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市设计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教改要点
内容摘要:自从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有效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因此,对于城市设计专业来说,要更加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去审视一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从而对其未来进行规划设计。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够基于实践教学的手法来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施途径
在我国,城市设计是一门在这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工科学科,是在建筑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老八校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侧重于研究抽象的区域分析,有一部分侧重于研究城市设计的手法和项目的实际操作性,还有一部分则偏重于对大数据的分析。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城市设计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从那个角度入手都需要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1.实践教学在城市设计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所谓实践教学指的就是一种根据社会具体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将科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等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模式[1]。该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对张扬学生的个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操作技能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具有学习性又具有工作性的环境。尤其是针对于城市设计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来说,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的手法,而且对于项目的研究要更加重视实际的考察和研究,例如前期的设计地段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街头访谈等方式来收集各个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优化手段进行解决,落实到图纸的绘制和最终的施工过程中。这样的实践性教学能够对许多新城的建设、旧城的更新做出强有力的推进措施。因此,这就要求从事相关城市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重视对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城市设计人才,有效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2]。
2.城市设计专业实行实践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城市设计专业实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基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实验(实训)课、集中实践的教学环节和创新实践这三个主要的要素。首先针对实验(实训)课来说,主要是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课程设置要综合一般的绘画表达、理论知识的研究、案例的分析等要素,主要的课程可以有素描课、水彩课、表现技法课程、基本的城市设计理论学习、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设计、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设计等。其次是针对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来说,具体内容有美术学习、城市认知学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通过具体的实习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落实。最后就是创新实践的部分,要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3]。
建筑学教育景观设计课程反思
摘要
近年来,随着景观设计理论、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其学科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作为建筑设计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设计”部分,也应当对这一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而做出相应调整。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关键词
景观设计;建筑教育;教学探索;地域性;学科发展
1.背景与问题
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景观设计”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2013)》中,明确规定了建筑学本科教育的四方面知识构成,其中“景观设计”与“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等并属于“建筑相关知识”这一环节,要求为“熟悉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到设计中”。然而,随着城乡环境的发展变化,“景观设计”的定义、内涵及理论实践在近年来不断讨论、拓展与深化,出现了“景观设计”“景观建筑学”“环境艺术”“风景园林设计”等不同称谓,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原“景观设计”确定为“风景园林学”的正式名称,设立为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并列的一级学科[1]。在这一学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应如何定位、调整,才能为学生建立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领域的宏观视野?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热点频现、设计视角多元的情况下,如何立足当下,使学生掌握并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新方向?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内容拓展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并有所侧重,将这部分知识与建筑设计相衔接,最终纳入建筑学教育的整体框架中?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建筑学教育需面对的迫切问题。
2.传统建筑教育中景观设计课程的现状与反思
城市建筑规划的支持策略
