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餐饮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职斟酒实训课有效教学
一、斟酒实训课现状
斟酒作为餐饮服务六大技能之一,无论在餐饮行业还是实际生活中都非常重要。实训课正是直接学习斟酒技能最有效的方式。然而,目前中职学校斟酒实训课正处在“高压下的低兴趣”的恶性循环。
(一)高压实训
中职学校的斟酒实训课通常都是采用实训室里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模仿练习———再指导———考核的教学模式。实训室的空间较大,管理难度大,教师通过高压政策或者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勉强进行操作,但是反复单调的课堂使学生提不起精神,练习效果也不理想。
(二)学生兴趣低
1.中职学生本身自主学习的能力较低
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都相对较差,上课容易开小差,只要有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操作步骤衔接不上的,就可能让他们失去兴趣。只要没有教师的督促,他们很难自主学习。
谈世界技能大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世界技能大赛是当前国际级的顶尖赛事,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如何借力世界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先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为例,阐述世界技能大赛的相关技术要求,探讨大赛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及具体策略,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技能
人才是国家加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及国家地位的逐渐提高,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使得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1]。技能大赛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是社会职业发展及岗位需求的指南,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突出了能力需求和就业导向,世赛的具体考核项目对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2]。以世界技能大赛为指导,接轨国际先进标准,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探索和思考,实施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高[3]。
1世界技能大赛相关技术要求
世界技能大赛是目前国际技能与技术培训的顶级赛事,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最先进水平,举办周期为每两年开展一次,迄今为止已经开办了45届赛事。世界技能大赛既是各国展示职业人才技能和专业素质的重要赛事,又是对各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检验,因此受到西方发达国家与职业教育强国的普遍重视[4]。世界技能大赛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技能人才选手首次亮相世赛是在2011年10月的第41届比赛中,与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进行6个项目的角逐。2015年第43届世赛,中国首次出战餐厅服务(西餐)项目。2019年第45届世赛,中国选手荣获该赛项第九名的成绩,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在该项目中获得的历史最高名次。2022年中国上海,将迎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角逐。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是依据餐厅服务员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岗位职能,创设真实的餐厅环境,为客人提供餐饮酒水等具体服务,以检验选手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
1.1世赛技术标准
与目前国内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同,世赛的技术标准更为严格[5]。餐厅服务赛项根据目前餐饮岗位工作的职能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标准。与此同时,将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世界百瑞斯塔大赛等行业大赛的竞赛标准纳入其中,作为打分和参考标准,从餐饮服务各方面、全方位检验选手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
摘要:《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为进一步与酒店餐饮企业相对接,可采用“双循环”模式、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考核评价综合化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进行深入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如餐饮基本礼仪、迎宾、席间服务、点菜、餐饮服务质量控制等[1]。但目前《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酒店餐饮管理实践课程具体要求,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较低,不利于促进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2]。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餐饮管理实践课程知识与技能,本文对高职院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1.课程教学现状
1.1理论与实践脱节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通过运用来加深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教授仍是“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一直是听知识和记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理论和实践分离”,学生没有对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无法将大量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1.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适用于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
