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茶艺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职学校酒店管理茶艺课程建设
摘要:在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设置茶艺课程,不仅迎合了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同时也是中职学校不断创新丰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结果。但目前中职学校茶艺课程的实践教学仍面临着基础薄弱、实训落后等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摸索在酒店管理专业设置茶艺课程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对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进行完善,以更好提高学生能力与酒店行业、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并对该课程往后的教改方向及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茶艺;建设;教学
茶为国饮,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华人的播迁和文化传播,茶文化已经传布世界。近年来,各地茶文化在“台湾茶现象”的激荡下,茶叶店、以喝茶为主的茶艺馆、酒店内设茶事服务高密度兴起,带动了茶文化的复兴。为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许多中职学校在酒店专业下设置了茶艺课程。
1酒店管理专业增设茶艺课程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相互包容性越来越强。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酒店行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茶被认为是中国的国饮,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而今,饮茶已成为一种文化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味的提升,茶艺这一传统文化将人们带入大雅之堂,在酒店中开设茶馆、茶艺室等场所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职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确保日常的教学培养模式能与社会需求之间无缝衔接[1]。实际上,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开设茶艺课程可以说是必然。从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出发,为了丰富酒店人才的技能和专业性,提高行业服务质量。中职学校通过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酒店行业需要的茶艺师,不断丰富自身教学经验与市场和企业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2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现状
2.1茶艺课程教学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茶文化课程教学思考
一、高职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的作用
1.茶艺技能大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中华茶艺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三个环节。比赛中各具神态的茶具造型之美;茶席设计的意境美;醉人的茶香、甘爽的茶味之美等。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茶文化之美,它的美能启发大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在青茶茶艺表演时,体会那“悬壶高冲,春风拂面,乌龙入宫,细闻幽香”等意境之美。茶文化内涵丰富,通过茶艺比赛可提高大学生对美的鉴赏、感悟及创造,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味。
2.茶艺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茶艺技能大赛中竞赛项有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为“团体创新茶艺竞技”,要求参赛选手自选茶艺,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如主题、茶席、解说、表演、泡茶、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此项环节要求学生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在训练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结合民俗、舞蹈、器乐、服装等编排茶艺表演,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3.茶艺技能大赛有利于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而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如茶艺技能大赛的一些技能项目的竞赛细则中,对试题范围、类型及比重都作了详细说明。例如,比赛知识点包括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知识、茶具知识、品茗用水知识等;比赛技能点包括茶艺准备和茶艺演示,其中茶艺演示要求是:能够掌握各地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的操作(3种以上),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文化内涵,能够配制调饮茶(3种以上)等。这些都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信息化教学下茶艺课课堂教学创新
摘要:本文根据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的需求,以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广西高职院校,从信息化时代传统茶艺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高职院校茶艺课教学的现状,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茶艺课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新模式,达到课堂教学从“单声道”向互动式“双声道”转变的目的,确保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助推“三课堂”协同育人实效。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茶艺课;教学创新
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总书记曾殷殷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2020年5月21日,总书记在第一个“国际茶日”上提到“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从“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的经典论述,到“万里茶道”“茶酒论”“茶之友谊”“茶之道”“茶之缘”等“茶叙外交”,均体现着总书记对“中国茶”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交流的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绝佳阐释。
