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诚实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诚实教育

幼儿园诚信教育策略

摘要:诚信历来是中国教育的核心。教育家陶行知说:“人格教育依赖于6岁前之培养。”幼儿园是人格教育的启蒙时期,是诚信教育的关键阶段。

关键词:幼儿园;诚信教育

当今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急剧转型,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泛滥成灾,人们冷漠诚信,这对幼儿影响很大。因此,加强幼儿园诚信教育极为必要。

一、幼儿园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1.有些幼教老师诚信素质差言谈举止失态,无心钻研幼教业务,把心思放在诱导幼儿逢年过节送礼上。这些都违背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其社会影响极坏。2.有的幼儿园诚信教育不力幼儿入园介绍情况时,凡是家长有权有钱的都声音宏亮,我爸爸是县长!我爸爸是镇长!我爸爸是董事长、总经理。有的教师还带头鼓掌,这无形中鼓励幼儿追求权和钱,把诚信教育、传统美德抛之脑后。3.整个社会信用滑坡社会各领域都在制假造假售假,社会风气严重污染,社会诚信教育不力,没了规矩,风气败坏,对幼儿影响极大。

二、幼儿园诚信教育几点策略

〔一〕切实抓好幼儿园诚信教育

阅读全文

中职政治教学课程资源研究

一、增进家校共育途径,引导学生言行

学生家长就职于各行各业,其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只要善于挖掘,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多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因此,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应该加强家校沟通,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增进家校共育途径,不仅有利于学生直面社会的现实,也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态。例如,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普遍存在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动力和耐挫力不够的现象,在“知识无用论”的影响下,整天都是浑浑噩噩,缺乏学习热情甚至厌倦,对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都弄不明白。为此在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时,笔者把自己学校具体教师的从师经历介绍给了大家,这些教师都曾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不怕苦、不放弃而通过单招考试进入技术师范学院,甚至考研,最终成为中职学校的教师,以真人真事告诉学生付出和回报能成正比。同时,笔者也请了几个在不同行业内稍有成就的学生家长来学校进行讲座,来个现实版的百家讲坛,在道出生活不易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通过家校互动,可以发挥学生家长强大的教育正能量,使学生产生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不时调整着自己的思路,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构建新型平台

新课改下,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实践。网络资源有着强大的教育功能,如网站、BBS、QQ、E-MAIL等,可以方便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各大学习网站更是拥有异常丰富的信息资源供人们查阅。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我们中职政治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输迅速、交流便捷的优势构建新型平台,更好地优化中职政治教学。例如:在《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锁定“诚信销售员,演绎体彩美好时代”的新闻报道,以全国道德模范体彩销售员林海燕不私吞高中500万大奖的彩票为例,在课上以真实的情境中引入课题“诚实守信”。然后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多媒体讲解,以PPT形式出示《信义兄弟》的事例,引导学生对诚实守信含义的思考和体会。并让学生结合网络上所曝光的种种失信事件,如“美的紫砂煲用泥巴做原料的行为”、“南京冠生园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理念,构建了新型教育平台,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也有效丰富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优化了中职政治教学。

三、引入行业资源,促进职业发展

中职学校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准职业人”的技能型人才,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如果能引入行业相关课程资源,可以提高中职政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优化中职政治教学。例如在《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考虑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中职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典型案例教学,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内容,可结合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获奖人物孙东林兄弟的故事,向学生生动形象地阐述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真实案例,切实感受“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保证”。另外,也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邀请相关行业的企业技术专家、优秀工作者等到校给学生授课或开设专题讲座等,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岗位的具体要求,更好更快地让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职业人”。在中职学校政治课程教学中,大力引进行业资源,与对口企业开展互动,共建课程标准、挖掘充实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对职校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中职政治课在教学结构、模式、方法上的创新和突破提供了契机。我们教师应善于观察和捕捉,积极探索、丰富符合自身特色的课堂资源,只要用心开发,充分利用,就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张菊芳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诚信课文的对比探讨

