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财政体制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论述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金管理意义重大但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论文通过探讨其资金管理的内涵和过程,分析其所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活中国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提供的服务或者商品具有公共性和普惠性,能为我国公民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这些单位既有其他企业组织的共性,又有行政体制下的特殊性,而这其中,重要的不同点就是运营资金的来源、运用等环节的不同。而现如今,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并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流程
管理工作的主要步骤都包括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而资金的管理工作就是上述步骤的实施受体都是资金。在较为广泛的概念上对财政资金管理进行流程上的分类,主要可以分成四个过程: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营运过程和分配过程。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筹集过程中主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方式,以保证在重要和关键领域内的国家管控力和人民利益;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投资主要是进行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以购置固定资产为主,对外投资如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股权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因为要保证行政事业的稳定性、定向性和安全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营运就是指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对收支项目进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分配主要就是对一定经营时期后的利润所得进行分配,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不以营利行为主要目的,其所得利润由全体人民和国家共享。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特殊性
1.定向性。行政事业单位由国家部门进行统一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因此在经营方面并没有充分的自主权,所以在财政资金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定向性。定向性首先体现在资金来源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不像其他商业性企业中的资金那样具有多样性,如自有资金、银行借款、金融筹资等等。除此之外,定向性还体现在使用方向上,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受到较为严格的计划管理,因此其资金必须使用到规定的领域、方向和具体细节中。如公立学校作为典型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允许将学校资金用于对外投资中,如购买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而只能投入到学校建设需要中。2.计划性。行政事业单位是为了增进社会福利,而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社会组织。为了保障人民能够普惠的享有到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就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总体的规划和布局,然后层层下达给下一级政府令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细则的出台,因此,在财政资金管理这一步骤也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政府通过总规划进行资金需要的估算和预测,然后再进行资金的拨调。而营利型企业的资金管理具有较为灵活的市场性,不管是筹集、投资、运营和分配都是依照市场化的标准和需求进行操作。3.复杂性。行政事业单位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如层级过多、人员冗杂,这样在决策上存在缓慢失真的状况,而且容易造成机构内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所以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由于涉及到的层级较多,因此在资金运用上的决策和计划的下达存在缓慢的缺点。并且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的涉及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权责不明,人浮于事,因此很难在资金管理中做到追责。除此之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金管理具有较为复杂和冗杂的审批程序、管理程序和监督程序,因此资金管理不具有及时性。由于组织结构、人员设置和管理程序上的复杂性导致整个财政资金管理过程具有明显的复杂性。
制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效果研究
[摘要]
近年来,财政部把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当头炮率先推进,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绩效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和环节,不仅体现在法律层面,在新预算法中增设了绩效管理的有关规定,也体现在机构设置上,专设了预算评审中心,负责指导全国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改革步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文研究了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制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效果的体制改革尚在不断探索、预算公开和透明化进程尚未完全到位、传统文化和理念制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考评应用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当头炮率先推进。配合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程,财政部根据新预算法中增设的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出台了有关绩效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考评规定,改革进程开始大幅跨进。本文基于作者多年从事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工作实际,在前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制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作者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思维框架。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的背景
绩效管理是各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行做法和最新主题,旨在实现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和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预算资金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效能的一项重要内容[1]。2015年,财政部根据新预算法中增设的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配合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考评规定,改革进程开始大幅跨进。改革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研究
