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市人口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人口管理

城市化生态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世乾 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人口学在读研究生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类的主要集聚形式及主要集聚地之一,也是人类干预自然最强烈、人工环境占主导的生存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我国也迅速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一、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1.起步晚。目前,理论界一般是将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并自此以后开始持续发展视为城市化的起点。我国1949年城市人口比重为10.6%,按照这个起点计算,我国城市化起点大约比发达国家平均晚100年左右。

2.发展不平衡。从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东南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大城市数量看,全国共有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3座,19座分布在东部地区,只有4座(武汉、西安、成都、重庆)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3.城市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我国大城市中,多数都是从历史上不同层次的政治中心或军事重地的基础上扩大起来的,一般都属于综合性城市,大多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是在老城区中见缝插针地开设工厂企业,与居住区混杂交错;之后在向新区扩展时,又强调先建设后生活,对住宅、商店、学校、卫生、娱乐等设施的配套建设不够重视,形成整个地区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失调。

4.城镇中混杂着大量农业人口。从人口构成上看,不论城市还是镇,都混杂着相当比例的农业人口,尤其是由于近年来城镇规模的扩大,常常把不少农村裹在城镇里面,出现了所谓的“城中村”。所以,我国就有了市镇总人口(即按行政区域计算的总人口)和市镇非农业人口的区别。

阅读全文

城市林业的形成及发展论述

作者:王东 单位:宁夏银川市唐徕公园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了诸如噪音、大气污染、水污染、飘尘、热岛效应等各种环境问题,导致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产生了城市林业。它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城市林业的概念

城市林业是现代林业的一个分支,是由城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树木和相关植被、动物所组成,包括城区森林和郊区森林。具体的讲,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是与城市建设相适应,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商品供应,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及其附属工程的经营和管理。城市林业的实质是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景观系统的融合。

2城市林业产生的背景

2.1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而诞生发展起来的。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集聚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从第一个城市产生至今,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增大,特别是近1个世纪以来,城市化一直呈加速发展的趋势。据联合国估测,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已约占总人口的50%。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走向富裕、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虽然城市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使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阅读全文

城市规划设计适应城市发展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对城市的功能化要求也越来越多,功能化的需求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很多的挑战。为了城市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就需要深入研究城市规划设计,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总结更多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规划内容和目前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措施,希望将来城市规划设计能够真正的和城市发展保持一致。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均衡发展

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尤为重要,规划设计时一定要满足城市空间的优化,同时要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不仅如此还要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都非常重视对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工作,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

一、城市规划概念与目的

(一)城市规划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现在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给城市规划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分配城市的资源和空间,保证城市的规划设计能够适应新时代城市的发展。在设计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城市里面的经济和人口情况、交通情况等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之间相辅相成。

(二)城市规划目的

阅读全文

城市社区城镇化建设论文

一、城镇化过程对于城市社区建设产生的影响

城镇化发展对于城市社区建设来讲,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情。城镇化过程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在给城市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周到的服务;城镇化过程的农民工进城,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发展的同时,也让其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了城市管理者的新问题;环保的压力、治安的压力等等都是需要我们逐步去解决。

(一)积极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巨大,二元化经济体制成为发展的瓶颈。城镇化进程突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有利于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又有利于城市社区的发展。

1、城镇化会提高社区经济水平。

粗略计算,我国从2003-2008年,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大约会引出5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会引发更多的消费需求。城市人口有能力消费更多的商品,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就会带来消费总量的扩张。所以,城镇化进程中能促进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区商业更加繁荣。

2、城镇化会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阅读全文

我国金融体系城镇化发展论文

1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自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率从建国之初的10.64%提高到2012年的52.57%(表2所示),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了41.93个百分点,虽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成就也是显著的。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城镇化进程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80年,属于城镇化停滞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建国初期的十年间,城镇化有所发展,从10.64%发展到19.75%。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业调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城市人口急剧减少,出现“反城市化”战略,致使我国的城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如表1所示,1960年以后,我国城镇化率从19.75%的水平开始降低,城镇化率从1965年到1975年的十年时间里一直停滞在17%到18%的水平。城镇化水平停滞不前。第二阶段是1980年到1995年,这一阶段为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城镇化率由19.39%上升到29.04%,仅仅上升了9.65个百分点。第三个阶段是1995年到2012年,属于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化率由29.04%提升到52.57%,提升了23.5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2005年至今为中国城镇化科学发展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开始追求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城镇化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城镇化开始由数量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从2005年到2012年,七年时间里,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7个百分点,比2005年上升了9.58个百分点。虽然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不协调的问题,还面临着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生态环境转变,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打破社会二元结构加速平衡等诸多挑战。为此,必须继续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充分利用金融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作用,推动中国城镇化的高速高质量发展。

