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班级文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班级文化论文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论文

一、在班级管理研究中进行一系列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活动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活动。

(一)通过多元主体活动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我们确立班级口号、班歌、班级誓言。以“我为我班,骄傲自豪”作为班级口号,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自主选择富有时代气息和他们喜闻乐见、青春励志的歌曲《奋斗》《相信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每周一歌,轮换歌唱激励。班级誓言在分组征集的基础上,经过语文功底好的学生加工完成:我们是莘莘学子,我们是班级一员;我们意气风发,我们激情飞扬;我们满怀理想,我们决不放弃;我们一定努力,度过美好中学时代!我们一定勤奋,奠定人生幸福之基!

(二)发扬民主精神

班会放手让学生策划,由班干部主持,学生民主商议班内事务,班主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名参与者,对班会做总结发言,点评优缺点。

(三)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阅读全文

中学班级管理中文化建设论文

一、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学生的精神

班级管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抓起,而细节又是千头万绪,只靠班主任的监督和说教很难产生一个好的效果,关键要重视班级自主化管理,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的能力,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俗话说“善源自于精神的契约”,读书能增加个人的知识,使学生更能适应这个社会。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提升其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阅读还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塑造他们的灵魂,引导全体学生涵养精神、积极向上;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因此,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年级设立“班级读书角”,制定“班级读书工程”计划。另外不同的年级读书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比如,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吵闹,就需要培养他们“静心”的习惯,我推荐学生读一些关于童年生活的书,如《城南旧事》(林海音)《童年》(高尔基)《草房子》(曹文轩);八年级推荐必读经典名著主题作品《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九年级的学生阅读感受生命的作品《青鸟》《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昔日旧面孔变得和蔼可亲,唤醒学生还没有开放的内心世界。阅读能促进学生观察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团结精神与集体意识的形成,而这些能力和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读书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平衡感

班级管理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约束着学生的思想和自由,虚化的素质评价评分表,若学生重视显得没多大意义,不重视又觉得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主动与被动之间,学生心灵不能自由呼吸。再加上学生本身就有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有的学生会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学生前行。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因此阅读好的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正如高尔基所言:“文学可以帮助人了解自己;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在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和卑俗作斗争,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倘若学生静不下心来,他们就会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时候我会及时的让他欣赏一篇好的散文,朗诵几首好诗,使他们暂时享受惬意之美;或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让他们暂时体会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优秀品质,发挥出自己的正能量,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

三、读书能够让学生更加坚定自主管理班级的信念

班级管理要重视平等意识的培养,这是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基础,班级成员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确立,这样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种良好的效果并不是凭着班主任的短时间说服教育就能办的到的,需要学生坚定信念,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本为圣明除弊事,敢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的坚强品质感染着心存正义感的学生,书中人物的一举一动鼓励着学生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自己的力量,并坚定信念,积极地做自己的事,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新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更需要加强这种文化建设,尤其在图像泛滥的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亲自品尝黄连之苦,班级的价值观会自然形成,自主管理会内化于班级成员的心灵深处,表现于每个班级成员持久的共同信念,良好的班风就会形成于班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作者:王瑞金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研究论文

一、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在文化发展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发展到现在,已初具雏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系,具有自己的传统。优秀的学校文化会成为学校的品牌形象,影响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班级文化作为集体形成和发展各大要素中最稳固和最有活力的基础,处处体现着班级独特的风格,外显班风班貌,内显于学生价值观。”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之下,借助相互沟通等途径,产生了类似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保证了学习质量的提高。现在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班级文化作为管理班级工作的心理平台和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很多事实说明,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对社会体系进行适当的考察与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班级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单位,使学生的教育具有社会预期性。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微型的模拟社会,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之间互相交流,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集体。在此程度上,班级成为社会文化传播的媒体,对社会文化具有选择、传递和聚合的功能。高职院校班级文化与其他校园文化相比,有着更为明显的职业性特征,更多地吸收了现代社会的职业特点与现代社会要求求职者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隐约体现出企业文化内涵的痕迹。

相对于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则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经企业相关人员的经营与管理,创造出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诸如企业文化观念、劳动者价值观念、自身企业精神、人员的道德规范、企业的运行机制、企业的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等。在这么多复杂深奥的构成要素中,一个企业的文化中心无疑就是价值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企业型人才,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认可成是培养一线一流、拥有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很多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期待着完成自己人生角色的重要转换,将学校作为角色转换的前沿阵地,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是绝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人生角色的转换工作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文化的内容、特点与表现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从功能上来看,它们之间仍旧具有很大的联系,在对人的感染与教化、规范与培养和对人的塑造等方面都有类似的地方。

