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血压中医辨证体系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课题组系统梳理高血压中医相关文献后,认为现有中医辨证理论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血压病的疾病本质,故提出血脉辨证理论,探讨构建高血压中医辨证体系。血脉辨证理论认为高血压位应在血脉,属中医学“脉胀”范畴;其病因广泛,但核心病机均为“脉络紧缩”和/或“脉络胀满”;其发病特点为“标在血脉,五脏相关,多因影响”;其证型析理宜以脉络紧缩和脉络胀满为纲,邪正虚实为目;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均可用血脉辨证理论解释。
【关键词】高血压;血脉辨证;中医;辨证体系;脉胀;中西医结合
据2021年《柳叶刀》杂志报道,2019年全球有12.8亿、中国有2.45亿成年人罹患高血压,且患病率总体仍呈上升趋势[1],因此对本病的研究意义重大。1997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将原发性高血压命名为“风眩”,但中医学界对于高血压的命名和认识争议仍颇多。本课题组在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和湖南省名中医胡国恒教授的指导下,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中医学界关于本病的论文和著述,认为现有中医辨证理论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血压的疾病本质,故基于血脉致病视角[2],提出血脉辨证(一种基于血脉的生理病理变化探讨疾病的中医发病规律、常见证型和治法方药的方法)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探讨构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体系,现简述成果如下。
1研究现状
1.1病名
论述不一,《中医内科学》第11版规划教材至今仍无专章与高血压相对应。焦欣统计了近10年来全国62位著名中医关于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的论述,其中眩晕、头痛、中风、肝风、肝阳和风眩排名前列[3]。2008年,王清海基于《灵枢·胀论》“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及“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理论,提出用“脉胀”来对应高血压[4],部分学者表示赞同[5]。
1.2病因
本病病因广泛,学界论述散乱,但是大多提及遗传体质、年老体衰、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及饮食失宜等方面[6]。大多数医家认可本病是一个多因素致病疾病,发病后又可引起多种病症,病因复杂。
1.3病位
既往学界受五脏一体的整体观念影响,论述高血压多从脏腑角度出发,故对其病位也大多定位于五脏,其中以病位在肝、在肾及在脾论述较多[7],近年来王清海认为在血在脉[8],诸家论述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1.4病机
本病病机目前学界多从脏腑虚损、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内生五邪和六淫致病立论。其中提及较多的有,脏腑虚损类的肝肾阴虚和脾肾亏虚[9],阴阳失调类的肝风上扰、肝阳上亢[10]和络风内动[11],气血失和[12]类的气滞、气逆、气虚、气陷、血瘀和血热,内生五邪类的风、火、痰、瘀[13],以及六淫致病类的寒邪凝滞[14]。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本病的辨证认识尚未统一,亟须系统的理论予以规范。