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系统建构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与传统专业相比兼具技能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习实训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管理评价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如何监控和强化实习实训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科学评价实习实训效果一直是高职院校和业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桂林航院”)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建立健全了一套适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对于强化和监控酒店管理实习实训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和科学评价实习实训效果提供参考。 1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桂林航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着“以评促管、以管促改、以改促建、重在管理”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模块化项目训练为载体,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实习实训的目标、任务、项目、步骤及保障措施、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监控、评价、总结、反馈和改进等关键环节,紧紧围绕培养“成功应用型人才”总目标,合理选择管理评价指标要素和分值,科学确定权重系数,组织协调各种保障力量,实现对实习实训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组织、管理、监控和评价,保障实习实训教学有序进行和持续提高。 2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模式的基本内容 2.1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以培养“成功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桂林航院酒店管理专业始创于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专业管理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习实训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训练学生的酒店管理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动手能力强的成功应用型人才(Successful&PracticalTalents,SPT)”;推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三个核心能力”(即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和“四类证书”(即学历证书、外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证书和公共技能证书)。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其中生产性实习实训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80%以上,学生毕业时实现“零过渡”就业。 2.2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教学”为基础 桂林航院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酒店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教学、强化学生能力(CompetenceBasedEducation,CBE)训练是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关键。桂林航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包括:(1)专业技能训练。重点训练学生在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酒吧和康乐等岗位的专业技能及常规操作;(2)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以酒店服务礼仪、语言沟通、酒店文化和团队精神、计算机操作训练为主;(3)英语技能实训。以酒店外语等级考证训练为主。专业实习实训课程单列,实行单独教学,单独考核,单独计算学分。前两年每学期实施“16+4”教学运行模式,即每学期理论教学及考核考试占用16周时间,剩余4周结合教学进度安排酒店见习、酒店礼仪、前厅与客房实训、餐饮服务实训、酒吧服务实训、酒店业务实训、酒店英语实训和普通话训练等实习实训课程。 2.3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以“深度校企合作2+1模式”为途径 桂林航院酒店管理专业聘请实习实训基地专家和领导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对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环节进行充分论证和研讨,推行“深度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酒店顶岗和毕业实习一年。第一、二、三、四学期各有四周的企业生产性实习,第五学期(含暑假)、六学期(含寒假)分别在酒店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由酒店管理人员或培训师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与学院指派的专业指导老师一道共同实施实习实训教学和指导,逐渐实现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换。为此,桂林航院与国内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和一线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品牌的五星级酒店深度合作,构建了5个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网络。其中与上海兴荣温德姆酒店、上海静安商务酒店、上海龙之梦酒店、杭州千岛湖绿城度假酒店、桂林漓江大瀑布酒店建立了长期实践教学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优质的基地网络,为专业提供了全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学生在酒店的实习实训经历增强了其社会就业竞争能力。 3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和考核 借鉴“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和“绩效管理”模式,构建以指挥决策、过程监管、总结评价、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为核心内容的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学校、系(部)和教研室三级分工负责,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及时解决、反馈和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一级指标围绕“实习实训筹划与设计”、“实习实训全过程监管”和“实习实训的考核、总结与反馈”3大项指标设定,各占分值30%、30%和40%;下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组织领导、巡查指导、实习生安全保障、实习实训成果和总结反馈和持续改进6项二级指标,14项考评项目被分别委以不同的权重和评估标准,设A、B、C、D4个评估等级。评估等级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9~80分)、中(79~70分)、合格(69~60分)和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附表已省略)。 