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科学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班级科学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班级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下小学班级管理路径探究

一、科学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时代局限

具有“科学管理之父”美誉的弗雷得里克•W•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主张从原材料、使用的工具、工艺过程、检验方法到劳动者,一律采用标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泰勒的理论研究在具体的工厂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效果,并且后来在教育管理领域里的运用也是成效显著。因此,教育界普遍认为科学管理理论使学校的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转变成科学的集约式管理。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跨越发展和社会环境的风云变幻,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逐渐暴露出严重的弊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和中心的“科学管理”把人当作“机器的部件”和“活的机器”,对人施加标准化的专制型管理,甚至认为实施标准化管理就需要有标准化的工人,达不到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就不能上岗,这种统一的硬性管理模式延续到最后不仅未能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反而造成工人普遍出现苦闷、压抑和反抗的不良情绪。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中涌现出来的缺陷已日益凸显在我们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只是我们未能以学科知识的视角来对其加以科学阐释。班级管理的对象既是学生群体,又是学生个体,这种管理对象的“双重主体”就决定了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能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众多特定的管理标准只是针对特定的学生个体,而只有少数宏观层面上的管理原则是针对学生群体。教学需要因材施教,管理同样需要因人而异。但是,因班主任的强制管理而引发师生之间严重矛盾冲突的不良教育现象层出不穷,导致类似“无效管理”后果的根源就在于班级管理者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把自己当成法定的监护人,把学生当成理应的被监护人,一味强调纪律约束而忽视了柔性的人文管理。

二、行为科学对科学管理理论的修缮革新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以人际关系学说为出发点的。埃尔顿•梅奥在参加著名的“霍桑试验”之后,在其著作《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中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四个基本观点:第一,人是社会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隶属于集体,人的行为受到物质条件(金钱)和社会心理因素(友谊、安全感、归属感等)的双重影响;第二,工作效率主要由工人的士气来决定,而工人的工作士气来源于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三,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第四,采用全新的领导方法,组织好集体工作,促进成员与成员、成员与领导之间开展良好的合作。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弥补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所遗留下的实践疑难,促使教育管理学由“以物的管理为中心”向“以人的管理为中心”的时代转变。它是一种真正从人性出发的管理理念,将管理的视角转向了对人的关切,注重发挥人在管理组织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群体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激发群体成员的责任感。此外,行为科学还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激发被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直接影响着管理行为的意向。班级管理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管理活动,既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又要秉持科学的管理理念;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是各方面业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正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人,这就不能用成年人的目光、成年人的思维以及成年人的行为来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班级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管理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的递升,需要及时调整管理方略,以和谐班级的建设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具体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现实启示。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小学班级管理路径

1.建立实践承认的师生关系,顺通班级“纵向对话”的有效渠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那种视教条式的规章制度为班级管理的“金科玉律”则是一种极大的误导,也是对学校管理条例的误解。学校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整个学校的宏观层面上的,是一种管理方向上的指导,而不是具体的班级管理操作程序。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视各个年级而定,视各个班级而定,还要视个别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人而定,而具体管理程序的展开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首要条件的。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能进行对话交流,没有顺畅的全面沟通自然也就无法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持续进行。建立实践承认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摒除师生之间的角色障碍,使师生彼此能够获得心理层面上的接纳与认可,实质上是教育活动回归“以人为原点”的鲜明体现,是班级管理走向人本化的发展特征。班级管理的目的不是纪律规章的泛滥宣示,而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纵向对话”,一种在师生间能够互相认同和配合的“默契”。规训式的管理手段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成效,反而会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给班级管理的展开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而且也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层渗透。只有师生心平气和地进行对话,才能使学生真实体会老师对自己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望,才能使老师全面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这样,师生才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班级管理也就拥有了坚实的人际基础。班级管理者需要的是耐心、爱心和诚心,是与学生之间的交心,“师爱具有精神感召性”。