二、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使学生具有服务生产一线的高技术职业水平的能力,正是由于这种教育目标与自身的定位,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融合,使培养的学生在毕业时可以最大程度地缩小与企业要求的距离。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标和定位和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两者总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的情况是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还具有很大的差别。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初期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结果还是离开了自己曾渴望进入的企业。最可怕的现象是有的毕业生在一个月之内不断就业、失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什么培养企业专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就业理想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脱离于企业文化,更多的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建设,特别是缺少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所要求的班级文化建设。这便造成了培养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文化素质,缺少企业现实文化的熏陶。

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在理念和方法上的偏颇,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差别的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创新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三方面,缺乏对高境界的班级文化精神的凝练和提升。另外,学生活动的品类很多但缺少一定的目的性,活动仅仅是一种活动,更多的人只是把其作为一种经历,而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电脑、手机等虚拟的网络平台所占用,参与集体性活动的主观愿望被大大减弱。很多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存在“跟风”现象,一个班级开展了一个主题班会,另一个班级可能随之也展开了类似的班级活动,缺乏针对性。在认清这些现状的基础之上,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要注重提升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层次、丰富内涵,强调精神层面的培育,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入,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意义

阅读全文

我国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一、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美化班级“物质文化”

首先,教室中课桌必须干净,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外,还要求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一个文明的学习环境。通过笔者工作的实践,笔者意识到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效。于是笔者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摘抄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同时还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名言园地”,由学生负责摘抄一条名言警句。学习一条名言,一条警句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初三年级的班级布置,针对中考的需要,可以设立“醒世格言”“错题解析”“开放题研究”等专栏,时时提醒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

其次,充分利用空间进行“感时花溅泪”。在教室的走廊墙壁上开辟一块“学生论坛”是笔者最近班级工作的一项新举措。因为学生在校时间主要活动场所除了操场就是走廊了,利用这个阵地,不定期地展示一篇篇折射学生思想火花的日记;一张张学生假期愉快生活的照片和文字;一期期集学科知识、国事要闻、社会百科于一成的简报;一份份学生关于某个主题的辩论稿子……诸如此类的活动展示外,还结合学生自评活动营造民主氛围。如教师节,笔者组织了“献给老师的礼物———教师节寄语比赛”的活动,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和“最有亲情奖”、“最有决心奖”等几个单项,获奖的作品在论坛一一展出。小小一面墙就是大大的一片天,它成了班级信息交流,师生互相沟通了解,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媒体,产生了疾风骤雨、唠唠叨叨式的说教难以奏效的教育和管理效果。课余时间学生以往的追逐打闹,吵吵闹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静静地立足观看。无形中变不文明行为为文明行为。从文化舆论导向上影响学生,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提高自尊、自信,发展创造潜能。特别是一些不被老师同学关注的“灰色学生”,也有显示其闪光点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同学们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净化和充实,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开发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家。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有力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并发挥惩处歪风,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切合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1.“自下而上”,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全班同学共同信守的约定,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班规班法应激励每位学生参与讨论,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阅读全文

班级文化标准化管理论文

一、礼仪规范标准化

1.“自然和谐、秀外慧中”的具体要求:束起披肩长发,不染夸张彩发;勤洗手,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面部洁净,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妆容大方淡雅,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着装柔和大方,不穿吊带背心或过于暴露透明的服饰。穿工作鞋,不穿拖鞋、赤脚;佩饰简典,不佩带太夸张复杂的佩饰。

2.“自然规范、亲切优雅”的具体要求: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眼睛有神,关注个体;按时上班,兢兢业业;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腹前;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身体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3.“主动热情、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接待来宾,主动问询;对待幼儿,百倍耐心;组织活动,语言生动;师幼互动,亲切温和。

二、物品管理标准化

班级物品管理标准化,就是建立一系列物品管理规范,促进物品合理化摆放、规范化消毒。我们的标准化就是物品摆放“规范整齐,条理有序,标识清楚,位置准确”;消毒工作“动作规范,操作准时,物品清洁,环境温馨”。班级物品标准化有助于教师轻松愉快地工作,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教师自律意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塑造幼儿园新形象,提升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品位。

1.在班级物品管理标准化中,实行四步法管理:分类———整理———清洁———保持。分类:把班级文化环境中必要的和非必要的物品按工作需求分开。整理: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使用的方法及摆放的位置,做好标识。清洁:根据班级物品消毒规则,按时彻底清除污垢和隐患,清洁工作班级人员人人参与。保持:教职工要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每个教师时刻保持班级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阅读全文

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教学管理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难度及工作量可想而知。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探讨了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实验班、以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为主的毕业设计改革以及以学生管理学生的社团式学科竞赛等形式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并给出了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实验班;毕业设计;学科竞赛