一、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电脑等移动设备办公、学习、生活。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巨大改变,更多学选择电子阅读。电子阅读具有便捷性、储存量大、质优价廉等优势,很多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网络信息资源。同时,许多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超新星图书馆、法律图书馆、电子期刊等迅猛增长。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是不断升级的网络信息资源,无论从哪个一方面来看,加大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实有必要。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既是时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体现。
二、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
缺少资金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等高等院校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财政支持。而现行财政体制下,更多的资金被普通本科院校获取,高职院校整体获得财政支持力度较弱。而购买大型数据库、书籍数字化建设等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在整体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投入到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就更少,所以,缺乏资金是进行网络信息建设的主要困难。人才匮乏。网络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每个项目都需要专业团队,而高等人才普遍不愿意进入待遇较差、地位较低的高职任职。最终导致现行高职院校能够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速度。学习氛围较差。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高职院校的学生起点较低,学校兴趣较差,普遍不愿意钻研学习,两方面结合导致学校忽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打击了有关人员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势
投入小。高职院校与几万人的本科院校相比,学生数量明显较少,一般只有几千人。同时,高职院校一般都以一定专业特长而立足,例如,汽修、电脑等。高职院校学生少、带有明显方向性的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在进行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时成本较低、投入较小。科技发展减少建设难度。随着科技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建设难度降低,出现大量可以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企业,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相对容易,可以通过招投标进行外包,获得最好服务同时减少了人才培养后期维护等成本。国家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同,更能适应市场化需求。国家也看到了普通本科教育的弊端鼓励高职院校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有助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成功。
四、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
日本行政管理发展启发
本文作者:赵国金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一、日本教育行政体制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仍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教育行政体制改革途径而积极趋向均权化,日本教育行政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长,既加强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彼此取长补短组织领导教育事业的均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均权制度下,中央教育行政负责制定教育方针及政策、各种教育规定、全国教育发展规划、教育课程的最低标准和全国教育统计,等等。地方则遵照既定的全国性目标和标准,根据地方的需要,拟订具体计划并付诸实施。中央注重指导和监督,地方注重执行和创新。文部省在内阁统辖之下负责国家的教育、学术、文化及宗教等国家事务。文部大臣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命,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的最高长官,主要对教育、学术和文化等国家事业负责,统辖文部省所管事务,并在被认为有必要时,决定与上述事务有关的法律和政令的制定或修改或废除。
二、日本教育政策的现状及发展
(一)日本课程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1.课程标准的颁布机构
在中央层面,文部大臣公布“中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在地方层面,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订定各地方课程;市、町、村教育委员会确定课程编制的基本事项。在学校层面,各校在中央及地方之课程标准范围内参酌地方需要及学生的特性,编制课程。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下高校项目管理分析
摘要: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财政管理体系、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教育部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并构建三全预算绩效体系。高校项目中采用全面绩效管理应强化日常管理并保证管理工作的详细性,从而提升高校项目整体效益。高校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但是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做好资金分配与使用工作。因此高校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利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对财务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充分发挥出资金在项目中的作用。
关键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高校项目;管理研究
一、高校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一)未按照要求完成项目预算绩效编制及申报工作
近些年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采用了预算绩效管理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多数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未采用规范的方式进行预算绩效编制工作。采用预算绩效编制时应落实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项目申报单位应将预算与绩效目标同时上报,合理的绩效目标可以为项目事前评估提供依据。目前多数项目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充分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为项目立项论证提供了全面、详细的资料,从而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是在进行绩效目标申报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首先,因人员专业性不高无法保证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多采用文字方式对绩效目标进行描述,缺少有利的数据支持,且无法给后期绩效管理提供依据。其次,为了保证项目可以顺利开展,在预算编制文件中多会出现支付方式不合理、额度过大、口径不清晰等现象,无法满足预算编制要求,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
