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年度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餐饮年度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餐饮年度总结

旅游文化综合企业发展探讨

[摘要]西安,古称“长安”,在中国几千年的漫漫历史中,她目睹了13个王朝的兴衰历程,同时也创造出像唐乐宫这样具有大唐文化色彩的地方,让陕西的文化在这里传承。然而,这个拥有丰盛美酒佳肴和热情洋溢大唐歌舞的地方,近些年来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增加公司的利润,公司特意开展一次全体员工大会,总结2016年的经营成果,分析唐宫乐舞和餐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及改进措施之后的实施效果,最后提出了对唐乐宫今后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经营成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效果

西安唐乐宫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餐饮、仿唐乐舞表演为一体的旅游文化综合企业。自1988年开业以来,唐乐宫以演绎唐宫乐舞而蜚声海内外,其中尤以“剧院餐厅”最负盛名,被誉为“东方的拉斯维加斯”。西安唐乐宫是以仿唐歌舞演出为载体,以海外游客为主要受众的国内较早的文化项目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剧院餐厅。主要经营:唐乐舞表演、宫廷宴、中餐、婚宴等。其中久负盛名的剧院餐厅面积2700平方米,可容纳650多人同时就餐。创造了在演出历史上二十多年经久不衰的奇迹,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被誉为“东方红磨坊”。笔者不禁陷入了沉思,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且作为陕西人民骄傲的公司,为什么近几年来的发展却止步不前?

1公司近三年发展走势

公司近三年发展关联数据见下表。

2公司现状

2.12015年公司成果展示

阅读全文

食品监管量化分级工作情况及困难

作者:向俊峰 郭斌 孙雅彬 单位:陕西省城固县卫生监督所

继“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地沟油”等相关报道再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餐饮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促进企业自律,完善餐饮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也成为时下最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之一。笔者就我县餐饮业量化分级工作现状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状

1.1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是从有利于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有利于调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管理积极性、规范卫生监督管理行为而创建的一种全新的监督管理模式。量化分级管理把以往的拉网式检查改为重点检查,提高了卫生监督工作效能,降低了卫生行政执法的成本。根据量化分级管理的指导原则,卫生状况差、风险高的单位成为卫生监督的重点,通过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卫生信誉度进行分级来确定监督频率,把监督重点放到卫生监督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上,在很大程度上合理地配置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行政执法的成本。

1.2城固县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状

城固县根据本县实际情况,从2007年起按照《卫生部关于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精神,制定《城固县食品卫生监督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各类餐饮业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对促进当地餐饮卫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客观评价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现状,笔者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城固县2009年度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城区餐饮单位和县内学校食堂,通过查看资料、询问、现场检查的方法,统一按照《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的内容逐项打分,评出食品卫生信誉度级别。

阅读全文

假冒伪劣问题食品专项整治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假冒伪劣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根据《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整治工作方案(2019-2021)>的通知》(赣市监办发〔2019〕100号)、《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整治工作方案(2019-2021)>的通知》(九市监办发〔2019〕16号)部署要求,市局决定从2019年至2021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假冒伪劣问题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省委第十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改革创新监管制度和机制,强化对食品领域和食品市场的整治,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化解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增强公众饮食安全感,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实现瑞昌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目标,针对食品领域假冒伪劣存在的现状,通过假冒伪劣问题食品专项整治,净化生产源头和流通网络,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食品高发多发势头。到2021年,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能力和监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工作制度和机制更加完善,我市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更加规范,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生产经营环节日常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阅读全文

酒店餐饮成本控制案例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酒店行业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当前环境中稳健发展是酒店所面临的问题,而良好的成本控制会为酒店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文针对DY酒店餐饮部成本控制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酒店;餐饮成本;控制措施

在当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环境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使旅游酒店越来越受欢迎,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对市场的稀释程度加剧。在餐饮收入占比很高的旅游酒店中,如何保持盈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上获得成本优势,已经逐渐成为旅游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一、成本控制对酒店的意义

(一)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当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空间有限时,降低成本就成为企业提升利润的办法之一。通过成本控制使企业成本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减少一些非必要支出,从而达到提升利润目的,也提高了企业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成本控制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阅读全文

医院预算管理试论

摘要:

根据事业单位发展计划及预算规划,医院应当按规定进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的编制。工作过程中,医院应当不断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将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内,实现高效能的经济资源管理。医院应将制定、执行预算与医院的战略结合起来,实现医院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医院 全面预算 战略

一、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要求医院构建组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分离且具备系统整合功能的组织结构体系,要保障组织体系的沟通、激励、规划功能完整,只有这样,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才能真正贴合管理目标,为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基本保障,这也是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一)预算管理决策机构

