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景观设计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别墅景观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别墅景观设计

寒地别墅景观设计探究

【摘要】论文首先对国内寒地别墅景观的相关理论进行查阅分析,总结了寒地别墅景观设计的功能及影响。针对寒地城市特殊的气候特征,对公共空间吸引力的影响,分析了北方寒地居住区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即美化和生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愈来愈高的居住环境条件成为首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寒地;别墅景观;植物配置;文化

1寒地别墅景观设计概述

1.1寒地城市概念

其实关于寒地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能通过广大认知的定义。现在我们所说的寒地城市,大致是指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1]它通常包括北半球北纬以北,每年至少有2个月的时间月平均气温在0℃或0℃以下,并伴有阵雪、昼短夜长现象的城市。与我国南方相比,寒地的环境景观形象相对厚重、朴实庄重,但同时也会造成景观设计过于的单一、环境色彩与形态相对贫乏的缺点。随着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生活环境质量,随之而来对景观设计的高要求、对景观设计的日益重视,从而不断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变。

1.2景观设计学理论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到现阶段理论体系已基本健全,景观设计学理论观点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围绕的关系,强调人与土地相协调的关系,这也是景观设计学与古典园林设计的区别。

阅读全文

别墅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摘要:

通过结合别墅区景观设计实例,从别墅区公共空间的交通组织设计、硬质景观设计及绿化景观设计等3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别墅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构建交通安全便捷、促进人际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互融、拥有各种不同交流和活动场所的生态型空间。

关键词:

公共空间景观;交通组织;硬质景观;绿化景观;生态型空间

伴随着中国房地产近20年的蓬勃发展,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房子由一个简单的居住地上升为享受生活乐趣的个性空间。靠近城市边缘,拥有便捷的交通,设有独立庭院及车库的新生代别墅应运而生。别墅按照建筑类型通常可分为: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叠加别墅、双拼别墅、组团院落式别墅等。拥有独立的庭院是别墅区别于普通住宅的最大特点。相较于独立庭院的私密空间,别墅的公共空间也有不一样的景观使命。

1交通组织设计

鉴于别墅占地面积大、容积率小的建筑形式,其公共景观空间更为紧凑,合理组织安排交通动线尤为重要。首先,别墅区内道路应等级清晰。一般而言,交通动线主要包括车行和人行两种,在保证交通安全、便捷、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人车分流。车行道路宽度按照原建筑规划设计的宽度,一般为3.0~4.0…m,…建议采用沥青路面,以降噪减尘;人行道路宽度控制在1.2~1.6…m之间,建议采用花岗岩或者烧结砖铺设,从材质上区分道路等级。其次,交通组织应与景观空间的营造充分融合。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Derk…De…Jonge)提出了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树丛、林中空地等地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人本能地选择在半公共、半私密性的空间逗留[1]。这样既能看到人群中的各种活动,有参与感,可随时参与进去,同时还具有监视感和安全感。因此,在别墅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时应重视边界效应的作用,可通过规划道路与各种边界组合形成凹入或者凸出的空间,为需要逗留者提供舒适的小空间。采用曲线型的园路规划出的绿化种植空间或者休憩平台的边界,为营造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做了铺垫,同时也避免直线型道路的一览无遗和单调呆板。

阅读全文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搭配技巧和艺术运用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建筑设计在优化传统结构布局的同时,对景观搭配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基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的景观组合形态丰富了现代建筑设计效果,通过融入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然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搭配技巧应参考其结构布局的特殊性,不同结构布局下的景观设计搭配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从视觉艺术空间构建的角度出发,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搭配技巧将能够营造更加多元化的环境艺术氛围。

一、 别墅区边界区域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图

现代园林设计中应根据空间结构布局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景观元素,通过立体化的思维优化空间景观组合形态,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空间结构布局。该别墅边界位置采用了半开放式的设计思想,在景观元素的选择方面主要以实体围挡、阔叶树、灌木丛等,在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实现景观元素的合理化配置。同时,图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轮廓构建与建筑主体保持一致,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协调、统一,从而满足建筑设计中对空间功能的相关要求。

