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部门预算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部门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对部门预算认识不足,部门预算约束力不强。由于部门预算改革涉及到部门局部利益的调整,有些部门对部门预算改革的思想认识不是很到位。特别是预算外资金收入较多的部门,对部门预算编制存在种种看法。一方面一些单位认为本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不应列入财政资金范畴,应属单位自有收入;另一方面一些单位担心部门预算编制会造成本部门利益受损,对部门预算工作往往应付了事。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等测算不准确,与实际完成数出入较大。一些预算外资金没有与预算资金统筹安排,部门预算仍然是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使得部门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真正的部门综合预算。
2、预算执行不够严格。一般部门预算方案都是在上年度十月份测算,年底编制完成,再由市人大审查批准的。但许多收支因素变化是不确定的,特别是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当遇到国家调整收费政策、降低或取消收费时,收入任务将无法完成。而部门预算支出是与单位收入挂钩的,收入减少,势必减少支出,也使得有些项目支出无法实现。还有的因政府或部门临时追加一些项目,且临时追加预算数额较大,严重影响年度预算执行,使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严肃性。
3、零基预算的编制受到支出基数的影响。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的编制原则,需将过去基数加增长的做法,改变为统筹部门预算内、外财力,根据部门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编制年度收支预算。但在具体编制过程中,因多年惯性以及零基预算、综合预算要做大量核实、确认工作,财政力量保证有限,因而在实际操作中仍未完全摆脱传统做法的影响。为满足财政控制要求,一些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高标准编制预算项目,套取财政资金。目前项目预算管理的程序也不规范。由于受多年支出基数的影响,各部门的支出预算基本上是在基数基础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旧的支出项目不减少,新的支出项目却在不断增加,形成刚性支出的项目越来越多。
4、有效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目前人大审议部门预算的时间很短,在短时间内,要想认真、逐项地审议部门预算很难做到,只能对预算进行总体性、一般性审查,使得人大对部门预算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同时,部门预算在执行中也会出现法律空挡。我国一直实行历年制预算年度,而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要经各级人代会审批,致使预算年度的起始日先于人代会审批日,造成部门预算获得批准并开始执行的时间滞后于预算的编制。部门预算的透明度不高,公众参与度较低。提高部门预算的透明度和参与程度,让公民、企业对自己所要承担的纳税义务与获得的公共服务发表看法,提出建议,不仅有利于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且有利于预算通过后的有效执行和政策的顺利推进。
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数据库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通过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开展财政资源调查,建立一套完整的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库管理系统,使财政部门全面掌握部门预算单位的人员状况、占用公共资源情况,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政策依据,为测算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提供参考,从而促进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编制、审核、汇总部门预算的基础信息,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建立部门预算编审计算机管理体系,努力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效率和质量。财政部门要强化单位人员基础信息资料的管理,做到部门预算单位各项基础数据必须真实、有效,账实相符,不重不漏;部门预算单位也要及时维护、更新基础信息,保证数据的适时、安全、准确。同时,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库的收集范围、内容、时点、格式等的统一要求,统一口径,统一审核,统一管理,健全考核、监督、约束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基础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准确而影响部门预算编制实效性、准确性的部门预算单位要承担相应责任。
气象部门预算会计问题及改进探究
摘要: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2019年推行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以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等情况。新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原有核算模式,开启我国政府会计核算新时代,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气象部门为例,探讨现阶段气象部门在施行新制度时预算会计所面临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以推动新政府会计制度在气象部门更好地运用发展,提升气象部门预算会计工作水平。
关键词:气象部门;预算会计;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不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事业单位会计的重要部分,预算会计的地位日益重要。预算会计能够对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地监督,在制定相关政策和监督预算实施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气象部门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为实现更好发展,2000年起,气象部门开始推动部门预算改革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新形势下,气象部门要积极顺应政策变化,在新制度的指导下提升气象部门预算工作水平,使国家财政资金发挥应有作用,推动气象部门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二、现阶段气象部门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形式化,预算管理目标不到位
预算编制是预算会计施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合理有效的预算编制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最终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调整。气象部门预算会计的任务是以本单位战略目标为基础,为部门整体编制相关财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目前来看,气象部门并不重视部门预算管理,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只是将其作为部门工作的一部分,导致资金不合理分配,没有发挥资金应有的作用。此外,气象部门预算工作由其内部财务人员完成,并没有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编制,而财务人员无法把握部门整体情况,难以编制合理的预算,容易出现较大预算偏差,无法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给部门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结果。
部门预算对高校财务会计的影响
摘要: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部门预算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社会各界的财会机构中,教育行业相对落后,提高高校财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就必须结合部门预算进行大力改革。根据部门预算的特点探讨部门预算对高校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
部门预算;高校财务会计;影响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为了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推行了部门预算的制度,对社会各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部门预算对各行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进行财会制度改革,才能进行科学的部门预算,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我国高校的财会制度相对落后,因此促进其自身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部门预算及特点
