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产后康复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健康教育中优质护理论文
1方法与管理举措
完善健康教育制度,制度分产前孕期健康教育制度、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制度、康复期健康教育制度。制定制度时根据产妇的不同生理时期及心理需求详细规定在产前应了解与掌握什么,孕检的安排、活动、饮食、作息的指导等,分娩期同其他病区一样包括入院教育、住院期间教育、出院教育等相关制度、康复期教育制度。制度要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可控性。
2制定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计划
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如多长周期集中授课比较适宜,根据不同孕周发放处方的适宜性,处方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活页台账时否建全,护士版的宣教内容及孕产妇版的宣教内容是不同的。
3具体实施方法
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由不同的群体具体负责与完成。孕期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在产科门诊。在孕期建卡同时担负健康教育职责,根据不同孕周发放个体化教育处方,在等候区设有阅读展栏,提供孕期保健、美容、活动、饮食等方面的杂志、健康教育处方。孕妇学校设在门诊,由产房护士长长总体负责,制定学习计划,负责学校日常管理,设有活动宣教室,配备教具、图片、音响、活动器具等,制定培训计划,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如孕期操、及产前的分娩配合训练等。设立热线电话以便孕妇随时咨询,普及孕期健康知识。住院期间我们制定了不同护理路径的健康宣教单,分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根据单病种路径提供教育内容,平产正常为3d,剖宫产为6d,每天根据路径针对性宣教。科内设有母乳喂养热线,提供个体化出院指导,康复期利用7d、14d、21d及产后24d的产妇特有时间节点来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并且每年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社会宣教活动,让健康教育走进生活,如去年主题为关爱妇女健康,今年主题是关注孕妇的血糖,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孕期对血糖的关注和控制。
4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优质护理在产妇分娩中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胎心监护仪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0名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两组在分娩过程中均使用胎心监护仪,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同时统计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胎心监护仪在产妇分娩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同时能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分娩;产妇;优质护理;胎心监护仪
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护理模式也逐渐趋于完善。优质护理被广泛应用于产科护理中,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优质护理重视产妇身心状况的调整,有利于确保产妇的健康安全[1]。传统护理多强调责任护理,而优质护理干预主要是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从而更利于改善母婴结局[2]。本研究旨在分析优质护理联合胎心监护仪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名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28.9±5.6)岁;妊娠周期36~41周,平均(38.5±1.3)周。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27.5±5.3)岁;妊娠周期35~40周,平均(37.9±1.2)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单胎且胎儿发育正常,产妇意识清晰且无妊娠并发症;产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肺、肝、肾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
1.2方法。两组在分娩过程中均使用胎心监护仪(江苏德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型号:6A胎心监护仪),在腹部胎心音最明显的位置放置探头,然后将宫缩探头固定在宫底部,打开监护仪后打印宫缩压力波形和胎心率曲线,并由产科医师进行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产程观察、健康教育、分娩护理以及产后康复指导等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1)建立优质护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和3名助产士组成优质护理小组,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提高助产士的沟通技能、专业知识、责任心以及业务技术;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明确各助产士的职责,其中护士长负责护理期间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对低年资助产士的业务指导,责任助产士则负责产妇的分娩工作。(2)理:在临产期间需全程陪护产妇,同时观察其具体情况,并讲解分娩流程,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第一产程,可加强与产妇的交流,让产妇更加信赖医师与助产士,结合产妇分娩时的状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若情绪过度紧张可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并适当按摩骨盆,保持产房的温度与光线适宜,以助于产妇放松身心;在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呼吸,加强肢体的安抚,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密切观察产程进展;第三产程,需快速分离胎盘并检查婴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告知产妇婴儿的身体状况,嘱产妇尽量放松,并妥善处置新生儿;对于难产产妇需选择合适的辅助生产技术,对于符合剖宫产指征的产妇需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预防胎儿宫内窘迫以及窒息的发生。(3)产后护理:产后需加强观察产妇的心理状况,并尽早让产妇接触婴儿,嘱家属多关心和照顾产妇,积极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同时,加强营养指导,需指导泌乳不足产妇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产妇的信心,讲解产后护理、产后康复以及新生儿喂养和护理相关知识,帮助产妇更好的渡过这一阶段。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同时统计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产检和分娩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观察组孕产妇的信息,应用手工方法管理对照组孕产妇的信息,统计两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能够实现保健服务的延伸管理,有效提高妇幼保健质量。