2辨位正名
2.1辨位
《灵枢·决气》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本课题组认为,《黄帝内经》所言恰是对血与脉参与血压形成过程的高度概括,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不谋而合。因脉为奇恒之腑,收束血液;血为脉内容物,充盈脉管,二者与高血压的发病最为密切,故高血压病的病位应直接定于血脉。
2.2正名
王清海对19个省市地区的523名专家进行调查后发现,87.2%~98.5%的专家认为眩晕、头痛、风眩等传统中医病名不能等同于高血压,赞同和考虑采用新的病名者占92.9%,其中脉胀理论认可度高达87.8%[15]。本课题组亦赞同脉胀理论,认为血压的升高,无非是由于脉络相对的胀满(脉管收缩)和/或绝对的胀满(脉内容物充盈),因此,用“脉胀”来与高血压相对应,可概括高血压这一疾病贯穿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较之以往命名更为合理。
3核心病机
本课题组认为,由于血压的形成源于脉内容物对血管壁的压力,因此无论何种高血压,其形成均离不开脉络紧缩和脉络胀满两种机制,病在脉则为脉络紧缩,病在血则为脉络胀满。相较于过往学界以五脏阴阳和气血收放[16]来论高血压病机的难以把握,不如径直以“脉络紧缩”和“脉络胀满”作为高血压发病的核心病机,更能简单明了地概括高血压的形成本质。
3.1脉络紧缩
本课题组认为,肝主身之筋膜,心主身之血脉,但运行心血的脉管也是筋膜的组成部分,故也应隶属于肝系[17]。因此,血脉虽由心所主,却实由肝来调控。肝脏通过调控脉络之筋,进而左右脉络的扩张和收缩。因此总究脉络紧缩之因,皆是风动脉痉,不离于肝,但风动脉痉之因,却有邪正虚实之不同。以邪正分类,常见以下病因。1)邪引脉痉:常为感受寒热之邪所致。寒性凝滞,血脉之筋收引;热盛灼筋,血脉之筋失濡;二者皆可引起脉络紧缩,血压升高。2)虚风脉痉:常见血虚生风、阴虚动风、肝阳化风和阳虚化风四者。阴血亏虚,血脉之筋失濡;阴虚阳亢,血气上逆;阳虚寒凝,脉失温煦;几者皆可引起脉络之筋风动[11],进而导致脉络紧缩,血压升高。
3.2脉络胀满
本课题组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脉内容物壅胀均可引起脉络胀满,而脉络胀满的直接原因则是脉中邪浊废物和血气津液精的壅滞。以邪正分类,常见以下病因。1)邪浊壅脉:痰、饮、水、湿、精(激素)、食、毒及寒热之邪充斥脉道,均可导致邪壅脉胀,从而升高血压。2)血气壅脉:瘀血阻脉,血行不利;情志异常,肝郁血滞;气虚生痰,血气瘀阻;气陷于下,血逆于上;心肾阳虚,寒凝脉道;肝肾阴虚,脉涩不畅;阴虚阳亢,血气逆满;心搏过度,血脉胀满等原因(血瘀、气滞、气虚、气陷、阳虚、阴虚、阳亢、心亢)均可导致血气壅脉,从而升高血压。
3.3脉络瘀阻
无论是脉络紧缩还是脉络胀满,最终均可导致血瘀气滞,因此本课题组认为血瘀气滞[18]贯穿于高血压病程始终。日久还可因气滞痰阻,痰瘀互结,形成斑块而黏附脉道,进一步阻塞血气运行,甚者脉络还可由缩至窄,终至于闭。若脉胀日久,由腑及脏,胀及心、脑、肾、眼或四肢百络,更可发为多种并发症。
4发病特点
4.1标在血脉,五脏相关
血压因血脉而生,故其标当在血脉。而血脉内连五脏,因此高血压病的形成与五脏皆有关联[19],如肾脏潜阳、主水、温阳职能的减退,肝失疏泄及肝阳的无制,脾生气血、运水湿的不利,心对血脉的鼓动及心神的调控失常,肺的宣降气津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脉络的收缩或胀满,最终升高血压。因此,本课题组将高血压的脏腑病机特点概括为:标在血脉,其本在肾,其重在肝,总控在心,变动在脾,宣降在肺。
4.2多因影响