3.1实习实训筹划与设计#p#分页标题#e# 下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组织领导两个二级指标,分实习实训基地标准、实习实训基地导师要求、组织机构落实、实习实训计划制订、实习实训酒店落实和实习生定员定岗、实习实训师生比和实习实训动员7个考评项目,重点考查实习实训前期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要求学校提前落实实习实训酒店,设置实习实训领导小组并进行责任分工,实习实训动员全覆盖和全员参与,实习实训计划规范完整、任务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指导老师和实习生实习实训小组合理分配,实习生和指导教师比例科学合理;要求实习实训基地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规定双方的合作年限、实习学生人数、“工”与“学”的时间、管理制度、实习要求、工作培训与考核、实习部门和岗位、轮岗安排、劳动条件、伤病处理、生活条件、工作报酬、相关费用支付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导师配置等。充分利用酒店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培训资源,尽量安排诸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实训、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以及会议服务与管理实训等实践性较强的实训课程。 3.2实习实训全过程监管 实习实训全过程监管是整个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环节,下设巡查指导、实习生安全保障和实习实训成果3个二级指标,分领导小组成员巡查、专业教师现场蹲点指导、实习生生产安全3个考评项目,强调学校实习实训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巡访实习实训基地,关心和检查实习学生工作和生活。作为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对整个实习实训教学过程的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必须纳入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查指导教师职责、规章制度、纪律执行情况及实习实训的过程指导;要求指导教师通过实习实训对专业理论教学进行反思;要求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杜绝实习生违纪和安全事故发生。 3.3实习实训的考核、总结与反馈 下设实习实训成果和总结反馈和持续改进2个二级指标;分专业实习报告、实习生自我鉴定、实习实训基地对实习生鉴定、实习实训经验总结和成绩评定、领导小组、指导老师总结、评议5个考评项目,主要考查实习生对于专业知识巩固、职业技能训练、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的收获、感悟和独到见解,考查学校对实习实训教学的总体评价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对实习生专业知识满意度、专业实践能力满意度和核心职业能力满意度评价。实习实训最容易忽略的是实习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对实习实训的总结和反馈,而这种总结和反馈能够为全面衡量学校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管理、质量监控与效果,为确定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计划和人才培养规格教改提供参考。 4结束语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兼顾学校、学生和酒店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校、学生和酒店三赢局面,形成学校与酒店深度合作、共同指导的运作机制,完善实习实训跟踪制度、酒店巡访制度和指导老师挂职锻炼和蹲点制度,形成动态反馈与保障机制。
室内设计餐饮课程教学改革
1现状分析
就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室内设计的教学体系来看,培养的内容和目标与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学科或专业概念与社会行业的要求不符合。主要表现在:传统授课方式属于教师“填鸭”式教学,教师按照教学课件和落后的章节式教材“灌输”理论知识,这个阶段学生并不知道这些理论知识在后期项目中如何具体应用。所谓“课程作业”也是授课教师自己随便模拟的房型和最终图纸要求,与工程实践的项目任务书要求也相差很大,学生在这种任务要求和教学环境中很难应付企业的面试和适应未来的挑战。
2新课改的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了解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学习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方式方法和流程,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加强设计表现的基本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室内设计专业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市场观念,具备实际工作能力,提升专业素养,这是本课程教学的独特性。前导课程为室内设计基础、专业表现技法、AutoCAD、3DSMAX、室内外效果图渲染与表现、家具与陈列、装饰材料与构造、装饰工程概预算、住宅室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后续课程为文化娱乐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3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餐饮空间室内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主要是基于项目导向式教学理念,改变原有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室内装饰装修企业真实项目,按照室内空间设计的程序,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对应设计过程的相应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做自主完成的任务。相关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提供,同时兼顾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室内装饰装修企业设计师工作流程的调研总结企业设计师的典型工作过程和设计过程,同时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定针对室内装饰员和室内设计师的技能要求及知识要求,提炼出餐饮空间设计课程总体设计的三点思路:
3.1创新基于工作任务引领“工作室”制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国外酒店管理运营启发
本文作者:张艺山 达如罕 单位:新疆职业大学旅游与管理学院
大一第一学期,学生主要学习餐饮运作与管理以及厨房食品操作与管理的内容,第一学期前半学期大一的学生分为两部分实习,一半在学校的餐厅基层及主管岗位实习,一半在厨房的基层及主管岗位实习,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这两部分学生再互换,大一的学生从进校就开始为大二及读本科学位及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早、中、晚就餐服务,大二及读本科学位及研究生的学生进餐厅使用学校所发的模拟纸币在就餐后支付,这一大概的过程来自于严谨的系统化教学实训设计。