2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演进过程,其本质上也要求各类经济要素不断优化配置,实现全面均衡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没有现代金融体系自身金融功能的发挥,城市化发展所需的经济要素就难以达到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过程就是金融体系在推进城镇化系统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实现的过程。从实际的资本运动过程来看,金融对城镇化系统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资本供给与资本配置两个渠道来实现。资本供给主要通过储蓄与投资的相互转换,直接或间接地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资本。金融体系可以动员储蓄,将相对分散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变储蓄资金为投资资金,直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金融资本。资本配置主要是通过资本在不同领域的流通与选择,促使资本流向最佳领域,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在城镇化进程中,市场导向下的金融体系会利用自身细腻优势及监督优势,通过价格机制和信息渠道,引导资本向投资风险小、盈利水平高的领域集中,并促进资本在不同领域间的重组与分配。总之,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资本供给与资本配置,动员社会储蓄资金转化到投资领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3金融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领域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面对这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我们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事业的稳定发展,随着务农人口的减少,非农人口的增加,我们亟须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当然城市人口的增加,我们还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加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整个社会保障系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必须与时俱进,这些都需要相应的金融支持。

3.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阅读全文

浅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环境污染事件不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恶劣影响,也阻碍了城市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生态足迹测度模型,深度剖析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生态足迹;测度模型;有效路径

城市生态环境从宏观层面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其中,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城市原有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动植物等,而人工生态环境则包括借助人工力量而形成的城市建筑物、交通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等环境设施以及工业、商业、农业等生产对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渐频繁,城市人口密度逐年增大,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一度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首要任务。

1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1.1水体污染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制造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对繁荣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工业化速度的加快也给一些重污染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如钢铁企业、煤炭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建材生产企业、制药企业等。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液,一旦这些生产终端产生的废弃物流入或者渗入水体,将给当地以及下游地区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给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2大气污染

阅读全文

人口变化对潜在经济增长的影响思考

经济增长长期看供给,潜在经济增长率由供给要素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所决定。供给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本。人口是重要的供给要素,自2012年以来,江苏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比重持续下降。若发生趋势性变化,将影响江苏经济未来走势,导致江苏潜在经济增长率进一步降低,进而引起实际经济增长率下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数据,江苏人口增量608.8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江苏人口形势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人口吸引力相对较弱。与浙粤相比,江苏人口增量和增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人口结构老化。江苏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浙江和广东不减反增。江苏应通过优化环境,吸引外来人口,以在短期内增加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并通过深度开发人力资本,有效减缓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速度。

一、“七人普”数据显示:江苏人口要素面临新的挑战

江苏人口吸引力相对较弱。从省级人口增长看,2020年江苏常住人口8474.8万人,与“六人普”相比,常住人口增加608.8万人,年均增长0.75%;同期浙江人口增加1014.1万人,年均增长1.72%,高于江苏0.97个百分点;广东人口增加2170.9万人,年均增长1.91%,高于江苏1.16个百分点(见表1)。江苏全省人口增量不及深圳一市人口增量(713.7万人)。从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看,分别选取三省人口增量排前五的城市,并按人口增量由大到小排序:苏州(228.2万人)位列第5,与前三名的深圳(713.7万人)、广州(597.6万人)、杭州(323.3万人)存在差距,甚至不及佛山(230.5万人);南京(131.0万人)位列第10,落后于东莞(224.6万人)、宁波(180.1万人)、金华(169.0万人)和惠州(144.6万人);无锡(109.0万人)、常州(68.6万人)、徐州(50.3万人)各居第11、13和15位(见图1)。同在长三角地区,江苏城市对人口集聚效应弱于浙江。一方面,人口正增长城市数量少于浙江。10年间,江苏10个地市人口实现正增长,3个地市人口负增长,盐城、淮安和泰州的常住人口分别减少55.1万人、24.4万人、10.6万人;同期浙江11个地市全部实现人口正增长。另一方面,核心城市人口增量小于浙江。江苏和浙江各有3个地市人口增量超百万,杭州以增加323.3万人领先,苏州以增加228.2万人紧随其后;南京增加131.0万人,无锡增加109.0万人,与宁波(180.1万人)存在差距,甚至不及金华(169.0万人)。作为浙江的核心城市,杭州和宁波吸引外来人口规模在“十三五”期间突飞猛进,杭州2019年人口增量高达55.4万人,超越深圳位居全国第一,同年宁波人口增量达到34.0万人(见图2)。江苏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从年龄人口看,10年间,江苏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50.0万人,浙江、广东却呈增长态势,劳动年龄人口分别增加413.6万人、1014.9万人。10年来,浙江和广东的人口变动量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而江苏人口变动量以老年人口为主,老年人口增加593.1万人。2020年江苏劳动年龄人口5334.9万人,比重63.0%;浙江劳动年龄人口虽比江苏少953.3万人,但比重高出4.9个百分点;广东比江苏多3334.8万人,且比重高出5.9个百分点(见表2)。从老龄化水平看,2020年江苏人口老龄化水平21.8%,在31个省市区中排第6。浙江人口老龄化水平18.7%,在全国排第18。广东未来的发展优势凸显,是“人口吸引力最强”与“中国最年轻”的东部大省。2020年广东人口老龄化水平仅12.4%,低于全国6.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8,仅高于青海、新疆和西藏。从人口抚养比看,2020年江苏传统人口红利衰减,进入人口负担期,人口抚养比高达58.9%,分别高于浙江和广东11.5个、13.5个百分点,浙粤仍处于人口红利期。10年间,江苏人口抚养比上升18.0个百分点,浙江(上升10.2%)和广东(上升9.1%)的增长速度更慢。由于人口抚养比由0—14岁少儿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两部分构成,前者是对未来生产力的投资,后者主要是消费人口,故需分析人口抚养比结构。江苏老年抚养比在2017年首次超过少儿抚养比,2020年分别为34.7%和24.2%,广东则以少儿抚养比为主,未来仍将成为“人口红利最大赢家”(见图3)。

