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医医学术语概念隐喻加工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典型代表,中医药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科学进步的宝贵财富。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无论是从响应文化自信号召,还是其在疫情防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都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普及。身体健康是个体的基本追求和生活保障,有关健康的医学术语本应成为流行的社会性语言,以方便医患间的沟通。然而,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西医相关术语交流广泛,流传几千年的中医学术语却更多仅为医家熟知使用。伽达默尔认为,一切理解都是语言问题,一切理解都在语言性的媒介中获得成功或失败。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讲究“天人合一”,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描绘了一个有关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治疗的隐喻世界。无所不在的隐喻提高了对健康机制描述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也增大了中医学推广普及的难度。隐喻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在身体感知运动的基础上,在熟悉的、具体的概念结构与陌生的、抽象的概念结构之间构建映射的过程。中医学语言是一种解释性语言,在中国古代“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思想指导下,中医学以身体感知和生活实践经验为基础,借助一个事物言说另一个事物,以解释生命现象、阐明病理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贾春华提出,中医学语言是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并采用案例法阐述了其中的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空间方位概念是个体在身体与外周事物的接触中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关系,空间隐喻遂成为人们最熟悉且应用较广泛的隐喻类型,具体表现为将个体感知身体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时所获得的“上—下”“内—外”等空间概念映射到中医语言系统中。行为研究表明,中医医学术语的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两者存在隐喻一致性关系。同时,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单向性的说法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布莱克Black)认为,始源域与目标域是双向的,隐喻是两者相互作用产生意义的过程。未出现隐喻一致性,并不能说明隐喻映射关系不存在,可能与提取失败有关。
因此,需要厘清隐喻的形成与提取两者之间的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丛兴等提出了隐喻提取假设,认为隐喻映射关系的提取与熟悉度有关,熟悉度越高,越容易被提取。他们还认为,隐喻联结是双向的,两极受到感知经验、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被提取的可能性与时间进程存在差异。同时,提高加工深度可以促进力量较弱的隐喻联结的提取。我们的行为研究发现,概念加工深度影响中医医学语言概念隐喻联结。三个实验均采用Stroop范式,分别考察较浅、中等、较深概念加工深度对中医空间隐喻联结的影响。概念加工深度根据实验任务进行划分,依次为真假词判断、真假中医术语判断和中医阴阳病证辨证任务。数据表明,不同概念加工深度影响中医学阴阳概念与垂直空间的隐喻联结,只有涉及更深的语义加工时,才会产生一致性效应。概念理解的双加工理论Dual-processTheory)提出,不同的概念加工深度受语义和感知运动经验的影响不同。其中,语义在较浅的概念加工深度条件中发挥主要作用,真假词判断任务可能未涉及中医学概念的语义加工,因此未发现空间隐喻一致性效应。在中等、较深的概念加工深度中,随着实验任务对语义加工需求的提高,个体需借助感知运动经验来完成对中医学阴阳概念的表征。这反映了知觉加工对概念加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采用了空间识别范式,考察对中医学阴阳概念的加工是否会引起空间注意的变化。结果发现,对中医学阴阳概念的加工促进了对存在空间位置变化的字母的判断反应,表明概念加工可以对知觉加工产生影响。综上,在中医医学语言中,概念加工和知觉加工是双向作用的,与概念隐喻理论的单向性观点不一致。
中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产生。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持不同解读观点的流派不断涌现,加之与现代医学的碰撞,更加提高了对中医学核心理论理解的难度。北京中医药大学薛公佑认为,中医学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化环境进行合理化诠释,以促进理解和认同,推进创新和发展。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开展中医医学语言概念隐喻研究,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范式。对中医医学语言概念隐喻的理解依赖于一定的专业性知识。中医医学语言具有较强的隐喻性,在与未系统学习中医学的群众的对接中存在理解难度。专业性的缺乏,导致个体对中医医学语言的理解受阻,不利于中医学文化的广泛传播与传承。因此,我们探讨了在非中医学生认知系统中,构建中医医学语言概念隐喻联结的可行性。研究采用ERP技术,通过构建学习表示空间方位的符号和中医学阴阳概念的隐喻联结,要求被试完成联结记忆再认任务。
联结记忆再认任务是考察联结记忆的常用实验范式,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即对项目对进行记忆;再认测试阶段,即对旧组合(学习阶段出现过的项目对)、重构组合(学习阶段出现过的项目重新组合的项目对)和新组合(学习阶段未出现过的项目对)进行辨别判断。联结记忆是关于对项目之间具体细节表征的记忆,不仅包括项目的内容,还包含项目间的关系。概念的双加工理论认为,联结再认通过回想来完成认知加工。在回想的过程中,个体可以提取在学习阶段的具体细节,需要投注较多的时间和认知加工资源。除了回想,熟悉度也参与联结再认过程。个体在项目判断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熟悉感,但并不提取与学习阶段有关的任何细节,需要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较少。新/旧效应(new/oldeffect)是联结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在ERP结果中表现为正确再认“旧组合”的波幅比正确辨认“新组合”的波幅更大。鲁格(Rugg)等认为,“新/旧效应”主要出现在300—500ms时间窗的额区,以及500—800ms时间窗的顶—枕区。他们认为前一过程主要由熟悉度参与,后者则与回想有关。ERP数据表明,在早期认知加工阶段,重构组合和新组合之间出现新/旧效应。两者在项目信息方面存在差异,非中医学生对重构组合的项目内容更为熟悉,因此两者ERP波幅的差异在于,熟悉度在这一阶段发挥了主导作用。进入认知加工晚期,旧组合、重构组合的波幅显著大于新组合,出现与早期认知加工阶段完全相反的结果。这提示,非中医学生在这一阶段进行了更深入的隐喻联结信息的加工,着重对项目信息的细节进行提取,涉及回想过程。同时,在认知加工的早期和晚期,联结记忆新旧组合的项目提取主要涉及中后部脑区;在认知加工的中期,主要由额区参与联结记忆中新旧组合的关系特征激活。
为验证非中医学生在中医学概念隐喻联结记忆实验后,是否成功构建中医概念与垂直空间的隐喻联结,我们进一步采用Stroop范式开展中医术语判断实验。ERP数据表明,中医学阴阳病证的呈现位置与所隐含的空间概念信息不一致时,诱发的与语义期待有关的N400波幅更大。我们推测,在非中医学生的认知系统中,中医学阴阳概念与垂直空间概念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隐喻映射关系。因此,中医医学语言概念隐喻联结可以通过学习进行构建。中医学语言是日常用语中较为典型并完整展示该链条的隐喻性语言,对中医学语言概念隐喻加工的研究仍有待更广泛深入的探索。深入挖掘中医学语言的加工机制,可促进对中医学语言的理解,有助于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我国人民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陈嘉文 马利军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