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保险年度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论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工作
摘要:社保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是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更为准确的分析。笔者基于地区社保基金的视角,结合工作经验,对社保基金预决算管理进行分析,并从做好预决算填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数据的填报、正确理解填报口径,善于设计公式、深挖分析结果,勤于总结经验、重视分析报告的撰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保基金;预决算管理;数据分析
一、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的重要意义
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必然要求。一是便于考查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便于分析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辖区社保预算管理和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改进方法,加强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为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做好基金预决算工作,是社会保障基金应收尽收、足额发放的强力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和决算是相辅相成的两项工作,互为促进。通过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年度收支状况,益于分析和检验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管理。三是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工作,有利于提高预决算编制水平。在分析过程中,对异常指标查找原因,做出合理解释,或修改相关数据,进一步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报表编报质量。四是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有利于加强对县(市)的管理,增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计划性和约束力。如对县(市)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的分析,找出预计滚存结余和决算滚存结余的差额较大原因,如县(市)企业补缴当年欠费较多,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四季度补缴当年费用较多,导致收入增加,滚存结余增大。通过分析,了解到每个县(市)不同的增长原因,有一次性的,有经常性的,对次年调剂金的预算安排,就有了更准确地分配方案。
二、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的方法
近几年,本地区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方面较为注重,这是本地区预决算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重要因素,下面就浅谈本地区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分析的具体做法。
1.做好预决算填报前的准备工作
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渔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法律意识,根据《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霞海渔〔2020〕5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制定本年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宣传教育,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面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全力推进渔业安全建设,做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覆盖。
二、工作重点
(一)宣传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
1.加强政策决策宣传。认真贯彻、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和国务院、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宣传党的和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精神,宣传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的总体部署,提高渔业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与政策措施的知晓率。
2.加强工作责任宣传。深入总结宣传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渔业船舶主体责任落实、依法加强监管执法、渔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经验做法。
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意义
摘要:1991年国务院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初步形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陆续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5年实现了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并轨,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开始走向均衡化。2018年国务院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回顾我国养老金机制的建立过程,并对若干典型地区的养老金现状进行量化分析,探讨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意义。
关键词: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抚养比;累计结存;中央调剂基金
当时的做法是: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工资,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替代率)核算,由原工作单位发放。这种退休养老的模式,可以解决全民所有制体制内在编在册的老人的养老问题,但全社会的众多体制以外的劳动人口,包括农村劳动人口的养老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为解决全社会的养老问题,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央从198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探讨打破行业界限、地域分割的养老保险机制。
一、我国基本养老金机制的建立过程
(一)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在总结各地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改变了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开始实施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基本养老保险机制。因此,可以说此《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机制的顶层设计,1991年是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机制的建制元年。
(二)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出台,对全体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核心要素,如企业、个人的缴费比例,最低缴费年限,养老保险金的管理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此决定的“完善”之处在于,文中所指的企业包括我国各种所有制形式,职工是指各种用工形式的全体城镇职工。
