是非常重要的,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得学生能够精通某一门编程语言,能够利用编程语言熟练地进行测量算法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写。文献[1-2]对测绘工程专业的测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学生的互动等。此外,还有部分文献对测绘工程专业中的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对课程建设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3-8]。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课程考试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现状
物流管理专业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
一、基于承上启下和实践理念的课程设置分析
在笔者多年指导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具有较好的对物流优化问题的建模能力,但是在对问题的求解能力以及详细深入的数据采集、处理能力方面稍显不足。例如,针对物流当中普遍存在的优化问题———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等。学生在经过管理运筹学及物流系统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基本能够独立完成问题的分析及建模,但是在问题优化求解时还停留在手工计算(这对于稍大规模的优化问题显然不切实际)或者基于C/C++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来求解。但是在教育部要求减少学分、压缩学时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C/C++程序设计语言,大型数据库开发等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明显欠深入。这些课程的学时基本都在48学时,甚至32学时,因而学习内容篇幅可能存在不完整或者实践环节偏少的情形。此外,对于C语言而言,诸多数据结构的程序细节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而C++虽然有设计好的模板类可以调用,但这些基本属于C++高级部分,在少学时的课程中一般没有介绍。这就造成非计算机类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学过之后,难以理论指导实践———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导致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原因是有些偏向开发的课程往往是需要很多交叉知识的,例如大型数据库开发往往需要学习很多面向对象软件程序设计知识及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本身,那么这些承上启下的课程知识如果交由学生自学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去掉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课程C/C++程序设计,改为具有友好的可视化界面的软件工具,例如VisualC#、基于JCreator或JBuilder或Eclipse的JAVA,这些相对新颖的工具基本具有现成的成熟的数据结构,例如java.util包中包含了诸如数组排序等诸多函数的功能模块,从而减轻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开发这类程序功能的负担。与此同时,学生在学型数据库开发及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时就具备了可视化软件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一定的软件开发自学能力,学生完成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及实现的能力或自学能力将会有一定的提高。这就是笔者所倡导的循序渐进、承上启下的课程设置理念。这样对于专业核心课物流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形成如下的循序渐进教学课程体系:JAVA→基于SQLServer的大型数据库开发→物流信息系统(嵌入JAVA中学习过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概念及新的UML建模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利用物流信息系统中所需知识进一步实践以强化学生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及程序设计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物流优化建模的能力,以管理运筹学、物流系统工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以使学生在学习物流中心设计与运营、仓储管理、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多式集装联运、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当中具备相应地基础建模及优化知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运筹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之前开设“MATLAB基础及应用”这样的课程以及在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中开设诸如LINGO、CPLEX等教学模块,并进一步在专业课程中布置设计实用软件使用的课外作业以强化学生的实用软件使用技能。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管理科学的知识,设置了这样一条学习主线: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物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含Eviews软件教学模块)→电子商务(重点包含商务信息检索,存储,商务信息处理及分析)。
最后,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笔者更倾向于开设模块化能力非常好的成熟的通用软件,例如MATLAB,SPSS,R,Eviews,LINGO,CPLEX,Flexsim,Extend,Witness,Arena,Netlogo等成熟的科研软件,既让学生学会了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学生种下了科研分析的意识种子,从而很好地引导他们更多地主动学习新领域的新知识,同时也为将来有一部分学生走上研究生学习之路做了更好地铺垫。例如,数学规划软件LINGO(嵌入了分支定界算法)对于一个整数规划问题,可以利用简短的几行语句完成求解及灵敏度分析,这样学生就不用从头开始写经典的分支定界算法的程序,从而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求解的乐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及进一步自学的兴趣。综合以上分析,针对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及在课程设计中所表现出的动手解决问题———给出定量结果及分析能力不足的现象,提出物流管理类专业实用软件技能培养目标及新的组合式实用软件技能培养模式。
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目标
(一)信息搜索能力
新工科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摘要】为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构建进行阐述。通过课程体系、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改革,模式重构后的人才培养效果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能力;电子信息
1前言
2016年,我国教育部门正式提出“新工科”这一概念,此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促进服务创新的驱动发展[1-3]。新工科建设于2018年4月2日正式推进[4],建设目标为立德树人[5-11],建设理念为在应对变化的基础上塑造未来,主要途径包括三方面:一是继承与创新,二是交叉与融合,三是协调与共享,主要特征为创新性与开放性。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12]。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因此,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步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确立了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提出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信号与信息的处理及程序编写的能力。立足本校特色,制定了符合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通过“知识与能力、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企业、硬件与软件、专业与岗位”5个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学用结合”的“金字塔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课内实验、各种学科竞赛、实习实践训练、导师科研项目、公司实习等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开发、程序编写和工程应用能力。
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专业认证逐渐成为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毕业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专业参与到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之中。除专业课程外,不少通识课程也将承担指标点的达成要求。其中,公共计算机作为各专业重要的通识必修课程,承载着将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成为熟练掌握基本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任务。本文提出公共计算机应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真正融入到专业认证体系中,改革教学计划,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终身学习等能力纳入到课程培养目标的新观点。
关键词:
公共计算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改革
一、概述
作为高等教育大国,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已稳居世界首位,不少高校优势学科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享誉世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工程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还没有完全摆脱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能力的现状,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部分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培养效果很难被用人单位认可。正因如此,不少地方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出现了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工程技术专业人员,而另一方面则有大量工科毕业学生无法找到满意工作的奇怪现象。为了解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1]。申请认证的专业通过制定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可判断的达成性[2]使所有用人单位能够以统一、客观的标准衡量该专业学生培养效果。通过专业认证的方式,迫使工科专业制订更为明确、合格、可达成、可评估的专业培养目标,将以前重点培养少数优秀学生的精英培养方式转变成实现教学资质是否“全体”学生都能受益,培养目标是否“全体”学生都能达成的培养方式。近年来,专业认证逐渐成为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毕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专业参与到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之中。
二、公共计算机课程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