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书院教育模式在中医学传承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书院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重视讲学、思辨、体悟、育人相融合的过程,其模式以系统的讲学论道、开放的学派会讲、庄严的祭祀典礼、平等的质疑辩难、严格的学业课考、惬意的外出游学为主要内容,对中医学传承具有启迪作用。通过仲景书院的教育实践发现,中医学的书院教育可以在传统书院教育模式基础上,通过祭拜先贤、大师讲学、经典研修、学派争辩、经验传承、拜师跟诊、中药辨识、国学熏陶等方式,结合中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进行创新和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书院教育模式,对学院教育和传统的师承教育进行补充,在中医药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书院教育;中医传承;仲景书院;经典研修;学派争辩;大师讲学;中药辨识;国学熏陶;经验传承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教育模式重视讲学、思辨、体悟、育人相融合的过程,与中医学历来的师承授受、经典研习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于当今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中医学的教育从古至今经历了多种模式的变迁,学院式教育主要存在于官方的宫廷医师教育,民间主要靠师承授受,书院式教育作为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古代中医学传承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曾于2016年至2018年参加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和南阳中医事业发展委员会共同创办的首届仲景书院研修,对书院教育模式在中医药传承中的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体会,兹论述如下。
1书院教育的发展史
我国的书院可追溯到唐代,最初作为私人治学的书斋和政府整理图书的衙门,后又增添侍读、侍讲、咨询、顾问等职能,但不具备教育和讲学功能。到了宋代,国家在融合传统官学和私人办学的理念、方法、制度基础上,确立以藏书、讲学、祭祀、学田为主的书院制度,在全国成立了四大书院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由朱熹等大儒主持,发扬儒学。至元代则发展至全国每2600名学生即有一所书院的规模。明代以官学结合科举制度,大力推行程朱理学,一度沉寂。明中叶以后,阳明心学蔚然成风,书院再次焕发光芒。清代则发展至全国5000多所书院,可谓普及。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随着政府下发书院改新式学堂的诏书,存续了近两千年的书院教育走向了没落[1]。
2书院教育的主要模式
2.1系统的讲学论道
古代书院的讲学独具特色而富于创新。讲学者可以慕名延请,不同的学派之间可以自由地在书院讲堂上互相交流和学术争辩。听讲者不限于本院,外地士子也可闻名而至。讲学过程中,既可以当面质疑问难,也可登堂讨论。如朱熹请学术观点不同的陆九渊到白鹿洞讲学,而有了著名的“朱陆之辩”[2]。
2.2开放的学派会讲
会讲制度是明代书院的重要特点。王阳明认为,为学不可离群索居,独学无友,聚会讲习,师友相观而善,取长补短,从而诱掖奖励、砥砺切磋。其会讲有《学约》《会约》等制度,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注意独立思考,强调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反对强加于人,株守门户,倡导主动、自觉、进取、求异的学风[2],形成了开放而活泼的学术论争风气。
2.3庄严的祭祀典礼
书院又是儒家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多数书院供奉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并定期举行庄严的祭祀典礼。尤其是古代科举制度下,读书人以孔子为文圣,读书著文是“代圣人立言”,对孔子等儒家圣贤的尊崇是独一无二的。学子们在书院定期对孔子及儒家诸圣贤们定期祭祀,是一种对文化精神的崇敬。
2.4平等的质疑辩难
古代的书院教育重视学子之间的学术争论,争论的目的是辨析疑难,阐述自己对圣贤经典的独到认识。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学子固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与古代经典的表述之间难免发生冲突,如何准确地结合时代背景与认识十分重要。师生之间、学子之间的讨论、辩驳、对话、反省,可以促进对经典的重新认识和反思,进而提高学子的心性和体悟能力。
2.5严格的学业课考
书院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教学情况进行定期的检验评估。考试的内容包括德行考核和学业考核两大类。德行考核主要针对学生的道德品性、日常行为进行考查,学业考核主要是考查学业水平。考核的内容包括经古课、诗课、字课、散课,考核时间十分细密,包括日课、月课、季考、春课、秋课等。考核之后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如月课奖励、积分升级、精神鼓励、刊刻发表等。严格的考核制度保障了学习的质量[3]。
2.6惬意的外出游学
某些历史时期的书院教育方法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即为社会实践中解决问题而学,并非单纯的应试。如清代的岳麓书院就形成了湖湘文化中的特殊学术风气,培养了一批社会实用人才。而开阔视野、提高见识、提升觉悟,就要在理论学习之外,增加社会阅历。因此一些书院也主张学子定期外出游学、访学,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探索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儒家认为山林胜地为理想的办学环境,“山水自然之奇秀与文章之奇秀一而之矣”“两者理相同而机亦相助”,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强调自然环境的心理教育作用,寓教育于生活环境之中[4]。