1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的必要性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中消费型的“休闲旅游”和“健康产业”已高速发展。茶饮行业成为改良人际关系、提升交际氛围的一种现代消费服务业,不仅能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符合当代社会文化理念,更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品质,因此,茶行业作为一个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除了对喝茶的需求量增加外,对喝茶的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由“喝茶”到“品茶”,“茶艺”的应时发展,使其成为一种时尚,更是作为一种职业技能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除茶馆外,各种商务交际场所也对茶艺技能有很大的需求,茶艺技能人才市场需求高,就业前景广阔。1999年国家劳动部正式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800种职业之一,2002年11月8日《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茶艺师是一个文明、高雅的职业,是国家职业技能工种之一,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列入国家商务部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之一。学习茶艺,有益于人修养的提升;掌握茶艺,对于职业院校旅游大类专业学生,从就业、择业,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酒店服务、文化艺术和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开设茶艺技能课,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广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办发〔2019〕117号)指出:挖掘、整理广西茶文化,讲好广西茶故事,打造广西茶元素文化标志,培育茶文化精品,创作广西茶历史文化歌曲、电视剧、短视频等,发展茶文化经济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民族文化自信来源于本土传统文化资源,而茶文化是最具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高校责无旁贷地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如何在中华传统茶文化教育资源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助推“文化自信”国家战略,是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探讨的方向。
2信息化教学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总书记2021年4月19日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信息化教学,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2012年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南京举办,此后,各地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各职业院校对大赛的准备更加充分,参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了更大提升,参赛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艺术性和新颖性更加突出,展现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娴熟技能、良好风貌和综合素质。近年来,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将茶艺课程纳入高校专业教学以来,专家学者围绕茶艺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尤其是针对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逐年增加。高职院校积极打造以“茶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以“茶叶+”思维积极推进相关专业改革,打造对接茶产业链的专业链,开展“全民饮茶,茶香进校园”,“千人茶话会”等活动,这些实践研究有声有色,令人耳目一新,也富有成效。这些教学实践的成果为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奠定了一定基础,有利于高职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高职茶艺课程教学范文3篇
高职茶艺课程教学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升高。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茶艺的知识,不仅能让我国的传统茶艺文化得到传承,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茶艺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修养。本文主要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茶艺课程设计思路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旅游管理;茶艺;课程思路;教学
高职中的茶艺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茶艺相关的基础知识,茶叶、茶具等的学问,对茶艺的鉴赏、品茶的学问、不同地区茶文化的差异等等。在茶艺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茶叶养生常识以及对茶艺的审美能力,从而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茶艺相关的基本技能。
1.高职茶艺课程的设计思路
为了能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我国的茶文化,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掌握基本的茶艺知识,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1]。首先,利用审美教育向学生渗透茶艺中包含的美学知识、我国不同地区生产的茶叶以及产量、茶叶的加工流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让学生熟悉饮茶的茶具和掌握泡茶的技艺。其次,在整个茶艺体系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茶叶内容,因此,为了提升茶艺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该运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最后,要进行茶艺的实践教学。不管是理念的渗入,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符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要求。茶艺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的促进了茶艺文化的传承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茶艺内容,是对茶艺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诠释。
2.高职茶艺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
高职旅游管理茶艺课程教改实践探索
摘要: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带动了创业热潮,而我国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为大学生进行茶文化创业项目提供了参考方向。茶艺作为大学通识课程,应结合创新创业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与企业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开发具有创新创业元素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管专业茶艺课程为例,探讨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及成效。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茶艺教学改革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很多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创业场所和孵化基地,并给予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助力创业项目开展和实施。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又是产茶和饮茶大国,茶文化不应成为大学生们的文化膜拜,而应该让年轻一代真正了解茶文化,并通过创新创业的平台让璀璨的茶文化开出更艳丽的花朵。由此,高职茶艺课程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和使命,茶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1创新创业背景下茶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客观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既是以茶为媒介的生活礼仪,又是修身养性之方式。古语云“茶味人生”,茶入口时苦涩而后甘甜,亦与人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茶文化礼仪中,又包含了儒家思想“温、良、恭、俭、让、孝、悌”,其蕴含的传统道德标准和修身养性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有重要作用。茶有诸多优势,但是经调查研究表明,85%以上的大学生认同茶有诸多功效,但是很多人却认为喝茶是慢生活,应该属于中老年群体,茶又是苦涩的,没有一杯奶茶一杯咖啡来得畅快便捷。因此,大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客观,意识的转变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1.2茶艺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创业元素
