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表演艺术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传承和发展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强,西方文化和日韩文化不断输入,学生开始对国外文化产生兴趣。学校和社会必须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本文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政府的主导作用、民间艺术家的宣传和音乐教师的教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还能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和发展。传统音乐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依靠音乐教育家的坚持不懈才能实现。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现状
(一)传播力度不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更是瑰宝。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了解过少,而被国外流行文化影响较深,所以不了解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由于了解的人少,传播的范围就小,传统音乐的传承很多是靠民间的心口相传,没有正规的体系和方式。在现代教育中,除非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才对传统音乐有一些了解,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只能依靠平时音乐课上教师的教授,这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有兴趣的学生来说,缺少了学习的途径和方式。
(二)审美性不足
虽然现在社会和学校都提高了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但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落实到位。审美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层面和价值判断往往取决于其的审美能力。在进行传统音乐的教授时,很多教师还是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传统音乐的鉴赏和学习。
二、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建议
皮影戏表演艺术的现状和传承创新
【摘要】皮影戏是一门涵盖戏剧、音乐、美术、绘画、雕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在长期发展中,皮影戏表演艺术虽然吸纳多元文化之长,追求创新与现代化演进,但多元文化与娱乐方式对其发展仍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基于此,本文以皮影戏表演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分析皮影戏表演艺术现状与传承困境,重点从技术、产业化与传承人培育保护三个层面探究皮影戏表演艺术的创新传承路径。
【关键词】皮影戏;表演艺术;现状;传承创新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皮影戏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囊括戏曲、舞台、绘画、雕刻、音乐与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是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之一,它见证了历史的演进,吸纳了多元艺术文化之精髓,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生活信念。但在城镇化建设、多元文化冲击之下,皮影戏表演空间收窄、受众分流、传承受阻且市场化前景惨淡。为传承与弘扬皮影戏表演艺术,探寻其多元化传承创新道路迫在眉睫。
一、皮影戏表演艺术特色
皮影戏表演艺术历史悠久,是一门以白色幕布、皮影造型为物质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原始图腾文化,体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与审美价值。综合来看,皮影戏表演艺术具有平面化、夸张化与戏曲化的特色。首先,皮影戏表演艺术是平面剪纸艺术要素的艺术化体现,以白色幕布所展现的人物形象与动作路线无前后之分,只有上下之隔,人物的头像多为侧面,这是因为在灯光的映衬下侧面的头像更能体现出人物形象的面部特点,从而展现剧情。因此,皮影戏表演艺术是以剪纸影像造型为核心的平面化艺术[1];其次,在皮影制作阶段,艺术工匠们善于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体现出对人物形象的内在感知,如头与身体尺寸的夸张比例、手臂过膝以展现人物的伟岸与高大、色彩的夸张对比与递进以渲染氛围等。不仅如此,皮影戏表演中人物的行动路线也极具夸张色彩,虚实相生的表演艺术带给人们别样的审美体验;最后,皮影戏表演艺术深受我国戏曲文化的影响,借鉴了戏曲人物的扮相、题材及音乐,带有极强的戏曲韵味。
二、皮影戏表演艺术现状及面临的传承困境
皮影戏表演艺术原本是我国群众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都少不了搭台唱影,大大小小的皮影戏表演班子比比皆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皮影戏表演艺术甚至远播海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但伴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前社会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人们的娱乐方式更为丰富,皮影戏表演这种平面化、传统性的艺术逐渐与当代审美观念脱节,其传承与发展日渐式微[2]。当下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加快,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创新提上日程。借政策东风,皮影戏表演艺术慢慢复苏,重现于人们的视野。但当前皮影戏表演艺术的传承创新依然面临着表演空间狭窄、呈现形式滞后,发展模式单一、产业体系缺失,传承人匮乏、传承活力待提升的现实困境。
声乐表演课程革新及实施
