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产妇心理护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效果
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效果篇1
分娩是育龄期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该阶段因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等作用,导致孕产妇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其中抑郁比较典型,若未能及时发现与干预,甚至会影响妊娠结局,导致剖宫产率升高,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母婴安全[1-2]。产后抑郁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既往文献中看出,大部分产妇在产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为此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尽量消除或缓解其产后抑郁状态[3]。心理护理指的是在护理服务期间,护理人员利用多种心理学知识、途径、技术等,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针对性干预负面心理情绪,尽量促使他们心理状态的改善。随着心理护理在产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心理护理应用于产科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但在基层医院这方面的报道比较缺乏。本次就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孕产妇80例实施了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其分娩效果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程度,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纳入对象80例,均为孕产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而联合围生期心理护理为观察组,入组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对照组:年龄21~38岁,均值28.39±2.33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孕次1~6次,均值1.98±0.34次;孕周36~41周,均值38.71±1.03周。观察组:年龄21~38岁,均值28.31±2.47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4例;孕次1~6次,均值1.92±0.37次;孕周36~41周,均值38.66±1.05周。基线资料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病例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9-003。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产前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状态,其中焦虑评分>50分、抑郁评分>53分;③有良好的认知水平,可配合完成调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如心肝肾等病变;②恶性肿瘤;③精神障碍性疾病;④不愿意配合调查;⑤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如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维持室内安静、舒适及干净的环境,保障其睡眠质量,若无法睡眠,可按照医嘱予以镇静剂。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其日常饮食,维持清淡、易于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同时要限制每天盐分的摄入。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便于缓解子宫对腹腔静脉的压迫,可改善静脉回流,从而提供胎盘充足的血供。请本院产科专家定期进行围生期相关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促使其积极配合分娩。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出现负面情绪后,予以疏导。观察组:本组除了予以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外,还重点加强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从产前、分娩期间及产后三个阶段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如下。产前心理干预: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关量表调查孕产妇的心理状态,主要以SAS与SDS评估她们的焦虑、抑郁状态,做好详细记录。因纳入本研究的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产前评分焦虑评分>50分、抑郁评分>53分,这些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产妇的精神状态,增加心理压力,为此要对她们进行宣教,告知她们分娩知识、步骤,告诫她们不良心理情绪对分娩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分娩有恐惧或焦虑心理,则产后更易发生抑郁症状。产前除了普及分娩知识,还要鼓励产妇倾诉,将内心的想法疏导出来,护理人员尽可能予以开导,多鼓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请既往成功案例亲身说教,从而更好地提高产妇的分娩信心。分娩期间心理干预:按照心理学理论,正常信息交流中,语言仅占7%左右,面部表情则高达55%,其余则是语气与语调[4],为此护理人员应注重自己的身体外观、仪表、姿态、目光、表情及手势等情况,多建立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比如抚触、微笑、眼神交流等,尽量改善护患关系,从而增强产妇的心理状态。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家属一起与产妇沟通交流,一方面多宽慰和疏导产妇的情绪,另一方面要分散她们的注意力,尽量让其摆脱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从而避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其分娩期间宫缩乏力。分娩期间,护理人员在旁陪护,多予以鼓励性语言,强化她们顺利分娩的信心。产后心理干预:分娩结束后,产妇的心理与生理有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导致部分产妇难以接受,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产后产妇的心理与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为此,产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产妇已顺利分娩,并简单介绍新生儿的情况,提高产妇的自信心。胎儿娩出后,产妇要尽快转变角色,护理人员要做好疏导,告知其如何适应新的角色,多与她们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发挥家属的作用,尤其是产妇的丈夫,让其多关心产妇,陪同产妇一起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让产妇感觉到温馨与关爱,通过家的温暖来改善她们的心理状态。此外,产后要及时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于有焦虑、抑郁症状者,及时针对性疏导,尽量减轻或消除负面情绪,从而促使其积极配合完成产后康复。
延续性护理在出院产妇情绪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出院产妇情绪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15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延续性护理。两组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情绪状态测评,并调查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得分下降幅度更明显,满意度更高(98.00%>87.07%),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出院产妇的情绪管理具有良好干预效果。
【关键词】情绪管理;出院产妇;延续性护理;应用
