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毕业典礼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探讨艺术特色教育与教育教学
一、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首先,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艺术专业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和全体艺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
换句话说,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如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与档次。因此,学校应该特别重视提高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艺术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形成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
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加强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会,以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研方面的快速成长;同时,艺术教师开设并打造的“精品课程”、艺术教研室“名师梯队”的建设等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艺术教育起到引领与示范的作用,通过全面规划、强势推进,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最终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
其次,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主人公意识。特色的形成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主人公意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热情与积极性,才有可能实现“点面结合、凸显特色”的格局。具体措施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教师才艺大赛等活动形式了解全校教师特长状况;其次通过组建教师艺术团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艺术技能与素养;最后通过建立艺术特长教师人才库,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开展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原则
任何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必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才有可能培养特长突出、素质优良的学生,否则学校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因此,学校在规划与设计艺术特色项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如教师的专业结构、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操作与实践的可行性等。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学习的乐趣,掌握艺术的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并自觉养成终身学习艺术的良好习惯。
庆典环境设计论文
一、庆典环境设计课程的授课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资料与内容的单一
目前,庆典环境设计的市场已相对成熟,根据其形式可分为两类,分别是社会庆典与商业庆典。如佛山“秋色”、孔子文化节等,这一类文化活动为社会庆典;农博会、演唱会等以盈利目的的活动即为商业庆典。正因庆典形式的多样化,其产生的作用具有深远性,因而人们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此。目前,庆典环境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以及教师对教辅资料的选择或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庆典设计有关的资料多围绕婚礼、节日活动等内容进行论述。展示设计专业对该课程的学习侧重场景设计,以目前由朱瑞波与于忠编著的《现代庆典策划设计》一书为例,该书侧重讲述的是策划活动,但在课程细化讲授中还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从庆典类别看,该书讲述了除节日外的开业庆典、开盘庆典、封顶仪式、奠基典礼、搬迁典礼、毕业典礼、会展典礼等,在这些类别里,如开盘庆典等都是跟随社会发展而增添的反映时代的内容。然而,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我们在追赶社会发展步伐时却忽略了历史,遗漏了古时就已存在且非常盛大的祭祀典礼。
2.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单一
素质教育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其中,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最常规的教学法依然是以讲授为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常辅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法等,提高其参与意识。为转变现状,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特别要求,实际操作的课时量要占总课时的70%,要打破常规,让学生主导教学过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硬件设施的制约,一般以模拟的方式进行设计,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难免积极性不高,因此实操环节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教学评价具有片面性
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两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该形式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自身需要提高与改进的地方,但在实际教学评价中的使用率相对较低;总结性评价则是针对教学的最终效果作出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起主导作用的多为教师,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是教师针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思考与调整的途径。目前,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课堂的教学评价集中体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如学生方案设计中的讲评,通常是学生将方案分享后,教师针对其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总结性评价也更多地流于形式,变成最终作业的讲评与打分环节,这对于课程的建设、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都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
国内庆典环境设计论文
一、庆典环境设计课程的授课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资料与内容的单一
目前,庆典环境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以及教师对教辅资料的选择或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庆典设计有关的资料多围绕婚礼、节日活动等内容进行论述。展示设计专业对该课程的学习侧重场景设计,以目前由朱瑞波与于忠编著的《现代庆典策划设计》一书为例,该书侧重讲述的是策划活动,但在课程细化讲授中还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从庆典类别看,该书讲述了除节日外的开业庆典、开盘庆典、封顶仪式、奠基典礼、搬迁典礼、毕业典礼、会展典礼等,在这些类别里,如开盘庆典等都是跟随社会发展而增添的反映时代的内容。然而,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我们在追赶社会发展步伐时却忽略了历史,遗漏了古时就已存在且非常盛大的祭祀典礼。
2.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单一
素质教育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其中,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最常规的教学法依然是以讲授为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常辅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法等,提高其参与意识。为转变现状,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特别要求,实际操作的课时量要占总课时的70%,要打破常规,让学生主导教学过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硬件设施的制约,一般以模拟的方式进行设计,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难免积极性不高,因此实操环节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教学评价具有片面性
