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市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保险市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保险市场

保险市场营销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而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主体带来了外部竞争压力。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就保险市场营销的内涵特征以及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论述与分析,继而探讨出保险市场营销的策略以及技巧,为保险行业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行业;市场营销;策略

保险营销的重点在于满足投保人的需要,是基于这个条件下开展的营销活动,也就是从寻找保险市场需求到完成保险种类设计以及到后续的投保人投保等一系列服务的营销活动。保险营销更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企业活动,在加强促销的同时,更要注重打造保险企业的品牌形象,做出就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决策与规划。

一、保险市场营销的内涵

保险市场营销是作为保险市场的起点与终点的活动,保险对象是市场的目标客户群——准保户。保险人为了可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环境中所蕴藏的风险需求与欲望,从而展开的综合性的保险活动。不仅是为了将保险产品推销出去并获得利润,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保险市场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保险市场营销环境、管理保险市场营销、明确保险市场营销目标以及合理制定保险市场营销策略[1]。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围绕客户需求展开的保险市场营销价值链;2、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与附加的服务手段与价值构成保险市场营销载体;3、以网络与关系为依托,以此来保持保险市场营销公司的长期业绩与业务;4、保险市场营销是包括分析目标市场、实施市场营销计划与控制市场营销过程的系统环节,是最终帮助保险公司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二、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

(一)目标市场选择不合理、市场定位不清晰

阅读全文

共享汽车保险市场需求与产品设计

提要:由于共享汽车行业的逐步兴起,其运营及使用中蕴含的风险逐渐显露,引发新的保险需求和契机。然而,对于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没有专门为共享汽车而设计的保险产品。同时,由于我国在设计保险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综合考虑多层次的内容,制定合理、规范、可行的保险产品。本文从共享汽车保险市场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思路等方面,分析如何在保险产品的推动下,加快中国共享汽车发展步伐。

关键词:汽车保险;产品创新;互联网;汽车共享;“互联网+汽车服务”

一、共享汽车保险市场需求分析

(一)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共享汽车是一种汽车分时租赁服务模式,运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消费者利用智能手机便可以自助完成注册、开锁、缴费等一系列租车程序,为使用者提供便利条件。此外,用户还可以实现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的汽车租赁服务。私人汽车和公共交通之间的有效融合形成了共享汽车,而使用共享汽车为出行工具,可以大大提高汽车使用效率、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减少交通流量等。近几年,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城市发展的吸引力下,共享汽车正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被广泛运用,可见我国共享汽车产业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适逢其时。

(二)共享汽车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1、共享汽车数量逐年增加。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大部分城市都进入了“私家车时代”。在能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便利化同时,私家车也给城市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目前,中国对汽车消费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汽车数量增长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将更加突出,这更加需要共享汽车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共享汽车通过满足城市居民短期车辆的需求而降低了人们购买私家车的意愿,并达到了降低汽车增长数量的效果。目前,仅在杭州这个城市,便有约1,500辆环保车辆,有60多个网点和15,000名使用者,所以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共享数量将持续增加。2、现有保险难以满足共享汽车使用者的保险需求。随着共享车辆的迅速增加,共享汽车出险发生率明显增加,保险公司和用户对共享汽车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实际调查,我国国内汽车保险市场仍然处于卖方的市场,共享汽车所使用的保险不是为共享汽车设计的,而是直接引用传统的汽车保险,保险公司没有认清客户在保险购买活动中的主要地位,客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这种强制性的购买车险给大部分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汽车保险业发展愈加困难。所以,保险公司应该为共享汽车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保险产品。目前,国内外对共享汽车保险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保险业应该积极研究推出共享汽车专属保险产品。一是针对特定地域人群设计共享汽车保险产品;二是实行保险费率差异化,综合考虑保险费率的公平性与可实施性;三是实现保险产品网络化服务与理赔。3、汽车风险的提高和人民保险意识的提升。目前,随着我国共享车辆的快速增长,我国交通管理水平及交通设施发展跟不上共享汽车的发展速度,再加上人为过失和疏忽等因素,这使得汽车风险越来越大,大多数人都厌恶风险,为了回避风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购买保险来解决此问题。风险无处不在,随着我国的受教育人群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往往比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看得更清楚,理性的人会合理地计划他们的终身消费,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他们支付保险费的能力也很强,从而增加了客户对保险的需求。随着共享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车主的保险消费意识不断提高,传统观念不断创新,保险覆盖率逐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和媒体舆论的大力宣传,共享汽车这一新兴的汽车消费模式必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我国对汽车保险消费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共享汽车数量还会不断地上升,保险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经济问题还会更加突出。