1建筑设计理论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学科创造性工作。从设计方法来说,它有别于一般的工程设计,其主要原因是建筑与一般工程物的建造目的不全相同。建筑首先是满足安全的目的,其次在于它还要创造一种文化价值。建筑的价值包含适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总和。所以说:建筑设计=外界环境约束+功能+形式+经济。建筑一直被认为是城市构成结构的主体,因为建筑不仅是人在城市中活动的主要场所与载体,而且是城市视觉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再仅仅表现单一建筑本身的价值,而着重于表现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甚至重新组织建筑与周围空间以重构这种关系。其基本的观点即是建筑要服从城市形态,这意味着所设计的建筑应与城市环境联系起来,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形象构成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尽管构成城市物质实体结构还有道路,其它城市公共设施、树木植被等主要的系统要素,这里主要关注城市与建筑物质实体相关联的性质与特征。具体而言有下面几点: 1.1注重空间、景观的连续性与协调性。建筑创作通过对建筑体量、空间形态、高度、色彩、比例、细部处理等,取得与周围城市空间环境的协调,使城市整体在空间连续性与视觉景观方面都保持连续与统一,建筑与城市空间得以自然过渡与交融。如黑川纪章所参与的西柏林南佛特烈地区再开发国际邀请设计竞赛,就是通过空间、景观等方面的协调与连续,使该地区的再开发实现了与十九世纪柏林街屋的共生。 1.2通过立面设计表达城市公共空间。建筑立面以往常被看作是仅仅起到装饰与封闭作用的“外皮”,而现代城市建筑学则将其看作具有一定厚度感的空间来处理,并通过立面建立连续的空间序列。这种立面空间是建筑室内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过渡空间,是建筑与城市的一种交流与对话,通过精心的设计,往往能够更好的表达城市公共空间。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影响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就是给城市设定一个底线,建筑就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再创造,从单体或建筑群等微观层次上指导着具体的城市建设活动,控制微观物质形态。 3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影响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形体空间设计,这既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明显的重合,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我国学者王建国指出:“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城市建设的诸学科在实施层面上构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形态的多层系统。城市规划是塔尖,建筑设计是塔基,而城市设计相当于塔身。”也就是说,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宏观形态和微观形态的重要环节。 4城市建筑设计的支持策略 4.1建立城市管理与建设的互动 当前规划实施效果与目标的差距,即城市与规划的脱节,并不单单只是建筑设计的问题,作为城市管理依据的城市规划同样存在问题。当前规划主要通过对规定性指标的确定来保证城市建设质量和社会公共利益。这样的控制方式有其合理性,因为它具有清晰明确、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其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由于指标控制过于概括、抽象,且控制指标并不能与城市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对应关系,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对城市建设质量的控制效果较差。而直接与城市建设质量相关的,体现城市设计内容的引导性控规指标,由于多为描述型文字内容,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对管理者个人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评判标准,所以难以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缺乏实际操作性。城市中的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角色,在这样的指导约束机制下“,恰如其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建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互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城市与建筑的融合,真正做到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合理控制和指导。 4.2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的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一些专家对重要的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二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要求,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体现了城市的意识。从专业的角度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 4.3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4.3.1公众参与的意义。首先,积极性的确立。通过公众参与,一方面让设计者和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公众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公也理解建筑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良好的互动带来更高的积极性,有助于让整治效果达到最佳。其次,丰富性的保证。城市的魅力来自多样丰富的生活,在保证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公众的参与能避免简单化和偏好化的问题。城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这也才是整治的意义所在。第三,舆论性的引导。通过公众参与,让公众认识到建筑设计的社会意义,形成良好的整治舆论环境,有帮助提高整治的配合度,减少整治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变化影响#p#分页标题#e# 4.3.2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城市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但没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成本将会十分高昂,亦将事倍功半。倘若矛盾严重,可能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变成城市居民的敌对者。而将公共参与机制引入到城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同样十分必要。因此,城市建筑不是规划部门“闭门造车”的产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用民主方法、民主作风贯穿城市规划编制、修订、立法的全过程。让广大“城中人”通过一定的机制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将它制度化,构筑和谐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融合与发展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现代环境设计教育一直偏重设计实践,理论建设着力不多。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设计面对的设计背景、设计问题等日趋复杂,设计理论的指导作用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剖析环境设计专业的概念、特质和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设计专业发展需理论与实践并重,由理论引领设计。在多学科交融的背景下拓宽理论的研究边界,融合社会学的社会价值理论和生态哲学的深层生态学理论,对环境设计理论研究重点进行重构,以期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设计实践;社会价值;深层生态学
