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及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及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及策略

【提要】近年来童话入选教材的数量是有增无减,尤其在统编版的教材中,编者还以单元的形式对童话体裁的文章进行整合,这都可以说明教育越来越关注儿童。但在童话教学课堂中,儿童的主体地位还是没能突出。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对儿童“熟视无睹”的现状,分析出教学中忽视童话的文本特征和忽视儿童主体地位两大问题,并且探寻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童话教学;阅读;小学语文;儿童;文本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问题

(一)忽视童话的文本特征

童话是儿童有主动阅读意向的文学体裁,童话在进入课本之前,就已经深受儿童的欢迎了,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忽略童话的文本特征。1.重视文本的知识意义,忽视文本的审美价值儿童在阅读中通过文本媒介会在童话世界中与故事人物进行心灵交流,儿童的心灵成长甚至会随故事人物的成长而发展,会不自觉地对童话中的真善美心驰神往。也就是说,儿童阅读童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其审美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童话的审美价值甚至是先于知识意义和教育功能的。但是,现在很多老师在课堂当中反复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语,强调语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等,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知识的建构上了,对于文本的阅读与感受却放在其后。学生可能课前预习时对故事的学习兴趣很浓厚,有自己的阅读体会,但经过老师对一系列知识点的教学,内心的触动全被淡化,此时无论是文本的审美价值、知识价值还是教育价值,也都被淡化。2.重视教材教学,忽视文本的共性发掘有部分教师只是用教材教课文,只看到了眼前这一篇文章,没有看到后面的这一类文章,只看到了作者这一篇作品,不会对作者其他作品进行链接,无论是对童话,还是对课文,都没有深入发掘。更何况童话文质兼美,本就深受儿童喜爱,虽然在入选教材成为课文后,有些会进行删改,但依然具有其文学特性。再者,就算是教授普通课文时,教师也应该积极整合课内外优秀资源,充实课堂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主动把握童话这一体裁的特性,以及这一类文章的共性,对学法及资源进行整合,建构多维课堂。3.重视理性解读,忽视文本的整体情境儿童的认知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童话故事中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塑造的奇幻世界十分吸引他们。儿童会对童话世界中动物们开大会、蟋蟀很有义气、大象会因为耳朵大而烦恼等各类事情感到新奇。但自从童话被选入教材,成为需要讲授的课文,教师便会习惯性地将童话故事当成课文进行教授,将故事进行拆分讲解,从大人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这种方式的出发点可能是教师认为儿童会对文本语言理解不到位,需要大人的引导,但这种想法却忽略了文本的整体情境。因为故事是有整体情境的,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情境,沉醉其中,如果将童话故事一句句地拆分细品,不但肢解了童话故事中奇幻的世界,更肢解了儿童内心对新世界的向往与期待。

(二)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

教育要“以人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但是在童话教学的课堂中,会出现以下忽视儿童主体地位的现象。1.教学中重视整体牵引,忽视儿童的个性感悟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的层次也存在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将重点放在“备”教学程序上,在上课时会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走,他们将课堂教学当作轨道演练,学生对文本的个性感悟会被当成“偏离轨道”。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自己的教学进度,直接将文本的内核告诉学生,舍弃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过程,甚至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当作阻碍教学进展的障碍。这种教学方式与语文课程理念相悖,弱化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长此以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被制约。2.教学中只见课堂活跃之表象,忽视儿童内层之需要在童话教学的课堂中,尤其是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让课堂氛围看起来热闹、活跃,在教学方法上更多选择朗读法与表演法。但是在运用时,很多教师往往会忘记,学生之所以能让童话中的语言“活”起来,是因为他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到了其中的思想感情;学生之所以能让其中的人物“出现”在课堂之中,都是因为学生不仅已经理解了文本的内容,还能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表面上这堂课很热闹,但是学生对文本内容是否理解,对人物形象是否感知到位,学生素养是否得到提升……这些老师都没有关注到,只见课堂的热闹氛围,却没照顾到学生内层发展的需要,反而使教学走向了重形式、轻实效的困境。3.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儿童的情感体验童话故事有语言生动优美、通俗易懂,情节离奇夸张,想象丰富的特点,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因童话故事中优美夸张的语言而沉醉,会因童话故事中奇幻的世界而激发出自己无尽的想象,会因童话故事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而感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有赏析文本的教学环节。但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更重视显性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忽视本该同等重要的儿童的情感体验。这种本来最能够愉悦儿童身心、对儿童情感进行熏陶、对儿童思想进行启迪的文学体裁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亦没有达到。

二、以儿童为主体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丰富理论知识

1.教师要丰富童话理论知识教师要教好童话,首先自己要了解童话,不仅要了解童话的起源、发展、种类,还要了解童话的内涵、文学特征以及价值;只有了解童话,在备课时才能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案。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童话之前,自己先要广泛地阅读童话,提高自己鉴赏童话的水平,这样才可以不断发掘童话的价值与内涵,扩充课堂资源,建构童话鉴赏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参加有关童话教学的培训,积极参加各类童话教学竞赛,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内化理论知识的效果。2.教师要丰富儿童心理学知识教育的对象是人,为了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文本,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凸显儿童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根据实际学情来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例如: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注意力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想象力丰富,极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课文插图以及多媒体信息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