摘要:诚信教育是指一切有关诚信道德和诚信原则的教育活动,当前小学阶段的诚信教育主要包含三要素:诚实、守信、守则。本文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诚信要素的课文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选文和课后、单元练习进行分类、统计、归纳,发现两版在“诚实守信”选文类型、形象的数量上都呈增长趋向,内容上都以榜样激励法突显“诚实”要素。同时,诚信教育在主题单元、选文的课后练习题中进一步得到了强化,但苏教版课文与单元练习的数量比例较人教版更均衡。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诚信课文;对比分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小学生成人之根本。教育部日前将“诚实守信”写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诚信教育是“诚实守信”传统美德传承中的重要一环,而教科书则是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愈发增多,但就小学语文教材谈诚信教育的研究却微乎其微。而笔者认为,语文教材在诚信文化的渗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将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诚信要素的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综合前人研究及教育部指示,依据我国道德教育纲要、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建议,本研究中对诚信要素的分析,主要分为诚实、守信、守则三方面。根据内容的不同,将“诚实”要素细分为待人真诚、信任别人、做人老实(说实话、做实事),但其中也包括善意的谎言。“守信”要素具体为信守承诺;“守则”要素则是遵守规则。本文主要结合这三要素,从出示板块、选文特点、人物形象等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希望为语文教材在培植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内容编制、运用上提供一些多元化见解。本研究统计单位是课文和课后、单元练习的数目,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诚信要素进行频度分析和内容分析。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共12册,课文346篇,练习93次,诚信要素出现的频次共71次,其中课文65次,占课文总量18.8%,练习6次,占练习总量6.5%。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共12册,课文315篇,练习88次,诚信要素出现的频次共34次,其中课文27次,占课文总量8.6%;思考与练习7次,占练习总量8%。综合数据分析,发现苏教版、人教版教科书在“诚实守信”方面存在以下几点异同。

一、苏教版诚信课文、单元练习的数量比例较人教版更均衡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凸显诚信要素课文主要是为了从思想层面培养小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而其在单元练习中多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出现,最主要的设置目的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着重训练小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诚实守信”这一道德标准。人教版比苏教版更倾向于用课文的形式呈现诚信要素,两版在课文总量上相差约10.2%。从课文总量上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似乎比苏教版更强调“诚实守信”。但苏教版教材通过练习呈现诚信要素的频率较高于人教版,两者之间的比例相差1.4%。同时,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诚实守信”,通过课文呈现的概率都比练习高,但人教版课文与练习之间的比例相差将近12.3%,而苏教版在整体上较均衡。可见,苏教版在注重小学生“诚实守信”内涵提升的同时,也兼顾了诚信教育实践中的运用问题,因此通过课后练习加以巩固,实现均衡发展。而人教版在这方面却显得有点重“思想教育”,轻“实际操作”。

二、“诚实守信”选文的类型、形象数量都呈增长趋向

据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在选文上大多以伟人事件的记叙文为主,通过“不平凡”的革命领袖、科学家、战争年代的英雄、古代历史人物等形象,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这一崇高道德品质的灌输,造成教科书远离实际生活,忽视了平凡的人和事。而基于对最新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统计,苏教版在选文的类型来源上又是较均衡的,而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更是大多以平凡人发生的生活、事为主,占比41.5%。其次是伟人的事件,占比35.4%。最少的是童话故事,但所占比例也不低,达到了23.1%。由此可见,随着教科书的不断更新发展,两版在选文的类型上呈明显增长趋向。这说明追求生活化、科学化已经成为两版教材编写的一种普遍趋势,特别是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尊重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内化教材内容达到最优化。现今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以及使用,都逐渐从“学科为本”走向“学生为本”,着眼于教材的适用对象——学生,突出学生在教材使用中的主体地位。正因如此,两版教科书在向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时也紧密联系低年级学情。与其他学段相比,低学段在童话故事类选文的数量分布上所占比重最大。但细分来看,苏教版在高学段童话故事类选文的数量分布位居第二,而人教版是中学段位居第二,在高学段则没有数量分布,说明其在各个学段的数量分布上有所欠衡。同时,从这类选文中的人物形象来看,除了儿童形象外,还多以动植物为主角。在人教版15篇童话故事类选文中,就有9篇涉及动植物的形象,占了60%;在苏教版9篇童话故事类选文中,竟有7篇涉及了动植物的形象,占了近77.8%。选文在赋予了动植物以人的性格特点的同时,还在讲述人与动植物以及动植物之间和谐相处中展示出来的诚信品质,从而调动学生探寻其背后的道德思想和价值体现,灵活生动地教育学生应“诚实守信”。

阅读全文

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诚实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因个人生理或心理原因出现一些不诚实的现象,这对学生本身及整个班集体的体育学习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和问题,深入分析与思考,找到相应的对策,引导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提高与进步,以体现当代体育教育对学生生理及心理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学;不诚实;对策

现阶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时常存在着学生不诚实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当教师发现学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练习、并向学生询问了解情况时,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并不承认自己没有按照要求练习,态度强硬。该问题通常会导致在体育教学中相关学生的精力集中程度和课堂参与度上表现的更为淡漠和消极。