作者:李玲 单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音乐教育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声乐教学与表演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语言、音乐和情感于一体的综合性强的表演艺术。声乐教育中融入创新教育,使普通高校大学生了解声乐艺术的特点,掌握演唱的技巧和规律,并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意境中学会发现美、体悟美、创造美和传播美,全面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创新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在普通高校从事声乐选修课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毕业于音乐院校,他们经过多年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的学习,在唱法、作品和舞台表演上形成了一套学院派声乐教学的路子。然而,随着普通高校90后大学生的增多,他们的成长背景和心理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其对音乐的理解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于他们大多数对声乐的认知和喜爱程度不同,面对声音技巧训练、古典艺术歌曲赏析与演唱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从而渐渐失去原有的学习热情。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声乐表演艺术课程(以下简称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教师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特点,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分类教学、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团队互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艺术理论的知识性、声乐演唱的技巧性与青春活泼的时尚性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交替参与演唱、创编、欣赏、思考四种艺术内容,②创造轻松、和谐又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分类教学。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同,对声乐表演艺术课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如果课程教学内容是“一刀切”或者“齐步走”,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懈怠的情绪,课堂气氛容易沉闷,教学效果不佳。上课伊始,教师在全班学生中做课程调查问卷,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认真归纳分析该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演唱方法时,将B-box、R&B、摇滚、Acappella、戏歌等新鲜元素引入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激情,塑造个性化的演唱风格。为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通过竞赛、展示、自荐等途径,选拔演唱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将其组成演唱组合或个人独唱,推荐参加校外演出。对演唱一般的学生采取鼓励式教学,选择难度适中的曲目,帮助学生树立演唱自信心,并鼓励他们将舞蹈、朗诵、曲艺、书画等特长与音乐有机联系起来,创编新颖的表演节目。此外,还设立课程理念标识、节目单、课程展板海报设计、晚会编导和晚会服务团队等项目,让艺术设计、统筹协调等方面突出的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化、具体化,需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审美器官,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把他们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声乐表演艺术课程以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专业教材作为训练教材,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在多媒体课件中嵌入练声曲音频片段,指导学生跟随光盘中富有律动感的练声曲进行热身准备和嗓音训练,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明显提高。课程在教务BB系统网络平台上开设作业与互评版块、声乐表演、流行趋势等主题论坛。在这里,学生录制和上传演唱曲目的音频作业,交流学习体会和表演经验,展示团队风采,教师在网络这一虚拟教学方式中能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学生需求。
3.团队互学。德国音乐教育学家君特•克莱南认为,音乐课需用更多的小组活动和类似项目的活动加以替代,学生在思考、理解和合作中学习音乐,并不断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声乐表演艺术课程实行50人小班教学,采用团队式和项目式管理模式,引入团队竞争机制。按照乔恩•卡岑巴赫的“团队管理”法则,全班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团队,平均每队人数在10人以内,且不少于7人。团队中每名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各有所长。他们以团队为单位参与课堂教学和课余训练,共同参与项目的策划、排练与表演,这样既克服了紧张羞怯心理,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巩固了音乐知识。
表演艺术在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运用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行,新课标已深入人心。新课标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性学习就成为了探究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表演艺术在探究式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希望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式教学;表演艺术
近年,表演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逐渐兴起,如何有效的将表演艺术恰当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力求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与表演艺术巧妙整合,促进教学课堂有机发展。