(三)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出台,2011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出台,两个指导意见把养老保险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非雇员劳动者———农民和城镇居民。对这两类人群,建立了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个《指导意见》对以后的自由职业者的养老保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商业保险承办大病医疗保险的实践
摘要:总结了广东省在探索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医疗保险的过程中,涌现出的湛江模式、珠海模式、江门模式等创新模式中的运作方式、盈利限制、经营收益等方面的共同点以及覆盖范围、筹资标准、模式特色等方面的差异性。提出多种大病医疗保险运营模式本质上都是一种政府购买服务,商业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合同的方式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运作,因各地对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都做出了限制,目前商业保险公司的运营基本属于亏损,对制度的可持续运行也提出了挑战。建议进一步明确大病医疗保险的定位,慎重考虑大病医疗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关键词:大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湛江模式;珠海模式;江门模式
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之上,对高额费用进一步保障的制度性安排。它是基本医疗保障的拓展和延伸,是在基本医疗保障报销后对于患者自付的合理部分再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下称居民医保)的封顶线较低,随着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和大病、重病的不断增多,多数参保者都会发生超过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给个人和家庭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2012年8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商业保险参与,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减轻城乡居民的大病负担。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较早开始了商业保险承办大病医疗保险的实践。本文以广东省为个案,综合运用文献法、调研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商业保险承办大病医疗保险进行总结、比较,以期为各地大病医疗保险公私合作提供经验借鉴,为进一步深化大病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1广东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运行概况
2012年,广东省在总结“湛江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试点,确定汕头等4个地市为居民医保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扩大试点地市。2013年3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13个地市于当年将大病保险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2014年底,广州市大病保险项目正式启动,广东省提前完成了大病保险全覆盖。2013年以来,广东省保险业累计承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4.47亿人次,有639.93万人次获得补偿,累计支付赔款125.87亿元[1],大病保险已经成为广东省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广东省人社厅公布了《广东省完善城乡大病保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将整合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统一筹资标准、待遇水平等,在社会保障的制度整合方面又迈进一大步。目前东莞、珠海、江门等地已经实现了职工和居民大病医保的一体化运行。
2广东省大病医疗保险运行中的典型地区经验
随着大病医疗保险的全面试点运行,广东省在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实践,在湛江模式的基础上,又走出了珠海模式、江门模式等创新模式。
企业年金激励体制建构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近年来,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性的养老保障被普遍应用,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正确看待企业年金,积极发挥其保障和激励作用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企业年金内涵入手,对企业年金保障与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企业年金的含义 从制度层面理解,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企业年金在国外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如:美国的雇主养老金(EmployerPension)或私人养老金(PrivatePension),英国的职业年金(OccupationalPension),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Superannuation),日本的公司养老金(FirmPension)等等。我国在2000年以前使用的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概念,2000年国务院在《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才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第二条明确指出:“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二、企业年金的性质 由于企业年金与社会保险及商业保险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对企业年金的性质一直存在理论上的争议。有人认为企业年金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也有人认为企业年金属于商业保险范畴,笔者认为企业年金从性质上说既不属于社会保险,也不属于商业保险,是现代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企业年金与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与社会保险之间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能为个人提供退休生活保障;相关政策都由政府制定,具体运作由政府监管;国家都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等,但两者更有的本质区别:(如表1)(二)企业年金与商业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都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保障功能上有相似性和替代性,尤其在我国规范运作企业年金以前,企业年金是以团体年金保险的形式存在,所以不少人认为企业年金就是一种商业保险。实际上,企业年金与商业保险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如表2) 三、企业年金的实施意义 企业年金涉及到个人、企业、国家等三方,那我们相应也可以从个人、企业、国家等三个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理论来对企业年金的实施意义进行总结。 (一)个人维度 个人纬度的代表理论是生命周期假说:人的一生中有正储蓄与负储蓄。工作期内,收入大于支出形成正储蓄;退休后,没有劳动收入,只得用以前的储蓄进行消费,这就是负储蓄,个人储蓄总额在工作期间呈上升趋势,在退休期间却是一个逐渐减少的过程。虽然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但保障程度低,只能解决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企业年金计划在退休保障程度、计划的灵活性和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作为消费者要保持退休后的生活消费水平不因劳动收入的减少而大幅下降,参加企业年金计划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企业维度 企业纬度的代表理论是延期工资理论。