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参与式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参与式教学

诉讼法学参与式教学思考

 

1参与式教学理论在法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以实践为导向的、强调多方参与与共同协作的特殊的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理论有着广泛的空间。具体而言:   第一,参与式教学能够实现法学课程教师教学过程主导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机融合。参与式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过程,而对于学习者自身特性的重视无疑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和宽松的交流环境;参与式教学强调多方协作,这有利于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多边互动的教学结构,从而集思广益,使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究的乐趣;参与式教学提供了情景化的学习场域和氛围,这能够为学生知识的运用和检验提供模拟空间,有利于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参与式教学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对法学课程教学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参与式教学契合了法学学科实践性的特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性是法学学科所要彰显的个性,是法学学科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与宗旨,即使是以相对较为纯粹的理论知识的传承而言,其中也隐含着“实践参与性”的特质。“法学知识终将是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以包含实践参与欲望的形式,对同样是存在于具体历史语境中的社会法律实践进行理论编织。”[3]58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证据法、司法文书等为主体的诉讼法类课程以其与司法实践及学生未来职业实践的紧密关联性,更是成为法学学科实践性的典型代表。在法学教学中,恰当地、积极地运用参与式教学理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原因在于:法学教育尤其是诉讼法学教育具有传授法学理论知识和训练法律实务能力的二重性,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既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形成法治理念,掌握基本法学理论知识,又要训练学生形成运用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个别法律实务案例的能力。使学生参与到探讨、发现、体验、深化和运用法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既有助于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的具体能力。诉讼法学理论课程内容复杂深奥,操作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于法学教学也有助于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理论教学脱离实践需要等方面的弊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在严肃活泼的氛围中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的目的。   2参与式教学理论在诉讼法类课程中运用的具体方法   2.1创新参与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较以往有了较大变化,如今的大学生见多识广、思路开阔,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上仅仅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而寻求与教师更多地交流。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对新生事物往往怀有较大兴趣的年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及时拓展和创新学生参与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力争实现课堂上学习、课堂外交流的无缝衔接。   为实现这一想法,笔者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所带来的交流便利和学生们对于利用网络的兴趣。创设“网络学堂”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课后作业、讨论的问题等上传至网络学堂中,并利用其中的网络讨论版块,实现一个学生提问、多个学生参与、任课教师引导的积极活泼的参与局面;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注册用于教学的公共电子邮箱,在第一次上课时即告知学生,鼓励学生就某些不愿公之于众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公共教学邮箱实现与教师私密接触,以弥补采用网络课堂私密性不足的缺陷。   2.2追踪社会热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法律是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行为规范,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法律的真意体现于社会实践中。诉讼法学相关课程与司法实践联系紧密,因此,教师要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以清晰流畅的语言、精练准确的法律术语来传授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更要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化抽象于具体之中,将抽象的法学知识尽量以形象生动的事例呈现给学生。这样做便于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由于所举事例属于社会热点问题,案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时代气息,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从教学实践来看,追踪社会热点的方法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证据法学教学过程中,当介绍到“自由心证原则的运用要受论理法则和经验法则的限制”这一重要原理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特地引用了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南京彭宇案,展示了该案的判决书,对其中法官以经验法则来判决的利弊做了详细的分析。由于这一案件发生在学生身边,且案件影响极大,学生们发言踊跃,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组织课堂讨论,强化学生参与行为   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讨论方式主要有案例讨论和专题讨论两种方式。前者如上文所述有关彭宇案的讨论。这里主要谈一下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是一种有计划的组织学生针对专门问题的讨论。其程序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先行确定讨论的专题,拟定初步的讨论方案,接下来由学生自由组合,分别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并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安排课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专题进行专门讨论。由于这种讨论强调学生对于资料的自主收集和分析,而讨论的过程也使学生进一步澄清了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学生辨别、讨论、合作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运用专题讨论这种参与方式时,对学生的参与能力应予以充分关注。由于长久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中学生们习惯于在教师安排下学习,参与能力往往不足,在参与过程中对专题讨论这种自由度较大的参与形式往往表现出不适应。基于这种情况,为增强学生参与的实际效果,教师适当的引导是不可缺少的。如针对学生资料收集能力的欠缺,教师需要在确定专题讨论方案以后,花费一定的时间,详细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各种专业搜索工具,如google学术搜索、读秀学术搜索以及图书馆各类专业数据库来实现数据资料的充分收集。#p#分页标题#e#   实践证明,教师适当的引导是提高学生参与技能、实现学生有效参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外,在专题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于讨论全局的掌控,既要启发学生开阔思路,畅所欲言,又要防止学生偏离主题,随意而谈,以充分实现课堂讨论这种参与形式的作用。   2.4组织模拟法庭,注重学生参与效果   诉讼法学相关课程与司法诉讼程序联系密切。诉讼法学的相关程序若在课堂上以单独的言语形式来讲授,未免过于枯燥。因此,组织模拟法庭,由学生参与扮演原告、被告、法官或者公诉人、辩护人的角色,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也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构建自我知识的重要环节。由于模拟法庭对学生法学知识和参与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一般应在较高年级的法学学生中组织,并应循序渐进地进行[4]。