一、表演艺术的运用背景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可塑性很强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文字不是简单的组合和堆砌,在不同的语境和环境中同一个字词表达的意思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具有很丰富的涵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中,朗读是最常规的教学方式,虽然还有播放教学视频和简单的小游戏等辅助的教学方式,但对于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缺乏语感和语言积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很难理解和感受得到文章和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大多需要课后反复的练习和运用才能较好的接收,因此在语文教学任务里,学生的作业量非常大,大量知识性训练和重复性训练的作业非常的多,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感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获取,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体悟,但通过潜移默化的反复练习,其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语言运用的情境,让他们在互动和参与中获取知识和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表演艺术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探究式教学也引入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辅助教学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运用为中心,老师把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和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玩是孩子的天性,表演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因为艺术表演具有强烈的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合作与参与性高,能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语文课程是一门可塑性很强的学科,艺术表演在语文课程的教学里能得到充分的运用,教师可以把学生对表演艺术的自觉投入因势利导的引导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例如:在语文课程的课文朗读中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同时要求将人物的感情、语气和性格读出来,这其实就是表演艺术的运用。表演艺术中的吹、拉、弹、唱、跳总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潜能,比如朗朗上口的儿歌跟着唱上几遍就能记得住,欢快的舞蹈跳上几遍也能跟着跳上一段,动画片里经典人物形象说过的台词,孩子在课余的角色扮演中都能倒背如流,这就是表演艺术在孩子们自主学习过程中最明显的效果。表演艺术在语文的探究式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中,创设字、词、语句和文章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揣摩、分析、理解和运用课文知识和学习目标,让他们通过艺术表演的方式,将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演绎,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编排,不仅提高会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
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分析
【摘要】
本文在回顾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取得的成果的前提下,针对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的自然衔接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歌剧表演进一步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丰富了民族声乐教学内容,是民族歌剧艺术的多层次化表现,是表演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借此希望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以促进我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事业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
歌剧表演;民族声乐教学;自然衔接
一、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成果回顾展示
改革开放促进了文艺体制的不断变革,加强了民族声乐专业在高校的课程开设与体系建设,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正以其蓬勃生机不断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在文化艺术中风姿别具。近几年,民族声乐艺术事业建设越来越受到相关文化部门以及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视,为将我国民族声乐人才综合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在相关文化部门的支持下,高等艺术院校频频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举办各种民族声乐大赛,为民族声乐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并涌现出大量高水平人才,全面反映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对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工作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经验累积,不仅取得卓然成绩,同时教学体系也逐趋于科学系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诸多如刘辉、金铁霖等[1]这样的民族声乐教育家通过在教学工作中孜孜不倦的探索,总结出一套全新而富有个性化的教学经验,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民族声乐艺术家,为民族声乐事业翻开辉煌篇章做出了贡献,展示出了以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己任的艺术品格。此外,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家频频亮相于国际高端音乐舞台,向世界完美演绎出我国这一艺术形式的风采,且受到各方肯定与赞美,这不仅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弘扬与传承有积极影响,而且还在歌唱及表演技巧方面对实现与西方的融合有促进意义[2]。民族声乐教学应与时同步,适应社会文明进程发展需求,将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综合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追求目标,而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便是要将歌剧表演自然衔接入民族声乐教学中。歌剧作为声乐艺术中的最高表演形式[3],较之纯粹的音乐独唱,其表演性很强,因为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服装搭配、场景设置方面,歌剧都涵盖全面,更富于特色。因此,将丰富多彩的歌剧表演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可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歌剧表演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