二、别墅区步道区域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图

景观设计搭配技巧应能够规避传统设计理念中的艺术短板,从而实现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该别墅区步道区域严格遵守了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在相关技巧的选择方面采用了典型的构景技巧,步道左右两侧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视觉效果,靠近内侧的区域选择了竹子等丰富垂直空间的景观元素,窗口位置的景观设计在视觉空间方面减少了遮挡,为此,该区域外侧景观设计搭配则采用了较为常见的低矮灌木等进行装饰,形成了差异化的空间设计效果。

三、别墅区休闲区域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图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搭配技巧应充分考虑现空间结构布局与功能设定的特殊要求,从而在提升空间视觉艺术美感的同时,使建筑空间的功能得到大限度的发挥。上图休闲区域在边界位置通过铺设实木地板的方式使其在视觉效果上区别于其它空间,并使其成为建筑设计的景观元素之一,提升整体视觉效果。右侧灯光景观设计同样延续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垂向空间的景观社会设计搭配技巧,从而优化了休闲区域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推动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搭配技巧的创新,基于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相关要求,在强调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同时,应深化环境艺术氛围的构建,通过借鉴景观植物、灯光等要素,可以实现对空间景观的优化设计。因此,创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搭配技巧在强化空间艺术氛围、丰富空间景观组合形态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并满足人们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断提高的要求。

阅读全文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

摘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旅游消费人群慕名而来,感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背景下的多重感官与情感体验。在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所砌筑的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充满了地域自然及人文文化风味,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鲜明资源优势。本文将以云南省大理州的喜洲古城为例,探讨该地酒店中的文化景观建筑设计,围绕其设计流程及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大理喜洲;酒店;布局;设计

云南大理州地域文化浓重,其建筑装饰都别具一格,吸引了五湖四海游客前来旅游驻足。当地精品酒店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也别出心裁,在创造系统性、地域文化体验性特色方面思路清晰,为旅游消费群体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体验。所以针对该文化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内容也值得深入研究。

一、大理喜洲基本概况

1.大理喜洲基本概况。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西部,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洲内少数民族众多(占到总人口50%),其中以白族居多,可以视为是白族自治州。大理州自然风光优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这也成就了其地方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近十年来每年接待游客数量都在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18.9%),而游客方面对地方旅游行业内容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对酒店住宿空间与文化景观的品质要求就是其中一点。因此喜洲当地精品酒店也在考虑如何合理结合云南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与艺术特色来设计酒店文化景观,吸引更多游客选择入住。2011年,云南省政府也制定了大理喜洲项目,希望首先为当地准确定位,包括以文化历史、旅游与商业娱乐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园区建设。这其中对地方酒店的建设要求打造精品,拒绝低档次酒店,要走高端发展路线,尤其是打造拥有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特色客栈式酒店,助力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2.地方精品酒店基本概况。本文中所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酒店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喜洲古城,它背靠苍山,面向洱海,整体地势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该酒店背山面海,自然风光秀美,且周边还有大量白族村落聚集,拥有着极为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该酒店拥有4栋建筑,希望将它们根植于白族文化氛围当中,与周遭少数民族村落结为一体,充分展现少数民族的文化景观设计风韵,并基于现代手法实现酒店文化升华。