大一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大一的学生早晨7:30就必须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早会,由今天教师引领监督、学生主管来安排每一位学生的任务,15分钟内做好就餐前的准备,7:45这些学生吃员工早餐,8:00开始给在校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提供早餐服务,按照真实酒店的运作模式,早餐主要是自助餐,在餐厅实训的学生主要提供摆台、清理桌面的服务,厨房的学生随时和餐厅学生沟通,补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务。9:30-9:45服务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开总结小会,把学生碰到的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帮助解决。10:00-11:45开始理论学习,12:15大一的学生就要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午会,由今天的实训指导教师引领监督、学生主管来安排每一位学生的任务,15分钟内做好就餐前的准备,12:45这些学生吃员工午餐,13:00开始给在校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午餐主要是可选菜单点餐,在餐厅实训的学生主要提供引领、摆台、点单、递送饮料餐品、清理桌面及收银的服务,厨房的学生食品制作,补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务。14:30-14:45服务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开总结小会,把学生碰到的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帮助解决。15:30-17:15开始理论学习,17:45大一的学生就要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晚会,真实的实训操作流程、服务时间及服务内容和午餐略有差别:从18:15开始至21:45结束,由于晚餐是按照正统西餐四步吃法,实训时间较长,晚餐菜单是两种西餐晚宴套餐可选其一,摆台按照标准西餐摆台标准操作。
大二上学期的校内实训学习是具有挑战性的,除了完成前厅客房的实践操作管理的学习,还要轮流担当餐饮或厨房部门的管理岗位,指导大一学生服务过程的投诉处理及菜单设计,此外还要完成一次特色的主题宴会的全程设计及服务管理任务。那么,日常前厅客房的实践操作管理的学习每天约6小时,上午下午各约三小时,前厅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有完成预定、礼宾、接待、话务中心、夜审、主管的业务,客房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有完成布草、客房清洁、公共区清洁、客服、洗衣房、主管的业务,系统设计的流程与大一学生经历的实训流程一样,这一流程也是模拟真时酒店的工作流程设计的。大三上学期的校内实训学习是具有超强责任性的,尽管学生在最后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理论学习,较少的实训内容就是轮流担任总经理的岗位,负责学校钥匙的管理,各部门运作情况的巡视监督等任务。下面我们探讨,如何保障这一实训模式的实施。
所有校内实训教学的教师都有五年及以上酒店基层及管理工作经验来保障实训的内容贴近真实酒店的运作情况。实训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过程考核,考核的标准高于酒店实际的操作标准,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升潜力的空间。学生的校内实训时间充足(约1200小时,相当于国内大多高职院校校内实践课时的6-10倍),校外实习岗位明确,时间充足(约1600-2000小时,约是国内学生的2倍左右时间),这样的时间安排减少学生在今后毕业在酒店工作的适应期。校内实训的岗位涵盖真实酒店的各个岗位(国内学生大多在餐饮岗位实习)。整个学习环境就是一个真实的仿真四星级酒店及其设施设备。新西兰太平洋国际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模式该学院从学生的简历制作到面试录用为学生提供全程服务,合理的分学期在酒店不同部门各岗位的实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的范围更加宽泛。学生在实习期普遍比在学校感觉轻松,每天8小时,在学校每天12个小时左右学习理论及实训,而且和酒店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拿正式员工的收入;酒店的入职培训是科学的分阶段和步骤增加学生的工作量,学生适应较好。学校会派老师去酒店看望学生,给学生支持和帮助。学校实习管理不走形式,与酒店有充分的协议,比如:酒店有责任在学生实习期结束后为每一位学生做评估鉴定,酒店有责任把学生作为正式员工对待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实习学生的利益。
通过分析新西兰太平洋国际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实习运作模式,考虑到很多国内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如师资力量、资金、教师工作时间等等,特提出对国内院校的启示。国内高职院校校内实践课可以考虑优先建设软件设施,模拟真实酒店的问题,建设实训内容培训的高仿真性。衔接各部门:如实训室业余时间的开放、实训指导老师给学生任务安排量的增加,大量延长学生校内自主实训的时间,全面拓展学生实训的内容和深度,来减少学生酒店实习工作的适应期。对于酒店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考虑双语授课,提升用英文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实际英文运用的能力。制定严格的校内实训过程的考核标准,绝不能流于形式,学生必须要通过每一个平时实训考核项目,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积少成多,水到渠成为了提升国内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训实习环节的改进和提升变的如此重要,由于涉及的系统各个方面非常宽泛,在此我们主要借鉴新西兰太平洋国际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实习运作模式,探讨对国内院校的启示,以此为国内众多的高职院校在此方面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考。
旅游管理毕业生能力综合测评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方案顺利实施的前提下,本文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整体测评与比较,研究旅游管理专业本次试点改革方案的实行效果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整体影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和职业院校发展的新趋势,校企无缝对接已成为现今职业院校发展的主流。通过对酒店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针对酒店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旅游管理专业14级学生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改革,在学校和企业等多方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试点改革方案现已顺利完成。从整体情况来看,虽然在试点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试点改革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现针对试点方案实施后的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比较。
一、“现代学徒制”方案实施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影响
(一)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
