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路径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市发展路径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发展路径

浅议城市低碳公共交通的发展路径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实行低碳经济,对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有益。第一,低碳经济是低能耗的节能性经济方式。第二,低碳经济是低排放经济,其废气排放会大大减少,可缓解气候转暖的趋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再次,低碳经济是低污染的经济方式,减少污染是人类一直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所梦寐以求的。复次,低碳经济是在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新型清洁能源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增长,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衣、食、住、行等的需求,因而,可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交低碳运营,不仅能净化城市环境,有益于居民的健康生活,而且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二、城市公交企业是低碳运营方式

1.西安市公共交通车辆不断翻新

从西安市公共交通公司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1923—2013年90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的公共交通建设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十年迈上一个新台阶。1957年,西安市有了第一批国产公共汽车,购进天津装配的解放牌公共汽车,使西安市的公交车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1959年,西安市首次出现电车运营。至此,西安公交所属的两个单位汽车一场辖有汽油车73部,汽车二厂辖有柴油车71部。20世纪60年代,西安市公交车辆几经起伏,缓慢增长,共有营运车辆232部,其中电车61部。70年代,新式铰接公交车的投入,使公交的客运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公交运营车数为498部,其中电车129部。进入80年代,西安市公交车辆快速增加,时任市长张铁民对公共交通非常重视,连续五年每年增加公交车100辆。运营车辆已经达到893部,比70年代增加了约400部,比西安解放时的10倍还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除市内公共汽车、电车有较大增长外,空调车和豪华中巴车也登场于不少新辟的城市郊区线路上。1992年11月,香港赠送西安市的12辆双层车投入602路运营,开启了西安市也有双层车运营的时期。1994年11月,日本京都市赠送西安市的26部空调柴油大客车投入306、307运营,为我市唯一一条左门上下车的公交线路。车型从单机、铰接车发展到有双层、无人售票、空调、中巴、中轿车。截至2009年底,西安市共有公共交通车辆5359部。

2.西安市公共交通能源利用多元化、低碳化

西安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口约850万,城区面积二百多平方公里,不仅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继续对外开放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城市。创建一个蓝天白云的环境是西安人的美好愿景。西安市政府非常重视治理汽车尾气排放、优化大气环境质量的工作,从2009年起,对市区所有机动车实行尾气排放监控,并发放尾气达标合格证制度,逐年对不达标车辆限制区域运行,决定从2013年起,4年内消除“黄标车”运行①。因此,加快对高污染汽车的淘汰,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十分重要。政府还在全市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产业,大力扶持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并将此作为西安市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任务。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在1998年9月完成西安市首批50部天然气示范车后,2011年已使全市各类汽油动力公交车全部转换为油气两用车。目前,全市城区、郊区运营的公交车绝大多数使用天然气,排气污染指标减少了,确保西安达标天气次数的增多,为净化西安市空气质量,西安公交功不可没。20世纪90年代末,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西安市政府提出了解决公交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由市科委、向阳公司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单位改装,1998年9月15日,10部天然气公交车首次在公交18路运营。1998—1999年共改装天然气汽车200辆。进入新世纪以来,更加快了“油改气”的步伐。2003年改造天然气汽车250辆,2004年改装439辆,使天然气汽车拥有量达到1476辆。同时,加大运营车辆尾气排放检测和治理力度,整修柴油车73辆,治理1778辆,尾气排放合格率达到97.79%。2005年购置了纯天然气汽车100部,改装天然气汽车498辆,使天然气汽车拥有量达2100辆。全年累计整修柴油车73部,治理15722辆,尾气排放合格率达到98.01%。2007年,改装天然气车辆718部,使天然气车辆总数达到3551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了车辆改装手续,报废处理了不安全车辆218部。2007年11月25日,总公司筹措资金近5千万元,购进百余部12米长的黄海、恒通纯天然气车辆,分别向5路、43路、11路三条优质服务线路投放40部、30部、40部。新车全部采用地板更低、排废物更低、噪音更小、容量更大、视野更宽、采光更亮、车门更大的设计,纯天然气发动机后置。车身造型采用欧洲客车先进理念,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造型流畅,大幅侧窗玻璃,通透明亮。为缓解冬运的客流需要,总公司又赊账购置110部大容量、大采光、低地板的中高档公交车,于2007年12月投入营运。2008年改装天然气汽车267部,同时,加强了车辆尾气治理。2009年针对市政道路建设实际和企业营运状况,总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新购车辆进行了需求论证,积极与丹东黄海、重庆恒通、武汉扬子江等生产厂家合作,购置了符合国三标准12米长的“低成本、大容量、耗气低、增效快”纯天然气车辆。并且根据国家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变化和企业生产需要,制定了《两用燃料车供气系统保修作业规程》等五个制度规范。同时,加大了对车辆安全机件、油气电路和车辆逃生设施的安全大排查,杜绝了安全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自2009年以后,公交总公司购进车辆不是油气两用车,就是纯天然气汽车。目前,公交总公司车辆除个别柴油车外,基本上都是燃气车辆。尾气排放基本达标。