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是在组织模拟法庭之前,有意识地组织和要求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庭审过程,通过旁听案件庭审,现场感受法庭气氛和具体环节;二是组织学生观摩中国法庭栏目组编辑的“民事诉讼普通程序”、“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刑事诉讼普通程序”“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等视频,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诉讼程序的了解;三是精心组织演练,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总结经验;四是进一步明确任务,组织参加模拟法庭的学生正式演出。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模拟现场庄重严肃,力求庭审过程的逼真性。   采用以上方法,结合诉讼法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曾组织法学学生模拟许某ATM机盗窃一案的庭审。   在这一案件的模拟中,除了学生参与扮演角色以外,还特地邀请了其他法学教师一起参与模拟法庭角色扮演,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同场参与、互相交流、充分互动的参与目的。   3参与式教学理论运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已有实践证明,以面向实践、师生共同行动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学科适用性和可行性,其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综合能力型学生具有现实意义[5]。通过有意识地将参与式教学理论运用于诉讼法类课程的教学,学生们对于诉讼法学相关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师的教学互动,与教师进行良好充分的沟通,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也随之提高;在课堂以外,学生们开始愿意通过网络学堂以及电子邮箱、短信等形式与教师进行学业问题的交流,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在每学年学生评教活动中,学生们也对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诉讼法类课程教学予以高度的评价,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实践性特色明显。这充分展现了参与式教学理论在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升、教学目标整体性实现、教学效果多维度拓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但是从诉讼法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参与式教学理论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第一,受教学场所、教学资料、教学设施、教学计划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有关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规范的参与式教学法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过增元教授曾总结参与式教学法的4个特点[6]251-254,即: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2)提问式的授课方法;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4)论文形式的考试,这4个特点大体展现了较为规范的参与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此为标准来反观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在诉讼法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尚难以获得,教学资料的设计也遵循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设施不能与参与式教学的要求相匹配。而在教学评价方面,由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拟定以及考试方式方面没有充分的话语权,大多数诉讼法类课程仍只能采用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换言之,参与式教学即使可以在诉讼法类课程中加以运用,但其也往往局限于教学过程的部分环节,而不能深入拓展到整个过程中去。   尤其是评价方式的限制,使学生和教师仍旧要最终回归到传统的方式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第二,学生学习中的“搭便车”现象。“搭便车”现象是奥尔森于1966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所概括的集体行动困境的形象表述。奥尔森认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均可从中受益,即使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人也会如此。因而在有着“搭便车”的可能时,一个自利的人并不会为集体利益作出贡献,而这也将陷集体行动于困境之中。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参与行为要依赖学生群体的集体合作,如小组学习、课堂讨论等,在这一过程中“搭便车”现象就可能出现,即部分学生并不能实现积极主动地参与,而是向其他同学“搭便车”,以应付教师的检查。因此这部分学生虽表面上也可能参与教学过程,但表现很不积极,这样就不能实现“参与”教学。   从根源上看,参与式教学中“搭便车”现象的产生或源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的弱化,或源于教学组织活动的低效,或因为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因而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形作恰当应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展现诉讼法类课程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对诉讼法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二是强化学习小组的作用,学习小组的负责人通常要选任那些有责任心、热情活泼、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来担任,教师要及时与小组负责人沟通,了解小组成员学习讨论的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形作出相应的处理;三是强化对参与教学的学生的激励措施。这种激励措施,不完全体现在学习成绩的评定方面,而是要贯穿参与式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同化和加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感情激励与成绩激励紧密结合。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防范参与式教学中“搭便车”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教师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前述参与式教学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放、平等的心态,教师不仅是教学知识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学生成功体验的共享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具有反思精神的研究者;教师固然要具有丰富的法学学科知识,同时也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知识方面有所涉猎;除此以外,参与式教学的运用还意味着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的准备工作,课堂教学中要具有较强的课堂调节掌控能力,在课堂之外也要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这都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式教学的开展必然是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发展的过程,就此而言参与式教学是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式,因而也是值得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认真加以实践的。#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针对一些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参与意识比较差的状况,教育界提出了大力推广参与式教学,通过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在学习中有充分自由思考的机会,通过自身的智慧去探究和获取知识,教师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才能的发挥,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语文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与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课堂参与感比较弱,学生逐渐失去了主动学习兴趣,学生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也就会受到影响。参与式教学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思维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相互合作学习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究,这样就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开发,在深入掌握知识的同时,个人能力会有明显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参与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模式构建和评价尤为关键,只有领会了参与式教学含义,才能提高参与式教学实际成效,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实现提质增效目的。