滑稽戏表演艺术思考
【摘要】滑稽戏是一门笑的艺术,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多年来,滑稽戏的足迹不仅踏遍了江浙沪地区,更是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飘洋过海,向世界展示了传统戏剧的独特艺术魅力。滑稽戏如何赢得观众的认可和笑声呢?这就取决于滑稽戏的表演艺术形式。本文探讨了滑稽戏的起源、形式、表演功课,并联系自身实践的表演生涯,探寻滑稽戏表演艺术的真谛,“真情实意、轻松自如、收放得力”是滑稽戏表演艺术的关键。滑稽戏表演技能的提升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舞台和实践。
【关键词】滑稽戏;表演艺术;表演功课;真情实意
一、滑稽戏的起源和形式
(一)滑稽戏的起源
滑稽戏貌似西方中世纪的世俗剧,文艺复兴后的闹剧,但滑稽戏是种高超的表演艺术,而非快餐文化,也不是日本自我丑化的谐星或西方马戏团中的小丑。它有一定的门槛,需要过硬的自身条件,滑稽戏演员要能学习南方各地方言和地方戏曲。好的滑稽戏演员多才多艺,浑身是戏。滑稽戏演员是把创造笑料当做自己的使命,于嬉笑怒骂之中透出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笑声里倾注耐人寻味的各种社会体验。观众把滑稽戏看成使人开心的表演艺术,行家们把滑稽戏称作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期在创作剧本时,剧作者对某些具体情节在结构上作了特殊安排,往往有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表演手法有“因小失大”“出尔反尔”“看错人头吃错药”“张冠李戴”“自搬砖头打自脚”“正反错位”等等“套子”。到如今,滑稽戏的创作更注重人物和生活。在运用“套子”构筑情节、制造笑料时,剧作者和演员已作了许多新的探索,在滑稽戏的创新、发展中下了功夫,以符合人物性格、贴近真实生活为标准,来构筑滑稽戏的情节,深入挖掘人物的喜剧性格,引发喜剧冲突,发现喜剧要素,包括台词、语言的喜剧性,还有对舞台表演运用适度夸张的手法。用喜剧性的情节、喜剧性的人物个性、喜剧性的语言来构成滑稽戏,这是滑稽戏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滑稽戏的形式及分类
滑稽戏是上海一带的汉族戏剧剧种之一。起源于苏州,现主要流行于上海及周边吴语地区。如今为了让人们对滑稽戏有更多地了解,也会加入北方的语言特色,表演形式类似北方的相声和小品;还加入对其他地方语言的模仿,如山东、广东、四川及东北方言。滑稽戏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多采用幕表制,演员可即兴发挥。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而成的,如《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优秀滑稽戏传统保留剧目;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主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第三类,是从话剧、戏曲、电影剧本移植改编而来的,如《苏州二公差》《好好先生》《西望长安》《万无一失》《天罗地网》等;第四类,是根据外国剧本改编,如《活菩萨》创排成滑稽戏后,连续演出并满座达到1年9个月之久,创自有滑稽戏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纪录;第五类,是根据现实题材创作的新剧目,如《阿混新传》《满园春色》《路灯下的宝贝》《复兴之光》《妈妈不要哭》《顾家姆妈》《毛脚媳妇》《土裁缝与洋小姐》《多情的小和尚》《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等。
声乐表演在主持类的价值
作者:卢丽萍 单位:钦州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范畴内极为重要的一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是声乐,声乐贯穿全部音乐发展史,现今仍在蓬勃的发展,中国古代一直倡导“竹不如肉”的声音概念,现今,声乐被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声音”,这一切都表达了人们对声乐的无限热爱。声乐之所以拥有这无穷的迷人魅力,那离不开其本身所具有的人声独特、语言美妙、情感丰富三个审美特性。“在声乐教育中,声与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声音技术是感情表现的坚实基础,而感情贯穿和发展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通过声情并茂的歌唱创造,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形式与内涵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所产生的美的声音、美的品味,由生理快感而升华为精神的审美愉悦”。而主持与播音专业在教学中,运用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功能,结合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特性,势必会产生美妙的效果,笔者认为,声乐表演艺术对播音与主持专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启发与辅助作用。
培养声乐创造性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歌唱艺术可称为感觉艺术,教学上很多抽像的理论与实践描述,促使声乐学习者必须具有正确的歌唱思维。而“思维是最复杂的认识过程,如果说,知觉是客观现实的一元化反映,那么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的高级反映”。对演唱者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声乐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完成声乐教学目的的重要步骤。艺术是需要创新精神的,这也是该艺术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所在。在如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里,雷同的艺术将被观众所遗弃,社会所淘汰,播音与主持专业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思维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什么专业的教育,它的最终结果,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教育家,关键在于培养受教育主体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教育才具有与时代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强大优势。