2.发展主体间际的生生关系,构建班级“横向交流”的广阔平台互助合作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主题,如何将其正确引入班级管理活动是班级管理者必须慎重考虑的课题。有些班主任虽然也提倡和鼓励学生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学习上互相合作,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操作中经常采取一些不理智的做法。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学校期考后的学生成绩排名公开张贴在教室里,并对成绩优异者大加赞扬,而对成绩倒数的学生加以批评。这种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班级管理危机,不仅会加剧班主任与差等生之间的潜在矛盾,也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妒忌和疏远。在学校对学生考核后,班主任应该做的是私下的个别指导和公开的学结,给优等生的不是太多夸奖而是期望和信任,给差等生的不是严厉批评而是鼓励和信心,还可以采取优等生对差等生“一对一”的特殊帮助形式,以“优”带“差”,以“优”促“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主体,班级其实就是学生个体的主体集合体。健康的班级生态需要“个体的主体性过渡到共主体的主体间性”,“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中,主体之间不是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而是主体间平等共生关系”。生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有利于营造班级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集体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获得共同的进步,而这些都能够对班级管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班级管理者需要为生生之间的主体间际交流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以民主和平等的对话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幸福所在,认识自己的责任所在,体会同学友情的本质所在。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能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从而使复杂的班级管理走向主动的自我管理。

阅读全文

略议中学班级管理措施

一、科学管理促发展

(一)决策科学是关键

班主任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对班级的调查情况,提出班级管理目标的总设想,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决策,群策群力,发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学生自己认可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他们才能够积极地去遵守。当在开展一些活动或落实一些措施前,班主任都应充分征求学生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参与。班主任要避免单纯按个人意志和经验管理,应该把经验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二)制度科学是保证

科学的制度是保证个体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超越和创造现实社会的人的积极因素。班级制度要具有人文气息,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必须考虑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生活,主动地获得发展。制定的制度如班级公约、一日常规、值日分工、职责划分等要切合实际,全面周密,简单明确,运行合理。虽然各项制度将学生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范,但在不影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能让班级每一位成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能有效地增强班级的活力。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使学生受到教育,确保班级得以正常、高效和有序运转,达到制度育人的目的。科学的制度要利于班级管理向人文管理、学生自我管理迈进。

(三)方法科学是依托

班级管理的方法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根本,保障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一切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转变为自身素质。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建立一个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管理系统,明确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建设好班集体,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在学生参与班级问题的处理中,班主任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使学生不断地认识、教育和提高自己,营造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

阅读全文

新课改生本思想班级管理研究

一、掌握学生实情,契合动态管理

要想做到良好管理,首先我们必须详细了解我们的管理对象——学生;其次管理不是一刀切,要能根据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把握,这样才能设置契合学生认知的管理方案,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实际管理中,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态度,将他们的生活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心理素质,活动积极性,健康状况等制作管理档案,这样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设置管理方案。要想实现动态管理,我们就要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多与学生谈心和交流,这样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他们都认为班主任是可谈心的“自己人”。只有获此信任殊荣,我们才能听到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信息,也才能让学生积极配合管理。藏区的条件相对艰苦,学生的生活背景也各有特色,所以管理中我们更应该先了解学生,找机会和每位同学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难处,掌握他们的相关期望。然后我们再寻找契机发现他们的亮点并给与鼓励,让他们感觉到在受到重视和关注,从而激励他们自我监督,努力学习,获取高效的管理成果。

二、鼓励学生参与,共建班级文化

新课改认为学生的班级的主体,这样的话如果不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互动中来,那就无法形成民主式和谐管理方案,不能激活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管理不外乎人心,我们应该以建立健全班级文化为契机,牵引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新接手班级时,不要板着脸讲纪律,要走到讲台下,鼓励同学们放胆说一说自己认为的班级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具体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样让同学们一言一语互动参与的班级管理建议,我们再进行整合就形成了班级自制“班规班纪”。这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纪,针对性更强,同时同学们自己制定的,自己犯错后教师再加以批评和指导他们也会心服口服,诚心改过。当然,共建班规只是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具体管理中我们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学生参与共同维护和建设。比如通过轮流互动完成板报和文化墙来宣传德育精神和学习理念,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获取积极的管理信息,生成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良好习惯。