一、参与式教学概述

参与式教学实质上就是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去自由思考,相互协作学习,通过自身智力获取知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小学语文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具有很多优势,可以扭转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设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谈论等方式,学生会在语文学习中投入情感,主观意识会增强,通过个人智力或者集体智慧领会知识,并且逐渐具备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学会有质的飞跃。组织参与式活动的时候,教师是启发和引导者,开发学生智力,引导学生去讨论和质疑,除了要展示参与学习成果,还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评价,找出教学和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共同进步和发展。参与式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增添乐趣,学生语文学习情绪会高涨,掌握知识不再依靠教师,而是强调个体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就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学习,追求的是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都有所发展。

二、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基本原则

小学生性格活泼,在课堂中总是会做小动作,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总是会制订各种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这样做确实会使得课堂纪律变好,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胆子变小,在课堂中表现的胆怯,不敢大胆回答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压,对语文情感投入不够,缺乏参与语文教学的自觉性,不利于参与式教学开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从传统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营造新的课堂氛围,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作用,师生关系要平等,学生是参与式教学主体,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课堂要具有开放性,只要是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不能过多干预,而是要给予充分尊重和包容,以鼓励为主,避免用言语和行动去打击和批评学生,这样就能使得师生之间产生互信,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会更高,语文课堂整体氛围就会变得轻松和谐。学生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过程,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角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分歧,或者是意见不统一的地方,这时教师就要辩证去对待,只要学生提出的想法是合理的,就要鼓励学生,培养他们创造力,如果学生思考结果有所偏差,也不能直接去批评,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问题,然后形成正确的思想。另外,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要设置多样化的活动,全体学生都要参与进去,思维要跟着动起来,每个班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具有差异,教师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在设计活动或者设置任务的时候,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需求,而不是对学优生开展活动,这一点至关重要。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知识和能力都有所提升,是参与式教学要做到的,这就要求设计活动要靠近大部分学生思维就近区,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和探究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并且能够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阅读全文

参与式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路径,这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出了新要求。参与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融入课堂,通过自主有效学习,实现对知识的重新建构、内化和迁移,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佳路径之一。本文在剖析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参与式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举措,最后提出构建以“政府主导,教育渗透,校企合作、院校联盟、文化浸润”为特点的教育生态系统,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创新能力;创业