20世纪90年代,延续性护理概念被引入我国,延续性护理是从医院到家延伸性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回访,达到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应对目的。产妇出院后,一般身体状态恢复较慢,加之一时不能适应自我社会角色变化,情绪易产生较大波动,导致焦虑、抑郁。若家属发现不及时,不能尽快对产妇进行治疗或护理干预,极易导致其不良情绪加重,产生轻生念头,本文主要研究延续性护理在产妇出院后情绪管理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15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3~38(27.65±3.98)岁;孕周35~41(38.45±1.26)周;初产产妇500例,经产产妇2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4~37(27.45±4.58)岁;孕周35~42(38.89±1.44)周;初产产妇488例,经产产妇262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优质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高危妊娠产妇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治疗的72例高危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以及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身体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低体重儿、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危妊娠产妇给予优质护理可提高产妇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高危妊娠产妇
高危妊娠为产科高危险性病症,可直接影响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健康,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高危妊娠产妇多伴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导致病情加重,直接影响预后[1-3]。临床研究证实[4-5],临床护理时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高危妊娠产妇应用全面、系统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生理机能,促进产妇康复。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2例高危产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讨论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72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29.04±6.52)岁;孕周21~42周,平均孕周(34.09±2.15)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71±5.52)岁;孕周22~42周,平均孕周(33.72±2.06)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13例。纳入标准:产妇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临床诊断为高危妊娠。排除标准:精神系统疾病、严重内科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其他严重躯体疾病等。两组产妇上述条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剖宫产人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无精神障碍史,能够完成调查内容,自愿加入研究序列。按照随机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82例,对照组381例。其中试验组平均年龄(28.8±4.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1±5.7)岁,2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对象的入选标准:无手术史,无精神障碍史,无人流史。试验组行人性化护理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所有产妇手术顺利,无严重的手术以及产科并发症。
1.2试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严格核对患者信息,术中严格核对手术器械等物品的数量,术后注意患者的保暖。试验组:行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按照手术室护理的人性化护理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服务。术前准备:向产妇耐心介绍剖宫产的手术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情况,让产妇有全面的心理准备,减少产妇的焦虑情绪,同时,对产妇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于剖宫产手术进行全面的讲解,让产妇的家属了解手术的过程和基本原理,并和家属一起疏导产妇术前的焦虑情绪,同时,制定产妇手术人性化护理方案,有1个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执行。手术前1d到病房与孕产妇进行交流谈话,充分了解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态,指导孕产妇配合手术事宜,指出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处理方法,增加孕产妇的信心。术后注意进行饮食护理,疼痛护理,生活护理等,嘱孕产妇注意保暖和输液,嘱孕产妇剖宫产手术已经顺利结束,了解孕产妇对剖宫产手术的感受,给予术后健康教育和全面的护理。同时要求患者家属给予孕产妇更多的家庭支持,减少家庭或者社会压力。
1.3调查量表
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孕产妇的术前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其分数越高代表其抑郁程度越严重。使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术后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估。若EPDS>12分,则说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使用11等级刻度调查表对产妇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7分,则认为患者满意。
产科分娩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分娩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产科进行分娩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分别对两组产妇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焦虑抑郁程度、分娩情况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更高、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更低;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产科分娩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帮助产妇提高护理知识掌握度并缓解焦虑抑郁,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产科分娩室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是近年来提出的人性化新型护理模式,以“以患者为中心”为基本原则[1],通过依据个体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家庭背景等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达到提高护理效果的目的。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在产科分娩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际应用效果,就在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86例产妇分别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服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86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34岁,孕周为(36.6±2.8)周;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1~33岁之间,平均孕周为(36.2±2.9)周;两组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的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探析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方法及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妇产科接诊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对照组,将同期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4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5%,与对照组比较所得结果均更为优异(P<0.05)。对比两组术后VAS评分,也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对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产妇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减轻产妇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