二、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流程

1.设计思路。该酒店在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上强调个性及文化品位突出,希望在空间创造与设计方面做到大胆创新,将酒店文化景观根植于白族文化体系中,强调与周边白族村落的有机融合。由于该酒店由4个单栋建筑组成,所以在文化景观设计方面拒绝以大型高端商务化路线为主,应该强调“化碎为整”基本原则,在设计中尽量拆分小体量,最终形成完整的系统整体结构,为建筑院落铺开层次,做到建筑彼此间的相互渗透,并注重建筑整体体型的凹凸与高低错落,保留原址风韵。在酒店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整体布局方面,采用了本土院落式布局,保留传统生活空间感受。在单体平面布局方面保留传统白族民居院落中的“三房一照壁”布局设计特色,将传统的拥有白族风味的花格木、族群特殊图腾、白族木等等工艺雕刻图案展示于建筑的墙壁和天花板上,为游客带来天衣无缝的完美洱海度假体验。在建筑装饰方面,也采用了材质与颜色都相对直观的白族文化元素立面设计,强调简约轻巧,与周围村落白族传统民居遥相呼应,其拥有横向纹理的片墙组合结构也打破了传统呆板的建筑整体高格调,使得民族文化景观更更加轻盈。而等高院墙的设计也增加了酒店私密感,就地取材的材料让其更有亲和力,在情感上实现了建筑本体与民族特色的完美传承。2.设计流程。2.1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总体布局。该酒店所设计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园区总面积为49808㎡,其中有48%的区域为水域,这一天然景观带设计希望将酒店包围,营造酒店水域文化特色。在园区内还有移动不可拆除的老式建筑,它属于保护建筑,所采用的是“三房一照壁”组合规划,它位于酒店前区部分,为酒店门面带来了古色古香的厚重历史感觉。老式建筑后方便为酒店主建筑区与餐饮区,具体来讲自动向西分别为:精品酒店区、别墅区以及餐饮区。三片区域都按原有建筑进行重新定义,挖掘其内里的白族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但在改造过程中还保留原有院房肌理。以餐饮区为例,它就从别墅区依水域区延伸,形成了餐饮区中心水院,可以看到整个区域都贯穿水景线索且还有继续延续之势。其中中部的餐饮区主题还以白族传统建筑为主要特色,整体建筑平面布局极富韵律,在配合景观道路走向后更强调景观设计节奏变化,最终实现餐饮区域与水域区域的疏密对位,让餐饮区彻底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提升游客的用餐品位体验。在西面是酒店别墅区,它的文化景观设计采用整体立面改造,将原有的浅白色色调改为灰色,使其融入到整体建筑群落中。别墅区仍然以大片水域为背景,在景观设计方面采用了草地配合砂石路径结构,整个搭配简洁轻巧,为游客铺设了一条游嬉休闲的参观路线。在别墅区的文化景观设计中,还加入了大量的白族木雕在道路两旁,而别墅建筑本身也基于白族土建筑进行完善更新,它充分沿袭了白族传统的民居空间形制,希望在二维空间维度中融入更丰富、更具有深度的变化,保证内向小尺度院落空间的有机组合过程,配合院落与坡屋顶形式设计思维逻辑来有效调整院落间建筑的基本功能空间。如果从远处山坡上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别墅区的所有院落,它的多重路径、庭院与边界结构设计相当巧妙,创造了多层次的外部空间,给人一种“借景透景”的透视性感觉。从项目的总体布局来看,“静思精舍”即是其核心,因为在酒店建筑主入口所围合成的外向院落在交通构造方面深度偏小,但该酒店为其进行了扩建改造,希望满足酒店人流与集散出入环境要求,让该场合更加实用,更能满足酒店中的游客的生活习惯。在进入入口后,就是酒店的主体文化景观院落,它用院墙与花窗形成隔而未隔的隐形屏风效果,当游客进入主入口后,就可以在曲折路径上感受酒店的文化景观设计,空间体验感极其丰富。在花窗设计方面,其整体体量偏小,符合白族低于特点,而院墙建筑在“力场”方面有所延伸,一直延伸到院墙基础外部,为酒店景观设计构建了三层建筑空间结构,而且院墙在垂直面上还额外增加了两个空间层次,使得院落景观的空间观赏角度更加多元化。2.2建筑材料色彩设计。在该酒店中,酒店建筑的文化景观设计强调色彩搭配民族化,它采用的是白族传统的黑色、白色与灰色混搭基调,在建筑木构体上采用了暗红色,体现一种复古感觉。在建筑外表上所采用的是灰色、白色与蓝色,象征苍山洱海的大山水格局,实现与白族文化的一脉相承。别墅区的建筑上则采用了青砖镂空排布布局,其空洞大小存在变化,在材料提炼与简化方面做到了合理处理,在保留传统建筑符号语言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对现代化建筑文化特色的放大,也实现了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上的中古合璧。