引言
环境设计专业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与日俱增,面临的环境问题越发复杂多变,作为与艺术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等密切相关的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教育也越发变得重要,设计理论的研究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设计实践的推进,不断引导环境设计实践贴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公众生活需求,最大化发挥环境设计的现实功用。
一、概念与内涵
(一)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门类下的空间设计专业,天生自带有“艺术因子”与“美学导向”,以空间为研究对象,汲取艺术学、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营养的综合性学科,主要是对“空间”的“精准”设计。现阶段环境设计大学教育一般下设三个方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张绮曼教授认为环境设计具有系统工程的特点,其外延涵盖了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壁画设计、室内设计及环境设施设计等。“环境设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从微观到宏观的整合设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与人之间的行为引导设计。”宋立民教授认为环境设计是设计学科中研究“空间”的专业,不仅指物理空间还包括虚拟空间,环境设计专业以服务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多层面需求为旨归,其设计基础必然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与变化。环境设计既要敬畏自然生态,又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理论建构与设计实操、环境观感与审美意趣协同兼顾、一体发展。
城市街区环境设计改造策略探索
摘要:新地域主义并非新的概念,它源起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风景造园运动,是对现代主义设计潮流的反思,也是乡土建筑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基于今天新视域主义的视野,分析当今中国城市街区环境设计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通过对地域文脉和乡土文化的深入探析,剖析当今城市街区改造设计需要的新内涵,对比国内不同思维下的街区改造案例来总结经验与成熟模式,从而为中国的城市街区的改造提出策略与方向。
关键词:新地域主义;城市文脉;乡土文化;城市街区;改造策略
街区是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城市独特地域风貌的集中展示,城市文脉的传承、习俗文化的展现、市民记忆与认知的重要载体,和城市传统价值与人文气息有着共生关系。全球化的背景导致生活同质化的加剧,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免受到国内甚至是国外城市发展影响而产生趋同化,现在的城市景观往往因为过于相似的“设计语义”使得面貌趋于雷同,而随之也将城市独有的文化与历史脉络丢弃,产生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这样的建设让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产生的城市文脉消失殆尽,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和场景归属感面临巨大危机。同时很多城市为了延续当地城市传统面貌,简单粗暴地直接将城市符号提取出来,套在新的城市改造方案中,这种没有深刻理解时代特点,简单地将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静态上的片面性做法,无疑是一种对地域文脉表面化的理解。我们应该从挖掘城市传统文化入手,从延续与发展的视角来对待城市的文化根基,但又要以一种倡导时代特征的精神来传承地域文化,这才是行之有效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新地域主义思潮的兴起
新地域主义思想来源于“地域主义”思想,而18世纪英国的风景造园运动可以说是地域主义思想的发端,地域主义原指建筑上吸纳民族的、传统的亦或者民俗的、本土的设计风格,是现代设计展现出特有的地方风格来加强城市化的特征,以此来还原乡土主义或者地方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思潮的批判与反对。正如意大利艺术评论家阿齐莱·博尼托·奥利瓦曾经所说: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前十年由两项运动所主导———全球化和部落化。其中的部落化试图抗拒全球化而试图顽固地保留地域特色。新地域主义属于传统的复兴,更是传统面向未来的再创造。新地域主义相较于地域主义,其中的“新”主要来源于对传统的地域主义特征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进而成为一种新的指导思想来作为对传统的“批判”。许多建筑设计的过程都针对地域特征创造出更多的本土特色的新式建筑,这样一来新地域主义就成了“古典”与“现代”的折中,但是这里的折中并非是单纯地寻找中心或者平衡点,而是探寻现代城市中最本质的传统,在传统的文脉中寻求现代新的发展,把关注的点放在解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本土文脉上,加上对于本质文化的追求,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思想、技术、材料、环境、人居等所有的设计要素进行糅合后进行有机整合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与环境之间的本土化关系,强调具有传统特点的地域文化特征。新地域主义设计并非简单提取“传统元素”或者“本土材料”去找寻城市外观的本土化,而是做出符合当前城市生活更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已经关注新视域主义的概念,也做出了相应的探索,这些学者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在实践中加入新地域主义的理念,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如上海SOHO复兴广场就采用了里弄式布局来融合周围海派风貌环境,进而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上海的文化生活街区。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就是清华吴良镛对于四合院空间新的探索,既更新了原有街区的老旧面貌,又保持了原来的风味。这些案例都是实践者们试图寻找一种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用“新”的方式处理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对现代城市建筑、景观、街区等的传承,保护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2城市发展和地域文化