(二)监管不到位,未按规范使用资金,工作效率较低
高校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多数管理人员将管理重点放在投入与支出方面并没有认识到项目管理及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未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地监督。此外,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未对项目目标、施工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控制。现阶段部分高校项目中资金使用比较随意且无法完全按照规定使用,这样也给绩效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管工作不到位也会导致偏差,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当项目完成后就无法再进行改变,给项目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卫生革新的政策问题
作者:雷海潮 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循证研究强调的是无论公共决策还是个体决策都要建立在可靠的证据和事实基础上,不能仅从主观经验出发。这对于卫生政策研究具有良好的启发和借鉴价值,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研究中强调尊重规律和科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在2006年10月和2010年5月组织了两次集体学习,专门听取专家学者对医药卫生体制发展规律和如何推进我国卫生改革的讲解。[1-2]在改革政策研究过程中,邀请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大学等中外7所机构开展改革思路和政策研究。当改革草案形成后,又在2008年10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询意见的工作。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于次日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这两个文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中长期和近期改革的目标、道路和重大政策措施。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的推进,一些原有的和新的政策问题亟需从循证研究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本文归纳了十大政策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完善和调整有所借鉴。
1关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与道路选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是我国政府对全体城乡居民和国际社会做出的庄重承诺,其本质是建立全民统一健康保障体制(universalhealthcoverage)。根据现行政策设计,这一体制主要是通过同时发展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实现上述目标。但从理论角度分析,同时发展公立服务机构和社会医疗保险是不划算的、不经济的,将导致有限的公共资源分散投入供方和需方,不能集中使用,且难以组成管理有效的单一费用支付体系(singlepayersystem),不利于控制费用快速上涨。再从国外实践来看,据对179个国家卫生体制的分析,有140个国家通过建立全民预付费的筹资体制如税收方式、依靠公立卫生机构提供的价格低廉的服务来控制居民患病时的经济风险,这一体制就是国民卫生服务制度(NationalHealthServices),也被称为NikolaiSemashko(前苏联第一任卫生部长)模式。[3]另有39个国家采用以居民就业为基础的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方式筹集卫生资金,化解居民到公立和私立机构接受诊疗服务时的经济风险,这就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4]国际经验已经证明,这两种制度均是有效的实现全民统一健康保障的卫生体制。但比较研究证明,国民卫生服务制度在健康产出水平、卫生体系整体绩效和卫生筹资公平性等方面稍稍优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5]此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居民所占比例甚低,且正规部门就业比例高。另从国际上全民统一健康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一般是在国民卫生服务制度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之间进行权衡与选择,以一种方式为主来实现目标,同时发展公立服务机构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情景是罕见的。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7.5%,到2015年预计达到51.5%。[6]此外,非正规部门就业使得社会医疗保险费的征缴十分艰难。这些制约因素都影响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模式的设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我国卫生体制的基础。如果不很好地发挥公立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转而去发展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转轨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将导致大量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被迫改变所有制,出现类似前些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且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延缓实现全民统一健康保障的时间。因此,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必须尽快明确,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设计的根本问题。从医药卫生政府监管体制来看,迫切需要实现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参与本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的中央部门多达16个,推进改革的参与部门更是达到19个之多。行政职能分散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影响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选择和建设成效。据研究,有120多个国家实行的是卫生服务与筹资统一管理的行政体制。这些重要证据和信息应成为我国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设计与改革的重要依据。
