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建规划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建档案保密问题分析
本文作者:郭南保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建档案馆
2005年8月1日,福建省国家保密局和建设厅联合转发国家保密局、建设部(国保函[2005]215号)关于《城市规划有关内容是否应当保密的复函》中,针对太原市城市规划展示厅拟展出的城市规划图文资料指出:“应依照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必要的保密处理,城市总体规划的图文资料应隐去不宜公开的内容;城市电力、电讯、给排水、供热、供气、防洪、人防等地下管线的现状图、规划图不得公开”。这一规定,充分说明了城建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不容忽视。当前,城建档案部门虽然未发现泄密事件,但泄密事件在某些部门是时有发生的。如一些单位,由于管理不善,措施不落实,部分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差,曾经发生“情密交易”、“权密交易”、“钱密交易”等泄密案件。这些现象的发生给城建档案部门也敲了警钟。因此,如何做好城建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就城建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内容和可能泄密的形式及其防范措施,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城建档案管理中需要保密的内容
依照《建设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建设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
(一)绝密级事项
党政军首脑机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寓所和经常性活动场所的地下专业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图文资料。
(二)机密级事项
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活动不断推进,其决定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内容和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城建档案资源发展时间比较长,其是我国优秀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档案十分重要的内容。
城市建设中城建档案的功能分析
为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在目前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般需要根据以前城建档案中的城市规划方案或者其他相关城市方案制定城市建设规划,进而研究分析城市规划建设方案的可行性,比如在城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施工是否在预算范围内,考虑该问题时通常会参考一些其他城市成功的城建案例,同时应该召开研讨会,多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定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因此,城建档案可以为城市重大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相关的数据支撑。保证城市重大项目建设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施工前,需要根据规定在行政审批部门或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申请报告,获得批准后,及时检查建设单位的资金、工作人员以及工作场所等相关事项,并进行存档。同时,项目检查报告、分项验收报告、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等必须第一时间在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归档,这些档案在企业资质申报、工程评优、业绩考核时都会被用到。此外,城建档案是评估参建单位实力和信誉的重要参考材料。根据前文分析,城建档案的妥善保管可以推进城市建设工作不断发展。
我国城建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
城建档案管理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进行长期的规划设计,但是当前我国城建档案管理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长期规划,只是确定了短期的管理体系。目前,大部分档案馆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要运用科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合理规划。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较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之一是服务性,然而通过调研可以看出,诸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一些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了解甚少,并且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也缺乏清晰的了解,岗位意识较差,工作态度不认真,这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城建档案管理形式需要完善传统的城建档案包括纸质材料、图片和音像等。目前在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对档案进行合理保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将原始档案资料转变为数字档案资料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时,一些档案馆缺少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造成档案在长期保存中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档案馆的档案管理缺少统一规范和流程,容易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城建档案收集难度较高但是利用率较低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相关单位需要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的六个月内把与工程相关的档案材料等递交到建设主管部门。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由于参与相关工程建设的单位较多,其对档案管理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所以不会将竣工档案提交给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对城建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城建档案收集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档案利用效率也比较低。
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存在的意义
城市规划及建设需要将比较精准的档案数据作为支持,从而对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作出指导。目前的城市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等特征,只有提高城建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才可以确保其可以被科学使用,从而发挥出其重要作用,进而推进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开展,并对建筑工程等学科起到指导作用,逐步提升档案数据的合理性和精准性,不断推进工程建设发展。与此同时,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可以确保施工过程有序推进,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影视城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