阅读全文

金融危机对养老保险市场的作用

 

一、美国养老保险计划的简单介绍   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由国家通过税收筹资的基本养老基金、企业建立的以401(k)计划和个人退休帐户(IRAs)为主的职业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储蓄以及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共同构成,这就是所谓的三支柱模式,被形象的称为三条腿的板凳。其中,美国国家养老金和企业职业年金两部分构成了绝大多数美国老人退休收入的主体。   1.国家基本养老计划   简称为OASDI方案,包括老年养老金、遗属养老金和伤残养老金三个部分,由国会立法强制实施,是美国最重要的收入保障项目。该制度是全国性的,覆盖了美国约96%的劳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联邦收入税、社会保障收入本身的课税、美国财政部的一般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收益等,账户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并依据社会保障法的规定进行运作,实行现收现付制。   2.企业职业养老计划   企业养老金计划比较复杂,包含了多种不同种类的养老金计划。其中,最主要、也最受欢迎的计划是401(k)计划和个人退休帐户(IRAs),共包含两种框架:一种为待遇确定型计划(DB),相对高度规制,由雇主支付;另一种为缴费确定型计划(DC),雇主和雇员都可以缴费。无论是DB型计划还是DC型计划,收入主要来自雇主、雇员缴费和投资收益。企业定期向该计划交纳资金,养老金管理机构通过基金投资行为对养老金进行保值增值,它没有固定利率,投保人的未来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3.个人养老储蓄以及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   美国养老保障体系除了上面介绍的作为基石的OASDI和作为其重要补充的第二层次的雇主养老金计划,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构成了重要的第三层次。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是一个完全由个人决定是否愿意参加的养老金计划,它不属于企业养老金的范畴。在美国,个人退休储蓄与保险投资主要有两类:一是以退休养老为目的“退休储蓄账户”,这是一种税收优惠的退休储蓄计划,但该账户存款只能在你年老时方可提取;二是以家庭或个人为主体进行的保险投资,即向商业保险公司定期缴纳保费,购买人寿保险或养老保障。美国保险市场十分发达,国民保险意识较强,因此,美国人购买商业保险养老也是极流行的投资方式。   二、金融危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   1.对国家养老计划的影响   由于这部分覆盖面广,统筹层次高,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是美国社会保障养老金的第一支柱,而且基金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是指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因为这部分资金是当期收缴当期利用的,对资金的保值增值要求不大,不必再资金市场上运行很久,更兼有强大的国家政策作为支撑和后盾,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由于其稳妥的投资策略,既没有投资股票市场,也没有投资于房地产,避免了这次由房地产市场下跌而引起连锁反应的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所以金融危机并未对这部分的资金产生较大的影响。   2.对企业职业养老计划的影响   债务是风险的源泉,次贷危机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解释就是:让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群购买了房产,而无法持续还贷就引爆了整个金融体系。如果承诺的养老金待遇无法实现,势必引起劳资冲突,而如果让不可能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付诸实施,则大量的养老金债务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危机的发端。对这部分的探讨主要从它的构成两大框架入手。   (1)对DB型养老金计划的影响   DB型计划预先确定雇员退休时的待遇水平,养老金资产的投资风险完全由雇主承担。DB型计划由养老金给付担保公司(PBGC)对员工的退休金待遇担保,在基金积累出现供款不足时保证员工的退休金安全。