0引言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文件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富民之道,是激发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新生代群体,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点燃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引导大学生走自主创业和科技创业之路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参与式教学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1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1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念符合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再加上各种复杂的和不确定性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存在供求结构性矛盾,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两个行业,但是这两个行业的企业却未必需要大学生,而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却又凤毛麟角。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协调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重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教育就是以培养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够强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提升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就业教育就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就业教育融入市场中去。通过提升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和创业准备,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核心技能和专业素养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

1.2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扑面而来,促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要不断革新。参与式教学模式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借助各网络平台,整合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变成可能。参与式教学通过课前的知识导学,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课中讲解内化,课后练习、模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出于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中,激发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点燃思维的火种,提升了自身的创造力。

阅读全文

初中生物教学参与式教学法运用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初中生物;策略

参与式教学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强调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为此,教师总体上应注意转变角色,让课堂教学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做好组织、引导、协调和点拨工作,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

1.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落实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生物知识,为的是让学生在期末考试或是其他重要考试中有一个好的成绩。这样的教学压抑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精神,削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遇到一些难题时,可以和同学一起交流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无拘无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阅读全文

参与式教学模式下生物教学论文

一、问题妙设,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

问题是学习的开始,是课堂教学发起的“信号弹”,对于课堂教学进程的推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行为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内容得以提出、讨论和施行.可见,问题的提出和创设与课堂教学其它环节内容的设计和生成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首先要做的便是将课堂问题的设计权利分与学生,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发现和提出,从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设计中,这将极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同时从一而终的知识学习模式也将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这里有两方面要注意:一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引导;二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充分保护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的同时,要适当区分和引导问题内容,确保所提内容具有探究价值.例如在教学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实例》这一课题中关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相关内容时,笔者是这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设计的:“同学们,我们要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那有什么内容是在这一课程里必须搞明白的呢?”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细胞为什么会吸水和失水”、“细胞什么时候会吸水,什么时候会失水.”学生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围绕这两大方面,笔者继续引导:“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再想想,细胞和细胞之间是否有区别.”学生听后恍然大悟:“还要搞清楚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异同.”笔者点头,接着引导:“那我们要破解这些问题该采取什么办法呢?”“做实验.”……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设计环节中,有效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促进学生知识学习.

二、分组协作,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生物课堂上最具参与性的学习环节,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根据社会学理论,在群体协作中,个体为达到集体目标,将有更大机会激发自身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课堂,就要充分发挥课堂实验这一有效载体,通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参与实验操作,在教师精心引导下,发挥个体个性和集体合力,有力推动学生主体发挥和实践能力提升.组织分组协作实验操作,要做好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根据实验的预期结果,对实验环节进行设计,在实验环节设计上体现学生个性;二是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根据自身实验经历和心得体会,形成各组各具特色的实验报告.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实验教学中,笔者将学生五人分成一组,以先前的实验假设为依据,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对于学生各个实验操作环节均进行了引导.例如学生对实验用具进行准备时,笔者便让各个小组各自思考实验用具准备中该注意的问题(如实验对象必须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成熟具有中央液泡的洋葱鳞片叶等),并在实验用具准备完成后进行小组间互相考核.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小组群策群力,让学生在竞赛的压力下、完成小组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发挥个性,发掘潜力,有力推动小组进行个性化实验操作,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

三、思考点拨,让学生参与结论生成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结论的获得不是通过课本,便是依靠教师,属于一种单向的知识接受,学生主体作用受到抑制,知识整合、提炼、总结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参与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课堂,便是要将学生纳入知识结论生成的环节中,通过教师有效的内容引导和思想点拨,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认知基础上,层层演绎,充分思考与讨论,全程参与到最终结论的生成过程中去.在这一环节,笔者认为教师主要可以采取这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头脑风暴,以议带论,通过学生的群体智慧,集中讨论,带出最终结论的相关概念,最终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碎片进行整合,形成结论;二是利用问题聚焦,以问带论,通过问题聚焦知识导向,让学生向正确方向进行思考,再由教师稍加点拨,得出最终结论.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相关实验操作完成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笔者首先点拨学生有较多样本证明的现象一般是实验的准确结果(这一步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出相对准确的实验结论);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对于出现的小样本的相异数据进行排除分析,确定这部分实验结果无法对最终结论产生影响(这一步能帮助学生形成更加严谨全面的总结思维,增强学生科学总结的能力);最后,笔者根据学生提供的全部结论,整合出最终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结论的生成过程中,学生印象更深,掌握更牢靠;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学生自我概括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四、结语

