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战略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市发展战略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边缘生态新区构想

 

城市是人口、产业集聚的中心,快速城市化往往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急剧膨胀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交通拥挤、绿地减少、自然异化等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生态化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生态城市与生态型新区的探索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实践领域。McHarg早在1969年即将宏观生态学思想应用于城市空间优化配置研究,探讨了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与区域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的工作流程。国内对生态城市和生态型新区的探索开始于2000年以后,以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等为先导,对生态型空间布局、绿色交通、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等进行了探索。本研究选取西安浐灞生态区为案例。浐灞生态区成立于2004年9月,占地面积129平方公里,是西安市重点发展的“四区二基地”之一,占西安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的近一半(289平方公里),对城市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国内较为成功的城市边缘生态型新区,是应对生态恶化和城市增容双重压力的选择,主要问题在于生态治理和恢复。本文通过对浐灞生态区复合型产业、生态化空间、循环可持续的开发模式三个角度的研究,寻找城市边缘生态型新区规划和开发的科学模式,对我国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和开发提供借鉴。   一、研究意义   (一)将生态保护和新区开发相结合,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目前,国内对城市生态型地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保护层面,偏重于从生态保护视角研究生态型地区的生态恢复、保护、生态功能区划、旅游开发等。例如汪永华等从生态恢复的角度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瘦西湖新区进行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及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概念性规划,并进而探讨新区生态旅游项目;杨俊宴等在南京滨江新城的研究实践中,探索了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模型的应用和空间管制策略;李永春等在泉州市东海新区规划研究中,通过划分生态功能区域与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在宏观尺度上建立洪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和游憩景观安全格局等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形态。本研究的对象是城市边缘地区的生态型地区,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例如河流、湖泊、果园等)而开发的城市新区,其特征是生态优先,通过高品质生态环境的营造、生态产业的导入推进新区的开发,将城市地区稀缺的生态资源和城市空间的拓展相结合,探索生态保护和新区开发的互动关系,将有效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   (二)探索可持续的生态保护机制,改善城市边缘地区的环境质量   城市边缘地区一般为城乡结合部,属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较为薄弱的地区,受到工业发展、外来人口集聚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破坏往往较为严重,恢复其生态环境对于改善城市的气候条件、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边缘生态型地区的保护,目前的研究偏重于技术层面,但生态保护涉及到农地保护、村庄经济发展、城市开发等诸多压力,同时又受到资金投入大、见效期长的限制,城市政府推进生态保护的动力不足,尚未形成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机制。本研究试图将生态保护与生态型产业发展、社区参与相结合,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资金引导,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生态重建和地区开发,以适度的生态型开发促进生态保护,从而建立生态保护和新区开发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平衡。   (三)以优质生态助推新区开发,缝合城乡空间   随着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国内兴起了建设生态新城、生态新区的浪潮,包括天津生态城、东滩生态区、深圳光明新城等。