参与DB型计划的员工退休待遇在员工加入公司时就已经确定,因而不会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二作为退休金给付来源之一的投资收益却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起起伏伏。要保证DB型养老金计划的稳定性就必须保证其资产与负债平衡,在投资收益不能完全满足养老金支付时由企业向其注资,避免出现融资缺口。事实上,美国DB型养老金计划在2011年就已经出现财务危机,其后每年融资缺口不断扩大,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无疑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后果,更加重DB型养老金计划的财务困境,使其供款充足率普遍下降。对DB型养老金计划来说,收益率急剧下降对当期退休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是很大,但资产价格答复下降不进讲恶化其财务支付能力,而且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长期利益下降,必将导致其融资缺口不断扩大。供款充足率的急剧下降和融资缺口的不断扩大,是的建立DB型养老金计划的美国企业面临维持计划的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中,一部分企业的养老金计划随着企业一起破产了,而对于那些没有破产的企业,也很可能采取裁员或者冻结年仅计划等措施。而这些措施都会对雇员的养老保障造成不利的影响。企业裁员风席卷各个行业,同时雇员的退休收入也是大幅度的缩水;企业申请破产后,只能由PBGC接管养老金计划,并给与员工相应的补偿。   (2)金融危机对DC型养老金计划的影响   DC型计划采取个人账户,实施完全累积制,雇员退休时只能获得个人账户中的资产累积额,这种制度涉及决定了雇员账户中资产价值的变动风险完全由本人承担,一旦投资失败讲给雇员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目前,美国DC型养老计划中有超过80%为401(K)计划,因而本文以401(K)计划为例说明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全球证券市场所经历的前所唯有的暴跌,造成401(K)计划资产的大幅度缩水,严重影响了401(K)计划雇员的个人账户资产价值。美国401(K)计划中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占到总额的56%,即有4.7万亿个人养老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其次,401(K)计划允许参保人在家庭面临经济困难的时候,申请从个人账户中提前取现,这大大增加了账户积累不足的风险。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超过53%的401K个人养老金账户持有人已经将资金从股票市场转移到非股票领域,而19%比例的持有人已经通过该账户向银行金融机构申请困难贷款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最后,许多提供401(K)计划的美国企业已经自身难保,它们无力再承担员工的养老金。达姆比萨•莫罗认为,美国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p#分页标题#e#   3.对个人养老储蓄以及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利率水平持续下降导致个人储蓄账户里的资金大幅度缩水,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也使得商业养老保险领域一定程度上的低迷。好在这一部分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分量低微,总体上来讲,影响的作用范围不大。   三、美国职业养老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作用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二大支柱,即职业养老保险市场。近几十年中,DB型计划和DC型计划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前者不断萎缩,规模逐渐减少,而后者则不断扩大比例,占据了主要地位。   金融危机中,由于股市暴跌所造成的投资收益降低,更大程度的增加了参加DB型计划企业的现金缴费与注册负担,经济衰退也给企业增大了获取利润的压力,因此,可以认为,金融风暴使美国DB型养老基金计划的境地更为严峻。   然而,DC型养老金系统却在金融危急中加快了其成为美国养老金中流砥柱的步伐,虽然在危机中也不同程度上遭到了不良影响,但危机过后,人们参加此计划的数量不减反增,可以预料,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DC型计划都将占据主体地位。