2关于基本药物制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5年提出基本药物(essentialmedicine)的概念,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6年的时间,从1977年第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到现在也经过了34年的时间,对提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和改善居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7]国际上提出和实施基本药物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的健康问题,控制主要疾病以及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从而改善居民健康和健康公平。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跟踪国外基本药物政策到90年布基本药物目录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次改革中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试图解决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价格、补偿、使用等一揽子问题。实施两年多以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和国际最佳实践(bestpractice)仍有较远距离。例如,基本药物是与居民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不应当与医疗卫生机构的等级相联系,国际上只有与居民健康相联系的基本药物目录和政策,没有与医疗卫生机构等级相联系的做法。然而,现实中我国是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等级来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底,了基本药物目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版本,但二、三级医疗机构版本至今未见踪影;各地在执行中较大幅度增加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药品,平均增幅达到206种,对地区差异的宽度容忍使得基本药物制度所强调的公平原则大打折扣;基本药物应当由统一的公共筹资政策来确保每个居民对药物的可获得性,然而,在此最关键的环节,没能设计或者整合出统一的卫生筹资政策,而是依靠分散的、碎片化的、待遇不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分别支付基本药物费用,使得不同居民在基本药物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保障待遇差距。
3关于如何看待医疗竞争机制
大学教育的市场化发展分析
一、中国大学教育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如果把191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看作是中国现代大学开端的话,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大概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1.民国时期的大学———赋予了特殊的“教育救国”政治内涵的教育体制
北京大学前身是1898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它是留下的最具积极意义的成果,是秉承了“教育救国”理念的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因此,她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大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由于受清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官僚习气浓厚,仍然没有改变由政府主导的行政管理治校模式。后来,蔡元培执掌北大,按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以德国的柏林大学为蓝本来改造北京大学,才使北京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但是北大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仍然受到当时行政体制的不断干预。为此蔡元培曾多次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他曾在1919年了《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其中说明了他辞职的原因:“我绝对不能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长;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我绝对不能再到北京的学校任校长。”在中华民国时期,对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对内有封建军阀的割据混战,“救国、救亡”成为时代主题,当时的大学也负有一种强烈的救国的使命感。
客观上民国政府由于疲于应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也无力对大学教育进行过多的干预,所以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如西南联大在当时全国抗战的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宗旨,不仅成就了许多学术大师,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那时西南联大的师生,许多人虽然政治观点不尽一致,学术观点各有千秋,但都有抗战必胜、民族必兴的共同信念。正是这种同仇敌忾,复我河山,振兴中华的决心和毅力,使得联大师生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出现学术文化的惊人发展”。黄埔军校和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也为革命战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和政工干部,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政治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黄埔军校和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甚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2.改革开放前的大学———计划经济主导下高度行政化的教育体制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大学教育主要受美国“博雅教育”模式的影响。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主要以“苏联模式”来改造我国的大学。1952年的院系调整对我国以后的大学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院系调整是根据教育部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根据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建立许多专科性质的高校,大力发展工科院校,新建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邮电等专科学院。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这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中国大学体制,原有的大学理念和大学内涵被改变,高等教育从此被纳入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体制当中。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大学生的经费完全由国家负担,而且还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培养方案、人事任免都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各高校没有自主权。学生毕业后,根据国家需要进行统一分配,也没有自主择业的权力。虽然计划性的教育体制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对应,但却否定了大学自身的独立性,在教育运行体制上,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
高等教育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摘要】有效的成本控制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建设贪大求全等不讲成本效益的现象,没有成本控制意识,存在成本失控风险。高等教育成本失控使财政不堪重负、学校债务沉重,究其原因是对高等教育成本控制的认识不足、动力不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科学,高校成本控制手段不完善。加强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应加大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力度,促使高校加强成本控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让高校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成本控制机制。同时应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制度,完善高校信贷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控制;风险防范;资金效率