一、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诚实的诱因分析

对于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不诚实行为和消极的学习态度,做出如下分析:

1.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影响

初中生大多是处在12-14岁的年龄段,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拘束。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当教师布置了一项练习任务时,一些学生就出现上述心理,他们一方面是相信和认可教师的教学和训练,另一方面也会有一些质疑心理,或者是感觉教师的训练方法不适合自己,或者不愿墨守成规的独立意识,从而不愿意完全去遵守和服从教师的安排。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特立独行或懒散消极的一面。

阅读全文

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一、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以人文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加强如今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诚信教育,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教育综合改革领域的重要方向与基本导向。诚信是一个人的诚实性和信用度,体现出了其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会计专业大学生由于其将来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加强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至关重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立德树人也是如今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导向。对于高校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其不仅仅应该熟悉、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树立较高的道德品质,强化职业素养,增强诚信度。加强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适应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规律的职业道德。

二、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1、会计专业大学生缺乏诚信教育的文化环境

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实践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与研究,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职业道德、诚信程度的教育与培养。由于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长期培养的是专业性人才,只注重掌握具体岗位技能的工作人员。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会计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的缺乏息息相关。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大学课程的设置基本都是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没有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任务中来。

2、会计专业大学生教育缺乏科学的体系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会计专业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等为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实践中,大多数老师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方式难以使学生重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如何充分利用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全文

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一、学校与家庭进行联动

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利用校通信,与家长保持联系合作,随时了解学生的校内校外的动态。学校与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两大环境,教师和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和家长必须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是诚信的典范。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言传身教,以行动鼓舞人

曾经为了激励学生争当三好学生,我在接手现在这个班级的时候,就跟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让他们上课争取举手发言,作业认真完成,不涂改,学雷锋做好事......每完成一项就相应加分,每个月总结一次,对得奖的学生颁发奖状,以资鼓励。第一个月,大家都非常积极,上课效果非常好,几乎人人都是三好学生,到了最后一天,我偶然听到几位学生在窃窃私语:“哇,全班30个学生,有20个达到了目标,老师不知道会不会耍懒啊?”听到这,我会心一笑,你们以为老师是不守信的人吗?结果我用行动证明,老师言必行,行必果。只要你做对了,做好了,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奖励。所以,后来的每一个月,学生们学习起来都热情高涨,争做三好学生的活动也因此开展得十分顺利。作为一名教师,我为信守我的诺言而努力,我的学生也给了我期待中的回报,这是一个由诚信创造出来的双赢局面。我相信,教师诚信待学生,学生也会耳濡目染的学习,渐渐化为自己的品质,养成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的好习惯。

三、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鼓励学生做到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而且说到什么时间一定就要到什么时间归还,不隐瞒错误,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不偷窃,与人相处讲信用……让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学习层面上,还能将融入到生活中,加深他们对诚信的理解,并能践行。

四、采取灵活的形式,寓教于无形中

阅读全文

学生人文精神政治教学论文

一、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在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政治课程的教学肩负着非常重要的培养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与是非判断标准的重任,而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独立来理解与看待世界的时期,他们会慢慢对于社会上的各种人与事有深入观察,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与体会。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好的阶段。教师如果能够透过正确的教学引导与启发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看待很多人和事,并且帮助大家形成应当有的人生态度,这会让大家更积极乐观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障碍,并且更好的将这些难关克服与跨越。这些都是透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可以实现的,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作用与意义所在。

二、人文精神的渗透形式

1.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人文精神首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得以渗透,只要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合理的组织与创设。政治课程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对于学生基本理念的一种引导,并且能够很好的起到塑造学生的价值体系与是非判断标准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时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要让人文精神能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得到适当的体现。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的产生对于学生的正面影响,并且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更好的得以形成与深化。在讲授初二教材中的“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内容时,从人文精神教育角度看,人类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人文精神活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自由、诚实信用等原则,实际上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诚实与信用原则,体现了一种极具人文价值的社会思潮,这种人文价值只有成为人文精神的自觉才能体现社会的进步。这样理解与实践不仅达到了对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现实,培养解决、正视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基本达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合理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引导不仅能够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2.教学模式中的渗透