部门预算是一种财务计划,这种财务计划以政府作为主体,从某种程度来说,部门预算和政府预算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致使会计市场诡谲多变,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我国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对基层单位的会计核算做出了规定。基层单位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来核算单位的收支,对基层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推进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1]。部门预算和之前的预算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预算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作为预算的依据。部门预算是把企业划分为不同的部门,以部门的支出和收益作为预算的依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部门预算较之前的预算方法更为精细,也更为高效。首先,部门预算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部门预算是把企业划分成各个职能部门,以部门作为预算的对象。在进行部门预算时,各部门要把政府性基金收支和自身的资金收支纳入计算之中,并把预算的内容进行分类。企业会接收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因此在进行预算时要进行严格区分,以此明确资金的来源和流向。其次,部门预算具有总体性的特点。部门预算的步骤如下所示:第一,部门对发展规划和收益计划的预算进行编制。第二,部门把编制之后的内容分年段进行汇总。第三,汇总完毕之后,部门进行总体预算。第四,部门将预算后的结果上报给财政部门。从部门预算的步骤可以看出,这种预算方法遵循从下至上的预算规则,体现了总体性的特征。再次,部门预算具有精细化的特征。部门预算和传统的预算方法不同,可以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用途来进行划分。不同的资金功能不同,所服务的项目也不同,在核算完毕之后,企业可以把握部门的资金流动情况,以及部门的项目开展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部门预算的精细化特征可以方便企业对各部门的管理。再次,部门预算具有前瞻性的特征。企业以部门为单位进行预算,可以判断每个部门的收支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控制。在传统的企业预算中,企业以整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为对象,会忽视其中的经济风险。当对部门预算进行细分时,企业对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在部门收支不平衡时制定科学的事前控制决策。
财政部门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央财政越来越重视基层的转移支付,省级财政也将基层经济建设发展放在了重点位置,基层经济也随之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分配、应用基层财政部门项目资金,这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在分析基层财政部门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层财政部门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财政部门;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基层财政部门项目资金也随之日益增多,基层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其不仅关乎着基层财政保障,而且也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是保证公共要求得以实现的基础,因此,做好基层财政部门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科学配置财政项目资金、科学管理基层财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政部门强化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必要性
财政部门强化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主要反映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加强财政部门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激发资金应用单位的责任感,增强其责任意识,使资金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以结果为导向来制定绩效管理模式,根据有关单位及部门前一年的成效来审批其项目资金预算申请,以此来确定当年的项目资金使用量,并对资金应用所能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严格遵循“谁应用谁负责”的原则,对所需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增强有关单位及部门的责任感,促使他们谨慎申请、应用项目资金。第二,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利益。唯有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分配基层财政部门项目资金,提升项目资金的利用率,方能使财政资金的效用实现最大化,保障群众的利益,赢得民众的信任与认同,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第三,有助于实现基层财政透明化。目前,群众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也越来越热衷于国家公共事务,通过加强绩效管理,可以充分地体现出项目资金的应用成效及过程,保证资金应用的开放性,让群众参与监管,有助于增强群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保证政府工作开展的透明性。
二、基层财政部门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及管理机制不完善
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开展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工作中的缺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并没有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体系,绩效审计方面的人才也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越来越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对于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绩效审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执行有效性判断缺乏
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无论是哪一项工作缺乏了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都是无法保证质量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也是如此,必须要拥有合理的可行性评价方案,才能确定审计质量。但是从现在中国的绩效审计工作发展状态来看在评价体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审计工作往往是在无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最后的成效也无法取得认可和审核,审计工作的意义就被无限的削弱了。众所周知,绩效审计的主体是各有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审计成果评价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案,在某些时候,在进行同一个主体的绩效审计的时候也可能会需要多方面的进行衡量,不同的衡量方法可能得出来的结果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审计人员为了确保整个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每一次审计主体的区别进行差异化的探究,和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后方可投入工作。这种协商出来的衡量标准才能够更加的符合各方的要求和利益,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二)绩效审计队伍有待完善
水利部门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一、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内容和特征
水利部门预算通常涉及的资金数额较大、周期较长、内容复杂多样且不易监管。也因如此,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仍然以财务部门为主线,将其视为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其他部门的配合和协调相对较少。但依据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水利部门的预算管理并非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应该是水利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均应该积极参与的工作。同时,水利部门在实际执行中一旦出了问题,往往很难追究责任,无法发挥预算监督的功能。由此造成的预算考核自然也无法真正发挥有力的激励约束作用。