阅读全文

饮食文化及其产业化分析

摘要:民以食为天,“吃在同济”似乎也已成为同济的标签。它不仅仅是食堂中的早中晚饭,更是同济人做事情精益求精、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文化。为了更好地发扬传承同济饮食文化,我们探寻了“吃在同济”的渊源,并且从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的角度分析将同济的饮食文化产业化的可行性,依托现代餐饮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同济学子的校友情怀帮衬,创办实体,传播发扬饮食文化,打造高校饮食文化产业链。

关键词:同济大学;饮食文化;饮食产业;餐饮业

1“吃在同济”的由来

1953年是新中国初步完成院系调整、实行全国统考的第一年,而同年6月30日,同志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全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响应,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也积极改善食堂饮食。据同济退休教授徐吉浣回忆,她于1953年从杭州高级中学毕业并考入同济大学,刚进校门就知道学校不收学费,还免费供应每日三餐的饭和菜,所有同学都住在学校宿舍里,也不必付住宿费,母亲只要给一点零花钱就好了。“吃在同济”的初衷,是响应号召,为国家培养人才。2017年2月15日,文汇报“笔会”栏目刊登了同济大学校史馆章华明先生《“吃在同济”的由来》一文,文中提到如今已七老八十的同济老校友都认为当年同济的伙食的确办得不错,他们甚至都还记得食堂里有道菜:底菜是鸡毛菜,上面有一块大肉或者鱼之类的,很受欢迎。他们都认为,伙食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党的政策好;另一方面就是学校肯动脑筋,食堂师傅的烹饪水平也较高。同济食堂还有一个绝招,就是每个星期总有一天的菜特别“实惠”,青菜是青菜、肉丝是肉丝的,荤菜比平日要多一些,同学们称之为“打牙祭”。这一天上海很多高校学生通过“中学同学”“老乡”等途径被吸引到了同济,同济食堂往往供不应求,“吃在同济”的名头也就不胫而走。1960年底,面对经济困难对大学生健康带来的困扰,当年的同济大学学生文工团团长叶祖攸回忆: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成了学生的大问题,学校就动脑筋,尽量让学生能吃饱肚子。食堂也想了很多办法,如搞“双蒸饭”,即把蒸好的饭再蒸一次,使出饭率从1.6提高到3。“双蒸饭”能暂时撑饱肚子,但也饿得快。1960年到崇明参加围垦,劳动强度大,学校除给定粮补贴外,还给了一些罐头食品为我们改善伙食。“吃在同济”的传承背后,是同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同济饮食文化特色

许多同济学子对“吃在同济”耳熟能详,却不曾追本溯源,是章先生的文章给了我们线索,从校史出发,探究这一标签背后的底蕴。“同济”一词最早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当初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随着学校的院系丰富,“同济”一词的内涵也不止于医学,既要和衷共济,怎能少了一副健壮体魄?故而学校的食堂建设也在不断完善,面积不大的本部校区就有5个食堂,学苑饮食广场包含了主打面食、炒饭、风味小吃的中点部,主打大众快餐的快餐部,主打热菜及各类自选菜的小炒部,主打小炒、煲类的风味部,以及也在固定时段对学生开放的教师餐厅,近几个学期还增设了学苑中岛,引入了商圈热点冻酸奶、各式点心等,满足学生的尝鲜口味;西苑食堂虽不如学苑位置便利,但也拥有丰富的菜品,中点部主打各类包子点心、拉面、刀削面等,还在取缔校外赤峰路“黑料一条街”之后建设了首个高校内部大排档,供应烧烤、烤鱼、炒饭、卤菜等,物美价廉的同时还多了一层干净卫生的保障,学校的用心可见一斑,西点部主打中西点心面包、奶制品、咖啡等饮品,满足了五湖四海的口味;北苑饮食广场于2017年秋新学期由原来的西北食堂和北苑合并,快餐部、中点部、风味部供应快餐、小锅炒菜等,尤其引入了原先留学生食堂的热门豆腐汤和石锅拌饭,当然其特色还在于北苑茶餐厅,主打广式菜色,叉烧饭、烧鸭饭等广受欢迎;三好坞饮食广场也重新改造,由自选部、咖啡吧、清真部三部分组成,清真部供应各式清真点心、炒饭、抓饭、面条等,一说到馕、烤包子、羊肉抓饭,不仅是清真学生尝到家乡的味道,其他学生也能大饱口福。眼花缭乱的菜色背后,是紧跟时代不断研发新品的用心,更是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再纵观这诸多食堂与食谱,不仅有本帮菜、江浙菜,还因抗战搬迁史融入了川渝菜、湘菜,一点一滴间都是多年历史打磨的深厚底蕴。本次调研首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投票调查,所筛选出的代表菜色为:辣子鸡、回锅肉(学苑);剁椒鱼头、大盘鸡(西苑);菠萝咕噜肉、豆腐汤饭(留学生食堂);自选杂烩锅、双拼叉烧饭(北苑);砂锅、炸鸡腿(西北食堂);熏鱼(南苑),还根据学生自主选择添加了松鼠鳜鱼、方腿玉米粒、红烧肉三道菜色,不难看出我校食堂菜色融合了多地区、多民族、多国家的特点,力求让每一位学子都能体味家的味道。除了食堂固定菜色之外,学校抓住了“吃在同济”的特色,每逢举办食神争霸大赛、大胃王比拼必定掀起美食浪潮,更有国际美食文化节、樱花美食节、德国文化周美食等活动,加强与国际高校的联合,学术交流的间隙品尝各国特色美食,再远的距离都会消弭于宴席上的觥筹交错。《礼记•礼运》有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认为饮食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礼制的发端,到如今,更多了一层“礼尚往来”的内涵,饮食与文化从来都密不可分。根据同济饮食的多样性,首先可以从同济小礼品周边汲取灵感,把各具风味的菜色制作成精巧的挂件、各地美食明信片等周边产品,产生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文化产业要做的显然不止于此,俗语云:“民以食为天”,何况大学四年乃至五六年的饮食生活对于学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许多人离校后也会返校一尝、追忆当年情怀,因此我们打算进一步把同济饮食做成一个餐饮品牌,使他们不用回校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里吃到学校的专属饮食。