关键词: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效果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服务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行业肩负着保障人群健康的重任,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十分必要。妇幼作为特殊群体,对医疗服务的要求相对特殊,因此妇幼保健服务的管理一直受到我国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1,2]。长期实践发现,传统的妇幼保健工作中,数据、报表、资料的统计形式均为手工统计,不仅速度慢,效率低,且汇总不及时,提供信息速度慢,还会对服务提供者的决策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甚至因此而发生风险事件[3,4]。为改善妇幼保健管理状况,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科室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汲取经验,获得了较满意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产检和分娩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189例孕产妇,年龄为21~38岁;孕周为35~42周;初产妇136例,经产妇53例;本科及以上65例,大专71例,高中及以下53例。观察组共211例孕产妇,年龄为23~37岁;孕周为35~41周;初产妇151例,经产妇60例;本科及以上72例,大专75例,高中及以下64例。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获取研究对象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
1.2方法
康复治疗人才需求及康复职业教育发展
摘要:调查国内康复治疗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厘清医疗卫生行业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结构现状、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为修订医药卫生大类《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教协同;人才需求;康复治疗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应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八大部门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2]。按照教育部要求,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医药卫生大类《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从而指导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了更好地服务行业,实现医教协同,需要了解国内康复治疗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厘清医疗卫生行业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结构现状、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设置情况和有关的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康复治疗技术技能人才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院2020年9—12月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全国部分省市级医院及湖南省各级医院长期从事康复治疗专业的医院(企业)管理人员、湖南省各级医院人事管理或机构负责人、康复科主任50名,访谈部分主任,了解行业对治疗师的要求及治疗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2调查内容
妇产科剖宫产患者的并发症状况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实施剖宫产术患者3800例,其中术后存在并发症172例(4.53%),统计并发症类型,提出防治策略。结果:发生并发症的172例患者中,产后发热96例(55.8%),产后出血30例(17.4%),腹壁血肿22例(12.8%),术中取胎困难24例(13.95%);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剖宫产给患者带来了多种类型的并发症,主要是产后发热、产后出血、腹壁血肿及术中取胎困难。应借助临床实践经验,不断革新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强化医疗质量,缓解产妇手术痛苦。
关键词:妇产科;剖宫产;并发症;防治
经阴道分娩是自然而且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径,产妇分娩后能迅速康复,同时新生儿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而刨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当产妇无法自然分娩,顺产存在困难时,临床上会选择使用剖宫产手术为产妇分娩,而妇产科剖宫产存在着严重的危险性,包括手术中具有较大的创伤、术中产妇的出血量较大、术后产妇的免疫功能会明显降低、生产过程中产妇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使器官出现变化,胎儿离开母体后对子宫产生较大的伤害等,给术后患者带来了不同类型的并发症,造成产妇产后各种不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总结患者并发症类型的各种状况,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病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实施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3800例产妇材料,发现术后存在并发症172例(4.53%)。方法:针对172例患者实施并发症类型的统计,总结发病原因,提出防治策略。
2.结果
并发症类型:并发症为产后发热96例(55.8%),产后出血30例(17.4%),腹壁血肿22例(12.8%),术中取胎困难24例(13.95%)。并发症发病原因:①产后发热:产后发热96例(55.8%)。患者出院时间24h~4d,体温测量频率固定4次/d。发热因素:数据为伤口脂肪液化3例(3.1%);胎膜早破60例(62.5%);术后不良反应2例(2.1%);羊水Ⅲ度浑浊3例(3.1%);呼吸道感染9例(9.4%);其余患者为原因不明。96例患者均实施了不同程度抗生素处理,身体恢复良好。②产后出血:产后出血30例(17.4%)。出血原因为前置胎盘1例(3.3%);宫缩乏力20例(66.7%);胎盘早剥1例(3.3%);其余患者为原因不明。30例患者均实施了科学化药物治疗,例如缩宫素、卡孕栓,患者症状得到了改善,对于出血严重患者给予200~400mL冰冻血浆补充。③腹壁血肿:腹壁血肿22例(12.8%)。腹壁血肿表现为局部疼痛4例(18.18%);表现为重度贫血2例(9.10%);表现为切口脂肪液化6例(27.27%);表现为彩超提示腹壁血肿5例(22.73%);其余患者为原因不明。对22例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腹壁血肿治疗,最终全部康复出院。④术中取胎困难:术中取胎困难24例(13.95%)。出现横位14例(58.33%);双胎6例(25%);其余患者为其他原因。对不同原因的术中取胎困难产患者进行有效的处理,最后均安全生产。Apgar评分显示,新生儿身体健康,产妇无产伤,预后良好。
小议妇产科护士角色的认定
1运作方法
本院多数护理单元护士长由高级职称护士承担,离开护士长工作岗位后则根据其专业特长立足相关临床,对年轻护士进行业务指导以及本科室护理质量检查与控制,如原分娩室护士长离开管理岗位后继续服务于分娩室,参与并指导科内助产士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难产、急产、重症产妇观察护理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导乐分娩;NICU是极低体重儿、病理新生儿集中的科室,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在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妇科病区及高危产科病区如生殖内分泌中心、妇科肿瘤病区、肝病孕产妇病区、糖尿病孕产妇病区等均设置临床护理专家岗位,不仅直接为患者提供专业化优质护理服务,还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指导护士解决疑难问题,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