阅读全文

工业城生态绿地景观规划

 

1区位及规划背景   1.1区位背景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西部、“环新疆经济圈”内,距库尔勒市约541km,距喀什约466km,距和田约552km,距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约530km。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位于阿克苏市东南部,距市中心10km,处阿克苏南工业园区。阿塔公路和纺织大道是纺织工业城与市区的快速连接通道。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距机场17km,对外交通有314国道和南疆铁路。   1.2文化背景   阿克苏市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龟兹文化是多种文化融会贯通并结合龟兹人文特点、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综合体。其文化特征主要是兼容并蓄的古佛教文化、佛教石、窟壁画、石窟题记、乐舞、戏曲、文物、诗词等。多浪文化一直以民间的形式存在着,主要表现在歌舞方面,南疆少数民族风情,被誉为“歌舞之乡”。   1.3现状资源分析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为“林-水-城”格局,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周边众多的旅游资源。耕地优势为全市耕地面积5.2万hm2,人均耕地面积2733.33m2。农产品丰富,尤其是棉花,具有“中国棉都”和“中国长绒棉之乡”;森林优势为森林面积4.6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0.3%;穿城而过的多浪河对城市建设具有不小的推动作用。但区域发展也有多项瓶颈,如新区景观体系分散、没有形成绿色生态网络、缺乏对现状森林资源和水域资源利用、原总体规划缺少用地性质之间的联系。   2规划规模及目标   规划规模为从2010~2020年完成600万锭纺织总规模;规划面积为54km2;规划人口为产业工人和通勤人口20万人;城市功能分区为生活配套区、棉纺加工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物流仓储区、综合商贸区、针织加工区、生态林区。规划目标为致力营造以自然林水为背景,以多浪文化为底蕴,以纺织经济为引擎,集工业发展、休闲娱乐、康体养生、生态居住、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工业新城。形象定位为以林水城市为依托,营造中国西部生态工业新城。市场定位为立足南疆、拓展西北、望眼全国。发展战略为贯穿绿色生态网络,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营造多浪文化特色,再造水与沙的传奇。   3规划概念阐述   阿克苏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设计用纺织文化的纺织肌理及道路路网的横纵肌理相结合,来体现“丝路”之寓意;用植物的绿色斑块和纵横交错的水系来体现“花雨”的内涵;规划设计以“丝路花雨”为设计主题,彰显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纺织文化”魅力。中心商务轴、文化大道、清凉湖公园、社区运动公园为一期启动区设计区域,设计紧扣“丝路花雨”主题,采用流畅及飘动的丝带形式来体现水系的柔美与灵动,用“盛开的棉花”抽象形式来诠释清凉湖公园的深刻寓意,用一片片洒落花瓣的清新与动感来描绘文化大道、中心商务轴、社区运动公园的活力与繁华(见封四彩图1)。   4绿地系统规划及方案特色   在区域景观规划的尺度上,选择性传承地方文脉并尊重场地属性,创造性的提出“丝路花雨”的规划理念,将区域内的水系、绿廊、绿色斑块有机整合在一起,并有效对接周边业态,努力实现其产业升级。