二、人口形势将带来潜在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风险

人口要素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作用路径。经济增长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一个经济体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取决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经济增长所需的所有供给要素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的经济增长速度。根据生产函数法,潜在经济增长率由供给要素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所决定,供给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如果供给要素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将直接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而在长期使实际经济增长率受到影响。人口要素主要通过三个路径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第一,潜在就业。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减小将导致潜在就业量减少,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将引起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另一方面,劳动参与率和自然失业率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函数,劳动参与率和自然失业率的变化会引起潜在就业的变化,最终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第二,资本存量。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将引起储蓄率下降,资本形成率降低,进而导致资本存量下降。第三,人力资本。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是影响人力资本的关键变量。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带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风险。在国家层面,由于人口要素面临趋势性变化,在其他变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未来的潜在经济增长会继续下降,调整人口生育政策能使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递减程度有所减缓。在省级层面,依靠外来人口流入,提升本省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从而增加人口规模并改善人口结构。浙江、广东通过外来人口流入,显著改善人口要素,在其他变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实现潜在经济增长率上升,从而减缓了GDP增速过快下降势头。江苏对外来人口吸引不足,1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增量为负值,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GDP增速下降幅度相对更大。根据“七人普”和“六人普”数据,2020年江苏劳动年龄人口比2010年减少250.0万人,若其他因素不变,根据测算,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导致2020年潜在经济增长率较2010年下降0.6个百分点。改善江苏吸引外来劳动年龄人口状况:一方面,若10年间江苏劳动年龄人口以浙江的增量水平增长,则需从省外多吸引663.6万劳动年龄人口,全省老龄化水平将下降至20.3%(下降1.5个百分点),人口抚养比将下降至52.3%(下降6.6个百分点);由此,在其他供给要素不变的条件下,江苏潜在经济增长率可以较2010年提升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若10年间江苏劳动年龄人口以浙江的增速水平增长,则需从省外多吸引832.2万劳动年龄人口,全省老龄化水平将下降至19.9%(下降1.9个百分点),人口抚养比将下降至50.9%(下降8.0个百分点);由此,在其他供给要素不变的条件下,江苏潜在增长率可以较2010年提升1.4个百分点。对“十四五”期间,江苏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初步测算。方案一:如果未来五年劳动年龄人口维持2010—2020年间的年均下降速度,规模将减少120.8万人,2025年将降至5214.1万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计2025年潜在经济增长率较2020年下降0.3个百分点。方案二:如果未来五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维持不变,2025年为5334.9万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计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方案三:如果未来五年补齐2010—2020年间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量,即规模增加250万人,2025年将升至5584.9万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计2025年潜在经济增长率较2020年上升0.6个百分点。