阅读全文

雅安生态城市发展路径

 

春节前夕,一个有关生态城市的区域经济课题调研组,来到四川雅安进行调研。调研组有国务院办公厅领导,有发改委《财经界》杂志社的主任,我是作为城市研究的总编来此调研的。虽然以前来过雅安,但行色匆匆,印象不深,这一次,先是陈越良市长接风,然后是发改委毕主任全程安排。各相关委局,如文化、广电、规划、城建、旅游、发改、工信等均到场。说情况,谈打算,聊思路。然后又到最有特色的名山县进行调研。四天时间虽然甚少,但是作为一个研究产业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士来说,其基本印象已经印入脑海,按《财经界》编辑部丁吉林主任的吩咐,要我写一篇心得。研究城市20余年,研究产业,研究文化与旅游,不写一些也说不过去。况且,大家都知道我是敢说、会说、敢写、会写的学者,写得不深刻也不好交差。正如我以前多次在媒体接受访谈时一样,不说假话,要说真话;不说老话,要说新话;不说废话,要说点有用的话。   雅安印象   最近的十多年,研究的内容离不开产业、规划、文化与旅游,生态是产业,也是规划,生态也是文化的重头戏,也是旅游的重要支点。生态城市见过的多了去了,但是到了雅安,方才心安。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差别。这些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在发展中不断遭到破坏,强调了发展,却常常毁坏了生态。比如说,毁山,毁地,毁水,毁林。说到毁山,那是指为了发展矿产,把整个山峰挖得象鸡窝似的,把树木都砍光了。其实并不是有组织的有序开发,听说哪个地方有什么奇石了,就四面八方开挖,像发疯了似的。开挖过程中也不讲究质量,也不讲管理,就挑最好的差的次的一挖开,就不要了。有序开发,整体开发,环境生态有保障时开发,这些大道理,上面说的非常多,但是到基层就乱了。这也难怪,大家都要赚钱,巴不得快速独吞才好。有的采石场,为了采石的方便,不惜把开挖面放在靠近公路的边上,偌大的山峦,这里炸一块,那里炸一块,白瘮瘮的,非常难看,把绿水青山的景色弄得不伦不类。我们每天说环境,其实在发展中只顾眼前的那点钱,把美仑美奂的景色改造得不堪入目。毁地就不用说了,这边挖个渠道,那边搞个梁子,这里取土烧砖,那里倾倒建筑垃圾,大风一吹,地上树上房上都是白塑料袋。毁水就更多了,垃圾渗透,污染倾倒,化工毒物排放浸染,脏东西乱扔。毁林也非常普遍,种树十年百年才成势头,我们的树砍起来容易,拣大的砍,结果到处是无用的杂木树,加上放养牲口,把有点嫩苗的都给啃得一片狼藉。当然,牲口圈养后好了许多,但是许多地方还是不到位。时不时的总是发生损害环境与损害生态的烂事。人穷急于发展可以理解,但是不要未来的发展,损人利已的发展要不得。   考察雅安,情形大不同,生态是真正的好。深水浅山,丘陵洼地,破烂的景象几乎没有,雅安的三个特点,也叫三宝,其中之一是雅雨,是说一年四季中,雨天比较多,许多人认为60%以上的天气是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我在雅安的几天,都邻近春节了,也是小雨连绵,温和湿润,城市宁静而安祥。在雅安,大拆大建的事情少,破坏性建设的事少,小城精致别样。有人认为是发展速度不快,我不这么看。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要的是合乎规律的发展,有能力承受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宁要安详宁静的老城市,也不要喧嚣了一阵子就扔下一片建筑物、扔下一片垃圾与不能持续发展的停工的工厂要强得多,不要折腾。每个领导来了都想快速发展,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这种事情见多了,但是雅安不是这样,值得庆幸。我的观点是,宁要精致的老房子,不要粗放的新楼群。宁要大家都和谐,不要少数成了暴发户,多数成为贫困户,有钱人招摇过市,遍地是矛盾,纠纷处理不完。当一任地方政府的首长以民生为重,以持续发展为重,不乱来,不胡来,雅安这个地方值得鼓励。   雅安的美,为何出不去   当然,宣传不到位,是因为自己的认识还达不到那个层次,这个不怨当地。一个背景,一个视野,一个眼界。这些年我研究生态、研究文化,研究得多了,有心得。