但现有的生态新区建设大部分选择在中心城区外围跳跃式发展,强调生态型空间规划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天津生态城建立一套生态型指标体系控制新城的开发,而对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乡关系关注不足,新城发展较为孤立。本研究关注城市边缘地区的生态型地区,重点关注其与原有城市空间、周边乡村空间的关系,依托优质生态环境推进新区开发,通过产业的城乡链接、空间的城乡缝合,使得新区开发不仅促进城市空间扩容,更能起到城乡空间缝合的作用,成为乡村优质资源服务城市、城市产业和设施辐射乡村的地区,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复合型产业   (一)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谋划产业   新区开发应当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谋划产业,即研究城市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对城市产业、功能、空间做出方向性的判断,以新区开发支撑和促进城市发展战略形成。西安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改革开放以前,西安除了作为陕西省省会的政治功能外,经济、文化功能处于萎缩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西安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作为连接东西部地区的枢纽城市、西部地区核心城市的地位正在重新显现,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正由历史上的都城向着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转变,必然要求为城市本身和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的功能性空间。浐灞生态区的开发正是嵌入了西安整体发展战略中,根据西安建设欧亚合作桥头堡、西部中心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功能需求和现状职能,重点发展迫切需求而现状较为薄弱的产业,包括国际交往、会展、金融、物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将老城区的商务金融、国际会展等功能疏解出来,建设西安金融商务区、欧亚经济论坛、浐灞科研研发基地等,形成对接国际、服务区域的城市发展新中心;对于现状发展条件一般的产业,包括房地产、休闲娱乐、文化传媒等,实施差异化发展;对于现状发展条件较好的产业,包括科研教育、高技术制造等产业,则作为辅助型产业(见图1)。   (二)提升生态价值,发展生态水岸经济   浐灞生态区充分利用自身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发展生态水岸经济,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策划一批生态水岸经济项目。针对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构建灞河国家湿地园区、广运潭生态景观区、活水生态运动公园等,从根本上改善地区的生态品质,发展生态旅游业;利用地区的文化遗存和水系资源,结合西安旅游发展对本地区打造“泾渭灞水游憩板块”的定位,构建丝绸之路系列项目、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灞河旅游文化带等。#p#分页标题#e#   (三)产居一体、职住平衡,发展生态住宅业、商业   国内大多数新城面临着产业或者居住功能单一的困境,浐灞生态区体现的是产居一体、职住平衡发展。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九宫格局、一城多心”的城市空间形态,浐灞生态区规划作为西安中心城区“九宫布局”的重点地区之一,成为未来多中心城市的中心区之一,其发展定位是“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将打造完整有序的城市社会和功能结构,形成集生态、产业、居住、文化相结合的第三代新城,体现产居一体、职住平衡的发展,将依托滨水优势,发展滨水住宅业、商业。   (四)链接城乡、协调区域,发展城乡链接型产业   根据地区村庄、田园特色和城市日益发展的休闲消费需求,与周边城市功能区和乡村地区相协调,将乡村特色和城市集聚经济相结合,发展面向城市的休闲度假、农业体验、康体养生,面向乡村的技能培训、农产品交易等,建设花卉交易基地、浐灞综合商贸中心、米家崖度假区、生态医疗保健中心等。在前期生态治理的基础上,通过主题性产业平台的建设,发展金融、旅游、会展、商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教育、房地产以及体育等产业,生态效应带来区域投资价值的大幅提升,目前已有新加坡盛邦新业、香港恒基兆业、恒大地产、香港中新、深圳振业、上海绿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浐灞(见表1)。   三、生态化空间   (一)构建“一核三点两廊”的总体生态架构   浐灞生态区首要的目标是一个“生态区”,建设伊始就明确了“一核三点两廊”的总体生态架构:一核指浐灞三角洲地区,作为生态区建设的启动区和引擎,将重大项目和初始的开发集中在三角洲地区,控制其他地区的开发,为后续发展留足空间。三点指浐灞河上游和下游的三个湿地公园,提供物种多样性保护、固碳供氧、污染净化功能,其中,将浐灞河上游作为生态区起始环境控制区,以大面积生态绿地为主,提供优美环境背景,建设两个生态湿地公园;灞河入渭河河口处依托自然冲积地貌,建设灞河湿地公园,提供自然湿地净化功能,过滤来自南部城区的污染。两廊指依托浐灞河“两河四岸”构建的生态廊道,设立一定宽度的环境控制区,并在适当距离将滨河景观引入沿河公共空间,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生态景观廊道。   (二)构建“斑块跳板结构”的生态网络   进行大规模生态重建,改变一般生态区仅有生态廊道的传统做法,构建生态网络,即通过营造多个“生态斑块”和斑块之间的联系通道——“跳板”,形成“斑块跳板结构”。