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班级素质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的运用
摘要:素质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日渐深入,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转变了以往的固性思维,开始逐步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以及结合自身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经验来探讨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和实践。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运用
一、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时刻以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所强调的“贴近学生、贴近实践、贴近实际”的原则为主旨,时刻关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课水平。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存在不同于普通中学的职业指向性,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行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过后都会直接步入社会,投入到所学专业的岗位上去,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班主任教师有义务与责任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道德与职业道德等问题的讲解。以上问题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所提及的关键点。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教师也好,还是其他学校的班主任教师也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理念都已经成为了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灵魂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都不断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立足于长远的未来,从实际的班级情况和学生的素质水平出发,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专业能力、创造能力等。在运用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同时,作为班主任教师始终以终身学习来督促自己进步,不停地加强对于班级管理方法的学习和探究。
二、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扮演着素质教育实践者的身份。想要班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全面发展,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在管理中付诸大量的实践行动来感染学生。
(一)制定详细健全的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中的素质教育浅析
【摘要】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使本来就很弱的学校班级管理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对素质教育的一些模糊认识,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管理意识。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际,就班级管理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谈点体会。
【关键词】班级管理;素质教育
一、走出误区,故下包袱
素质教育被作为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上升到能否实现三个面向的高度提出来以后,一度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但由于高考制度的稳中求变的方针,素质教育的呼声便时高时低,其实这既不是素质教育的错,也不是高考制度的错。问题在于有些人把教育简化成了应试教育,又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了起来。这就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会。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教育、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负有一定管理责任的班主任,不能不有清醒的认识。
1.素质教育不等于教育
素质教育和教育,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尽相同的概念,教育,简言之,是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教育,最初是从模仿演化而来的。所谓教育,就是指导、帮助、训练幼小者学会生活、生存的能力和本领。教育是人类专有的,它带有强制性,与学习构成反义词。而素质教育是教育对某方面的能力的加强,核心是提倡个性化、特长化,但这种个性化、特长化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就此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或是单方面发展,都离不开正确的教育、培养。一如人的单脚起跳还是双脚起跳。这是首先要澄清的。2.素质教育不排斥“应试“教育如果说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包含被包含的关系,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便是一种交叉关系。换言之,“应试“也是一种素质。只要我们不把“应试“等同于笔试!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好的应试心理、应试能力和应试经验,他的素质便无从谈起。由此看来,那种笼统的“变应试教育为索质教育”的提法,显然是不是有失偏颇呢?
3.素质教育不是不管教育
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
1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1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教书育人是我国教育管理领域最大的教育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辅助。而学校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柱,学校管理更是考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否适合教育目标发展的直接反应基地。以往的学校管理中稍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会使导致某些弊端扩大化。而应用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念和方法可以指导学校管理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学校管理、了解班主任、了解学生,从而能面面俱到地设计教育管理各个环节,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1.2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提倡已久,但是在我国的实施时间并不长,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很多教育者和老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都众说纷纭,更遑论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的检验标准等等。虽然我们会在某报刊上看到“某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成功展”等类似标题,但大多都是成功的个例,关于在学校教育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怎么克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还没有得到完善的总结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偶有学者试图写下有关于此的佳作,但也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因而,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也许是使落实素质教育变得容易操作的一种可行的有益尝试,是一次创新教育思想的伟大举动。
1.3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班级是最基本、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环。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是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特别强调学生的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与精细化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不谋而合。因而,实施精细化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素质教育导向的小学管理
摘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过渡到了一精多专的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就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完善个体素质的最好时期莫过于小学,所以教育管理者应当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导向作用,以确保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小学教育;素质教育;小学管理
引言
教育工作者要明确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与课程的管理上下功夫,总结出适合本校学生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入人文思想,带领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还需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致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教学质量,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一、积极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工作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为教学工作者的管理提供导向,而且能为小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素质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自主接受,需要教育工作者来引导小学生去接受。
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提出:教育活动与学生学习的现实矛盾
“由于‘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班级活动的开展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一些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活动与学习必将陷入非此即彼的矛盾之中。”读罢《班级管理新论》小册子上的这段话,当班主任多年的夏老师顺手写下了“教育随笔”:“就拿目前流行的《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来说吧,奖惩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头几名的领赏、找人升迁,荣誉满堂;末几名的罚款、落聘,名誉扫地,年复一年均如此,似乎这已成为‘铁律’,谁还敢去开展班级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才是硬道理!”班级活动妨碍了学习吗?看来,就班级活动管理领域而言,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如何通过组织富有成效的班级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及促进学生的发展,值得教育者深思!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催化剂。从理论上讲,班集体的群体发展和班集体成员的个体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群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个体发展才能实现,个体的发展又必须依赖群体发展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而群体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都是以活动为中介互相促进获得实现的。“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没有学生的主体活动,不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的发展就会落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就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借助于学生的活动才能成为可能。