人们都说,雅安三宝,雅雨、雅女、雅鱼,其实许多人没有吃透这其中的深意。雅雨,是说天气,湿度,温润,不是暴雨,不是季节雨,是日常的,四季都有的,雨不大,不形成山洪暴发,就是潺潺流水,就是有水常流、有雨常下。雅安是一个独特的气候带,是全中国绝无仅有的,它不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为什么?是因为四川盘地,南来的风雨,西北风,沙尘暴,东南风,台风,与四川盘地都挨不着。一年四季,温润如春,这个地方哪里去找,全中国只有四川,四川最好的只有雅安。环境气候不大起大落,那么温和,悠然化外之境。这一点,雅安人没有吃透。   雅安的第二个宝,说的是雅女。当然是出产美女的地方。为什么出产美女,是气候温暖湿润,皮肤保养得好,女人不容易衰老。因为那些气候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阳光暴晒,或空气寒冷,空气中湿度太低,都有可能让人表皮的角质层受伤害,容易憔悴,容易起皱折,衰老速度越来越快。雅安是修复皮肤的好地方,也是个修复心情的好地方,喝喝茶,山涧清风,林中美景,丘陵起伏,绿水环绕,在这种温润的环境中,皱纹可以舒展,心情可以舒缓,怡然天成,自得其乐。雅安养生,可以是中国的圣地。好山好水好,景色,好气候,养人也养心。此其二也。   第三个宝,得说雅鱼。虽然雅鱼的名头不大,但是天赋雅安。鱼的肉味鲜美,最独特的是这种鱼的鱼头上有一把与骨头不相连的宝剑。当然是骨头做的,维妙维肖。有一次我与我的博士班同学到雅安,就品尝到了雅鱼的鲜美。餐馆拿出一个颇为精致的包装盒,将这把从鱼头上取下的宝剑放起来,说了一堆吉祥的话。这种鱼没有听说其它地方有,这很奇妙。其实,所谓旅游故事,所谓民风、民俗、典故,就在于人们挖掘。人们去三峡,神女峰耸立在那里,已经数千年了,说是女人在遥望男人归来。人们说那是神话,谁真的见着了,没有。不过那个石头远远看,像个人,传着传着传到今天,成了一个最为精彩的有故事的旅游景点。其实雅鱼的故事不亚于巫山的神女峰,因为那全是想象,意会。但是雅鱼,故事不知在何处,好在有物在,活生生的,可以想象出多少奇妙的故事来。例如,玉皇大帝的鱼池里一条美女鱼,想周游人间,从鱼池中蹦跶出来,跌落到雅安,管鱼的神仙要她回去,她不愿意回去,神仙说如果你不回来,就要一剑砍了你。但是美女鱼依然不愿回,因为她爱上了雅安的山水风光。天庭的执法部门要执法,判处其死刑,然后管鱼的神仙是美女鱼的恋人,不忍心看着恋人被处死,于是拿礼物贿赂了执法人,结果一柄宝剑从天庭飞下,但没有剌进脑子,而是横卧在脑上,于是雅鱼从此不再回到天庭,也没有死,只是在脑子里留下了这柄宝剑。美女鱼爱了雅安的山水,始终在这里,永不远游,最终成了雅安的一大珍奇。看看,这就是个故事。或许它也能传开。#p#分页标题#e#   绝品雅安茶   上面说了,雅安独特的气候带,不受外来的季节与气候影响。这个环境极为稳定,与龙井茶、铁观音茶、祁门红茶相比,优势独特。其它名茶的环境常常不稳定,气候、雨水、温度,或高或低,或多或少,因此,茶的质量也不稳定。唯独雅安的茶,环境超稳定,质量超稳定。雅安是茶的开山始祖所在地,历史记载有一个叫吴理真的人,在西汉时期,首种茶树,这些年来,大家都来调研,也终于成为世界多个国家茶专家认可的始祖。茶的文化,茶的故事,茶的传说,茶的品牌,有多少文章可以做。但是可惜,雅安的同志们没有感受到茶的博大精深,没有理会到茶文化当中有多少可以带来效益的巨大宝库。我最近十多年研究文化,研究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文化、茶业文化,这其中雅安有多少事做,有多少事可以出效益呀。   旅游,闲情逸致,寄情山水,茶的文化,养生的文化,雅鱼的文化,大熊猫的文化,这些内容雅安不是没有,就是不够档次,不够充实,好像小学毕业,层次上不去。世界茶都,中国茶王,养茶,种茶,饮茶,品茶,茶艺术,茶体验,茶保健,茶故事,有多少任人评说。发掘,包装,宣传,品牌制作,有一个过程,但是要登高望远,需要新的思路,新的切入点。   雅安,如梦如歌,发展就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需要创意,需要描绘,需要境界。愿雅安早日把自己打造成世界公知公认的茶都,茶文化、水文化、鱼文化,文化形成了,雅安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阅读全文

