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班级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班级教育论文

班级管理与诚信教育论文

一、讲述美德事例进行感化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沉积了数不胜数讲诚信的人和事迹。这对于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中的学生培养诚信品质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立木为信”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改革得以推广,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六国,人们把商鞅奉为信守承诺的典范。又如秦朝的季布,非常讲究诚信,信守诺言,他的美德赢得了许多朋友。当时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当他被汉高祖刘邦悬赏捉拿时,他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季布得以免遭灾祸,“一诺千金”被传为千古佳话。前些天看了一篇报道:四川女孩黄冬梅的父亲为偿还赌债卷走公司4万多元票款,下落不明。母亲一气之下离开了家。当时只有15岁的黄冬梅,来到公司向领导承诺:爸爸欠的钱,我长大后一定替他还。为了信守承诺,她放弃了学业,去广东打工,做过钟点工、清洁工、饭店服务员,甚至捡垃圾挣钱。辛苦打工四年,她终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通过这些信守承诺的美德故事让学生明白,无论在为人处事还是创立事业中,都应该时刻把握住做人的底线。必须信守诺言,要一诺千金,惟有诚信才有发展。

二、列举社会失信的人和事进行教育

学生之所以在校园里出现失信的现象,源于这些学生受到了社会上种种不良信息的感染,学生偶尔会对自己在不讲诚信中得到的小利益沾沾自喜。这种暂时利益的满足和诱惑往往促使他们抛弃诚信的品质。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诚信缺失只能获得暂时的小利益,比如,人民的功臣沦为蛀虫,本应彪炳史册却走向断头台,这些例子有许多,他们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甚至是生命的终结。企业由于失信而倒闭关门也有许多,让人痛心,如温州的制鞋业有段时间无人敢问,假货泛滥成灾;奶粉行业的巨头三鹿被媒体披露“毒奶粉事件”,导致企业倒闭。20多家奶制品企业牵涉其中,造成了国产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一铁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失去信誉,纵然一时得利,日后必吞苦果,要生存和发展就要珍爱信誉。

三、创造班级环境进行净化教育

环境育人一直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分形象地表达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净化学生的信誉心灵,营造诚信氛围,我想应从三方面入手:1.利用板报、学生园地等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张贴诚信主题的名言、宣传画等。2.开展诚信主题班团会、辩论赛、演讲比赛。探讨自我信用状况,讨论诚信危机、诚信价值等问题。提高信用水准。培养学生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不对老师和家长撒谎等小事做起,将诚信精神贯穿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3.教师树立良好信用形象。做到言传身教,教师爱信用如眼珠,学生才会视信用如生命。

四、严明制度强化诚信道德教育

阅读全文

班级管理感恩教育论文

一、制订班级奋斗目标,营造良好集体氛围

目标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开学之初,我就明确告诉学生,大家都是在父母的关怀中成长起来的,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我愿意与大家共同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有用之才。然后,我讲述了自己怎么从一个农村孩子,在家长含辛茹苦地支持下考上大学,成为一名教师的经历;班干部也向大家作出了保证,要以身作则,敢于担当,认真负责,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学们纷纷上台,讲出了父母的期望、自己努力的目标及两年内的学习计划。班级和个人奋斗目标的确定,营造了良好的集体氛围,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调动班干部积极性,提升班级凝聚力

学生干部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班级情况以及同学们的愿望和要求,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好帮手。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习管理、常规检查和寝室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对各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每周评比。这样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干部负责,学生认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群体协作的优良风气。在培养班干部方面,我一般表扬多、批评少,特别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每次都会感谢他们的努力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很多老师反映,我们班的班干部很负责,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成绩突出。

三、树立学习榜样,引领班级舆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于中职生来说,对于他们的自律能力、成长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方面,我重点推出了王玉明同学,她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技能突出,不仅是班长、学生会干部,还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大型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获得诸多荣誉。我号召班上同学以她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在持续、深入、多角度的引导下,我班班风健康向上,人人争先,学生们精神饱满,积极进取。每次学校举办的比赛,不用组织动员,全班同学都踊跃参加,甚至自己掏钱购买道具和演出服;个人比赛中相互鼓励,互帮互助,争创佳绩。寒暑假大多数同学都主动勤工俭学,在家孝敬父母,家长都很感动。

四、利用活动和班会,创设教育契机

阅读全文

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群体心理与班级群体

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小群体,其中班级群体是大学生群体的有效组成部分,它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下,在专业划分的基础上,由特定数量学生组成的,有自己的组织结构,以班级和个人的同步发展为目标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班级群体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班级群体固有特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艺术的方法,以大学生班级群体为单位对象所进行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