茶文化创新发展与未来走势预测
众所周知,唐宋的中华茶文化发展进入高峰时期,而这时的三峡,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茶业发展及其茶事十分活跃的地带。主要表现在:(1)生产上属于全国重要的产茶地区,生活上的茶已成“比屋之饮”;(2)茶叶制作工艺基本完善,地方特色比较鲜明,如“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3)名茶大量涌现,历史记述颇多,如“山南,以峡州上”,“风俗贵茶,茶之名品亦众,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夔州有香山”等;(4)茶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内容积淀丰富。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称:“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明清时期,三峡茶文化仍呈现发展势头,特别是随着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的黄茶、红茶的出现,形成了以远安鹿苑茶为代表的黄茶文化、以宜红工夫为代表的红茶文化,并在境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远安鹿苑茶,在清乾隆年间被选为“贡茶”,乾隆皇帝品饮后封为“好淫茶”;清光绪年间,高僧金田来鹿苑巡寺讲法,品茶题诗,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茶”。还有这一时期创制的宜红工夫茶,曾远销西欧、东欧等国,人们称之为“高品”。
一、三峡茶文化的发展特点
三峡茶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不仅形成了始源性特点,还形成了区域性、多样性以及经典性等特点。
1.始源性
自神农发现茶,在以后近4000年的历史里,三峡茶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系列演进的轨迹,不仅没有发生过断裂,而且出现了许多中华茶文化的“最早现象”。如对“茶”字的研究、茶的植物学研究、最先成熟的茶制作技术、沿袭最早至今盛行民间的煎茶风习,以及中国最早的涉茶歌谣、竹枝词、以名茶为题的名人名诗等,出现了早期的茶及茶文化繁荣景象。
2.区域性
三峡地区大多地势险要、崇山峻岭,典型的垂直气候分布,长江三峡更是如此。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不仅形成了丰富的茶种、茶类以及工艺技术资源,也形成了特殊的茶文化表现形式。如发达的长江三峡码头文化与“吊脚楼”里的“歇脚茶”;山民们劳动中特别给力的“苞米饭、懒豆腐、油茶汤”;峡江人朴实、大方的待客之道,“砣砣肉、毛把烟、‘膏子茶’”;高荒地区人们离不开的“火垅屋”与“罐罐茶”,还有与茶密切相关的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等,极具地域特色。
县供销社年度工作思路
一、以八大系列活动为抓手打响“茶文化”活动品牌
一是举办茶文化主题笔会。茶文化节期间,组织书法名家在茶市广场举办茶文化主题笔会和展览,邀请县内外书画名家,围绕唐朝诗人写茶诗,创作一批精品。
二是举办历代精品茶具展。在农特产品博览中心举办历代精品茶具展览,挖掘茶文化历史内涵。
三是推出茶文化组合系列产品。开发推出茶与丝绸,茶与宗教,茶与小吃,茶与书画,茶与奇石等组合产品,提升大佛龙井附加值,加大特色产品开发力度。
四是组建特色的高档次茶艺表演队,组织开展茶道之源文艺表演。建成一支风格迥异,极富特色的高档次茶艺表演队,在茶文化节期间亮相,打出茶文化影响力。
五是开展茶文化与地方曲艺表演,把农特产品博览中心办成全县茶文化示范点。
六是举办“大佛龙井”品牌产品系列推介活动。组织龙头企业在萧山机场、大型茶馆开设“大佛龙井”品牌产品专柜,到同香茶楼举办“大佛龙井”品牌产品系列推介活动,打出“大佛龙井”品牌影响。
高校音乐教育研讨(3篇)
第一篇: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融入民族歌曲的意义
摘要:民族歌曲是我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一块璀璨瑰宝,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歌曲教育既是我国文化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振兴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要求。本文将介绍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融入民族歌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民族歌曲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发展途径,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歌曲;教育意义
“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把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音乐课堂之中,不仅有利于发扬、传承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有利于使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与发展。”[1]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民族音乐文化是需要重点开展的教育内容,推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能够实现教育和文化传承之间的良好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仅要担当起教给学生音乐知识的重任,也应当肩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责任。
一、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开展现状
在4000多年前就有历史证明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有着音乐交流,然而发展至今,我国对于民族歌曲和音乐的保护却仍然不够成熟。西方音乐体系中非常重视对自身民族性的保护,我国则是在近现代时期才开始形成中国自己的民族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当下从事专门民族歌曲研究的人才较少,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也并没有对民族歌曲采取应有的重视,西方的音乐教学方法仍然是国内很多高校的主流。尽管很多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中都设有和民族音乐相关的内容,但是大部分都仅限于音乐鉴赏,缺少对民族音乐的深入理论研究,也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在碎片化和被边缘化的过程中,民族歌曲甚至开始在一些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消失,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无从谈起。针对这样的现状,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们应当提高思想认识,重新树立民族歌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让反映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貌的艺术在教育领域继续传承下去。
二、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