中小城市物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

摘要:城市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中小城市物流业智能化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中小城市物流业智能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物流业智能化转型的四条发展路径,分别为加入核心城市经济圈统筹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培育标杆企业及推动新能源使用,为我国中小型城市物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发展思路。

关键词:“双碳”背景;中小城市;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

随着2020年9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物流行业作为高能源需求的行业,是减碳节能的重点行业。促进我国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城市物流业的智能化转型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抚顺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抚顺市物流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自2016年至2020年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连续下降,从10.13%逐年下跌至7.95%,但是仍为服务业14个行业中仅次于金融业、批发零售业的第三大产业。目前抚顺市城区有8个货运交易市场,合计占地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2011年以来,抚顺市重点加快交通强国建设,交通建设投资累计投入176亿元,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推进田润华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等项目的建设,通过加快运输场站建设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物流服务的品质。

2.“双碳”背景下抚顺市物流业面临的问题

抚顺市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实现与新旧动能转换两方面均面临很大的困难,智能化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阅读全文

区域环境污染治理选择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发展而来的还有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区域性显著,这种区域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经济区域和环境污染区域具有相关性,其次是城市污染和乡村污染具有同质性。由于目前的环境污染区域性差异比较大,所以无法采用统一的治污措施来进行污染防治,只能以区域为单位进行针对性地治理。本文就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进行分析,旨在指导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实践。