高等教育成本是指高校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承文化和社会服务而发生的资源耗费。我国当前财政体制下,高等教育成本由政府、学校和学生个人分担。其中,政府是主要的承担者,学生以学费形式承担一部分,学校以社会服务收入、捐赠收入等方式承担少量教育成本。经济新常态对成本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适应新常态发展也必须转型。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模式,控制教育成本就成为其中应有之义。
一、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要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投入了大量资源和财政资金。但是,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没有严格考核,对教育成本没有健全的控制体系。长期以来,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1.学校建设相互攀比,贪大求全。随着竞争的加剧,高校都想做大做强。做强很难,做大却是只要有钱就能解决的事情,因此各高校都想把自己做成“大”学。除了更名为“大学”之外,最主要的是扩大规模扩建校园。为了吸引学生,甚至建设豪华校园,例如某学校花几百万元建设校门、花10亿元建豪华校区,某某大学扩建新校区等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发展高等教育是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建设高等学校是提升城市品位与形象的手段,是促进GDP增长的不二选择。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不管能力大小,都热衷于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为高校划拨土地、担保债务、争取项目。社会评价助推了高校建设的攀比。社会甚至部分专业机构对大学的评价都依据论文数量、办学规模、校园体量、设备器材等可量化的硬件指标。在大学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许多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大学时往往看重的是学校大不大、校园美不美。教育部门在项目验收评价中也把花了多少钱、钱是否花完作为评价考核的指标。这些评价方式助推了高校把建设简单地等同于基础设施、硬件设备的改善和新增。2.人员机构不断膨胀,人浮于事。服务业的“成本病”及其福利效应,导致高校就业人员不断增加,校内组织机构不断膨胀,人浮于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湖北省为例,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2014年以来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下降,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数量却都在不断增加。3.经费预算没有刚性,支出失控。高校预算编制在方法上普遍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即以“上年实际+本年预计增加数”的简单方法确定各项支出预算。这种方法在逻辑上会导致高校成本不断增加。在时间上,预算编制在每年11月完成,而此时高校基本没有编制下年度计划,导致预算编制与工作计划脱节,不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观念上,很多学校没有把预算管理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是把它作为应付财政部门的一种手段。在制度上,很多高校明确规定没有预算的开支项目,根据金额大小分别由校领导签字同意、校长办公会审批同意、党委会审批同意就可报销。但是对支出的合理性、必要性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类似“XX高校花6000万元买设备放了5年没有拆包”的事件在很多高校都存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加上高校较强的债务融资能力,使得高校疏于成本控制,而更关注财政供给能力、融资渠道和授信额度。
二、高等教育成本失控的危害
1.财政不堪重负。高校不关注成本控制,导致开支逐年增大。由于高校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开支压力很快传至财政部门,从而形成沉重的财政负担。教育部直属高校由于具有较高的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中央财政较大的供给能力,这种财政压力并不明显。但地方高校对于地方财政造成的压力却非常突出。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率超出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长率,且具有长期性趋势,导致高教支出必将超出财政承受能力。以湖北省为例,2010~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高教经费的增长幅度有6年超出了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而且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在中西部的地级市中,高等教育更是地方沉重的财政负担。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2017年黄冈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190567万元,承担两所高校的财政供给4000万元,高教经费占财政收入的2.1%。但按生均计算的拨款仅为每生2667元,与国家规定的生均12000元拨款有很大差距。如果落实国家标准,则需要18000万元,达到本级财政收入的9.44%,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在2010~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的统计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省市一般公共预算高教经费增长幅度都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债务隐患较大。在财政资金不能满足高校建设发展需要时,债务融资是高校最主要的筹资手段。2007年前后,我国高校出现过一次债务危机。2010~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地方高校化债工作,有效地减轻了地方高校债务负担。但并未建立起有效的成本控制与债务约束机制,导致近年来高校债务再次反弹。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年底我国公立高校共计欠债2000亿~2500亿元,高校的债务平均达到每所学校上亿元。2018年,云南部分高校陷入债务财务双重困境。3.资金效率低下。由于成本控制意识和手段机制缺失,高校普遍不关心资金使用效率。虽然在十八大以后,基于八项规定,各高校普遍比以前节约了,但仅限于办公费、招待费和差旅费等。消耗资金额度最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不降反升,项目建设单位造价不断增加,资产利用率一如既往地低下,人才培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这些都说明投入到高教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也是高教领域“成本病”的表现,实质是作为服务业的高等教育劳动生产率落后于第二产业的生产率。4.质量提升缓慢。大额的资金投入改善了高等教育的条件,促进了高教的发展,但并未有效提高高教的生产率。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仍然是以教师个人服务为核心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知识技能传授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在人格塑造、素质培养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虽然培养了大量人才,但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并不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低下,啃老族越来越多。5.腐败案件多发。大量资金投入高校,又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高校成为腐败案的多发地。自十八大以来,中纪委执纪通报中每年都有几十名高校领导干部。高校腐败的“重灾区”集中在基建、采购、后勤、招生等部门,而经费的不合理使用和不当监管成为高校贪污腐败的主要诱因。高校腐败相较于其他部门腐败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很多腐败都披着合法的外衣,因为相关财务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