在总体生态结构下,通过修路、疏河、固堤、筑坝、植树等方式,达到增水、扩绿,体现大水大绿的特点;将原先的垃圾山治理成为桃花潭公园、在污水河口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浐灞河挖沙形成的沙坑以及部分废弃干涸鱼塘做成人工湖泊;在河道两侧埋设截污干管,将直排污水全部截留;利用广阔水面建立EWIT(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和Eco—ponds(生态塘系统),获得养殖与生态的双赢;构建带状生态廊、面状生态湿地公园、网状生态绿廊三种类型的生态绿地系统。   (三)构建大片湿地和绿地,建设用地紧凑布局,形成“大开大合、大水大绿”的空间格局   西安浐灞生态区提出“生态筑城”的理念,空间布局体现“大开大合、大水大绿”,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其中生态治理区89平方公里。空间形态以“大开大合取代平铺直叙、网络结构取代中心结构”,保留一半以上的土地用于绿地和水面建设,保留了三片大规模集中的原生湿地,湿地、绿地相对集中;城市建设用地较少并集中紧凑布局,在两条南北向滨河主干道的交通节点处集中建设多个组团中心,临干道处规划建设市民广场和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公共交通网络串联各个组团,形成网络式空间。   四、循环可持续的开发模式   (一)构建“生态治理—新区开发—生态提升”的循环推进模式   浐灞生态区确立了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循环模式——以生态治理提升区域价值,以新区开发支撑生态重建。贯彻绿色开发战略,从修筑生态河道、水质改善、排洪排涝、湿地保护、人文景观设计等方面改善水环境;发展水岸经济,沿水岸带布局生态经济、总部经济和休闲经济,通过水岸经济的发展反哺生态环境建设。在开发运作层面,先进行规划和土地储备,进而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提升生态价值,使土地大幅度增值,再有序出让土地,最大程度获得区域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回报,利用土地出让的增值回报进一步投入生态治理,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建设机制(见图2)。   (二)建立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融资平台,推进政企合作   浐灞生态区在管理体制上采取开发区体制,在省级开发区的级别上运作,高度授权、高度自主、自收自支,成立浐灞生态区管委会,独立行使计划、规划、建设、土地、文物、水务、市政、市容绿化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行政管理职权,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则全部由传统行政区承担。采取政企合作的建设模式,一是政府建框架,管委会立足于生态优先,基础先行,建立框架,包括河流治理、道路和绿化建设、广运潭景区建设等;二是企业做项目,成立新区开发公司,采取大招商、招大商、以商招商的招商模式,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入区开发,招商引资工作由“主客制”转向合作共建、互利双赢的模式,引进城市运营商,采用TOT、BOT等形式,形成合作者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同受益的模式。土地开发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储备,计划供应,错位发展”的方式,对项目开发用地,采取挂牌拍卖、项目招商和运营的模式,对基础设施、水面、绿地、林带等生态用地,探索生态再造补偿机制,与集体土地上的农民联营合作,形成生态补偿转移支付。#p#分页标题#e#   五、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阶段,城市发展需要从过去粗放低效的增长模式转向生态低碳、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公共政策关注较少、公共资源较为稀缺的地区,往往存在功能混杂、环境污染严重、外来人口集聚等特征;同时,城市边缘地区也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潜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地区。在城市边缘地区规划建设生态型新区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空间拓展、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低碳集约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西安浐灞生态区为例,研究了城市边缘生态型新区规划和开发模式,对于我国城市边缘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城市边缘生态型新区的规划和开发应当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特征:第一,发展复合型产业,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谋划产业,重点关注城市战略、生态效益、经济发展的结合,加强生态导向和产业发展的耦合分析;第二,构建生态化空间,应当在分析区域生态本底的前提下,用生态途径将城市规划引向重建自然和保护自然,构建“斑块跳板结构”的生态网络、大开大合的网络式空间形态,通过生态网络有机组织城市功能,保障城市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连续和互补,实现区域整体效应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第三,构建循环可持续的开发模式,需要以区域开发的战略思维谋划新区,构建“生态治理—新区开发—生态提升”的循环推进模式,以生态治理促进新区开发和生态型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和新区开发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循环模式。