城市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让他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对于现代城市景观而言,大家对于城市的理想化是深埋于城市历史中的文化认同感能够投射于城市中被整体展现出来,而非埋没变成城市历史。城市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特征的特殊表现,是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下来的城市与人的内涵的综合体现,也是最核心的发展要素。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跨度造就的城市数量可观,因此我国的地域文化不仅是城市文化传统的展现,更是中华民族博大文明的集中地。这种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流传的独特文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城市人们的地域风俗也是通过地域文化体现的。城市环境和地域文化相互交融,比城市印记和城市文化等其他诸多表述方式更为具体。地域文化并非静态的某种影响因素,而是以动态发展的延续行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方式,地域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城市面貌,如建筑、景观、街道等空间规划布局,还影响了民俗民风等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其核心要义是体现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从东南大学的王建国院士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中的论述:城市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利用、保护已有的城市特色,以符合时代创新精神和保持文化特色作为发展目标,尊重历史并保持文化特色同时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满足城市居住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域文化对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形象气质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地域文化在城市中的体现主要围绕建筑格局、公共景观、街道环境等,他们共同组建了城市风貌。这种独有的城市风貌为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带来重要作用。若城市失去特色就没了灵魂,为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更甚者能够打破城市的核心凝聚力而失去居民。
工业建筑师的重要性
本文作者:吕敬建 单位: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建筑师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
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至80年代,尽管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上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国家当时强调加速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十年结束之后,全国上下摩拳擦掌,一心要把时期损失的时间抢回来。当时的建材供应,特别是水泥及钢材的生产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较为紧缺。当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普遍采用,预应力技术普遍得到应用。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屋架、桁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行车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板等。为了适应工业快速发展的速度,加快工业厂房的建设进度,国家大力推广建筑模数制、构件模块化。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大量的标准化设计图集,包括各类钢筋混凝土构件图集、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体系等。以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有利于缩短设计周期及加快工地现场的建设进度。以上的这些工作,都是在当年大干快上的时代背景下,为当时的工业大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那个阶段,建筑师的作用开始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建筑师本身也已开始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责任。但在当时的大干快上的环境中,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实力的影响下,建筑师还是较难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年的基本建设还是沿用了“经济、适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注意美观”的政策。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工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给工艺设备做个较简单的包装,给操作工人做个遮风挡雨的围护。没有把工业建筑的设计置于一个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中来统一考虑。许多项目的土地利用率很低,建筑能耗也很高,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均较差,厂区的环境也较简陋,厂房建筑的形象单一。这些都是当年工业建筑的时代特征,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阶段。