一条环形的绿色慢道系统,显示规划对生态宜居、宜业的人性思考。对原有规划的调整为:将居住用地给予置换,使居住用地邻近商业、公共绿地,避免工业、铁路对居住区的干扰;将商业轴周边增加居住用地,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商业发展;将现有的尽端路贯穿,使纺织工业城区道路系统更为完善。绿地系统以“两轴、一廊、多节点”为框架体系,两轴即为中心商务轴及滨水大道轴;一廊为慢行休闲廊;多节点即为清凉湖公园、铁路防护林、清凉湖公园、农业观光园、科普文化园、生态防护林。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树木和果园,采用绿色板块与绿色廊道的联系,形成绿色生态网络,使产业园区成为具备完善的绿色网络系统、便捷的交通组织系统、可达的公共开放空间和集果品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工业园区综合体(见封四彩图2)。   5景观设计中主题概念的表达   5.1清凉湖公园景观设计   清凉湖公园位于纺织工业城纺织工业大道西南侧,设计规模约为142万m2,其中景观用地面积117.5万m2(含水域面积),非景观用地24.5万m2。由高端商住开发区和公共休闲活动区组成(见封四彩图3)。高端商住开发区位于公园西、北两端,主要分为:星级酒店区、滨湖别墅区、花园洋房区。其中星级酒店区以宽阔大湖面为景观前景,彰显了简洁、尊贵与大气的氛围;滨湖别墅区创造性的将湖泊水系引入其中,潺潺溪涧萦绕其间,增添了别墅临水、观水面的多样化感受,实现了场地利用最大化,最大程度挖掘了场地的商业价值;花园洋房区滨湖而建,建筑错落,散点式布局,使景观视线向湖面渗透与延展,促进了地块的价值提升。公共休闲区主要分布于公园的东、西两侧,主要功能区包括:“胡林沙洲”岛链区、公园入口展示区、生态绿岛区、滨湖康体健身区、森林观演台、儿童游乐台地园、文化艺术展示区、婚礼庆典体验区。设计旨在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市民对各类活动空间的需求,使服务人群多元化,实现绿色公共资源的共享最大化。其中“胡林沙洲”岛链区位于清凉湖公园的中心地带,作为公园的核心景观、各功能空间的视觉焦点,岛上种植大片胡杨,体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精神,其沿袭并传承“丝路花雨”的地域文化主题。湖岸轮廓设计来源于“盛开的棉花”,与设计主题充分融合(见封四彩图4)。在规划设计形成主要2大分区的同时,一条环湖绿色慢行步道的设置,使清凉湖公园高端商住开发区与公共休闲活动区形成了统一的景观有机体,相互依存。高端商住开发区以公共休闲活动区为景观依托,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而公共休闲活动区又因高端商住的适度有效的设计开发,提升了景观的层次和品味,两者共同将清凉湖打造成为集产业升级开发、高品位绿色空间共享的滨湖景观典范。#p#分页标题#e#   5.2中心商务轴景观设计   中心商务轴即为纺织工业大道,设计规模约为33.8万m2,长2.3km、宽147m,道路用地88m,道路两侧即为临街商业,与工业用地之间用50m宽防护林带相隔离。此处的景观设计以“纺织、丝绸、飘带、花瓣、艺术、商业”为设计元素,充分契合“丝路花雨”文化主题。道路标准段主要设置花雨广场、树阵休闲广场、商业停车位、喷泉广场、绿化隔离带、地下通道入口、地下通道采光井等以解决道路的通行、商业街城市展示界面形象、商业内街人行购物休闲等功能(见封四彩图5)。花雨广场平面形式采用“飘落的花瓣”及“舞动的丝绸”为设计元素,采用花瓣形的种植池、景亭、铺装形式,舞动的丝绸般流线圆滑的线条,紧扣设计主题,起到疏散交通及提供休闲赏景的作用。道路断面采用“四板五带式”,机动边道、非机动车道、人行商业内街之间采用足够宽的绿化隔离带进行隔离,保障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通行安全,并为人们提供舒适休闲的购物、休闲、观景空间。