阅读全文

农保政府主导应用

本文作者:冯百侠 刘思琪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民以食为天”即可表达农业在国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农业是一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我国农民“靠天吃饭”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然条件。随着近几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来袭,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与农业灾害实际损失相比,政府财政救济及农业保险的赔款金额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农户仍然是农业灾害损失中最大的承担者。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中的主导衔接作用,协调农民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尽快打破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双冷”的僵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众多且频繁发生,而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度极高,正是产业自身弱质性的特点致使农业饱受自然灾害的严重打击。从下图1中显示的农业受灾率变动状况可知,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受灾率最高为62.9%,最低为43.3%,平均受灾率为52.7%,这一比例高于一般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农民自救、政府救济、社会捐助及农业保险。其中,社会捐助这种补偿方式在捐助主体、金额及时间上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其补偿力度。尽管“农业有灾,政府必救”,但政府财政支出有限,无法承担农业灾害的大部分损失。因此,农民仍是农业灾害损失最大的承担者,据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灾害损失都由农户自己承担,农户自我分担比例高达90%以上。本来农业灾害保险这种优良的风险转嫁工具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多年来其对我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的贡献也极为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农业保险市场失灵造成的。

二、财政补贴下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

国内外经济学者对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在农业弱质性及农业风险系统性的因素影响下,保险公司的平均赔款支出与管理费用之和通常会小于平均的保费收入。也就是说,若农业保险完全按商业模式化运行,生产经营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尽管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大对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力度,但其经营现状仍无法摆脱“三高三低”的特点。这就进一步表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行性和必然性。造成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因素众多,而财政补贴依然无法缓解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双冷”的僵局,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农民购买保险的影响不显著。自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先后在江苏、四川、吉林等地纷纷开展起来。并且除中央财政对试点给予直接的保费补贴外,各试点地区财政也对当地农业保险的发展给予支持,主要途径包括三种即保费补贴,保险责任分摊,财政兜底。可见,农业保费补贴是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主要内容〔1〕。依据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若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那么农民对农业保险这种商品的购买力会增强,继而提高农业保险的需求量。但农业保险的需求量不仅受到保费补贴的影响,还会受到农民自身观念、文化程度、农业保险产品的宣传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只是在短期内效果显著。

阅读全文

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及策略

摘要 :本文采用线上问卷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模式,对浙江地区农村居民开展抽样调研,发现居民有效需求较低、寿险公司保险供给不足、政府政策支持及监管力度不强,是目前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大问题。本文结合浙江实际情况,从市场供给角度出发,得出加快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的对应策略,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刺激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 ;二是寿险公司通过创新保险产品并优化经营政策来增加有效供给 ;三是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及监管力度,在刺激保险需求的同时,规范市场经营。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 ;浙江

我国自 1999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攀升,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龄化人口占比较城镇高达 3.3%,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同时,受传统养老方式的影响,家庭养老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人数占比高达 48.92%。为缓解农村养老问题,国务院于 2009 年起在农村地区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并于 2020 年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定提升,新农保保障层级低的问题也越发突显,对此,国务院于 2014 年提出 :将商业保险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采用线上问卷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模式,对浙江地区农村居民开展抽查调研,从养老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出发,深层挖掘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应策略。这对完善国家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动农村经济稳建发展、带动保险公司挖掘农村市场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浙江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省内各地经济差异性较小的省份之一。全省拥有寿险公司总计 39 家,其中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仅为 3 家,分别为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和太平养老,这意味着相较于健康险、年金险、万能险等其他保险产品,寿险公司能提供的养老保险相较有限。同时,依据调研数据分析所得,有效需求、有效供给、政策支持不足,是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在供求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一)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居民仍过多地依赖于传统的养老方式,其中存款养老占比最高 ;其次是居家养老 / 养儿防老 ;再次是新农保或社保 ;而选择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的人数可谓寥寥,虽然有一部分居民购买了商业养老保险,但多数是为了理财、人情等需求,而非从养老保障的需求点出发 ;同时 81.91% 的农村居民表示新农保能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这说明浙江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存在不足。而出现此类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偏低、有待提升学历情况较大层面上关系到了农村居民在商业养老保险方面的认知表现,结合概率分析,学历越高的群体,对自身的养老生活更有规划、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可度更高、对政策的敏感度也更强,也就意味着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更强。随着义务教育的多年普及,浙江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仍然较高,达61.18%,可见浙江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仍有待提升。2. 传统思维根深蒂固、亟待打破依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调查数据显示,2019 年浙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 29876 元,同时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均有收入结余,可见浙江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受传统思维影响,在资金的运用上,农村居民更愿优先准备子女未来的婚嫁资金,但随着大部分农村青年往城市发展并定居,高额的房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经济压力,养老资金的规划也成了一拖再拖的事情。