阅读全文

城市低碳生态化进展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和社会共识。在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原有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今天,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文明本底的“C(ChineseModel)模式”城市发展道路,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明确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降低40%-45%,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Low-CarbonEco-city)”概念是“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和“生态城市(Eco-city)”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的综合概念。“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脱胎于2003年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切入点是能源的利用和气候的变化。尽管地球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引起还有争议,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发展方式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提出要从能源角度和气候角度,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提出低碳的理念,并提出城市的发展要遵循低碳理念。“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这个概念最早是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NSCO)在“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提出的,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低碳”、“生态”、“城市”三个词的简单叠加或者说用“低碳”和“生态”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义。“低碳”不仅局限于降低碳排放,更延伸到经济产业、消费理念,甚至是城市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上,从能源资源角度进一步强调了生态化。“生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超越了原有单纯的学科意义,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用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系统方法论。“城市”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是在对传统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城-乡复合共生系统,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在2009年国际城市规划与发展论坛上首次明确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强调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低碳生态城市可理解为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沈清基等,2010),也即“低碳型生态城市”的简称。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策略与路径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反思和改变旧有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探索符合可持续要求的城市发展道路。总的来讲,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合理、有序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不同类型低碳生态城动态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程度对低碳生态城进行分级评价,引导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设生态城的创新意识,逐步推动同类城市在生态城建设方面开展友谊竞赛并实现互帮互学;2、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3、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4、通过良好的设计和精细的管理,使城市成为景观上具有吸引力,具备良好服务、设施齐全、社会和谐的宜居城市;5、通过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模仿、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先锋”城市实践,引导全国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仇保兴,2009)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为了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8月15日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并积极推进低碳试点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近期正在组织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这个方案重点从强化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重点工程、加强节能低碳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相关经济政策、推动五省八市试点、健全体制机制等十个方面,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11年6月,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财建〔2011〕341号),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9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867号),公布了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单,①推进绿色小城镇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0年正式启动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201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指标体系、示范技术等工作,引导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同年6月,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规〔2011〕78号),启动新建低碳生态城镇示范工作。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签署了生态城市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p#分页标题#e#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推行步骤   低碳生态城市的推行主要包括诊断、规划、实施、运营、评估五大步骤。规划和设计之前需进行诊断,诊断城市现状的生态制约条件和价值点;建立一套综合实施体系,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运营是一套体系措施,需要对城市运营状态实施信息监控和动态管理,及时验证、校准和调整城市规划;评估是检验基础,评估城市建设及运营状况,其结果将成为新一轮诊断依据。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践行概念与内涵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概述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2月,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80个,②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6%,如下图2所示。除了地方政府在建设目标层面的积极响应和倡导,相当图4:唐山湾(曹妃甸)生态城效果图一部分的城市(城区)也已经开始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这些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开展的实践探索为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从中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类型分析   根据目前正在开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用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现有城区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和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1、城市新建地区低碳生态化的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指在既有建成区以外,以低碳生态发展模式开展新城的建设。调研发现,低碳生态新城的选址所占用的土地性质各不相同,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唐山湾(曹妃甸)生态城具有探索型的代表性。其特点为,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不占用耕地或实现占补平衡,是以盐碱地、滩涂地的生态化恢复、改造为主进行的从规划到建设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相对来讲,低碳生态新城实践受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的余地较大,可以通过制定指标体系等手段来较好地和相对完整地应用低碳生态城市有关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全方位地开展建设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人口集聚、产业集聚需要依托周边城市辐射力等方面的缺点。目前中国所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多数属于这种类型。(李迅等,2011)   2、现有城区原址改造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主要是指对原有城镇进行的低碳生态化改造,其特点是根据当地的现状发展水平和特色,兼顾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利用适宜的低碳生态技术,逐渐改变原有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如浙江安吉充分利用当地“竹乡”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从竹产业的原料供应、竹制品的初、深加工到竹产品的销售这样一条循环、高效、完整的产业链;北京的延庆、密云地区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扶持下,在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等)、生态修复、垃圾分类处理、循环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建设示范和应用。相对于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见效慢,需要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但我们应当意识到,既有的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我国当前最应重点推进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类型。(李迅等,2011)   3、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也属于新城建设,有别于原址改造型的最大特点是与主城区距离不远,属于主城区扩张发展的范围。如厦门市结合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在集美、翔安、同安、海沧等四个新城的建设中,启动了低碳生态新城规划,逐步实现城市建设由岛内转向岛外,推动厦门进入“全域特区”时代。