三、健全班级架构,开好沟通会议

新课改理念指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管理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应该让班级竞选的方式选出有管理和领导能力的班干部,完善管理建构,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我们从干部沟通、主题班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班干部会。

阅读全文

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究

在班级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班级管理精细化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精细化管理模式是现代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只有在高质量的教学环境下,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学校,班级是最小、最基本的单位,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做好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只有加强管理,发挥基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才能实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注意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科学管理每一个环节,咬定自己的工作职责,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阳光的氛围。

二、实现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途径

1.强化以儿童为主的管理原则

大多数教师喜欢用斥责、眼神制止或呵斥来处理儿童的违规行为或班级突发事件。这些教育方法可能在一定时期起到一定的作用,能阻碍事件的持续扩大和发展,但大多数存在的问题依然如故,孩子的良好习惯不能养成。这主要是由于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管理观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活动通常围绕着孩子的成长而进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教师怎样正确引导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从情感到理性影响自己和他人。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摆出低调的姿势,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的天性是好的,往往是因为粗心大意或爱玩犯下过错,所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处理。

2.加强班级日常精细化管理

阅读全文

新时期班级管理反思

教育和社会同步发展,时代所发生的一切都会以某种方式在校园中得以反映。为此,班级管理必须把握时代的特征,明白新时代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清醒认识并且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按照新课程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要实行从严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这三个管理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对班级而言,管理要严在实处,严在细处。对学生而言,要严而有度、严而有理、严而有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一腔热情却收不到什么成效,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事与愿违。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切实抓好班风建设,使班风正、学风浓,使班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班主任还要讲究教育管理艺术。当班集体和学生中出现问题和矛盾时,应通过召开班委会沟通思想感情,进行思想教育,正确对待,认真化解,切忌激化矛盾,造成不良影响。班主任要尽量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热情,适当批评说服,提出希望,并利用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充分发扬民主,说明问题。对学生要严而有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做到宽严适度,处理问题实事求是、合理公正,建立充满正气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关爱学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学生,用真心、真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用真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表扬应多于批评,而在批评中一定要出言谨慎,要把“恨”铁不成钢转化为“爱”铁能成钢。贯穿“爱”字,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在批评教育后通过了解,学生其实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但希望老师也能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为此,教育引导时要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明之以纪”的科学方法,保护好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教育。

三、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是学生跨进科学宝地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阶梯和铺路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表率。班主任工作不单是耐心疏导,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我做起,以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实践证明,在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一道搞好班级管理建设,对于形成团结、互助、上进、文明的班集体,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大幅度提高。

阅读全文

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分析

【摘要】在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理论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科学的价值追求,从而达到促进个人价值发挥和组织良性发展的结果。总的来说,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内部人员的具体情况,以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落实具体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情况,以此来推动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体制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校教育;行政管理

当下,“以人为本”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校内行政管理的安排的话,那么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以人为本”要求学校以“人”的个性和特点为中心,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分析、安排和总结,以此全方位地落实工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序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管理基础。

一、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内涵

“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是具备很深刻的内涵的。其不仅要求学校以“人”为中心,根据各个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工作安排;而且要求学校以“物”为基础,保障学校里的“人”的基本物质条件,以此来为学校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总体上看,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有以下几点内涵:

(一)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思想,主张学校在安排工作时应该根据人们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安排,应该把“人”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充分发掘人在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争取能够做到“人尽其才”,而不要形成尾大不掉的现象[1]。