近年来,随着影视剧的热播,作为文化娱乐事业载体的影视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影视城建设的高潮,由于盲目建设,对当地的城市形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影视城从规划论证到建设,应向游客提供一个可靠、有效的平台,使更多的游客关注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要积极优化和完善影视城建筑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出影视城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影视城建筑设计的基本组成区域,分析了影视城的总体布局,阐述了影视城的建筑空间设计。
关键词:
影视城;建筑设计;空间
0前言
随着近年来影视剧的热播,作为影视剧拍摄场地的影视城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很多地方纷纷筹建影视城,如陕西白鹿原影视城、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等。如何规划和设计影视城是筹建的重要课题,结合影视城的拍摄和旅游功能,应合理规划影视城的选址布局和内部各区域的设计,营造良好的观赏环境,给游客提供便利和优质的服务,让游客真正体会到影视城的文化内涵。
1影视城建筑的基本功能组成
新城建设的难点
新城建设是优化北京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落脚点,要体现高起点、高水平。2004年北京市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11座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成规模的新城,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目前,新城建设各项工作均已启动,部分新城已经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新的时期,北京市提出要瞄准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集中力量建设世界城市,首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新城建设在北京通往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建设新城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细心谋划,统筹推进,不断完善体制,贯彻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尽力避免以往城市化过程中的弊端。 一、新城建设需要做好长期而细致的准备 一个新城的建设既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也需要着重做好产业、就业等方面的培育工作。综合国外的新城建设历程看,一个新城从规划到最终建成,聚集一定的人口和产业,实现业城平衡,一般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北京市的新城大都依托原有区县,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新城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建设条件与国外大有不同,但整个新城要素的培育过程和发展阶段必不可少,需要做好长期建设准备。 1、新城建设与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相辅相成。 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是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伦敦、纽约、东京三大世界城市在上世纪均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新城运动,逐步形成了东京筑波、巴黎拉德芳斯等众多区域性的中小城市。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能为新城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发展空间,并推动部分新城建成适应服务世界城市这一长远发展目标的区域中心城市,11个新城的建设也能助推北京市世界城市的建设步伐,提供世界城市建设所需的经济增量和发展空间,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新城建设非一日之功,只有放在世界城市的背景下,新城建设才能整体推进,实现既定目标。 2、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现代化新城的必由之路。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未来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的人口将达到百万人,其他新城人口也都有大幅的增长,人口来源将以中心城外迁人口、本地原有人口、周边地区的城市化人口以及外来人口四个方面为主,其中,周边地区的人口城市化任务最重。在11个新城规划范围之外,全市还有约1万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地区,有近300万的农业人口,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受制于相关政策和自身的演变规律,时间跨度较长,在新城建设过程中,这一批人的城市化任务艰巨而繁重。实现城乡一体化,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国际视角,是建设现代化新城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路径。 3、“业城失衡”是新城建设最大的短板 。新城建设的目标是能平衡工作岗位和生活,保证新城居民的便利生活和就地工作,而目前北京的新城大部分都存在就业和生活的不平衡现象,例如通州新城,很多人选择在通州居住,在朝阳、东城等地工作和消费,而亦庄新城恰恰相反,就业功能较强,而生活配套较为欠缺,这种“有城无业”或“有业无城”的现象加大了新城的交通压力,居住、工作、消费功能的分离也不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城市文化的培养,完善新城产业、促进当地就业、实现业城平衡是新时期新城建设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4、提升人口素质是新城建设的长期任务。 人口素质是新城建设的基石。根据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的年底数,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口比例在25%左右,中心城为33%,10个远郊区县为11%,新城地区人口总体素质大幅低于中心城,同时,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新城地区近三年外来人口增长率超过中心城区并有加快的趋势,2009年,大兴、昌平、通州新城外来人口分别达到了51.3万人、39.5万人和39.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均在35%以上,未来一段时期内,外来人口的规模仍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与人口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新城人口素质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随着工业化、国际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人口素质已经成为决定新城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的关键要素,需要加以特别重视。 5、创新理念是新城建设的当务之急。 城市建设,理念为先,而对新城来说,突破旧理念、创新新理念则显得尤为重要。不难发现,目前北京市大部分新城仍然在重复以往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老路子,一是重复大城市的建设模式,追求“大手笔”建设,倾向于高大的建筑和笔直的大马路,体现不出新城的特色。二是“老城市病”仍然存在,“拉链”马路、停车位不足、公共空间不足、城市微循环薄弱等问题突出,部分新城机动车发展迅速而低碳出行方式滞后,城市管理方式亟待改善。三是产业发展和公共配套落后于房地产开发。例如国际新城概念的提出和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通州、大兴两座新城注入了未来发展预期,房地产开发速度大大加快,但相关配套明显不足。创新新城建设理念,建设节约、高效、低碳的新城成为当务之急,但受制于资金、技术、体制等原因,理念创新步伐明显较慢。综上所述,新城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发挥优势,又要尊重规律,既要做好长远规划,也要重点考虑近期需求。需要从规划实施、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着重提升新城的吸引力,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新城建设的不断推进。 二、新城建设应注重的几大发展战略 1、注重解决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努力建成现代化新城。 产业和就业是相互匹配的关系,产业基础雄厚,能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而就业的旺盛需求也能促进产业的发展。