目前,集美新城(21平方公里)、同安环东海域(114平方公里)、东海科技创新园(4.9平方公里)、翔安低碳研究所和低碳配套产业园(10平方公里)已选定为低碳新城示范区,开始按照低碳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问题剖析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还是正在开展的建设实践,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尚处探索阶段,其建设和发展中所表露出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导向不明、目标缺失、理论缺失、唯技术论四大方面。(李迅等,2011)导向不明具体表现为:(1)尽管当前地方政府已经普遍对低碳生态城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活动,但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动机不够明晰、盲目跟风,一味强调政绩工程的现象;(2)尽管全国90.2%的地级以上城市均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从其提出时间和地理分布上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呈现提出时间早、分布密度高的特点,而且当前开展生态城市实践活动最为积极的多数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城区),以至于造成了“低碳生态城市等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一种错误认识;(3)尽管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投入成本很高,但其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在多种因素的驱使下,很多城市在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时选择了“新城运动”,而见效慢、推动慢的建成区生态化改造则处于被当权者冷落的境地。目标缺失具体表现为:(1)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忽视与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的结合,如上海东滩生态城和廊坊万庄生态城均是因为生态城开发占用了农用地等土地性质方面的问题造成生态城建设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2)由于目前尚未出台全国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尽管各地出于实践建设的需要纷纷制定了地方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但是缺乏宏观层面的目标引导性,导致地方在制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目的不清、导向不明的问题。理论缺失具体表现为:(1)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低碳生态城市有一个明确、公认的定义和理解,其名称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2)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各地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均属于探索性阶段,对于编制内容和深度均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无法对规划编制后的建设实施起到很好的保障和引导作用。唯技术论具体表现为:(1)目前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摒弃一些传统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手段,热衷于追求技术的新、奇、特,热衷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盲目地将高投入与高回报划上等号;(2)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中还存在着建设选址盲目性较大的问题,将地点选在自然基底良好的生态敏感区内进行开发建设,不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极大干扰,同时也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连锁性自然灾害,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安全造成隐患,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p#分页标题#e#   四、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与展望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且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活动需要今后在以下六方面进一步提升: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理念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   低碳生态城市强调尊重过去,着眼未来,因此确立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应建立科学化评估生态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遵循平衡、共生、发展、循环的原则,顺乎自然规律的发展之道,将城市加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平衡当中,将生态学的最小干预自然、让自然做主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规划设计管理的全过程。同时,要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与生态并重,确立人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应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进行构建,最终是要通过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思路需要进一步转变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重建“微循环”。从全国情况来看,许多城市在发展中已经到了转型的门槛前,其空间格局、基本框架,在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建设之后,已经基本定型,各类大型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建成。同时,城镇化初期大拆大建的弊端,也已充分暴露,市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愿望及提升居住舒适度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这种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思路应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将传统集中式、机械式的处理方式向分散、有机化、生态化的处理方式转变,由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向小型补充式设施建设转变,由集中处理排放向就地就近处理转变,由各公用设施功能分离向综合利用转变。同时,在规划建设理念方面,还应实现由自上而下向规划透明、设计透明、上下结合、充分调动民间创新积极性转变。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的规划引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引导城市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在实现优化城市资源要素配置、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各项事业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优质人居环境、维护全体市民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来讲,各层次的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区域内的城市化战略和政策,人口、产业、城镇的集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区域生态格局等;(2)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城市的性质与功能、规模与容量、空间与形态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和中远期发展预测与控制,尤其是通过生态运行模拟技术综合调配生态基础设施的配置;(3)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城区土地利用、建设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空间形态与市政基础设施控制以及城市规划指标落实。   (四)城市低碳生态化的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涉及城市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产业发展选择、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废弃物处理与管理、绿色交通规划与管理、能源生产与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等方面,其研发、推广与应用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对于技术体系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多数为单项技术的尝试,因此迫切需要对各项低碳生态技术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尝试与整合,形成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集成技术,进一步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推广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与可行模式。   (五)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   低碳生态城市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当前对低碳生态城市起促进和保障作用的法规政策体系还很不完善,政策、市场、技术三方联动的体制创新仍需不断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的能源、资源、土地、水、环境保护、经济等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衔接。当前迫切需要总结国内外成功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案例,逐渐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形成明确的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同时,制定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有关财税、产业配套政策,以城市公共政策的形式从宏观上进行引导,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更为周到的低碳生态城市。   (六)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国际合作需要   进一步拓展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类长远发展的环境、生态、资源、健康等全球性科学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聚集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文化与思维方式、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碰撞,通过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科学家之间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世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当前,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像低碳生态化城市发展战略这样存在如此普遍的共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必然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低碳生态城市理想的实现,即始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携手创建我们美好的生态未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阅读全文