(二)新环境对水利部门加强预算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水利部在近几年相继出台了《水利部预算执行考核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项目储备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暂行办法》、《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监督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文件来规范水利部门的预算管理。虽然这些法规文件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传统预算模式粗放式管理的影响在很多水利部门仍然存在,例如部分水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编制流于形式、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约束等。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水利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进而对水利部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前面所述的预算管理问题与水利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水利建设投资的重要影响是不相符的,也是与国家强化各部门预算管理能力不相称的。因此,在新环境下,水利部门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预算管理的规范性迫在眉睫。换句话说,水利部门急需提高预算管理的战略意识,不断创新预算管理方法,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以促进水利建设事业在新常态下的优化发展。
二、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水利部门各项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预算管理在部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制约水利部门实现科学管理的主要障碍。
地勘行业部门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地勘行业当中,部门的财务状况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具体呈现,可以说在整个地勘部门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此,对于整个地勘单位而言,注重财务工作对单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单位财务管理过程当中,预算是基本主线,是地勘部门开展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可以说,开展预算管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从目前我国地勘部门的基本状况分析,即便是早已开始推行预算管理制度,可是一直以来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整体覆盖范围较小、执行力度较差,为此,对地勘行业部门预算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地勘部门;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在单位日常管理过程当中,预算管理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并且广大地勘部门管理者也逐渐认识到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伴随着这些年我国地勘行业的迅速发展,各项经济制度的不断革新,在地勘行业经营业务日益拓展的今天,以往的预算管理方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地勘行业部门的基本发展需求,为此,若对当前的预算管理方式不进行创新,将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无法得到科学合理地分配,无法把握好市场发展基本方向,阻碍着地勘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地勘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只有积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现有资源得到最大限度上的有效利用,推动我国地勘行业的未来发展。
二、预算管理基本概述
预算是对单位的财务情况、人力资源状况等进行系统性分析的一种方式,从而促使单位预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此,单位可通过科学合理地预算对各项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从而对单位的现金流量及获利情况进行具体预测,确保单位价值得到持续性的升高。地勘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化的最终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地勘行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便于国家相关部门做好今后的地勘部门系统性的财务监管工作。在地勘单位经营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则需要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其可包含地勘单位的人、财、物、目标任务等内容,以便于在有问题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预算呈现的是整个地勘部门的预计财务报表及相关目标责任,为本单位所有经济活动的开展及相关行为准则进行正确地指导。
三、地质勘探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部门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思考
一、部门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编制协作配合不够,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
现部门预算编制基本遵循“二上二下”原则,即:各部门、单位编制下一年预算草案并上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后下达控制数给各部门、单位;各部门、单位进行相应调整完善后再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将预算完善汇总后,提交本级人大审议,审议通过后批复给各部门、单位。而财政部门在审核、汇总各部门、单位预算草案时,往往由一个对口科室从头至尾负责,缺少其他科室的协作,导致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不够。比如,在审核各部门、单位编制的政府采购预算时,往往以他们自己编制的内容为主要依据,辅以对一些情况的了解和主观判断,缺少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然而,对单位要求采购的东西是否必须;该单位是否已拥有同类同质的资产,这些资产使用状况如何、年限多少,是否必须更新或替换;单位选择的竞价、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是否妥当等情况,都需要相关科室的积极协作才能搞清楚。但在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对口科室审核的政府采购预算处于盲目状态,难以达到最合理效果。
(二)绩效评价作用有限,评价结果利用率不高。
目前绩效评价已逐渐深入人心,对大量投入财政资金的项目带来的效益,政府和群众都非常关注。随着绩效管理与理论的不断推陈出新,绩效评价带给财政部门以新的管理方式和活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绩效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系统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面还有待扩大。现在进行绩效评价的只涉及项目经费中数额和影响较大的项目,其他比如“三公”经费、小型项目等还未纳入绩效评价管理。同时,对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后续整改情况重视程度不够,绩效评价效果较差的项目依旧保留的情况依然存在,绩效评价未能作为编制预算的一大依据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项目经费编制、审核标准不一,或太粗或太细。
项目经费是整个部门预算审核时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编制或审核项目经费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标准,更多的还是凭借主观判断和经验,以基数法为主来编制项目经费,缺少合理科学的编制及审核标准。同时,在审核各部门、单位编制的项目经费时,有时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太粗,以“切蛋糕”方式对财政资金予以分配安排,这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预算管理要求。二是太细,对每个项目的每个子项目内的每一笔资金使用情况都进行审核。许多人乐道西方发达国家在编制某个项目经费时,连在哪里办什么事、喝几杯咖啡都要计算清楚。诚然,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编制预算的谨慎仔细、科学合理,对纳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这样的预算编制和审核方式在我国是很难照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