阅读全文

控制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全面放开的弊端

我国目前选择由商业性保险公司为主、同时允许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组织参与经营农业保险,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符合我国实际的选择。中国人保和中华联合两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具有悠久的农业保险经营历史和丰富的农业保险经营经验,由它们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顺理成章;新批设的几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如安信、安华、国元、阳光和安盟等虽然经营农业保险的时间较短,但它们主营农业保险业务,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由它们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也较有效率。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农业保险市场可不可以全面放开,允许所有的财险公司自由竞争?2013年3月1日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规定,“农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

从理论上来讲,“市场运作”的农业保险市场对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应该是开放的。但从我们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全面放开农业保险市场,会导致农业保险供给主体较多,引发不规范的激烈竞争,从而对农业保险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负面影响:

(1)过度竞争迫使各主体纷纷建立基层营业网点,网点重复建设增加公司成本,也浪费社会资源;

(2)各家主体虽然迫于竞争压力建立了基层网点,但由于对未来的竞争态势和竞争格局心存疑虑,缺乏加大网点建设和市场培育的积极性;

(3)农业保险准入主体过多,会稀释每个主体的业务量和盈余,可能会挫伤其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而这种农业保险的经营积极性在我国得来实属不易;

(4)过度竞争使各主体将经营重点放在占市场和抢业务方面,不能踏踏实实地进行产品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

阅读全文

互联网金融对保险合同制度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也越来越发达。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也是肉眼可见的,互联网技术不仅便利了信息传播等相关领域,还对保险合同制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保险行业这几年来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我国的保险合同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保险合同制度在保险市场的秩序维持以及规则规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我国的保险制度也越来越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因此对保险合同制度进行研究的时候,对互联网金融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中的保险合同制度与传统形式的保险合同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了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保险合同制度适用的影响,并且对保险合同制度进行改善和强化,就要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与保险的特点和特征,从而为保险合同制度的改善和革新找到有效高效的完善方法,为我国的保险合同制度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保险合同制度;适用;影响

本篇文章从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保险合同制度适用的影响入手,主要研究相关的三个方面,首先阐述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以及对保险合同制度影响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互联网保险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不同影响,最后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保险合同制度适用的具体实际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以及对保险合同制度影响的重要性

互联网金融指的就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这两者之间能够使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相关保险服务的一种新的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并且打破各种经济交流阻碍的有效策略,从而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人们在使用这个模式的过程中可以打破传统的统金融服务业营销模式的阻碍和局限,对我国的社会服务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保险合同制度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深入为保险合同制度提供了更大的改善空间以及优化空间,使得保险领域中的传统营销格局发生了彻底性的改变。互联网金融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金融模式,并且结合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用互联网技术为人们带来的便利以及快捷的优势推动了保险行业领域的发展。现代保险行业中的保险合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专门在保险市场中使用的法律规范体系。由于合同保险制度的规范性和实时性,因此在保险市场的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保险合同制度也要相应地做出应对的方法和改变对策。合同保险制度可以为保险行业创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秩序和氛围,并且保护保险市场中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保险合同制度是保险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再保险市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保险合同制度使得保险市场能够得到更加规范有效的管理,并且帮助管理者维持稳定的市场秩序,为消费者的权益提供保障,从而推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保险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二、互联网保险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不同影响

互联网保险有着复杂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接下来将进行详细说明。

阅读全文

本科金融保险教育革新思考

本文作者:李海波 单位: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贸易经济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凸显了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对保险的需求增长和保险行业自身素质结构不良已经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调整保险从业人员素质结构,提高保险业整体文化水平已经成为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保险行业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中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是一支向社会人力市场输送新鲜血液的生力军,设置保险专业和改善保险专业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必然。要想进行改革,必须先了解目前社会专业的基本人才需求情况,以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才会有的放矢,目标切合实际发展需要,最终改革成功。

一、保险市场发展需求分析

(一)保险业发展现状分析

1.行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保险业保持了3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截至2009年末,中国保险公司总资产达4.1万亿元,2009年全年保费收入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137.3亿元。保险公司数量达15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达到2445家,兼业机构136634家。以上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的保险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多种保险机构并存、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的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保险市场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2.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