要加大投入,完善机制,积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城市现代化功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消费需求,真正成为有就业、有产业的独立平衡的现代化新城。一是精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新城应立足于实际,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优势条件,实行产业的差别化和错位发展,避免新城之间产业雷同和恶性竞争。二是吸引高端人才在本地就业。加强对入住新城企业和人才的服务,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解决其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要优先推进适应产业体系发展的骨干公共资源配套,以交通为重点,着重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加强区域供电、供热、燃气、电信、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中心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转移,引导本地公共资源的提升,吸引就业,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提供基础保障。#p#分页标题#e# 2、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和实施的严肃性,让规划成为百年大计。 历数国外新城建设的历史,但凡建设成功的新城,如英国的密尔顿-凯恩斯新城,日本的多摩新城等,新城的规划长时间都没有改变,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初的规划设计科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即执行严格,大的规划思路基本上很少变化,保障了规划的严肃性。北京市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高标准、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恰当定位新城功能,体现新城质量和竞争力,避免过去一些城市发展中“摩天大楼”化、低绿化率等城市病的出现,又要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一以贯之,严格遵循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避免规划的随意性改变。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因其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的特点,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是发挥新城功能的必要基础,必须超前规划,并分步实施,做到规划百年不变,确保新城建设目标逐步得以实现。 3、注重生态优先理念,建设优美宜人的宜居新城。 新城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疏解中心城的人口和功能,要承担这一作用关键是要体现新城的吸引力。优质的公共服务配套是一方面,好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要切实发挥新城的环境优势,贯彻生态理念,将绿色的宜居新城建设作为现代化新城的主要目标。一是加强大面积的空间绿化。国外经验证明,城市建设早期大面积的中央公园建设将为城市带来极为宝贵的绿色空间,一百多年前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建设的纽约中央公园就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现实案例,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也会成为11个新城的生态标识,同时,在合理的土地使用需求下,有必要持续挖掘大尺度的绿化建设空间,创造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二是积极推进立体绿化。推广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立交桥绿化等多重立体绿化方式,积极增加绿量。三是提升居民区绿化标准,满足新建住宅区城市居住的绿地需求,增加存量住宅绿化率,提高居住区的舒适度。 4、注重有机更新,避免新城建设沦为房地产开发的噱头。 与国外大部分新城不同,北京市新城基本上都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的更新改造,属于旧址新城。旧址新城与新址新城的最大不同在于规划的可实施性上的不同。新址新城可以任由规划想象,建设时间也较长,而旧址新城则需要充分考虑原有城市的现状和文化氛围,并努力将现状和规划思想相融合,因此,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新城建设本身的内在实质。一是要充分考虑原有的建筑形态。在遵循重点地段重点开发的原则的基础上,在其他地段预留空间,避免大拆大建,维持新城的远期发展空间,力求有机更新。二是要处理好新城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要避免新城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并为一谈,从产业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房地产的过度膨胀会明显提高新城的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和创新成本,会极大抑制其他产业尤其是创新型产业的发展空间,新城建设不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行为,建设新城应跳出房地产,做出更高端、更前瞻的产业定位。 5、注重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实现新城发展的人性化。 新城建设要着重体现新城之新,要按照人文、科技、绿色的要求,在建设理念上体现精细化、智能化的思想,实现低碳、环保和亲水。一是突出建筑形态高效化。不能片面追求高大、高档的建筑物,力求做好小而精的建筑形态,同时融合低碳、节约的理念。二是优化城市道路结构。要充分重视支路的建设,着重加强新城微循环的建设,打通支路,避免再次出现中心城微循环建设不足的问题,同时,强化人车分流理念,充分保障自行车和行人的通行空间。三是切实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提升城市发展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如大力开发地下空间,超前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努力实现新城建设的人性化和可持续性。 6、注重新城文化内涵的挖掘,打造新城特色品牌。 一个城市能否持久永续的发展,关键要有自身的城市特色,而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是历史文化内涵。以通州新城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文化、大兴新城的皇家苑囿文化、昌平新城的“明城”文化等为代表的北京新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深入挖掘各个新城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效力。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历史,保护新城珍贵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各个新城不可复制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城文化的培育,坚持新城品牌的长期发展战略,提升新城的城市品质,建设更具包容、人性的文化新城。 7、注重以人为本,提升新城人口素质。城市发展贵在以人为本。 新城发展的瓶颈在人口素质,要充分利用经济、市场和行政等手段,切实优化人口素质结构,把提升新城人口素质作为新城发展建设的长远战略,并持续贯彻执行。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新城讲科学、树新风氛围。开展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创造清洁卫生的生产生活环境,养成文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强新城整体教育。处理好区域与基层单位、家庭的“大教育与小教育”的关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倡导科教兴城。加大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提高新城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素质。四是积极吸引高素质人口,要大力依托高端产业,推进新城人口素质升级,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素质提升互动的发展态势。 8、注重资金结构平衡,保障新城资金来源。 