此设计方案合理安排道路界面与城市商业界面功能布局,主题鲜明、功能合理,是处理临街商业与道路景观的设计典范。   5.3文化滨水大道景观设计   文化滨水大道两侧绿地分别为74m及29.5m,全长5.7km,设计规模为58.9万m2,道路红线宽度64m,道路两侧绿地中现状有110KV和220KV高压电线塔,设计中应遵循树木枝条、人的活动与高压电线塔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以确保用电安全及人身安全。设计采用纵横交错的纺织肌理花田来体现纺织文化的主题(见封四彩图6),道路北侧由1条贯穿道路始终的规则水系及规则有序的矩形树阵与错落交错的花田共同营造色彩斑斓、规整有序的亲水道路景观,沿水系局部设置观景休闲平台,提供行人可赏、可憩的休闲空间。路南侧绿地稍窄,设计了与路北侧相呼应的花田,形成统一感及秩序感极强的道路景观。阿塔公路为城市形象大道,文化滨水大道与阿塔公路交叉口为文化滨水大道的形象入口,设计采用“七彩琴弦之源”为设计理念。七彩即七色彩虹,红紫色寓意为光芒,橙黄寓意为丰收的麦田,绿色寓意为茂密的森林,蓝青色寓意为清澈宜人的水岸景观;七彩与琴弦纤细、缜密肌理,共同编织七彩纺织纹理。入口设计采用七彩纺织纹理,运用七彩喷泉广场、九宫格柱阵、纺织纹理的绿篱色带、开放空间、树阵通廊、生态林地等共同营造开敞、大气、功能合理、主题鲜明的道路形象入口空间(见封四彩图7)。除以上3个重要设计区域外,社区运动公园、慢行休闲廊、科普文化园、农业观光园、生态防护林等,共同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一个集工业发展、休闲娱乐、康体养生、文化底蕴浓厚、生态居住、农业观光于一体工业新城。   6“丝路花雨”主题的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以“丝路花雨”为设计主题,种植空间按景观框架设置相应的种植空间形式,在核心景观区域用纵横交错的织锦花田、花瓣形、流线形丝绸种植形式来充分体现“丝路花雨”的主题。农业观光园依托苗圃、现有果园以及地域产业特点,利用阿克苏大枣、苹果、核桃、香梨等果木优势,拓展蔬果嘉年华生态农产及商业。生态防护林用防护林带、果林、沙漠高尔夫共同营造生态、经济兼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生态防护屏障。树种选择抗性强、耐盐碱、防风固沙效果好的乡土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适当增加植物种类,采用复层种植模式,以达到物种的多样性;适当增加常绿植物比例,提升冬季植物景观;增加抗性强宿根花卉种类及彩叶植物、水生花卉的应用比例,延长景观的时序性。沙化严重的区域,采用防风固沙措施,以达到先绿化后美化的效果。基调树种采用乡土树种新疆杨、红叶杨、白蜡、旱柳、榆叶梅、紫叶李、紫荆、樟子松、油松等,点缀体现新疆特色的树种胡杨等,以达到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及体现植物地域特色。   7结语   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生态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充分挖掘现场内丰富的耕地、森林、水资源及当地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丝路花雨”为设计主题,采用流畅及飘动的丝带、“盛开的棉花”及“一片片洒落花瓣”来彰显工业城景观系统“纺织文化”魅力;以多浪文化为底蕴,以纺织经济为引擎,采用绿色板块与绿色廊道的联系,使产业园区成为具备完善的绿色网络系统、便捷的交通组织系统、可达的公共开放空间和集果品生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工业新城,用设计的手法谱写了一曲曲关于人与工业、人与纺织、人与自然之间的华美乐章。