3中医书院教育模式的历史范例
中医教育史上有一个书院教育模式的范例。清代初期,在浙江钱塘,著名医家卢之颐承袭其父卢复医术,著有《金匮疏论》《学古诊则》《阂疟症论疏》《本草乘雅半偈》等,开设讲堂,传授医学。受业弟子张志聪,继承了其衣钵,于1664年在胥山建立了侣山堂,除了传授其师卢之颐、张卿子及本人医术外,还邀请著名医家张开之、沈亮辰至堂讲学,一时间同道及生徒从学甚众,开创了我国中医书院教育模式的先河。张志聪的师弟兼弟子高世栻继续主持侣山堂,一直延续至清末,前后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5],在当时具有盛名、有史可考的就有张锡驹、张文启、王琦、仲学辂等19人。钱塘之学,一时为盛,《清史稿》[6]称:“志聪构侣山堂,召同志讲论其中,参考经论,辨其是非。自顺治中至康熙初,四十年间,读轩岐之学者咸归之。”侣山堂的书院教育模式,最大的特征是将讲学、研经、医疗、著书融为一体。不但精研医学经典,而且创下了中医史上集体编注医经注疏的先例,编写了《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集注》《本草崇原》,基于其论辩记录所形成的《侣山堂类辨》《医学真传》,至今仍是理论联系临床的好教材。讲学内容上,主要是对上述典籍进行正本清源、继承发扬。教学方法上,既有讲授,又有论辩,井然有序而又生动活泼。同时,侣山堂又是“临床基地”,兼有诊疗场所和临床带教的功能,可以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因此取了丰硕的医学教育成果[6]。可见书院教育模式是中国古代在讲学风气中形成的一种非常独特的医学传承模式,也是一种引领学术争鸣和科研探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4书院教育模式在中医药传承中应用的优势
笔者以自身参与过的仲景书院办院模式为例,介绍其在历代书院教育模式基础上,开展中医药传承教育的方法及教学内容,以分析书院教育模式在中医药传承中的优势。
4.1祭拜先贤
书院的内容之一是祭祀,儒家祭祀孔子。而仲景书院,其办院目标是传承医圣张仲景的医学经典及文化精神,因此书院在南阳医圣祠举办定期的祭祀张仲景的仪式,以增加学术归属感。医圣祠被誉为“中医祖庭”,祠中不仅保存了张仲景的墓及石碑,且存有古版的《伤寒杂病论》,以及遍布祠中的医家题字,通过这种仪式,显著提高了学员的文化认同感。祭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心中有信仰,则传承有力度。医圣祠自古以来就有祭拜的文化传统,每月的初一、十五均有当地群众自发地祭拜,规模盛大,通过祭拜,祈祷健康。在书院组织的集体祭拜过程中,庄严肃穆而又隆重的祭祀典礼使书院学员心中产生深厚的文化认同感、感受到了仲景文化的熏陶,为祭祀后努力研读仲景经典著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4.2大师讲学
仿照古代书院讲学制度,仲景书院组织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岐黄学者到书院定期讲学,全国经方各个学派的传承代表人物济济一堂,涵盖了学院派和民间医家,囊括了不同学科、不同疾病,学术氛围十分浓厚,许多老专家耄耋之年,仍然坚持授课,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使学员能够有幸亲耳聆听大师论道,有力地提高了其学术水平。在仲景书院的讲学过程中,围绕经方传承的核心主题,书院学员可以获得该专业领域的不同学术流派观点,深入地认识经方的内涵,扩大视野,提高水平,使各个学派的观点融会贯通,从而提升书院学员对于经方临床应用的思维能力和临床水平。
4.3经典研修
古代书院研修的主要经典是四书五经,仲景书院研修的经典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书院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经典的学习。首先是晨读经典,要求学员每天早起诵读,甚至组织在医圣祠中晨读,提高了学员对于经典条文的掌握能力。其次是条文互讲,分成小组分别进行条文的学习和研究,并进行互相的讲析讨论。第三是课堂讲授,由全国知名的经方教授逐条逐句地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进行详细讲解及案例阐释,使学员不仅能够记诵条文及方剂,而且能够熟悉其内涵。在研修的短时间内,书院学员摒弃一切杂念,专心致志地研读经典。通过晨读、互讲、讲授三种方式,全方位地将经典的原文及其诠释灌输给学员,使其全面地接受经典理论的洗礼,迅速地提升理论水平。许多学员平素忙于诊务,并无闲暇时间攻读典籍,书院通过这样的研修方式,给了学员以时间和机会集中精力对经典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客观上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
4.4学派争辩
众所周知,经方的流派众多,有错简重订派、方证相应派、脏腑经络派、六经气化派等等。这些学派在传承过程中仍然各自具有很强的学术生命力,从不同角度对经方进行了诠释。为了提高学员对经方的认识水平,仲景书院邀请了不同学派的传承代表人物进行讲学,虽然其学术观点不同,但起到了学派争辩的作用,使学员能够在不同学派的学术思想中体悟经典的真谛。许多专家是不同学派、不同专科的,学术观点有差异,但学员可以择善而从,在理论的争辩中,认清经方的实质,消除既往对经方的一隅之见,达到提高理论水平的研修效果。
4.5经验传承
学习经典的目的是提高临证能力,仲景书院在经典研修的同时。注重临床经验的教学,选取全国不同学科的名老专家,乃至民间确有一技之长的老专家,也请来授课,以临床经验传承为目标,不拘一格地进行教学。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学科,根据自己的临床需要,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经方在多个学科均有广泛的应用,如有的专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皮肤病,有的擅长治疗脑病,有的擅长治疗外感病,中医本身是全科的医学,通过多个学科的经验学习,对于经方的运用起到了扩大临床适应证的效果,学员可以汲取到多学科运用同一个方剂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这对于深化经方的理解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6拜师跟诊