城市交通规划要点及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的效果也直要接影响到了城市的交通情况和城市美观。城市交通合理的规划和巧妙的设计不仅能突出城市的风格特征,更重的是能极大地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文章就城市交通规划要点及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作为串联城市生活的命脉,其规划的合理性和设计的功能特征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运行状况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城市人口和车辆日益增多,交通也在其中占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比例。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城市建设总要求,结合城市特色和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区域分工,合理化的土地利用,科学的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网,将最大化地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发展。

1目前城市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

1.1城市道路设计不合理,造成交通拥堵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原来的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以往的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中,因生活水平和人口的诸多原因,很多城市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区分开,很多道路共用。然而,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口和车辆的增多,人机共用道路的城市交通系统已经不能承载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一些城市因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得不合理性,直接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同时,老城区几十年前的建筑多为当地居民自行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楼房建设任意随性,居住区域之间没有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对现代城市道路的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2城市交通投入不足,影响城市通行

阅读全文

山水生态城市构想

 

享誉世界的美国著名建筑师、城市学家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这句话深刻表达出在一个城市规划中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城市内在的灵魂,而城市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城市才能更吸引人,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与其相对应。纵观世界各城市规划,从西方的景观发展史可以看出,他们城市的发展是在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与受自然界惩罚的矛盾中前进的。中国的景观园林则是注重自然,结合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融,我们民族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这样我们也慢慢的踏上一条畸形的设计道路,抗拒自然、征服自然,而不是结合自然、融于自然。21世纪全球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交融贯通,设计出现多元化,如何拥有中国民族特征的设计成为现在设计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几千年来的人类与生态环境相处模式“山——水——城”和谐共存共生,山水文化的概念意识使中国人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也对城市规划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山水城市的提出与城市建设中寄情山水   在中国古代文学记载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古代的国情,比起其他自然神关于山川之神的记载远远要多。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奉祀山川之神,是出于对自然山水怀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理想和要求。自然山水为先民提供食物和庇护,同时加予一种强大的自然威慑力,代表上天的意志,不容违抗。原始的宗教意识里的这些表现,在城市建设中就是亲近与尊重自然,谨慎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山水城市是从传统的中国自然山水景观、天人合一理念基础上对未来城市景观规划的憧憬,是钱学森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景观特色是使城市的生态景观与城市的人文景观一体化,其规划理念源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追求适合的山环水绕的形式和意境,并继承了中国城市发展数千年的特色和传统。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所有有关山水文化景观的复杂和微妙的关系的研究,人类不可避免的触及今天最关心的环境问题,生态小城镇建设和激发人们借鉴传统和开拓未来。   二、当代文明下山水文化与城市建设   在近现代,中国曾一度遗失了山水文化。探究原因,大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近现代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的思想态度,导致人们狂妄自大,开始否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国人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却不知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而全盘接受,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受到垄断。而西方哲学的性质是把自然当作与人相对立的世界,这种自然观恰恰拒绝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的观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建筑设计现在很多地方的建筑都是单个著名的个体,现代化,却与环境格格不入,没有中国民族特色。近年来出现的央视大楼、鸟巢、国家大剧院等这些著名的建筑,都是由国外知名建筑师设计,可是,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外国人,没有了解中国文化底蕴,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安放在那片地上。单独看来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但是与周围环境却格格不入。   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己进入追求环境质量的阶段。各地的城市都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山水城市建设问题。建立生态城镇在现今在中国以多达两百多个,占所有城镇的比例约92%。大家不再一味追求西方的城市建筑规划文化,不再盲目的挖掘山脉、砍伐森林、填海、截流,改造自然、统治自然、毁坏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如近代中国的水利工程中三峡,直接横断截流,改造自然景观,说可以预防百年一遇的洪灾,结果才没多少年就遇到洪水的袭击;在中国古代,先民的工程都江堰则是利用大自然来对抗大自然,到现在都是一个成功的水利工程。对于大自然的发展利用,可以说人们是不断的在取得胜利,并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可是,近年发生的一些特大自然灾害告诉了我们,人们并不能掌握大自然,对大自然为所欲为,至于我们的每一次的眼前的胜利,自然界对我们实施了还击。   