剖宫产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分娩方式,近年来随着孕产妇思想的变化以及巨大儿比例的上升使得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剖宫产会为产妇带来一定创伤,产妇术后会出现疼痛、焦虑等不良情况,不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故积极寻求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方法,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十分重要[1-2]。本次研究将对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妇产科接诊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以及同期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4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的临床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研究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方法及临床实施效果,现将结果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将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妇产科接诊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为(29.7±4.6)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为(39.7±3.1)岁。其中22例为初产产妇,18例为经产产妇。将同期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4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9.8±4.8)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为(39.8±4.7)岁。其中23例为初产产妇,17例为经产产妇。所有参与本次研究产妇均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知晓研究目的及方法并自愿参与。对组间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均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如遵医嘱用药,告知产妇相关禁忌及注意事项,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等。观察组在上述护理之上增加实施如下护理对策:①为产妇实施心理护理,依据产妇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向其介绍有关剖宫产的相关知识,帮助其建立积极治疗信心,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较大。②确保手术室内环境卫生整洁,为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以便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也要注意安抚产妇情绪,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高其诊疗配合度。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产妇隐私。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治疗,并注意观察产妇表现,为产妇实施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③术后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做好相应宣教,对产妇进行饮食干预指导,优化进食时间,设计饮食方案,确保产妇营养均衡充足。依据产妇自身特点进行早期活动指导,一般在术后3d产妇即可做床上的简单活动,1周后可下床活动。④对产妇做好卫生护理,为避免产妇出现产褥期感染,护理人员要向其介绍自我护理知识,同时也要保持病室环境干净整洁,叮嘱产妇勤换卫生棉垫,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要使用消毒液进行清洗。
1.3观察指标:①术后VAS评分[3]: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价,取一段尺子分成10份,表明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重。②护理满意率:采用自制调查表格,表中涉及相关指标:满意、一般及差,统计比较满意率。③并发症发生概率。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尿潴留发生情况、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产妇恢复时间。
〔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围手术期
剖宫产是解决难以经阴道分娩的有效补救措施,能够挽救难产、巨大儿等分娩困难产妇的生命[1]。但剖宫产手术切口较大,产妇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加之产妇术前对手术的恐惧,使得其分娩时容易发生内分泌紊乱情况,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2]。基于此,我院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以期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组年龄24~35岁,平均(26.49±7.21)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10例;孕周37~42周,平均(38.44±3.26)周。对照组年龄25~35岁,平均(27.15±7.09)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9例;孕周37~42周,平均(38.15±3.14)周。两组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妇产科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的可行性
一、资料与方法
1.方法试验组产妇给予精心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1)给予人性化住院环境。人性化住院环境包含硬件、软件两个环境,其中软件环境即人文环境,主要包含了尊重产妇人格、保护产妇隐私及密切观察产妇心理改变等。护理人员在每个病床间放置布帘,其可使产妇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从而缓解因陌生环境给其带来紧张感。为了使产妇感到家里的温暖,护理人员努力把病房营造出有家的感觉,让病房充满人情味与人性化,进而减少产妇的紧张感与陌生感,同时护士可于病室放置一些花草让产妇心情放松。而硬件环境指病区的环境,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后应为其努力营造出一个舒适、安静、整洁、干净、美观病区环境,以色彩消除医院带给产妇的恐惧感,而病房可以使用粉红色系墙壁,同时以绿色植物来点缀病房,从而缓解产妇紧张的情况,以利于其顺利地度过分娩过程,降低痛苦的感觉。
(2)给予良好人文环境。护理人员把人文关怀意识渗透至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内。护士在产妇入院时应给予笑脸相迎,热情地问候,全面地进行入院介绍及健康教育。此外,护士在与产妇交流时应该多倾听其心理感受,以朋友的交谈方式来消除其恐惧感、陌生感及孤独感。设身处地为产妇着想,让产妇可对护士信任,从而保持舒畅的心情[4]。护理人员在沟通过程时从产妇不同的表情、眼神、体态、言语中了解其需求,从每一个细节中寻找最好的人性化表达,给予患者最体贴、细微的照顾,从而缓解产妇的负性压力,有助于其早日康复。此外护士应该增强护患之间的较量,适时地给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为产妇提供更多治疗外的服务,从而体现出护理人员仁爱之心[5]。
(3)人性化操作服务。护理人员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时均应该动作麻利、轻柔,像帮助产妇摆正产位、擦洗与消毒会阴等操作后,要注意遮盖被褥等的细节,从而尊重产妇隐私权,防止让产妇感到尴尬、难堪或者窘迫等,让产妇内心感到温暖,从而放松其心情。护理人员在手术室中不应与医师讨论跟分娩无关内容。护士在手术中需了解产妇个性化需求,并于有能力的范围中尽量地给予其满足[6],同时需要常常咨询产妇的感受,观察其基本情况与意识。如果手术过程中发生特殊情况,护士一定及时地给予处理,不要慌乱,避免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手术后应及时给产妇盖上被褥以保暖。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措施。
2.评价标准-护理后观察2组产妇的顺产率、出血量、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情况。其中护理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2组产妇的心理状况,无焦虑评分<6分,可能存在焦虑7~14分,肯定有焦虑>14分。
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