三、应对人口变化对江苏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对策

江苏对省际人口的集聚能力,包括“引得来”与“留得下”两方面。从“引得来”分析,产业结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城市能级等是影响省际人口流入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留得下”分析,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居住条件、公共服务、户籍可获得性等是影响流动人口居留本地的重要因素。江苏可以创造更好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省际人口“流入”并且“留下”,发挥人口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以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优质就业机会,找准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与江苏实体经济的结合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拓展行业边界以催生新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实现高质量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关注新市民和农业转移人口,更高水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围绕公共服务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领域,促进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领域提供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并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趋势,做大做优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和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不断扩大居住证的基本公共服务“含金量”。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支持企业通过提质增效拓展从业人员增收空间。优化分配格局,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保障知识、技术、数据、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居民要素收入。降低人民居住成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南京、苏州可探索闲置的工业、商服用地转化为住宅用地,增加建设用地供应,适度放松容积率管治,在有限的土地上提供更多的住房。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探索租购同权。落实租房补贴、住房补贴等政策。建设人口友好型城市。南京、苏州优化差别化积分落户制度,放宽落户限制,加快长期稳定居住和就业人群的落户进程。探索在城市群之间建立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计互认。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各地建设人口友好型城市,创建最佳就业创业环境、最优宜居生活环境。注重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增强城市知名度,发挥中心城市的品牌效应。

阅读全文

交通拥挤的社会经济属性及其作用

 