作为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活动,对于班集体建设及学生个体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最大益处在于可调整学生的心态,增强他们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等。教育界讨论素质教育已经多年,虽然取得了不少共识,但是部分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因循守旧、固守陈规,或者明明知道素质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承认进一步扎实、深入、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想归宿,但迫于升学、考核等压力,嘴里虽然喊着素质教育,实际上都在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下,班级活动,特别是班级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有难度。平心而论,虽然案例中的夏老师从骨子里可能更加推崇素质教育,但在现实的教育功利选择面前,恐怕她也不能不屈从于应试教育。否则,她也不会在《班级管理新论》的小册子上随笔批注“谁还敢去多开展班级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才是硬道理”这类话!事实上,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确实还有不少人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班级活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矛盾的;甚至认为开展班级活动不仅浪费精力,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过,一些有见识的教师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这年头,许多学校关起门来让学生读死书,除了特长之外,大部分学生的班级课外活动常常被取消,尤其是毕业班。学生们不参加体育活动,不唱歌,不读课外书……结果,学生从学校里出来,生活不能自理,不会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不会与人交往,没有健康的身体……怎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二、问题分析:适当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显然,案例反映了部分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根本的教育观念出了偏差,需要予以彻底矫治!笔者认为,班级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弥补了课堂教学强调同步、强调统一、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等缺陷,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和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因而适当地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能促进其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劳、技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而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支配下,部分教师只注重在考试学科上多下功夫,教师教会学生应试,甚至认为其他科目可有可无,如果有,也只是装装门面、应付检查罢了。这些主张及相应的做法,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知识性的,也可以是趣味性的;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开展;可以是个人分散活动,也可以是小组合作……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能力,发展智力、能力和创造力,扩大知识领域;可以提高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愉悦身心,增强健康。班级活动的益处如此之多,可以说,班级活动很好地弥补了应试教育的空白,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班级文化建设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近些年来,我们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建议。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需要各级教师主动地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大胆进行尝试。文章简要阐述如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核心素养;培养
在国家注重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这一大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重要课题。基础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学生在知识学习层次上有超高的能力,还需要他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将来生存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民主与法制的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品格性质。而这些不仅仅是受过高层次的学科培训就能够拥有的。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与班级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说班级文化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如何通过班级教育来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因为班级是我们每个学生接触最多的单位,学生们对班级这个名词倍感亲切,同时,学生们在学习生涯之中受到班级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在班级中进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虽然比较小但是在教育组织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良好的学风也是要建立在班级文化这一深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养成的。随着国家和教育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我们不应该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之中仅仅把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习之上,而是应该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二、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对自己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紧接着就是要注重文明文化的基础、自主学习和发展。而最主要的就是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几大素养。首先,班级文化建设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很多班主任或者说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所忽视的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靠专门的培养,而是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会给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全面发展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其实,在教学实践中,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托和载体,班级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级这种特定的环境之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班级内部形成独特的文化同时也是班级保持持久活力的关键,不同的班级文化就会组成充满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样一来就会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飞一样的提升。良好的班级文化促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的能力。在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熏陶之下,学生们就会自觉地形成一种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意识,集体都会朝着相同的健康的方向进行更好地发展。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班级的主题班会或者班级聚会这些形式进行的,在形式上是满足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需求但是却没有达到实质性的效果。再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享有人格自由,学生在班级的生活之中要积极地投入到各个方面。毕竟只有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之上,学生们对个人的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才能更加深刻。学生在班级之中享有自由人格的同时还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班级公共生活所赋予给每个班级成员的责任。学生在承担公共责任的同时,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因材施教初中班级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在现代教育中对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各种文化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教师要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为核心,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首先对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分析,然后重点对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因材施教;初中;班级管理;个性发展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在现代教育中也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效实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更需要加强对因材施教理念的渗透,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方式实施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优化效果。
一、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因材施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在传统的初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育和管理,对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这种形式的教育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过于简单、粗暴,没有对学生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根本就达不到教师的教学要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总是不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自由表达,无法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重视因材施教理念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因材施教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小学素质教学管理
一、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小学管理评价机制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得到分数,而考核也是一种评价分数最常用的方式。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应试教育,最开始都是为了升学,学生学得好坏也是用分数来评价的,所以,学校评价老师的能力好坏,也是依靠学生的升学率作为标准的。素质教育所体现的评价机构是素质教育实施一道重要的关卡,这其中就需要老师、学校以及学生所有方面的评价。对于学生的素质评价不能只靠成绩来做为基础,要用实际可行的方式来替代。为了配合素质教育的体系,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对学生的素质评价,即心理素质、学力以及体质这三个方面。对于教师而言,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必须本着师德以及政治态度的原则。所有人都知道,老师的一切言谈行为对学生都有一种引导性的作用,所以,老师的综合评价中也要对这几项指标进行一定的加权。教师的工作评定又分为绩效评价和履行职责评价这两个具体的步骤。主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教学标准,并且贯通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学校工作的评价,不仅要根据以前的评定原则,还要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采集家长、学生以及社会这些群体对于学校的评论,这样就可以使学校的素质化教育意识不断的完备,不断地加强,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发展进程,这样就符合我国对于素质要求的标准了。
二、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小学管理新措施
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实行了好多年了,但是最根本的单一、集中、封闭等模式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而学校的管理大多注重于行政色彩,而实际的实行周期较短,这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所要求的立体性、开放性、持续性大不相同。现在的大多数改革,都是只注重管理体制的硬件上的改革,而对于管理体制软件的建设就很少注重了。总的来说,我们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导向来引导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第一步要做的是,对于素质教育管理的观念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然后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最后确立一个民主化的机制,这样就可以建设一种理想型的素质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班级管理制度和班干部制度做一些变化,创建一种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让素质教育的光束可以散照在每一个学子的身上。
三、小学管理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方法
在我国的现阶段,主要强调的就是在小学管理方面的统一,体现在被管理者必须听话,且严格的遵守学校的纪律。而每个班级也是以成绩化管理模式来实现管理的,在统一的标准之下,严格的遵守学校的纪律。而对于班级中的大大小小的事务,以及学生的思想观念,班主任都必须亲力亲为,实行监督与管理。长期处于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就会丧失自己的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从而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个性思维,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注重课堂与课堂管理丰富化的方式之中,我们可以采用包班制或小班制,在这些基础上增设选修课程或校本课程等,以便可以从小就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家长、老师、学校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包含在了素质教育导向的小学管理,以上内容仅是本人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在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之谈,而且只有时间和实践才可以证明措施能否成功,因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戴圣光 陈宗叶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普村小学 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