三、山水文化的崇尚与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   今天全球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光污染和水质恶化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自然生态遭到人类的严重破坏,并残酷无情的对人类报复。在许多地区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活和阻碍经济建设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一个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的失误与缺乏传统文化意识是分不开的。   中国现在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状态,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重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生态和自然环境。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态度是不对的。在自然生态遭到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的时代背景,山水城市的理想模式由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来,并迅速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回归自然”的文化研究热潮。初步归纳出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是:“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重视科学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由一般的城市建设向园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理想渐次递进的“四阶段论”,确立了山水城市就是中国21世纪的理想城市模式。   建立山水城市的理想模式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城市的发展由照搬、借鉴西方的城市文化理论的发展模式进入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的新时代。正如钱学森教授说的,“山水城市的概念是从中国几千年的对人居环境的构筑与发展总结出来的,它也预示了21世纪中国的新城市”。因此,我们相信,在倡导发展生态城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生态文明蓬勃发展的21世纪,山水城市的理想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将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结语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城市独特的山水景观和文化素养,有大量诗歌、山水画记载着当时的自然环境与人共存、共荣、共雅的生态环境。中国近现代城市渐渐丧失了这份独特的品质,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是与山水文化的没落是密切相关的。而山水城市理念的提出,说明山水城市是体现中国当代文化复兴的产物。山水城市就是提倡在当今现代城市文明下将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统一发展,创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供人类更好的居住和发展。然而,与其它的未来城市理念相比,山水城市更倾向于是一种愿景,在这方面的研究探索非常有限,而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思路和可实施方案来解决现代城市问题。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哲学观确实能够给予人们以新的启示,但面对现代都市的各种技术、产业和社会文化特征,将中国传统精髓自如地应用到现代城市规划中,还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和艰辛的探索。#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城市环境创新发展策略

本文作者:杜学君 单位:濮阳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一、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解析

21世纪之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政策是控制。从计划生育上、就业就学上、户口政策上,无不体现着控制城市扩张、约束发展的思路。这一方面强制减轻了城市压力,同时也约束了城市的发展。这个政策与“发展才是硬道理”相背而驰。经历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迎来了“新思维、新解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条件已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策,并要求“积极稳定妥当地推进城镇化”。全会精神要求在城市建设中,要求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同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在随后的九大四次会议中,进一步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任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具有开放性、依赖性的特点,迅速的城市发展也暴露其脆弱性的特点,极易受到环境生态的挑战。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建筑物的增加、生活用水的增加、垃圾排污的增加,同时城市的环境绿化、市容规划都会挑战当前的城市承受力。发展是硬道理。在城市化建设中,保证管理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提升与完善,才是真正城市发展。既不能因重视城市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也不能因重视环境保护而忽略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指标。它并非是建筑数量和人口数量的简单相加。近几年急速膨胀的城市发展,已经形成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住房问题、排污问题、垃圾问题、绿化问题、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问题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水土流失、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强化生态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创造优美的协调的城市环境与景观,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和质量控制,已经是现代城市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现代城市发展必须克服的几个难题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的体验过程。现代城市发展也一样。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控制和短暂的恶性膨胀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的发展其实不是一个简单数据的相加,更加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命题。城市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一个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及创造生态环境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为此,我们必须科学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城市住宅、社区及文化设施科学规划问题。第二:水资源以及污水排放问题。第三: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问题。第四:市政建设与垃圾处理问题。第五:环境意识与环保教育。

三、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现代城市发展?