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两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该形式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自身需要提高与改进的地方,但在实际教学评价中的使用率相对较低;总结性评价则是针对教学的最终效果作出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起主导作用的多为教师,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是教师针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思考与调整的途径。目前,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课堂的教学评价集中体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如学生方案设计中的讲评,通常是学生将方案分享后,教师针对其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总结性评价也更多地流于形式,变成最终作业的讲评与打分环节,这对于课程的建设、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都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
高校学分制下学风建设论文
1学分制改革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学分制对该院会计学专业学风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该院学分制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度及选课制度,选修课使得一些行政班级弱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一起上同一门课程。老师的管理难度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律性差,学习的主动性变弱。经过对该院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分制改革下,学风建设面临着困难。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调查问卷,可以反映该院学生认为学分制对学生约束差,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常常出现无故旷课的现象。
2会计学专业学分制下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学分制度还不健全
该院学生对学分制并不太了解,对学分制的内涵没有认识充分,许多学生不知道完全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区别,学分制有什么特点,每学期通知选课只是忙于修满学分为目的,只要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选课就行,总是没有计划和安排随意选课,不顾及学习效果,不考虑自身的专业修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盲目选课,甚至让同学代替选课,必然对课程和老师都存在意见,从而对所选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再有,由于各学院专业的要求,对于一些课程限定专业,就会出现一些学生认为选课的空间不大,备选的课程太少,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学分制的实行确实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对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能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学生完全打乱教学班,学生的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就不能很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疏于管理,指导力度变弱,各种教学的信息不能很好地在同学中间传递,直接导致了教学组织松散,学生之间感情淡漠,同时也影响学风建设。
2.2缺乏有效的常规管理
该院常规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宿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对学生的评价指标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品德、体质等等进行评价。但因为学生基本没有选择的机会和经验,学生同时受多方面的影响和条件的制约,学分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约束力减弱,学习的过程主要靠学生自主的学习。没有常规的约束机制,使得不少高校“恋爱风”“、作弊风”“、上网风”盛行。有些学生课余时勤工俭学,甚至有些学生中途退学在社会上创业,不能正常毕业。学生的课余时间在大多被“推向社会”或趋于“放任自流”,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高校的正面教育和管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有时对高校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学校仪式活动德育功能的异化
摘要:学校仪式活动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对全校师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发展等发挥着指导、矫正和重塑的功能。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对仪式活动内涵认识不到位、应试教育的功利化导向、仪式活动操演方式失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仪式活动德育主体被客化、德育内涵被窄化、德育意蕴被浅化等。回归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要重视学生的德育主体价值,充实仪式活动的德育内涵,规范并创新仪式活动的德育形式。
关键词:仪式活动;德育功能;异化;以人为本
仪式是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学校仪式活动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及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主要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典礼、十八岁成人礼、颁奖典礼、升旗仪式、国家重要纪念活动等。学校仪式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通过借助学校自身的文化象征符号,引发参与者的情绪和动机,进而影响和重构参与者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从而实现德育功能。然而,在特定制度、文化、教育环境的综合作用下,有的学校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已悄然发生异化,亟待修正与回归。
一、学校仪式活动德育功能异化的实践表征
学校仪式活动作为学校生活中约定成俗的活动形式,既内化于师生的精神追求又外化于师生的行为方式之中,并有力影响、制约和规范着学校全体成员的道德价值观。然而,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的变化,有的学校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逐渐畸变并异化。
(一)漠视学生地位,德育主体被客化
学校仪式活动因其特殊的德育价值和作用,而成为一种规定性要求嵌入学生的学校生活结构之中。但在这种规定性要求之下理应成为仪式活动主体的学生,实际上却成了仪式活动被要求的“客体”。
略论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教师要懂得倾听幼儿语言,给予幼儿正确的回应,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交流,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帮助他们积累良好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身愿望
幼儿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身心发育特征,注重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选择合理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并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感受到与人交流的乐趣。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表现出的缺点,给予幼儿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避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抑和挫败,为激发幼儿积极性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并在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中提高综合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活动是促使幼儿交流经验、分享体验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通过阅读活动,可以引发幼儿新的认知冲突,构建幼儿新的认知体系,促使他们在共同分享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做法为:在“低结构”活动中投放与阅读材料相应的录音,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倾听录音,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在“高结构”中要求幼儿回忆刚才听过的内容,引导他们针对倾听材料提出疑问,以加强幼儿与教师的良好互动;在“高结构”活动结束后,将相关材料投放到语言区,让幼儿自主参与阅读活动。