资金问题是制约新城建设的重要因素,公开资料显示,仅通州国际新城建设就需要数千亿的资金投放,这样庞大的资金需求若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可能完成的,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切实保障资金来源。一是有效利用有限资金。根据新城建设的轻重缓急把握资金投放的力度和重点,先期开发新城重点地段,重点建设骨干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引导重点产业发展;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城的建设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尤其是社会资金,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利用BOT、PPP等各种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开发建设新城。三是大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相关资金政策和税收财政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最小的投入代价换取最大的新城建设成果。#p#分页标题#e# 三、结束语 建设新城既是一个“自然发育”过程,也是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果。一个现代化的新城不是单一的城市,对外要体现新城的国际性和开放性,对内则要体现新城的人性化和包容性,两者相结合体现的是新城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这是一个现代化新城最应具备的特质。北京市的新城大都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具备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的基本条件,但距离新城建设的整体目标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新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政府和社会努力推动。
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运用
[摘要]基于对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的研究,首先,阐述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基本内容。然后,分析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具有促使环境与建筑相结合、减少能源消耗等重要作用。最后,分析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其中包括科学合理设计建筑空间、保证建筑规划设计选址的科学性等。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规划设计
低碳建筑主要是指在施工建筑过程中,将低碳理念融入在其中,并且在实际建筑施工时,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设施等,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建筑能够达到节能环保、低碳的效果。建筑行业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会对能源等造成大量的消耗。为节省更多能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在建筑规划设计时将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在其中。所以,本文将针对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等内容进行相应阐述。
1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基本概述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市场中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所以,我国如今已经面临能源紧张问题。除此之外,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而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更为严重[1]。为节省更多能源,实现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建筑行业对自身的工作等进行创新与完善,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低碳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在建筑施工当中尽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实现国家的更快进步。
2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的作用
2.1促使环境与建筑相结合
乡村生态农业园区策划问题初探
1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的功能
1.1环境保护功能.农业生态园规划首要功能是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改善均衡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和谐,提升环境品质,有利于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2节约成本功能.农业生态园规划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效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能够帮助经营者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收益.但事物具有两面性,规划前期投入相对较高,经营者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思维和眼光.
1.3科技示范功能.生态农业园规划采取现代科学技术,吸收或培养观光农业元素,如园林风景、民俗文化等,通过布局设计,为公众提供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科技传播等场所,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促进广大农民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并为他们提供示范与合作.
2生态农业建设及其规划工作形势
生态农业是全球农业发展必然趋势,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据有关方面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农业建设,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并藉此以建设“美丽中国”.国家科技部2012年5月出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要求提升农业生态安全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各地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形成农业产业生态布局、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持续改善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到2015年建成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0个、示范区100个、示范企业100个、示范项目500个.社会资本也逐渐流向生态农业,新农村生态农业建设和规划迎来了良好机遇.
生态农业规划设计作为生态农业建设重要环节,国家农业部门提供了大力支持,专家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2009年农业部出台《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明确了编制范围、深度、签章要求,规范了初步设计说明、图纸、农机具和仪器设备清单和概算书等各部分编制要求.对设计文件的编制、评审和批复作了统一规定.河北、江苏等地制定了关于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的地方标准.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最新生态农业项目规划设计与高效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实用手册》等.农业专家学者对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发展方向、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等问题展开探讨.