关键词:

区域环境;污染治理;路径选择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来看,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总体而言,东部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中部次之,西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下,环境污染也表现出不同的区域性特征。东部环境污染最重、中部次之,西部相对较好。区域环境的污染出现这样的特征,一方面与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城市车辆密度也有着关系。为此,各个区域都应采取不同的环境污染治理路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对环境进行大力的整治,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1东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路径

1.1产业结构的调整

阅读全文

国际智慧城市建设历程与服务体系比较

摘要:智慧型城市是科学技术的集中展现,为使其建设得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文章以现有智慧城市为基础,对建设的典型路径并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我国正处于系统及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阶段,详细分析智慧型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并对不同城市的建设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力求为国际智慧城市的健身增添助益。

关键词:国际智慧城市;建设历程;服务体系;比较研究

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束缚,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剧,建设智慧城市的国家和城市已有数十个。国内大中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开始于2009年,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和武汉、宁波等二线城市都陆续设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智慧城市建设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1智慧城市的现实意义及发展前景

1.1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意义

智慧化城市主要是借助IT技术以智慧化的方式建立类似拥有人类智慧的现代化城市,具有显著的物联化、智能化特征。智慧化城市的建设具有复杂、系统的特点,需要多个行业和部门共同完成。信息技术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具权威部门测算,在保持固定成本投入的情况下,智慧化城市的发展利润是普通城市3倍左右。

1.2智慧化城市的建设

阅读全文

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自1949年以来,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凸显出的问题为背景,以此分析现代建筑设计创作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国情与民情,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国建筑设计在未来的创新与发展中的新途径,总结出六个方面的设计路径。

【关键词】中国建筑设计;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引言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给人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城乡差距、文化冲突等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在上海举行的关于研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论坛暨建筑学报创刊60周年”大会,就重点探究了:建筑业界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时下建筑设计创作的机遇与挑战;建筑设计创作的路径选择。

1建筑业界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1)中央高层领导密切关注新型城镇化的进展。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城镇工作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城镇化的进程应以人为核心,“看得到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成为联系原有城乡间的脉络,并指出当下的城乡建设和发展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2)在南京召开的“2013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明确指出“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以及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已束缚了中国建筑设计创作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正值中国城镇化升级转型阶段,需要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引到内涵与外在并重并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来,会议取得了共识性的成果。(3)自194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一直呈现出“放”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在缓慢增长着,城镇化率从1949~1978年仅增长了7.3个百分点。但自1978年后城镇化便开始飞速发展,到201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直接超过了5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农立国”的历史格局。根据以往的城镇化的五大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新型城镇化问题:①土地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城市被占用的土地空间和资源环境消耗量巨大,与城镇农村土地和资源闲置形成明显对比,区域发展极为不均衡。②城镇化成为各级政府圈地扩张的指挥棒。在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等要素的驱使下,农民逐步失去土地这一基本的生活资料,无形中被“驱逐”被边缘化。③城市不再“宜居”。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分配过程没有顾及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普遍存在城市人居环境异化的情况。④因为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过快,容易形成“城不城、乡不乡”的状况,也就是形成普遍的“城中村”,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很多城市改造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已被列入“三个1亿人”的新型城镇化计划之中。⑤故乡已经成为“他乡”,已经成为许多人回不去的故乡,因历史遗留下的民风民俗不同,造成各地生活圈各不相同,而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直接的单向管控,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民情做出改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2时下建筑设计创作的机遇与挑战

阅读全文

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路径

摘要:供给侧改革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力度推进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国合力共促数字经济的发展,使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国内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这对于供给侧改革有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是经济改革的一次特殊机遇,如果能顺利实施,有助于促进全民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本文从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讨论,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发展路径