3饮食文化产业化的参考背景

阅读全文

监督管理局工作安排

2020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市局的指导下,紧扣部门职责,以“服务与监管”为主线,开拓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力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在自身机构改革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工作区域内全年无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全年无影响较大的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全年无影响较大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自身安全尽了力,服了务。一年来,获得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综合考评第一名暨高质量发展第一名,并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家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现将2020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多措并举防疫情。一是严格落实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措施。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全局68名机关干部全部派往防控一线,局班子成员靠前指挥,走在最前面,与基层工作人员一起对全区药店、集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对医用口罩、消毒药剂、预防类药品、肉、蔬菜等重点商品的价格、供应、质量等开展重点监督巡查,深入乡镇对市场摊点进行规范,张贴和发放相关通告,确保全区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务实、高效、有序推进。二是强化合力,全力做好部门联动配合。联合区林业局开展野生动物市场检查,打击买卖、加工、销售野生动物行为,共检查餐饮单位1126家、农贸市场21处,现场查获野生动物死体13只。联合凤凰社区开展小区驻点防控,逐步走访登记摸排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并抽调12名干部进驻湿地松基地无物业小区和美食城,开展一天24个小时的人员出入管控工作,严防输入风险。三是走访宣传,指导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复工复业期间,组织人员每家每户开展走访宣传工作,散发疫情防控措施宣传单,要求各经营业主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履行主体责任,有序复工复业。同时对不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个体工商户,指导帮助其达到要求,尽快复工复业,餐饮单位采取分类分方式复工经营。四是全面追踪,排查进口冷链食品风险。要求各销售冷冻食品的经营户要落实进口冷冻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台账制度、对排查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冷冻冷藏肉品,及时通知疾控部门开展核酸检测,并将产品一律下架封存、暂停销售,共封存进口冷链食品320.01公斤,累计检测从业人员168人次,检测食品、环境样本205批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围绕职能抓改革。这一年,我们着重强化三个方面的改革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职能机构改革落地到位。科学编制新“三定”方案,整合物价、知识产权、盐业执法等职能,成立稽查执法局,合理设置人员划转岗位,新吸纳的6名干部调配工作平稳平顺,市场监管职能进一步优化,机构改革平稳有序、进展顺利。二是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进注册资本登记由实缴制向认缴制转变,继续放宽市场主体住所条件,开展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全年核发“一照一码”执照8885户,办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个体工商户5858户。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114户,较上一年度增长257户。全年办理简易注销和的企业1223户,便利化注销登记的213户。推出“企业登记自助”服务,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缩至1天,全年通过网上办理各类业务11226起,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走路”。三是监管方式改革彰显成效。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示”抽查检查,做好各类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完成“个升企、企入统”工作。今年以来,通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开展“双随机抽查”12批次,依法将16户企业列入异常名录。今年全区企业年报率、农专年报率、个体户年报率均为100%。开避绿色注册通道为90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统计上报5户。