阅读全文

公共管理城市规划职能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城市规划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基于公共管理及城市规划职能,给予公共管理视角下城市规划中的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新定义。

[关键词]

公共管理;城市规划;职能定义

一、公共管理及城市规划职能

(一)公共管理

管理是促进人类协作劳动、维持和谐生活的重要手段。管理工作在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的各方面均有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公共领域与非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构成。公共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其主要组织形式,承担着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并且遵循社会公共生活的制度和规则。

阅读全文

无线通信工程现状及发展

1通信工程的现状

通信工程作为新兴的服务型行业,其快速发展和壮大,也使与之相应的内部组织管理和整个通信行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首先,电信行业作为通信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3G时代的发展,而3G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通信工程的普及,但是对于企业发展通信工程来说,仍然存在着技术和资金相对不足的现状。其次,通信制造业作为通信工程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其在3G时代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将跨国际的通信产品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最后,通信工程的逐步发展和壮大,使得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这也阻碍了通信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由以上可以看出,针对通信工程发展的现状,找到相关的、有效的解决方法,保证通讯工程的正常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通信工程领域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

随着通信工程行业的高速、健康发展,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中也越来越大。因此,通信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创新要坚持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2.1通信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要运用无线宽带网络技术和云电技术实现无线的城市发展战略。如人们可以应用通信技术,实现自身网络通信的需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手机来观看电视节目,在手机上进行游戏互动,以及用手机来参加临时的视频会议等。将通信技术充分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实现城市的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将我国的信息现代化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通信网络。

2.2在通信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可以实现利用光来进行通讯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网络技术中,使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更加快速和便捷,而且更容易对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范,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同时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通信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都可以使宽带的接入和节点的转换等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中大大加快,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2.3当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虽然非常迅猛,但是与之相关的问题也日益增多,通信工程的发展和革新可以对计算机技术起到有效的完善和良好的补充作用。如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计算机在网上进行有关的服务和交易;通过计算机搭建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发挥通信工程自身的优势,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从而有利于对通信工程作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阅读全文

科技创新合作对策探索

【内容摘要】充分把握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难得政策机遇,是珠海与澳门加快科技创新甚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当前有利于地方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导向,为珠海市与澳门在新时期的科技创新发展和合作建设提供政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珠澳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环境

一、珠海与澳门科技创新政策分析

从概念提出到规划纲要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自2017年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框架协议后,逐渐形成了以创新为主所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目的在于完善创新合作体系和机制。基于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基础和科技资源禀赋条件有明显差异,促使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一个转型期,而中美贸易摩擦暴露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弥补这一短板的唯一途径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区域内城市的有效融合是大湾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创新合作也已成为了目前发展突破的有效途径。

(一)国家政策层面。五大发展理念为珠海与澳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创新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市场化和产业集群导入等多层次结构相结合,协调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共赢相结合,绿色发展理念与开放发展理念相结合,共享发展理念与开放发展理念相结合,共同发展理念与共享发展理念相结合。创新发展战略与创新发展理念是逻辑统一、一脉相承的,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均有重要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涵义有两个层面:一是强调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应从传统的人力和资源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二是强调创新成果的落地,不能只注重高水平论文,而应让科技创新成为真正的动力。

(二)大湾区规划政策层面。2019年2月18日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湾区作为未来主要的国家战略目标,这为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建设大湾区,为区域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以打造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在此基础上要成为全球的科技创新高地、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同时强调新经济体系须依靠全新的创新平台,有效利用“破坏性”的创新特质来发展新模式、业态、产业以匹配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禀赋。同时,以大湾区作为创新和改革的试验基地,不仅具有科研要素融合的优势,更具备突破要素流动的约束力,能激活更多主体投入到科技创新的活动中来,进一步优化大湾区内的科技要素融合,包括有效的资源配置、配置效率和合作效能的优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