国民经济有了一定规模,建筑师的才能逐步得到了发挥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明显加快,钢铁产量已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钢铁产量的快速提高,钢结构厂房大量出现,有单层钢构厂房,也有多层甚至高层钢结构厂房;有门式钢架结构形式,亦有钢网架结构形式。由于钢结构的特性,厂房的跨度越做越大。这就给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如果厂房的单向柱间尺寸大,可采用门式钢架结构;如双向柱网尺寸均很大,则可选用网架结构形式。所以钢结构厂房满足了大跨度生产工艺的需求,且能满足工艺上的各种灵活变化布局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由于钢结构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装配,这就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度。且由于钢结构的自身重量远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轻,所以对地基础处理的成本也大为减少,特别适合在软土地基区域使用,而且钢结构属可回收材料并可重复使用。正是有上述的种种优势,所以钢结构厂房被普遍采用。在这个时期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程度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意识挣脱了长期的束缚,建筑师们也不例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持下,在广大民众对提高城市品位的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建筑师的地位日益提升。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开始得到了重视,建筑师的才能逐步得到了发挥。建筑师已不再满足于给工艺设备做个较简单的包装,而是针对不同的企业对工业厂区的不同要求,越来越多地追求多样化、差别化。对厂区的环境绿化要求公园化;对工业建筑的外观要求美观、有个性化;对操作工人的作业环境力争适当舒适,要做到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对员工生活设施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厂前区的设计要求更高,要求与城市街景相匹配。换句话说,建筑师在这个时期里,在社会经济实力的支持下,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有了很大的施展才华的余地。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建筑师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上,将真正开始发挥作用,并将越来越得到重视。建筑师们将结合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状况,不断地归纳工业建筑的发展思路,以城市设计理论为主导思想,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及园林景观理论相结合,将人性化设计思想不断引入工业建筑。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为工人提供一个健康的操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采用现代建筑材料,运用建筑设计手段,注重工业厂房的美学与城市环境的结合;着重于厂区总体规划与地形地貌相结合,与城市规划相匹配;保护自然环境,保持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城市火车站广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分析了我国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并以北戴河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从完善服务功能、凸显地方文化、实现生态价值等方面,论述了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
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现代人类众多的长途出行方式中,火车无疑是最常见的一种,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各个大中型城市的火车日均发送量能达到上万人、甚至几十万,这就需要站前广场有极大的容纳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合理疏导人流车流,保证旅客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1我国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均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前进速度飞快,但社会发展在某些方面并不平衡,过分注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需要国家制度循序渐进的优化。例如东北地区一些中小城市的火车站年代悠久,政府没有相应的人力和财力去维修和改善,广场大多仅有单调铺装,只满足车站外环境的一些基本交通功能,缺乏合理的设计致使人流混乱,更无任何美感。其实,一些伴随中东铁路应运而生的城市火车站充满浓郁的异域风情,应充分配合并利用这种特色展示城市特有的风韵[1]。2)更注重建筑主体,忽视景观设计。火车站建设对建筑主体通常耗费庞大财力,对景观设计却不重视,进而使某些建筑产生突兀、不和谐之感。例如唐山新火车站是全国地级市中建筑面积最大的火车站,然而庞大的建筑主体夹身于周围低矮局促的建筑群中显的极不和谐,宏伟的建筑主体前没有一丝软景,站前广场均是硬质铺装,杂乱无章的停放各种营运车和私家车(见图1),没有任何人流导向,给进出站的旅客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广场内部和周边道路常年交通堵塞,连周围居民也要绕道回家。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应在设计之初进行宏观的统筹规划,重视景观设计的功能作用和生态效益,要以此为戒,避免同样的混乱再次发生。3)景观设计不专业,往往画蛇添足。在城市火车站的整体设计当中,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应协调、统一的进行,不应把景观设计当作附属品草草了事,甚至画蛇添足。景观设计应由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的调查分析,并配合其他各个方面不断改进,综合衡量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进而完善城市火车站的功能作用和景观作用。
通识教育趋势下建筑学论文
1通识教育趋势下对建筑学本科培养的新要求
1.1浓缩专业学习,紧凑教学框架
原有专业学习的5年时长浓缩为4年,专业学分压缩,势必要求教学架构更为紧凑与目标明确。
1.2奠定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平台
国内多所涵盖建筑学科的院校也纷纷加入大类招生的行列,如:2010年浙江大学在实行大类招生后将建筑学科等4个专业归入“科技与创意设计”大类方向;而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在2007年以四年本科通识教育为基础,实行本硕分类贯通,注重对专业专门人才、专业性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复合培养框架。从目前上海大学建筑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培养现状来看,如何在响应大类与通识教育培养的形势下,避免专业培养目标与素质的降低,做好通识基础与专业基础的良性衔接,为后续的专业培养奠定扎实的科学、人文、艺术宽厚的学科基础。
1.3“入口”背景差异,“出口”目标一致
由于上海大学艺术类学生未被列入大类招生之列,导致差异学科背景生源在进入大学第1年会处于完全不同的培养平台,理工大类学生在社区学院,而艺术类学生仍在美院。尽管“入口”背景差异,但“出口”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在艺术院校的学科土壤培育下,发挥艺术与科学技术交叉融贯的优势,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原创力,并具备完善的建筑学知识结构的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如果两条培养路径并行分置,那么必然为后4年专业混合培养的衔接与循序渐进带来诸多难题。因而,采用将差异学科背景的学生在第1年分别接收通识教育与艺术素养的培养,第2年路径交叉并行,实现后4年“出口一致”的专业混合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