(三)服务经济促发展。过去的一年,区市场监管系统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履职担当,积极作为。一是质量标准高位推进。参加名名牌产品申报,目前8家企业均获得省名牌战略促进会颁发的名牌称号。二是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目前,区企业已累计专利申请29081,权207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0.98件增加加到2.12件。有效注册商标3023件,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8件,市知名商标19件,地理标志商标2件,并拥有科伦药业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并成立了全省首家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获得市局10万元资金支持。三是助企强企有力有效。按照“六保、六稳”的总体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牵头起草了《关于统筹和指导非工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帮扶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存在的困难,制定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行业复工复产指南和应急预案,配合发改委和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四)守住底线保安全。2020年在全区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市场监管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一是食品安全持续向好。大力开展肺炎防控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治理、特殊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专项治理、酒类小作坊集中整治、豆制品米粉湿面专项整治、桶(瓶)装水专项整治、禁捕退捕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专项行动、生产经营“三无”食品专项治理等行动。一年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323人次,检查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3026个次,检查市场内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11651户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8729户次,食用农产品快检22219批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323项,下达整改通知书93份。对全区1835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四级风险评定,评定率100%。大力开展“你点我检”和“你送我检”活动,按照4批次/千人的抽检任务,全年共完成食品抽检2180批次,合格率为98.1%,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处置率做到100%。组织开展食品、餐饮安全网络培训课7次,累计培训经营户6150户次,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5次,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二是药品监管不断加强。开展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疫苗流通专项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药品质量抽样检测、药品经营企业许可和变更资质审核的现场查勘等工作。检查药店、药械类企业200余家,提出整改意见50多条,药品抽验抽样50个品种,合格率100%,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72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258例,为62家零售药店提供换证服务,注销药店6家。三是特种设备监管扎实有效。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商场、医院、宾馆、车站等公共聚集场所和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等单位使用的乘客电梯、压力容器、锅炉等进行安全专项整治,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区8个液化石油气充装站、1个工业气体充装和92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8份。

(五)强化监管稳秩序。过去的一年,我局聚焦民生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防疫用品、知识产权、生活消费等领域监管执法力度,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一是执法办案力度不减。加强产品质量、假冒伪劣、虚假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等重点领域监管,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32件,其中:仿冒电动车蓄电池案件11件,销售不合格金首饰案件4件,防疫用品案件6件,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件2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6件,涉嫌犯罪移送案件4件,罚没款金额98万余元。二是重点领域监管不断完善。以打击传销为重点,开展创“无传销网络平台”创建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32人次,对295户网站平台经营户进行了线索排查,与186家企业签订了《无传销网络平台企业承诺书》,向群众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同时加强农资、建筑材料、防疫物资监督抽查力度,先后对辖区内的肥料经营户、钢材销售市场、口罩生产企业抽样111批次。目前,已对4家肥料抽检不合格的经营户进行了处罚,另有2家钢材抽检不合格的经营户正在查处中。三是“双打”工作不断深入。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和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行动,通过集中力量对服装加工企业的整治,查处了一批侵犯“北面”、“耐克”、“阿迪达斯”等注册商标专用权服装6000余件,涉案金额800万余元,对涉嫌犯罪的三起服装加工企业移送公安机关侦办,有效震慑了企业加工经营行为。

阅读全文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探究思考

摘要:在“双一流”“双高”建设背景下,高校传统后勤财务管理工作问题频出,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管理应在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探索科学的改革路径,如明确财务目标、管理主体、管理目标,加强成本核算、经营资产管理、收支预算管理等。后勤财务管理科学高效,是高校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主体;管理目标

0引言

在“双一流”“双高”建设背景下,高校各方面管理都要提升质量、提升档次。为了跟上高校发展步伐,提升服务质量,高校后勤治理改革势在必行。后勤治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后勤财务工作,这不仅是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及后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多头管理、管理松散、私设小金库、产权不清晰、成本核算缺失、预算不规范、支出不规范、票据混乱等。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机关、小实体”逐渐向“小机关、多实体”管理模式转变,各高校也加强了对后勤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通过改革模式、提升技术,促使后勤财务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法治化和专业化。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本文拟围绕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的基础、路径和方法展开探讨。

1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的基础工作

1.1强化后勤财务管理意识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工作要顺利开展,必须强化财务管理意识。一方面,要树立起统一化、全方位、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将成本核算、内控措施、日常管理、资金预算、资金往来以及效益分析等工作统筹考虑,重视每一个财务管理环节,强化过程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兼顾前瞻性和操作性,合规性和合理性,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制度约束、责任意识,内控执行力,从而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科学控制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另外,还要不断完善后勤系统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后勤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责任意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