阅读全文

新中式景观在商业地产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通过分析新中式景观设计所表达出来的理念,和它独具一格的设计手法。对新中式景观在商业地产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并与传统民居相结合,让传统民居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新中式景观;传统元素;新材料;色彩应用

0引言

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衍生而出的,它的理念不仅超前,还顺应了当前时代的潮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一种基于现代性的全新演绎,具有传统文化的风采和特色。它是历史积淀的文化里的精华,天衣无缝的与现代化建筑景观风格结合在一起,具有新时代的感觉和气息,并在审美日益提升的环境下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1]。

1如何定义新中式景观

新中式景观在于新,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它风格的独特性。新中式景观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精华,并与西方的传统文化不断地相结合,它诞生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正如大数据的依据,新中式景观继承发扬了我们中国的审美风格,因为在过去和现在都没有这样的景观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将西方文化里的超前艺术观念与中国的传统元素相互采取对方的长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会发生一种新的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全新的景观设计的形式。它是我们不同文化结合的成果,是现代文明的结晶,在未来发展的流行趋势里,新中式景观会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它既能保留原先房屋的模样,又能设计出人们内心中满意的园林生活。

2新中式景观在商业地产中的设计特征

阅读全文

风水理论中现代生态景观设计论文

一、风水景观具有朴素的生态思想

1.风水景观文化底蕴丰厚

我国古人认为,风水理论就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也就是自然环境的运动和变化规律,采取顺应自然、符合自然之道的居住与生活方式,就会获得人生的和谐美满与平安快乐。中国是礼仪之邦,一向讲究“和”,凡事追求吉利,生活期盼持久祥和,所以,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和”为贵,追求和谐美满。而风水理论就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理解并人为地加以控制、迎合、引导、利用,从而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证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这是人类世代不懈追求的生存目的,也是人类生存文化的根基。因此可以说,风水景观实际上不仅具有朴素的生态思想,也是一种附带了人类环境意识和活动形态的文化景观。文化背景是景观环境形成与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表现在人文景观环境上。景观环境的形成与其所处文化背景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文化塑造景观,景观又反映着文化。中国的景观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风水景观文化,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特色。风水理论既是中国传统景观文化的表达,也是中国特色景观的最基本的要素及文化渊源,具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

2.中国传统建筑与景观环境中风水布局的生态思想

在我国诸多传统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设计中,人与环境常被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建筑和环境是和谐共生、荣辱与共的,个人的兴盛与衰亡与其所处环境的风水布局密切相关,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思想。安徽歙县宏村的景观规划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宏村水系由两处水源形成,即地表水与地下水。不仅在理论上遵循了中国古代的风水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也显现了非常科学的一面。村内的月沼和村外南湖形成了“阴阳”二水,这两个水系互为补充,相互调节,使宏村的供水系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既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涝灾害,又可以保证水质洁净。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而世代居住宏村的汪氏家族,历代人丁兴旺,才人辈出,与这良好人居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二、风水思想具有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这一思想恰恰包含了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内涵和设计原理。现代景观生态学思想强调要以自然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风水景观格局,讲究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共生共荣,实际上是对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具体体现。风水理论的理想景观是“藏风纳气”,意即寻找生命之气,存续生存能量。这种有生气的居住环境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生机盎然之地。这种风水景观也可以通过利用人工造景,规划设计出水景方位、水势大小、水流方向,同时有机规划和利用居住区道路分布和走向,以达到风水学中的理想山水区位环境,使人在其中可以产生各种有益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思维清晰敏捷,身心愉悦健康,创造力也格外活跃。风水理论认为,住宅室外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摹本来构建的、人为形成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将自然因子运用到人为环境之中,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居住区景观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住宅建筑、环境、道路、交通、给排水系统,是一整套的环境与场地的设计,和建筑的概念不同,和园林的概念也不能混淆。因此,运用传统的风水理论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将传统景观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就可以营造出自然、宜人、生态的居住区景观环境,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阅读全文

风景园林设计问题分析(4篇)

第一篇:风景园林设计用地问题分析

【摘要】

针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分析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一般内容,并根据当前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用地问题处理的基本思路进行论述,得出地势平坦园林、傍水园林等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用地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用地

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景观环境不协调等问题,不仅增加了园林建设总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对当地风景园林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园林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最基础环节,在合理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土地问题,需要做好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最终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

1对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