一、研究背景

在当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所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院校,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上也做了很多尝试。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学业中个性发展的需求,根据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提出了分层分类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这在教学管理中也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纵观其他高校也有类似情况。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目标导向为牵引,对分层分类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管理问题加以讨论并提出建议。

二、问题的提出及探索

(一)实验班的教学管理问题

我们举办了一个面向全校、跨专业的实验班,学生来自9个二级学院18个专业共46人,教师也来自多个学院。实验班以“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强化实践”为三大特色,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经营管理才能、较高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及创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面向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紧密结合中山本地产业特色和我校学科优势,培养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验班课程体系分为创新创业素养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创业体验等四个模块,并开设若干专题讲座和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除了学习并取得本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外,其余可用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和创业实践学分替换。课程可以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多元化教育课程”互认学分;实验班的实践活动与本专业的实践学分可以互认;实验班的讲座每4次可记1个全校公选课学分,最高可记4学分;优良的实验班的创业总结材料,经创新创业学院批准,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参与答辩。教学方法上倡导“多元并重”,将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知名企业参观见习、上市公司高管授课、实战模拟结合,强调教学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校企互动。通过组织参加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生产管理实训、企业家讲座等学生参与度高和实践性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在实验班教学管理过程中,班级交叉于传统的行政班级管理,实行专业导师制下的兴趣小组式的松散管理[1]。实验班开设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环节。结合具体情况,以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为主,努力体现学生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极大兴趣[2]。在组织教学时,因为实验班的学生既要完成原专业的课程学习,也要完成实验班的课程任务,老师也类似,这种情况对排课来说任务很是艰巨。为此,我们先是从校级教务系统中导出实验班涉及的师生课表,以Excel的格式处理,然后,利用VLOOKUP函数对这些数据中共同信息进行筛查,最后找出师生和场地都闲置的时段,并排设实验班的课程。VLOOKUP函数是Excel中的一个纵向查找函数,它可以用来核对数据,多个表格之间快速导入数据等,也可按列查找,最终返回该列所需查询列序所对应的值。如图1所示,是利用VLOOKUP函数在多个班级原始课表中查找实验课外时间的函数应用。经过优化后的排课管理,保障了实验班师生的正常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得以保证,且比预期效果有所提升。

阅读全文

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核心素养

[摘要]

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的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理解开展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阐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进行反思。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文简称“核心素养”)成为这两年来新闻媒体和教育报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化学教师不管对“核心素养”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来“核心素养”都将成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核心素养”是什么;二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怎么样;四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问题的基础就是“核心素养”是什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目标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正式推开之前,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前通过培训的方式促进高中化学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评价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并探寻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一)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阅读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人文魅力教育探析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方向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能够受到人文魅力的强烈影响,从而达到个人情操的升华。目前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开展状况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语文教师需要重新审视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价值,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使得人文魅力教育在语文课堂中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于人文魅力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魅力教育;实施方案

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很多富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内容,如果语文教师没有重视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解,那么将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班级学生也无法在语文课堂中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将培育班级学生人文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此外,语文教师应该主动规避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语文课堂成为班级学生获取知识、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良好平台,这样语文学科的开设价值才会得到更好的彰显。

一、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引入意义分析

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备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针对其具体意义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才能够确立下来教学培育方向,并制定出高质量的人文魅力教育策略。首先,人文教育的引入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灵魂,扭转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浅显化的问题,使得语文学科的教学意义得到了彰显。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堂都被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所笼罩,加之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的巨大挑战,因此语文教师不得不将全部的课堂教学精力放在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上,这也使得语文学科的深刻内涵没有得到彰显。过于功利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人文教育的引入升华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涵,促使班级学生获得了人文素养的明显提高。其次,人文教育的引入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富有人情味,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机会明显增多,而学生也不会再将语文学科视为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学生对于语文学科认知态度的转变,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效率,进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趋于理想化。此外,通过人文魅力教育的渗透,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喜爱程度会得到提升,且学生能够主动感知生活中的人文情怀,对于其思想境界的提高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魅力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艺术,促使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凸显。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将会直接影响到班级整体学习气氛,如果语文教师始终保持着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的状态,那么班级学生自然会对于语文课堂产生抵触心理,且也不会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语文教师需要掌握更加灵活的课堂教学艺术,应用自身人格魅力打动学生,进而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语文教师可以向班级学生渗透人文思想,引导学生以教师为榜样积极接受人文教育,进而获得个人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语文教师的一举一动对于班级学生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时刻注重对于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育,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班级学生,让学生将对于语文教师的喜爱转化为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动力,进而人文魅力教育的开展效果会更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