2.1设置护理专家会诊组高级职称护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日常护理中遇到重症疑难病例或重大抢救时,通过护理会诊对兄弟科室进行专业指导,共同解决护理问题。本院根据专业方向设置4个护理专家会诊组,主要负责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围手术护理、PICC等方面的会诊工作,目前,护理会诊已被列入临床日常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展现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2.2参与孕妇学校教学与咨询孕妇学校:由高级职称护士组织并承担教学,主要开设了孕期管理、母乳喂养指导、分娩准备、怎样“坐月子”、婴儿沐浴抚触及游泳、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怎样照顾宝宝、胎教与早教、产后保健、新爸爸训练营等课程;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10余位高级职称护士经培训后组成团队,分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通过网络、电信等平台提供咨询、答疑,内容涉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妇科肿瘤化疗、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指导等。
2.3参与教学与培训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4参与科研及循证程金莲等[1]通过调查显示,高级职称护士科研能力及写作知识方面的得分都较高,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符。本院高级职称护士多数具有特定专业研究方向,她们作为亚专科学科带头人组成相关学科团队,负责申报各类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每半年总结汇报研究进展及下一步计划,保证各项研究课题达到预期结果。在完成临床科研的同时,高级职称护士负责培养年轻护士开展质量监控、个案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分析等系列研究,并及时将循证的结果和学科新理论、新技术融入临床实践,制定出快速有效的临床路径。
2体会
刍议妇产科护士专业角色的推行
一、设置护理专家会诊组
高级职称护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日常护理中遇到重症疑难病例或重大抢救时,通过护理会诊对兄弟科室进行专业指导,共同解决护理问题。本院根据专业方向设置4个护理专家会诊组,主要负责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围手术护理、PICC等方面的会诊工作,目前,护理会诊已被列入临床日常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展现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1.参与孕妇学校教学与咨询
孕妇学校:由高级职称护士组织并承担教学,主要开设了孕期管理、母乳喂养指导、分娩准备、怎样“坐月子”、婴儿沐浴抚触及游泳、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怎样照顾宝宝、胎教与早教、产后保健、新爸爸训练营等课程;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10余位高级职称护士经培训后组成团队,分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通过网络、电信等平台提供咨询、答疑,内容涉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妇科肿瘤化疗、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指导等。
2.参与教学与培训
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参与科研及循证
孕期健康教育妇产科护理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治的孕妇13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7例,年龄22岁~41岁,平均年龄(33.5±4.2)岁;孕周27周~33周,平均29.7周;其中初产妇73例,经产妇61例,产次为1~3次。2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妇科护理,即常规检查、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在此基础之上,干预组患者给予孕期健康教育,其具体措施如下:①正确认识孕期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当使孕妇及其家属认识到孕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向其介绍孕期状况和母婴身心健康、分娩等之间的关系。孕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且做到饮食合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此外,对于分娩,一些孕妇往往存在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尤其是对自然分娩所带来的疼痛,多选择剖宫产。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向其说明自然分娩、顺产对母婴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②依据孕妇的妊娠阶段,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孕期常识教育。在孕早期,护理人员应当向其讲解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说明该阶段孕妇必须注意饮食,营养搭配合理;另外,孕妇及其家属还应当尽可能地为胎儿的孕育打造良好的环境,孕妇可适量地开展一些有氧运动。孕晚期,护理人员应当向孕妇讲解一些有关自然分娩、剖宫产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分娩的整个过程,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优点与缺点等,对于可自然分娩的孕妇,应鼓励其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生产。③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生产,所以,在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指导一些运动方式,例如孕妇体操、分娩体操以及产后康复操等,以此来有效锻炼孕妇的盆底肌肉、腿部肌肉以及上臂肌肉等。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采取各种方法来进一步强化培养孕妇的分娩能力,即分娩呼吸能力与分娩减痛法。在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采取模拟实验的方法,对其展开分娩培训与母乳喂养培训。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对孕妇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以便使其能够为孕妇提供更好的照顾;护理人员可教授一些有效的按摩方法,以缓解孕妇的不适感。④胎儿正常、健康与否,与胎动次数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护理人员还可指导孕妇对胎动次数进行测量,在怀孕28周之后,如果每天的胎动次数低于20次,那么则意味着胎儿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到医院接受检查。早、中、晚1h之内的胎动次数乘以4,就是1d的胎动次数。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母乳喂养等情况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