阅读全文

法学类双语教学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作者:杨勇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采用与双语教学相适应的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过程都是复杂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过程:施教过程强调教师和知识的关系;培养过程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在法学专业的双语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双语教学的双重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全英文参与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用外语来思考、陈述、解决问题。随着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学生从最初的局促不安羞于张口,到后来的踊跃参加,积极发言,他们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这种模式。我国大多数双语教学的课堂主要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法,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1)听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大多数高校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仍采用老师简单讲解单词以及翻译课文这种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训练,但听说能力的练习被忽略掉了,这与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相背离。

(2)用英文表述的法学理论晦涩难懂。高校双语教学的授课教师中兼备英语和法学学历背景的很少,所以对教师而言用英文表述深奥的法学理论本身即是一个很有难度的任务,所以单一依靠教材作为媒介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来解决上述问题呢?在法学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案例教学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学生的课堂反映和教学效果上来看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如何运用此教学法,才能最为有效的进行法学双语的教学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案例的选取

案例的选取直接关乎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作为法律英语的教师,不可不重视。成功的案例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简单性。简单的案例,主要是为了满足便于学生用英文参与其中,陈述或是评论,以学生的英语水平都可以驾驭,如果案例比较曲折或是涉及法律问题比较复杂,学生很难真正的参与其中,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阅读全文

参与式教学法下药物分析教学法探析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由“教师+学生”共同完成的现代教学方式。该文通过对在药物分析教学中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际体会,探究分析参与式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意义效果等。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药物分析;教学方法;改革

参与式教学法(PTM),又称互动式教学法,是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授课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改革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师“填鸭式”授课的一种新探索,是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组成部分。药物分析课程理论太多、知识点繁杂、内容枯燥[1]。当前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便于教学管理,但学习起来疲倦、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潜能[2-3]。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亟需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才能在教学和学习中收到良好效果[4-5]。

1PTM教学教师提前安排

PTM的实施不仅教师要提前安排,还要和参与的学生提前讨论、预演,提前检验和控制学生参与讲课的时间、内容等,将学生教课的部分纳入到教学计划,保证整体授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PTM改革中,教师的备课工作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教师要从对教学内容和质量负责的角度来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授课内容不走样,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较传统单一的教师授课效果更好。PTM的实施要求参与讲解的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和教师进行提前的排练、预演,既要保证内容的前后连贯,又要保证实施过程中受众学生的感受一致。PTM的实施要注意参与授课学生的讲授部分不要集中在过多的新学内容上,而更多的是对以往内容的回顾、总结和提炼,或者是习题的讲解、新学内容用到的理论原理上来,保证当节课的实施效果。

2选择适合学生讲解的内容

选择适合学生讲解的内容是PTM实施成败的关键。药物分析教学中实施PTM改革,一定要避免进入教师当“甩手掌柜”,完全依靠学生来“互讲互学”的误区[6-9]。对于药物分析教学,作者认为给学生选择的内容要限定在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和对于本节课程理论基础(比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等方面的部分,学生参与讲解的内容侧重于对以往内容的回顾和合理延伸方面,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整体完成效果。

阅读全文

初中生物教学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应用的意义为主要依据,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巧妙运用游戏教学方法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参与式教学法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作为重点内容。参与式教学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多和学生进行互动,把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结合,并且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对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有效应用,进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应用意义

首先,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物较为复杂,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而教师通过参与式教学,使学生可以切身参与,进而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生物知识,对生物世界进行了解,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形成良好的实验精神。其次,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学需要做到创新和改革,而参与式教学模式属于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把其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生物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是生活质量的提高,都需要依靠生物技术。而参与式教学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