四、创设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境
大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四四二”战略体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1.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是三个“全覆盖”抓深抓实学习教育,即书籍发放全覆盖、活动参加全覆盖、专题研讨全覆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累计组织集中学习29次、知识测试2次、专题学习研讨4次、参加升旗仪式4次、讲师团专家宣讲4次,并开展了“学三老、守初心、担使命”大讨论等。二是两大课题调研精准把脉破不足,确定社区教育工作和学历教育质量提升两大课题,由领导班子分别牵头,深入社区、乡村、在读学员中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三是三个层面多维度检视问题,将检视问题贯穿始终,认真开展自查找问题、对照巡察反馈理问题、积极寻访学员征问题,经梳理共征集到意见建议38条。12月9日高质量地召开了领导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暨党员组织生活会。四是两张清单整改落实促成效,形成“主题教育问题整改清单”,与“巡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责任清单”一道同落实。截止目前,巡察整改清单已基本整改到位,“主题教育问题整改清单”中,12项已整改到位并将长期坚持。
2.全面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19年3月18日至4月4日,县委第三巡察组对学院党总支进行了巡察,7月19日反馈了巡察意见,共指出6方面49项问题。学院党总支于反馈当天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党总支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逐条细化反馈意见中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责任清单》。对县委巡察组反馈的6个方面问题,提出54条整改措施,由班子成员牵头分解落实,并已基本完成整改,共通报问责处理2人,提醒谈话6人,清退违规款项24175元,追缴2013年以来毕业生欠费37286元。
3.规范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完善《学院内部管理制度》,包含“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招生、办文办会、资金管理、组织人事、教务管理六大类,涉及30余项小类150余个操作环节。通过周一夜学等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小微权力清单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各处室工作流程,做到各项工作阳光透明、规范有序、有理有据。制定出台《代管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放教育学生学费减免的实施办法(修订)》等财务制度,规范学院费用收支行为。制定完善了《电大2019年各处室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强对处室工作的督查考核。
4.稳步推进教学教务工作。一是教材征订、发放工作到位,通过提前预订、开学后追订以及库存及时整理等方式,在开学前保证95%以上的教材到位率。二是课程注册双核对确保无差错,全年完成1399位学员共13612人次的课程注册。三是强化论文质量建设,全年安排4次本科论文书写讲座,共有277位本科学员参加毕业论文书写,通过率达98.6%。四是制定出台了《开放教育统设课程的非网上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加强网上作业评阅和班主任管理工作,2019年共安排184门课程,4500人次的网上作业评阅。
5.做细做实学籍管理工作。一是做实学生学籍管理工作,2019年共完成毕业生电子摄像427人次;办理课程免考5人次,网考免考44人次,学籍异动4人,学生成绩更正24人次;完成了531名新生信息核对和学生证办理。二是做细毕业办证工作,2019年毕业学生376人,其中本科212人、专科134人、“一村一”30人。三是做好评优评先工作,共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3人、省电大奖学金11人,省电大优秀毕业生3人、市级优秀毕业生10人。
多媒体与小学德育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1.运用多媒体为德育课程实施增添活性元素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仅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同样适用于德育课程的实施,为德育课程实施增添活性元素。我们知道,对小学生讲党、社会主义的知识是抽象的,抽象的知识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也给小学德育工作者带来较多的困难,而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讲解可使这些困难顺利解决。例如,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为了向学生宣传和讲解党的十八大的内涵和意义,我们用视频出示“十八大的动漫教育片”。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时光穿梭一号”飞船的带领下,领略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秀美风景,更深刻地感受国家十年来在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们目光炯炯、聚精会神,这说明以图像、声音、动画等组成的多媒体手段充分感染了现场的所有学生,彻底改变了以往单纯说教、理论灌输效果欠缺的无奈状态。
2.结合多媒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主题教育的学习兴趣和行动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特点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品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宝贵营养,它的最佳落脚点就是德形于行,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就得抓住过程性的时效,寻求良好途径,唤起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行动欲望。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渗入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教材变为图像、视频和动画等,从而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愉悦的、可以多向交流的虚拟学习情境。例如,每年三月学校在开展诚信教育时,许多班级传统的导入方式多以教师谈话为主。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兴致平淡,效果甚微。当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后,学生们精神饱满、兴致勃勃,变换的画面、多彩的视频和富有感染力的声响等整体化结合,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一个个平凡岗位上的诚信模范人物,不仅让学生们方便快捷地了解诚信的内涵与作用,更在真实具体的视频中看到社会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诚信典范,感受到诚信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向榜样人物看齐,将诚信的品质扎根于心底,并产生将诚信落实于行动的欲望。
3.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对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有着助推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重要阶段形成,因此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教育和引导。多媒体的运用能让“长而慢”的德性培养提速,对德育课程的实施起着助推的作用。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用多媒体引入的励志故事、生动漫画、灵动配音等,都能引发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行为习惯。在人文精神方面,多媒体的介入往往让单一的人格教育变得有形象感、有意境感。如进行“小季布”班级故事会时,在津津有味地聆听完教师对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介绍后,学生们其实很想知道季布的真实模样和生活背景状况。教师相机而动,用多媒体出示了具有诚信品质的季布的线描画与油画的高大形象,画面完整地勾勒了他的生活模样及威武风范,学生们的崇敬之情越发明显。在环境教育方面,校门口的LED屏,滚动播放当天或当周的德育宣传语,让学生在日常活动时,见屏便能警醒自身言行。可见,多媒体运用对德育课程的实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