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就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讲,声乐课必定为其重要的专业课。学生从高校的声乐专业毕业后,他们必须在理论上充分掌握声乐基本知识与技能,才能满足声乐表演或教学的工作需要,才可以独立进行工作。所以,声乐课作为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的地位是毋庸置疑、不可动摇的。但就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声乐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唱歌,而是为了让其本身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的提高,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才。嗓音虽然是他们的重要工具,但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面对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求人们身上必须拥有更多的技能。笔者在亲身教学实践中,首先从了解演唱的基本要素、运用基本要素进行简单的歌唱,再者就是了解国内外声乐经典作品,通过图、文以及音像等资料进一步了解声乐表演艺术,最后训练学生能够在歌剧作品中发现自身的创造力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作品,阐述导演创作意图,通过声乐、语言以及表演三方面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艺术作品然后进行综合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以综合或者专题性晚会进行。由此可见,声乐表演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适应社会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声音训练的相通播音与主持专业与声乐表演最重要的相似点就是都使用人的声音作为主要工具,所以关于声音的训练就将成为两者关系的重要因素或者说相通之处了。声乐课中,对声音的训练,主要是对练习者进行歌唱腔体、气息、共鸣、咬字吐字以及歌唱时放松的发声状态等一系列发声技能的学习、养成过程,以使练习者能有效地扩展音域,获得连贯、流畅、明亮、纯正且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演唱各种声乐作品,满足各种情感表达的需要。播音与主持专业,使用的声音虽然不像声乐中的声音那样,但也不同于平常生活中的说话声音,所以对于声音的训练,同样提倡与声乐课中要求的声音一样,声音必须明亮、流畅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要获得这样的声音,那就必须要遵循科学的练声方法。气息是获得好的声音的动力及基本,现今声乐界基本推崇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首先,全身放松,用口鼻同时徐徐地吸入空气至肺叶底部,使横隔肌下沉,这是胸廓扩张,两肋向两旁伸展,横膈膜下凹,以扩大肺的气容量,小腹微向内收,这时便感觉在腰间有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丹田之气”,这种力量的形成是需要横隔肌的下沉和下小腹的微收,通过上下力量的对抗造成的气息的支持点,建立在这种呼吸法上发出的声音是结实有力的”。播音发声的特点在于语言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声音朴实明朗,色彩丰富能变化自如。鉴于播音发声的这一特点,生活中最普遍的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都不能满足和适应播音专业发声的需要,而歌唱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却能很好的帮助播音这一需求。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即使生来很好的声音也都应该加以声乐训练———不仅是为了唱歌,也为了说话。”由此可见,就算是更贴近生活中说话声音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也需要科学的声乐训练来达到或者提高其专业水平。因此,在播音与主持中都要用到声音的训练。
舞台表演的借鉴播音与主持专业,“就播音而言,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时事新闻节目播音(如新闻联播等):另一个是专题性质的新闻播音(如财经新闻和体育新闻等),而就主持而言,目前大体上划分为访谈节目主持、综艺节目主持、娱乐节目主持、少儿节目主持和文艺节目主持等几个类型”,它们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播音主要用声音传情,主持主要依赖形体和神态表情达意,但两者都建立在声音的基础上,并又共同具有表演艺术的成分。声乐表演与播音与主持同样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舞台。对于两个都用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那他们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从舞台表演的形式上说,声乐舞台表演包括肢体、语言、手势、眼神等,而播音与主持专业,在舞台上,主持人除了用语言与观众交流外,也少不了眼神与手势等交流,也只有融进这些舞台表演因素,主持人与观众才能更为贴近,主持人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容能让观众更好更快的认识并接受。比如手势,“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演唱,自然离不开手势的表演。因为手势是人类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不仅能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势,而且能为形体造型”。而作为主持人,手势更多是辅助说话内容以引导观众认识事物的作用,但在主持中往往离不开它,特别是在综艺类主持或者少儿节目主持中,加入了手势,让主持人的语言更为生动了。笔者认为播音与主持与声乐表演都应运用美妙的声音以及“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才能真正的称之为艺术。由此可见,声乐表演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应用中都借鉴着舞台的表演艺术。#p#分页标题#e#
由于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现实同步性以及与大众紧密相连的亲和力,使其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热门专业,人们的热切需要,从侧面上也反映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及趋向。当今,大众传媒渗透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就给播音与主持专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和可以相对自由发展的巨大空间。同时也就促使现在很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竞争发展的态势要求该专业建设具有创新的思路,有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特色,有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重申声乐表演在播音与主持专业建设的意义及应用,除了笔者亲身执教,发现声乐表演课程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更重要的是,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播音与主持专业将会因为表演艺术的大幅度的投入,从而使该专业得到新的提升与发展,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声乐表演审美表现的准则