二、典型群体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通过分析以下几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以获得进行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

1.群体压力与从众。

群体压力是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的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当一个人的意见与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时,就会感到紧张,恐惧自己会偏离群体,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处于孤立的境地,他就会在群体的压力下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群体压力有利于维护群体的团结,减少群体分裂,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并使大多数成员获得群体归属感和满足感。但是,对于群体中少数固执己见的人来说,群体压力对其形成强大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会抹杀成员的个性和创造性。所谓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现象。在进行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班级中营造正确的舆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大多数人都能够认同和接受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时候少部分不从众的学生就会在群体压力下发生从众现象,这样有利于整个班级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但是,随着现代信息交流的迅速发展,许多不良信息,错误的舆论都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这时候如果发生盲目的从众将不利于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阅读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一、构建全程实践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阅读全文

生活教育理论下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

一、生活即教育———思想品德教师应善于把课堂引向生活并从中吸吮营养。

“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要求教育要打破育人课程的封闭性,开发开放性的课程资源,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纳入课程的范围。如果用“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学,必将把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实施引向深入。陶行知先生说:“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而传统的教育,正是教人变坏变死的坏教育、死教育。”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严重地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其结果只会使学生厌倦学习、禁锢思想。生活是一部教育的“百科全书”,生活的内容都应该是教育的内容,思想品德教学应把学生引向生活,并向生活吸吮营养。思想品德教师在钻研教材与大纲的基础上,认真备好学生,因班制宜,因材施教,突出学生学习的生活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学习生活化的知识。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生活,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通过实践,我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体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的内容取向。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教材活,不是为现实生活活,也不是为理想生活活。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比如在教学环境问题这一知识点时,我首先请学生回顾自己从家门口到学校的路程中,有哪些环境污染?学生纷纷自告奋勇,然后再追问,那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这些现状?有的说一定要杜绝污染源;有的认为可以通过撰写“小论文”到相关部门,学生各抒己见、表情激动。思想品德源于生活,应该回到生活中检验。如果教师懂得把思想品德教学导向生活深处,给学生自由翱翔的双翼,又何愁他们不能展翅高飞。

二、社会即学校———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他提到:“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思想品德教学最终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我们会带班级“走出校园”,对学校周围的及乡村的环境情况进行小调查。调查的方式、内容由学生确定,学生回校后认真地写了调查报告,他们写出了感情,写出了具体与真实,从而更珍惜、把握自己的学习机会。其中一位女学生把“发展经济更要保护环境”的情况以“小论文”送至镇长办公室,镇领导对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行为进行了高度表扬,同时在镇年度工作报告中采纳了该学生的部分建议。通过此事我告诉学生,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是时代的小主人,要学会运用我们的知识回报社会、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这正是初三思想品德课第1课的要求,这样的社会活动完全实现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思想与行为目标。总而言之,我们应该认定社会就是伟大无比的学校,善于运用社会的力量,由此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在教学、教学生学,以便更好地做。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教学做视为一件事,以做(实践)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主张“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教师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教来学,乃是实学。”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精神是强调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的结合,这与我党提倡的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一回事,而传统教育扼杀了人才的培养,扼杀了民族的希望。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是陶先生不敢奢望的。因此,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推进教育,让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解放思想,大胆地实践和实验,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中,让师生共同努力在改革的“做”中教,“做”中学。在新课改的春风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敢于辩论、敢于拿起笔杆子披露社会的黑暗、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乐于奉献爱心的现代公民。我们可以让学生模拟教师讲课,(我们称为“小先生”),然后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体验教师是如何教他们学的。为“小先生”提供实践舞台的还有思想品德早读课,四个班的思想品德科代表和“巡视员”精心准备早读的内容,教师只要传递鼓励的眼神,加上“感情的投资”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这样,让学生在为班级作贡献的过程中待人,在接物与处世的做人实践中超越自我。“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师活动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活动为学习的载体,在教学中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通过实验、实践自己探索出来的,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化。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高度研究中国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丰富而博大,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教改实践的理论宝库,是我们在各种教育思潮中站稳脚跟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先生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尤其要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坚信:先生的先进教育理念必将指导我们教育的晚辈坚定地走下去,并培养出能担负起时代崇高使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作者:毕素芳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阅读全文