师承跟诊是中医学传承的必经之路,仲景书院利用大师讲学的平台,组织学员拜师,学习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每年要求学员抽出一定的时间跟师学习,观摩、体悟教师的诊断方法和用药特色,通过口授心传身教,达到训练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的目的。许多学员通过跟师,继承了老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从听课到跟诊,切实地将课堂所讲延伸到临床所用,提高了对经验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而且所拜的专家均是全国经方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学员通过这样的机会开展跟师学习,无疑是高水平的学术传承。
4.7中药辨识
中药植物及饮片辨识是古代中医的必备技能,仲景书院在教学中也增加了中药辨识的课程,并利用南阳桐柏山区药物资源丰富的特点,请当地经验丰富的老药工分组带队上山,实地采药,辨识常用中药,提高了学员的中药辨识能力。参加研修的学员大多是医师,对中药材的识别并不擅长。而中药的功效实则取决于道地药材,道地药材的质量取决于其生长环境和条件。如附子往往生活在阴暗寒冷潮湿的环境,能克服这样的环境,才能具有温热的药性。在山区识药,就可以见到中药的原始生活环境,能对药性产生深刻的认识,对于学员更加精准的临床应用中药起到了辅助作用。
4.8国学熏陶
中医药的生存土壤是传统文化,其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儒学、易学、道学、书法、国乐等具有共通之处。仲景书院组织了上述各类国学课程,对学员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增强了学员的文化修养。书院邀请当地民间著名的运气学说专家讲述易与中医运气学的关系,又请儒学专家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还组织学员参观学习南阳汉墓的刻画,对了解汉代文化、认识《伤寒杂病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是孵化中医药的根源,只有深入地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思维有深刻的认识。
5小结及展望
从上述书院的教育模式及仲景书院的实践中,大家可以发现,书院教育模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在经典研修、讲学论道、质疑问难方面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培养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以仲景书院为例的书院模式是一种对中医学传承的探索方式,对于高级别中医药人才的再教育和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种模式有待于在后续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通过仲景书院的培养,学员获得了提升,一方面使学员对经方的体系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提高,启发了学员的临床思维和科研思路;另一方面许多学员也获得了提升,获得全国中医临床优才、省级名中医、全国名中医等高级别中医药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因此,中医学传承可以在传统书院教育模式基础上,结合中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书院教育模式[7-8]。未来可将现有的学院教育和传统的师承教育相结合,形成中医药经典研修平台和高级别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正平,裴子卫.早期桐城派的教育主张与实践——以“桐城三祖”为核心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1):102-115.
[2]陈睿,洪亚群.传统书院教育对现代中医药人才培育的启示[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8):2011-2013.
[3]张欣.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对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困境的启示[J].教育评论,2021(5):120-127.
[4]顾雯清.古代书院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汉字文化,2020(20):189-190.
[5]魏莱.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教育观察,2020,9(13):133-135.
[6]雷慧,郑晓春.中医药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于中医护理学的实践研究——以中医护理学教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8):23-25.
[7]张传富,孙译维.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在肾内科规培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8):28-30.
[8]李吉武,唐爱华,李双蕾,等.中医经典在中医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7):27-29.
作者:孙文军 李贞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