所谓延期工资,是指雇员在增加货币工资与退休金二者间具有选择权,如果选择后者,则视退休金给付为雇主支付给雇员的一种延期工资。这个概念将退休金视为工资的一部分,而工资包括货币工资和员工退休金延期工资,均为雇主雇佣劳动力所需要付出的要素成本,同时雇主有时会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需要,或出于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节约成本开支的需要,将原拟增加员工货币工资的资金挪至退休金上,该理论目前已被广泛接受。 (三)国家维度 1994年,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提出了养老保险制度的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指基本养老保险,是政府强制性的最基本的退休养老保障;第二支柱指企业年金,是企业雇主自主为其雇员提供的额外的补充性退休养老保障;第三支柱指个人养老储蓄和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通过其税后收入的积累所形成的个人补充性的退休养老保障。三支柱理论是包括我国政府在内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养老体系。 四、企业年金的运作管理 (一)企业年金管理模式(如图二) 上图是企业年金管理模式图,其中企业和职工是委托人,相当于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的角色;受托人可以是企业年金理事会,也可以是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受托机构,相当于企业中的经理管理层。委托人与受托人通过签订信托合同,实现信托财产的处置权和收益权的分离,充分体现企业年金财产的独立性,安全性以及可转移性。而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分别担当起财务、出纳和运营的角色,其与受托人之间签订委托合同,互相监督,相互制衡,有效化解风险,共同实现对委托人信托资产的管理,使企业年金在新的机制和专业管理中安全增值。 (二)资金筹集方式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为参加计划的员工设立个人账户,企业和员工的缴费均存入员工个人账户,员工退休时可一次性支取,也可以分期支取,直至账户余额为零。同时,《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还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由于员工工资模块综合考虑了岗位价值、绩效水平、工龄、职务等因素,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计算缴费金额能够比较全面直接地体现年金计划设计目标。 (三)年金投资运作#p#分页标题#e# 企业缴费和职工个人缴费直接纳入企业的年金基金资产中,投资管理人通过投资运作时企业年金基金获得投资收益,账户管理人再将企业缴费、个人缴费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计入该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具体流程如下。企业年金投资应当严格坚持分散风险的原则,即通过投资组合的财务管理技巧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在欧美国家,其养老基金的资产配置,50%左右的资产投向了权益类资产。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限定权益类投资比例不超过30%,70%的投资限定在货币类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011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681个国内企业年金计划中行业最高投资收益率为10.31%,市场收益率中间值为0.21%,中国企业年金从制度上刚性地决定了企业年金的目标并不是追求过高的投资收益率。 五、构建企业年金激励机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关键岗位人员与一般员工的利益关系 对于企业来说,岗位大致可以分为关键岗位和一般岗位两种。关键岗位人员和担任领导性工作的员工理应得到更多的企业年金收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一般员工同样也会掌握一定的企业资源,也有可能接触到企业核心技术,他们能否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否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同样重要,因此,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要确保制度的内部公平性,处理好关键岗位人员与一般员工的利益关系:既要优先考虑核心员工的年金收益,同时也要兼顾一般岗位员工的利益,找到二者利益分配合理的结合点。 (二)处理好新老员工企业年金分配关系 一个企业总是会有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群体,这些员工在工龄、司龄以及现实消费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别。年轻员工由于可以拥有的工作年限较长,再加上需要现期消费的事务较多,因此对储蓄的热情就比较低,更青睐于选择现金形式的薪资和福利。相比之下,年长员工因为所剩的在职年限较短,很快就要面临从企业退休,加之这个时期往往家庭稳定,收入和开支都较为固定,对现期消费的热情一般会低于年轻员工,而对年金之类的养老储蓄的需求比较大。因此企业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新老员工的差别问题,处理好他们之间企业年金分配关系,均衡新老员工企业年金利益需要,充分认识到新老员工群体的不同养老需求,力求做到对症下药。对于企业大多数年轻员工,应该加强年金福利的激励效果,建议实行分期兑现制度,即达到一定的服务年限即可按比例兑现,转入员工的个人帐户。假设某员工入司十年,则按照提前兑现的思路,该名员工在这期间他所能享受到的年金分配状况见表3。由表三可见,由于每年由单位部分转入个人部分的金额=当年度单位部分提取累计金额*兑现比例一上年度单位部分转入个人部分累计金额,单位部分提取的年金仍然较大部分的留在公共账户里,因此此种方式即可以让年轻员工提前尝到了部分长期激励的甜头,企业同时又保留着较大的长期激励空间,可以达到更好的综合效用。 (三)处理好企业年金保障程度与员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关系 企业合理的福利计划有利于保证员工在退休状态下的收入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提升员工的士气,减少员工的流失,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如果企业未能充分考虑本企业实际情况,出现福利总水平的过高或者福利成本增长速度过快的现象,必然对员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过高的保障程度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依赖思想,使得本应当是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激励措施失去意义,不能保证员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过高的福利水平,将会加大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的人工成本,将迫使企业不得不压缩福利成本和预算。因此,只有合理的员工福利水平才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有效地保证员工劳动生产率。
完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制的建议
一、完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管控水平,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参与财务风险管理
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首先应强化保险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水平,并不断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理念教育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职责分工,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逐级逐项落实,最大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险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险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管控意识,没有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有必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水平,增强财务人员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不光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也不是仅依靠公司高管就能实现,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强有效的执行力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保险企业一般采取集团化模式运作,企业管理层级多,战线长,基层人员往往更清楚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在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员工建言献策,及时识别财务风险,未雨绸缪,有效应对。形成人人参与管理,事事有人负责的有序发展状态。