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以各大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以及旅行社导游和计调为主。在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学生要掌握酒店餐饮、客房服务的基本技能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技能。由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缺乏校内实训室的现状,每届学生都需要与酒店合作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的实训和实习,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机会,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酒店方要考虑到其成本及相关问题,所以三个月的实训期都安排在旅游旺季,酒店相对较忙的时候。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在酒店只进行短时间的培训就要进入到顶岗实习工作中,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酒店餐饮、客房等技能操作掌握的并不标准,也并不熟练,只能基本达到完成的状态,给学生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整个实训结束后,学生对酒店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后,回到课堂上进行理论提升学习时,就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消极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自己操作技能已经掌握,理论知识没有再学习的必要。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准确掌握操作的技能和技巧,细节部分过分忽略,造成了知识的夹生。“现代学徒制”方案的实施,解决了学生动手训练机会少的缺陷。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学生教学与训练,让学生能够对酒店有更深的认识。大量亲自动手的机会及现场观摩提升学生对酒店服务的认识,加深学生对餐饮、客房服务技能准确掌握程度和对问题的理解,师傅的现场指导能够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结束为期一年的“学徒制”改革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餐饮、客房、前厅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在规定的时间内熟练的完成各部门的操作程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达到毕业后即上岗的要求。
(二)组织管理能力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在酒店的工作和学习中,分配相应的任务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让他们尽早的接触社会,在酒店和学校双方的指导和教育下,提早锻炼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人际交往能力
探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完善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
从现有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是照搬照抄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少从旅游企业、学生的条件和学校所在的地域特点等综合因素的需求角度考虑,有的理论学时太多而实践学时太少,有的根据本校的现有教师情况安排课程,因人设课而不是因需设课。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强调理论教学,脱离了酒店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客观实际,缺少专业实用性、实践性。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非常不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陷入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怪圈。另外,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虽然也很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校内模拟的酒店实训室进行简单的室内操作练习,未到酒店企业的前厅或客房等工作岗位,难以从酒店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缺乏完整科学的专业教材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职业”还表现在缺乏较为完整科学的专业教材体系,很多专业教材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我国目前已经出版和使用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还不明显,相当一部分专业教材基本上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的复制,教材观点非常陈旧,并且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没有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例如,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有的《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教材,很大一部分是在讲述酒店的产生与发展,酒店的部门组成与工作职责,餐饮及前厅与客房管理的理论和原则,而真正讲述和探讨酒店具体部门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案例很少,很多学生到酒店实习或工作后发现课本的知识用处不大。此外,专业课程与教材的前后关系递进性不强,缺乏逻辑性,并且很多课程的教材内容存在着大量的重复。
(三)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专业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而这些专业素养和经验技能的具备必须依托校内的酒店实训室和校外的稳定的星级酒店企业实习基地来共同完成。而我国现有的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和办学场地狭小等原因,现有的校内酒店实训室条件较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摆台、甩单等模拟练习,而不能进行大的宴会设计、客人住宿安排等实战操作。因此,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训练很难达到酒店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由于多方面的条件所限,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的校企合作还很不到位,还停留在形式上,诸如聘请酒店的管理人员来学校做讲座、让学生到酒店参观等,学生只能从中获得较为肤浅的专业认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我国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办学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学校缺乏专门的与企业联系的部门,并且与酒店企业的联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同时,学校在办学体制及运行方式等方面还不能与酒店企业的要求相对接,与酒店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表面上,合作基础比较薄弱,校企之间的合作效果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