1.创设情境,激活儿童的想象力童话故事中有一个充满自由、奇幻莫测的世界,在儿童的阅读中,他们早就对这个童话世界心驰神往了,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应该让孩子从想象的童话世界中抽离出来。因此,为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创设童话的情境。1)趣味导入导入是学生能否迅速从课外进入课堂的关键,也是学生对于课堂的“第一印象”。童话的语言通俗而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采用趣味导入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课外迅速进入奇幻的童话世界。不仅如此,趣味导入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童话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原有的阅读期待上叠加学习动机。教师一开课,学生便兴致很高,那么学生在课堂中就会思维活跃,对课文的理解力也会相应提高。2)结合信息技术儿童受心理特点的影响,偏爱情境化课堂,但是童话中的奇幻世界不是那么容易创设的。为了让课堂再现的情境更为丰满,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的插图或者其他图片结合音乐或者视频进行渲染。这样不仅符合儿童形象性、直观性的思维特点,使课堂情境丰满,真实性强,还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会。2.借助游戏与活动,激发儿童的积极性童话之所以深受儿童喜爱,重要原因就是其蕴含的游戏精神能承载儿童无尽的想象,让儿童在阅读时获得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因此笔者提出借助游戏与活动开展童话教学,以此来激发儿童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授课设计成一个接一个的活动,那么对于儿童来说,这好像不是在上语文课,而是在做游戏。在此过程中,儿童的学习模式就会由被动地接受转换为主动地参与。不仅如此,在学生对课文、人物形象都有一定感知后,教师还可以运用表演游戏法,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丰富其情感体验。3.借助多元评价,提高阅读的素养学生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有个性感悟,这都是受其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理解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尊重每一位的个性感悟,适当点拨,而教师在课堂中点拨学生的主要方法就是教学评价。教师在评价时要通过儿童在课上的表达,关注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并且对他们的表达与想法及时点拨,做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又能引导学生对童话深刻体会,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对文本的鉴赏能力。

(三)教师要呼应学生内层需要

1.搭建阅读支架,满足学生想象需要儿童因心理特点,不但自身想象力较为丰富,而且对想象的需求也强烈。儿童之所以喜爱童话,也是因为在阅读中可以通过童话的语言文字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教学中有部分老师过于强调文本内容,对语言文字进行详细剖析,破坏了儿童的阅读期待与初读体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搭建支架,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文字,那么儿童的想象就会漫无边际,其想象成果会脱离文本,文本的教学价值也得不到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赏析,在点拨时还要多使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让学生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感知童话中的童真童趣与奇幻美妙,体会童话想象的内核,让儿童的想象在文本的沁润中获得合理、有效的满足与延伸。2.拓宽课外阅读,促进儿童自主学习语文学习的阵地不应该只限于课堂,童话的教学也不应该仅限于一篇例文。儿童对童话故事具有很高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课堂外,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帮助儿童选择课外阅读资源。如《丑小鸭》的原文中有非常多对环境渲染的优美语句,以及关于人物成长发展的铺垫句,在选入教材中都被删除。教师在教授完课文后,就可以从教材课文拓展至童话的原文,还原童话故事的原貌,强化学生对文本的体会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喜好,拓展该作者的其他文章,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创作风格与特点,在阅读中不仅能与书中人物对话,还能与作者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依据童话类型选择同类型的童话推荐阅读,如本课的童话属于超人体童话,那么教师在授课后就可以推荐其他超人体童话给学生阅读,引导他们借助本课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体会同类型童话的共性与差异。

三、小结

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教学也不是为了知识而教学,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人的成长发展而服务。童话是儿童最先接触、最喜爱的文学体裁,可以说是儿童的心灵家园,在教学时我们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如何教学,为了儿童的发展与需要而进行教学,将童话还给儿童,让儿童在童话世界中涵养品性与情操,实现真正的“以文化人”。

参考文献

李锦生2017《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理导航》(上旬)第7期。

陈剑锋2019《体验:开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金钥匙》,《语文建设》第10期。

朱星星2019《尊重儿童主体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邓莉2011《儿童本位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荣丽2021《谈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第11期。

石晶2021《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当代家庭教育》第13期。

穆家敏2021《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模式》,《读写算》第20期。

张秀玲2021《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第20期。

刘伟伟2021《阅读策略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读写算》第36期。

刑正东2021《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探讨》,《求知导刊》第45期。

朱秀花2022《小学拓展阅读的实证调查及优化路径》,《甘肃教育》第3期。

刘雪桃2022《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新课程》第13期。

鲍道宏2022《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变革——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看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福建教育》第19期。

曾妮2022《论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英语》第20期。

郭倩倩2022《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探究》,《中学生英语》第20期。

作者:丁婷婷 彭在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