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创设德育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锻炼和培养学生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习惯性,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环境,我校始终把“崇德尚学,有声人生”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墙壁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科学”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走廊文化设置《弟子规》《三字经》便于学生诵读;名人故事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先贤憧憬未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智慧设置文化园地、生活园地、图书角、展示台等活动板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汲取营养,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0年开始,我校就开始探究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教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为基本内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业不同于家庭作业,重在生活与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教育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龄段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要求“家庭生活作业”一定要适合每个学龄段分层布置。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卡中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1.生活作业的内容;2.完成时段;3.生活作业完成的过程;4.我的收获;5.家长评价;6.教师评价。一、二年级教师布置,学生完成,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生活会,邀请家长参加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实践中收获的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生活作业内容自己填写记录卡。另外,学校给教师配发《家庭生活作业记录本》,让教师记录填写每次布置作业的时间、内容、目标、学生完成的时限,教师检查跟踪记录,阶段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归档整理,载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再在总结反思过程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学校对“家庭生活作业”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期中、期末进行总结,并对教师学生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奖设金卡、银卡、铜卡三个奖项。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端饭、倒水,学生学会了感恩;通过洗手绢、叠被子、洗碗活动,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捡纸屑、清理街头小广告活动,树立了保护环境意识;通过洗脸、刷牙,学生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唤起了人与人的友善;学种花、学种菜、饲养一种小动物活动,学生学到了种植和养殖的知识;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纸和笔,礼物虽小可彰显了学生的爱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给同学讲一个故事和童话,培养学生渴求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参观革命圣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点燃了学生爱国的激情,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我们开展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探索,来唤起社会家庭、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责任,改变过去“育在家庭,教在学校”的观念。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探索适合儿童道德品质生成的方法,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勇于担当,不断探索。

作者:张会恩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钟家庄小学

阅读全文

教师培训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注重有效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培训的航标,立体互通的网络体系是有效培训的桥梁,注重发展的团队管理是有效培训的保障,不断创新的组织方式是有效培训的载体,精细务实的全程管理是有效培训的后盾。

关键词:

教师培训;管理;创新思维;创新人才;有效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为了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当前应该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主导作用。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由此可知,增强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有效培训应该成为培训机构的重要目标。在教师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培训项目为载体,坚守“天、地、人”的工作理念,以教师培训需求为起点,以教育教学困惑为主题,不断优化培训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加强有效培训,探索内涵式发展的教师教育之路。

一、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培训的航标

教师培训的宗旨是“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层教师”,在教师培训中要秉承“天、地、人”的工作理念。具体内涵为:“天———仰望星空,拓展视野,更新理念;地———脚踏实地,走向实践,解决问题;人———以人为本,关注需求,资源共建。”

阅读全文

学校内部管理下教师引领浅谈

摘要:教育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而影响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是教师队伍,可以说,稳定、专业、可持续的教师队伍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对新开办的学校,更是面临着大比例的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必须有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策略。下面,本文就自己在从事民办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结合对教师培养的实际经历,以教育随笔的方式,从学校管理易操作的角度谈对新开办民办学校教师的引领策略。

关键词:新开办;民办学校;教师引领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主要形式的民办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局面,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民办教育也面临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文第二十四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民办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各地要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民办学校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活动,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学校要在学费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教师培训。要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到民办学校任教,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文第二十五条:引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支持高水平有特色民办学校培育优质学科、专业、课程、师资、管理,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办教育品牌,着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境界、有情怀、有担当的民办教育家。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引领主要包括职前培训、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三种模式,紧紧围绕“师德”、“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三个方面进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了有过程,没有结果反馈,或者连过程都是不完整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教师培训就是走过场,老师把培训当作一种教学负担等窘境。实际上,教师培训对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来说,都是必须的,甚至应该看作是学校给的隐形“福利”。民办学校作为教育的一份子,以服务和质量为最高准绳,在教师的培养上可谓举足轻重。下面,结合自己的管理经历,探讨新开办民办学校教师的引领策略。

一、理念先行

理念是行动之魂,通过培养,让老师具备两个理念:1.新时代对教师立德树人的要求;2.民办学校对教师教书育人的需要。要让老师们牢牢树立一个观念:做老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既然选择,就理应全力去追求,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第36个教师节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要指示,让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更加充满敬意,也激起了教师担当责任使命的更大热情。鉴于此,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以“大德无形”的境界,强化品德修为,加强师德修养。二是要以“大学无涯”的追求,树立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的观念。三是要以“大爱无疆”的仁心,关心学生成长,潜心立德树人。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教育的本质服务、为教育的规律服务、为贯彻教育方针服务、为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服务、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服务、为学校的功能服务、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办学,但民办学校要多一份“质量优先、服务至上”的现实要求。

二、情感引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