阅读全文

党校班级管理工作浅谈

摘要:班级对党校中的学生来说,是在党校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党校对人民群众进行指导的有效平台。一个好的班级能够带来一定积极影响,并且在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目前党校的管理工作在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关于党校班级办理工作的具体思路进行深度剖析,希望对新时期党校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党校;班级管理;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党校的教育质量和提高党校的教育水平,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必须要对党校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创新,对新时期党校学员的教育工作也不容忽视。党校班级管理,在党校中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在班级中,班主任是重要的主体领导形式。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具有非常重要的组织作用,并且其本身更是教育主体的实施者,所以,有效加强班主任自身素养是党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以学习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有效开发者。

一、学习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

学习型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具体是指从学习型的组织入手,建立党校的学习型班级。开展学习型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发展党校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党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目标,活到老学到老,并且党校班级每一位成员都要在班主任的领导之下,实现集体主义,做到先律己再律人的思想作风,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不动摇,并且要从更多的渠道中不断学习知识,为营造更好的班级氛围,学生与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鼓励,相互监督,共同奋进,让班级集体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

二、班主任的自我提高

爱岗敬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党校中班主任面对的都是成年人学院,所以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将二者合而为一,以关爱、怜悯、同情和正义贯穿教学始终,班主任只有真正关心班级中的每一位学员,才能与学员关系融洽,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推进党教育工作。班主任应将班级管理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精神和才能。在班级中,班主任要表明态度,确定坚定的政治理念,同时应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和对实事独到的见解,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其他方面同样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如国学艺术和社会科学,以及国际政治的走向等。班主任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同时,在班级管理方面也应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沟通能力,这有利于开展班级集体活动,让学员在活动中体验班级的乐趣。在日常的教学中,班主任要经常与学员和任课教师沟通,这样便能充分了解每一位学员,以便于改正学员身上的不良习惯。在教学中,要充分吸收学员的建议,并且有效采纳,从而创造更加完美的班级集体。

阅读全文

公司化班级管理探索

【摘要】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中职班级的管理对于中职毕业生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实行“公司化”管理形式最根本的好处就是可以吸引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加深对文化、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工作纪律观念和岗位意识。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并让学生积累到了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本文主要从管理机制、班级文化等方面论述如何在中职班级实行公司化管理。

【关键词】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公司化

我们学校是中等职业学校,然而班级管理模式仍然与普通高中类似,其先进性远远落后于企业管理模式。目前企业管理已经经历了科学管理、政府管理、营销与多元、政策和社会的变迁、第五代管理等几个发展阶段,这就造成了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不同步,学校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落后。我们的学生马上就要进入社会,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和生存条件,而且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在现有的班级管理机制中引入公司化管理的思路,通过借鉴公司化管理中的部分先进理念,创造和模拟公司情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引入公司经营管理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飞跃发展,公司的管理模式已经进入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第五代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也应运而生了。第五代管理的中心是知识的管理,特征是创新管理,其核心内容是人本管理。第五代管理理论认为:农业时代以土地为中心,工业时代以金钱资本为中心,知识时代以人为中心。第五代管理注重团队协作以及知识的再学习和创新,这和现代教育理论中学生主体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借鉴先进的公司管理理论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学生每天上学做作业,参加活动,为班级服务,那就是为我们班级创造财富,如何对这些财富加以管理是我们班级企业化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另外由于班级公司化管理中对奖惩情况无法像企业那样货币兑现,我想到在班级管理中引入虚拟金币的概念,采用“班级金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积分。班级金币是我们每个同学创造的,每人每做一次作业,每参加一次劳动均可以获得一定的班级金币,对那些犯错误的就减一定的金币,每周进行统计,并评选出班级之星。奖罚分明,引入班级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激励机制,建议学校每学期对学生“班级金币”拥有情况进行分类奖励,并可以折算成一定数目的学分。为培养团队精神,全班同学被分成四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参加考核,各组同学团结互助共同前进。例如早读课,以前班上常因有人忘记佩带学生证而被扣分,如果一人忘记佩带学生证,整个小组就无法得分。这样,为了小组的荣誉,大家都互相提醒,监督一些同学的学生证佩带情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