迄今为止,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动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形成数字化转型时期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格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时间、空间这些传统经济形态当中的要素限制也逐渐被打破,新的数字经济生态也在不断的构建历程中,这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经济转型当中所必须面临的环节,包括中西部经济滞后区域,均需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变革的今天,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不断地推动经济结构的改革,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发展,从而使全国的经济得到均衡性的发展。

1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并且区域资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拥有很强的地域经济优势,实体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产业生态基础优越,投资环境广袤,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市场对于基础资源的需求很大,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跨越式的势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模式已经逐渐形成,数字经济融入到实体经济中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大力崛起的诱因,对经济战略布局的提出,标志着国内的经济正在经历着变革的道路,迎来了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等规模性的基础城市建设项目正在数字经济中崛起、壮大,使得国内经济的发展前景形势大好。但是在我国中西部实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同发达城市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资源匮乏,交通运输业滞后,经济发展受制于文化背景、历史成因、社会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决定了中西部偏远地区数字化程度低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基础设置和环境都亟须更新,新崛起的产业能力结构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低下,数字经济人才匮乏,历史遗留下来的经济资源问题依然未解决。如何使滞后区域的实体经济迎合数字经济的发展潮流,赶上发达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使国内各个地域的实体经济并入数字经济的轨道,且走向平衡协调发展的路径,就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需要讨论的重要话题。迄今为止,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使全民共享信息技术的成果,是确保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经济转型的先决要素。如何结合区域经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合理引入数字经济模式,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使传统实体经济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发展,使国内的实体经济在融合世纪数字经济的进程中取得辉煌业绩和成果,使数字经济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带动国内经济的崛起,这是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意义

2.1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高度发展的动力

阅读全文

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和城市品牌的建构

摘要:文化创意生产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再创造,是创意城市传播地区历史文化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甘肃天水岷山厂旧工业厂址的更新和西关古城历史遗迹的再生产利用,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与古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挖掘古城精神文化内涵,注重文化空间的营造和创意性生产是建立城市文化产业品牌的有效路径。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体现便是地区文化。2019年11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情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创意生产也提上了议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依靠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再创造,是创意城市传播地区历史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文化创意生产的概念

文化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一个新型概念,经过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其认为在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的财富是创意,包含知识、思想、文化及创造力等,这是社会发展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社会财富,而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创意生产是一种经济活动的体现,文化创意生产已经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从文化创意生产的角度来讲,文化是创意生产的体现,人们通过开发,将文化通过加工制作成产品。文化创意生产依赖知识经济的出现,生产力转移到知识经济,使得文化创意生产成为独立的领域并推动了经济发展。就目前而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生产强调地区文化元素或民俗文化元素依靠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出来;主要涉及的领域有文化自然遗产(博物馆、文化馆)、广播影视、表演演出、节日庆祝活动、美术、手工艺雕塑、书籍出版物、试听媒体、社交网络、文化宗教旅游、创意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综上所述,文化创意生产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活动,并且与经济的其他部门一样,被包括在“经济活动所有部门的国际分类”中,其可以促使地方经济和社会其他领域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与营造

城市文化空间的再利用与改造更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和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力。如今各个城市对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根据地方特色创造了保持当地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有效地传播了地区民族民俗文化,形成了城市文化传播的品牌效益。在城市历史街区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为城市的更新与历史街区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根据国际组织和研究人员近年来进行的多项研究结果,创造性文化产品的发展有两个路径:a路径是空间规划,b路径是生产程序。本文将对a路径加以详细说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在旧厂区改造与西关古城街区改造方面,合理地对其社区空间进行了改造,在进行文化创意生产时还引入了当地的传统民俗特色,为历史古城与老街区改造带来了新的生产活力,从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下面以古城西关改造和旧厂区改造为例。

1-西关古城改造

甘肃天水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底蕴深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在这里融合,孕育出天水独特的文化记忆。而修建完成并对外开放的西关古城,更是为天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抹亮色。2018年开始,政府便对西关古城进行了一系列更新改造,具体如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