2.强化内部控制,增强内部牵制,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机制
保险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现金流入流出量巨大,保险业务包括客户开拓——出单——缴费——承保——理赔查勘——保险给付等众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财务后果,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和有效实施,增强内部牵制。
在日常管理中不相容岗位的设立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应收应付台账的登记与保管工作,不得兼任财务档案的保管工作,营运与财务岗位分离,单证管理与资金管理相互分离都是较好的管理手段。同时还需加大经济事项的复核力度,加强内部牵制,定期轮岗和对重要岗位设立AB岗也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
教体局3月份主要工作计划
办公室:1.做好系统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牵头做好局机关和责任区疫情防控工作;2.做好局机关退出领导岗位科级干部上班等后勤保障工作;3.牵头做好县委十四届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和总结工作;4.做好局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年度考核工作;5.拟协助做好县教体局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工作;6.牵头着手系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7.草拟县教体局2020年工作要点;8.做好政务公开、“互联网+监管”事项及检查实施清单录入等工作。
党务:1.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工作;2.继续做好2019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相关工作;3.报送本月主题党日活动材料;4.做好2020年度党员发展摸底等工作;5.完成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6.做好党员年审和党员“先锋创绩”工作;7.利用全国党员系统、党建E家智慧平台加强党员管理,做好内容更新工作。
人事股:1.办理3月份到龄教师退休手续;2.做好3月份职称晋级工作;3.做好2019年度人才专项述职工作;4.做好《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观后感征文评选工作。
计财股:1.继续做好系统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2.做好全省教育经费决算汇总工作;3.核算2019年全县教育大会和高、中考等经费;4.开展开学收费检查和学校财务检查。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1.与县扶贫办、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获取最新贫困学生信息;2.组织各校线上摸排贫困学生信息,更新台账;3.与保险公司等供货商对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费用减免准备工作;4.做好省脱贫攻坚督查相关准备工作;5.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做好《全省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统计表》周报工作。
教育股:1.继续牵头做好系统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督促学校做好开学准备工作;3.督促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做好疫情防控相关问题整改工作。
学前教育股:1.做好全县幼儿园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排查数据统计日报工作;2.督促各幼儿园完善春季开学预案,做好春季开学准备工作;3.制发《民办幼儿园年检办法》和《教体局关于委派合作办园管理人员的通知》。
金融类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本文作者:刘红晔 姜向华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根据我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的行业分类标准,截至2011年底,我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保险类公司分别为31家和10家。其中,爱建股份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东吴证券、方正证券和新华人寿于2011年上市,本文将这4家公司从样本中剔除。将余下的37家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2005年至2010年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
一、股利政策统计分析
(一)历年股利分配情况分析
笔者首先对37家公司2005年至2010年的股利分配情况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37家公司6年间所采取的股利支付方式及采取每种方式的公司数占含未上市公司的公司总数的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混合股利包括送股加派现、转股加派现以及转股加送股加派现等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所采取的股利分配方式包括单纯发放现金股利、发放混合股利、不发放股利和转增股本,不存在单纯发放股票股利的情况。如果将发放现金股利和混合股利的情况视为分配股利,将零股利和转增股本的情况视为不分配股利,则2005年至2010年间,分配股利的公司占当年已上市公司的比例依次为35.29%、54.55%、70%、83.33%、84.37%和81.08%。除2005年分配股利的公司占比较低外,其他年份均超过50%,并呈逐年递增态势。采取单纯现金股利支付方式的公司数亦呈逐年递增态势,至2010年已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0.27%。混合股利支付方式在6年中的变化不大,所占比重较小而且均为现金股利加送股或转增股本方式,说明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更倾向于现金股利支付方式,较少采用股票股利或转股方式。
(二)现金股利支付连续性分析
公司是否连续并稳定地进行股利分配,尤其是现金股利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发展能力和财务状况等。样本公司中有16家公司于2005年之前上市,21家公司于2005年之后上市,为了提高准确性,对二者2005年至2010年现金股利的支付次数分别进行了分析。1.2005年之前上市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连续性。由于混合股利中均包含了现金股利,故进行统计时将混合股利视为现金股利。统计发现,16家公司中连续6年派发现金股利的共5家,占31.25%;6年中派发过2至5次的共8家,派发1次的仅有1家,未派发的共2家。如果将派发6次和5次现金股利的公司视为股利支付连续性较强,则其中7家(占比43.75%)的公司股利支付连续性较强;另外9家(占比56.25%)的公司股利支付连续性较弱,即约六成的公司股利支付连续性较弱。2.2005年之后上市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连续性。2005年之后上市的公司共21家,其现金股利支付情况为,共20家公司上市后派发过现金股利,其中上市后每年均派发的公司共18家,占比85.72%;派发但并未每年发放的公司共2家,占比9.52%;未派发的仅有1家,占比4.76%。这说明2005年之后上市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连续性较2005年之前上市的公司有大幅度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