城建档案整理工作问题与应对策略
摘要目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中,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城建档案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因此,在城建档案整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处理好档案管理工作,基于一定的档案管理方式,分析档案管理当中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档案管理和整理工作方式。城建档案整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应对城市建设发展,对于城建基础性工作和发展工作提出更具有建设性价值的意见。论文基于对城建工作的研究提出了更为有效的档案整理方式和策略,完善城建档案整理工作。
关键词城建;档案;问题
1引言
要解决目前城市建设档案整理中存在的管理、技术、资料的落后等问题,就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在城建档案整理工作中要有开放、有创意、有理性地剖析;有多样化的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决定,只有这样,方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
2城建档案的特点
当前,城市建筑工程的档案工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先确定其特征。特别是城建档案具有如下特征。
2.1城建档案内容特征多样化
城乡水系园林设计实践探析
有水才能有绿,但是与简单的水网防护林绿化不同的是城市水系园林规划设计强调对滨水区建筑、水系、绿地、市政等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这种整体设计建造的情况普遍存在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尤以尺度宏大的帝王宫苑建设最为典型。在帝王宫苑中一般以神山仙岛作为造园主景,采用一池三山的布局,需要很大的水面和水量,常常引进或直接利用天然河道进行补水。比如,东汉洛阳城利用洛水和毂水形成宫城内的水系,其中濯龙园是利用水系营建的供皇后闲暇养蚕和娱乐之所,古诗有云“濯龙望如海,河桥渡似雷”,可见该园水量之大,水景之胜。又如,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明清紫禁城与其西侧及北侧的三海宫苑园林是最典型的实例,见图1(图略),积水潭及后海、三海、筒子河、金水河等水系不仅具有水运和园林功能,同时还是重要的排涝水系,保证了紫禁城将近600年无积涝。在笔者近几年的城市水系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有对中国古代城市水系及城市园林建设文化的传承,但更多的是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本文介绍的三个城市水系园林规划设计,分别在解决修复工业文明发展的创伤、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生境安全、改善高密度城区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修复工业文明创伤—城市棕地再生与城市水系园林规划设计
唐山南湖新区及丰南开发区水系景观规划利用了两处工业废弃地(棕地)都和唐山煤矿工业相关,一处是南湖采煤塌陷区,另一处是建于清末的津塘煤运河。在建设之前,南湖被用作垃圾填埋厂,同时积存了雨水和矿井疏干水,而煤运河内也充满垃圾并已荒废。唐山市中心城区新的总体规划看到了南湖塌陷区的生态价值,决定以其为核心,为数百万市民建设面积达21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同时以南湖为中心重新组织城市防洪排涝体系,进行城市水网建设,从陡河引出三条水渠进入城内后与南湖联通;同时将水网与绿网藕合,构建慢行交通系统,减少机动车对步行出行的安全影响;提高中水利用率,满足城市生态景观用水。由于有了南湖的水量补给保障,曾经一度非常繁华的津塘煤运河两岸再获生机,通过一系列园林规划,煤运河两岸将成为丰南区的商务休闲娱乐中心。见图2,3,4,5(图略)
该项目建成后,经美国风景园林基金组织(LAF)测定,(图7,图略)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公园内树木每年约减少CO2约2828吨,相当于每年减少道路上的客车555辆;为7种国家级2级保护动物提供生境,改善了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哺乳类及鸟类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唐山市的极端最低气温升高3~4℃,极端最高温度降低3~4℃;至少给公园附近的10万名居民提供15分钟可达的公园设施;南湖片区土地增值至少1000多亿元;到2015年,南湖区域将吸纳40万居民,产生住房需求约480亿元,新增消费品零售总额约80亿元。
区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废弃水库湿地恢复与城市水系园林规划设计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这种工作并不仅发生在远离城市的自然保护区。铁岭凡河新城的建设就考虑到将湿地保护与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结合起来的做法,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对城市水系采取的大动作:首先,依托辽河及东部山区,以莲花湖水库为中心,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将近46平方公里的农用地将恢复为自然湿地,为东北亚第四条候鸟迁徙线路的提供中间站,与中国东北的扎龙、莫莫格、向海、老铁山蛇岛等共同形成丹顶鹤等珍稀鸟类的保护带;其次,连通凡河建设天水河人工水渠对湿地进行补水,营造壮美的“城市水中轴”景观带,带动了房地产的发展。最后,利用人工湿地生物技术对来自老城区的初期处理中水和雨污水进行治理,向城市污水“零”排放目标迈进一步。见图6,图7(图略)。该项目的建成使新区的开发商铁岭财京投资公司获2009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建设范例奖称号,铁岭市也迈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排行榜的前列。
园林专业主导下的城市重点区域水系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