1引言   影响是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或事的行为、思想或性质[1]。符亚明等针对奥运经济的不同特点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对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做了分析与预测[2],王小鲁等通过分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配置与流动状况及其动因,考察这些因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考察制度变革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3],陈浪南等就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经验性研究[4],乌家培从生产力要素理论、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角度分析了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5],李强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6],陈利顶等具体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城市社会景观的显著性体现[7],郭旭东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土壤、水量和水质的影响[8],洪锡熙等运用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的理论框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9],胡胜利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10],王皓哲从关联角度分析归纳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因[11]。本文将社会经济概括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在影响任何一方面的同时,可能也在影响着其他方面,我们将这种影响称为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是城市交通拥堵影响因素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影响因素无媒介的作用。   2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的直接影响   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变迁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影响人的活动而产生作用的。所以,本节将从城市交通拥堵对影响范围内人口分布、人口流动距离及人口流动速度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城市交通拥堵会导致城市功能区之间连接障碍,成为城市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某一个阻塞节点蔓延以后,居民为了减少其出行成本,必然会选择在其工作或学习的周边进行居住,而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色,老城区集中了大部分的优秀企业、学校和医院等,这就使城市居民逐渐向老城区集中,老城区本身容积有限,且交通规划落后,会造成交通的进一步恶化,形成长期严重拥堵。城市交通拥堵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包括对人口的流动量、人口流动距离、人口流动速度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的出现将会影响城市功能区之间人口的流动,如果发生严重拥堵时,城市交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交通流为0,城市不同功能区或城市之间的客运能力将大幅度下降,而这种流动又是人们出行的前提条件。增加人口流动的阻力,相当于直接减少了人口流动量。OD之间的客运周转量是由道路长度和运输效能决定的,只有交通通行速度快,道路容量大,运输效率就会提升,周转量也将增加,所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指标的增加,周转量呈反向变化。居民的一次出行总时间包括了行车时间、上下车时间、候车时间等若干部分,城市交通拥堵对于城市交通速度的影响,将会降低运行速度,进而使居民的总出行时间增加,而且城市公共交通不能满足随到随走的特性,就使得城市居民一次出行时间进一步增加。城市交通拥堵将影响到城市交通的顺利运行,会导致城市吸引能力下降,城市人口迁入率减少,迁出率增加,形成城市人口的负增长,降低城市活性。因此可以说城市交通拥堵对于城市人口总数具有负效应。   3城市交通拥堵对经济的直接影响   城市交通拥堵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经济和客户利益两方面,这两方面都与经济相关,一个是对运输相关企业的影响,一个是对消费者的影响。我国城市交通拥堵将会对交通运输相关企业产生以下几方面影响:   第一,对于车辆制造企业的影响,城市交通拥堵一般存在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交通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要求高,因此机动车需求大,交通车辆制造企业普遍将销售重点布控在这种城市,当城市交通拥堵逐渐严重以后,城市管理者会限制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以北京市为例,制定“摇号”政策,2011年度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辆,平均每月2万,指标额度中个人占88%,营运小客车占2%,单位占10%,由于号牌限制,将直接影响交通车辆制造企业的销售能力,进而削弱其盈利水平。   第二,对于交通建设企业来说,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增加交通供给,即提高城市交通容量,对于交通设施建设企业是利好消息,道路的新建、扩宽和轨道交通的新建使交通设施建设企业新增大批建设项目,而且项目建设投资金额高,建设周期长,有利于提高交通建设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而提高其盈利水平。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将建400km微循环道路、中心城区建设5万公共停车位,在建地铁线路5条。   第三,城市交通作为物流运输的重要载体和“门到门”服务的重要一站,交通费用是物流企业成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交通拥堵将会导致物流企业所承运货物在途时间增加以及企业货物库存时间增加,进而增加企业的运输费用和存货成本,运输成本的增加必然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城市交通拥堵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由于城市交通拥堵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工资和加班费以及其他管理性费用的增加会导致企业的成本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企业资金的运用和布局。第四,对于客运企业来说,城市交通拥堵将会导致企业大量车辆在城市道路上滞留,减少企业实际可调配运营车辆的数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发车频率和班次,企业发车班次的减少必然会导致企业收益下降,而在途车辆的滞留又增加了单次车辆的运营费用,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使企业利润降低,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旅行时间的节省意味着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更多财富的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经济都是时间经济,一切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交通运输产品的功能是实现运输对象空间位移。运输时间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客运,旅行时间的缩短为旅客节约了时间,折算成每位旅客的时间价值便可估算出旅客因此获得的收益;对于货运,货物在途时间的缩短意味着社会产品周转速度的提高,从而影响着社会生产效率。城市交通拥堵在其拥堵特性方面,很大程度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时间。首先,城市交通拥堵大幅度增加旅客的在途时间。其次,城市交通拥堵减缓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使居民无法做到随到随走,使出行时间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增加。第三,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充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使城市地面客流转向地下,但由于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换乘不具备便捷性,通常旅客乘坐两种交通方式无法实现无缝换乘,由于存在的各种换乘问题,旅客的换乘时间被大幅增加,往往会出现出行时间的减少不能弥补换乘时间的增加。综上所述,城市交通拥堵的产生和蔓延增加了旅客的在途、上下车及换乘时间,进而大幅度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时间。#p#分页标题#e#   4城市交通拥堵对资源的直接影响   城市交通发展消耗的主要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和能源两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对资源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土地资源及能源的直接利用与消耗:土地资源是重要的稀缺资源,尤其是综合运输通道所处的区域,一般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对土地的利用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作为沟通区域空间联系、保障物资流通的重要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急需要我们以尽可能少的土地占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输需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之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进行道路设施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土地资源的消耗主要体现在交通用地上,道路建设必然要占用城市土地,二级道路平均每公里占用土地面积40亩左右,对于土地资源稀缺的大中型城市来说,是非常严重的致命伤。就北京市的土地资源来说,目前拥有建设用地506.57万亩,其中交通用地48.88万亩,约占总面积的9.6%,这个比例相对于其他的大城市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东京交通用地占建成区用地的18%,伦敦占到21%,洛杉矶仅仅道路面积就达到了27%。能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安全稳定及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而能源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对能源的节省与合理利用对我国来说更加重要。而城市交通拥堵的产生与蔓延会增加单位机动车的汽油或柴油消耗,在正常行驶状态下,普通汽车每百公里油耗6-8升,而发生拥堵之后,每百公里油耗增加到10升以上,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能源消耗指标就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北京市一般在0.7左右,远超发达国家指数0.45。   5城市交通拥堵对环境的直接影响   交通对环境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噪声、排放、颗粒物等方面,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会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以北京市为例,各区县建成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范围为62.3-74.0分贝,其中市区建成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9分贝,远郊区县建成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8.9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主要集中在新建、扩建道路上。而在排放方面,由于城市交通拥堵的产生,汽车占用道路时间增加,消耗汽油或柴油也同时增加,带来的汽车尾气排放物中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等。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黑雨等现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各种疾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交通来源颗粒物是影响交通路口污染水平的首要因素,颗粒物中Al、Ca、Fe和Mg等元素主要来自机动车行驶带来的道路可扬尘,而Cu、Pb等元素主要来自机动车的排放。交通排放是大气颗粒物中非烃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富集在粒径较小的粒子中,细粒子中的非烃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白天非烃类化合物随机动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夜晚机动车流量减小,但非烃类化合物却高于白天,显示出大型柴油车的主要影响和贡献;非烃类化合物的污染主要表现为酞酸酯和苯酚类化合物的污染。   6结论   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认为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构成,是城市产业布局的关键因素,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剂,因此交通拥堵的产生与蔓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多种影响。本文给出了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定义,进而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相关要素的直接影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