作者:井艳红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演唱者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应当不断的问自己。比如作曲家此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力度?这种力度的安排在整个曲目中有什么深意?通过反复的追问,促使着自己最大限度的了解到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尽管不同的表演者对于每一首声乐的理解会各不相同,但是大致的方向是不会出现偏差的。相反,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是促成声乐表演风格多样化的首要因素。所以,对乐谱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是准确反映作品的需要,也是形成自己表演个性的需要。所谓主观创造性,是指在充分尊重原著基础上的个性化的表现。个性是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一种心理特征。声乐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个性,那么他的表演一定是成功的,也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自从声乐艺术诞生以来,词曲作家的创作和演唱者的表演,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词曲作家创作出的声乐作品,是声乐演唱的基础。
而声乐演唱者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创作。因为声乐作品这个基础,本身是留有了充分的再创造余地的,如果演唱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这块余地,没有在这个余地上进行耕耘,那么他的演唱将会缺乏一种个性的光彩。而且作为听众来讲,他们愿意看到同一部作品为不同的演唱者所演绎,他们可以通过比较和鉴别,加深对于这首作品的理解,丰富自己的感受。如果所有人演绎同一个曲目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话,那么一张CD就可以代替所有的演唱者了。所以演唱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仅对于音乐作品有着自己正确、独到的诠释,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而个人表演风格的形成,正是一个歌唱家在歌唱事业中是否走向成熟的分水岭。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客观真实性和主观创造性,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管真实性是基础,主观创造性是提高,两者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帕瓦罗蒂所言:要在对乐谱的依附和创造之间,寻找到一种巧妙地平衡。
声乐表演中审美体现的原则之一再现历史性和呈现时代性的统一
前文中提到,声乐艺术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历史上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比如巴赫时期的康塔塔,它的内部结构十分精妙,多声部的线条组合,给人以美轮美奂之感,这就是巴洛克风格。莫扎特时期的歌剧,十分重视结构的严谨性,讲求内部结构在逻辑上的关系,这就是古典主义风格。到了舒曼、舒伯特时期,艺术歌曲盛行,这种声乐体裁小巧精美,表演风格较为自由,表演者有着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时至今日,随着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新的风格也是层出不穷,这种历史的丰富性对于演唱者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充分发挥的平台。很多演唱者想尽一切办法,走进历史中,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力求将作品的风格予以最真实的再现,一边真实的体验和表现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时代风貌,这种钻研的精神是值得充分的肯定的。对于声乐作品历史风貌的准确把握和再现,不仅是对声乐作品和创作者本身的一种肯定和尊重,更是我们表现这首作品的基础。那种对作品的历史环境、历史时期全然不顾的演唱,无疑是一种缺乏声乐理论素养的表现。
但是反过来说,尽管我们今天对作品历史性有着一种尊重的态度和积极的认知,但是我们还是采用的是一种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我们今天的审美原则、审美情趣,已经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身上天生俱来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观念,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对历史作品的理解和表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彻底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存在的。既然这个事实不能改变,于是我们能做的则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为历史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与其将精力和时间放到对于历史的再现上,不如创造性地挖掘作品,为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力,去发现那些没有被注意过的、积极的美的质素,以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对之加以丰富和创造。这种创造,若干年之后,也将会成为一种历史。由此看来,再现历史性和呈现时代性的统一与融合,也是声乐表演时所需要牢牢把握的原则。不顾作品的历史性,随意进行主观表现,而沉溺于对历史的还原中不能自拔的极端复制,都是不可取的。而且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不同的演唱者会对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这是充分允许的,也是有意的,因为它有利于声乐表演者表演个性和艺术特长的充分发挥。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体现原则之三——演唱技巧性与表现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