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样可以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创设上,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要透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大家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是一个方面,学生自身的知识获取与体会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要引导大家多展开对于教学内容的思考探究,尤其是对于那些富有人文价值的教学内容展开全面的理解与剖析。可以创设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大家在课下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这既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能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深化对于自身人文素养的构建。比如初二教材中的环境问题,倘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仍以不变应万变的用书上枯燥的理论和陈旧的案例授课,不仅学生不感兴趣,我们的教学也无法达到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的教学目的。这时,如果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明了道理——实践应用”的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课余通过书本学习、网络检索、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等途径,以探索的目光去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去发现存在的问题。这不仅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加强对于自身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阅读全文

大思政视阈下高校诚信教育研究

【摘要】思政课堂是诚信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多层面联系实际丰富诚信内容,创设诚信教育意境,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存诚信观的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在思政教育实践环节,应建立由思政教育部门牵头,多方共同参与的思政导师团队,从团体诚信入手组织教育活动,从“三心”教育入手建构诚信评价体系,从提升校园文化的审美品位入手营建诚信校园氛围。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诚信教育;现状;途径

高校教育的大思政理念,就是以思政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课内教学与课外思政教育相结合,使思政教育全程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全面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者不局限于思政课教师,而是“全校的专任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乃至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1]大思政理念能对高校的诚信教育起重要作用,一能有效避免思政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两套系统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协调各方资源形成诚信教育合力。二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主体的自我修养,促进诚信观念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内化。三能实现诚信教育对学生全程、全面的熏陶。

一、高校思政工作中诚信教育的现状

高校诚信教育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诚信”作为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事实上当今社会对诚信的呼声很大,用人单位普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诚信品质。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让诚信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习惯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多高校对此却不够重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现象十分普遍。基于大思政的视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诚信教育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其一,诚信教育内容脱离现实。思政课堂教学是高校诚信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思政课教材中关于诚信教育的内容所占比例甚微。在高校思政宣传教育工作中,诚信教育内容脱离实际表现为:一是重诚实教育,轻信用教育。诚信道德教育多集中在真心实意、诚实不欺这个层面上,但在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等方面的教育则很少。二是重诚信道德品质教育,轻规则教育。诚信教育主要集中在道德品质教育的层面上,诚信的规则教育较少,突出地表现在纪律和法律诚信教育少、经济诚信和职业诚信教育少、诚信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不够等。其二,重认知教育,轻行为体验,诚信教育呈现科学化倾向。高校开展诚信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堂教学、诚信专题讲座等方式来进行的,重在诚信知识灌输。诚信教育走向“科学化”,缺失了人文性的特点,使大学生对诚信停留在认知上,忽视了诚信的体验、反省和实践。许多高校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出现了“管知不管行,管教不管育”现象,许多规章制度本身就违背“三公”原则,缺乏诚信约束,尤其是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间按不同的标准执行,领导失信惩罚无章可循,无人过问,教师失信惩罚无力。在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没有真正起到诚实守信的示范作用,学生管理过程中因“人情风”而引起的失信现象十分普遍。从诚信道德内化角度看,道德认知固然重要,但诚信道德是需要践行的价值体系,诚信认知若不通过诚信行为体现便没有意义,而我们的诚信教育恰恰削弱了这一重要环节。认知与体验相悖会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因此诚信教育要从“科学世界”走出来,在实践中营造人文性的行为体验氛围。其三,教育考核形式僵化,缺乏亲和力。思政课实施诚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理论灌输,一张嘴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僵化的说教形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诚信道德考核途径单一,“应试德育”使诚信教育流于形式。诚信教育的最终评价标准本不应是分数,而是诚信品质的表现和诚信信念的养成。然而,当前高校对学生诚信品质的考核普遍与智育的考核形式相同——通过德育课考试的形式进行。“鉴于中国人分数唯上的传统价值取向,德育课程所取得的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德行等级的标准。”[2]很多人认为成绩好则品德好,成绩差则品德差,这种考核方式仅能考查学生的诚信认知水平,无法对学生的诚信情感、诚信行为进行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诚信修养更多的是从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忽视与受教育者的日常沟通与交流,没能发挥学生主体自我教育的作用,只凭传统课堂教学和考试的教育模式是很难达到良好效果的。其四,教育者没能形成合力。多数高校都把诚信教育看成只是德育教师和生管部门该唱的戏,专业教师忽视自己言行诚信的教育责任,许多党政干部在工作中总是人情世故高过诚信,一些学生干部也“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不同教育者各唱各的调,思政课理论教学与系部组织的教育活动之间往往是脱节的,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教育者没形成合力,高校就不能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诚信受监督”的氛围。综上所述,高校诚信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当前高校这项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大思政观,诚信理论教学和思政教育实践严重脱节。

二、大思政视阈下开展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高校诚信教育必须把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正确认知、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培养诚信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