1)内因。(1)遗传:先天肾精不足者,脉道发育不良,血运不畅,故脉胀易发。(2)年龄:中年以前,血气充足,脉道滑利,故脉胀少发;中年之后,血气渐虚,脉道不利,故脉胀易发。(3)性别:本病男女患病率相当,但青年期男性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者较多,脉络易于胀满,故发病率略高;女子中年后阴血更易亏虚,脉道易涩,或妊娠[20]后血津运行不畅,故此二时发病率略高。(4)情志或剧痛:情志剧烈波动或剧痛时,肝所主之血脉筋膜异常收缩,故脉胀易发。(5)劳逸:劳逸失度,耗伤血气,血脉筋膜失养而收缩,或血气亏虚后,血气津液运行障碍,脉道涩滞,均可发为脉胀。2)外因。(1)时令:温度春夏偏高,秋冬偏低,脉络热胀冷缩,故血压春夏偏低,秋冬偏高。清晨阳气升发,血气充盛,脉络胀满;傍晚阳气收降,阳衰阴盛,脉络收引,故此二时常血压偏高。夜间营卫内藏,血归于肝,脉中血气减少,故血压相对较低。(2)地域:东南多湿热,故邪壅脉胀常见;西北多严寒,故寒凝脉紧易发。又因脉络热胀冷缩,故血压温热地带偏低,寒冷地带偏高。(3)饮食:腌制食物多盐,而盐能吸水,故过咸易致脉络胀满;肥甘厚味伤脾,脾虚痰生,每易阻滞脉道,若再加嗜食烟、酒或槟榔,则更可直接影响血管舒缩,发为脉胀。(4)药物:误用缩脉或壅脉药物,均可导致脉胀形成。(5)应激:外伤、妊娠等应激情况下,机体分泌过多邪精(激素),血脉筋膜异常收缩,亦可导致脉胀形成。
5证型析理
本课题组经过反复梳理文献[21],发现本病若以脉络紧缩和脉络胀满为纲,邪正虚实为目进行证型分类,析理最为简便,故以此法分类简述其基本证型如下。
5.1脉络紧缩
其基本病机皆为风动脉痉(寒凝脉痉、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动风、肝阳化风和阳虚化风),以虚实分类,常见以下证型。1)实证(邪引脉痉):寒凝脉痉;热极生风。2)因虚致实证(虚风脉痉):血虚生风;阴虚动风;肝阳化风;阳虚化风。
5.2脉络胀满
其基本病机无非邪浊壅脉(痰、饮、水、湿、精、食、毒、寒、热)和血气壅脉(血瘀、气滞、气虚、气陷、阳虚、阴虚、阳亢、心亢),以虚实分类,常见以下证型。1)实证。邪壅脉胀:常见痰浊阻脉、痰热阻脉、痰瘀阻脉、水饮壅脉、湿浊阻脉、湿热阻脉、邪精(激素)壅脉、痰食阻脉、毒浊壅脉、血寒凝脉、血热壅脉等证型。血瘀证:与多种证型并存,贯穿病程始终。气滞证:常见气滞血瘀及气滞痰阻等证型,气滞证贯穿病程始终。2)因虚致实证。气虚证,常见气虚血瘀、气虚痰阻及气陷血逆等证型;阳虚寒凝;阴虚脉涩;阴虚阳亢;心搏过亢。
6兼病缘由
高血压在血脉,而血脉内连腑脏,外络肢节,故脉病流行,可合并全身诸多病症。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影响宗气运行,波及血脉,可引起脉胀,故二者常合并存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可致邪精(激素)壅脉,故易合并脉胀。痰瘀阻于肾络,可并发肾病或肾动脉狭窄;阻于主动脉,可并发主动脉缩窄;阻于心络,可并发冠心病;阻于脑络,可并发脑梗死;阻于眼络,可并发眼底病变;阻于身周脉络,可并发周围血管病;阻于颈动脉,可并发颈动脉斑块形成。谷精泛溢可诱发脉胀,故糖尿病常合并脉胀[22]。若脉压过大,脉络破张,可并发出血,如脑络破张则为脑出血,眼络破张则为眼出血,主动脉破张则为夹层。脉压过大,日久胀及于心,可并发高心病或心力衰竭;胀及于肾,可并发肾衰。
7结语
本文所述高血压包含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意在构建完整的高血压病中医辨证体系,以便为医者在辨治本病时提供更加广阔的中医思路。但由于该辨证体系尚属草创,仍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因此欢迎各位医林同道批评指正,提供宝贵意见。
作者:袁华 朴美虹 王小菊 蔺晓源 陈亚 王瑾茜 胡国恒 王行宽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